最新读书的成语故事(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书的成语故事篇一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4、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5、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6、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10、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11、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2、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3、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14、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5、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6、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17、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18、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9、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20、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读书的成语故事篇二
1、悬梁刺股:特指刻苦学习。
2、万签插架:特指书籍极多。
3、枕中鸿宝:泛指珍秘的书籍。
4、蠹简遗编:泛指残存的书籍。
5、十年寒窗:特指长年刻苦读书。
6、萤窗雪案: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7、十载寒窗:载:年。指长期苦读。
8、凿楹纳书: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9、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10、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1、目不窥园:特指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2、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3、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14、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15、豕亥鱼鲁: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16、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17、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特指书籍很多。
18、勤勤恳恳:特指勤劳踏实。也特指勤恳的样子。
19、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特指读书刻苦。
20、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特指抓紧时间。
21、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特指专心埋头苦读。
22、披古通今:披:翻阅;通:通晓。阅读通晓古今书籍。
23、残编裂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24、坑儒焚书:坑:活埋;焚:烧。焚毁书籍,坑杀书生。
25、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特指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26、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特指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27、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特指十分勤奋。
28、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特指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29、坐以待旦:待,等待;旦,天亮。坐着等天亮。多特指勤恳。
30、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31、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特指勤奋。
32、据经引传:据:依据;引:援引。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33、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特指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34、援经据典:援:援引;据:依据。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35、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特指勤奋好学。
36、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37、引经据礼:引:援引;据:依据。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38、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特指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39、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特指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0、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特指勤学苦读。
41、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特指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42、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43、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特指思想上收益极大。
44、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特指发奋刻苦学习。
45、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特指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46、邪书僻传:淫邪不正的书籍,冷僻怪异的传记。指内容荒诞不经的书籍。
47、充栋折轴:书籍堆满屋子,用车搬动时压断了车轴。特指书籍极为丰富。
48、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特指学问渊博。
49、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特指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50、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特指藏书或著述之富。
51、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特指家贫读书刻苦。
52、磨穿铁砚:磨穿了铁铸的砚台。特指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特指笔墨功夫之深。
53、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特指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54、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特指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55、手不释卷: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特指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56、舛讹百出: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57、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特指家贫而读书刻苦。
58、断编残简: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59、积案盈箱:案:桌;盈:满。堆满书桌,塞满书箱。特指书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60、握素披黄:犹言握铅抱椠。素,白绢,古代用以书写。黄,雌黄,古代用以校点书籍。
读书的成语故事篇三
1、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2、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3、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4、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5、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6、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7、残编裂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8、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9、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0、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11、据经引传:据:依据;引:援引。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12、援经据典:援:援引;据:依据。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13、引经据礼:引:援引;据:依据。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14、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5、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16、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17、邪书僻传:淫邪不正的书籍,冷僻怪异的传记。指内容荒诞不经的书籍。
18、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19、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20、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21、手不释卷: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22、断编残简: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23、握素披黄:犹言握铅抱椠。素,白绢,古代用以书写。黄,雌黄,古代用以校点书籍。
24、盈箱满笥:笥:盛衣物的方形竹器。指箱子和器物都快装不下了。形容著述或书籍很多。。
25、插架万轴:插架:将藏书安放在书架上。轴:古代书卷中的杆,借指书籍。形容藏书丰富。
2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7、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28、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29、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30、孜孜不倦: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读书的成语故事篇四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白面儒冠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四:“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摊书闭户人?”
白面儒生: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
白面书郎: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唐·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出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真个是: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出处】《汉书·贾山传》:“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出处】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多知故事。”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唇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大璞不完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恼的是道学先生。”
读书的成语故事篇五
【杯圈之思】:杯圈:古代指妇女所用的杯。指思念去世的母亲。
【不忘母训】: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曾母投杼】: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椿庭萱堂】:椿庭:指父亲;萱堂:指母亲。指父母双亲。
【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儿大不由娘】:儿子长大了,由不得母亲作主。
【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出远门在外,做母亲的心里总是牵挂不已。形容母爱真挚深厚。
【父母之命】:父母亲的命令。指旧时儿女婚姻由父母一手包办。
【父义母慈】:做父亲的要有仁义,做母亲的要很慈爱。
【公公婆婆】: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画荻和丸】: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画荻丸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回干就湿】:指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剪发待宾】:待:招待。原指晋代大诗人陶侃的母亲将头发剪下来卖掉,以招待客人。比喻真心实意地招待客人。
【凯风寒泉】:凯风:和风,比喻母爱;寒泉:比喻劳苦、忧患。表示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母仪之德】: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升堂拜母】: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偎干就湿】: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指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贤母良妻】: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对子女是慈善的母亲。
【贤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咽苦吐甘】: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严父慈母】: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读书的成语故事篇六
《牛角挂书》篇一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随月读书》篇二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
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韦编三绝》篇三
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下帷读书》篇四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挟策读书》篇五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高凤流麦》篇六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温舒编蒲》篇七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负薪读书》篇八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带经而锄》篇九
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焚膏继晷》篇十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成语‘提要钩玄’出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点上灯来继续白天的学习),恒兀兀以穷年(长年累月都这样坚持)。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十年窗下》篇十一
形容长期闭门苦读的典故。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载”、“寒窗之下”、“十载寒窗”、“灯窗十载”等词语来形容长期清贫自守,闭门苦读。
《学富五车》篇十二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其言也不中(正当)。”后人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三十乘书》篇十三
形容藏书丰富或学识渊博的典故。语出《晋书·张华传》:“(张华)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受此典影响,后人论书之丰富,也每以“三十”为数,不一定必是“乘”或“车”。如果形容书少,则用“无乘书”。
《枕中秘宝》篇十四
形容不愿示人的珍贵图书。典出《汉书·楚元王传》所附“刘向”条:“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后人于是以“鸿宝”、“秘宝”、“秘枕书”、“枕函书”、“秘之枕中”、“枕中之秘”、“枕中秘书”等来指道术书或珍贵而不愿示人的图书。
《开卷有益》篇十五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指《太平御览》,该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宋太宗曾经通读而改名)三卷,因事有阙,睱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的句子。后人也有写成“展卷有益”的。
《读书种子》篇十六
比喻世世代代的读书人象种子一样播撒开去,衍生不息。语出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期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似祖(效法)裴语,特(只不过)易文种为书种耳。”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书种”、“读书种”。
《束之高阁》篇十七
比喻将收卷充置不用的典故。典出《世说新语·豪爽第十三》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刘乂(yì)、殷浩诸人盛名冠世,(庾)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等到)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其形式有“束高阁”、“束阁”、“束置高阁”。
《三坟五典》篇十八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寻章摘句》篇十九
形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断章取义》篇二十
常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古谊同义)”、“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
《梦笔生花》篇二十一
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文不加点》篇二十二
形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任何修改。语出张衡《文士传》(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引):“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坐,文不加点。”此典的主要形式有:“文不加点”、“不加点”、“万言不加点”、“不加点窜”等。
《着述等身》篇二十三
形容读书或着述很多的典故。典出《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中幼父名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后人遂用“等身书”形容读书很多,只是后来是说将书册摞起来有身子高,与典源中所指有所不同。也可以用来形容着述极富,多作“着述等身”、“等身着作”。
《一字千金》篇二十四
形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藏之名山》篇二十五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着”等。
《凿壁借光》篇二十六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
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囊萤读书》篇二十七
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点灯。日子久了,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才行。
一晚,他见一群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三余读书》篇二十八
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
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哥哥嘲笑他,但董遇还是依旧读书。
《悬梁刺股》篇二十九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囊萤映雪》篇三十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