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王羲之与兰亭序的区别(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羲之与兰亭序的区别篇一
王羲之,字逸少,两晋时人,公元303年出生于琅琊郡(今临沂市),故居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舍故宅为佛寺,佛寺历经兴废。伪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沿袭至今。他的作品以行书《兰亭序》、楷书《黄庭经》、《乐毅论》以及草书《十七帖》等最为有名。上千年来,王羲之的书法在历朝历代都备受推崇,但是由于时代过于久远,他的手书遗墨,在北宋时期已仅有几件存世,到了今天,他的书法真迹更是几乎不复存在。目前来看,王羲之传世的书法有两类:一类是木版或石刻的碑帖;另一类是唐代用蜡纸钩摹的墨迹本。我们今天所说的王羲之书法真迹,实际上是指唐代以蜡纸勾摹的、被称为“下真迹一等”的墨迹本。
王羲之的大名及《兰亭序》的绝世精彩使得不少舞文弄墨、酷爱书法的士大夫们对这篇珍品朝思暮想,心驰神往。由于王羲之的后代遵从书圣的话将其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陈、隋书法家)手中时,这件宝贝也不曾传出王家一步。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和儿子一样亲的弟子--辨才和尚。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唐朝初年,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属一流的风流人物。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李世民派往民间明察暗访的人回来报告说,《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会稽,古地名,故吴越地。会稽因绍兴会稽山得名)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李世民闻报心花怒放,马上下诏将辨才请到长安,热情款待,希望辨才和尚能忍痛割爱,献出墨宝。辨才和尚在接旨时,就知道了此事的原由,他一路上早已打定主意,宁死也不交真品。这样打算不单因为他本人酷爱书法,还因为《兰亭序》亲如父母的师父临终所托,若是让它不幸流入深宫,恐怕就永无出头之日了。来到长安,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辨才只是装憨作痴,推说不知《兰亭序》的下落。李世民盛怒之下真想杀了这个不识趣的和尚,但他知道,杀了辨才,只有解恨而已,并不能得到真品。无奈之下,只好放辨才回去。
监察御史萧翼见李世民为一件《兰亭序》愁肠百转,无人能解,想出了一条妙计。李世民听后笑逐颜开,令萧翼速去办。
一天,天刚破晓,辨才和尚同往常一样打开寺门,欲往后山习武。可是刚跨出左脚,辨才和尚就吓一跳。因为他发现门外横卧一个人。他伸手试试那人的鼻息,却闻到一股浓浓的酒香,自语道:“原来是个醉鬼!”“醉则醉了,可未必是鬼啊!”辨才话音刚落,脚下这个就接了一句,然后翻身起来,用纸扇掸打身上的尘土。辨才这才看清,“醉鬼”原来是个书生,副飘逸洒脱的样子,心里就有三分喜欢,便欲留他,机灵的书生,忙施一礼:“多谢师父!”此后这书生便在寺内住了下来。到后来竟与辨才同吃同睡,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天晚饭后,两人在桌上研习书法,书生忽然将随身携带的行囊打开,取出了一轴东西,在桌上展开。辨才起身一看,原来是王羲之的几件作品真迹。他不知书生的用意,却听书生说:“我与师父虽然素昧平生,但已引为知音。眼下既知师父酷爱书圣真迹,便当将平生所藏倾囊奉上,以酬知音一场。”辨才听了书生的言语,觉得大出意料,继而开始自责:书生把平生所藏平白赠予自己,而自己藏有极品,竟不肯让他一观。他不动声色地在桌前转了一圈,淡淡地笑道:“真倒是真的,却不是最好的。施主且稍候。”说话间,辨才已飞身跃上屋梁,拿下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兰亭序》,展开让书生过目。书生一见真品,连声道“好”。两个人切磋研习到深夜,方才入睡。辨才躺到床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均匀的鼾声,可是同床的书生却睡不着。他翻身下床,将《兰亭序》卷了朝怀里一揣,轻轻打开房门,走进了溶溶月色之中。
辨才一觉醒来,刚想同往常一样出门练功,却发现知音和真品不见了。他前后一思量,大呼上当,便匆匆忙忙追下山来。
这盗宝的书生就是为李世民献计出策的监察御史萧翼。这时萧翼正匆忙行走在山间小路上。辨才追上萧翼的时候,天已经大亮,而这时萧翼已经踏上大路,正欲长吁一口气。辨才一声不响,几步纵到了萧翼身后,尽量不愠不恼地说:“书生半夜下山,一路辛苦了!”萧翼见辨才拦路,并不惊慌。他一伸手从怀中掏出圣旨,高声道:“辨才接旨!”辨才一听,脑袋“嗡”地一声,心想果然没错,皇上是不会罢休的。他再也憋不住了,“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回到寺庙没几日,辨才就在气恼中含恨西去了。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欣喜若狂,他将这件宝贝视若掌上明珠,爱不释手,朝夕不离。李世民病重去世前,还对王羲之的《兰亭序》恋恋不舍,再三叮嘱在床前服侍的太子李治,要他千万将这件墨宝与自己一起共葬昭陵。李治当然不负父皇临终心愿,将这件稀世珍宝放进了李世民的棺材。从那以后,《兰亭序》真迹就永远从世上消失了。
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兰亭序》是唐人冯承素的摹本。由于他的摹本上有唐代“神龙”小印,所以故宫博物院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唐摹本。
东晋初年,宰相王导的兄弟王旷有个爱子,叫王羲之。他从小受到父亲舞文弄墨、爱好书法的熏陶,也喜欢上了书法。十几岁时,常在父亲书房里翻弄前人的书迹、碑帖。王旷见儿子如此心诚,就以一本《笔说》为教材,教他笔法、笔势、笔意。过不了多久,王羲之的书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后来,王羲之的书法出了名,许多人都以得到他的字为荣,连京城里的大官、地方上的豪富都争相求他的墨宝。
王羲之也做过官,当过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人们爱称他为“王右军”。四十多岁时,因为和上司意见不合,辞去了会稽地方官的职务。从此他经常游山玩水、吟诗会友,并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潜心于书法艺术。这以后,王羲之书法的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有一年春天,王羲之请了许多宾客,包括司徒谢安、司马孙绰以及附近几个县令,带上自己的几个儿子,来到会稽兰渚山麓的兰亭聚会。春暖花开,山清水秀,一行人踏着悠闲的脚步,在山径中行走。
这时,王羲之提议来一次传统的“曲水流觞(shāng)”助兴,得到了众人的赞同。于是,大伙来到一条弯曲的小溪边,每个人各自找到溪旁的石头坐下。王羲之命书童在小溪的上流将几只装满酒的觞(古代称酒杯为觞),放在一个木盘里,然后让盘子顺着小溪流向下游。当盘子流经哪个人身边时,那个人就得赶快作一首诗,作不出诗,就得罚酒三杯。这一场“曲水流觞”的游戏进行得十分尽兴,结果做出了二三十首好诗。
为纪念这次聚会,大家提议把这些诗编成一册集子,取名《兰亭集》,并公推王羲之写一个序。王羲之也不推辞,命书童在兰亭摆下笔墨。在众人的簇拥下,王羲之信步来到了兰亭,他环顾崇山峻岭、松林竹园、溪水瀑布,不由得心绪万千。过一会,序的腹稿已在胸中打好,王羲之在书案前盘腿坐下,拿起毛笔,在纸上飞笔一挥而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三百二十五个字的《兰亭集序》,就在这会稽群山中诞生了。可惜这“天下第一行书”的真迹已经失传,只留下来一些古人的临摹本。
王羲之的趣事还很多,其中《换鹅帖》也值得一提。王羲之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喜欢养鹅;哪里有好鹅,不管路途多远,他都要跑去欣赏;有时甚至不惜重金将其买下。
山阴(今浙江绍兴)城外一座道观里的住持老道,揣摩到了王羲之的心思,有意在道观外的池塘里养了一群可爱的白鹅,并让人把消息透露给王羲之。王羲之得知那里有这么好的白鹅,哪有不去观赏之理。
一天,王羲之兴冲冲来到道观外,一看到池塘里悠哉悠哉浮游的白鹅,一下子惊呆了,久久痴痴地伫立在池塘边。
“来人呐!”忽然,王羲之对跟来的仆人叫道:“快,快去把道观的住持请来,我有要事相商。”
一会,住持老道匆匆赶来,见了王羲之深深作揖:“贫道有礼了,请到观里坐坐。”
王羲之哪有这份闲心,心里想的只有鹅,于是单刀直入:“这群鹅能不能卖给我?请道长开个价吧!”
住持老道脸上显出难色:“鹅是敝观为供香客们观赏而养的。卖是不卖的。”
王羲之哪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脑子一转,又说:“那,那这样吧,我用更多的鹅来换你的鹅,总好了吧。”
老道支吾了一阵,终于把本意道来:“换是可以的。不过,鹅换鹅不行。久闻右军大人的书法超人,贫道想将我的鹅换您的字,如何?”
王羲之听了,毫不思考地就答应了:“行!怎么个换法?”
“嗳,恳请您替敝观书写一卷《道德经》,若右军大人肯屈就,那么这群鹅全都归您了。”
“那敢情好!现在就去书写。”王羲之答应的十分爽快。
王羲之为道观书写的《道德经》,后人称之为《换鹅帖》,是王羲之仅次于《兰亭集序》的第二杰作。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 《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 《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但《兰亭序》真迹埋入昭陵,说法却一致。此事又有余波。据《新五代史·温韬yán
tāo
传》,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盗昭陵:“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依此记载,则《兰亭》真迹经“劫陵贼”温韬之手又复见天日。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据说很可能存在于还未发掘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里面。
唐太宗命冯承素钩摹本,称《神龙本兰亭》,由于他的摹本上有唐代“神龙”小印,所以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唐摹本。此本墨色最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数百字之文,无字不用牵丝、俯仰袅娜,多而不觉其佻,其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基本上可窥见羲之原作风貌。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被视为珍品。冯承素摹的《兰亭序》纸本,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高24.5厘米,宽69.9厘米,此本曾入宋高宗御府,元初为郭天锡所获,后归大藏家项元汴,乾隆复入御府。
王羲之与兰亭序的区别篇二
《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我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杰作,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 353年 暮春三月初三,邀集宦游或寓居越中的谢安、支遁、孙绰、许询等达官显贵文士骚客42人,在会稽兰渚山下兰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漂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咏诗饮酒。不然,罚酒三觞。这些名士们共作诗37首。王羲之汇集各家诗作,乘酒醉兴起,写下了共324个字的《兰亭序》,又称《兰亭诗序》、《兰亭集序》。历史上称这次聚会为兰亭会、流觞高会等,意为群贤高会,儒雅风流。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译文
晋穆帝永和九年,这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进行修禊活动。众多的贤能之士都来参加,年轻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地方有高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急泻的湍流,波光辉映萦绕在亭子左右。把水引来作为飘流酒杯的弯曲水道,大家列坐在水边,虽然没有音乐伴奏而稍显冷清,可是一面饮酒一面赋诗,也足以酣畅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拂拂,温暖舒畅。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因而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人们互相交住,转瞬间度过一生。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墓年会很快来临。等到他们对生平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心情也随着起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从前所感到欢欣的,顷刻之间已成为往事,对这些尚且不能不深有感融。
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首各种原因而有变化,但终有穷尽的一天。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一件大事啊!”这岂不很可悲吗!
我每次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总象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错误的,把长寿和短命等量齐观也是荒谬的。后世人看现代人,正如现代人看古代人一样,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这次兰亭集会者的名字,抄录下他们吟咏的诗篇。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其基本点是一致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些诗文产生一番感慨。
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
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蒐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
王羲之与兰亭序的区别篇三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
第21课:王羲之与《兰亭序》教案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了解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兰亭序》,了解行书特点学,临摹《兰亭序》,从中体会行书的艺术韵味。
重点:认识了解王羲之与兰亭序,了解王羲之艺术成就及兰亭序艺术特点,认识了解行书。
难点:对兰亭序艺术风格的理解及临摹兰亭序从中体会行书艺术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介绍王羲之的视频(约4分钟)
提问学生;片中介绍的是谁?师;对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知道王羲之的身世吗?王羲之为什么被后世尊奉为书圣?王羲之的故事你了解哪些? 生答:。。。。。。
师讲解: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后世又称王右军。祖籍琅琊也就是今天我们临沂市。后迁居南京、绍兴。少时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非常刻苦,相传书房门前有池塘,每日练字后就到池塘洗刷毛笔砚台,久而久之池塘的水全变黑了。这就是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青年时代遍游大江南北,向古代碑刻学习,成为大书法家,他精通隶书,尤擅楷书、行书、草书。他把魏晋以前的古体书法,总结发展为刚劲中正、研美流变的新书体,书法史上成为今体(板书“古体
今体”),他是一个改革家,一个承前启后的人一个集大成的人物,千百年来后世书法家无不向王羲之学习,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被后世尊奉为书圣。在民间王羲之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讲述“东床快婿”的故事。。。。。。。。王羲之有很多故事,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多说了。今天我们着重介绍学习他的书法名篇《兰亭序》也就是第21课。(板书课题:
21、王羲之与《兰亭序》)
二、新授:
提问学生;对于兰亭序你们知道一些哪些信息?
1、欣赏兰亭序作品,(课件展示)提问:你觉得美吗?能读懂文意吗?你觉得和你练的楷书有啥不同?
师重点讲解兰亭序艺术特点;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及其丰富的艺术美,兰亭序尺幅很小高24.5厘米,长69.9厘米。兰亭序是王羲之感悟山水之美、宇宙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正因为他的情深意厚,笔端天趣自成,也因为笔法精研犹如行云流水、诸美皆备。兰亭序是王羲之行书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学生接着欣赏兰亭序,请找一找作品中雷同的字观察写的一样不一样。20多个“之”每个字写的都不一样,可见作者功力至深。(请学生读课本53也第二段文字)
3、师读兰亭序文。并解释文言,兰亭序不但是一件书法神品,更是一篇幽美的山水抒情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作品。
4、师介绍兰亭序的故事。。。。
5、点击课件欣赏,介绍兰亭序的创作过程。
6、欣赏图片,中国书法圣地----兰亭园林风景图。
二、教师示范书写,临摹兰亭序几个例字“永、和、、之、外。。。”
三、学生实践,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交流。
展示学生临写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要练好楷书才能学些行书,师指出一些缺点,点评。
五、拓展;王羲之是我们临沂人,我们临沂早就被评为中国书法名城(点击图片欣赏临沂王羲之故居、书法公园)师总结;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我国目前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并非杞人忧天。我国本是书法发祥地,然而,书法教学却落后于外国,尤其是日本,虽然其由于文字障碍,书法的风格、书法的层次、书体的种类等尚不如中国,但书法教育的普及面远在中国之上,大有争夺书法霸主之势。在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中小学生必修书法,因此,不少学生便认为只要懂英文、会电脑、有口才就可以驰骋天下,而书法这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并不在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之列。长期下去,确实令人担忧。临沂是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里,作为临沂人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书法、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下课。
王羲之与兰亭序的区别篇四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翻译: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
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下落之谜及唐模本真伪之辩
唐末五代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发掘唐帝史书记载的陵墓,取起所藏金宝。李世民的昭陵自难幸免。由于昭陵修筑异常坚固,他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75仗的墓地,进入墓室,见其建筑及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样。墓室正中两厢各有一座石床,上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匣内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珍贵图书,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二百多年前的纸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但迄今千余年来下落不明。对于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是否仍留存昭陵墓室?如果被温韬盗出,为何迄今千余年来未见真迹流传。
围绕《兰亭序》的下落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千古悬案。
书法绝品《兰亭序》的由来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嵇内史,人称“王右军”,但是他的官位远不及他的书法名气大。他自幼爱好书法,苦心研练,博采汉魏诸家之精华,集其大成,超脱魏国书法家钟繇真书的境界,另辟新径,使真书完全摆脱隶书遗迹,成为独立的新体。他兼善隶、草、真、行,“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飘若浮云,铰若惊龙”,有“右军书成而魏晋之风尽”的称誉,被尊为“书圣”。他对文学也很有造诣,能诗善赋、尤长散文,《兰亭序》就是他的代表作。
《兰亭序》产生的原委是这样: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名士谢安、孙统、孙卓、支遁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溪畔,26人赋诗41首,聚诗成集,王羲之于酒酣之际趁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为诗集写这篇序,记下了诗宴盛况和观感,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像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的一绝。以后他多次重写,皆不如此次酒酣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他生平最得意的书作。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历代名家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的作品,据说珍藏其墨迹三千六百纸都以一仗二尺为一轴,共一百五十卷。还自书“贞观”两字为印,盖在骑缝和卷之首尾。但遗憾的是王羲之这篇最杰出的作品无缘得见,因作者本人对此极为看重,定为家族传家之宝,秘不示人,到唐初则不知去向。
莆翼设计智取真迹
李世民为此派人明查暗访得知。《兰亭序》真迹到唐初已传到第七代孙智永禅师处,智永当和尚没有后代,至近百岁临终时,把它传授给弟子辩才和尚。
李世民得悉便下旨召辩才入京,给以种种优惠待遇,希望他献出真迹。但辩才早以打定主意,装痴作憨,推脱不知,弄得李世民毫无办法,只好放他回去,成了李世民的一块心病。后来,心腹大臣监察御史莆翼献了一条妙计,李世民十分高兴,派他出北京依计行事。
一天清晨,辩才和尚打开寺门,可是踏出的脚踩到一个软软的东西上,低头一看,原来地上躺了个人,散发一股酒气。辩才自语:“原来是个醉鬼!”谁知那人翻身坐起便答道:“醉虽醉了,未必是鬼啊!”辩才见此人飘逸潇洒之态,便开玩笑地说:“虽不是鬼。亦不像人!”此人,脱口应道:“如此便是佛了!”言毕大笑,欲举步下山。辩才见此人不凡,便问道:“施主从何而来?”此人对曰:“我乃应试举子,昨夜月光皎洁,在山下旅馆对月引酒,苦无知音,店主说山上师父佛法上乘,且书画俱全,便上山拜访,谁知醉卧山门,有失体统,无颜回佛。”辩才对这书生很是欣赏,便邀他入寺小住读书侯试,双方谈学论禅,十分投缘。
一天俩人饮酒正酣,扮做赶考书生的莆翼“醉后吐真言”,从囊中取出一轴《兰亭序》摹本,却说着是真迹,万金难买,你我是莫逆之交才拿出来让你一饱眼福。为人忠厚老实的辩才不知是计,对扮做烂醉的莆翼说:“你这个不是真迹,真迹在我的阁楼上藏着呢!”莆翼一直“醉而不醒”,似未听见,第二天辩才去请莆翼吃饭时,发现莆翼已不辞而别,只见桌上放着一张感谢馈赠的纸条和一锭银子。
李世民派莆翼用计挣得《兰亭序》真迹后,奉为至宝,经常放在座侧,朝夕观览欣赏。他还让大大书法家褚遂良、虞世南等人临摹刻石,拓印多幅赐给太子、诸王近臣,摹本从此散落人间,流传至今。而真迹呢,李世民对太子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随葬昭陵。
至于《兰亭序》的真迹何在,依旧扑朔迷离,有些人指出,史书虽然记载温韬盗掘了昭陵,发现了王羲之的书法但是并没有指明其中包括《兰亭序》,而且此后亦未见《兰亭序》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故真迹仍秘藏于昭陵墓室。但有人认为真迹,所以未见天日,是被也很爱好书法的李治暗中留下,掉了包把复制摹本随葬昭陵,真迹在李治死后为同样爱好书法的武则天据有,武则天死后才被带进乾陵地宫。其下落究竟如何,看来只有到昭陵、乾陵正式发掘之时,才能见个分晓。
毛主席过问唐摹本真伪之辩
1965年5月22日,郭沫若作《由王谢墓志的出土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先后在《光明日报》、《文物》上发表,说王羲之的堂兄弟王兴之和名士谢鲲之墓的墓志都是用隶书写成。与王羲之用行书写的《兰亭序》不相一致,故《兰亭序》“到底是真是伪”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他还认为《兰亭序》后半段文字有悲观论调,不是王羲之的思想,因而断言“《兰亭序》是依托的,它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并进一步认定王羲之现存之草书也值得怀疑,《兰亭序》文章和墨迹是智永所依托。
郭沫若文章一发表,立即引起一些学者的反对,南京市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论》,引经据典,认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帖摹本也足以证明楷书在当时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
不过当时由于高二适的名声地位不及郭沫若,各报刊不敢发表。高二适无奈,把该文章送给自己的老师、国学大师章士钊,要求送给毛主席审阅。章感到郭文中引用了康生的话,高文中又对康生一驳,觉得不太好办,于是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并附上高文。信的全文是: 润公主席座右:
滋有读者江南高生二适,巍然一硕书也(按硕书写出《柳集》)。专攻章草,颇有发明,自做草亦见功力,兴酣时并窥得我公笔意,想公将自浏览而喜。此钊三十年前论文小友,入此算来已白发盈颠、年逾甲子矣。然犹笃志不渝,可望大就。乃者郭沫若同志主帖学革命,该生翼翼著文驳之。钊两度细核,觉论据都有来历,非同随言涂抹。郭公抗此大棋,想乐得天下劲敌而周旋之。(此论学也,百花齐放,知者皆应有言,郭公稚怀,定会体会国家政策。)文中亦涉及康生同志惺惺相惜,此于章草内为同道。该生来书,欲得我公评鉴,得以公表,自承报国之具在此,其望虽奢,求却非妄。鄙意此人民政权文治昌明之效,钊乃敢冒严威,遽行推荐。我公弘奖为怀,惟(望)酎量赐予处理,感逾身受。
此籍叩 政绥
章士钊 谨状
七月十六日
该生致钊书附呈,不须赐还。
毛主席于7月18日即复信章士钊,信中说:
……又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证实,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
同一天,毛主席又致信郭沫若: 郭老:
章行严先生一信,高二适先生一文均寄上,请研究酎处。我复章先生信亦先寄你一阅。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若何?
敬颂安吉!并问立群同志好。
章信高文留你处。我复章信,请阅后退回。毛泽东
一九六五年七月十八日
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和支持下,高文于1965年7月2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1965年第7期《文物》还发表了高文的影印手稿。对作者长达数千言的手稿,全文影印发表,是极为少见的,人们认为可能与毛主席欣赏高二适的书法有关。
高文发表后,引起讨论热潮。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说,高文刊出后,康生即授意组织文章支持郭老,高二适对此并不服气。
1998年8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说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东郊发掘六朝古墓群,出土了两块砖质墓志,是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据专家介绍,“与王羲之同时代的高崧楷书基本墓志出土为史学界和书法界对《兰亭序》真伪的学术争鸣,提供了重要佐证。”
1999年,关于《兰亭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中外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各抒已见,论辩热烈。看来,这场持续30多年没有结论的争鸣,还将继续下去。
王羲之书法中影响最大是《兰亭序》,也是书法史上一段千古传奇的故事: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
在他去世前8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被邀人士列坐溪边,由书僮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置,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序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tiè)”。
王羲之与兰亭序的区别篇五
《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此地有
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chóng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清流激湍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
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北面的兰亭集会,举行驱除不祥的礼俗之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高茂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辉映围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用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看可以考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趣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很快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屋子里与人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自然,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荒诞、虚假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也会从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