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一
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通过“读词”——“ 读句”——“ 读段”的教学,为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这一“内核”这一教学目标服务。
2.以读为主,以诗为主,诗文对照,适当拓展。
3.按照“找——划——读——想——说”的线条指导学生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1.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认识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自由读文章2——3遍,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应对诗歌的写作背景,李白和孟浩然的诗歌成就,学生对李、孟诗的认知程度有所了解。
1.多媒体课件
1.全班同学一起背诵两首古诗《静夜思》、《春晓》。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 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师评: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唐诗,至今还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了解它们的作者吗?
3.板书李白,孟浩然,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的相关知识。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其诗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2)孟浩然, 唐代诗人,湖北襄阳人,他和王维友谊深厚,史称“王孟”。他洁身自好,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晋代陶渊明后的山水田园诗的最高峰。
(3)李白年轻时潇洒倜傥,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4、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他们离别时的动人情景。
5.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别》。
1、学生自学课文。
带着你的问题细细的朗读课文,精读深思。
用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写写你的感受。
2、完成下面的填空:
李白 孟浩然 ,并 。
指名口头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板书。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a、指名读
b、提问:
谁能用学过的词句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
你除了知道时间在暮春三月,还知道什么?
2、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a、提问: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b、感情朗读
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3、“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c、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学生上台表演
4、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孟浩然乘舟离去了,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李白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此情此景,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想想这首诗的意思,你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同桌讨论。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对应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对应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a:积累送别诗,了解作者写诗的背景,选择其中的一首,模仿课文,将它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b:课文语言优美,处处融情,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二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因此,教材中适当编排了一些古诗词。怎样进行古诗词教学最有效呢?下面以我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说如何把“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主旋律。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体朗读中,了解诗词大意。教学伊始,我说同学们,谁能说出带有“读书”两个字的名言或诗句呢?学生们纷纷说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问:你怎样理解这些名言和故事中的“读书”两个字。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我顺势点拨,今天我们就以“读”为主来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打开书,先读通顺,再借助文中的插图、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的什么意思。学生初读,自学。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因此,在开课伊始,我不是按惯例不读课文就解释诗题,而是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和插图自读,了解大意,整体把握。这样不仅做到解题不离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读中了解诗题,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交流诗题意思,指导读出节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读题目,即读出了节奏,又读出了内容。学生清楚的知道谁送谁、送的地点、送的目的地。
(2)、了解背景,指导读出味道。出示黄鹤楼的图片,插入传说。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文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选择在此辞别,虽是惜别,但更富有诗意,因此在读“黄鹤楼”时声调可以稍上扬。
(3)扬州是个什么地方呢?扬州——美丽的江南城市,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春天的扬州到处歌舞升平,到处柳絮如烟,繁华似锦。“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4)孟浩然此去扬州要做什么?心情怎样?他要去游玩、散心。心情自然轻松、愉悦。
(5)想象你是孟浩然,带着你即将下扬州的心情读诗题呢?在这富有诗意的阳春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去那个令人神往的扬州,心情会怎样?那肯定是即有惜别之情,又有羡慕之情。这个时候,假如你是李白,带着送别好朋友的惜别之情、羡慕之情读诗题。让学生再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在诵读时要先把握作品基调。“人生自古伤离别”,许多人认为离别是伤感的,而本首诗中的孟浩然并非如元二出使荒僻的安西那般无奈。扬州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众多才子佳人聚集于此,作为“风流天下闻”的大诗人孟浩然,此行的愉悦心情可想而知。而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自然为好友高兴,在情深意重的惜别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羡慕与向往。因此,了解背景,为“入情入境的诵读”打下了基础。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自然学的有情趣。
读中感悟诗情,进入诗境。
(1)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说说李白为什么要送别孟浩然?他们是什么关系?你了解他们之间的交情吗?
(2)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配乐想象“烟花三月”的扬州。融想象与诵读中。
(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再读中知道,“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另一方面: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刮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屹立。此时,只看见那滚滚的江水向东流去……诵读这两句诗时既要有节奏又要音断气连,尤其是“流”字拖长音,有孤帆远去之感。通过读,感受诗人对好朋友的深情厚谊,体会诗人目驻神驰的情态和怅然若失的心情,此刻李白的心也早已随友人一起去了。再次让学生感情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学到这里时我指出:流就是留,是不舍,是牵挂,是羡慕,是诗人对好友绵绵不绝的情谊。这时,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练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觉得小学生没有丰富的文学积淀,因此,教学不能枯燥的分析、机械的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应当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放飞想象,品读语言,做到有感情诵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入境。并在读中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使朗读指导“虚”“实”并用。
拓展研读,积累应用。同学们,古典诗词中的送别之情感人至深,有悲伤,有乐观,有劝慰,有欢快……下面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都读过那些送别的佳句,我们来共同感受古人那浓郁得离别之情。同学们纷纷的说出了下面诗句:
蜡烛有泪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唐·杜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海内存知己,天涯热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别离》唐·陆龟蒙)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积累背诵。同时指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聚散离别,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与亲人或好友离别时的场景或心情,并恰当运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最后的练笔意在读写结合,古为今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首诗,我依然采用学习古诗的“四部曲”进行。所谓“四部曲”指的是“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围绕这几个环节对本节课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先是导入新课。在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通过课前交流,师生成为平等的对话者,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课堂学习中,自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是“解诗题,知作者”。引导理解“之”、“广陵”和题目的意思,并了解诗题中出现的“三名”——名楼黄鹤楼、名人孟浩然,名地广陵。通过出示课件让学生完成填空,交流查找到的李白及这首诗的背景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考虑到学生手上的资料匮乏,难以找到更多更好的资料,我还准备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巧妙地用导入古诗的方式讲给学生听,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
接下来是初读古诗。让学生画出诗的节奏,并用多种方式的朗读,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第四个环节是“学古诗,明诗意”。主要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如查找注释、查阅资料等)理解古诗。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进而全班交流,()达到理解诗意的目标。新课标在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建议中指出:“考察他们能否凭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说说词语、诗句的大概意思的实践中提高阅读古诗的能力。
第五个环节是“齐探究,悟诗情”。首先引导学生感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师导入: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顺流而下,到达广陵,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是顺流而下,而且诗人辞别的时间在春意正浓的三月,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信手捏来,豪不雕琢。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模仿句子写诗。如:“故人辞别广州城,烟花三月上(到)连南”“故人辞别小山城,烟花三月回广州”等。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及写作能力,让学生觉得写诗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接着让学生通过“寒冬腊月”“炎炎六月”“阳春三月”与“烟花三月”作比较,体会“烟花三月”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最后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展示一组美丽的春天图片,让学生欣赏,增加感性认识,再让学生用优美的词来表现三月的美丽,再过渡到描写春天的诗句,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使之得以活化,丰厚了语文的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理解后两行诗时,抓住“孤帆”设疑:“长江是大唐盛世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每天都有很多帆船来来往往,可为什么李白却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引发学生思考,感受,理解,领悟。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在“悟诗情”教学环节时我用音乐渲染,感情朗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
除了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我还收集了李白一年后再次为这次送别写的一首诗《江下行》,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依依惜别之情也进一步得到升华。另外,这样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本节课,按照本人的设想,已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的'安排也合理。能够让学生通过尝试写诗,并给诗歌换一个词,让学生去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本人的教学风格得到体现。但是,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学生互动似乎不够大胆,课堂有点沉闷,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很积极的交流,自己完成了就不理别人,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的习惯没有落实到位。
其次,本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指出:语言,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任何学科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都是有言语编织的。语文学科的教师更要规范、熟练、巧妙地驾驭语言。我们很多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由于不注意口头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养成了重复罗嗦的语言习惯。
语文教师要用语文的方式去表达,使自己的语言“语文化”。其实,跟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要有文采,用上一些好词佳句使文章变得生动具体等的道理是相通的。反思我的语言缺点,我是属于宁可“写”而不喜欢“说”的人,说话往往是前面一句还没说,后一句已经蹦出来,说出来后才发现前一句还没说,然后再去补充,因此让人觉条理性不强,也不够规范。此外,重复罗嗦、说话艺术性不强的毛病也是存在的。这是我以后需要加强训练的。
此外,学法的指导、教学技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四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按计划进入第六单元“人间真情”20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但一开始就很不顺利,多媒体课件因触控笔失去控制而无法操作,许多直观的演示也无法进行。幸好课前就把自己准备好的一些扩充内容写在了小黑板上,有唐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打油诗》、李白的《和史郎中听黄鹤楼上吹笛》,还有李白的《赠孟浩然》等诗词。
我的计划是在学生理解这一首比较简单的送别诗和它的写作背景后,把这些诗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教学生字、读背古诗后,进入“解诗题、知诗人”环节,围绕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作者李白,让学生明白“谁?在什么地方?为谁送行?他要到什么地方去?”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李白在黄鹤楼(设宴)为老朋友孟浩然送行。他要去江苏的广陵去。老师问:“谁知道广陵在什么地方?”白玢同学马上举手回答:“广陵就是扬州。”“你怎么知道的?”“诗中说‘烟花三月下扬州’,所以广陵就是扬州!”老师肯定了白玢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诗题意思的好方法,让大家学习她。
接着老师在这个地方介绍了李白和孟浩然两名同时代的大诗人,他们都非常有名气,而且人生经历也很相似和相近。孟浩然比李白大11岁,我们学过他写的有名诗歌,大家都会背诵的《春晓》,(一起背诵这首诗)。他们两人的仕途都不顺利,两人都喜欢游历名山川,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孟浩然年轻时遭遇仕途挫折后,便回归田园,写下了许多田园诗词,是著名的田园诗人。李白就是孟浩然的粉丝,一直把孟浩然当作自己的人生偶像。这时给同学们引出李白的诗《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让学生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崇敬之情,他是把李白当成了自己的老师啊。这样的背景介绍只为让学生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为后面理解送别的依依不舍的深情奠定基础。
然后抓“关键词、字”来理解诗句意思。一二名抓住“故人”、“烟花三月”、“下”来理解。“故人”:注释老朋友。说明什么?(两人是老熟人。情谊很深!)
“烟花三月”告诉我们送行的时间是鲜花盛开的阳春三月。
哪为什么要用“下”?而不用“上”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地形特点:西高东低。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乘船由黄鹤楼去扬州,当然是顺流而下。
“李白在黄鹤楼设宴给老朋友送行,吃完饭后送老师来到楼下码头边,对老师说了些什么?老师的船走远了,消失在天边了,他还在干什么?从中看出什么?”设计这个情节,就是为了能够入情入境地让学生走入诗词报要讲述的故事,去体会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和朋友间的真情。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交流去体会李白对老友孟浩然深深的留恋。老友乘坐的船儿早就消失在了天边,看不见踪影了,李白依然站在江边不忍离开,可见他对老友的深情。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意思后,话题一转提到了黄鹤楼,问同学们知道这座江南名楼吗?想了解李白和黄鹤楼的故事吗?然后简介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在湖北省武汉市。讲李白游历到黄鹤楼,在这里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诗意大发,想写一首诗。可来到黄鹤楼上一看,比他小三岁的诗人崔颢已经在黄鹤楼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黄鹤楼》,李白读完这首诗,不得不放下了手中已经提起毛笔,感叹道(引出李白关于黄鹤楼的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觉得崔颢的诗写的太好了,自己再写也不会超过崔颢的诗了,搁笔不写了。你们想读一读崔颢的《黄鹤楼》吗?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把板书好的《黄鹤楼》拿出来,让大家去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去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民。烟波江上使人愁。”然后让学生去朗读两首诗。
最后再出示了一首李白写的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推荐给大家《和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中吹笛》:“一同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里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尽管有些拖堂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我认为这样推荐诗歌给孩子们还是很有趣的,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课程资源,引发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热爱。
当然,由于内容过多可能导致学生对课文重点的理解和体会不够深刻,有些水过地皮湿的感觉,但我还是想这样去试一试,改一改以往古诗教学的形式,看看孩子们对古诗的情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五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借助课文词语注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意和诗句的意思,也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和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他们对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需要教师引领他们去体会和感悟。所以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节课上,我去除繁琐的讲解词意、诗意;以“关键词”入文,为体会诗境、感悟诗情的切入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看画面、想画面、角色体验中,感悟诗情、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进一步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师通过让学生借助课文词语注释、工具书……,让学生同桌交流预习的成果初步理解词意和诗句的意思.?诗中“烟花三月”的美,李白送别时间的长是学生学习此诗中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送别情境,想象李白在送别孟浩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李白送别时间的长,朋友间无限依恋的情怀。整个教学流程就按照“一、故事导入、解读课题,二、初读诗文、感知诗韵,三、学生同桌交流预习情况尝试读懂诗意,四、创设情境、进入诗境,角色体验、体会诗情,五、反复诵读、体验诗情,六、课外拓展”来进行。现将每个教学环节反思如下:
本课教学课始以“故事激情”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故事中了解到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和这首诗的背景,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诗情做好了铺垫。
本环节让学生在一遍遍的自由诵读、齐读和在教师范读中,将诗读正确、读通顺和初步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本环节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注释、看插图等已经掌握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揣摩句意、理解文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学古诗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让学生与同桌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可先跟同桌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赏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诗句时,理解“烟花三月”是这首诗的一个难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烟花三月”,并让学生用积累的词语形容春天的美景来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遐想,使学生对其内涵有了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在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来表现三月的美丽,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时又辅以课件展示烟花三月的美丽,让学生感到三月的美丽,美得并不空洞,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了基础。并创设情境对话:当与好友告别时,假如你是李白会跟“孟兄”说什么呢?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结合插图,由学生生活体验入手,展开想象李白与孟浩然分别的情景,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到诗情。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再用言语、行动表达内心情感,融理解、感受、运用于一体。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目的是开启学生思维,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对话。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沟通,去表达。最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李白的恋恋不舍传递给远方的孟浩然,让他们的友情天长地久,引领学生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与文章达到共鸣。
在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句时。老朋友走远了,此时此刻李白在想什么,他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送别的现场,通过“老朋友的船走远了,看不见了,李白也该回去了吧”
“李白一直看着老朋友坐的船渐渐走远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黄鹤楼边,心中会想什么?”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较深入地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歌曲《烟花三月》,感受诗人与好友分别时的心情、感受,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和诗人引起情感的共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情。在解决深层次的疑难后,我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最后两句诗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语近情遥、含吐不露。是这首诗的特点,李白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意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让学生再三品读,在朗诵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诗人的心灵直接交流,更进一步整体的、深刻的体会诗情。使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感悟到诗中所蕴含的浓浓的惜别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中,我安排了李白在一年后所作的《江下行》“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做为拓展学习扩大阅读面,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这样课内外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更进一步体会诗人与好友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和对朋友的离别依依不舍的感情,并延伸了教材内容,使学生的心灵也得到洗礼和启发。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诗歌中的所表现的情景、所抒发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诗歌中的景象在学生心中丰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我通过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和创设情境,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课堂上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六
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单纯地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更多地利用创设的情境,抓住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去理解整首诗的大意,新课标也明确地指出了对于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即可。而且,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一定基础,完全可以通过突破重点字词的理解去解读诗的大意,所以我把重点落在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上。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突破重点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第二个目标,就是领会古诗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也是本首古诗的教学重点。古诗的学习,更应注重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大家都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尤其在短短的几个句子里,所包含的情与感,更是显得沉甸甸的。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第三个目标,是注重古诗的朗读和积累。古诗是很具有一种韵律之美的,多读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水平。小学是基础教育,多积累古诗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小学生是记忆的最好时期,就更应该让他们多积累古诗,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转化为内在的修养。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就预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搜集了李白与孟浩然、黄鹤楼、广陵等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流程就按照“情景导入,了解背景,课题质疑、自学释疑,感悟诗境、诵读诗文”来进行。
一、情景导入,了解背景
在上课前,讲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顺势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反思]在这一板块中,迅速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交流资料,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对古诗的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境,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质疑、自学释疑
在这一个板块中,第一步就是让学生首先紧扣一个“送”字引导学生提问题(谁送谁?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么送?)第二步就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借助注释和收集的资料,在小组中自行解决以上问题。
[反思]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步就是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我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何时送”和“怎么送”这两个问题。
在处理“何时送”这个问题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烟花三月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友人在这么美丽的三月到扬州去的喜悦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注重引导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反思]读书要展开想象,这是读书的好方法。本诗中“烟花”一词是学生感悟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就通过让学生用优美的词句来表现三月的美丽,不但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之得以活化。同时又辅以课件展示烟花三月的美丽,让学生感到三月的美丽,美得并不空洞,为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奠定了基础。
三、感悟诗境、诵读诗文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第二板块的学习对诗的意思已经大致了解了,所以通过学生再读诗句,就肯定会在诗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很快就在看似矛盾处提出了问题。比如:“这时长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条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呢?”“为什么帆船会走到天空里去了呢?”等问题。
在解决深层次的疑难后,我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最后两句诗句,用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古诗,用自己的声音抒发自己的情感,就使孩子们与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思]我这样处理,主要是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关键词语‘孤帆’‘碧空尽’深入理解,进而领悟全诗情感,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便孩子们更深入理解孟浩然和李白之间的深情厚谊。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语言不够精炼,没有经过精雕细作。2、节奏显得前松后紧,整体把握不够好。3、对于难点的突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得比较匆忙等。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以及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上这些不足会逐步得到克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七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因此,教材中适当编排了一些古诗词。怎样进行古诗词教学最有效呢?下面我以自己执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说如何把“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主旋律。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内容,品味古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情谊。这节课下来,我的总的一个感受就是:“怎一个情字了得!”大家都知道,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寄情于景,为我们用语言文字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备课的时候,我无数次的诵读,都被诗中的情景与飘逸深深感动了,怎样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呢?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里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以在预设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在感悟准备阶段,创设情境,读懂诗题,整体把握情,在读悟阶段,想象意境,赏析词句,体验情,最后在感悟的形成阶段,反复诵读体会情。从课堂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感悟到了诗歌的内容,通过品悟交流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了解了李白的诗风,有效达成了三维目标。我以为比较突出的有: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还曾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听别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自由朗读、分组读、男女生读、齐读、默读、引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
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本节课的教学我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中字、词、句的解析,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独特的个性色彩在生动感人的离别场景中读悟结合,品味别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感受李白诗歌的豪迈飘逸。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歌的意境,无疑是有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想象,化身李白设身处地的感悟。
1、想象“尽”、“唯”的情谊,进入诗境,感悟诗情。
(配有“送别”的音乐,化身李白、设身处地的感悟)
“尽”的是什么?不“尽”的又是什么?
是啊,朋友只身一人离开了,望着滚滚长江水,李白我目送着孤独的小船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我的心?我的思念?
我伫立江边,久久地凝望,此时此刻,朋友啊,你的离去,就是我唯一的?以后?
想象中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在读中知道,“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另一方面: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刮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屹立。此时,只看见那滚滚的江水向东流去?诵读这两句诗时既要有节奏又要音断气连,尤其是“流”字拖长音,有孤帆远去之感。通过想象和诵读,感受诗人对好朋友的深情厚谊,体会诗人驻目神驰的情态和怅然若失的心情,此刻李白的心也早已随友人一起去了。再次让学生感情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学到这里时学生的感悟已水到渠成:流就是留,是不舍,是牵挂,是羡慕,是诗人对好友绵绵不绝的情谊。
2、融想象中诵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配乐想象“烟花三月”的扬州什么景象?。
以古诗“江南春”为凭借,了解扬州——美丽的江南城市,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春天的扬州到处柳絮如烟,繁华似锦。孟浩然此去扬州要做什么?心情怎样?设想他的心情自然轻松、愉悦。想象你是孟浩然,带着你即将下扬州的心情读诗题呢?在这富有诗意的阳春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去那个令人神往的扬州,心情会怎样?那肯定是即有惜别之情,又有羡慕之情。这个时候,假如你是李白,带着送别好朋友的惜别之情、羡慕之情读诗题。让学生再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在诵读时要先把握作品基调。“人生自古伤离别”,许多人认为离别是伤感的,而本首诗中的孟浩然并非如元二出使荒僻的安西那般无奈。扬州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众多才子佳人聚集于此,作为“风流天下闻”的大诗人孟浩然,此行的愉悦心情可想而知。而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自然为好友高兴,在情深意重的惜别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羡慕与向往。因此,了解背景,为“入情入境的诵读”打下了基础。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自然学的有情趣。
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古诗诵读贯穿其中,创设了浓浓的古典诗词氛围。解题时推荐学生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品读感悟时又出示了“江南春”、“江夏行”, 以古诗解读诗意,体悟诗情;总结作业设计时再次重温了“赠汪伦”,推荐诵读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积累背诵古诗,课余搜集整理送别诗或者李白的诗歌,语文课读的任务落实扎实有效,同时也开启了学生主动积累古诗的兴趣之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篇八
诗,永远是美妙的代名词,《古诗》,更是以其深邃古朴的意境感染着我们。华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的那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更是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其中送别诗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山水,或沉醉于江湖。诗中离别依依之情跃然纸上,怎不叫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正是这样一首传唱千古的名篇,诗人李白寓情于景,倾诉着离别。原本送别之中必然会有互诉衷肠,互致珍重的话语,但诗人却惜墨如金,只寄情于江水,以水传情,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表达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如何让学生自己去领略其中的意境,达到与诗人“同情共感”的艺术境界呢?我想:只有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把送别场面拉到孩子们眼前,让他们模仿课文,自编古诗,来开拓和深化意境的创造,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的基础必定是建立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底蕴又如何可以体会美好的情感?诗是有韵味的文学,没有熟读成诵,又怎么能体会其中的精髓呢?于是,在介绍完诗人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读的环节。读,却不是摇头晃脑,漫无目的、有形无实的吟诵,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才是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在初读的过程中,让他们谈谈了解、在诗面上做做文章。我要求孩子们动起笔来画一画,把自己的了解批注下来,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还是那句话“不懂笔墨不读书啊!”。就是在这样的初读中,让他们从生涩的朗读里学会思考,而后又在思考中感受诗中的“景”。
完成初读后,再次细细品味诗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果然不错啊!在反复诵读的学习活动中,原本生涩的诗句已然渐渐清晰明瞭,如同拨开浓雾一般,一一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此时,我适时地让学生展开质疑,“你们真行,初读古诗就可以了解这么多。那请你们再放声的朗读一遍,这次把不理解的用你常用的符号画出来。”紧接着进行集体讨论,结合课文注释解决发现的问题。(我在一旁适时地点拨了一些,发现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最后,利用小组汇报的机会,让孩子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虽然孩子们的语言并不准确,也还不能感悟到诗中的美,但听了他们颇具文学性的译文,我知道他们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已经揭开了诗中之“意”。
情感,往往是厚积薄发的,特别是在这一篇诗作里,诗人李白并没有把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他把这份情感巧妙地融进了黄鹤楼周围的美境里。 一江春水,一叶孤帆,无不处处蕴含着这位大诗人对孟浩然无比向往之情。遗憾的是,学生稚嫩的心灵有怎么能理解呢?这时教师的“导”便应该不失时宜的出现。在教学设计里,我将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大致叙述了一番,让学生稍微了解了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的铺垫如同一块小小的碎石,必然会泛起层层涟漪。我适时地抛砖引玉,一层层剥开诗作中蕴含的真情: 从“这样的朋友远行,李白的心情将如何?”——“若是朋友要去的地方美丽无比,李白会伤心吗?”“如此说来,李白会把孟浩然留住吗?”连续的几个问题,并不是盲目的,它们引领着孩子们的思维,一步步走向诗人情感的最高峰——“向往”。是的,正是这向往之情,当李白意欲同行而又不能时,才会面对滚滚江水,写下这感人的诗篇。让孩子们从对古人的崇拜中,走进意境,走进诗句,感悟到诗人对朋友那种真挚之“情”。
诗的教学本该结束了,但文本的结束并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欲望,他们仍然激动着,渴望着。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情感,朗读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更近一步的创设情景,用舒缓的语气引导孩子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李白此时想对孟浩然说些什么?”“祝你一路顺风!”“我多想和你一起去扬州啊!”……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着这份不舍,不仅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更在语言上得到了训练。接着便是我的引导:李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是一个喜欢山水的人,他多希望也能到扬州去玩玩。更主要的是,他多希望和自己敬佩的朋友——孟浩然一起去游山玩水。可是现在他只能看着孤单的小船远去,烟花三月,长江上本该是千帆过尽的,可是他的眼里却只有孟浩然的那艘小船,心里还在为朋友的远行依依不舍。于是他轻轻地吟诵下这首诗。是啊,那小船最后也渐渐离开了李白的视线,只能看到奔腾不尽的长江滚滚东流而去。他无不感慨地再次吟诵了这首诗。
有人说这只是一首写景的诗,你看:黄鹤楼,烟花三月,孤帆远影,长江东流,这明明是写景啊,可是,它真的只是单纯写景的诗吗?(不是)那它写了什么?(写情)写了什么情? (依依惜别之情,写下了诗人对自己敬佩之人一种向往之情。)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朗诵一次这首诗。
学生的情感在朗读里得到了抒发,或舒缓,或若有所思的长吟,无不体现着孩子对诗文的理解。 在这时,我适时地要求孩子们进行背诵,这样的情感,这样的诗句,如果不通过背诵来积累,将会在下课铃拉响之后烟消云散,背诵能使这样的情感逐渐融入、内化。当然对学生们来说,背诵是多么枯燥而又无味的事情啊,只有展开翅膀飞将开去,才是他们所期盼的,那就让他们也作作诗吧!我把自己写的诗展示了一下,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起来,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带着浓厚的兴趣,纷纷动笔写下了自己的“大作”,而其中更不乏突出的作品。(见附)孩子们的心情在飞扬,思绪在膨胀。我很高兴可以看到这样其乐融融的场面。我相信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终于走进了古诗深邃的意境中。依然身临其“境”了。
《古诗》——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我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活化了教学过程,通过读诗文——解诗意——感诗情——入诗境这样的教学过程,重新焕发了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把孩子从生涩难懂的诗文中解脱出来。可提倡的是:形成了一次有趣的语文活动,加深了孩子对古诗的印象,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孩子从毫无实际意义的诵读中走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中华文化的宝库才有可能被他们挖掘,被他们稚嫩的思维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