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州文化心得体会(三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州文化心得体会篇一
一首三岁就会背的《枫桥夜泊》,使我特别渴望看一看寒山寺、听听钟声。据说寒山寺的由来是这样:一个叫寒山的人与拾得从小是好朋友。一天,寒山的父母为寒山和家住青山湾的姑娘定亲。但姑娘早以与拾得互生爱意。寒山知此事后背井离乡,然后毅然去了苏州修行。拾得知道后,顾及朋友的情分,放弃爱情,毅然前往苏州寻找寒山。找了许久,终于在姑苏城外找到了寒山。然后寒山与拾得一起在寺庙修行,成了和尚。后人都称那座寺庙为寒山寺。
其实,寒山寺并没有在山上,它是在闹市区的一座寺庙而已,但诗人张继写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闻名遐迩。吸引了不少像我这样的游客。
“当——当——当”谁在敲钟?是游客们。虽然张继说的那口钟早已不见,但钟声的响起,似乎让人就有了穿越时空的感觉。
接着,我们去了“退思园”及“同里”。
退思园是清代一位有钱的学士建的。有“进思进忠,退思补过”的意思。退思园面积很大,有“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水香榭”等建筑,整个园林依水而建,别有韵味。我想冬天下雪后的退思园肯定更美!
游玩了退思园,来到了同里古镇。“同里”原名“富土”,由于“富土”二字怕遭来窃贼,就将“富”的“点”去掉,把下面的田与土合体,成了里,所以人们就叫同里。同里古镇没有乌镇水乡那么安静与富有情调。但同里古镇的风景优美,它由49座桥连接,所以有“水巷小桥多,人家进枕河”的说法。它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或许是小版的乌镇吧!
今天,我真开心。不仅去到了我神往的地方,还看到了那么多美景。
苏州文化心得体会篇二
和谐号高铁迅速地穿过一幢幢高楼和大厦,眼前的风景在阳光下明暗交错,一晃而过,美丽极了!似乎还不等我将这沿途风景看个够,我已来到江南的名城——苏州。
虎丘漫步
第一站自然是苏州最有名的5a级景区——为了纪念吴王阖闾而建的——虎丘塔。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为“东方比萨斜塔”。虎丘塔的颜色早已经被历史冲刷得染上了黑色与棕色,塔身上随处可见的斑驳嶙峋,传递出强烈的的沧桑感。仰望高耸的虎丘塔,我仿佛踏进时光的隧道,我看到了吴越争霸时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我看到了天下太平时的小桥流水、扁舟渔火,我看到了经济浪潮中的高楼林立、车流穿行……
姑苏访绣
苏州最有名的是刺绣。那里的绣娘们,能把荷花刺得像真的一样,特别的逼真,仿佛整个世界都从她们手中塑造而出: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水中悄然绽放,孤芳独赏寒梅在雪中迎风傲立,自由自在鸟儿在树林丛中婉转而歌……眼前的一切令我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我不得不感叹于绣娘们高超的技艺、巧妙的心思!
我跃跃欲试地拿起针线,想要绣一幅金鱼在荷塘里嬉戏的样子……
得月品鲜
得月楼的苏州小吃,玩赏苏州不可错过的一站。坐在装潢得古色古香的老店里,我被一阵浓郁的食物香气所吸引,那是得月楼的特色美食——鲜肉汤圆,我顾不得烫一大口咬下去,汤圆表皮的顺滑与软糯香弹;馅料的汁水饱满、鲜香浓郁,瞬间。我吃完一个,又囫囵吞枣地咽下去另外一个……即使是现在,我想起那味道依旧会垂涎欲滴!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别了,难忘苏州!
苏州文化心得体会篇三
踏入这条古朴的小巷,脚下的青石板坑坑洼洼的,像是在和那茂盛的墨绿色苔藓一起,诉说着岁月对它的洗礼。
小巷两旁,白墙黛瓦的房屋中,传来一曲宛转悠扬的苏州评弹。那低细绵长的吴侬软语和那轻快的琵琶声混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妙的歌谣,似流水般轻柔,含着苏州古韵,流进我的心房,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印象中的苏州,似乎只有黑白两色,小巷如是。白色的墙,青黑色的瓦,便构成了苏州的古韵、苏州的文化。碧色的树木,艳丽的花朵,点缀在黑白的房屋间,衬托出苏州独有的淡雅,不染尘俗。
记忆中有幅画,画中是青碧色的河水,占了画面的大部分,两旁是苏州古建筑,斜斜的夕阳映在水中,美不胜收。
沿着小巷继续走,到了尽头,眼前豁然开朗起来。走过几级石阶,便是那河水。河水青碧,并不是如何清澈,却已在此流淌了几百年。
对岸,有妇人正在洗衣,谈笑间流淌出生活的气息。这条河,如今还养育着如此多的人家。走下石阶,俯下身,把手放在河水中,看到的除了这水,还有我的倒影。这是我与苏州的合影。
若说房屋是苏州的骨架,水便是苏州的灵魂。它贯穿整个苏州古城,养育了千家万户,也带给人以美的享受。水同样赋予苏州似水的柔情、似水的美丽、似水的纯朴,让苏州柔若悠扬的评弹,美如白墙黛瓦的房屋,纯朴似温和的苏州人。
天,忽地下起了小雨,斜斜的雨丝落下,眼前一片蒙 。雨似乎也沾染了苏州的韵味,细密绵长,如那温和美丽的苏州姑娘……
小巷,评弹,流水,房屋,以及那古朴、淡雅、温和的韵味,这便是我眼中的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