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范文6篇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它明确了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范文一
张志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纲要》具有强烈的人民属性,关乎家庭幸福和孩子成长,特别关注教育公平,要求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贯彻落实时需重视中西部教育、乡村教育和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体系并融入各方面教育;具有强烈的战略属性,关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要求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贯彻落实时要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指挥棒作用,营造良好环境。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范文二
褚宏启
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教育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落实规划纲要,关键是跳出教育看教育,从国计民生、国际竞争视角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重大问题,把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革创新。在培养目标上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分数挂帅”走向“创新为王”,转变育人模式与治理方式,焕发师生生命活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以活力促发展、求卓越。我本人在国家高端智库从事研究工作,将来要更多从国家战略视角开展研究,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范文三
吴向东
哲学学院院长、九三学社北师大委员会主委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策略、实现路径、政策举措进行系统谋划设计、统筹部署,体现出系统性、针对性、时代性。我们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要义,总结“十四五”发展成就、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等,开拓思路、统筹谋划,持续深化改革,优化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哲学一流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统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推动《纲要》全面落实落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范文四
窦非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民盟北师大委员会副主委
《纲要》明确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标,部署了9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第四项任务是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这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精神的具体落实,通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应该具有系统思维。应该从小抓起,加强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和科普教育,培养兴趣和科学思维,面向中学积极探索大中贯通式选拔和培养模式,在中学阶段改革单一学科竞赛的选拔模式,探索项目式学习、闯关式探究、跨学科知识应用、团队合作、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培养和志趣引领,重视团队合作和多学科交叉式培养,重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范文五
杜育红
未来教育学院院长、乐育书院院长
《纲要》发布全面吹响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号角,简要分享几点学习心得:
第一,纲要提出全面教育强国建设的三个属性、五对复杂关系、六个内涵特质、八大体系和九大重点任务,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构建了系统的教育强国建设的原则和重大的举措。
第二,提出了分阶段的建设任务,内容具体详实,提出了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
第三,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开启了新的征程。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统筹推进高校育人方式、科研范式、办学模式、治理体系等方面改革,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对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调整,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第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进入新阶段。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贯穿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扩大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加强义务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一系列措施将会为建设具有高尚师德、精湛业务能力、合理结构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提供强力的支撑与保障。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心得体会范文六
杨钊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做出了顶层制度安排。作为学校中层干部,学习后我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在肩。《纲要》针对高等教育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为我们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指明了努力方向。尤其是实施基础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促进青年人才成长、提升成果转化效能等内容,对我们基础理科意义重大,我们期盼相关政策早日落地。学院将立足实际,持续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青年人才发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后续,我们也会持续深入学习贯彻《纲要》,为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拼搏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