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最新10篇)
《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主要介绍了3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强调了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篇一: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一书汇聚36位名师的成长秘诀,为教师成长提供多元借鉴。涵盖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化学各科的名师。本期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吉林、黄厚江和卢明三位名师谈专业成长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书中三位名师的主要观点:李吉林老师的《在反思与顿悟中升华“情境”》一文中说到,他将“情境教学”这个课题做了37年,历经“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乃至现在的“儿童情境学习”,为儿童学好语文,为儿童学好各科,为更多的孩子获益,为儿童高效学习全面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黄厚江老师在《教学主张的“来”与“去”》中以他的“本色语文”为例提出:教学主张一定要来自教学实践,更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主张要有具体明确的内涵,更要有教学案例作为支撑;提出教学主张是为了回到课堂,更是为了提升课堂;提出教学主张不如总结教学方法。卢明老师在《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中提出修炼成名师的三个方面:有思想有主张,有精神及学术境界,有实践历练。
我的指导老师曾经跟我说过,教师专业发展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要提炼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读完三位名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张后,我有了很大的触动,特别是卢明老师的观点给我很大启发,我对其中所阐述的“有思想有主张”的理解是:想修炼成为名师,你得有自己的教育信仰和价值判断,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教育初心和从教,而不是成为没有主见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追求物质属性的庸人。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需要做好坚持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规律,为思想形成做好知识储备。要学会独立深入的思考,看问题有独特的视角,敢于质疑和追问。要真正做到对教育感兴趣,能守住教育的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实践和历练,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和提炼自己的教育主张。
篇二: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人生两大乐事:读书与行走。无论读书还是行走,都是与世界交流的对话。读书与交友结合在一起,读书与怀想结合在一起,读书与成长结合在一起,读书便与做梦结合在一起。捧着《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一书,我有着期待日出的心情。
认真品读了贲友林、罗滨、张振华三位名师面对困惑、突出重围的真实故事。他们的故事不同,理念亦有别,但追求卓越的精神是相同的,实现自我成长的心路是相通的,他们都曾执着地这样去做:
精心备课—他们最关心学生“怎样到那里去”。
始终立足课堂—他们不是培训出来的,是在实践中打磨出来的,没有脱离课堂的名师。
努力突出重围—他们积极寻求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主动回归儿童—他们坚信“人”是学习的最大生产力,努力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
坚持主动反思—他们善于在问题研究中悟道成长。
潜心走向教育—他们先成就课堂的质量,后成就教育的质量。
反观他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囿于一隅,教学方法不拘于一式,教学手段亦不系于一格。但他们不是跳过“教有常法”去探索“教无定法”的,而是先走进“教有常法”,然后淡出“常法”,再走进了“教无定法”的境界。在工作中,他们发现学生,也发现自己,设计课堂,也设计自己,重构教学,也重构自己,成长学生,也成长自己。他们的成长都经历了从表现自我到展示学生,从挖掘教材到清晰课程性质,从精于课堂设计走向关注作 文 吧www.zuowen8.com学生需求,从研究课堂走向深耕教育的过程。名师的成长智慧告诉我们,有一个群体,永远不能忽视—儿童;有一个核心,永远不能忘记—尊重;有一种坚守永远不能丢失—责任;有一种热忱,永远不能冲淡—情怀;有一种自觉永远不能泯灭—学习。
放下书,教学技能优劣且不要说,就自己的专业成长稍作反思,感慨颇多。我和这些闪亮的教育明星到底有何不同。他们的智慧并没有与生俱来,他们并没有生来就自带光芒,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过专业成长的困惑,品尝过尝试改变的痛苦。但不同的是我们在抱怨中产生焦虑,他们在问题中寻找机会。我们在刻板中止步不前,他们在积累中实现蜕变。我们在琐碎忙乱中期待休息,他们在追求卓越中坚持学习。我们把学习当压力,他们把学习当工作。我想,如若我们能做到他们的一半,我们都必定能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收获幸福。做有思想的教师,要勤学习,敢研究。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通过研究,不断提升自己。这样的从教生活,虽单调但不会乏味,虽漫长但不会黑暗。
与名师对话,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欠学与无知,二十多年来,虽有努力,但终觉肤浅。我在岁月流逝中褪去了年华的青涩,却未能在缺失引领的忙碌中褪去职业的青涩。我在且行且思中有所成长,离名师的高度却还极为遥远。但他们像灯塔一样闪耀在我的前方,充满诱惑,万丈光芒,就算我到不了那里,但至少可以心怀远方,向阳而行。
篇三: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年近三十,难免心中泛起对“三十而立”的恐慌。无论是立学、立业,抑或是立利、立德、立道,都在时时刻刻鞭策着我。平日里疲于教学以外的琐事,鲜少有时间空下来看看书或是深入教学,这也是我深感惭愧的一点。今日,跟随工作室的前辈们一起拜读了《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书中每位老师娓娓道来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方法,让我如获至宝。
管建刚老师在《主张,从自身的确认中来》文末说道:“从自身确认出发,不管外面有多大风浪、多少主张,你都能咬定心中的那个,稳步向前。”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师想要寻求专业突破,需要有自己的专业主张,不要担心它很微小,不要觉得它很不成熟,正是有了这些从自身情况出发确定的小主张,让我看见“梦想不再遥远”。
凌宗伟老师的《遇物则诲,相机而教》,让我找到了共鸣:因为无知,所以要知,因为欠学,所以要学,无知不能无畏,无知无畏必然走向愚蠢。防止愚蠢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坚持学习、思考、审视、批判和前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哲学与教学哲学进行建构与解构。为了不做愚蠢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向书本、向伙伴、向良师……当然仅仅是学习还不够,学习是外在知识的累积,我们还需要思考,思考才是一个人独立的标志。后在实践中调适,建构自己的语文课程体系,方能成为一名成熟的老师。
在《回到原点,问道方圆》这篇文章中,冯恩洪教授说“假如说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基本的组成细胞就是课堂。”的确,课堂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没有好的课堂就谈不上教育的发展。而“一节课怎么上?”冯教授从三个维度阐述了这个命题。第一个维度是教材。他认为,教材承载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决定这节课怎么上。第二个维度是学情。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要搞清学情。第三个维度是教育的时代特点。不同的时代教同样的内容,教同样内容的学生,教法应该不同。简而言之,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不断观察、研究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握教育脉搏,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练就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另外,特级教师林乐珍老师写的《灵动源于扎实的课堂改革》这篇文章让我很有共鸣。她提出了“灵动语文”的概念,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灵动语文”的扎实根基,教师开展灵动扎实的教学实践并依据学情做出机智的应变是“灵动语文”的境界升华。因此,“灵动语文”在我心里深深留下了烙印,也成为了我教学道路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不过,“灵动语文”的教学境界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先把“教师”当做自己的事业。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好书,育好人。还需要把“教师”当专业。教师不仅要追求“教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而教”。
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仿佛跟随36位教育的先行者去经历他们教学和思想上的成长,在他们的足迹中,发现努力的自己,期待未来的自己,在心灵上获得了无比的满足感。那不是听一场讲座,听一位专家畅谈教学理念所能带来的丰富与充实的感觉。
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坚持不懈地读书,读教育名家的书,吸纳各家思想之所长,为自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努力。
篇四: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是自己工作的第六个年头了。身处一所建立不久的学校,工作两三年便被迫被冠以“老教师”之名,教育路上内心的困惑与恐慌只有自己明白。虽然每逢假期都会努力寻求专业成长,但奈何也只是杯水车薪。
今年四月,看到这本《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中有3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经历,虽然明白名师要靠自己长久的研究实践无法复制,但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期待着能从3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中寻得自己教育教学成长之路的一丝灵感。
本书编辑汪瑞林先生将3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划分为四辑:一、专业成长秘诀;二、课堂教学研究;三、学科教学艺术;四、学生素养培养。
36位名师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余映潮老师,因在前几年暑期到河南成长书院学习而有幸一睹真容。翻开此书后,也是率先拜读了余老师的“秘诀”。
读了余老师的《什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硬招”》也明确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有的入“关”训练:第一关:练研读教材的本领。第二关: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学生课堂训练活动。第三关:精于语言学用、技能训练和知识渗透的教学。第四关:消灭教学中的一切碎问碎读。第五关:回避平庸手法,让课堂教学纯净高雅起来。
余老师多年的研究提炼出了自己“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的教学理念。余老师认为,课文不是让语文教师用来“提问”的,也不是让语文教师用来“就课文教课文”的。语文教师课堂理念的站位高度应该是:“利用课文”进行教学,“利用课文”的高层境界是建立“课文教学资源”的意识。余老师此种教学理念的提炼,被一届又一届成长书院的学员们所推崇,大家觉得这种“板块式”的教学可操作性较强。
当大家还在为什么是好课而疑惑时,余老师一节好课的标准为大家指引了方向。余老师讲道:好课设计的基本着眼点:充分有效利用课文,充分设计学生有效活动;关注语言教学,关注技能训练;着力于思路清晰,着力于提问简洁;内容集中深入,学生集体训练;注重细化角度,注重优化方法;让学生真有收获,让学生大有收获;得体地教,得法地教;讲求教师素养,讲求教师教学艺术。
余老师,一个75岁高龄的老人,用自身的实践来表达着自己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告诉我们: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大事。不同程度的磨练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坚持燃烧自己创造的激情,就是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就能保持追求人生目标的持久性和忍耐性,让自己具备走向成功的坚定意志,让自己赢得创造成果的宝贵时间。对余老师来说,沉浸在自己事业的世界里,就是修炼。
读了余映潮老师的“秘诀”,深感自己修炼的不足;听过余老师的讲座,深知自己平日积累的匮乏。对比之下,学校每周要求写的沙龙文章,工作室每月要求写的教育叙事和读后感,便觉得少之又少了。生活中处处是积累的素材,教育中时时有可写的随笔。也许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成功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坚毅者们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罢了。但尽管如此,仍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之路上,自己能多在文字里沉淀,少在世事中烦忧,终有一日,也能突围成自己心目中的名师。
篇五: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带着工作室读书计划的第一本书,脚步轻盈地走在傍晚的微风中,一种惬意与满足充斥心中,不自觉就想起“陌上花开,且徐行”这几个字,虽是东拼西凑的字句,却很符合当时的心境。语文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个用心栽种,等待花开,徜徉其中的过程。书中的36位名师也向我们展现了自己是如何在摸索中种得花开,如何实现自我突围。
种得花开,最重要的是去“做”。书中许多名师都曾提出类似的观点:课堂才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主张、成长都是基于教学实践的。不少名师在开头便提到自己的求学经历,虽然学习的是师范专业,但却只学了专业知识,而缺少实践经验,这一点让我有很强的共鸣。毕业于师范院校,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学了不少,但当我站上讲台时,面对鲜活自由的学生,那一套在大学里面对桌椅的“课堂流程”就失效了。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学情”,什么叫“学生主体”。迷茫之中想要站稳讲台,最重要的还是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实践,先做到“教有常法”将书本知识完整的教授给学生,才能做到后面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种得花开,也要常常“反思”。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自省做得最不好的环节就是反思。上完这一节就将这堂课抛掷脑后,马上又投入到下一次备课,忽略了反思的重要作用,让教学成为了“重复昨天的故事”。贲友林老师在书中提到自己由“关注自己”阶段向“关注学生”阶段过渡时反思了自己从教20余年的课堂,找到了三节最具有反思意义的课,从中发现了学生,也发现了自己。可见,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作用,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不应该忘记课后的反思环节,它虽不呈现在实际教学课堂中,却能不断修正我们前进的方向。
种得花开,更要重视“教研”。罗滨老师对于教研的作用是这样阐述的:教师的学习可以概括为输入新理念、新知识、新案例、新经验,这些经历能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学科、学生和教学,从知道是什么逐步转向追问为什么,有利于提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利于建构起教书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教研”二字对于初上讲台的我感觉十分遥远,总想着自己还没有把课讲好还怎么搞教研呢。但看了罗老师这一番话,我突然发现是自己本末倒置了,只有教研了才能帮助我们站稳讲台,而不是等站稳讲台才去教研。并且教研也并非只有教师从中成长,最终还是要将成果、收获体现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好成长。
种得花开,要以“学生”为主体。姚嗣芳老师的“主体学堂”,曾军良老师的“真正学习”,唐彩斌老师的“关注学生的学”,无一不是在强调学生主体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扪心自问,我们总是在备课或课后关注自己教学内容是否挖得深,自己的评价语是否恰当,自己的课堂节奏把控如何等等,却忽略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因此曾老师提到要让教学面向全体,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用问题来驱动学习,用落实到底来巩固学习。这些观点都让我醍醐灌顶。
教育教学就像是种花等花开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空间、更充足的阳光和养分,才能助力他们的成长。同样作为“种花人”的我们也要将浮躁的心慢下来,沉淀下来,坚持学习与反思,实现自我突围,才能望见更美的花开。
篇六: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诗经《国风·陈风·泽陂》写女子目睹生于水泽边植物香蒲、兰草、莲花这些蓬蓬勃勃的植物与波光潋滟的池水,心有所感,想起所思恋的男子“硕大且卷”“硕大且俨”,发而为歌,遂唱出此诗篇。语文之于我就如这庄严有威仪的男子一般,让人景仰,心向往之。《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的36位名师如同一块块桥板,搭建起通往语文的桥梁,我也慢慢走上这充满芬芳馥郁的语文之路。
语文教学之路是一条坚持的、常学常新的路。褚树荣老师在《课程建设:教师拾级而上的台阶》中提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好像是爬台阶,从低到高,拾级而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登峰造极”。大学阶段关于文学知识的积累和教育原理的学习如同指路牌,引导着我走向语文教学这条陌生而又熟悉的征途。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初踏讲台时的路充满着对未知事物的紧张气氛。备课备什么?学生怎么管?课堂如何抓?教学重难点怎么突出?这些问题就像一只只“拦路虎”横亘在眼前,它们青面獠牙,来势汹汹。然而身边的前辈教师们面对他们时却泰然自若,游刃有余,对于我的请教也慷慨解囊的传授她们的“独门秘籍”。于是我手握备课和教研的武器,细细咀嚼课文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文本逻辑,在每一次备课中聆听“老”教师的备课经验,分析自己备课时的不足,在听课中观察教师语言、课堂把握、文本处理。在不断地学习中我与“拦路虎”的较量也在进行着,但它们逐渐褪去了凶神恶煞的姿态,更像是一位与我共同前行的好友,也正是它们一次次进步的“为难”,使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秘籍”,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中越走越充满乐趣。
语文教学之路是一条实践的、不断反思的路。于斌老师在《从课堂细节中寻求教学智慧》中讲道:教师既是理性的课堂研究者,同时又是感性的注重“现场发挥”的实践者。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不仅要考虑到教材,更要备学生,备可能遇到的各方面的教学问题。语文教学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许多问题并没有统一的、非此即彼的答案,许多字词读音含义的变化,使我在课堂上被学生难住或者学生对于文章有不同见解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不同见解的辩论甚至从课堂一直辩论到课余,但也正是这样一次次火光的碰撞,学生才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的反思也使我在备课时得以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课堂里与学生“斗智斗勇”,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中越走越充满挑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阅读名师丰富的成长经验中,我看到了语文教学路途中蓬蓬勃勃的香蒲与波光潋滟的池水,走上了这充满芬芳馥郁的语文之路,期盼在提升自我修养中遇见年华烂漫的学生与最美的自己。
篇七: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人生两大乐事:读书与行走。无论读书还是行走,都是与世界交流的对话。美好的假期,我们行不了那么多路,但希望与书交流是真诚的,纯粹的,美妙的。读书与交友结合在一起,读书与怀想结合在一起,读书与成长结合在一起,读书便与做梦结合在一起。捧着《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一书,我有着期待日出的心情。
汪瑞林老师主编的这本“秘籍”,精选了李吉林、吴正宪、余应潮、窦桂梅等36位名师面对困惑、突出重围的真实故事,再现了他们的成长心路,荟萃了他们最宝贵的专业成长经验和智慧。读这本书对自己而言,首要的不是寻求教学的技巧,而是更牢固地建立顶层教学设计和底层教学逻辑之间的桥梁,寻求一份心灵上的淘洗和精神上的追随。
他们的故事不同,理念亦有别,但追求卓越的精神是相同的,实现自我成长的心路是相通的,他们都曾执着地这样去做:
清晰角色定位——他们不但要教好书,还立志要育好人。
始终精心备课—他们最关心学生“怎样到那里去”。
着眼思维素养—他们把发展思维和素养作为教学的本真追求。
始终立足课堂—他们不是培训出来的,是在实践中打磨出来的,没有脱离课堂的名师。
坚持主动反思—他们善于在问题研究中悟道成长。
努力突出重围—他们积极寻求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主动回归儿童—他们坚信“人”是学习的最大生产力,努力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
善于研究学习—他们勤于在学习中为教学增智,从不找借口。
潜心走向教育—他们先成就课堂的质量,后成就教育的质量。
反观他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囿于一隅,教学方法不拘于一式,教学手段亦不系于一格。但他们不是跳过“教有常法”去探索“教无定法”的,而是先走进“教有常法”,然后淡出“常法”,再走进了“教无定法”的境界。在工作中,他们发现学生,也发现自己,设计课堂,也设计自己,重构教学,也重构自己,成长学生,也成长自己。他们的成长都经历了从追求高分到注重素养发展思维,从表现自我到展示学生,从挖掘教材到清晰课程性质,从精于课堂设计走向关注学生需求,从研究课堂走向深耕教育的过程。名师的成长智慧告诉我们,有一个群体,永远不能忽视—儿童;有一个核心,永远不能忘记—尊重;有一种坚守永远不能丢失—责任;有一种热忱,永远不能冲淡—情怀;有一种自觉永远不能泯灭—学习。
从八九十年代走来的我们,身上多少都烙上了应试教育的影子,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树立正确的课堂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是我们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放下书,教学技能优劣且不要说,就自己的专业成长稍作反思,感慨颇多。我们和这些闪亮的教育明星到底有何不同。他们的智慧并没有与生俱来,他们并没有生来就自带光芒,他们和我们一样,有过专业成长的困惑,品尝过尝试改变的痛苦。但不同的是我们在抱怨中产生焦虑,他们在问题中寻找机会。我们在刻板中止步不前,他们在积累中实现蜕变。我们在琐碎忙乱中期待休息,他们在追求卓越中坚持学习。我们把学习当压力,他们把学习当工作。我想,如若我们能做到他们的一半,我们都必定能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收获幸福。至少不会周周在煎熬中面对学生,日日在焦虑中走进课堂,不会在痛苦中等待退休。名师的成长之路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做有思想的教师,要勤学习,敢研究。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通过研究,不断提升自己。这样的从教生活,虽单调但不会乏味,虽漫长但不会黑暗。
与名师对话,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欠学与无知,十多年来,虽有努力,但终觉肤浅。我在岁月流逝中褪去了年华的青涩,却未能在缺失引领的忙碌中褪去职业的青涩。我在且行且思中有所成长,离名师的高度却还极为遥远。但他们像灯塔一样闪耀在我的前方,充满诱惑,万丈光芒,就算我到不了哪里,但至少可以心怀远方,向阳而行。
春天的花未开,我们又要上讲台,我不愿只做蜡烛也不甘只是园丁,我是那朵和学生一起待放的花儿,既不耽误孩子们的青春,也不辜负自己的芳华。
篇八: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这个暑假阅读了《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这本书是由汪瑞林主编的汇集三十六位名师专业成长经验的经典之作,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多元借鉴。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百家争鸣,自成一家,殊途同归。每一位名师实现教师职业生涯自我突围的“秘诀”不尽相同,但是每一位教师的成名之路都有章可循。他们的眼里都有学生,他们的成长之路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成就于学生。
在当今的教师职业群体当中,“内卷”一词,已然成为行业内的一个热词。时常我也自省,在如今这人才济济的教师行业之中,如何能够开辟出一番自己的天地,博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曾经探寻过,追问过,彷徨过,努力过,结果自然是滴水“穿”石,不过是尚未穿透。但是当自己越来越跳出自己狭隘的视界,身边汇集越来越多的“大咖”时,从他们的经历当中,我似有所悟。
一、业精于勤
业精于勤,荒于嬉,越大越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凡真正有一点成就的人,无不是勤奋之人,老祖宗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天道酬勤,大道至浅,知易行难。一年前认识了一个外省的老师,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她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经验,天天更新公众号,我深感佩服,常常关注他的文章,也立志向之学习。和我比起来,同样是青年教师,光就天天更新公众号这一点,我觉得她比我做得好。后来在教育写作共同体群里,见识到越来越多的平凡而不普通的大咖,同样是身在教师岗位上,有的老师在一线教学,有的老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但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点是,虽然他们已经是某个群体里的佼佼者,但是他们丝毫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是不断地寻求更大的进步。记得第一次在群内做读书分享时,当时我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分享,因此只准备了ppt,并未整理文稿。但是后来群里山东的一位校长在进行读书分享时,行云流水,侃侃而谈,从这一次分享,改变了我对许多平凡事情的看法。至此之后,我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平凡的活动,努力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最好。也正是从那以后,我做的许多小事情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称赞,其实这之中,体现的就是一种做事的态度。
我发现几乎所有优秀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非常勤奋。不仅仅是在工作的时间之内勤奋,工作之余,她们依然保持了勤奋。甚至勤奋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他们看来,可能这只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一天的时间,他们都安排的非常紧凑,下班回家整理公众号,梳理一天的工作,等等,天天如此。我觉得可能我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很大的原因在于我还不够勤奋。
二、好学不断
凌宗伟老师说:“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能走到今天,无非因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欠学与无知,几十年来虽有努力,终觉肤浅。所幸的是遇事总是努力去学,去思考,力求有所知,有所获。凌宗伟老师的这段经历给了我很深刻的启发,我也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时常感到自己的欠学与无知,也尝试着努力去学,然而我觉得,在去思考,力求有所知,有所获这方面可能是我目前需要改进的方面。更多时候,我是抱着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的心态去“学”,而这学明显是少了自己对目标的设定和方法的探寻,导致自己没有将学习的效率最大化,这其实就是对自己资源的一种消耗与浪费。
陈志鹏老师也说,教师成长,边学边悟是诀窍。陈有明先生说,学他人要学其神,而不是只学其形。可见同样是学习,每个人学习的效果却因人而异,大相径庭,假以时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学习的效率和方法非常重要,学会学习,应当首先成为学习的重中之重。
三、别具一格
凌宗伟老师说:“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成为凌宗伟就要有属于凌宗伟的语文课程意识,形成在凌宗伟的教学哲学认知基础上的语文课程体系。李吉林老师作为情境教育创始人,用37年研究情境教学,凭借其在情境教学上的探索,独树一帜,成就斐然。行业是一个才人辈出的行业,但是几乎每一个名师的成就,都不尽相同。因此“别具一格”,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你一定要想到。倘若你想成为教师行业里20%的佼佼者,你必须要做出与行业里80%教师们不一样的事情,唯有这样,你才能脱颖而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句话不仅适合商品经济,人才市场也同样适合,只有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在教育行业里你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会开启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之旅,最后耕耘出独树一帜的研究成果。
四、公诸同好
公诸同好这个词意思是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在教室行业里,具有“公诸同好”这种特质的名师不计其数,他们成就自己,也愿意成就他人,这可能就是师者“传道”,作为一个老师,总是希望把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同时也想把自己觉得有用的经验无私传承。我们能从余映潮先生的教学里读到课堂教学研究的“硬招”,能学习罗树庚老师“开放而有创新地教语文”,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计其数。最近广东的王弯弯老师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同样是一名青年教师,她入职不久却非常愿意展示自己,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通过自媒体的方式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尽管是新教师,她却通过“公诸同好”把自己打造成一张名片,让越来越多的同行从她的分享中收获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实例,带班方法以及个人成长路径等。善于分享,为别人提供不可复制的价值,你也会成为拥有核心价值的人。
曾经读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之时,读到一句话,芒格说他认识的非常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都非常爱学习。凌宗伟老师说:“因为无知,所以要知,因为欠学,所以要学。无知不能无畏,无知无畏必然走向愚蠢。”时至今日,我越来越深以为然。我很庆幸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时时正视自己的欠学与无知,也常常警醒自己见贤思齐,学思共进。虽仍是蜗行牛步,施施而行,然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谨以一句话与诸位共勉: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未来可期!
篇九: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假如说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基本的组成细胞就是课堂。”
“今天的课堂决定20年后的中国命运。”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
这是冯恩洪校长在《回到原点,问道方圆》一文中提到的,让我们再次清醒地认识到课堂对于教育质量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从一毕业就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实施着一节又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从最初知识的讲授者到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探索和改变,以便让自己的教学一步步地接近教育的本质。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曾几何时,判断一节课时,优先关注的是:精美的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完美的师生配合;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一切精心准备的背后,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主体“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师授课的对象,是智慧、思想悄然发生的主体。而作为课堂的主宰者,我们一心只想将一堂课设计得天衣无缝,展现备课的深入,而这一切也只是教师的行为,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发现、思考、总结和提升。记得第一次参加优质课比赛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设计和组织课堂语言,每一个环节力求设计得完美,只是当时参考学生的认知和设计学生的活动较少,还好有一个环节留给了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文字的描述画一幅画,并且再对照文字揣摩画作中出错的地方,事实上这个画错的点即是文章写景的妙处所在。现在回想起来,这或许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所发现的环节吧。后来在教研员马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文言文翻转课堂实践,授课前指导并组织学生自主、能动地去寻找知识点,并且依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升。这也是在“将课堂还给学生”时往前迈出的一步。而这一次的读书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师生共同生智的关键所在,而并非是那些课前已经预演好的设计。余映潮先生对于“好课”的设计中提到:“充分设计学生有效活动”,“关注技能训练”,“学生集体训练”,“让学生真有收获,让学生大有收获”。而这些恰恰是取向“生本”的课堂行为。今年送毕业班,因受疫情的影响,时间变得更加紧迫。换作以往的教学,备课时满脑子都是如何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不漏掉一个知识点。而如今,“生本”意识深入人心,我会更多地想到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这节课上要做哪些事,学生最后会有哪些收获。由此可见,我们在改变,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并非知识本身,而是他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思维的改变,能力的提升和品质、人格的养成和塑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一步步接近教育的本质。
二、重视课程建设,提升课堂品质
教育专家褚树荣先生认为“教师专业成长是有特殊性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同时起步,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顺应规律,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于一个有专业追求的老师,课程建设是最关键的一级台阶。而这也正是我们急需突围的一个关键所在。“一个教师能够从课程高度上鸟瞰教学,就能把经验升华为理论,把艺术融合了科学……”回顾民国时期的那些大师们:朱自清、闻一多、鲁迅、沈从文,他们开出的课程就是自己几十年专攻的学问,“我即课程”!他们从事的教学就是自己苦心孤诣的研究成果,“我即课堂”!甚至可以没有教材,满腹经纶,随口而出,“我即语文”!他们不是“炫技”派,他们却是课程代言人。当代人与他们相差的不仅是国文功底、文史知识、传统文化,还有课程研发能力。课程自己开设,教材自己编著,大纲自己规定。我们一代人在仰望大师的同时,也可以在此有一点点突破和改进。正如吕型伟先生课程结构论中所提到的三种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三种课程平日里的教学中第一种类型有所关注,第二三类关注比较少,这对我们是一种挑战。褚树荣先生提到,在平日的教学中很少有课程设计的理念,即使有也只是内容材料+经验方法。如果使用课程理论加以指导的话,既要考察你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的本体特征,又要考察课程教学理论显示的情形。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责无旁贷,教师需要补一补课程理论这一课。正如我们在教授不同文本特质的文章时,学习目标和教学方式是有区别的。(以上观点引述褚树荣《课程建设:教师拾级而上的台阶》)
除此以外,我们要勤于思考,重视总结。
无论是冯恩洪校长的“二次备课的习惯”,还是贲友林老师“坚持每天在上完课之后写课堂教学手记”,以及从单篇到一个单元的教学到专题教学以及现如今的大单元教学,这一切变化的背后都离不开思考、总结、提炼、提升。一步步接近教育的本质,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课堂实践之余不断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记录点滴心得,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不断实践不断归纳,将自己实践中的感受进行总结以至理论概括和提升。坚持一课一得,将成功的经验不断总结再加以理论指导,服务于课堂教学,逐步提升课堂品质。坚守住“课堂”这一阵地,牢记“学生”的本体地位,在实践中反思,又将反思后的提升应用于教学实践,一步步接近教育的本质。
“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大事”。“坚持燃烧自己创造的激情,这就是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就能保持追求人生目标的持久性和忍耐性,让自己具备走向成功的坚定意志,让自己赢得创造成果的宝贵时间”。(余映潮先生的话)
接近教育本质的路上,唯有“坚持”,方得始终。
篇十:读《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有感
这期,我们开启了《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共读之旅,在与36位名师的对话中寻求专业成长的秘诀。在这期共读中,卢明老师《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引领,更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对于卢老师阐述的“有思想有主张、有精神及学术境界、有实践历练”这些观点,我个人理解是:要想修炼成名师,得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和价值判断,要经得起专家、同行的推敲和认可。“名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名师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在实践中打磨,经过常年的磨练和积淀才能成长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通往名师这条道路上,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