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汇总16篇)
总结是映照个人成长的镜子,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写作有很大帮助。总结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总结的兴趣,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去总结和思考。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一
x年xx月xx日上午,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片区城市设计和公园设计方案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和市有关专家及县城乡建设局相关领导、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会议由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主持,与会人员对片区城市设计和公园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现形成会议纪要如下:
一片区定位:
1、片区在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上位规划中都不能满足城市副中心要求,因此把该片区定位为县城市副中心,缺乏设计依据。
2、该片区规划参考背景资料太少、面太窄,分析层面和深度都不够;如缺少与井开区之间的互补、共存、依托等关系分析。
3、片区的定位要在考虑县城镇发展规划基础上,服从市城市总体规划、吉泰工业走廊建设规划、县统筹规划、城南城市控规设计等上位规划,同时满足商业、交通等专项规划要求;片区可定位为市级水上运动休闲公园、企业总部经济中心、生态低碳生活区,使片区城市设计能符合相关规划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完善。
二、总平面布置:
1、作为市级公园,须提出该片区的特色,以别于庐陵生态公园、龙湖、天祥公园,可以考虑以水上运动项目的建设为主。
2、公园须根据片区的定位,对水体、沿湖绿地、娑罗山向北延伸部分山体,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使山、水、城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得到进一步深化体现。
3、环湖路临湖南侧可以向南侧偏移,使湖岸和道路之间留有足够的绿地空间,有厚实感,给市民提供较大的休闲空间。同时迷你高尔夫球场的设置可行性不强,市民参与度不高。
4、娑罗山向北延伸部分山体东侧的别墅与山体相临太近,不利于绿地景观的建设,建议取消该别墅群,改建为儿童游乐场所,也可使山水景观之间相互交融。
5、花园酒店和风情商业街位于片区的重要节点位置,应减少建筑密度,或把其调整至环湖路以外的周边商业区。
6、该片区南端开发用地与铁路、快速路的规划布局没有协调、衔接好。
7、注重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结合,合理调配各功能用地指标和发展规模。
三、建筑和景观:
1、对已形成的临君山大道北入口处的现代城畔住宅小区提出改造建议。
2、缺乏对公园内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应提出公园内建筑的形态和色彩的意向分析。
3、临白云路和片区东南角的建筑天际轮廓线还显平淡,须调整优化。
4、片区的建筑应按低碳、环保要求进行设计。
5、大道的公园东北角出入口处的形式过于单调,须进一步优化;同时建议把临君山大道西入口处(临畔)的绿地设计纳入公园的整体设计当中。
6、植物配置要考虑现代文化,引进先进理念,大多视线要通透。
7、路上的大桥的形式,须进一步优化,并提出比选方案。
8、片区东南角的水中小岛须调整位置和体量,避免影响在105国道看湖景的视线通透性。
四、功能配套设施:
1、考虑满足各种水上运动的标准赛道的设置和相关设施配置。
2、儿童游玩场所过于分散,且面积较小,应集中于二、三处合理设置,同时应适当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
3、垃圾站、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形式、位置没有明确须配套完善。
五、补充完善内容:
1、应对水体景观在枯水期、丰水期的水位控制和水岸处理进行分析,补充满足全年景观要求的处理方案。
2、完善慢行系统包括步行、自行车、电瓶车的分析,并满足沿湖段全部连通的要求。
3、对该片区的竖向、排水、排污、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天际轮廓线、城市夜景等分析不够详细、完整,须补充完善;同时在竖向、排水和排污规划中,注意与井开区的对接。
六、近期重点:尽快提出完善公园北入口的景观和其他重要市政设施设计方案,达到初步实施要求。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二
20xx年3月11日下午,县长江涛在县检察院六楼小会议室主持召开大足县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讨论会。县委副书记裴智,县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烈、县政府副县长胡华超,县建委主任胡可、副主任黎俊、规划科科长金正和、副科长龙洪,县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龙飞,县交通局副局长王安全,棠香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德刚、副书记李福明,龙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颜强、副书记李渝生,龙水镇副镇长赵学荣,自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逊、总规划师刘亮晖、设计二室主任周恒参加了会议。
为体现大足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参会人员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设计单位介绍的规划方案编制情况和文本图说,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结合市规划局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会议确定了以下修改意见:
一、规划编制涉及如人口、gdp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应以20xx年的统计数据作为计算基数。
二、对大龙工业规划大道编制两个方案,一是沿登云军用机场用地边界布置,用虚线表示;二是在大邮公路左面,与大邮公路平行且相距1公里左右布置,以实线表示。
三、将规划的龙水入城口的交通形式由立交改成一般错接。
四、适当调整龙水组团的用地布局,将重庆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龙水储备的20xx亩土地(位置详见定点地形图),纳入规划区内。
五、在确保现有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减少龙水组团商住用地的办法来适当增加工业用地面积。
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规划编制的有关规范标准。
发:建委、国土房管局、交通局,棠香办事处、龙岗办事处,
龙水镇人民政府。
送:县委、县人大会、县政协办公室,自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打字:唐校对:李(共印40份)。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三
城市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民生。8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夏锦文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大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山水花园城市,以实干实绩开创城市工作新局面。市长朱晓明就全力打造精美镇江作具体部署。
夏锦文指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必须全面贯彻、深入落实。镇江城市工作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人民群众期待城市变新变美的愿望更加强烈,镇江城市发展面临新的竞争格局,必须乘势而上、加速提升,大力推动城市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以转变转型争取主动、赢得未来。
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城市工作的最大规律。夏锦文强调,要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转变。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坚持从城市居民的利益偏好出发来开展城市工作,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把做强城市功能作为着力点,着力增强“宜居、宜业、宜游”功能,高度重视功能集成,逐步实现职住平衡,打造综合功能街区,特别要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把实现共建共享作为落脚点,以法治化治理为目标,广泛问计问需于民,尊重居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注重宣传引导,让群众时刻看到和享受到城市发展、变化、进步的红利,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
夏锦文指出,要从粗放发展向精明增长转变。各个环节要集约精细。做到精美规划,促进规划全覆盖,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强化规划刚性,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精致建设,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要求优化建筑设计,以城市修补理念加快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精细管理,突出市容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等重点方面,有效提升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投入产出要精打细算。在精明开发、集约利用上动脑筋、下功夫,善于算大账、综合账,算战略账、长远账,力争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城市增值要转换动力。把加快高端载体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来推进,壮大“国字号”载体,培育高水平特色小镇,打造高端会展平台,转变城市营销方式,加快提升镇江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城市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品质高不高、特色强不强的问题。夏锦文强调,要从千城一面向特色发展转变。彰显生态领先、低碳示范的特色。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和低碳城市试点,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从过程先行到水平领先。彰显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的特色。全面塑造文化特质、提升文明程度,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坚持“以文化人”,深化文明创建,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珍惜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奉献这座城市。彰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特色。运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向着建设“智慧城市”迈出坚实步伐;紧抓镇江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政策机遇,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夏锦文指出,城市是个复杂的“巨系统”,要强化系统谋划、整合联动、标本兼治,从点状突破向统筹推动转变。倍加重视整体塑造城市风格,提升城市工作科学化水平;整合资源要素,促进区域联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城市工作强大合力;加大户籍、住房制度和政府投融资平台等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各级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注入新的活力。夏锦文最后要求,必须强化“干一个成一个”的务实作风和执行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求实效,以“啄木鸟行动”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打造精品,交出“生态镇江提升年”的满意答卷。
朱晓明指出,要形成“多规合一”的城市规划发展蓝图,强化战略规划引领,形成空间规划约束,提高城市设计品味,树立规委会的权威,实现布局最优化、资源效率配置最大化和损失浪费最小化。要把山水花园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强化组团式的片区开发,打造特色化的精品建筑,构建现代化的市政设施,形成花园化的城市美景。要把提升文明素养作为城市管理的核心,紧扣“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目标,统筹推进智慧化、市场化、法治化和属地化。要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深化土地、户籍和住房制度改革,创新投融资管理方式,为打造精美镇江、建设令人向往的现代山水花园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洪水主持会议。丹阳市、京口区,市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印发了《中共镇江市委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精美镇江行动计划(2016—2018)》(征求意见稿)。
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副市长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四
城市规划是处理城市及其邻近区域的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预测的学科。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城市规划评审会议纪要,欢迎阅读!
20xx年3月11日下午,县长江涛在县检察院六楼小会议室主持召开大足县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讨论会。县委副书记裴智,县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烈、县政府副县长胡华超,县建委主任胡可、副主任黎俊、规划科科长金正和、副科长龙洪,县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龙飞,县交通局副局长王安全,棠香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德刚、副书记李福明,龙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颜强、副书记李渝生,龙水镇副镇长赵学荣,自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逊、总规划师刘亮晖、设计二室主任周恒参加了会议。
为体现大足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参会人员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设计单位介绍的规划方案编制情况和文本图说,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结合市规划局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会议确定了以下修改意见:
一、规划编制涉及如人口、gdp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应以20xx年的统计数据作为计算基数。
二、对大龙工业规划大道编制两个方案,一是沿登云军用机场用地边界布置,用虚线表示;二是在大邮公路左面,与大邮公路平行且相距1公里左右布置,以实线表示。
三、将规划的龙水入城口的交通形式由立交改成一般错接。
四、适当调整龙水组团的用地布局,将重庆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龙水储备的20xx亩土地(位置详见定点地形图),纳入规划区内。
五、在确保现有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减少龙水组团商住用地的办法来适当增加工业用地面积。
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规划编制的有关规范标准。
发:建委、国土房管局、交通局,棠香办事处、龙岗办事处,
龙水镇人民政府。
送:县委、县人大会、县政协办公室,自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打字:唐校对:李(共印40份)。
x年xx月xx日上午,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片区城市设计和公园设计方案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和市有关专家及县城乡建设局相关领导、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会议由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主持,与会人员对片区城市设计和公园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现形成会议纪要如下:
一片区定位:
1、片区在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上位规划中都不能满足城市副中心要求,因此把该片区定位为县城市副中心,缺乏设计依据。
2、该片区规划参考背景资料太少、面太窄,分析层面和深度都不够;如缺少与井开区之间的互补、共存、依托等关系分析。
3、片区的定位要在考虑县城镇发展规划基础上,服从市城市总体规划、吉泰工业走廊建设规划、县统筹规划、城南城市控规设计等上位规划,同时满足商业、交通等专项规划要求;片区可定位为市级水上运动休闲公园、企业总部经济中心、生态低碳生活区,使片区城市设计能符合相关规划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完善。
二、总平面布置:
1、作为市级公园,须提出该片区的特色,以别于庐陵生态公园、龙湖、天祥公园,可以考虑以水上运动项目的建设为主。
2、公园须根据片区的定位,对水体、沿湖绿地、娑罗山向北延伸部分山体,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使山、水、城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得到进一步深化体现。
3、环湖路临湖南侧可以向南侧偏移,使湖岸和道路之间留有足够的绿地空间,有厚实感,给市民提供较大的休闲空间。同时迷你高尔夫球场的设置可行性不强,市民参与度不高。
4、娑罗山向北延伸部分山体东侧的别墅与山体相临太近,不利于绿地景观的建设,建议取消该别墅群,改建为儿童游乐场所,也可使山水景观之间相互交融。
5、花园酒店和风情商业街位于片区的重要节点位置,应减少建筑密度,或把其调整至环湖路以外的周边商业区。
6、该片区南端开发用地与铁路、快速路的规划布局没有协调、衔接好。
7、注重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结合,合理调配各功能用地指标和发展规模。
三、建筑和景观:
1、对已形成的临君山大道北入口处的现代城畔住宅小区提出改造建议。
2、缺乏对公园内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应提出公园内建筑的形态和色彩的意向分析。
3、临白云路和片区东南角的建筑天际轮廓线还显平淡,须调整优化。
4、片区的建筑应按低碳、环保要求进行设计。
5、大道的公园东北角出入口处的形式过于单调,须进一步优化;同时建议把临君山大道西入口处(临畔)的绿地设计纳入公园的整体设计当中。
6、植物配置要考虑现代文化,引进先进理念,大多视线要通透。
7、路上的大桥的形式,须进一步优化,并提出比选方案。
8、片区东南角的水中小岛须调整位置和体量,避免影响在105国道看湖景的视线通透性。
四、功能配套设施:
1、考虑满足各种水上运动的标准赛道的设置和相关设施配置。
2、儿童游玩场所过于分散,且面积较小,应集中于二、三处合理设置,同时应适当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
3、垃圾站、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形式、位置没有明确须配套完善。
五、补充完善内容:
1、应对水体景观在枯水期、丰水期的水位控制和水岸处理进行分析,补充满足全年景观要求的处理方案。
2、完善慢行系统包括步行、自行车、电瓶车的分析,并满足沿湖段全部连通的要求。
3、对该片区的竖向、排水、排污、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天际轮廓线、城市夜景等分析不够详细、完整,须补充完善;同时在竖向、排水和排污规划中,注意与井开区的对接。
六、近期重点:尽快提出完善公园北入口的景观和其他重要市政设施设计方案,达到初步实施要求。
20xx年9月18日,县建设局在县府五楼会议室组织召开青田县中心城市鹤城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评审会,副县长陈铭、县政协副主席吕大德及县人大、县府办、县发改局、国土局、环保局、文广局、交通局、教育局、民宗局、商务局、卫生局、水利局、供电局、电信局、县广播电视台、鹤城街道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在听取规划设计单位青田县建筑规划设计院的方案介绍后,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讨论;会议原则通过该规划方案,同时与会人员提出以下调整意见和建议并形成纪要如下:
一、调整规划用地范围:将季庄、锦屏山纳入本次规划范围,并做好与周边已编及在编区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
二、根据《县域总体规划》,做好与各专项规划衔接,落实各专项规划的具体用地。
三、优化用地功能布局,适当增加东山区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核实其它区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服务半径。调整现有汽车站用地性质为商住;结合烈士陵园迁建,调整烈士陵园地块的广场面积,增加部分商住用地。合理确定宗教用地。
四、完善后山道路系统,结合山地优化道路线型,严格控制道路坡度,合理设置回头曲线,满足机动车行驶安全要求。
五、合理确定道路断面,做好主次干道路口拓宽及渠化;结合公交专项规划,明确港湾式公交站点用地。
六、做好慢行系统规划,统筹考虑后山独立的步行系统;增加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多样化布局,做好社会公共停车场地规划布局。
七、按相应的防洪标准,优化防洪相关内容,结合后山山地实际情况,补充做好山洪防治规划。近、远结合,合理确定管径,优化给排水规划;完善其它市政公用设施布局。
八、增加“绿线、紫线、黄线、蓝线”四线控制相关规划,合理划定历史建筑保护范围;依据电网规划,确定现状及规划的高压电力线路的走向和防护范围;根据水利部门河道管理要求,结合现状溪流、湖库,明确城市蓝线具体界线。
九、依据山体丰富天际轮廓线,复核地块限高;根据相关要求,充分考虑旧城改造安置特点,合理确定各项控制性指标及引导性指标,同时完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十、规范文字说明,调整相关专项规划内容表述。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五
小班化教育绝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简单减少学额,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课堂环节、班集体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教育形式。小班化教育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
小班化教育宗旨是因材施教,因为小班比较容易实施。另外就是班级管理应详细制订,给的知识可以相对多一点,细致一些。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这样,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课堂教学中是否实现师生互动,是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小班化为课程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教育的变化总是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小班化的出现就是如此。小班化的出现堪称优质教育冀求和生源萎缩的现实之间一个最佳结合点,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是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小班改变的不仅仅是班额大小,而是在逐步改变着教育本身。
小班化保留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但是它避免了传统的大班额必然带来的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受到忽视的状况。由于小班化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教育设计和教育方式方法的变化,教育变得精致了。一些人士甚至提出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定制适合他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带来的对个体受教育充分程度的关注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关怀,单纯学生数的削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这为传统班级授课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班学生数量的减少要求教师必须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情况,更加关注教育细节的设计和教育环境的布置,小班化教育精致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精心”。从周课时数分析,小班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似乎减少了,但实际不然,对因材施教和学生个体受关注程度的强调使教师的工作总量有增无减,并且对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和改进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讲究”,从教室前后空间的利用到学生课桌椅的设计和组合,都变得灵活丰富,课堂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课桌摆放方式,而同一班级在不同时间、不同课堂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座次设计。小班教室的布置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孩子情趣,因此“让每堵墙每扇窗都会说话”成为一些班级教室布置的目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室在开展小班化实验的班级和学校几乎完全消失。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也在变化,教师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还要把重点放到“备学生”上,要了解并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分层教学具有了更大可行性,单独辅导、作业面批、作业和测验“分层”布置更易于被教师推行。
小班化实验促使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的出现,小班化让教育变得更加精彩和丰富的同时,也使原本单一简单的班级授课制变得更复杂了。传统的粗放经营不得不被精耕细作取代,这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生在小班化教育中得到的更多参与机会和被关注机会、交流机会,使学生在个性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出现了更加积极的倾向。小班使教师的认知负荷减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人数少,教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处理学生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等问题,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关注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同时,小班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教师更易于带着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对待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学,教学积极性普遍提高。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六
xxxx年xx月xx日上午,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片区城市设计和公园设计方案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和市有关专家及县城乡建设局相关领导、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会议由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主持,与会人员对片区城市设计和公园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现形成会议纪要如下:
一片区定位:
1、片区在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上位规划中都不能满足城市副中心要求,因此把该片区定位为县城市副中心,缺乏设计依据。
2、该片区规划参考背景资料太少、面太窄,分析层面和深度都不够;如缺少与井开区之间的互补、共存、依托等关系分析。
3、片区的定位要在考虑县城镇发展规划基础上,服从市城市总体规划、吉泰工业走廊建设规划、县统筹规划、城南城市控规设计等上位规划,同时满足商业、交通等专项规划要求;片区可定位为市级水上运动休闲公园、企业总部经济中心、生态低碳生活区,使片区城市设计能符合相关规划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完善。
二、总平面布置:
1、作为市级公园,须提出该片区的特色,以别于庐陵生态公园、龙湖、天祥公园,可以考虑以水上运动项目的建设为主。
2、公园须根据片区的定位,对水体、沿湖绿地、娑罗山向北延伸部分山体,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使山、水、城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得到进一步深化体现。
3、环湖路临湖南侧可以向南侧偏移,使湖岸和道路之间留有足够的绿地空间,有厚实感,给市民提供较大的休闲空间。同时迷你高尔夫球场的设置可行性不强,市民参与度不高。
4、娑罗山向北延伸部分山体东侧的别墅与山体相临太近,不利于绿地景观的建设,建议取消该别墅群,改建为儿童游乐场所,也可使山水景观之间相互交融。
5、花园酒店和风情商业街位于片区的重要节点位置,应减少建筑密度,或把其调整至环湖路以外的周边商业区。
6、该片区南端开发用地与铁路、快速路的规划布局没有协调、衔接好。
7、注重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结合,合理调配各功能用地指标和发展规模。
三、建筑和景观:
1、对已形成的临君山大道北入口处的现代城畔住宅小区提出改造建议。
2、缺乏对公园内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应提出公园内建筑的形态和色彩的意向分析。
3、临白云路和片区东南角的建筑天际轮廓线还显平淡,须调整优化。
4、片区的建筑应按低碳、环保要求进行设计。
5、大道的公园东北角出入口处的形式过于单调,须进一步优化;同时建议把临君山大道西入口处(临畔)的绿地设计纳入公园的整体设计当中。
6、植物配置要考虑现代文化,引进先进理念,大多视线要通透。
7、路上的大桥的形式,须进一步优化,并提出比选方案。
8、片区东南角的水中小岛须调整位置和体量,避免影响在105国道看湖景的视线通透性。
四、功能配套设施:
1、考虑满足各种水上运动的标准赛道的设置和相关设施配置。
2、儿童游玩场所过于分散,且面积较小,应集中于二、三处合理设置,同时应适当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
3、垃圾站、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形式、位置没有明确须配套完善。
五、补充完善内容:
1、应对水体景观在枯水期、丰水期的水位控制和水岸处理进行分析,补充满足全年景观要求的处理方案。
2、完善慢行系统包括步行、自行车、电瓶车的分析,并满足沿湖段全部连通的要求。
3、对该片区的竖向、排水、排污、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天际轮廓线、城市夜景等分析不够详细、完整,须补充完善;同时在竖向、排水和排污规划中,注意与井开区的对接。
六、近期重点:尽快提出完善公园北入口的景观和其他重要市政设施设计方案,达到初步实施要求。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七
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全面部署新时期城市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省世强调,当前我市城市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创新办法,破解难题,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水平,更实的举措,为加快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长项雪龙作工作部署。市政协主席张同生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祁彪主持会议。
杨省世在讲话中对城市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说,连云港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优美、具有开放传统、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大力推动城市开发建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杨省世指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对新时期城市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结合连云港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市工作将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组团发展、功能互补、提升品质、彰显特色、快速联通”,着力塑造海滨城市特色,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坚持集聚集约、注重质量,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坚持打造特色、提升品质,坚持民生优先、宜居宜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杨省世强调,城市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在城市工作新的起点上,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工作水平。规划布局方面,要继续坚持“城市东进、拥抱大海”的发展方向,大力促进城市集聚集约发展,切实加强规划控制,努力推动规划水平更加提升、布局更加优化、指导更加有效。组团发展方面,要把握组团定位的原则要求,强化组团之间沟通连接、保持生态间隔,推动各组团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城镇建设方面,要强化对整个县域的龙头带动和城市服务,切实发挥重点中心镇的集聚辐射作用,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不断提升建设发展水平。功能品质方面,要大力增强城市宜居吸引力,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不断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城市治理方面,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城市治理的基础,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显著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
杨省世强调,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重抓主体责任落实,重抓干部能力建设,重抓工作机制创新,以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就加强城市工作,项雪龙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以往的好做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以城市规划修编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空间格局,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完善新型城镇化体系,加强规划管理,加快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彰显城市特色风貌,提高城市建设品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地打造城市。要以系统思维加强城市治理,推进城市管理人性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要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深化城市管理体制、城乡建设用地、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改革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会上,就《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了说明,东海县、海州区、市城管局、市城建控股集团、赣榆区海头镇作交流发言。
会议采用电视电话形式召开,各县区设分会场。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各县区、各板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八
城市工作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民生。8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夏锦文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大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山水花园城市,以实干实绩开创城市工作新局面。市长朱晓明就全力打造精美镇江作具体部署。
夏锦文指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必须全面贯彻、深入落实。镇江城市工作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人民群众期待城市变新变美的愿望更加强烈,镇江城市发展面临新的竞争格局,必须乘势而上、加速提升,大力推动城市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以转变转型争取主动、赢得未来。
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城市工作的最大规律。夏锦文强调,要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转变。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坚持从城市居民的利益偏好出发来开展城市工作,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把做强城市功能作为着力点,着力增强“宜居、宜业、宜游”功能,高度重视功能集成,逐步实现职住平衡,打造综合功能街区,特别要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把实现共建共享作为落脚点,以法治化治理为目标,广泛问计问需于民,尊重居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注重宣传引导,让群众时刻看到和享受到城市发展、变化、进步的红利,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
夏锦文指出,要从粗放发展向精明增长转变。各个环节要集约精细。做到精美规划,促进规划全覆盖,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强化规划刚性,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精致建设,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要求优化建筑设计,以城市修补理念加快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精细管理,突出市容管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等重点方面,有效提升城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投入产出要精打细算。在精明开发、集约利用上动脑筋、下功夫,善于算大账、综合账,算战略账、长远账,力争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城市增值要转换动力。把加快高端载体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来推进,壮大“国字号”载体,培育高水平特色小镇,打造高端会展平台,转变城市营销方式,加快提升镇江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城市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品质高不高、特色强不强的问题。夏锦文强调,要从千城一面向特色发展转变。彰显生态领先、低碳示范的特色。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和低碳城市试点,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从过程先行到水平领先。彰显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的特色。全面塑造文化特质、提升文明程度,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坚持“以文化人”,深化文明创建,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珍惜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奉献这座城市。彰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的特色。运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向着建设“智慧城市”迈出坚实步伐;紧抓镇江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政策机遇,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夏锦文指出,城市是个复杂的“巨系统”,要强化系统谋划、整合联动、标本兼治,从点状突破向统筹推动转变。倍加重视整体塑造城市风格,提升城市工作科学化水平;整合资源要素,促进区域联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城市工作强大合力;加大户籍、住房制度和政府投融资平台等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各级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为城市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注入新的活力。夏锦文最后要求,必须强化“干一个成一个”的务实作风和执行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求实效,以“啄木鸟行动”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打造精品,交出“生态镇江提升年”的满意答卷。
朱晓明指出,要形成“多规合一”的城市规划发展蓝图,强化战略规划引领,形成空间规划约束,提高城市设计品味,树立规委会的权威,实现布局最优化、资源效率配置最大化和损失浪费最小化。要把山水花园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强化组团式的片区开发,打造特色化的精品建筑,构建现代化的市政设施,形成花园化的城市美景。要把提升文明素养作为城市管理的核心,紧扣“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目标,统筹推进智慧化、市场化、法治化和属地化。要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深化土地、户籍和住房制度改革,创新投融资管理方式,为打造精美镇江、建设令人向往的现代山水花园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洪水主持会议。丹阳市、京口区,市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印发了《中共镇江市委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精美镇江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副市长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九
8月30日下午,市政府召开贯彻落实全市城市工作会议暨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动员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当前形势,采取务实措施,千方百计稳增长,推动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武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当前我市经济运行存在稳增长压力增大、增长动力发生变化、企业培育不足、县区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更有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财政收入质量继续提高、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提高、社会民生稳定向好、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等利好因素。各级各部门既要直面问题,更要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坚定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市长周家斌在全市城市工作会议暨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拾遗补缺,全力冲刺最后四个月,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
会议强调,要实现稳增长、促发展,必须加强宏观调控,重点关注全局性、潜在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加以解决;必须细化目标任务,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前7个月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照全年预期目标,对任务进行逐月分解细化;必须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每项工作任务、每个环节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必须加强在建项目的协调力度,确保形成更多的投资量;必须加强作风建设,以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必须强化督促考核,排名末三位的县区要进行书面说明。
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委、农业局、服务业办等主要经济部门和17县区政府负责同志分别发言,提出了稳增长、促发展的具体举措。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十
学习《现代城市管理学》,使我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而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也为城市城市环境管理尤为重要。面向21世纪,实现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必须树立全民环境意识,提高市民素质,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强化城市环境行政管理。
1、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这是美化环境、防治污染的根本。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企、事业机关和单位的职工,也有城市的个体户、外来民工、无职业者,甚至是家庭主妇。可以说城市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城市公害的有意与无意的制造者。这主要是缺乏自觉的生态观念与环境意识。要消除环境污染的弊害,必须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可分为社会的环境教育与学校的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或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天津市由一部分退休干部、工人、教师、高校学生、科技工作者倡导的《环保志愿者行动》,动员全民营造绿色时尚,善待地球,节约资源,宣传“缺乏环境意识就是残缺不全”是很好的例子。全民环境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全国各地开展的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一只桶、一个袋,消灭白色污染,变废为宝的环境教育活动已赢得城市居民的普遍赞同。学校环境教育主要以中、小学为主,在学校可设置安排环境教育课程,可带领中、小学生去郊外或动物园进行动、植物资源珍惜与保护的教育,从小养成浓烈的环境意识。
此外,环境教育还要着重《城市环境管理》的教育。环境行政管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学问。对于从事城市环境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尤其重要。全国已有近百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环境保护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不少省、市创办了环境保护干部学院和环境保护研究班。这为在职环保干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及时报道和表彰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2、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
道德体现社会风尚。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美好。我们要大力开展公共道德教育,养成公共道德。
要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做到“为互助而去恶,为互爱而存善”;“利群”而居,“利他”而生。“大河无水小河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市受社会环境的污染,势必影响到每个市民的安宁。城市环境整洁、优美,每个市民都可享受良好的雨露滋润。
要关心城市,热爱城市,顾全大局,美化环境。一切要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关心城市的建设发展,热爱城市的一草一木。要崇尚“绿色世界”,积极投身城市环境保护活动,美化环境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做模范市民,遵纪守法。
要积极参加城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要模范遵守市民道德规范,要“与人为善,与邻位善”,坚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养成良好的生活情趣,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同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3、建设一支环境保护学术队伍。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一样,一靠政府,二靠科学。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这也与控制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科学技术落后有关。在入污水的澄清处理、工业废水的再使用、空气中所含毒素的分析、劣质汽油的改善、地层下陷的测量等,都必须依靠科学知识与技术。所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的基础是要提高环保技术的含金量,建设一支由环境保护专家、学者、城市环境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学术队伍。
4、健全法制,依法管理。
环境立法是有效进行环境管理和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和保证。支配人类行为有两大势力:一是道德的约束,一是法律的制裁。当前在城市环境依法管理中必须建立“三大支柱”和“八项制度”。
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新闻媒体唤起全民的环境意识,从而强化环境管理,建设一个整洁、卫生、美好的城市。
文档为doc格式。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十一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下文是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欢迎阅读!
20xx年3月11日下午,县长江涛在县检察院六楼小会议室主持召开大足县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讨论会。县委副书记裴智,县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烈、县政府副县长胡华超,县建委主任胡可、副主任黎俊、规划科科长金正和、副科长龙洪,县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龙飞,县交通局副局长王安全,棠香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德刚、副书记李福明,龙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颜强、副书记李渝生,龙水镇副镇长赵学荣,自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逊、总规划师刘亮晖、设计二室主任周恒参加了会议。
为体现大足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参会人员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设计单位介绍的规划方案编制情况和文本图说,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结合市规划局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会议确定了以下修改意见:
一、规划编制涉及如人口、gdp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应以20xx年的统计数据作为计算基数。
二、对大龙工业规划大道编制两个方案,一是沿登云军用机场用地边界布置,用虚线表示;二是在大邮公路左面,与大邮公路平行且相距1公里左右布置,以实线表示。
三、将规划的龙水入城口的交通形式由立交改成一般错接。
四、适当调整龙水组团的用地布局,将重庆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龙水储备的20xx亩土地(位置详见定点地形图),纳入规划区内。
五、在确保现有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减少龙水组团商住用地的办法来适当增加工业用地面积。
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规划编制的有关规范标准。
发:建委、国土房管局、交通局,棠香办事处、龙岗办事处,
龙水镇人民政府。
送:县委、县人大会、县政协办公室,自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打字:xxx。
20xx年9月18日,县建设局在县府五楼会议室组织召开青田县中心城市鹤城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评审会,副县长陈铭、县政协副主席吕大德及县人大、县府办、县发改局、国土局、环保局、文广局、交通局、教育局、民宗局、商务局、卫生局、水利局、供电局、电信局、县广播电视台、鹤城街道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在听取规划设计单位青田县建筑规划设计院的方案介绍后,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和讨论;会议原则通过该规划方案,同时与会人员提出以下调整意见和建议并形成纪要如下:
一、调整规划用地范围:将季庄、锦屏山纳入本次规划范围,并做好与周边已编及在编区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
二、根据《县域总体规划》,做好与各专项规划衔接,落实各专项规划的具体用地。
三、优化用地功能布局,适当增加东山区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核实其它区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服务半径。调整现有汽车站用地性质为商住;结合烈士陵园迁建,调整烈士陵园地块的广场面积,增加部分商住用地。合理确定宗教用地。
四、完善后山道路系统,结合山地优化道路线型,严格控制道路坡度,合理设置回头曲线,满足机动车行驶安全要求。
五、合理确定道路断面,做好主次干道路口拓宽及渠化;结合公交专项规划,明确港湾式公交站点用地。
六、做好慢行系统规划,统筹考虑后山独立的步行系统;增加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多样化布局,做好社会公共停车场地规划布局。
七、按相应的防洪标准,优化防洪相关内容,结合后山山地实际情况,补充做好山洪防治规划。近、远结合,合理确定管径,优化给排水规划;完善其它市政公用设施布局。
八、增加“绿线、紫线、黄线、蓝线”四线控制相关规划,合理划定历史建筑保护范围;依据电网规划,确定现状及规划的高压电力线路的走向和防护范围;根据水利部门河道管理要求,结合现状溪流、湖库,明确城市蓝线具体界线。
九、依据山体丰富天际轮廓线,复核地块限高;根据相关要求,充分考虑旧城改造安置特点,合理确定各项控制性指标及引导性指标,同时完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十、规范文字说明,调整相关专项规划内容表述。
x年xx月xx日上午,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片区城市设计和公园设计方案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和市有关专家及县城乡建设局相关领导、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会议由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主持,与会人员对片区城市设计和公园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现形成会议纪要如下:
一片区定位:
1、片区在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上位规划中都不能满足城市副中心要求,因此把该片区定位为县城市副中心,缺乏设计依据。
2、该片区规划参考背景资料太少、面太窄,分析层面和深度都不够;如缺少与井开区之间的互补、共存、依托等关系分析。
3、片区的定位要在考虑县城镇发展规划基础上,服从市城市总体规划、吉泰工业走廊建设规划、县统筹规划、城南城市控规设计等上位规划,同时满足商业、交通等专项规划要求;片区可定位为市级水上运动休闲公园、企业总部经济中心、生态低碳生活区,使片区城市设计能符合相关规划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完善。
二、总平面布置:
1、作为市级公园,须提出该片区的特色,以别于庐陵生态公园、龙湖、天祥公园,可以考虑以水上运动项目的建设为主。
2、公园须根据片区的定位,对水体、沿湖绿地、娑罗山向北延伸部分山体,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使山、水、城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得到进一步深化体现。
3、环湖路临湖南侧可以向南侧偏移,使湖岸和道路之间留有足够的绿地空间,有厚实感,给市民提供较大的休闲空间。同时迷你高尔夫球场的设置可行性不强,市民参与度不高。
4、娑罗山向北延伸部分山体东侧的别墅与山体相临太近,不利于绿地景观的建设,建议取消该别墅群,改建为儿童游乐场所,也可使山水景观之间相互交融。
5、花园酒店和风情商业街位于片区的重要节点位置,应减少建筑密度,或把其调整至环湖路以外的周边商业区。
6、该片区南端开发用地与铁路、快速路的规划布局没有协调、衔接好。
7、注重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结合,合理调配各功能用地指标和发展规模。
三、建筑和景观:
1、对已形成的临君山大道北入口处的现代城畔住宅小区提出改造建议。
2、缺乏对公园内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的分析,应提出公园内建筑的形态和色彩的意向分析。
3、临白云路和片区东南角的建筑天际轮廓线还显平淡,须调整优化。
4、片区的建筑应按低碳、环保要求进行设计。
5、大道的公园东北角出入口处的形式过于单调,须进一步优化;同时建议把临君山大道西入口处(临畔)的绿地设计纳入公园的整体设计当中。
6、植物配置要考虑现代文化,引进先进理念,大多视线要通透。
7、路上的大桥的形式,须进一步优化,并提出比选方案。
8、片区东南角的水中小岛须调整位置和体量,避免影响在105国道看湖景的视线通透性。
四、功能配套设施:
1、考虑满足各种水上运动的标准赛道的设置和相关设施配置。
2、儿童游玩场所过于分散,且面积较小,应集中于二、三处合理设置,同时应适当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建设。
3、垃圾站、公厕、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形式、位置没有明确须配套完善。
五、补充完善内容:
1、应对水体景观在枯水期、丰水期的水位控制和水岸处理进行分析,补充满足全年景观要求的处理方案。
2、完善慢行系统包括步行、自行车、电瓶车的分析,并满足沿湖段全部连通的要求。
3、对该片区的竖向、排水、排污、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天际轮廓线、城市夜景等分析不够详细、完整,须补充完善;同时在竖向、排水和排污规划中,注意与井开区的对接。
六、近期重点:尽快提出完善公园北入口的景观和其他重要市政设施设计方案,达到初步实施要求。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十二
城市环境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它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我有幸参与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城市环境管理的理解和思考,以及我对未来城市环境管理的展望。
首先,城市环境管理的核心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处理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加强污染物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同时,我们也要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城市的城市环境管理方法。
其次,城市环境管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城市环境管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市民的责任。只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城市环境管理的进一步改善。为此,我们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增加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城市环保志愿者队伍,发动市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企业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等。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
第三,城市环境管理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利用科技手段改善城市环境。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监测污染物的扩散和来源,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智能化设备,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促进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新能源技术,推动城市交通的绿色化和低碳化。通过科技创新,我们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四,城市环境管理需要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影响因素。在规划阶段,我们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交通、绿地等,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治理阶段,我们要加强各项工作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的城市环境管理机制,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只有进行综合治理,并加强各项工作的协调配合,才能推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最后,城市环境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和提高。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城市环境管理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和改进我国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互相借鉴,共同促进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应对未来城市环境管理的新挑战,为建设美丽和可持续的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污染治理、推动社会参与、推动科技创新和综合治理,我们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和提高,不断推动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十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作为生活其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城市环境的管理和建设。通过对城市环境管理的长期参与和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城市环境管理需要全民参与。城市环境管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市民应尽的义务。只有全民共同参与,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管理氛围,实现城市环境管理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植树造林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逐渐改变环境的现状。
其次,城市环境管理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在城市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市民的行为。例如,严厉打击环境恶化的行为,加大对环境问题的执法力度。此外,政府还需要提供充足的环保设施和资源支持,以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与提升。只有政府的积极推动,才能形成合力,实现有效的城市环境管理。
再次,城市环境管理需要企业与社会的积极参与。企业作为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建设方,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采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实施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工业废弃物和废水排放等措施,降低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资助环保项目和组织员工参与环保活动来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除了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环境的管理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力量。
此外,城市环境管理需要科技的支持。科技的进步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例如,通过智能化的环境监测设备,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城市环境中的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和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科技的进步使城市环境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最后,城市环境管理需要跨区域的合作与配合。城市环境问题常常涉及到跨区域的因素,需要各个区域之间共同合作和配合。例如,水资源的管理需要跨区域的合作,通过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另外,大气污染的治理也需要各个城市的共同努力,形成大气污染治理合作的合力。只有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与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环境的整体改善。
总而言之,城市环境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参与和努力。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建设出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目标,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十四
20xx年3月11日下午,县长江涛在县检察院六楼小会议室主持召开大足县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讨论会。县委副书记裴智,县委、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烈、县政府副县长胡华超,县建委主任胡可、副主任黎俊、规划科科长金正和、副科长龙洪,县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龙飞,县交通局副局长王安全,棠香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德刚、副书记李福明,龙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颜强、副书记李渝生,龙水镇副镇长赵学荣,自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逊、总规划师刘亮晖、设计二室主任周恒参加了会议。
为体现大足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参会人员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设计单位介绍的规划方案编制情况和文本图说,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结合市规划局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会议确定了以下修改意见:
一、规划编制涉及如人口、gdp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应以20xx年的统计数据作为计算基数。
二、对大龙工业规划大道编制两个方案,一是沿登云军用机场用地边界布置,用虚线表示;二是在大邮公路左面,与大邮公路平行且相距1公里左右布置,以实线表示。
三、将规划的龙水入城口的交通形式由立交改成一般错接。
四、适当调整龙水组团的用地布局,将重庆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龙水储备的20xx亩土地(位置详见定点地形图),纳入规划区内。
五、在确保现有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减少龙水组团商住用地的办法来适当增加工业用地面积。
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规划编制的有关规范标准。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十五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个城市环境管理者,我深切体会到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艰辛与重要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城市环境管理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城市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大量环境意识淡薄的人群。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加大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环保知识讲座、环境保护活动等,让市民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其次,城市环境管理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城市环境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在实践中,我们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以确保自身工作的合法性。同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再次,城市环境管理要依靠科技力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监测、治理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城市环境管理者应加强与科技人员的合作,引入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和治理技术,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比如,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环保无人机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环境管理的效果。
此外,城市环境管理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城市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应积极与相关企业、社区居民、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和落实环境管理方案,形成管理共识。同时,我们还应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提高环保自觉意识,形成全民共治的局面。
最后,城市环境管理要注重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城市环境事务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利益,所以,决策应更多地体现公众的意愿。我们应积极开展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征集市民对环境管理的建议和意见,形成民主决策。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发布环境治理方案和效果,向公众做好解释工作,增强公众对管理措施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城市环境管理是一项繁琐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城市环境管理者要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依靠科技力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注重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让市民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城市环境管理会议纪要篇十六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下,区域经济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地位的发展趋势已经凸现出来,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山东半岛城市群正是在这一国际潮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随着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迅速崛起。但是,伴随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破坏旅游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mes)迫在眉睫。
1。相关概念辨析。
1。1环境与旅游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一般理解为特定区域内各种因素的综合及其相互关系。旅游环境(tourismenvironment)是一切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旅游社会环境、旅游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环境、旅游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环境。旅游环境的持续健康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本文仅讨论旅游生态环境,主要指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及其赋存基底。
1。2环境管理与旅游环境管理。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为根本目标,研究政府及有关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一切手段调控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保证生产、生活、生态3个目标协同实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旅游环境管理(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的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旅游业的发展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保护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3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ourism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简称tems)是指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和当代环境管理的先进思想为指导,围绕对旅游区域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管理,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各种管理要素组成的综合的系统,它是旅游区整个管理体系的`主体。
区域旅游环境管理体系,是区域旅游综合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区域旅游环境保护方针、目标或政策,而需要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和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旅游环境管理工作,持续改善区域旅游环境质量,促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进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概况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山东省推出“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从过去东、中、西横向发展转到侧重北、中、南纵向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处于经济基础雄厚的“一体”,显示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2旅游业发展现状。
2。2。1旅游资源密集。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全省旅游景区和资源点中,70%以上分布在这里,堪称国内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该区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和长岛等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山岳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总量占山东省的一半;海滨风光旖旎,港湾海衅连绵,浴场沙细坡缓,岛屿礁石奇美,碧海浩瀚多姿,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众多的遗址遗迹,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履痕、成就和影响;民风民俗资源极其丰富,且富有特色,民间节会数量多。
省会济南,百泉汇集,以“泉城”美誉蜚声海内外;青岛被誉为“黄海明珠”,其海岸风光独具魅力,崂山为道教胜地,古迹众多;烟台的芝罘岛、长岛、养马岛,“人间仙境”蓬莱阁,“海滨花园”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日照山海天风景区是理想的旅游、疗养、度假胜地;“世界风筝都”潍坊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淄博的蒲松龄故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以古老齐文化着称的齐国都城临淄,已逐步成为韩日游客旅游的新热点;东营黄河三角洲和入海口湿地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入海口湿地为主体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2。2。2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文化、历史、地理和区位、经济结构等各具特色,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特色。半岛城市群区域交通便捷,已形成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相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沪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跨东西,使国内外旅游者便于到山东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为开发半岛城市群的城市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度假旅游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据统计,20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890万人次,占全省的63。41%;旅游总收入为926。75亿元、占全省的71。53%。
2。2。3区域旅游环境问题。
出处 cOoco.neT.CN
2。2。3。1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横跨鲁东丘陵、鲁中山地和鲁北滨海黄河三角洲,发达的经济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半岛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区内径流季节变化大且流域狭小,水资源利用条件差,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5。36×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承载力不足。
2。2。3。2旅游资源自然衰败速度加快。无论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变化,使之受到破坏。山东半岛城市群部分景区旅游游客数量增加迅速,超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加速了自然衰败的进程。
2。2。3。3旅游量众多,旅游区环境受污染严重。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旅游活动和旅游产业对半岛地区旅游环境的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垃圾的产生和非有效处理引起了旅游景观破坏,旅游资源价值降低。
2。2。3。4部分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管理,自然景观遭破坏。部分旅游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tems)的构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系统解决区域旅游环境问题的要求,也是提高区域旅游经济效益的要求。根据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多部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初步建立起了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框架:
3。1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管理。法规建设和立法管理,是旅游开发及其环境保护的根本依据所在。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首先要确定环境政策,并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便对要管理的所有活动做出判断。环境政策确定所希望的环境表现水平[8]和开展旅游活动后旅游环境的表现状态。它可以有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对有效的环境管理的各种承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制度,在约束经营者管理行为的同时,也为其确立相应的环境政策树立标杆。
3。2完善的旅游环境评价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旅游环境评价是明确其旅游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通过专家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区域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活动的综合调查、监测、分析,将结果形成文件并进行信息交流以确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构建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
3。3健全的组织机构。要确保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要提供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并确定实施该旅游环境管理体系的明确责任与权限。各工作部门要及时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形成相应文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同时,旅游区要有整套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的程序,由各部门负责监管与控制。另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全员培训,共同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要进行专门能力培训,如污水处理工、环境审核员、生态旅游导游和文物保护人员等。
3。4合理的旅游环境管理计划。首先组织有关人员对区域旅游环境进行初始环境评审,然后根据评审结果,制定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并根据这一系列决策做出有效的环境规划。旅游环境规划是为达到一定时期内旅游环境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严密的工作计划,以及全面的、长远的发展纲要。它是应用各种科技信息,在预测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即初审结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所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
3。5监督和反馈。监督和反馈是实现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调控与保障措施,但在理论与实践上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性。监督是对tems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反馈。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以“旅游发展协调程度”为核心的tems系统控制优化模型,其基本涵义为:旅游的发展不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需不断地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库已有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加以修正,从而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能朝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4。保障措施与对策。
4。1健全区域旅游法律体系,旅游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法制化。完善区域旅游环境立法管理,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tems的实质,是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得以保护的强有力保证。要针对半岛城市群整个区域特有的旅游环境问题,制定出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政府可以出台诸如《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条例》条款,强化半岛城市群tems的基础体制,保障半岛城市群tems的构建有更完善的法律支撑。
4。2加强区域旅游科学研究,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科学化。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采取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计算每个旅游区的合理的环境容量值,在一景区接纳量可能超过其合理容量值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疏导,将游客分流至其它未饱和景区,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管理者要充分借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半岛城市群旅游区进行科学地旅游环境管理。
4。3整合管理组织,区域旅游业发展决策综合化。城市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或相同等级的地域单元之间由于行政区划、经济利益、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矛盾;另外,由于城市群是一个多种发展成分,多个地域单元组成的城市—区域综合体,内部的旅游基础设施很难有组织的发挥整体效应,因此,基础设施不能共享,往往造成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的障碍。整合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组,把各市的分散优势,整合为半岛整体的竞争优势。
4。4普及环保知识,全社会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主动化。半岛城市群区域旅游组织与管理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采用一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手段,通过学校、报纸、电视、电台等,大力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旅游者素质。杜绝破坏、践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自觉保护旅游景区及区域生态环境。半岛城市群旅游环境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也不只是当地居民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和参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中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8。
[2]何桂梅等。新编旅游环境学(第一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5]刘成玉。对创新我国环境管理手段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6,06。
[6]张玉军。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j]。环境保护,2007,09。
[7]顾海波。俄罗斯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评析[j]。东北亚论坛,,04。
[9]高吉喜。新世纪生态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j]。环境保护,/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