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柴静看见读后感(汇总18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一
沈嘉骏—“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不一样的花在绽放,让我们跟随柴静的脚步,去看见他们吧。”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留守儿童的痛楚,相对来看,卢安克是那么的善良,他陪伴着孩子们,尽管他只能做到如此。他是开朗的,他一直坚信明天的美好。他对待孩子们,也不会有强烈的依赖和占有,只是希望他们快乐。同时,他也向往自由。卢安克,虽是无能的。但无能不一定是真的没有好处,在我们因无能而产生的一些负面情感中,我们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吸取教训,后面才会更优秀。小小一次无能所带来的挫折,并不会带来终身的遗憾,只会让我们更有力量罢了。所以我们要有好的毅力,承受住无能带来的痛苦,那也是一种磨练吧。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这个故事中,一个同行想要救一个小女孩时,却无能为力时,我不禁感叹:人生中总有这样的情况,总有自己无可奈何之时。但我们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那个同行所经历的事,必定是他终身的遗憾。尽无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尽力去做每一件事,就不会后悔了吧。所以对待人生也是这样,全力以赴,认真对待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同时,这个题目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是啊,社会上,不需要弄虚作假,也不需要对某个事情添油加醋,在记者这个工作上,更要注意这一点,不能刻意求新。这样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反而会令人厌恶。而真实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真实可以让人更加充分的了解社会。所以,我们也要追求那一份真实,那才是最美妙的事啊。
以上是我印象最深的两篇文字。这本书也让我重新关注起那些曾经被我忽视的美好,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快乐。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二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能够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03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三
最近,我看了柴静的《看见》,这本是,我是在新华书店闲逛时买的。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
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
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四
我很喜欢柴静,她知性优雅,她的文字浑厚大气,让人悠然神往,加上朋友推荐,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看见》。一本424页的《看见》,引发了绝对不止424页的深思。在《看见》中,我读到了一名记者从早期的懵懂、青涩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的文字朴实无华,令人感动,同时透过文字又展示了她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素养。我虽不是“柴迷”,但从内心尊敬她,也渴望像她一样,有自己的原则,又在不断经历中完善自己,变得独立自主。
十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处于爱美的阶段,关注的是青春时尚流行,“深度”对她们来说,更像“偏门”。但看看李凯京是怎样评价柴静的吧——知性优雅、浑厚大气、独立自主……尤其是她说:“一本424页的《看见》,引发了绝对不止424页的深思”,这让记者甚是吃惊,一个孩子的思想竟如此成熟!
记者的评价,也得到了语文老师的确认:有想法,勤奋踏实,从不认输。李凯京说:“喜欢读书,最喜欢契诃夫的作品,还有最近看的柴静的书,这些书都有深度有思想……”
这,是一种成长,就像一株小草获得了额外的阳光,优秀于同伴。
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了这样一本书,遇到了这样一个人。我们无法判断,一本书、一个灵魂、一个思想对孩子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是大是小。但我们坚信,当你说出“渴望像她一样”,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时,这种影响一定是良性的,也是有益的。青春年少,壮怀激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遇见一本好书,无疑是在迷茫的时候,一个最好的指引。
或许,她会成为第二个柴静,成为一名思想深厚的记者,即便不能成为和柴静一样的人,这样深邃的浸润,也一定会使她成为一个自立而坚强的人。
一本书的厚度真的无法量度,但书的厚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深度,所以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宽阔,看得越高远。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这个工具,无形也无价。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五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里经历的大型新闻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
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
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
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
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
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
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
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
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
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
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透过《看见》,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柴静。
散文般的叙事风格,细腻婉约的情感表述,都将柴静的博学多识与扎实的文学功底展露无遗。
“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我对于柴静这样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心生敬畏。
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时刻,是柴静主动请缨去到现场了解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
她七次与“非典”患者面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公民知道真正的“非典”。
她以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责任约束自己,用真实回报受众,用真实击败流言。
她的勇敢和执着给每一位读者注入养分,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反思,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也让我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本职,努力工作,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作为公民对于社会的最基本的回报。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隐私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
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
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
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
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
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
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
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
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或许只能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太稀缺。
当李承鹏把央视解构得体无完肤,当中国人对柴静说“凡央视赞成的,我必反对”,当外国人对柴静说“中国没有真正的记者”,我首先对柴静深表同情和敬佩。
在体制范围内,在种种约束中,在每走一步都像深入雷区的情况下,柴静还能和她的团队做出些真情表达、真心探究的节目,实属不易。
无论他们是说出“我只是讨厌屈服”的公益律师郝劲松还是备受谩骂的虐猫事件女主角,他们是人,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人生路程,他们或有别无选择的痛苦,或有水到渠成的过失,或有身不由己的江湖感言,他们是多面的、矛盾的`、扭曲的大众中的一员。
在《看见》中,有很多被公正呈现了的早已被贴上标签的“反面人物”,这可能也是这本书最引发争议的地方。
对大众来说,很容易因事件本身就对别人枉下判断,然而对记者的采访来说,最重要的却是从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还原对立双方个人的心理和行事轨迹——这却很容易被大众误读为“怎么可以为坏人说话”,最典型者如药家鑫。
当关于药家鑫的调查播出之后,很多人质问柴静,你怎么可以播放一个杀人恶魔弹钢琴的场景?你怎么可以为他们的父母说话?——早已被事件点燃怒火的观众却不知道,药家鑫接受公开采访的那句再次点燃众怒的话“农村人难缠”,后面还有一句颇令人同情的“我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被剪掉了。
柴静对药家鑫事件的穷追不舍,自己也不甚清楚目的,这在她与以前的采访对象——一个被心理医生和她的采访“拯救”了的曾患抑郁症的叛逆少年——的讨论中找到了答案,她只是想公正呈现药家鑫当时作出捅刀行为的想法,并且告诉大众其实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家庭教育里不应只有严厉,被父母架上的责任和重担越多,孩子越可能往适得其反的方向发展。
柴静“看见”的人当中,还有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是卢安克,这个来自德国的志愿者在一个小村里过着清道夫似的生活,陪伴着村小的孩子们,守护着他们的纯真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5篇柴静看见读后感1500字5篇。
他在那里算是支教,却没有工资可拿,因为他不愿意做为提高分数而教学的老师。
他的收入来源仅仅是翻译书籍的些许稿费,他也基本没有温饱以外的物质需求(在这里我有所疑问的是,常写博客的他肯定有互联网需求,但是他所在的村小能满足他吗?)。
他跟他的学生打成一片,他爱着他们,依着他们,任由他们发展自己的天性,学生跟他一起比跟父母一起亲密和自在很多。
他没有作出任何的成绩,也没有教出一个“拿得出手”的学生,但是他的故事,他的经历,他的任由天性发展的“无能”状态,却时刻在颠覆你的常识和价值观。
正如柴静所说,“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
不知为什么,看完卢安克的故事,特别想联系一下他,告诉他有这么一个为他感动的观众在支持他,但是却发现他早已因种种原因离开他愿意扎根下去的广西小山村,以及中国这个讲求名利和实效的国家。
你又如何正言辞地谴责她在山西煤矿事故的责任人面前,对一叠叠的美金现钞没忍住诱惑?——假设而已,她抵住了诱惑,所以成为了饱受热议和备受追捧的柴静。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六
一天照旧在微博上瞎逛,忽然看到柴静即将来深圳签名售书的消息,心里一动。几个月以前,我读过她写的一篇博客《日暮乡关何处是》,写的是作家野夫,一个孤怀激愤、大山一般的男人。我读完几乎不能安静下来,印象里写得出这样文字的女子,似乎只有章诒和,那种满纸淡墨中的丰厚,有些唐传奇的味道,令我悠然神往。
我决定去看看她。可惜,虽然提前了半小时来到深圳中心书城,还是晚了。全是人,所有能看见讲台的缝隙都没堵得严严实实。我买了一本书,在人群外四处游走了一番,恨恨而去——第一次追星就此以失败告终。
回家马上看书,感想很多,趁着冷却之前决定捋一捋。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
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
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七
在《看见》一书中,柴静写了她在十年前当直播主播时的采访每个故事的始末。也是她当直播记者酸甜苦辣的经历。下面是本站小编向各位推荐的柴静看见读后感800字,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看见》里面有很多话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的认识事物了。这是陈虹对柴静说的,仿佛也是对我说的。我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不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很冷漠,是一个经济学上所讲的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他们不了解,我心理的那片天空很蓝,它喜欢阳光,喜欢温暖,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太冷漠的人我会远离,因为内心承受不了冰冷的东西。
书中还有一句“人的一生,有的是将来,永远有下一拨人,下一个地方,不一样的生活”。我现在还是很念旧,恐怕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舍不得的东西太多,那些青春年华,那些灿烂的回忆,尽管模模糊糊地在脑子里游荡,可是就是存在,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但它会影响我向前迈进的步伐,因为我会回头张望,脚步沉沉地,迈不出去,不过,总有一天,我会忘记那些,勇敢地向前走,只是那个日子应该快了吧。
花了两天时间把《看见》看完,正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没有刻意地选择标志性事件,只是选择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仅此而已。正式因为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记者,这位主持人,因为她的一份简单。在《看见》中,我看见了柴静,看见了我自己。她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在别人看来或许会有些许孤傲,其实,我和她一样,我们只是将独立看得很很重要,不喜欢依赖,喜欢背起包就走的洒脱与豪迈。性格上的另外一些地方,说不清楚确切的点在哪里,反正我是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坦白说,《看见》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并没有吸引到我,她的一些陈述让我感到别扭,也曾经闪过一丝放弃阅读的念头,不过庆幸的是我读完了,感受颇丰。柴静的主要工作是采访,这就要求她必须去接触一些具体的人物,具体而细微的事情,那些事情或琐碎,或热门,或悲痛,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来形容汶川地震。柴静的每一次采访,每一个报道,即使她是简单记录,字里行间我依旧能够感受到她天生对细微事物有着深刻的体会,她把人看透,把事情看透。
在《看见》一书中,柴静写了她在十年前当直播主播时的采访每个故事的始末。也是她当直播记者酸甜苦辣的经历,她从自己当记者开始写起: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那个温暖的跳动就是活着;双城创伤;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沉默在尖叫;山西,山西;我只是讨厌屈服;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只求了解和认识而与;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事实就是如此;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无能的力量;采访时并邮件的互相探问;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陈虻不死。
从这些事件中使我懂得做事要真实,要实事求是,评论事情要客观,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和宽容别人。
用《看见》书里的话来自省: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永远与真实站在一起。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更多的试着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理解这个世界。
通过读柴静《看见》一书的点滴感悟:生活中最勇敢的事莫过于,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旧爱着它;有时候,你把什么放下了,不是因为突然舍得了,而是因为,任性够了,成熟多了,也就知道,这一页该翻过去了;一个人良好的自我认知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掌控,来源于乐天知命的智慧和自信从容的内心……让我们在工作、家庭、社会都要担当的压力下,做到内心坚强,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少一点猜忌,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浮躁,多一谈定,少一烦恼,多一点快乐!因为,一个人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其实是由自己主宰和内心决定的!正如柴静理解的幸福:即使开着破车只要前行就好!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可以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的文章,不会有太多让你感到不适的地方。客观地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带你浅浅地经历她在央视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见的毕生难忘之场景。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xx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八
柴静,是大陆最著名的新闻人了吧,但看她的《看见》一书,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大新闻——她也不在意新闻的大,而是《双城的创伤》,讲六个孩子接连自杀的事情。
只是落笔,我的眼泪忍不住都要出来了。
这种落泪,并不仅仅是悲伤,甚至悲伤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为一份我们都失落的憧憬。那六个自杀的孩子,乃至他们的火伴,他们知道他们生命的重量在哪,他们用生死衡量了它。而我们,却失落了这个憧憬。
这个憧憬,就是爱。
第一个自杀的女孩叫苗苗,她漂亮,比漂亮更重要的,是她“能理解人”,她是能“听别人说话的人”。因这份特质,她成为一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这个团体的男孩们,对她的爱复杂起来,最终对她表达了恨与攻击。她自杀,她的伙伴们觉得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因承受不住失去,还有人愧疚,接连自杀。为什么六个孩子会接连自杀?大人们的理解是,太邪,说不定有邪教。当地政府的做法,是试图封锁这个新闻。柴静和她的团队的做法,是去看,看见孩子们的真相,她们,真的做到了。()。
孩子的时候,谁不是这样?但为什么,做了大人,却都忘了。
孩子们用生与死,表达了对感情的在乎。大人们却只会说,挣钱挣钱,丢脸丢脸。看了一些评论,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感触,说这篇文章是《看见》一书中最触动自己的。那是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东西。
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最美的女子初美自杀了,男主人公渡边痛彻心扉,他突然明白了初美最宝贵的地方是她身上还保留着一份憧憬:
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未曾记起,而初美所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
这份憧憬,就是爱,就是不惜代价也要爱。
所有的父母,所有的中小学心理老师,都该看看这个采访,或这篇文章。尤其是心理老师,光有专业知识,远远不够。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九
“我渴望呆在最寂静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来自柴静的日记。
这个时代盛产“名人”,特别是和媒体沾边的,有人说把一头猪放在cctv演播室里也会出名。这话虽然有褒奖cctv之嫌,但也不算很夸张。
初闻柴静出书是去年冬天的事了,当时自己没有太大的感觉,“哦,柴静也出书了”,心想。那时也不知道她早先出过一本书。反正名人都出书吗,白云都出了,柴静差啥呢。
后来看了她的新书发布会,决定入手。白岩松说,人们怀念的世界未必都是美好的,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罢了,你经历的时候或许觉得很慢很难甚至很痛很苦,但经历过再回首的时候往往却非常怀念。十年的心路,愿意并能够呈现出来就值得一看,尤其还是柴静,勇敢、务实而又颇具文艺范的这种作者,我们喜欢。
当当下单后很快就收到了书,看到封面立即想起了某网友的“批评”:“不带这样的,只ps柴静的脸,任由大爷们一个个跟陈忠实似的”。呵呵,权当是花絮了,其实我倒觉得封面照片蛮亲切。估计柴静也是有所考虑,所以在新书发布会上还特地说明了关于封面的设计思考。《看见》有405页,挺厚的,乍一看觉得还是对得起它的价钱。装帧朴素,没有一上来好几个大彩页,没有众多大牛的联袂推荐,让人感觉很踏实。书脊上的“理想国”三个字像天边的彩虹。
初见陈虻,比“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这样幼稚的问题更幼稚的是柴静那份幼稚的心高气傲。
进入央视,溃败紧跟着溃败,但或许溃败就是蜕变的躯壳,就像她书中后来的数次蜕变,没完但总有益。
非典,在我们还在大学里因为不能出校门玩而抱怨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出生入死奋战在阻击非典的第一线。那次是她生命的一次大开阖,原来温暖窄小的自我,瞬时被生命拉开了无限的可能。
山西,山西。故乡情节是每个游子最深切的感情,然而这里文字的沉重让我感到悲伤,悲伤于那样深深的恋下,眼看失去的无能为力。当然,这段故事也同样贯穿于着柴静与奶奶的那段温暖记忆。
卢安克,无能的力量,一切成熟的逻辑被推翻,重建,又被消灭,反思。
当人们全在咒骂药家鑫和虐猫女的时候,柴静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怎样由于不同悲剧造成的悲剧。“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看见、面对那苦难与原罪的种子,甚至是恶开出的花。这些,普遍存在于我们这些“善良”人的心里。
陈虻,以及老范、老郝,这些亦师亦友的伙伴,与他们的感情犹如血肉已经伴随生命而结合在了一起,走过人生最难忘的日子、最精彩的路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向陌生的人传递这些成长的记忆,是一种功德。这里面有痛,有泪,有苦难,有微小的欢乐杂阵其中,这一切,构成繁复生命的每一面,有待我们去遭遇,看见。
《看见》是记载柴静个人的心路历程的白皮书,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备忘录,想怎么定义,因人而异吧。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它会这么受欢迎,我想,大概是因为柴静不断拾取令人感动的过去,令人心碎的回忆,更难为珍贵的是那触及灵魂的思考,在这物欲横流、犬牙交错的时代,让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感受和生命的感悟,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原始而迫切的需求所在。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相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多有禅意!
也很喜欢书中的另一句话:“很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想起王筝的那首歌,《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爱……”。
相信吧,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梦的旅行。
相信吧,因为很多东西唯有你相信,才会拥有。
就象陈锡文发给柴静的短信里说:“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为了。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
初来大学的第三天,在图书馆里闲转发现了这本书,随手一翻是采访高晓松那一段,有些兴趣便开始读了。
大一事情较多,前前后后将近一个月才把书看完,每看完一章,便会去找对应的采访视频看。
最触动的是药家鑫案,他那种绝望恐怖的感觉,“一瞬间,好像所有的路灯全灭了”。以及留给两家父母的永远的创伤...
“药家鑫的房间桌上,放着他十三四岁的照片,家里没有近几年的照片,照片前面放着一副眼镜,他在庭审的时候戴过,眼镜边上放着两张滨崎步的专辑”。
“药庆卫说:‘四十九天了••••••电脑没停过,就放在那,一直放着他爱听的歌,他说:’爸,你给我放那些歌,我听一下就能回去。‘”
“药家鑫的床上换上了凉席啊,挂了蚊帐,他妈说:‘夏天来了,我害怕蚊子咬着他。’她天天躺在儿子的床上睡觉,‘我抱着他平时爱抱的那个玩具,那个狗熊,我都没有舍得去洗,我就不想把他身上的气味给洗掉。‘”
“药庆卫说:’我在农村的时候,总听说人死了以后家里会有动静。我以前特别害怕这个动静,现在特别希望有。其实有啥动静,什么动静都没有。‘”
“快到傍晚,客厅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他停了一下,说:‘没有,真的,人死如灯灭。’”
我感受到的是父母的爱。逝者已逝,无穷的痛苦留给了存在的人。
但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去翻了药家鑫之父药庆卫的微博,时至今日每条动态下必有辱骂之声,最有意思的是有人发“中国命案破案率只有10%”,这是在刺激他的父亲,是想让他想“不去自首就好了”吗?真是一种病态。
柴静的描写很细腻,在她的文章中我收获了许多。
“《金刚经》里,有一句注解‘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绪判断的,但要有个戒备,念头起来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就不会跟随它。”
“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
“‘痛苦是财富,这句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对待事物,看见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去感受它。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一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题记。
在《看见》中,我们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激荡。在现实的鞭策下,柴静逐渐成长成熟,她从花里胡哨的小年轻成长为成熟稳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万变的镜头下,我们看见的是人物风景的变化,她却读懂了人世情怀,品悟了酸甜苦辣。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看见》中,我们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
一路采撷,慢慢成长。“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陈虹这犀利的语言就像一盆冷水泼到了柴静身上,就好像一把烈火被大雨浇灭了热情。曾作为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人的柴静轻松自由,不拘洒脱,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不羁。然而进入央视后,服装、发型、言行举止都被严格约束。她好像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对袭来的一切不习惯、不适应。但是她不是畏难而退的弱者,而是知难而进的强人,勇敢地选择接受残酷的现实,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从矫揉造作的现场采访变身为有思考力有洞察力的主持人。“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是非典时期的记录,我很佩服她的勇气和强烈的求知欲。与刚来时的小姑娘相比,她学会了勇敢。“双城的创伤”在别人眼里是教育问题,她却读懂了孩子间复杂的情感和坚固的友谊。慢慢的,她由浅薄懵懂走向成熟稳重。柴静并不优秀,却可以在磨练中变得强大,拥有一颗强大的心。人生就是一场蜕变,蚕蛾唯有历经漫漫长夜,挣脱重重束缚,才能蜕变为迷人的彩蝶。
一路看见,读懂人情。“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人生而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在这期节目中,由于柴静采访吸毒女、同性恋者,于是就有人评价:“自从柴静去了新闻调查,节目就堕落到了去拍网站新闻的最底下一行。”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样去关心边缘人群只是为了耸动,吸引眼球。“只求认识与了解自己”虐猫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对踩猫女的批判上,充斥在人心中的只有痛恨。“采访时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期节目彻底改变了我对“死刑”的认识与理解。记得那段时间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后连刺被撞者六刀闹得沸沸扬扬,若不是《看见》对该事件的真实阐述,深入了解,在我的认知里药家鑫就应该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二代,是一个心理畸形丧心病狂的杀人狂魔。采访就是为我们戳破那块幕布,让我们看透事实,了解实质。没有人甘心成为遭受鄙夷的社会底层人物,现实就像一块镜子,有美就有丑,但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吸毒女、同性恋者,这些我们口中所谓的“下流”“另类”人群。当我们批判踩猫女时,是否看见了她对生活的无奈,内心的压抑。药家鑫拥有的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普通的父母,微薄的收入,是家庭的压力造成了他内心的恐惧,从而酿成了不可修复的悲剧,如今他的父母再也没机会倾听儿子内心的声音。一个“死刑”结束了他的一切。所谓坚守正义、捍卫法律权威的背后是两个家庭的破碎与绝望。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次救赎的机会。虽然柴静的这些调查不是宏大的时政热点,但却点点滴滴激荡人心,充满人情。
一路走来,品悟生活。《看见》是真实的述说,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描述,没有豪迈的呐喊,有的只是朴实的记录,真情的流露。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画面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在这条路上,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所不能授予的人生真谛,看到了许多拭去浮华的真实。在这采访的过程中,“柴静们”奔走在收集信息的前线:非典病房,地震灾区······真实的报道需要真实地去感受。不论狂风暴雨,冰雪艳阳,他们毫不畏惧,毅然接受。在时间的磨合下,柴静与自己的同事们建立了坚不可摧的友谊。陈虹是给她批评最多的人,也是她最感激的人。所以虽然陈虹已离我们而去,但“陈虹不死”。“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正是他们情谊的深情呐喊。在《看见》里,柴静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就是生活,真实即生活。看见的是视觉享受,品读的是人生真谛。用心去感受,才能读懂生活。
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杂陈。怀揣一颗真心,看人间百态,品人世情怀。
——后记。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二
这是一个关于故乡、环境、经济、健康的故事。柴静讲述的是临汾,我却想到自己的家乡。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燕子窝,早上常常被鸟儿叫醒。课本上说四季变迁,鸟儿会南北迁移,家里的燕子真的是春天来秋天去,自己常常想他们在南方是不是也有一个像我家这样的房子呢?后来去外地上学,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燕子再也没有飞回来。
小时候很喜欢冬天,因为冬天经常会下雪,很大很大的雪。上学的时候,从家门口开始攒一个小雪球,然后就在地上滚雪球,一边走一边滚,等到了学校,正好可以滚出一个雪人的头。每次下雪就会看到很多的雪人,我喜欢拿一些树枝插在雪人身上,一个好好的雪人往往被我搞的满目疮痍,那时候的自己真是邪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雪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记得有一年都没有下雪。
小时候上学的路是一条土路,每到下雨的时候就泥泞不堪,非常难走。雨过天晴之后,地面的表层会被晒干,硬梆梆的,但是下边还是湿湿的泥,走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腾云驾雾一般,但是要小心,有时候表层比较薄,太过用力就直接踩到泥里去,那就回家等着妈妈骂吧。后来那条路变成了水泥路,下雨天也一样好走,但是汽车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差。整条路上弥漫着一层灰黄色,汽车过去,是难闻的尾气味道。以前可以在路上随意的跑来跑去,现在要小心各种车辆,有时候想要走到马路对面都要等个十几分钟。
柴静说,临汾很多地方因为挖煤地下都已经空了。我听别人说,我们那里因为挖铁也空了,国道上好多塌陷区的提醒标志。
柴静说,临汾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了。我想起小时候自己在河里玩,沿着及膝的河水,可以走一个下午,而现在那条河已经又黑又臭,靠近一点就恶心的想吐。
柴静说,临汾有在加强环保,但是效果不怎么样。我看到周围的工厂从冒黑烟变成冒白烟,但是大的工厂越来越多,整个城市的天越来越黄。
我明白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有很复杂的原因,指责谁或者惩罚谁,都不见得有意义。我更加明白自己无法改变家乡所发生的一切。我只能做到逃离,逃得远远的。
第一次来到深圳,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三
《看见》作者柴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美女记者,特别是有一张照片,是她刚进中央电视台工作时拍得,剪了一个比齐肩短的发型,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较小的瓜子脸型,甜甜的微笑,一下子吸引了我,对她产生了好感。
1976年1月1日出生于盛产煤老板的山西临汾,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过《新青年》节目。2001年到央视工作,担任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做过十年《新闻调查》记者,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14年从央视离职,2015年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的《穹顶之下》。
2013年出版了带有自传性的作品《看见》,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经陈虻介绍,进入央视,没有学过新闻的新人,经过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成长成为央视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
它也是中国社会十年发展的一个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两会、雾霾、华南虎照事件等等,在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
这本书,也是柴静对自己的一个小总结,是她个人的一个思考。她在经历事件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反躬自省,不停的反思和追问,这也是柴静之所以能成为柴静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见》中的所有事件,没有刻意选择影响国家、世界的重大事件,也没有选择改为写历史的重大人物,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过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在于,让我看到更多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们人一出生,就决定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看起来很自由,却像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住不在枷锁之中。就是生活在一座围城中,我们被牢牢的锁定在一个叫肉身的东西上,我们的目光所到之处,就是我们监狱的围墙。
把自己形容为井底之蛙一点都不为过,其实我们能看见的东西很少,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可能不会超过一个拇指长度。而柴静的《看见》恰恰让我看见了,许多以前我没有看见的,也没有认真思考的现象和事件。还有一些如非典、华南虎照,当时就存在许许多多的问号,但苦于一个小老百姓,那能知道这么多的事实真相,所以在心中一直存留着一连串的逗号。通过她在新闻第一线的真实记录,可以更真切的了解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会,就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人和事,知道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发生,解决了我多年的迷团,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所以对柴静报于感谢的感叹号。
而发生的这些人和事,各色各样的人,无论是英雄、罪犯、贩毒等,作为这个社会发展的一员,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看到了一个个人的内心世界,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在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这过程中认识自己。
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也恰恰在于真实。我们的媒体宣传、评价制度、或者历史教科书,习惯于非黑即白,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上没有百分百的好人和坏人。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人性中既有好的成分也有坏的成分,如果一定要说好人、坏人,只能说此时此该,他是好人的成分多还是坏人的成分多,这一刻是好人,下一时可能就是坏人。
哪怕是看起来是低贱的人,还是罪犯分子,《看见》给了我一个机会。不管好的,坏的,她都写给我们看了。她观察的实质就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而已。她没有强加评论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她给我们看,让我们知道真相后,自己评论。比如虐猫事件中一系列的人,她们要的并不是同情,只要求得到公正,这个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归根结底,柴静在追求真实,她要明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她还要建立真实――真实的从容的自我,不为了煽情而煽情。真相常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也不为了克制而克制。她要将人还原为人,而不是一个概念或某种符号,以最谦卑的心态去了解、理解,去掉装饰,关注细节,看见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那个看不见的纽带。
《看见》对于我最大的改变,可能在于,我去看一件事情的角度、态度和方式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转变。每个人都带有偏见和傲慢,总是孤立的以自己为圆点,来看待周边的人。我们也充满了无知和狭隘,以为世界就是我所看到的那样,应该就是我认为的那样。总以”我“出发,去随意评断他人。
妓女、同性恋、踩猫女,如果在以前,我会用愤怒、鄙夷、不耻、震惊来表达,虽然现在我也不支持,但至少我理解,理解他的不得以,理解他的难处,或者是他的苦衷,甚至于尊重他的选择。
我选择脑力工作,她选择用身体赚钱,都是一份工作;我异性,他同性,不同性取向;她选择踩死猫,我选择用网络语言愤怒地踩死她,当初她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后,就已经是错了,既然他都错了,为什么我还要跟着她一起错呢。所以我跟她的本质是一样一样一样的,没有谁比谁在道德上一定就高尚多少。
我们一直以一个道德的标准来要求或衡量一个人,一件事,道德天然有攻击性。
我记得有记者采访一位香港演员,他是gay,问他为什么选择同志关系,他回答说:原来他吃咖喱饭,后来吃了牛肉饭,发现牛肉饭也很好吃,于是他就吃牛肉饭了。他的理由我不见得认同。但我们要理解或原谅一个人,一定要把他还原到最初的状态。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深刻体会,我小孩子上幼儿园期间,在家里经常要给我们上课,拿出小板凳,要我们规规矩矩地坐好,脚要并拢,手要放平,她自己站在沙发上,出题目让我们回答,回答问题还要举手,举手还要求标准,答对答错还要点评,答对能得一张小红花。一遍又一遍,给她弄得烦恼,一点脾气没有。有一次,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体验学校生活,发现老师就是这么教学生的,在学校里她做学生,回到家,她也要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了解了,再发现她这样做,心态都不一样,反而会认为她的可爱之处、聪明能干呢。
《看见》中提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郝劲松,他在学生时代,一次坐北京地铁,上了一趟厕所,收费5角,他认为不合理,把北京地铁告上了法院。
几年前,他坐火车,买了一瓶1.5元的矿泉水,顺便要发票,列车员很奇怪,以为来了一个外星人,笑了起来:“火车上从来没有发票的”,郝劲松不信邪,于是把铁道部告上了法院。
为何要为5角钱、1.5元钱这么斤斤计较,甚至很多时候,地上掉着一元钱,我们都不肯弯腰去捡。郝劲松的一句话做出了回答:“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拆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或许就会落在你的身上!”
郝劲松的那句话:“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只是一张纸!”这名话给了我巨大的力量,我就掏出手机,打了杭州市长热线,投诉了杭州市政府。投诉它,g20之前可以很方便的行走和购买商品,为什么g20,把市民中心的主楼与裙楼之间的通道拦住,底下一层的便利店也不允许外人进入购买,为什么g20过去了,它还不撤走,给有需求的我们造成许多方面的不便利。我非常不理解,它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说凭什么就这样做?为了安全还是不自信?为什么不能学学台北市大楼,没有围墙,不设警卫,普通老百姓甚至于游客都能随意进入参观。给我造成了不方便,我很困惑,也不理解,表达自己的愤怒。
从《看见》中也看见了,世界比我们每一个个体看到的都要更丰富,社会也比我们个体看到得更立体,人的内心也比我们个人体会的更复杂。我们不能简单的非彼即彼,非对即错的二元思维来看待人和事。
再如最近闹得地球人都知道的王宝强和马蓉事件,换成以前一定是指责马蓉,死不要脸,网络上也是一边倒地批判马蓉。但现在会想一想,我怎么知道夫妻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对谁错?我只是听到了一些相关信息而已,这些信息是否有目的性?是否有各自的利益点在?不知道。
娱乐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它的复杂不在于,圈内的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他们走出那个光环、走下那个戏坛,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它的复杂性在于娱乐界有一句话,好名声比坏名声好,但没有名声绝对不行。好名声是可遇而不得求的,所以在娱乐新闻中看到的,很多臭事、恶心事,是谁发布的,恰恰是自己人,自己的经纪人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因为信息太多,我们普通大众,已经不记得这个人是好名还是坏名而出名的,只知道这个家伙很出名。这就达到了相关人员的目的了。
一件事情发生了,真相就已经是不可获知的。就如日本导演黑泽民的电影《罗生门》,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立场,而使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所以真相永远不可能抵达,只能被无限接近。我们无法去看清全部,但我们却不能忘记这样一种世界观,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四
初读柴静的《看见》,内心或多或少会被她简洁朴实而有力的语言震惊,折射出社会真实的各种沉痛的一面。真正的人性是如何?她一步一步地成长,带领我们更深更多地看见这社会,了解不同人内心深处的灵魂。
“我有权选择爱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我是当时他们其中的一员,我想我一定会吼出内心滚烫的渴望。同性恋,在02年前,这群少数人被认定为“精神疾病”,后来被剔除了,法律上可以说剔除就剔除了,可在人的思想是一朝一夕能转变得了的吗?当时的思想教育仍是非常保守,同性恋在其他人的眼中就是异类、怪物。所以这群“患者”在社会上毫无人格,毫无尊严,毫无地位,他们被全社会歧视,没人任何话语权。一个青岛的男孩子,患病来求医,医生得知他是同性恋的身份后拒绝医治,男孩下跪乞求,可是,没有用。他们就是这样不被社会待见,被厌恶,被扔在隔离区,界限分的如此明白。他们极度痛苦、绝望,成了心理上的绝症患者,最后选择自杀,悄悄逃离,从这不开心的世界上消失,寻找属于自己、容纳自己的另一个美好世界。这是谁给的?社会。
“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他们原本就和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啊,一样工作、上学,努力活着。但他们不能公开身份,活着不是自己的生活,在意社会的各种看法。这些都不是他们的错,却要让他们买单。明明是我们思想的落后与偏见,无知与愚昧,明明是我们无法接受,就因为他们的是少数群体,他们必须忍受,少数人无法发声,仅仅因为他们是少数人,这是多么的不公。他们大多数人在前半生一直都默认为自己有病,甚至为了变成所谓的“正常人”而扭曲真实的自己去接受许多不正常的治疗,比如电疗。
“你再也不会有选择同性恋的欲望了。”
“你再也不用有欲望了。”
“你好了。”
真的,好了吗?
“一个人对性和爱的态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在于这个人本身。”
同性恋有错吗?当然没有。本来爱一个人,是天性,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否决他人的生活权利和方式。对同性恋者来说,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比生命还重要。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被平等对待。如果可以,他们也想得到家人、朋友、社会的祝福。可在当时是个奢望。如今,全国人民呼吁共创和谐社会。所谓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一百个人是一百种不同的声音并又相互尊重。“快乐的方式不止一种”,同性恋和每个人都一样,它不是异类的标签,都为自己喜欢的生活而活,每个人都应用平等的眼光相待。当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对同性恋情侣在牵手,不要震惊地面容失色或厌恶一瞥,应莞尔一笑,给予眼神上的祝福,给予尊重。
我很喜欢一句话,“我喜欢上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是同性而喜欢他,只是我喜欢上的这个人,刚好是同性而已。”愿所有人被世间温柔以待。(吕品茜)。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五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柴静在央视十年里经历的大型新闻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透过《看见》,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柴静。
散文。
般的叙事风格,细腻婉约的情感表述,都将柴静的博学多识与扎实的文学功底展露无遗。“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我对于柴静这样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心生敬畏。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时刻,是柴静主动请缨去到现场了解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她七次与“非典”患者面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公民知道真正的“非典”。她以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责任约束自己,用真实回报受众,用真实击败流言。她的勇敢和执着给每一位读者注入养分,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反思,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明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本职,努力工作,为整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作为公民对于社会的最基本的回报。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隐私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六
上个学期读过六七本书,最有体会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但是这本书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不过已经读到了第十五章(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了。
柴静是一位主持人,但是她的主持生涯和别人大不相同。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刻意的去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
她在第一章里说:“别当了主持人就是不是人了。”我们可以在电视中看到有很多节目是从演播厅由主持人口述说出的,有的表述能力强的主持人还好,能够让听众看节目的时候如同身临其境,但是,如果表述能力不是那么强的主持人,就不能让听众看到节目的时候如同身处现场一样了。就像播一个地震的新闻,在这本书中第一章里说到的新疆大地震一样,书中讲到,在2003年2月的时候,新疆大地震的时候,柴静就去到受灾现场,她在受灾现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这会儿是在演播室,灾难对我来,只是一个需要完成的新闻,我只关心我播报赈灾的数字而不是流利。”
所以我觉得新闻是需要我们去用我们的皮肤感觉新闻,而不是只单纯的用嘴说出来,而且我们做出来的节目要有人味。这个时候的柴静还在“时空连线”栏目做,但是在这之后,她就调去了“新闻调查”,走之前,梁健增主任送给她一本书并写了一句话:“在连线中起步,在调查中发展。”这句话也启示着我,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在第二章里,说的非典时期,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是对“非典”避而不见,只有新闻工作者和记者在一个个非典感染者中穿行,柴静就是其中一个,而那一天是柴静来到“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在那样危急的时候,作为一名记者,她穿越在每一个染上“非典”的病人中间,只为探求事实的真相。
好的文章永远看不完,一个作者能够写出好的作品,只拥有博学远远不够,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仅仅拥有好的表达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作为一个实地记者,要用我们的皮肤去感觉新闻。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七
《看见》很贴近生活,很多当时很轰动社会的事情,很多社会显示问题。柴静一直在成长,什么样的是记者,怎样报道才是新闻报道应该做的。2013年的非典、双城的创伤、山西煤矿造成的环境污染、中国几次地震事件、监狱里面的女人、药家鑫事件、同性恋的歧视、农村土地征收冲突、踩猫事件这些一切的一切。
应该怎样来报道新闻,应该怎样来分辨善恶真假,用这样的角度来看事情,用怎样的方式来了解中国。很有意义的一本书,这本书是目前我唯一会在看完一章之后会沉思一会的书。它引人深思。
就好像书的开头说的:“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所经受的,我必经受”。双城的创伤中孩子的心里的创伤,孩童的心里问题。孩子心里觉得大人的不了解,认为受到的侮辱,书中说的:“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采取极端的方法,往往也会走向极端。
关于同性恋,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张北川教授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中,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作纯洁,把愚昧当作道德,把偏见当作原则”
关于社会中很多我们看不过的事情,不要那么愤青。
就好像踩猫事件中的网友悬赏事件相关人的人头,后来有网友说,对于悬赏也很抱歉,因为如果踩猫是错误的,为什么要在错误的事件上继续错误,并且延续了错误。
……。
这本书值得看几遍。作者:傻叉菇凉。
柴静看见读后感篇十八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题记。
非典发生的时候,我还在襁褓中,具体情形是完全不知道的。从长辈们口中听说,从柴静的《看见》中得知,那是2003年的春夏之交,有一场无法忘却的苦难,我们将永远记住,那就是——sars“非典”。
2003年的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占据了报纸的绝大版面,电视不停地播报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我妈后来跟我聊天,聊到我刚出生第二年的非典。她说,那年我们这边的超市的白醋和药店的板蓝根价格已经炒上天了,她也随大流,认为熏醋可以预防非典,正好那时候家里有瓶白醋,她就在家煮醋熏醋。我也曾在网上看到当年记者拍到的白醋1000元一瓶的历史照片。我能想象当时全国面临的局面:新闻上的死亡人数持续上升,成为大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再配上几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学校会给每个班级发放消毒水,嘱咐学生们注意身体;边缘小城的人们则认为这只是一场远方的战役,威胁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只是这场战役远方的观战者。
诗人顾城在作品《一代人》这首诗中写道:“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人的一生中会用眼睛看到无数的故事,或喜或悲。这就是看见,亦是柴静的《看见》。透过柴静的笔,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非典笼罩下的北京城。这一年的春天,应是往年春光明媚的好时节。非典却将整个北京城恶狠狠地拖进一场惨白色的漩涡里,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疫情公布由五天一次改为一天一次;取消五一长假;北京市确诊三百三十九例,疑似病例四百零二人。”恐惧“嗡”地一声像马蜂群一样散开,盯住了人群。担忧不知所措地弥漫在空气里的每一个角落,蚕食着人们最后的意志。因为传说北京要封城,能走的人都走了。原本熙熙攘攘的长安街变得死寂,人们在慌乱中开始疯狂抢购食物,街上少有的人也无一不戴着那种几层厚厚的口罩,只露出一双双眼睛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北京像一个大锅,就要盖上了。”各种流言在帝都的人与人之间流传,比病毒本身更可怕的是人们的恐慌。
医院内外无处不在的是恐慌与惧怕,医院里蔓延着更伤感的情绪——绝望。绝望是一种惨淡的空白,静静地刻在病人的脸上。一个哈尔滨老人发着高烧,脸上烧得发亮,脖子肿得很粗,脸上的肉堆了起来,眼睛下面有深紫色的半月形,呼吸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水声。他说,他的老伴也得了,昨天去世了。绝望是无助的两行清泪,即使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也被绝望充斥着。一个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医生拍着卫生院消毒车的车前盖,泪流满面:“政府去哪儿了呀?怎么没人管我们了呀?”牛小秀是急诊科护士,她坐在台阶上,泪水长流:“我每天去要,连口罩都要不来,只能用大锅蒸了再让大家用……我不知道这是我的错还是谁的错……”
书中有一段令我记忆格外深刻,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发生的场景。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了输液室,发热的病人都集中到这里来输液。无论是不是感染了sars的病人都在这儿沤着,医护人员也在这儿沤着,没有隔离服。哪怕转运那天只有蓝色的普通外科手术服,他们说他们靠精神防护。“人民医院有九十三名医护人员感染非典,急诊科六十二人中二十四人感染,两位医生殉职。”我无法想象来到这这个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气。那沉闷的带着死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和意志。病房中凌乱的被褥和四脚朝天的椅子,意味着逃命般的撤退。但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她不能感到恐惧,尽管她活在每天早上测量体温以确保自己并非感染了非典这样的噩梦里。她说:“我管不了这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这是整章中最令我触动的一句话。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问自己,如果我是当年的医护人员,我会义无反顾地上前线吗?我承认,我迟疑了。我害怕我走进病房后就再也走不出来了。柴静也害怕,但她选择当了记者,那就必须去病房。她说她不害怕非典,她憎恨它。但怎么可能不害怕呢?她每天回到宾馆后都会洗很长时间的澡,洗脸的时候会突然觉得是死神在摸着自己的脸。害怕恐惧是人之常情,柴静在我心目中仍是一名战士一般的勇者形象。真正的勇者不是不会恐惧,而是在恐惧中仍勇往直前。柴静选择了记者的职业,听到了职业的召唤,走进了病房。医院的医护人员,选择了拯救患者的这个职业,病人在哪里,他们就应该在那里。那些为此殉职的医护人员,虽然他们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将永远屹立于天地间,屹立于人们的心中。如今,非典已经结束,但当年那些无私无畏的身影我们会永远记得。
非典的回忆太痛苦了,是一道无数人不愿提起的伤疤,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与祭奠。
那场恐慌记忆最终还是结束了,以为感同身受,可其实原来事实远不止于此,眼含热泪,不敢看,不敢想。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