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 中国文脉读后感(汇总12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一
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刘和审美潜流。”谈到文化,势必是一个极为博大深远的话题。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我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面对如此之繁华盛景,一个中国人,若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一无所知,甚至鄙薄,显然是极端可怕的。这不禁让我们意识到,品鉴和把握先祖赋予我们的财富,并将其不断延续,推向高峰,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古往今来,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荡荡,其之深,难寻其底,其之绚丽多姿,琳琅满目。正如我上文所说,把握和品鉴其精髓是关键所在。而文学的发展变迁正是华夏文化延续变化的一条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线,它的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华。因此,抓住这条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领悟文化的神韵精髓。
然而我惊喜的发现,点明主题之后,《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既是文学的发展,亦是历史的变迁,生动地为我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纵观全书,开始的两个篇目,《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是总体纲领,它们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中国书法史,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分别以个体进行精细论述,使全书更加丰满充实大浪淘沙,历史沉浮,那一条贯穿中国文化的文脉正逢抉择的关键。我们面对着继承与发扬的机遇与挑战,余先生的作品点明了社会的现状与背景的潮流。经典不可复制,此话掷地有声,既承认了人类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提出,应当敬畏经典,保护经典。
读《海迪姐姐的故事》有感读《莫泊桑文集》有感中国文脉读后感书评。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二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略大概,就像那一条倔犟的山脊所连成的天际线。正是这条天际线,使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一种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这股潜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间主流;属于文学,并不从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并不一以贯之,而是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吸附力,更有排斥力。
就个人而言,不经过教育,何能自由取用?
余秋雨进一步说:“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每个时间和空间的民众自由取用、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到那位流浪草泽、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受过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因此我敢断言,任何民粹主义的自由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文脉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汉字大约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王朝谱牒,甲骨文和金文……终于听到声音了,那是《诗经》。《诗经》使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稻麦香和虫鸟声。这种香气和声音,将散布久远,至今还闻到、听到。”
我们看到了,背靠着一大批神话传说,刻写着一行行甲骨文、金文,吟唱着一首首《诗经》,中国文化隆重上路。其实,这也就是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出场前的精神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
余先生说:“寻得这股潜流,是做减法的结果,……减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然“得脉者难得知音”,所以,余先生只能深深一叹,他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明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这样,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三
去北京玩的时候,看到了余秋雨的《中国文脉》一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竞也是爱不释手,是因为封面的“黑”里透红,还是因为黑色封面上虽小却也很显眼的白色字体余秋雨?说不清是什么原因,虽说明知道上网去买的话肯定会打折的,在这里买一点也不打折,是原价38元,书也比较笨,纸也是有些泛黄的,也还是比较重的,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也不能放手。
许是那股“潜流”,许是“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许是对《诗经》的评论:在平实的麦香中熔铸着伟大和奇丽;许是对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的分等级,许是对“屈原”的肯定:一动一静,一祭一读,都是屈原;魏晋文脉的三段论,南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真的是一部《中国文华史》,不同时代的文化的比较、四大名著的论述……真的能让我们“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然后,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真想,去领略这份文脉,莫再等待。
笔墨是我的喜爱,但也只能算是喜爱,在上学的时候学习过它,现在还要使用它。对过去的毛笔字也只能算是一项喜爱,好歹会提笔划拉几下,爱好王羲之的行书、欧阳询的楷体,看它们是一种欣赏,或者说只能是爱看,却不会赏它,读过了这个笔墨的历史篇章,里面有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喜爱毛笔字了,假期里也抽出时间来翻开很久以的书法字贴写了几张,很是生疏,但看到笔墨的痕迹,嗅到墨香,心里总是一种欣然,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的神韵总是承现在脑海中,围绕在身边,真的也想做一名考古学家,去古墓中寻找感受古人的那种书法气韵。
东晋王家,那种历史文化,王家那数也数不清的书法家,自王正的八个儿子,产生了四个杰出书法家,其中的王旷又出了比自己有名的儿子王羲之,这个胆腹东床快婿也娶了个“女中仙笔”郗璿为妻,又生了七擅长书法的儿子,“凝之得其韵、徽之得其势、操之得其体、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这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不可能不懂书法,连献之的保姆李如意也是草书名笔,东晋王家,无处不飘逸着书法的香气,若能在其家的外墙院站一站、闻一闻那种感觉也会令人心醉。王羲之的书法在唐朝皇帝的珍爱中进一行得以提升,也出现了习王的“欧柳颜赵”,这四家之中,我最喜欢欧阳询的字体,也曾习过它的字帖《九成宫醴泉铭》,欧体的书法以“险劲挺秀”而名,评《九成宫醴泉铭》的也很多,“楷书之盛,肇自李唐,若欧、虞、褚、薛,尤其著者也。余谓欧公当为三家之冠,盖其同得或军运笔之妙谛。观此帖结构谨严、风神遵劲,于右军之神气骨力不相悖,实世之珍。”读到这儿,总不免提笔再去临习一下字帖,却总感到那份神韵离自己太远,即便极其遥远,但能临摹一下总能沾到点墨痕,还得多抽时间学一下,宋代的“苏黄米蔡”也曾领略过,尤其是其中的苏轼,很喜欢他的词风,也喜欢他的笔韵,“苏黄共阅一手卷”,苏黄的情趣相同,苏轼的《寒食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卷》也有相通之处。
虽说明清的书法没有唐代的鼎盛,但我还相信历史已入黄昏,文脉不会打盹,笔墨也会重振。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四
《中国文脉》这本书是作家余秋雨在写的,在这本书中,余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
作者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起,历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瑰丽的文学作品。
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写了很多他的诗句,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开阔的气势书写着人生。第二段写的是阮籍和嵇康两人,他们可以称得上“魏晋名士”了。第三段写的是陶渊明,他以诗句展示出了最鲜明的文学主张,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
唐代文化中诗是最繁荣,唐代诗人的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属韩愈和柳宗元。宋代文脉写的是苏东坡,他对诗、词、书法、音乐等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元代出现了戏剧的',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
而古往今来的人们大多壮志未酬,例如:南山脚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数百年后才被人记起;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多次被贬谪;万里觅封侯的陆游,至死也未见九州统一;八千里征途,三十年征战的岳飞,终究不抵流言蜚语;不畏汉武,严谨记实,受奇耻大辱后仍不停笔写《史记》的司马迁,人情失恰,不知所踪。
综观余秋雨先生在本书所写的文人志士,大多壮志未酬,空留遗憾!但是正是这帮豪情高涨,充满斗志却显无奈,似是不懂风情的文人志士,传承发展了中华文化,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们那种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置生死与度外,不失气节大义的气概,是我等学习的楷模!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脉。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根源,中国文脉的基础,深深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中国之魂。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五
喜欢读《中国文脉》,源于它的名字;坚持读下去,因为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反复读几遍,得益于它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对文化的思考。
谈到文化,势必是一个极为博大深远的话题。它是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源,是我们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历经千余载岁月的涤荡,我们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面对如此之繁华盛景,一个中国人,若是对自己的文化渊源一无所知,甚至鄙薄,显然是极端可怕的`。这不禁让我们意识到,品鉴和把握先祖赋予我们的财富,并将其不断延续,推向高峰,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古往今来,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荡荡,其之深,难寻其底,其之绚丽多姿,琳琅满目。正如我上文所说,把握和品鉴其精髓是关键所在。而文学的发展变迁正是华夏文化延续变化的一条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线,它的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肝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华。因此,抓住这条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领悟文化的神韵精髓。
于是,我仔细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然而我惊喜的发现,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开篇第一句即指出“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刘和审美潜流。”这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指明了我所追寻的方向,将文学的主线升华为了文脉,这正是其根源所在。
点明主题之后,《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史记》,魏晋(:中国文脉读书心得)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既是文学的发展,亦是历史的变迁,生动地为我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纵观全书,开始的两个篇目,《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是总体纲领,它们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中国书法史,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分别以个体进行精细论述,使全书更加丰满充实。作者站在研究者个人的角度,展现的是研究者个人的史观和研究心得,并不过分强调说教,虽有争议,但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平民,能够站在研究者的肩膀上,努力借助研究者的眼睛,鸟瞰浩瀚的中国文脉,“窃取”某些硏究者的点滴研究成果已经获益匪浅。
大浪淘沙,历史沉浮,那一条贯穿中国文化的文脉正逢抉择的关键。我们面对着继承与发扬的机遇与挑战,余先生的作品点明了社会的现状与背景的潮流。经典不可复制,此话掷地有声,既承认了人类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提出,应当敬畏经典,保护经典,如此,才能重整重组,在大力改革中创造与推进新的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六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掩卷沉思,顿时感慨良多,这种感慨来源于对《中国文脉》的再次阅读。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跟着作者的讲述在中国文明、中国文学的长河里行走过一番一样。沿着中国文华、文学的长河漫步,遇到了一些可以称得上高尚的人,正是这些人延续了中国文脉,也正是这些人,让中华文明的种子在中原大地上开花结果,更是因为这些人,让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精神和内涵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起,一直讲到明清时期的文化专制与崩溃,这是一个长时段的发展脉络,作者用高雅大气的文字把中华文化、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梳理的透彻了悟。
在中国文脉的长河里,你会和皇帝炎帝碰面,你会和女娲、盘古、后羿相遇,你还会和先秦诸子聊上几句,比如你可能会和孔子谈谈“仁”,和孟子聊聊“义”,你会和庄子所说“梦”,或许你还会和韩非子侃侃“法”。这实在是一种畅快的精神之旅,如果先秦诸子都能复活过来,能与他们对上话,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可惜他们都去见马克思了。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是谁在延续着中国文脉呢?你一定会想起屈原、司马迁、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鲁迅。当然我只是简略的列举了一些重量级的人物,这些人都是我们熟悉的,次重量级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白居易、李商隐、柳永、王安石、文天祥、陆游、辛弃疾、岳飞、胡适等等。正是这些人以自己的人格和文采延续着中国文脉。熟悉历史的人大概都有一般的印象,这些人大概在他们自己所处的时代,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可喜的政绩,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在他们自己所处的时代一点也不讨人喜欢,甚至屡次被贬官,数次遭到小人的妒忌甚至诬陷。可是现在,以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审查历史,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熠熠生辉,他们给后世留下的文采和生命气节,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的体悟。
比如孔子,这个至圣先师的有些思想到现在还是我们社会中官方规则的母本。比如老庄的出世哲学,到现在还是我们在仕途上不得志后的心灵归宿。比如陶渊明给我们建立了精神的桃花源,依然是中国人心灵的故乡。比如李白的诗歌,到现在我们还在为他的飘逸的诗情,奇幻的想象着迷。比如杜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到现在我们还在为他的史诗般的情怀感慨不已。比如鲁迅,到现在我们还在为他所剖析的国民性的深刻见地感叹不已。
这样的排比可以列举长长的一串,正是这些人,让我后人体会到了人的高贵和尊严,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中国文脉。
这是我第二遍阅读这本书--《中国文脉》,跟第一次相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清晰的逻辑。有些书是可以反复读的,因为随着你对某一领域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一个领域中的书与书之间的内容是可以相互印证和互为依托的。重读这本书是因为三个月前我读了《中华文化史》,正是由于有了《中华文化史》中宏观背景作为铺垫,这次重读这本《中国文脉》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人的一生是需要一些打底子的书的,比如作为中国人,你一定要知道中华文化的历史,因为理解了历史才能看懂当代,你还必须了解西方文化史,因为这些能让你有更为宏阔的视野看待我们的文化,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有了这种宽广的视野对比,有了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你才不会走向自我封闭和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
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作为一个人,都有必要了解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只有知道了我们是怎么来的,你才会知道我们该向那里去。否者,你的生命就会糊里糊涂,你的人生就会不明不白,你的生活就只有赚钱、吃饭、穿衣和各种勾心斗角以及各种攀比。或许偶尔还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一声感叹: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七
古往今来,文化洪流奔涌不息,其之大,浩浩荡荡,其之深,难寻其底,其之绚丽多姿,琳琅满目。正如我上文所说,把握和品鉴其精髓是关键所在。而文学的发展变迁正是华夏文化延续变化的一条清晰而又重要的主线,它的活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璀璨的精华。因此,抓住这条主线,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领悟文化的神韵精髓。
然而我惊喜的发现,点明主题之后,《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原点,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展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既是文学的发展,亦是历史的变迁,生动地为我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纵观全书,开始的两个篇目,《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是总体纲领,它们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中国书法史,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分别以个体进行精细论述,使全书更加丰满充实大浪淘沙,历史沉浮,那一条贯穿中国文化的文脉正逢抉择的关键。我们面对着继承与发扬的机遇与挑战,余先生的作品点明了社会的现状与背景的潮流。经典不可复制,此话掷地有声,既承认了人类一切文化壮举由盛而衰的必然规律,同时也提出,应当敬畏经典,保护经典。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八
最初对余秋雨老师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视歌手大赛上,他作为文化课考官,在评点歌手答题的同时,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文化历史知识,当时很多听不太懂,只是觉得他出口成章,各种文学典故信手拈来,让很多人崇拜至极。
后来,读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读懂了几分他的苦心,他对于中华文化是如此的热爱如此的维护,一心想推广开来,可是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一心向钱的社会,他所做的就像是对着大海呐喊一样,声音被隐没在海浪里了。
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民族文化呐喊,一起为保留我们灿烂的精华而呐喊,可能这些声音就能汇聚成强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传播到四面八方。
这篇《中国文脉》,余老师是依照历史的顺序,为我们一一清点每个阶段最伟大的文学家。
从《诗经》的吟唱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上路,历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瑰丽的文学作品。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而余老师认为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汉赋的成就相对最弱,幸好还有占据历史性学至高地位的司马迁和《史记》。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有很多成为熟语的诗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开阔的气势来写宇宙人生。第二段,是阮籍,嵇康两人,真正称得上“魏晋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渊明,他以自己的诗句展示了最鲜明的文学主张,戒色彩,戒繁复,戒深奥,戒典故,并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本人也是最喜欢他身上这种悠然淡定的超然气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荣,留下最壮丽的一篇。余老师心中唐代诗人的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属韩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他是一个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傲视千年。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诗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戏剧的出现,弥补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一个重大缺漏。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中国文脉严重衰弱,还好有一部《红楼梦》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着,慰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较低。现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脉的也就是鲁迅。
现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余老师说,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来。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里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
然后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和期盼者。
我们在等待……。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九
余秋雨评价唐朝诗坛:“一群男子,一路辛苦,成了民族迈向美的天域的里程碑。他们,都是中国文脉的高贵主宰。”唐朝时中华民族最大的骄傲,那心境平和,气韵高华的大唐文明成就了这个民族的气质与高贵,使从此以往的中国人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种剥离不去的诗情画意,或孤傲,或华贵,或清冽天真,却也都弥足珍贵。
我们很欣喜地发现诗人这一特殊群体以其特有的敏感记录着历史不一样的审美格式。李白笔下对山水性灵的惊讶,他如不系之舟,奔忙追赶着充满陌生的美好,他自由舒展的灵魂,构筑了中华文明中最飘逸最性情的成分,也充溢着令人向往的盛唐气象,这样的浩荡,山川共仰。杜甫的生命却交织在苦难与飘零的漩涡中,而他最动人的博爱悯人也恰如其分地从这荒泽泥沼中绵绵不绝地滋生出来,面对风雨飘摇的凄楚与不堪,他报以眼泪、悲悯和随之即来的笔墨,他绵亘着荒乱时代为数不多的善良与大美。王维则沾染着略显贵族的安静的诗意,像余秋雨所说“连忧伤都是浩荡的,连曲折都是透彻的,连私情都是干爽的,连隐语都是靓丽的”,他的美,是平易却也是深邃的。而提及他们三人,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字造诣几乎占去唐诗的大半灵气,而且他们的命运都经历了相同的拐点——安史之乱。这场逼得唐玄宗落荒出逃,唐王朝元气大损的浩劫动乱,险些断送这三个稀世大诗人的生命,因而我们不得不审视一个共同命题:政脉与文脉的重叠与交错。
余秋雨并未在书中详述政治对文化的操纵,想来是因为在写这些文字时正处于敏感动荡期,他本人也因为政治问题而不得已躲入深山小屋中,才慢慢梳理起中国文脉的。但我们能清晰地感知,纵然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不能限制住文化发展的进程,就像连魏晋那样荒谬无度的乱世也出了许多风姿超群的名士,但政治权利却总是在其存在的状态中凌驾于文学领域之上,因而开放自由的政治格局缠绕着的是文化的汩汩涌动的欣欣向荣,而愚昧僵硬的统治下文脉大多只能委屈地苟活,这样的敏感脆弱,我想应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
我们仍就祈愿,在当下,能依然延续着中国文脉的生命潜流,这样盛大的脉络将成为民族进程的天际中最灿烂的云霓。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十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为还可以回忆些什么东西,但可惜,除了书上留下的些许印记可以佐证我曾看过,提起书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读书时觉得这本书是在讲中国的文化历史,被余秋雨先生飘逸脱俗、温润厚美、充满灵性的文笔所折服,看过了便罢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现在我觉得,没有思考的看书是有量无质的,这次,我很庆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这本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夹叙夹议的散文形式对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作出点评,我觉得本书其实算得上是文学评论,作者对文学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有系统点评,这是一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全面点评需要系统的阅读和鉴赏,而查阅完中国从古至今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优秀作品足以见得作者对文学深厚的功底。
对阅读此书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来谈一谈我阅读本书时产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中国文学背后的作者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文字和符号,他们仿佛站在了人前,诉说他们所经历的喜乐伤悲。每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伟大的作者、画家、诗人、书法家,他们可以统一简称为创作者。但每一个创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是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或是一片繁荣国富民强的大唐盛世,亦或是外族入侵改朝换代的明末时期。不同时期的作者所投射出的作品读起来又有不同的感觉,他们可以是豪迈祥和,也可以是萧瑟悲壮,可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也可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豪迈。
不信?可以问问自己,你印象中的李白是否是一个英姿勃发,充满天真的侠客形象,他拿着酒杯,兴致所达之处,挥斥方遒,他仿佛永远都不会老去。
再比如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杜甫老先生,他站在破落的房子外,用悲凉的目光投向风雨飘浸下无依无靠的百姓,他已垂垂老矣,抚须长叹间留下这样一句诗。印象中的李白英姿勃发,无法想象他的年老。温厚纯良的杜甫恂恂然一长者也,可实际上,历史考证李白要比杜甫大上将近一轮。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里,会在读者心中兑换成不同的年纪形象。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闪耀在蓝色星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一样,皑皑屹立千年而不倒,能传承至今而没有被泯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而这种文化本身,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才可以不被历史所淘汰。
首先,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我们要感谢一个叫做秦始皇的伟人。因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与文字语言的不统一有关。如果没有秦始皇及时地以强权统一文字,让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种族的人用同一种文字语言,也许中国文脉早已不复存在。文化的传承还带给中国一种集体心理,比如说修竹给人的风雅形象、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滴水穿石给人的坚韧之意、长年累月给人一种真实,甚至比他们在天文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历史以来,汉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过,占据过,剥削过,但是,汉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战胜之后却在文化上战胜了外族,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互相远征、互毁文明不同,历史上中国人内战再激烈,也不会自毁文明,即使是游牧种群落入中原,也迟早是华夏文明的一员,去瞻仰一些历史遗迹,去阅读中国传承才来的优秀文化,正是那些东西和那些地方,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在荒热沙漠上行走的旅人发现甘泉的感觉,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思考由浅入深,启人思考,受益颇多。但是,他谈到的一些东西我不是那么认可。比如文中提到“在当代的电脑书法中,最丑陋的隶书被大陆诸多机关大量取用,连高铁的车名、站名也包括在内,结果,人民即便呼啸而至,也逃不过那种臃肿、钝滞、笨拙的笔墨”,但我觉得用隶书无伤大雅,我对此的感受没有余老先生那样深刻,往小了说,隶书这种字体似乎并不好看,没有楷书的方正气势,也没有行书的飘洒自如,但是它严谨庄重,好辨认,试想一下在高铁的车名上书写狂草,那么会不会有人坐错站呢?往大了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统一使用一种字体可以达成规范,维持秩序。就像高考只能用黑色来答题一样,制定者无法面面俱到,但终归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因为本人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一些事物角度上看法片面偏颇,看的少想的浅。这都是需要我不断地在阅读思考中去改进和学习的,所以非常庆幸以读书笔记这种形式来督促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十一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值得一遍遍翻阅。既是文脉,便依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由黄帝时期写到近代,讲述了千百年来文脉的流传,或是激烈的脉动,或是微弱的哀吟,但不变的是他顽强的生命。
作者对中国文脉的解释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官方主流;不是民间主流;不属于哲学学派;虽然重要,但体量不大;时断时续,断多续少;对周围的其他文学现象有依附力,更有排斥力。
其中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寻此文脉用的是做减法的结果,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但是减法不是那么轻易做的,就像取舍的度怎么衡量由谁衡量,对所谓的经典名著的敬畏,对圣人的言论的敬畏,这一切都是阻碍。
“指手画脚的人,大多不懂斧钺。开山辟路的人没有时间参与讨论,由此造成了等级的倒错、文脉的失落。”
决定文脉品级的是品味,品味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但是中间缺乏路标指引,看似清晰的结构也因此变得不可控。所以才会导致文脉的沉浮。
文化好像总是被作为政治、经济、世俗的附庸,屈原总是被冠上爱国诗人的名号,诗人便诗人,非要与爱国扯上关系,不加爱国二字他依旧也可是辉煌的存在。这只由他的文化造诣决定,实话说《离骚》我现在也只能零碎背下,初见时极其厌恶他的兮来兮去和他层而叠之的生僻字。但是不可否认之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句所蕴含的美好意愿和个人节操。
作者对与市场乱象感到不安,一切虚假的冠冕套在不合地位的作品上然后炒得高价,表面上是佳作频出,实际上是乱象,破坏了所谓的文脉品味秩序。用作者的话来说是“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通俗一点讲就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话粗理不粗嘛。既授冠冕,必承其重。若是让一些不知哪个地方跑出来的作品成为文脉支撑,那这豆腐渣**也只有倾覆的结局了。所以说文化乱象必须警惕。
文中细讲了很多人,既愧于文化又益于文化的秦始皇、《史记》和司马迁、魏晋名士、陶渊明、盛唐爆发下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文化光亮数不胜数,一一略过,讲些我感兴趣的好了。
先前听闻有个书法作品叫做《肚痛贴》还笑的不能自已,直到我读到了王家深院部分,王家到底有多少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伯伯王导和叔叔,堂兄弟王恬、王洽、王茂之……数不胜数。王羲之五子均是书法大家,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个家族中不少女性也是了不起的书法家,“女中仙笔”郗v,文化翘楚谢道韫。在这种文化熏陶之下连保姆李如意也写得一手草书。脂粉裙钗之间,典雅的笔墨如溪奔潮涌。围墙内的场景是怎样的?这个门庭中进出的人大概很少讨论书法。但是早晨留在几案上的一张便条或许就能成为现在海内哄抢的国之珍宝。
谁也不把书法当专业,谁也不以书法来谋生。出现在那里的,只是一种生命氛围。
这种家族性的文化大聚集,常被认为是生命遗传(我原也这么认为),作者则认为这是书法艺术在经过无数锤炼后走到的一个经典的创造平台。这是难得出现的高尚文化,少有爆发,爆发之后就成为了永久典范。
唐代懂得崇拜,懂得从盛世反过来崇拜乱世,懂得文化极品不管出于何世都只能是唯一。这就是唐代之所以是唐代。《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平安帖》……任何热爱书法的人在抄写这些名帖时都会兴奋,获得精神上的富足,我相信。
文中用了很大篇幅讲述了百家争鸣时期有名的几家,老子孔子不必多说,我们或已对他们熟悉的不行。震撼我的`是那个时期的黑色亮光。
作者认为孔子是堂亮的棕黄色,类似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老子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庄子是飘逸的银褐色,韩非子是沉郁的金铜色。
墨子,是黑色。墨子有一批绝对服从命令的学生。整个墨家弟子组成了一个带有秘密结社性质的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想起我们也有的结社权利)较之诸子百家中其他学派的亲密师徒关系,墨子的是浓烈的凝聚力量,感召弟子共赴生死,他的弟子同时具有了一种仁侠精神。
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于齐国创办的稷下学宫,延续了一百三十多年。
它以极高的礼遇召集各地人才,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学派。稷下学宫对于寻聘和自来的学者根据学问、资历、成就分别授予不同的称号,使学宫在熙熙攘攘之中,维系住了基本的学术秩序。
稷下学宫之人“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这既为国政出谋划策,又能使各学派独立于政治之外,自由发展。几乎同时雅典学园的兴盛,一中一外,不变的是自由思维的发展。
中国文脉读后感高中篇十二
我们很欣喜地发现诗人这一特殊群体以其特有的敏感记录着历史不一样的审美格式。李白笔下对山水性灵的惊讶,他如不系之舟,奔忙追赶着充满陌生的美好,他自由舒展的灵魂,构筑了中华文明中最飘逸最性情的成分,也充溢着令人向往的盛唐气象,这样的浩荡,山川共仰。杜甫的生命却交织在苦难与飘零的漩涡中,而他最动人的博爱悯人也恰如其分地从这荒泽泥沼中绵绵不绝地滋生出来,面对风雨飘摇的凄楚与不堪,他报以眼泪、悲悯和随之即来的笔墨,他绵亘着荒乱时代为数不多的善良与大美。王维则沾染着略显贵族的安静的诗意,像余秋雨所说“连忧伤都是浩荡的,连曲折都是透彻的,连私情都是干爽的,连隐语都是靓丽的”,他的美,是平易却也是深邃的。而提及他们三人,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字造诣几乎占去唐诗的大半灵气,而且他们的命运都经历了相同的拐点——安史之乱。这场逼得唐玄宗落荒出逃,唐王朝元气大损的浩劫动乱,险些断送这三个稀世大诗人的生命,因而我们不得不审视一个共同命题:政脉与文脉的重叠与交错。
余秋雨并未在书中详述政治对文化的操纵,想来是因为在写这些文字时正处于敏感动荡期,他本人也因为政治问题而不得已躲入深山小屋中,才慢慢梳理起中国文脉的。但我们能清晰地感知,纵然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不能限制住文化发展的进程,就像连魏晋那样荒谬无度的乱世也出了许多风姿超群的名士,但政治权利却总是在其存在的状态中凌驾于文学领域之上,因而开放自由的政治格局缠绕着的是文化的汩汩涌动的欣欣向荣,而愚昧僵硬的统治下文脉大多只能委屈地苟活,这样的敏感脆弱,我想应不是文学的悲哀,而是文学的高贵。
我们仍就祈愿,在当下,能依然延续着中国文脉的生命潜流,这样盛大的脉络将成为民族进程的天际中最灿烂的云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