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脉读后感1000字(7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文脉读后感1000字篇一
中国文学三千年的发展史中,著作浩如卷帙,星座璀璨夺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秋雨老师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法"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遂地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地取舍。
秋雨先生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像一条倔犟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延绵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位来决定的。品位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脉。秋雨老师讲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位,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的大道,人类的尊严。文中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热爱与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伧的屈原、倍受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宋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近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文中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位;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然回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中国文脉读后感1000字篇二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上一次是在高中。本以为还可以回忆些什么东西,但可惜,除了书上留下的些许印记可以佐证我曾看过,提起书名模糊的好看二字,再不剩其他。以前读书时觉得这本书是在讲中国的文化历史,被余秋雨先生飘逸脱俗、温润厚美、充满灵性的文笔所折服,看过了便罢了,作者的角度就是我的角度,作者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但现在我觉得,没有思考的看书是有量无质的,这次,我很庆幸我可以留下自己一些小小的思考。
这本书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夹叙夹议的散文形式对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作出点评,我觉得本书其实算得上是文学评论,作者对文学作品及穿插在其中的历史人物都有系统点评,这是一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因为全面点评需要系统的阅读和鉴赏,而查阅完中国从古至今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优秀作品足以见得作者对文学深厚的功底。
对阅读此书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来谈一谈我阅读本书时产生的一些小小思考。
1、艺术风格所折射的生命基调。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中国文学背后的作者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文字和符号,他们仿佛站在了人前,诉说他们所经历的喜乐伤悲。每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伟大的作者、画家、诗人、书法家,他们可以统一简称为创作者。但每一个创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时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是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或是一片繁荣国富民强的大唐盛世,亦或是外族入侵改朝换代的明末时期。不同时期的作者所投射出的作品读起来又有不同的感觉,他们可以是豪迈祥和,也可以是萧瑟悲壮,可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也可以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乐观豪迈。
不信?可以问问自己,你印象中的李白是否是一个英姿勃发,充满天真的侠客形象,他拿着酒杯,兴致所达之处,挥斥方遒,他仿佛永远都不会老去。
再比如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杜甫老先生,他站在破落的房子外,用悲凉的目光投向风雨飘浸下无依无靠的百姓,他已垂垂老矣,抚须长叹间留下这样一句诗。印象中的李白英姿勃发,无法想象他的年老。温厚纯良的杜甫恂恂然一长者也,可实际上,历史考证李白要比杜甫大上将近一轮。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里,会在读者心中兑换成不同的年纪形象。
2、文化的传承断裂和延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闪耀在蓝色星球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像中国一样,皑皑屹立千年而不倒,能传承至今而没有被泯灭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而这种文化本身,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才可以不被历史所淘汰。
首先,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到秦朝,我们要感谢一个叫做秦始皇的伟人。因为文明的割裂、分化、小化都与文字语言的不统一有关。如果没有秦始皇及时地以强权统一文字,让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不同种族的人用同一种文字语言,也许中国文脉早已不复存在。文化的传承还带给中国一种集体心理,比如说修竹给人的风雅形象、晚霞给人的凄艳感受、滴水穿石给人的坚韧之意、长年累月给人一种真实,甚至比他们在天文学和植物学上的真实更有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历史以来,汉族在政治上被很多民族侵略过,占据过,剥削过,但是,汉族也常常在被外族战胜之后却在文化上战胜了外族,这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与世界上其他古老帝国互相远征、互毁文明不同,历史上中国人内战再激烈,也不会自毁文明,即使是游牧种群落入中原,也迟早是华夏文明的一员,去瞻仰一些历史遗迹,去阅读中国传承才来的优秀文化,正是那些东西和那些地方,决定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
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在荒热沙漠上行走的旅人发现甘泉的感觉,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脉的思考由浅入深,启人思考,受益颇多。但是,他谈到的一些东西我不是那么认可。比如文中提到“在当代的电脑书法中,最丑陋的隶书被大陆诸多机关大量取用,连高铁的车名、站名也包括在内,结果,人民即便呼啸而至,也逃不过那种臃肿、钝滞、笨拙的笔墨”,但我觉得用隶书无伤大雅,我对此的感受没有余老先生那样深刻,往小了说,隶书这种字体似乎并不好看,没有楷书的方正气势,也没有行书的飘洒自如,但是它严谨庄重,好辨认,试想一下在高铁的车名上书写狂草,那么会不会有人坐错站呢?往大了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统一使用一种字体可以达成规范,维持秩序。就像高考只能用黑色来答题一样,制定者无法面面俱到,但终归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因为本人知识储备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在一些事物角度上看法片面偏颇,看的少想的浅。这都是需要我不断地在阅读思考中去改进和学习的,所以非常庆幸以读书笔记这种形式来督促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在写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
中国文脉读后感1000字篇三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夺目,哪些作品和人物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成为穿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思考,运用"减法"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而见筋,减而见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的取舍。
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就像一条倔强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地之限,并领略了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味来决定的。品味决定等级,等级构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品味,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类尊严。文中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的感悟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热爱和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的先秦诸子、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悲怆的屈原、倍受酷刑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的魏晋名士、唐诗宋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国文脉至深的科学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绕着秋雨先生的淡淡忧伤和飘忽的无奈。中国文脉源远流长,有过诸多的辉煌,也有过百年的苍凉。中国现代文学成果寥落,偌大中国没有出现过一个近似于王阳明的哲学家,也没有出过一个近似于曹雪芹的小说家。研究队伍的夸张、伪饰、把玩的风尚大幅贬损了文学的形象。面对当前寂寥的文化良知领域,秋雨先生主张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重建普世范本,清理地基搬开芜杂,寻获大柱石基,让出疏朗空间,洗净众人耳目,呼唤亘古伟步,期待中华文化的复兴。
现代是如此的荒瘠,我们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中国文脉在今天的断裂,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是中华民族魂的失落。
中国文脉她不是一篇散文,她是一种宣言,是一种思想。她对于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防止当今工业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疏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读《中国文脉》一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短时间沉静下来,细细体味文中优美的词句,慢慢感悟文学的品味;忘记尘嚣,忘记利益,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耐心地回顾过去,静静地审视周围,回归自然回归本我。
明天,我们还能这样吗?
意志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要创造或是破坏某种东西的自由的憧憬,是能从中创造奇迹的创造力!
中国文脉读后感1000字篇四
余秋雨老师成名很早,在他成名之后,拜读过一本散文集,与我心中的张爱玲、沈从文比,犹如繁花与藤蔓,最终觉得索然无味而没有读完。后来余老师以文化学者自居,多少有些心生厌烦。
看完《中国文脉》这本书后,觉得余老师涉猎之广泛,我辈望尘莫及。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坏小孩,在舞台角落拉开幕布偷看在书海中徜徉的余老师,完全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妄自点评。
文中说,孔子的《论语》开辟了中国散文的先河,开始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但仔细思量,《论语》里子曰东一句,西一句散漫的说着,不就是散文吗。文中将孔子对文脉的影响排在孟子、庄子之后,这点我是很不服气的。
我从喜欢《论语》到喜欢孔子,长大后看《论语》和小时候背诵课文里的《论语》节选感受完全不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读到这段,觉得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大道理。标准答案的翻译是这样的:学了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现在读觉得场景应该是这样的:在一个放学后的黄昏,孔子和一群学生在小酒馆喝酒,酒过三巡,孔子说"以前看过的书,过段时间拿出来再看看,会有新的理解,还蛮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试试。"觥筹交错间,又是几杯过后他又说;"那位远方的朋友来到这里,就一起喝几杯吧!"远方的朋友来向孔子敬酒,孔子道:"实在喝不了了,跟你第一次喝酒,你不知道我的酒量,不怪你,但我实在喝不了了。"也许孔子就真的和我想象中一样,是个二不兮兮的可爱小老头吧。这样受后世敬仰的敦厚可爱小老头居然被排在巧舌如簧的周庄之后,实在有点接受不了。
文中把《诗经》排在《离骚》之后,我确实也不懂。最喜欢《诗经》中《风》的诗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多么青涩可人的爱情故事,这和拗口难懂的《离骚》比,竟然在它之后?记得《大学语文》学过一篇《离骚》的节选,其中一段老师讲了4节课吧,才明白是说我的家乡,武汉市江夏区被洪水淹没了,屈原站在山顶唏嘘不已。
读完余老师古文今译的离骚,觉得屈原,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富二代,本想大展宏图,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只好把那些伤感和悲叹化作离骚动人的诗篇。不过读完还是很感慨,原来在那个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种植兰花了,并且能分出兰草和蕙兰。
黄庭坚的字,余老师评价不高,他喜欢颜真卿。中国字演变的变化并不大,为什么清朝至今,没有出现过"苏黄米蔡"这样,普通大众都公认的大书法家。也许正如文中所说,王羲之的父亲、叔父伯父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兄弟、妻子、嫂子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几个儿子是书法家,就连王羲之的女佣,也都写得一手好字。这样崇尚书法的社会氛围已经不再,又怎么可能出现书法大家。
余老师文中说,司马迁的贡献不仅仅限于《史记》,更在于为以后的史官做了表率。死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在遭受宫刑以后窝囊的活着。但更让人惊奇的是,司马迁在接受宫刑出狱后,汉武帝不计前嫌仍然为他封官,召他入殿献言献策。
中国文脉读后感1000字篇五
最初对余秋雨老师的印象,是在前些年的央视歌手大赛上,他作为文化课考官,在评点歌手答题的同时,为我们普及了很多文化历史知识,当时很多听不太懂,只是觉得他出口成章,各种文学典故信手拈来,让很多人崇拜至极。
后来,读了他最有名的《文化苦旅》,似乎读懂了几分他的苦心,他对于中华文化是如此的热爱如此的维护,一心想推广开来,可是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一心向钱的社会,他所做的就像是对着大海呐喊一样,声音被隐没在海浪里了。
但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民族文化呐喊,一起为保留我们灿烂的精华而呐喊,可能这些声音就能汇聚成强有力的音符,能穿透海浪传播到四面八方。
这篇《中国文脉》,余老师是依照历史的顺序,为我们一一清点每个阶段最伟大的文学家。
从《诗经》的吟唱开始,中国文化开始上路,历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伟大的诗人和瑰丽的文学作品。首先,在先秦诸子中,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庄子、孟子;第二等级:老子、孔子;第三等级:韩非子、墨子。
而余老师认为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汉赋的成就相对最弱,幸好还有占据历史性学至高地位的司马迁和《史记》。
魏晋文脉,分为三段,第一个在战火硝烟中接续文脉的,是曹操。有很多成为熟语的诗句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他用干净朴素凝炼的笔墨,以开阔的气势来写宇宙人生。第二段,是阮籍,嵇康两人,真正称得上“魏晋名士”。第三段的主角,陶渊明,他以自己的诗句展示了最鲜明的文学主张,戒色彩,戒繁复,戒深奥,戒典故,并创造了一种以“田园”为标识的人生境界,成了一种千年不移的文化理想。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本人也是最喜欢他身上这种悠然淡定的超然气息。
唐代文化上的繁荣,留下最壮丽的一篇。余老师心中唐代诗人的前四名,当属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唐代的文章,写的好的当属韩愈和柳宗元。
宋代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他是一个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傲视千年。排在他后面是是辛弃疾、陆游和李清照。
及至元代,诗歌、散文不值一提,但戏剧的出现,弥补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一个重大缺漏。关汉卿、王实甫的出现,让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中国文脉严重衰弱,还好有一部《红楼梦》以世界性的高度存在着,慰抚了五百年的荒凉。
中国近、现代文学,成就较低。现代作家之中,真正懂文脉的也就是鲁迅。
现代如此荒瘠,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余老师说,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来。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里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
然后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和期盼者。
我们在等待……
中国文脉读后感1000字篇六
去北京玩的时候,看到了余秋雨的《中国文脉》一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竞也是爱不释手,是因为封面的“黑”里透红,还是因为黑色封面上虽小却也很显眼的白色字体余秋雨?说不清是什么原因,虽说明知道上网去买的话肯定会打折的,在这里买一点也不打折,是原价38元,书也比较笨,纸也是有些泛黄的,也还是比较重的,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总也不能放手。
许是那股“潜流”,许是“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许是对《诗经》的评论:在平实的麦香中熔铸着伟大和奇丽;许是对先秦诸子的文学品相的分等级,许是对“屈原”的肯定:一动一静,一祭一读,都是屈原;魏晋文脉的三段论,南北朝文化、唐宋元明清,真的是一部《中国文华史》,不同时代的文化的比较、四大名著的论述……真的能让我们“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然后,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真想,去领略这份文脉,莫再等待。
笔墨是我的喜爱,但也只能算是喜爱,在上学的时候学习过它,现在还要使用它。对过去的毛笔字也只能算是一项喜爱,好歹会提笔划拉几下,爱好王羲之的行书、欧阳询的楷体,看它们是一种欣赏,或者说只能是爱看,却不会赏它,读过了这个笔墨的历史篇章,里面有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喜爱毛笔字了,假期里也抽出时间来翻开很久以的书法字贴写了几张,很是生疏,但看到笔墨的痕迹,嗅到墨香,心里总是一种欣然,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的神韵总是承现在脑海中,围绕在身边,真的也想做一名考古学家,去古墓中寻找感受古人的那种书法气韵。
东晋王家,那种历史文化,王家那数也数不清的书法家,自王正的八个儿子,产生了四个杰出书法家,其中的王旷又出了比自己有名的儿子王羲之,这个胆腹东床快婿也娶了个“女中仙笔”郗璿为妻,又生了七擅长书法的儿子,“凝之得其韵、徽之得其势、操之得其体、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这种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不可能不懂书法,连献之的保姆李如意也是草书名笔,东晋王家,无处不飘逸着书法的香气,若能在其家的外墙院站一站、闻一闻那种感觉也会令人心醉。王羲之的书法在唐朝皇帝的珍爱中进一行得以提升,也出现了习王的“欧柳颜赵”,这四家之中,我最喜欢欧阳询的字体,也曾习过它的字帖《九成宫醴泉铭》,欧体的书法以“险劲挺秀”而名,评《九成宫醴泉铭》的也很多,“楷书之盛,肇自李唐,若欧、虞、褚、薛,尤其著者也。余谓欧公当为三家之冠,盖其同得或军运笔之妙谛。观此帖结构谨严、风神遵劲,于右军之神气骨力不相悖,实世之珍。”读到这儿,总不免提笔再去临习一下字帖,却总感到那份神韵离自己太远,即便极其遥远,但能临摹一下总能沾到点墨痕,还得多抽时间学一下,宋代的“苏黄米蔡”也曾领略过,尤其是其中的苏轼,很喜欢他的词风,也喜欢他的笔韵,“苏黄共阅一手卷”,苏黄的情趣相同,苏轼的《寒食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卷》也有相通之处。
虽说明清的书法没有唐代的鼎盛,但我还相信历史已入黄昏,文脉不会打盹,笔墨也会重振。
中国文脉读后感1000字篇七
车窗外是绵延的山脉,高低起伏,各有其态。遍布竹海的高山少不了几许裸露的山脊,却也不觉突兀,黄褐色的土壤与竹的墨绿相衬,颇有几分相映成趣的味道。这,或许便是一种脉吧?一种自然的脉,有起有落,或有断裂,却依然浑然一体。这,又多像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脉》中所提到的文脉啊。不过是一个有形而一个无形罢了。
所谓文脉,在余秋雨先生看来,便是一个减法。依我所想,所谓减法,便是由加法演变而来。如若没有余秋雨先生那般多的底蕴,没有巨人之肩的高度,便也不会有这文脉一说了,更遑论余秋雨先生那种手握斧钺大胆取舍的果敢与对文化的敏锐洞察之深刻。
全文从太过古老以致无法考究的神话开始,带领我们穿越一个个朝代,领略朝代中各个文采魅力均是惊艳绝伦的著名文人,探寻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生平,追随他们的足迹,直至今朝。而将这一切串联后得到的,即是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文脉”。
初论及文脉,我不能说一无所知,但也大略明白约是如山脉一般的、专属文化的一条脉络。然而却从未想过这脉络中涌动的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组成了这脉络。那么,是什么呢?是文人吗,还是所谓“文化”呢?
我自是没有余秋雨先生那般幸运,家门前的大山里还能有幸遇到古旧的藏书阁,但毕竟,家附近还是有山的。怀揣着对“脉”的一种敬意,我登上了山。在山顶俯瞰,俯瞰山脉,也俯瞰林立的楼房。入目密布的楼房,假若城市是一种“脉”,那楼房该是这条“脉”的基础。那文脉的基础是文章么?是诗词歌赋么?不,我想不是,文脉的基础当是文字,是余秋雨先生口中的“笔墨”之雏形。因它只是墨色端庄的方块字,还未曾拥有那种恣肆壮美的体态与内在。
余秋雨先生认为,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它贯穿了古今,述说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没有错,笔墨的确承载了历史,但在我看来,在看了《中国文脉》一书后的我看来,承载历史真正内涵的,却是文字,笔墨真正能代表的,不过是当代人的一种精神罢了。我从未觉得自古以来的文人是文脉的全部,对我而言,文字才是全部。
在书中随余秋雨先生的思潮,随历史的波涛,我见过了太多文人一生的足迹、坎坷和辉煌。没错,他们是笔墨的传承者,他们也用自己的精神书写了历史,但是,倘若没有文字,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又何以书写呢?笔墨于我,不过是文字的衍伸,是一种更具国人内心真情的文字。但换个角度,笔墨又是文字的升华,用文字来讲述情感,或许需要很多描写,而笔墨,也许只需几许。也因此,笔墨和文字成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尽管它们本是同源,同是用于表达国人内心真情。当然,文字更深得我心。
我无意感慨,但眼看这时代,笔墨除了成为文档中字体一栏的固定一员,也并无太多用处,并不为大多数人钟情。尽管政府提倡学写毛笔字,学习这种笔墨,可是真正喜爱它,不将它视为一种无奈的任务,抑或是炫耀的资本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否认在千千万万人中,总有那么些钟情于笔墨的人们,但需要我们灌注情感、花费大把时间和精力的笔墨,除了那些真正有底蕴、有阅历的人们,又还剩多少呢?
故而,我更为看重文字。
无论多少年过去,文字依旧是人们表达、体现情感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从国人出生开始,由身边人引导;上学,又转变为谈吐和作文;工作,又演变成所谓论文的存在;再过几年,它又成为你抒发内心愁绪和欢乐的表达方式。就这样,文字成为证明国人生活阅历、文化内涵,抒发国人内心情感的几近唯一的方式。墨色端庄的方块字牢牢占据了绝大多数国人的内心,国人惯于用此表达,也钟情于用此表达。这种表达,往往成为中国历史上浩长文脉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篇章神话、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至近代、现代、当代的散文、新诗、小说等等。也正是因为这种表达,专于文字的表达,使得文字无可替代地成为中国文脉奠定的基础。
至此,我终于解开困扰我内心许久的谜题,明白在我心中文字才是文脉之基础。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端庄方块字是有无穷魅力的,仅一个字,就可以从它的变形中发现无数奥妙。而当文字一个个汇聚在一起,成为文章的时候,文字就仿佛是你的心,它连接了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四维空间和二维平面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才是文字真正的精华所在,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文字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生命的传承,生生地担起了中国的文脉。
行走在这条文脉之上,领略文字的伟大,虽从不曾妄图将自己与文脉相接,但却深深地明白,文字仍在,文脉永存。
文字中华民族的根源,中国文脉的基础,深深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中国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