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读后感(优质8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一
曹刿论战记录的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战役,曹刿用自己的智慧帮助鲁庄公战胜了强大的齐军。这篇文章的精髓在于曹刿准确抓住了时机,给鲁国带来了胜利。从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像曹刿那样能够抓住时机,出奇制胜。
抓住时机,对于职场上或即将进入职场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曹刿就是通过击鼓和车辙观察齐军的状态,从而抓住了战胜齐军的时机。但在实际生活中,而时机并非像《曹刿论战》中那样是能够看到,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所以,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时刻都要运用我们的五官去发现可以向他人展现自己才能或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一旦发现,我们就要时刻抓住。同时我还要说的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曹刿之所以能够抓住机会,就是因为他熟悉各种兵法,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兵法。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机会到来之前,我们还要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其实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等等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达到一定程度,在机会到来之时,我们才能很好的抓住它。
作为保烟一名新进的员工,我认为抓住每一个向厂领导和各位同仁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的机会,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我必须积极向老员工学习工作技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熟悉保烟的厂规厂纪和基本的运作流程,尽快尽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与此同时我还要努力踏实地、认真地做好每件事情。虽然现在我暂时在保全班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最基本的是三车间机组的有几台,具体位置在哪。其次保全班的工作涉及到三车间各个领域,我们大概了解到这些领域的工作情况。还有我们还进行了相关培训,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最重要的是,我在保全班学到了什么是细节。由于三车间的卫生很重要,所以任何角落都要干净,我们每天的工作都要细致到一个胶点,一个细节的错过,就会导致我们一天的工作满盘皆输。注重细节,是我在保全班最大的体会。
虽然我并不确定自己今后会在哪个职位上工作,但是无论在哪我都要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从而得到能力和事业上的提升。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二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段,题目是编者后加上去的。短短的二百余字,简洁地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事件,通过对话和行动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曹刿的形象。
全文侧重在曹刿的“论战”。通过战前“曹刿请见”原因的表达--“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开始,重点塑造曹刿“远谋”的形象。在战前“问战”的环节中,曹刿单刀直入问鲁庄公“何以战”,呼应前文战争背景的叙述--“公将战”,直接引出庄公“将战”的原因。第一,庄公着眼自己身边的近臣,于是有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一点被曹刿直接否定,原因很简单,小的恩惠不能遍及所有人,百姓不会因为自己国家的君主总是小恩小惠自己身边的近臣,而为自己的君主打仗的。第二,庄公着眼自己对神明的敬畏,于是有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一点也被曹刿否定,曹刿认为祭祀时对神明的祭品都是“小信”,不能使神明保佑,凭借神明的保佑来打仗,实在是不靠谱。第三,庄公着眼于自己对国家的治理方面,于是有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点才真是君主应该做的事情,于是得到了曹刿的肯定,“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的形象。
从战前的论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曹刿的“民本思想”,两国交战,是要依靠百姓来打仗的,不能依靠贵族,更不能依靠虚无的神明,只有百姓拥护自己的国君,才能真的拼命为国君而战,只有百姓支持,才能打仗。曹刿思考的方面很明确,也很直接,因此在战前准备的环节就明确表现出了曹刿对战争的认识,也表现出了曹刿不同于“肉食者”的“远谋”--政治远见。
曹刿并不是在战前品头论足,而是要亲赴疆场,与鲁庄公并肩作战。在战场上,曹刿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文章在叙述时略写战争时的具体情况,通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写出了当时战场上关键时刻曹刿的表现,同样通过对话,描写出曹刿的形象。
战场上的表现,在战后论战中有了具体的解释,这也是本文突出的写作特色--通过对话侧重“论战”。在战胜齐师后,庄公问取胜原因,曹刿具体解释了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于是有了“夫战,勇气也”的精彩论述,有了“一鼓作气”的战术思想,有了“辙乱旗靡”的追击时机的准确把握,这些文字紧密的呼应战场上关键时刻的决定,也展示出了曹刿的指挥才能。
整体来看,曹刿在这场战役中,有为国分忧的精神,深知“取信于民”的重要,有“当机立断”的才干,深知“战场虚实”,有指挥若定的才能,可谓是:国难当头,智曹刿挺身而出退齐师。
庄公的形象。
对曹刿的评价可以说是一幅对联的下联,如果要为这幅对联对一个上联,恐怕就要重点关注文中的另一个形象鲁庄公了。
鲁庄公在文中经常容易被误认为是“不能远谋的肉食者”,因为庄公不懂“取信于民”,把作战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神明上;因为庄公不懂战术,不能在战场上把握时机,文中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可以看出;因为战争打胜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胜,在“既克”后,还“问其故”。基于以上三点,鲁庄公经常被冠以“鄙”的评价。
鲁庄公是真的“鄙”吗?
其实,对鲁庄公形象的分析,恰恰是本文最值得挖掘的教学价值。
昏君还是明君?
在具体的文章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庄公并不是一个昏君,也不是一个“鄙”的君主。在“齐师伐我”之时,“公将战”,可见庄公作为小国君主(鲁国当时是小国,齐国是大国),并没有在大兵压境之时苟且退缩,而是坚决迎战,可见其决心。这种情形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军兵临东吴的场景,东吴内部马上就分出两派,投降派和主战派,孙权在面对各方面的意见时一直“沉吟不语”。庄公面对这种情景时,非常果断地决定迎战,可见其决策的果断。
在“曹刿请见”时,庄公立刻接见曹刿,于是“乃入见”,可见庄公当时求贤若渴的状态,当曹刿“问何以战”之时,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当时的画面:庄公很可能与一群大臣在作战地图前,一起商量如何打仗,如何埋伏等等策略,但却没有一点进展,因为齐国太强大了。在这个情况下,曹刿来了。于是曹刿单刀直入:“何以战?”先不说如何打仗,首先要说的是我们凭借什么来打仗,这是战争的根本。也许,当曹刿此语一出,大厅中的人一定是被曹刿都吸引过去了。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大家可能都顾不上什么繁冗的君臣之礼了,于是,庄公认真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句话也许是非常自然地对着周围一起商议计策的心腹大臣们说的,从庄公的角度来说,他首先就得考虑到直到现在,“大兵压境”之时,还能跟君子站在一起,共同御敌的大臣,这些人是鲁国的股肱之臣啊。但是曹刿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因为从曹刿来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大臣能力不够;还因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打仗是需要老百姓的,小的恩惠老百姓是感受不到的,所以老百姓不会卖命去打仗的。
然后庄公又说了第二条理由:“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把希望转向神明,于是又被曹刿否定了,因为“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祭祀的这些方面,在战争面前,真的属于小的信用,不值一提,因为神明不会帮助某一方来打赢一场战斗。
接着庄公说了第三条理由:“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终于指向了“民”。于是,曹刿高度肯定了这一条打仗的理由,认为是“忠之属也”,可以凭借这一点来打一仗。
庄公列举三条理由,从“近臣、贵族”到“神明”,再到“庶民、百姓”,即使前两条原因被曹刿直接否定,也并没有怒色,而是继续陈述理由。最关键的是,庄公对百姓的“忠之属”,是庄公一直在实施的,并不是曹刿启发庄公之后,才去做的。从庄公陈述的三条理由我们可以看出,庄公很重“分享”,很重“信用”,很重“公正公平”,无论是对近臣还是虚无的神明,抑或是平头百姓,可见鲁庄公还是很重视“取信于民”的政治基础的。
从曹刿的“入见”行动及“问战”的对话,恰恰可以看出,庄公广开言路的状态,虚心纳谏诚意,这样的君主一定是一个明君。
当曹刿肯定鲁庄公最后一条原因后,说“战则请从”时,庄公便携同曹刿一起参战了,并且“与之乘”,君主与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可见庄公对曹刿的信任与欣赏。在战场上,曹刿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是在关键时刻对庄公下达军事命令的建议,庄公及时听从并执行,可见庄公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鄙”。
在战胜后,庄公没有沉浸在取胜后的狂欢中,而是“问其故”,让曹刿进一步解释战场上做出判断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庄公并不清楚当时为什么要如此决策,只是基于对曹刿的信任,才按曹刿建议进行的,这里突显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也同时突显了庄公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
只有君臣同心,才能面对来犯之敌,取得战争的胜利。
曹刿的主动请见,在体现曹刿具有为国分忧的精神同时,也能显示出鲁庄公治国所施的德政,否则在关键时刻怎么会有人挺身而出?只有曹刿,没有庄公,绝不会有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
于是,我们可以从容地写出上联:
大兵压境,明庄公知人善任纳贤士。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三
历史上的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记载了这次战役的文字就有一篇叫《曹刿论战》。文章以传神的笔墨记载了曹刿自荐与破敌的经过。
读完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曹刿论战是个担心国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同乡问他为何要去管国家的事。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那些达官贵人没有远谋的。这里可以发现他作为一个老百姓却担心国家大事,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普通百姓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二、曹刿善于抓住战机,既谨慎又有耐心。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才进军,打得齐军落荒而逃,这里说明他有耐心,沉得住气,很理智。当鲁军个个迫不及待地想要上阵杀敌时,他可以忍住,不会盲目冲上去。可他为何要等齐军击鼓三通后再出军,可以用他的那句名言来解释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就是他善于抓住战机的表现。齐军逃后,鲁庄公下令追击,曹刿说不可。随后跳下车,俯身看敌军败退的车辙,又上车遥望敌军旗帜,才下令追击。原来他是要看看敌军败退的车辙是否纷乱,旗帜是否东倒西歪,以此来判断身在曹是否真的败退,这里也体现了曹刿很谨慎,不贸然追击敌人。而他竟能从车辙、旗帜中观察到敌军没有埋伏,是真的败退,也能体现他很聪明机智。
不过,我有一点不大明白:若齐军有埋伏,假装败退时也是车辙纷乱,旗帜东倒西歪,装得十分逼真,那么曹刿岂不中计了?总而言之,这篇文章体现了曹刿非凡的作战的智慧,虽然现在已经不经常打仗了,但曹刿非凡的作战的智慧依然令我钦佩。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四
《曹刿论战》选自左丘明的《左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关于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而关于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五
曹刿,一个布衣(即今天的百姓),是个不在其位的人。常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曹刿却因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就主动向鲁庄公自我推荐,愿意跟随鲁庄公参与战争。曹刿的邻居们对此不理解,就对他说;“战争,是国家的事,有当官的人出谋画策,就足之够矣,你何必去多操那份心?”他的看法却与众不同,他认为,作官的人,许多人只是想当官发财,没有什么深谋远虑。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他就主动向鲁庄公自荐。
在鲁庄公面前,他正确地分析了战争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谈到了战前应有的准备。在跟随庄公参战的过程中,他又根据战争不同情况,为其出谋画策,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曹刿在战争过程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不过,这场战争,若没有鲁庄公的英明,能胜利么?鲁庄公是个贤明君主,对于一个布衣的曹刿,他并没有小视他。他能听取曹刿的意见,做到言听计从,这是十分不容易的。这是任何妒贤嫉能,独断专行的领导者做不到的。若庄公没有广纳贤才的胸襟,他不会接见曹刿,若庄公被层层官吏包围,曹刿也见不着他。若庄公不是实事求是、礼贤下士而又十分虚心的.人,他不会认真听取曹刿的意见。若庄公没有知人之明,而在短暂谈话中,就盲目相信曹刿,就把国家重大事情托付给曹刿,也是十分错误的。庄公相信曹刿,是他有知人之明的表现。所以曹刿是了不起的,鲁庄公更是了不起的。
鲁庄公能做到“衣食所安,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他是很不错的领导者。他能作到为百姓、下人谋利,能作到真诚、守信,作到按具体情况处理具体事情,这是十分不错的。不过,他更了不起的,是在于知人。如果他不能在短时间内知道曹刿的能力,盲目相信曹刿,若曹刿是个虚名的自荐者,其结果就是长勺之战必败。如果他已探出曹刿的能力,却又怀疑曹刿,而不言听计从,其结果也将是失败。这就是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是在曹刿见庄公的短暂时间内就决定了的。这就是,庄公在短时间内,已经知道了曹刿的才能,而且又十分相信他,才取得胜利的。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六
《曹刿论战》一文,从它的结构安排和人物刻画上来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通过齐鲁之咱,歌颂鲁庄公“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君主胸怀。
同时,正面描写了曹刿的“政治才能”和“军士才能”。但在老师教学中,以及有关教学参考书中只表扬了曹刿的“阴谋”,只字不提庄公的胸怀,反若鄙视他,使他相形见绌。我认为这违背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对庄公的评价有是片面的。我认为真正值得赞扬的是鲁庄公这个人物。因为无劝无是的曹刿,其“远谋”能从分发挥并取得成功,这都是庄公的功劳。就文章交代来看,决不能排除庄公大力支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庄公的“任人惟贤”是长勺之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我们不妨来分析以下全文,看一看庄公作为:“公将战,曹刿请见。”在强齐压境,紧张备战的形势下作为一国之君还能顾及到“草民”来访并亲自接见,这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啊!更可贵的是,在曹刿一一否定了他的战略方案时,庄公并不生气,而是更谦逊地说下去,当曹刿要求“战则请从”,庄公就“与之乘”。倘无庄公的“纳贤”,曹刿的一腔报国热忱何能如此顺利地如愿以偿。可见,庄工的“纳贤”为曹刿施展“远谋”创造了条件。
庄工军事才能不如曹刿,也许治国方面强于曹刿。你看:“衣事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虽然,此举就参战条件来讲,显然不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工的政治清明。也就是说他不贪婪,不腐朽,能以诚待人,能顺应潮流,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他毕竟处在那个愚昧时代,我们又怎能过分苛求呢?当然“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更不用说了。再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常被议论者所忽略。其实,我们从此可以看到这个弱国之君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气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含意深刻的语句来赞扬庄公的。我认为作者写曹刿的“远谋”,其目的就是来赞扬庄公的君主胸怀的。不管怎样说,我们分析一篇文章要从全局着眼,而不能断章取义,否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错误评价了文章中的人物,移植了文章的实质,违反了作者本意。
如果有人说:“我们以前的分析是绝对正确的。”那么我深表遗憾,奉劝老师去细品一下鲁庄公其人。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七
《曹刿论战》写的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的作用可堪比巨鹿之战。是齐鲁两国战略转折点。
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个个虎视眈眈,曹刿是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关键人物——鲁庄公。
曹刿这个人,我们不得不说他胆子大到极点了,面对一代君王,依然措辞辛辣。“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这些都可以取他项上人头。如果不是鲁庄公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曹刿早就长眠于地下了!
曹刿善于运用战术,控制军心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鲁庄公也善于总结经验。不懂装懂是不少君王的坏毛病,他们才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笨,面对胜利只会享受和庆祝。然而鲁庄公在“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不就向我们说明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曹刿论战读后感篇八
《曹刿论战》写的是历史上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学了之后,同学的感触都有哪些?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曹刿论战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需要每个人都切实记取,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战争靠什么赢。
古代君主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虽然并不怎么欣赏儒家学说,但对老百姓的态度也就是民意还是看重的。曹刿直到听鲁庄公回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才觉得“民心可用”,满意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重民心”是不少人特别是儒家学者津津乐道的事。可仔细一想,我便纳闷了。众所周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两军交战主要是车战,规模不甚大,时间不甚长,很少出现高墙深沟对峙几个月的情况。那么,在一场小规模的决战后,胜负立分。所以,人民的支持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战略战术。在一场短时间的交锋中,人民的支持度是高还是低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作用,而将领的用兵就显得至关紧要了。曹刿的胜利其实在于两点:第一,齐军师出不义,深入别国,心理上吃亏且不熟悉地形;第二,巧妙地利用了战争中士卒心理作用,善于分析战场形势。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一个可笑的人物―宋襄公。这位扯起“仁义”招牌的君主,倒也颇点得了一些民心,甚至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的“霸气”不知从何说起。与楚军交战时,不击半渡之师―仁义;不攻未列阵完毕的楚人―仁义;不杀老弱残兵―仁义。可是,战争不相信仁义。宋襄公的军队被荆楚精锐打得落花流水,宋襄公本人也被一箭射中大腿,险些丢了性命。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对儒家“仁政”学说的一种莫大的讽刺。
在现代战争中,将帅所思考的乃是整个大局,个别战役的成败有时未必十分重要,因而人民的支持转而上升到首要的位置。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古代的烽火,我们就必须保持客观、谨严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结出真理的花朵。
它的作用可堪比巨鹿之战。是齐鲁两国战略转折点。
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诸侯国个个虎视眈眈,曹刿是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关键人物——鲁庄公。
曹刿这个人,我们不得不说他胆子大到极点了,面对一代君王,依然措辞辛辣。“肉食者鄙”的刺耳批评,“小惠未徧”、“小信未孚”的尖锐意见,这些都可以取他项上人头。如果不是鲁庄公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曹刿早就长眠于地下了!
曹刿善于运用战术,控制军心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是鲁庄公也善于总结经验。不懂装懂是不少君王的坏毛病,他们才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笨,面对胜利只会享受和庆祝。然而鲁庄公在“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战争的规律,提高自身才干。不就向我们说明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虚心。
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所作所为不是使人倍觉敬佩吗?
这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华章。人们谈及它时,总是为曹刿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而赞叹,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
名言。
在军事史上永放光辉。然而我在掩卷之余,更为曹刿那以平民之身,挺身而出担当大任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曹刿不是贵族,不是士大夫,只是一介草民。军国大事本来与他毫无关系,他也毫无责任,“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说得也有道理。古人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农工商、民众官府各司其职,即使国有危难,也不是曹刿这样“素食者”的责任所在,他依然可以袖手旁观。可是,曹刿却还是坐不住了。他毅然地站出来,请见国君,献计献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他自己又确实有着惊人的谋略才能。但更深的一层,曹刿之所以有勇气打破官民的界限、突破世俗的成见而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应当还是他救国于危难的一腔爱国心和责任感。
古往今来,胸怀天下、以社樱黎民的兴亡安危为己任的精神一直都最受崇仰。古人的修身操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层次分明,从我做起,但最后的目标仍然是天下,仍然是壮志凌云。至于明末爱。
国学。
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振人胸臆,即使千载之下,也会令人激动不已。
国之为国,虽然有专门负责统治的官府君臣,但每个百姓也都是国中的一员,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国家兴盛,社会繁荣,人民便可以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政治腐败,国家动荡,人民便会流离失所,难以为生。至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人民便连生命也难以保全。可见国家的命运直接关乎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国家的命运。而反过来,可能一个人在涣映大国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聚少成多,众志成城,如果每一个人都怀着富国救国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情势不能改变,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