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双减政策下的德育论文1000字 教师双减政策下的德育论文2篇
作为教师,我们要运用教学知识,适宜施教;掌握法律法规,依法执教;懂得相处之道,理智行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双减政策下的德育论文1000字,供大家参考阅读。
篇一:教师双减政策下的德育论文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班主任,我一直秉承着“与孩子们共成长”的理念。两年间,从“鸡飞狗跳”到“斗智斗勇”,再到“心有灵犀”,我和孩子们一同克服了一个个“难题”。孩子们从天真稚嫩变得懂事守纪,我也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创设奖励制度,巧抓班级常规
班级常规建设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窗口,更是优良班风学风形成的基础。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制定了集章制度,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集满10个苹果就可以抽选礼物。一支彩笔、一封表扬信、做一天老师的小助手……趣味的奖励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营造了“你追我赶”的积极氛围,班级常规的建立也是水到渠成。
此外,我还借助“每周惊喜”提升班级凝聚力。新的一周,我会把“SURPRISE”写到黑板上,根据班级整体的表现多方面进行考量。如有孩子破坏纪律,则从末尾擦去一个字母;如果孩子们的表现都很棒,就按顺序添回被擦去的字母。一周下来,“SURPRISE”是完整的,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一份惊喜奖励。这不仅让孩子们充满期待,也在告诉他们:一个集体中,只有每个人都为集体付出,集体才会取得优异成绩。
二、借助集体力量,化解班级难题
小A去外面淋雨了,小B在摘花苞,小C在围着花坛疯狂跑……有段时间,班级里类似的告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低年级正是孩子们建立秩序感、养成规则意识的时期。他们觉得老师是最有权威性的,所以会选择把其他人破坏规则的行为都告诉老师,期待老师帮他们解决。孩子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会形成依赖性,处理效率也不高。如何把告状这件事转向积极的一面呢?我决定借助集体的智慧。
对于课间奔跑打闹的告状,我利用晨会课,召开了“课间,我们应该怎么玩?”交流会。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另外,针对“同学间发生摩擦怎么处理?”这类问题,我也尝试着在班队课上组织孩子们进行情景再现,当当“小法官”,说说“小妙招”。班队课、晨会课上,同伴之间互相交流得来的经验,甚至超过了我反反复复的叮咛。集体的力量就像强心剂,可以帮助班级化解一个个难题。
三、依托班级活动,携手共同成长
班级活动能给予孩子们真实又丰富的人生体验,也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因此,每一次学校活动、每一次节日庆祝,我们都会用心准备,精心举办。亲子足球赛,我们组建班级足球队,积极备战,其他的孩子组成啦啦队,在场下加油呐喊。不管结果如何,孩子们一起体验成功,一起感受遗憾,当所有人为同一个目标而一起努力的时候,班级的向心力就会越来越强。元旦、元宵节、端午节等大大小小的节日,我们组织特色的班级活动,或是孩子们的文艺表演,或是节日习俗体验。今年的教师节,在家长的帮助下,45位孩子更是一同为班级的老师送上了一份特别的视频惊喜。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班级也变得越来越有爱。一次次仪式感很强的班级活动,让孩子们受到了真善美的教育,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着班级的凝聚力。
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我们需要拥有足够的教育智慧,遇到问题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办”,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其次,教育也是一种慢的艺术,是文火慢炖、润物无声的过程,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见影。我们更需要怀揣爱和耐心,用心浇灌每颗小花苞,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时间慢慢成长,静静等待花骨朵儿绚烂绽放!
篇二:教师双减政策下的德育论文
春暖花开,正是学习好时光。为进一步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增强班级工作经验交流。我们迎来了聚焦“双减”构建德育新模式专题研修暨宋诏桥小学第一届班主任微论坛活动。
宁波教育学院的陈全英教授做了《爱与责任——教师的职业底色》主题讲座,让我们再识教师职业。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专业地爱。爱儿童是老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但对班主任而言,师爱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专业能力,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尊重、理解、接纳孩子;二是专业地认识孩子,包容孩子;三是严格要求孩子。我们还要规范地教:一是运用教学知识,适宜施教;二是掌握法律法规,依法执教;三是懂得相处之道,理智行教。陈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两个感人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有教育智慧者是那些有守望感的人。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的毛小英老师做了《做最好的“我们”——小组合作成长制度下的班集体建设》主题讲座。英子老师首先分享了她的育人理念。作为教师,我们借此自勉又告诫: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寻找各自不同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接着,英子老师侃侃而谈她的实践成效,她的金点子多得讲也讲不完:智慧币奖罚评价机制、小组合作成长存折、《家校联系手册》记录加分、“光荣榜”签名加分、心情或新闻记录、个性化书香教室、一分钟班干部竞选、云小组视频会议……英子老师真是一个宝藏老师,她用一个个特色创建了独一无二、齐头并进的蒲公英中队。
宋诏桥小学的六位班主任老师在微论坛中也分享了他们的教育故事和优秀经验。
一天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良多,想起了前不久看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我也来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这里叫他小A,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人高马大,脾气急躁,一言不合就面红耳赤,抡起拳头就开打,班里大多数同学都挨过他的“魔掌”。
一、诊断病情,分析病因
经过持续观察,我了解到小A的爸爸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耳濡目染,就形成了和他家长一样的价值观。而小A的妈妈觉得孩子太难管教,直接花钱找了个培训班,包吃包住包学。就这样,父母双全的小A在培训班里过起了没爹没娘的生活,内心极度缺爱,没有安全感,在学校总是做些出格的事试图引起大人对他的关注。
二、结合病因,对症下药
(一)康复主力——教师的关爱与引导
既然他这么想让我关注他,那我就让他充分体会到“被需要”,于是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去“麻烦”他。“小A,报刊到了,请你去楼下拿一下,谢谢!”“小A,来检查了,去看看垃圾分类正不正确?”渐渐地,同学垃圾分类有争议的时候就会去找他。
二、康复精神支柱——父母的关心与鼓励
小A这样的家庭环境,就需要我们时不时煽个风点个火。但凡小A有一点进步,我全不放过,借各种机会一个个报喜电话打过去,小A的爸爸妈妈备受鼓舞,丧失的信心也渐渐回来了,不久后,小A又开始回家住了。
三、康复助力——同伴的帮助与认可
孩子更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帮助。我创造机会,先让小A主动帮助班级和同学做事。同学们看他吃苦耐劳,对他的态度也有所缓和。小A忘带学具了,同学主动借给他。小A作业不会做,同学愿意指导他。
现在,小A在班级里也交到了朋友。虽然他的成绩还不是很好,有时也会有急眼的时候,但“手术”后的小A,在慢慢康复中,而且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把孩子比作花朵,那么这些问题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花朵。让我们对这些别样的花儿少一点“雷霆之怒”,多一些“三月春风”,只要我们治病有方,我相信每一朵花儿都能自由开放,散发芬芳,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