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6篇
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奏响,我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骄傲,为生长在这个朝气蓬勃,不屈不挠的民族而骄傲!我自豪,为浴血奋战,换取和平的那些可亲可敬的人而自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6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 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阳光明媚的四月,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清明节快要到了,我与爸爸来到了红色革命圣地—位于乌鲁木齐市胜利路的八路军驻疆办事处参观,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我和爸爸边走边说,不一会就来到了八路军驻疆办事处。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年10月创建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在石碑的旁边那两层土黄色的小楼就是八路军驻疆办事处了。在这个古老的小院子里有许多古树,周围却矗立着高层建筑,这些现代建筑与两层小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进这古老的两层小楼,在一楼前厅的展台里,摆放着有关烈士们事迹的小人书,那上面记载着革命先烈为新中国解放英勇斗争的感人故事。再往里走就是他们的办公室了,那里面全是老式家俱,比起今天的新式家俱来,逊色多了但这些家俱展现了当时工作的'艰苦程度。这座小楼里一共有八间房子,在最外面房间的墙壁上张贴着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过的人员名单,有邓发、陈云等22位革命老前辈先后在这里工作过。他们省吃俭用,取暖用的竟然是用大油桶做的炉子。
站在烈士的画像前,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社会,建立社会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先烈们,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是你们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斗争,是你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让后人翻身做了主人。先烈们,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
参观完了八路军驻疆办事处,我感触很深。是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建设了我们的美好家园,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同学们,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祖国争光,为祖国添彩,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 2
又一岁清明,没有断魂的纷纷细雨,却迎来了明媚的春光,坟茔边的绿草依依,草叶上的露珠折射着七彩的光华,远方在如血的朝霞中初生的太阳为半边天幕平添一份悲壮的意味——江山如画,而这画卷正是用无数先烈们的的鲜血为颜料、白骨为画笔成就的。在这样一个以缅怀和追思为主题的日子里,我们虽然不能站在烈士们的墓碑旁为其默哀,却可以在心中为他们祭奠,向他们讲述祖国今日的昌盛,用行动继承他们的遗志,以告慰无数革命烈士在天的英灵。
兴国之策,薪火相传。建国后,连年战乱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逐渐暴露,匮乏的资源落后的技术与庞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如此恶劣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了王进喜、钱学森、钱伟长、李四光等一批民族英雄,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为国家分忧,分别在石油开采、国防军事、地质勘探等领域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留下的.“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名言一直激励和警示着一代代的后来人努力奋斗,不忘国家,并最终形成了传世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国之路,任在我肩。如今,中国的经济潜力和广阔市场逐渐显露出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国情与国际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遗愿还有许多不相符合的地方。作为民族新一代的栋梁,继承传统,富国强民,我们责无旁贷。而这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践行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开始,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在家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自觉承担一定家务,为父母分忧;在社会上,文明交往,礼貌待人,注重礼节,爱护环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先修身,才能更好地治国平天下。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 3
满山的杜鹃,四月的雨。清明时节,只得把怀念托付于清风,让坟前野花装点,以告远逝的祖先,使疫情不得亵读逝者的灵魂。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春节之前悄然拉开了它的序幕。疫情的`迸发与漫延,如洪水般袭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谣言四起,恐惧洋溢,也有无数英勇的人在向前线进发抗疫,他们简直付出了一切,但究竟有挽不回来的,也有人在抗疫中牺牲。他们都是普通的人,如一句话所言:“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在与死神赛跑的人。”
这个2月与3月,大约是最为沉寂的2月与3月,本该是喜庆的2月,由于疫情不得不在家中等候,街上空无一人。3月时,人们在复工后走上工作岗位,但城市依旧未能完整复苏。空留三月的花怒放。但也是英雄的2月与3月,在疫情面前,总有一群人冲在前方,但也有永远留在前方的人。疫情,忽视人类的感情,攫取人们的生命。
这次疫情,让人们堕入懊悔与深思。如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与另六名医生反映了这次疫情的可能,却被公安机关无理训诫,而且因上层阶级工作人员的疏忽,使控制疫情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被错过,这都是我们犯过的错。但我们也很侥幸,由于我们没有犯更不能容忍的错误,而我们的安康与生命也得以被捍卫。
生命一直脆弱,但团结在一同的生命不会脆弱,我们总能迎来暖和与希望,但许多人没能撑到那一刻,没能等到春风与春雨,就离去了。他们必然盼望生命,盼望能再迎来春天万物复苏的那一刻,但病毒不会手下留情,我们要做的不是祈祷,而是主动抗击,我们不会遗忘我们的任务,也不会遗忘逝去的灵魂。
4月4日,清明,全国举行哀悼。防空警报长鸣3分钟,国旗降半旗,我们会铭怀逝者,也不会让这样的悲剧重演,面对当下,立刻行动,才是十万火急。中国一直需求捍卫美好生活的人,需求有英雄主义。战争可能没有硝烟,但一样可怕,也需求有人挺身站出。
我们会记住灾难,也不会让灾难重演,这是我们的承诺,也是对逝者的安慰。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 4
国旗随着浩荡的国歌缓缓上升,它是多少的英雄好汉用鲜血换来的,是代表中国永不败的精神。
我还记得一首诗,至始让我印象深刻,“七律长征”,简简单单的四句话,概括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很是让人敬佩。对,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偏没有人民的一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930年,邓萍出任红三军团参谋长,担任红五军军长。1934年10月,红一方军开始长征后,邓萍协助红军军团长彭德怀,指挥部队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
娄山关战斗胜利后,红三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奋力发起攻城战斗。为了尽快取得胜利,攻占老城,邓萍冒着敌人的枪弹,身先士卒,率部队前进,迅速迫近到城北门外,隐蔽在一个小土墩的草丛中,与政委张爱萍一起观察地形和敌人的守城部署。他一边观察,一边与张爱萍交谈,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颗突然飞来的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年仅27岁。邓萍是长征牺牲的红军中最高级别指挥员。
有了这些英雄,才有新中国;有了他们的坚持不懈,才有了今天。是的,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记得陈毅说过:我们大家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只有经过失败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这让我想起一件伟大的事。
一个成绩非常好的初中生女孩,很是她不幸运,得了癌症,但她依然很乐观的去学习,看似什么病对她来说只是一个过客而已。他的父母很着急。带着她去求医,可是最后的结果深深打击了他们,最终女孩熬不过了,她在生前对医生和父母说:我死后,请将我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他们将代替我活下去。父母极为不愿意,但为了女儿的心愿,心痛的答应了。
这个故事让我感到惋惜,但她的做法、她的精神让我很是敬佩。是的,一个小女孩都能这么的伟大,为何我们不能做一小小的贡献呢?曾经的革命战士,如今的女孩捐眼角膜,都在为别人贡献,为社会贡献。我们应该继续着、发扬着、传承着这种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 5
周末,至善教育举行了一次以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地点是在资兴的百灶居红色教育基地。
一大清早,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坐着大巴车来到目的地。下了车,我们纷纷换上了红军服,系上小皮带,个个都神气十足的样子,看起来像极了真正的小红军。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活动项目:毛毛虫赛跑。开始我们组的组员不以为然,老是一次次地输掉比赛,后来终于意识到了比赛的重要性,于是都开始发力。我也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最后累得满头大汗总算是打平了。比赛结束后,大家开始跟着老师学唱红歌,个个认真地唱着,激情满满,气势如虹。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打鬼子”的环节。游戏开始后,我们高喊着:“冲啊!冲啊!”几颗手榴弹同时飞了出去,在敌军中间炸开了花,战场上硝烟四起,浓烟滚滚,我趁机瞄准目标抬手就是一枪,砰!砰!砰!接二连三地倒下了几个“鬼子”。我们扛上步枪,冲向“鬼子”的营地一起俘虏了剩下的敌人,把他们带到了长官面前,接着便是一片欢呼声“我们胜利了!胜利了!”结束后,长官领导我们举起右手,庄严地开始宣誓:“我宣誓!重走长征路,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此时我的心中油然而出一种信念: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中餐是体验民族文化---长桌宴。当地老百姓为我们这次参加活动的两百多人准备了好几条长长的桌子,桌上摆满了丰盛至极的美味佳肴,大家吃得可欢了。饭后我们转移到隔壁的大厅进行了才艺展示,我踊跃报名上台表演,并展示了自己最擅长的“朗诵”节目。因为这次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所以感觉不尽人意,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表现得更好。下午还进行了许多特别好玩的项目:滑索道、拔河、齐步走等等。滑索道是我一直很期待的项目,因为通过它让我战胜了恐惧,使我变得更加地勇敢。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 6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从7月24日开始,一场“红色基因代代传·长征精神永放光”暑期大学生遵义实践活动,在遵义这个“红色圣地”上展开。
活动由团中央主办,团中央学校部、团贵州省委员会、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学生联合会联合承办。整个活动分为几个板块:“青春·遇见贵州”全国大学生走进贵州旅游宣传活动、前期线上“红色记忆芯片”微信作品征集活动、线下“寻长征足迹·树坚定信念”实践活动、大学生国情观察团“红色文化”遵义走访活动和“会师遵义城·重走长征路”等。
在“青春·遇见贵州”全国大学生贵州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上,24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名大学生被聘为“贵州旅游宣传志愿者”。这意味着,他们可凭借颁发的“贵州旅游宣传志愿者”聘书,在活动结束后的随后3天免费游览遵义境内主要旅游景点,并对贵州旅游文化发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5日上午,全国50所高校的青年学子会师遵义城,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街;随后,队伍前往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广场举行祭奠活动。当天下午,队伍前往苟坝会议陈列馆、苟坝会议会址等地进行参观。
在已经参加过7次与“红色”有关的活动、来自井冈山大学的大二学生艾雨池看来,遵义红色景区的发展,不但记录了历史留下的红色记忆,更把这种红色精神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中。她认为“红色基因代代传”,要拿理论与精神去作为主导,再辅之以社会实践,比如红色采风活动、情景模拟等。
贵州民族大学的大三学生陈晓晓认为,“红色基因代代传”就是先辈吃苦耐劳、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的传承。她所在的贵州民族大学赴遵义红色记忆调研服务队,在本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实践团队”,成为240余支申报团队中脱颖而出的10支之一。
一个星期之前,另外20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作为国情观察团成员,率先来到遵义市的几个区县。他们在正安县、习水县等地,进行基层共青团建设、生态文明、扶贫攻坚以及留守儿童关爱等主题的社会调研。
第一次参加类似活动,北京邮电大学大一的赵雅芳和小组成员4个人,3天走访了5所小学,参观了三关爱工程的陈列馆,也实地走进了大山之中的留守儿童家里。在赵雅芳看来,这次活动拉近了她与现实社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