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篇一
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然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为难点。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课前我先让学生看有关庐山风景的视频,再通过谈话引导学生知道我们的大诗人李白也去过庐山,看到了这么美的风景,而且还把他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诗名就叫《望庐山瀑布》。
二、读诵课文
1、了解李白,先生讲,再帮忙补充。
2、了解李白的其它古诗。
3、扫清障碍,主要解决生字。学生小组间互相帮助学习,然后检查个别字朗读,并通过为生字找朋友让学生巩固生字。这首古诗里生字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4、理解古诗
首先让学生读,读通读准古诗。接着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给个别组词理解字义,比如照就可以组为照射;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 “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三、总结
反思:古诗学生比较难理解,于是我就借助多媒体进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上完课后,感想颇多:
1、材料的充分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提前一周开始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资料。瀑布图片网上很多,但是能准确切题、合乎心意的却甚少。从关键字“望庐山瀑布”到“瀑布”,从自己认真查找资料到求助朋友,所有能寻求帮助的途径都用上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浏览的图片就有几百张。最后才在这几百张中选取了8张。视频资料也是如此。庐山瀑布的视频有很多,但是我要求的视频资料是——既要表现出庐山瀑布的气势恢宏,又要有能震撼人心的瀑布声。寻找资料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但艰辛过后的收获却让我感觉一次比一次甜蜜,一次比一次兴奋。
2、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对于所有课来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键。刚开始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有些急于求成。在试讲时我利用多媒体上的课,几位听课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再就是在理解诗意上引导的还不够透彻,我发现自己不应该让教学来体现多媒体的功用,而应该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所以我在教学的重心不应该在多媒体上,而应该在教学的有效性上。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又调整和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3、我在讲授《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导入部分先是使用了多媒体来介绍庐山的风景,接着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对庐山瀑布有一个直观印象,并使学生心灵得到震撼。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读—诵”这4个步骤学习课文。在第一个读中,学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决了生字,还给生字找了一些课外的朋友。低年级古诗教学重在入情入境地计,而要读得入情入境,只能从图片、录像上感受,或是联系生活实际,在老师的情境语言中读。我也寻找了大量的资源引导学生读,《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名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带着孩子们看了课件高山瀑布的景象,让他们感受到了“飞流直下”的感觉、领略了“三千尺”的高度和寓意,就有个别学生感言,真的“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达到预设的效果,反思自己,发现:只有放慢语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读起古诗来才会更有味道。在枯燥的课文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向导,有了教师正确的指引,学生的思维大门就会打开,一切看似疑难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活动:1)学生自读(初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学生自读后质疑不懂的读音,老师带领学习“疑”字。2、)同桌自读古诗。学生给古诗找停顿处“|”,重音处“。”老师范读,通过范读,帮助学生确定停顿处及重音处。3)同桌互读,老师巡视指导,给有困难的学生予帮助。4)指名读古诗,学生读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2、能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意思。活动:1)学生汇报预习成果,学生抓住对字词句的理解说自己已经学会了什么?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引导学生概括出瀑布“急、高”的特点。2)学生质疑,老师组织解疑,帮助学生体会瀑布的磅礴气势。
3:体会大自然的美。活动1)联系已经学过的课文《庐山的云雾》,用富于吸引力的语言引出庐山瀑布,学生带着向往的心情欣赏瀑布图片。看后说初看庐山瀑布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时,让学生有感而发。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及对大自然的神往。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师:庐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本学期我们学了一篇和庐山有关的课文《庐山的瀑布》,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令人流连忘返,有谁知道庐山还有哪些景物也吸引来了四方游客。
生1):庐山的瀑布。
生2);庐山还有幽谷。
生3):庐山的溪流也很吸引人.
2、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庐山的瀑布,看后说庐山的瀑布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庐山的瀑布让我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对,“飞流直下三千尺”就是唐代诗人李白欣赏庐山瀑布时写下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庐山瀑布》中的一句。
老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为什么不是“看庐山瀑布”而是“望庐山瀑布”?
生:“望“是从远处看瀑布,瀑布很高,所以是“望”。
师:“望庐山瀑布”中的“望”为什么要读重音?
生:作者是站在远处看瀑布,而不是随意站在一个地方看,所以“望”得读重音,读出瀑布的高、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要求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生投入、认真地读古诗)
2、师: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指着“疑”字问)这字怎么读?
是组织学生学习“疑”字的读音、书写、和理解“疑”在这首诗中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师:从昨天的预习中,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许多学生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想把自己预习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生1:“日照香炉升紫烟”中的“香炉”指香炉峰;“烟”指云烟;这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生2、“飞流直下三千尺”并不是瀑布有三千尺高,二是夸张的写,意思是瀑布很高、很长。(老师板出“高、长”)
师:从“飞流直下你可看出瀑布水流速度很——————?
(众人抢答道“很急、很快”。师随机板书;急、快)
生3:疑是银河落九天,指怀疑瀑布是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
师:我们知道庐山的于雾的特点是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那庐山的瀑布的特点是什么呢?你能从那些词句看出来。
生很快从板书中总结出瀑布的特点是高(长)、急(快)。并抓住“望飞流直下“落九天”“三千尺”“遥望”来说明瀑布的急、高。
四、质疑、解难。
师:学了这首古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挂前川”是什么意思?
老师抓住“川”组织学生理解
“挂前川”指瀑布像挂在眼前的河流。(但看学生似乎还想象不出河流挂在前方的景象,眉头依然紧锁,老师灵机一动,让学生画一画可帮助理解)
师:根据你们对古诗的理解画一画。(生投入地画了起来)
(老师出示了一幅画有李白站远处的观瀑布图。)
师:李白为什么要画那么小?
生1:因为李白站得很远。
生2:因为瀑布很长很高,才显得李白很小。
生3:李白站的远,远看瀑布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
师:从诗中那些字或词你知道李白站在远处呢?(以画悟诗)
生:“遥看”、“望”都可看出李白站在远处看瀑布。
师:结合古诗来看,老师认为他画的不完整,还缺少些什么呢?
生:(学生很快找到答案)缺少“太阳”“紫烟”。因为古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日”指太阳,“生紫烟”指升起紫色的云烟。
五、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我们除了抓住字词来理解古诗,还可以有感情朗读古诗来帮助理解。注意停顿的地方用“/”标出,读重音的地方标“·”,要读出瀑布的高和急。
1、师范读。
2、同桌练读。
3、挑战老师,(赛读)
六、谈学后感
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让人流连忘返的庐山的云雾。迷人的南沙群岛,今天又学习了气势磅礴的庐山的瀑布,看了这些美景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1)祖国的景色真美。
生2)大自然真神奇。
生3)我们要好好学习,把祖国秀丽景色的地方开发更美、美好。本课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
生4)我们应当环保小使者,让大自然美丽的山水永远不被破坏。
生5)我们应认真学习,把祖国的建设得更加美丽。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海师附小(郑晓莉)
一
、目标设置合理,为完成目标老师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活动紧扣目标,为目标服务。课后,学生不仅达成了预设的目标,还有生成性的目标。再谈读后感环节,目标要求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学生畅所欲言。本课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
例:师:学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生1)祖国的景色真美。
生2)大自然真神奇。
生3)我们要好好学习,把祖国秀丽景色的地方开发更美、美好。
生4)我们应当环保小使者,让大自然美丽的山水永远不被破坏。
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还想到了环保及现在学习的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理解和读拧在一块,相辅相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有所感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读,逐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和理解相互交融,相辅相成。
例1)师:“望庐山瀑布”中的“望”为什么要读重音?
生:作者是站在远处看瀑布,而不是随意站在一个地方看,所以“望”得读重音。
例2)师:“飞流“是什么意思?
生:水流的速度很快。
师:“直下”呢?。
生1:水直直流下来,水流很快。
生2:山很陡,水只能直直流下来。
例3)师:那如何读好“飞流直下“呢?
生1)要读出水流速度很快,应用较快的速度读“飞流直下”。
生2)要读出瀑布水流快、急得气势。
学生恍然大悟用急速且响亮地声音读道“飞流直下三千尺”。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形成自学习能力打下基础。俗话说:教师教学应“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在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清楚地知道理解古诗的两个方法:1)抓住古诗的字、词、句的意思来帮助理解古诗;2)有感情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好方法。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强调注意古诗的停顿处,重音处及声调的快慢、轻重、强弱等。凭这学生对古诗到位的理解。学生抓住瀑布“急、高”的特点,注意诗中停顿处及重音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将瀑布毫无无阻挡、倾泻而下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既掌握理解体会课文的两种方法,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整节课教师思路清晰,能引导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氛围中概括出瀑布“急、高”的特点,再围绕这两个特点回归古诗,从古诗中找字、词来说明、理解、体会这两个特点,真正落实到字、词的训练。最后,紧扣瀑布的“急、高”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既扎实地掌握了字词,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将画和诗相互验证(互为证明)。老师请学生以诗为依据,画一画庐山的瀑布,因学生对是诗已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准确的画出在陡峭的山壁上,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老师出示一幅幅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从画中体会挂前川的美景,为让学生明白李白是站在远处观瀑布,才能看到瀑布挂前川的全貌。老师出示了一幅画有李白站远处的观瀑布图。
师:李白为什么要画那么小?
生1:因为李白站得很远。
生2:因为瀑布很长很高,才显的李白很小。
生3:李白站的远,远看瀑布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
师:从诗中那些字或词你知道李白站在远处呢?(以画悟诗)
生:“遥看”、“望”都可看出李白站在远处看瀑布。
师:结合古诗来看,老师认为他画的不完整,还缺少些什么呢?
生:(学生很快找到答案)缺少“太阳”“紫烟”。因为古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日”指太阳,“生紫烟”指升起紫色的云烟。
老师在引导学生画画时,紧密结合古诗,做到画是为了更好理解诗,从诗找到画的落脚点。这样诗画互为证明,使学生更好理解古诗意思,凭借画来检测学生对古诗理解的程度如何,这一环节老师引导的到位、有效。
四、鼓励学生有超越意识,体会成功感。老师范读古诗后,鼓励学生挑战老师,赛读古诗。老师肯定学生的朗读及敢于挑战的勇气,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
整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参与面也很广。本节课充分的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篇三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庐山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开始教学古诗,我便设问:知道庐山在哪吗?之后马上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自己的解说词,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当播放结束时,孩子们还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态,我心中一阵暗喜:接下来的朗读和领悟诗情不会有问题了。的确,后面的朗读真的不错。王澳律同学还大声说道:“我要像诗人那样来朗诵。”之后,我们真的看到了摇头晃脑的小诗人抑扬顿挫的诵诗声。
领悟诗情这块,我觉得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似乎受到了图片的影响,逐句逐句地对诗去进行解释。我想今后还得想些办法,好好引导孩子们去领悟诗的大意即可。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审美力以及陶冶他们优美情操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日积月累地背诵了许多古诗,关于诗意的理解却显得模糊而浅显。
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先背诵曾经学过的李白的诗歌进行情境,为学习本诗做好铺垫。
识字写字在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识字写字的教学,花了半节课的时间扎实地进行识字写字的训练。但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进行写字的反馈评价。也正因为认字花了大量时间,在品读诗句时就显得仓促。低年级古诗教学重在入情入境地计,而要读得入情入境,只能从图片、录像上感受,或是联系生活实际,在老师的情境语言中读。我也寻找了大量的资源引导学生读,《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名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带着孩子们看了课件高山瀑布的景象,让他们感受到了“飞流直下”的感觉、领略了“三千尺”的高度和寓意,就有个别学生感言,真的“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达到预设的效果,反思自己,发现:只有放慢语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读起古诗来才会更有味道。在枯燥的课文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向导,有了教师正确的指引,学生的思维大门就会打开,一切看似疑难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一、由学生自由背诗,有学生背诵到这一首诗时引入新课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会背很多古诗,我引导学生背诵自己会背的古诗,当有学生背到这一首时我让学生尝试自己默写,我来朗诵,对于学生不会写的字,允许注拼音,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因学生写字速度、对句子的理解程度都有不同,所以默写出来的诗千差万别。我巡视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写完时,我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一一对照,让学生在修改时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这样写,同时结合挂图看美景。我认为在纠正错别字中学生很容易理解诗意,如“望”就是看,望庐山瀑布就是看庐山的瀑布。李妍写的是“暴布”,她认为这个字是多音字,在纠正这个字时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怎样记住这个字,有学生说:“水流的太暴了,就成了瀑布。”通过直观的看图启发学生:“流的暴的水就是瀑布吗?”细心、动脑的学生看出来了:“在高高的山上流的暴的水就是瀑布。”高莹莹同学穿插了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布剪不断?”多种形式的交流让学生对瀑布不仅有直观的认识,更有自己独特意义的见解。
二.在纠正错别字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诗意,在直观感知的基础加上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学生背诵起来更容易,指名背、互背、接力背等多种形式记忆。
三、你喜欢哪个词?哪个字?哪句诗?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很多学生喜欢“遥看瀑布挂前川”和“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解释是“遥”的意思是遥远,远远的看瀑布像白布挂在上面,而且在动,很美。有的学生说“飞”是速度很快,有三千尺,(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三千尺)很高很高,如果有机会,一定去看看,用眼镜发现美、欣赏美,用耳朵去听一听瀑布飞下来的壮观。
接着我准备让学生默写一遍古诗,加强记忆的同时想像美丽的瀑布,边想像边默写,还安排了叶圣陶先生写的《瀑布》让学生欣赏,但由于学生默写速度慢,后面的内容没有进行。
在本节课中,我认为古诗教学可以分为四步:
1、教师朗诵,学生默写。
2、教师板书,学生纠正错别字,再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反复诵读。
3、再次默写,将诗、意结合,进行感情升华。
4、拓展训练。
我在尝试……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篇四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知道: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在仔细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然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为难点。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去哪些地方旅游过,那里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纷纷站起来说自己去过哪些地方,有什么好玩的什么好吃的,这个时候听的同学也很认真,心里十分的羡慕。于是我又问:游玩的时候有见过瀑布吗,瀑布怎么样,看到那样的瀑布有什么感觉?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感受之后,直接揭题引出《望庐山瀑布》。
二、读诵课
1、了解李白,先生讲,再帮忙补充。
2、扫清障碍,主要解决生字。学生小组间互相帮助学习,然后检查个别字朗读,并通过为生字一字开花让学生巩固生字。这首古诗里生字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3、理解古诗
首先让学生读,读通读准古诗。接着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给个别组词理解字义,比如照就可以组为照射;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用简笔画配合手势理解“生紫烟”;猜哪个字解释为河(川);“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三、总结
反思:这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读—诵”这4个步骤学习课文。在第一个读中,学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决了生字,还给生字找了一些课外的朋友。而在理解这一过程,也是本课教学的最难的部分,学生虽然可以用给字组词,通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了诗意,但很难体会到作者李白想表达的那种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分析了一下原因: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瀑布,部分学生见过却没有仔细观察体会过,学生想象的能力有些弱。学生没有很好的体会到这种感情,只是知道作者想要表达这种感情,所以后面的有感情朗读也是比较失败的,而最后的诵,在朗诵方面也是失败的,而背诵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会背了。我想这次教学中,能够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引出课题之前让学生观看瀑布的飞流直下的视频,听听瀑布所发出的巨响,在学生对瀑布的雄伟气势有所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教学,效果会更好。
《望庐山瀑布》教后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小学 张晶晶
今天上午考试,为了感进度,虽然知道下午的课效果不是很好,还是想去上新课了。而且,学校给我派来了一位小徒弟,我这个小师傅不能每天让人家听复习课啊,于是我就准备准备,小徒弟坐在教室后面,虽然没有像教研员在听课时的紧张,却也有一分想以身作则的责任,感觉到了一丝辛苦。现在体会到,要做好师傅真难。想到了师傅王老师,每次为我听课、评课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啊!
今天我上了《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实话,古诗我是不会上的。但我还是感情饱满地走进了教室。我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今天学习新课《古诗两首》,通过预习,谁已经记得了我们要学哪两首诗,学生回答后,我板书,因为“瀑布”估计有很多人要念错,于是我想让学生念好题目。之后,又问学生:那你知道这两首诗分别是谁写的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李白和杜甫。李乐天还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了李白和杜甫,李豪磊也告诉大家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成为诗圣。我很高兴大家知道这么多。
一、读得正确
师:一位是诗仙,一位是诗圣,他们都是作诗的高手,他们在游览祖国山山水水时,写下了这两首优美的诗,愿意去领略一下其中的美吗?
生:愿意。
师:那先让我们把诗读正确。自己借助拼音把两首诗读正确。
(学生大声读诗)
师:谁能把第一首诗念正确了?
(请了三位学生来读诗,要求学生评价时只看正确与否)
二、读得有节奏
师:下面我来读读这首诗,仔细听老师在哪里有停顿,请用小斜杠划出来。
(我拿了鲍中天的语文书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他是完全正确的)
师:说明鲍中天听得非常仔细。现在大家能把这首读得有节奏吗?
(学生又一次大声练读起来)
(我又请了三四位学生来读,基本能读出节奏感了,又请全班同学来读)
三、读懂题目
师:读得正确了,读得有节奏感,那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得美,读得有味道,是吗?那让我们先读懂这首诗吧。
师:让我们从标题入手。读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
生1:望庐山瀑布,就是看庐山瀑布。
师:那李白为什么不用《看庐山瀑布》呢?
生2:那样不好听。我觉得望是远远地看,题目是远远地望庐山上的瀑布的意思。
师:说得很有道理。一起来读题目。
四、读懂诗句
师:那“日照香炉生紫烟”是什么意思?对照图,看看字面意思,说说看?
生1:太阳照着,烟雾像香炉一样地冒出来了。
师:沈贯说对了“日照”的意思,就是太阳照的意思。那其他部分谁还有话说?
生2:太阳照着香炉冒出了紫色的烟雾。
师:你说对了“紫烟”就是紫色的烟雾。那什么时候,云雾会有紫色的?
生3:早上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
生4:还有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师:有人天黑了去山里看瀑布吗?很少吧。所以是初升的太阳更好些。现在为止只有“香炉”没有人说对,它不是真的香炉,而是……
生5:香炉峰。
师:对了,因为那座山峰样子像香炉被人们取名香炉峰,它是一座山峰。那谁能连起来说说了。
(我请了三位学生才讲好,听的习惯很差。)
生:早上的太阳照着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云雾。
师:读好这行诗。
师:“遥看瀑布挂前川”又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1:遥是遥远,遥远地看瀑布挂在……
师:谁来补充?
生2:远远的2望过去,瀑布挂在山前。
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个“川”字意思不理解,查查字典吧。
(这一招是立老师刚教我的,用用看灵光不)
(学生很快查到是河流的意思)
师:那是远远的看,瀑布挂在河流?不对啊!
(大家都不吭声,我来讲)
师:远远地看,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山上。
生:啊?不过挺像的。
师:读好它。
师:从“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瀑布很长,有三千尺呢!
师:人们没有去量过是不是三千尺,但是为了说明瀑布很长很长,说得好。
生2:我读懂了瀑布流下来速度很快,而且笔直地往下流。
师:一下发现了两点。正因为笔直地流下来,所以速度非常快。
师:谁能读出瀑布这样壮观的气势来?
师:“疑是银河落九天”与“飞流直下三千尺”连起来是千古名句啊。谁知道这句是什么意思?
生:好象是银河从天上落到地上来了。
师:说得很好。我来补充,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有九重高,所以用”九重天”来指天,或形容天很高。所以可以说好象银河从九重天落了下来。说瀑布就像银河一样。谁能读出这种夸张的语气来。
五、读得有味道
(最后知道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下课)
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 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篇五
古诗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本学年我校利用午间听广播的时间进行经典诗文的背读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这活动进行教学,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审美力以及陶冶他们优美情操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日积月累地背诵了许多古诗,关于诗意的理解却显得模糊而浅显。我认为,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教师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古诗进行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既有利于学生汲取我国古代文明中的灿烂精华,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17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下面是我结合这首古诗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片段进行的一些反思:
【激发兴趣 正确读诗】
〖片段一〗
(配乐播放庐山风光片,简笔画出庐山及庐山瀑布)
师:庐山美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庐山的美?
生:烟雾缥缈、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青水秀……
师:是呀!庐山的美是说不尽的,喜欢画画的人来到庐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喜欢作诗的人来到庐山更会脱口而出吟诵诗歌。1300多年前,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第二次上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美深深陶醉了,想读读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名作吗?
生:想!(学生翻书,迫不及待地小声读起古诗来)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大声朗读这首诗,把每个字读正确,每行诗读流利。
〖反思〗
唐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庐山是驰名中外的胜地。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庐山的美,简笔画出庐山的形,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情感学习氛围。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庐山的美,更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庐山,零距离地感受古诗,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渐行渐浓,再切入到他们的求知基点,只提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的初步要求,让学生在充分读的训练中树立了学习古诗的信心,奠定了学好古诗的基调。
【激活想象 进入意境】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的注释认真读古诗,你能读懂什么?
生:我读出了紫烟的美。“日照香炉生紫烟”,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的晨雾变成了紫色,袅袅浮游,非常动人。
师: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写出了紫烟的美?
生:“生”字能表现紫烟的美。
师: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生”紫烟的“生”把紫烟写活了,好象源源不断地产生着。
生:“生”紫烟的“生”让我感到庐山好象妈妈,紫烟就是她的宝宝,这些紫烟宝宝调皮地不停挣脱出庐山香炉峰的怀抱。
师:(你的想象真是别具一格),你还能从这个“生”字里感受到什么?
生:太阳出来了,紫烟把庐山唤醒了,鸟儿也开始婉转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师:你能读出生机勃勃的“紫烟”吗?
〖反思〗
引导学生重点读“生”,学生自然地边读边想象,庐山香炉峰的紫烟宛如一幅绝美的仙境图浮现在学生脑中,这一读,既深入了学生对诗歌的品味,又培养了学生读文字思画面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完成对诗歌的理解此刻尤其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很好地体会“挂”字的妙不可言、“飞流直下”的气势磅礴, “银河落”的惊天动地。在读诗中激活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组合他们想象到的画面,从而领略文字的独特魅力,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这时的读诗,想象,表达等方法应该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艺术体操。
【激qing吟诗 熟读成诵】
〖片段三〗
师:瀑布的快、急、猛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生:让我们大开眼界。
生:这可真是天下奇观呀!
生:这瀑布简直太雄伟太壮观了。
师:老师和你们一样,被这奔腾飞泻的瀑布深深吸引。站在这瀑布下的李白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他应该陶醉不已。
生:他也许觉得自己到了仙境。
生:他被这壮美的瀑布迷住了,好象不知道究竟是在人间还是在天上。
师:(说得太妙了!老师觉得你的思维火花真灿烂)你从哪个字能体会到李白的这种心境?
生:“疑”字可以让我体会到。
师: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
(学生自由练习读,努力读出如梦似幻的飘渺感。)
师:李白在庐山的瀑布中陶醉了,我们在李白的诗歌中陶醉了,想跟着老师来读这首《望庐山瀑布》吗?(指导朗读,注重节奏韵律,重点把握“生、挂、飞流直下、疑、落九天”)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吟诵。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背下这首古诗)
师:谁会背这首古诗?
(指名吟诵,评价朗诵)
师:你能从这首诗中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诗人赞美了瀑布的壮美。
生:诗人也抒发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
师:请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古诗吧!
〖反思〗
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会诗人的如痴如醉,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 字,让学生真正溶进古诗中,溶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这种激qing因为诗的魅力而流传千年,学生在激qing中吟诵古诗,进而产生了要背诵古诗的高层次需要,教师这时指导朗诵,重点把握读“生”、“挂”字的舒缓生动、“飞流直下”的轻快充沛、“疑”的柔和飘渺、“落九天”的稳重绵长,让学生在自发读与感悟读的层次递进中掌握诗歌节奏韵律和情感脉动,最后发展到激qing吟诵,达到熟读成诵的传统要求,用“诵”这种亘古不变的艺术形式再现诗人若干年前的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