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优秀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篇一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引导幼儿进行歌词创编,并大胆地表现。
重点: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难点:幼儿进行歌词创编,并大胆地表现。
课件:课件、毛毛虫头饰
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哪儿?(出示农家小院画面)
在这美丽的农家小院里,住着花公鸡先生一家。(出示图片)教师介绍:这是花公鸡先生,这是他的太太老母鸡,这是他们的女儿小鸡宝宝。大公鸡先生一家平时说话的声音是各具特点:你们猜猜大公鸡是怎样说话的?老母鸡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鸡宝宝呢?(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模仿大公鸡先生一家说话的声音。)我们来听听小鸡宝宝是怎样说话的。课件:叽叽叽叽|叽叽叽||提醒:小鸡的叫声中间不能断开来的!
:
花公鸡先生一家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农家小院渐渐静了下来。(出现哭泣声)咦,是谁在哭呀?(出现动画)原来是大树妈妈在伤心地哭呢!你有什么办法使她高兴起来吗?
1、激发兴趣:
“我有办法!我有办法!我要给大树挠痒痒。”哇!瞧!谁来了?毛毛虫爬出来了,它想给大树挠痒痒,小朋友们想一想毛毛虫会怎样给大树挠痒痒?(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毛毛虫躲进大树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毛毛虫的身体扭呀扭呀,大树一下子笑了。
(2)提问:毛毛虫是怎么挠大树的痒痒的?幼儿自由做扭屁股的动作。
边扭边念歌词,呀,毛毛虫扭屁股的节奏和小鸡唱歌的节奏是一样的。出示课件:啦啦啦啦啦啦啦︳
(3)提问:大树会怎样笑起来呢?听我学一学:哈哈哈哈|哈哈哈||(课件)
2、学习歌曲。
(1)、小朋友们,听,毛毛虫边挠痒痒边唱起了好听的歌曲。(教师边演示边清唱歌曲)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毛毛虫是怎样挠大树的痒痒?你能把这句话唱出来吗?大树是怎样笑的?(3)请幼儿找到好朋友,一个做大树,一个做毛毛虫,表演歌曲。
3、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1)、课件:看看,这片绿草地上还有些什么?(花朵、蘑菇)它们高兴吗?(不高兴)附图片:
怎样使它们高兴起来?(给它们挠痒痒)教师讲述歌词:毛毛虫呀,爬出来呀,啦啦啦啦啦啦啦,谁笑了呢?花朵花朵笑起来呀,哈哈哈哈哈哈哈。你能把花朵也唱到歌曲里去吗?
(2)、依次类推,仿编出有关蘑菇的歌曲。(3)呀,我们编出了三首好听的歌曲,我们联起来唱一唱,好吗?
4、我们来变一条大毛毛虫,到草地上去玩一玩吧!谁来当毛毛虫的头,其他小朋友一个一个地跟上来。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篇二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小兔拔萝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音乐活动,感受乐曲的欢快。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段的快、慢变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小兔子拔萝卜》、《小兔找萝卜》、《咿呀咿呀哟》;兔子头饰、ppt。经验准备:幼儿掌握入场音乐及相应动作,熟悉小兔拔萝卜的故事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情境导入:今天兔妈妈要带我们小兔子们去找胡萝卜,我们去的地方有点远,需要开着
小车去,兔宝宝们小耳朵可要仔细听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开车,千万不能
超速哦!兔宝宝们准备好了吗?出发咯!
2、听音乐《小兔找萝卜》能随音乐合拍做律动。
基本部分:
1、欣赏第一乐段:
教师:1、你们听听小兔子在做什么呢?
2、你们能怎么拔萝卜呢?我们也听着音乐一起拔萝卜吧!
2、欣赏第二乐段:
教师:1、小兔子们真能干,你听到这段音乐和刚才拔萝卜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2、你们觉得小兔子又在做什么了?
3、我们听音乐一起做好吃的萝卜饭吧!
3、完整欣赏音乐:
教师:小兔子真棒,我们来听一听小兔子拔了几次萝卜,做了几次萝卜饭呢?
(结合ppt提示,带领幼儿完整理解乐曲)
4、结合完整音乐,幼儿肢体表现。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听《咿呀咿呀哟》做小跑步的律动退场,在听到“咿呀咿呀哟”的音乐时,能做刹车停止的动作。
教师:兔宝宝们,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胡萝卜,还做了香喷喷的萝卜饭,我们开车给农场里的
小动物也送点,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篇三
设计意图“听辨音的强弱、高低”是幼儿应具备的音乐能力之一。音乐游戏活动“豆豆找饼干”,用卡通形象“豆豆”贯穿整节活动,创设帮助豆豆找饼干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听、想、找、唱中感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变化,并根据距离的远近控制声音的强弱。
2.锻炼听觉能力和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对于远近的空间距离有初步的感知经验,初步学唱过《豆豆找饼干》歌曲(歌词附后);物质准备:卡通豆豆图片一张,卡通豆豆头饰一个,饼干10块,小鼓一个,饼干贴纸若干,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一、声势导入激趣
1.动动手。教师变化声音敲击小鼓,提问:刚才小鼓说话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从小声到大声)我们把膝盖变成小鼓,小手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的声音吧。
2.动动脚。教师交替变换鼓声大小(从大声到小声再到大声),提问:我们把地板变成小鼓,把小脚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说话吧。
二、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1.复习《豆豆找饼干》歌曲。
出示饼干,师:这是谁的饼干?豆豆丢了饼干一定很着急,我们用歌声提醒他找饼干吧!
2.结合图片进行声音强弱的练习。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师:豆豆在离饼干很远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唱他才能听见呢?现在豆豆离饼干很近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唱?(2)演示图片,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师:可是豆豆没有发现饼干,他又到别的地方去找了。如果豆豆离饼干又远了,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豆豆又走近饼干.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现在我们一起看着豆豆来唱一唱。
三、趣味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也来玩“豆豆找饼干”游戏吧。豆豆的饼干会藏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要用歌声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如果豆豆离饼干远,我们唱得大声;如果豆豆离饼干近,我们就唱得小声。不能直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只能用歌声来提示。
2.分角色游戏。
(1)第一次游戏。师幼坐成大圆圈,请另一教师当豆豆,教师根据情况与幼儿一起唱,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找到后,请豆豆说说是怎么找到饼干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豆豆的,进一步明确游戏的玩法。
(2)第二次游戏。请一名幼儿当豆豆,其他小朋友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
(3)第三次游戏。请豆豆在“森林”里找饼干,其他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用声音和动作进一步表现强弱变化。
四、活动结束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今天找到的饼干吧。
活动点评本节活动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豆豆找饼干”音乐游戏,让幼儿获得听辨与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
第一环节教师运用声势导入,交替变换鼓声大小,引导幼儿倾听后用拍手和跺脚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经验准备。
第二环节教师将难点前置。观察距离远近并用声音表现强弱变化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敦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游戏情景,并采取直观的图片演示来进行声音的强弱练习,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趣味游戏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敦师循序渐进地组织游戏。先是简练、清晰地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再让一位助教当豆豆示范游戏.然后请幼儿当豆豆玩游戏。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到了支架作用,如在第一次游戏时辅助幼儿歌唱,第二次游戏时根据情况适当退出,第三次游戏时放手让幼儿来控制声音。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善于关注个别幼儿,如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几次错过位置找不到饼干时,教师循循善诱:“豆豆找不到饼干着急吗?想想你刚才走到哪里的时候小朋友的歌声变小了?”同时,教师能够随机把控游戏的难度,体现了教学的智慧。
附《豆豆找饼干》歌词(根据《两只老虎》曲调改编)豆豆快来,豆豆快来,找饼干,找饼干,饼干在哪里?饼干在哪里?找一找,找一找。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篇四
1、初步学唱歌曲,能根据歌词大胆创编小猪做“晚餐”的动作。
2、感受歌曲的趣味性,喜欢跟老师一起参与音乐活动,并能将自己制作的“晚饭”与他人分享。
物质准备:ppt课件
(一)进场:随音乐《百灵鸟》进场
(二)教学过程:
1、故事引导:
(2)理解歌曲第一段,尝试用动作记忆歌词。
(3)理解歌曲第二段。
(4)师用节奏型朗诵《胡椒小猪》,鼓励幼儿学唱歌曲。
(5)再次欣赏,鼓励幼儿主动表演。
(三)结束活动:
l、把制作好的“晚饭”给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尝一尝。
师:哇,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小猪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现在请你端起晚饭请你的好朋友尝一尝,也可以去给客人老师尝一尝。
2、跟随音乐《奇怪的小白兔》自然退场。
律动参考动作
小猪在厨房做晚餐:双手交替炒菜状
洒点盐呀加点水呀:双手做撒盐状
满头大汗:双手交替擦汗状
小猪在厨房做晚餐:双手交替炒菜状
手忙脚乱打翻胡椒:快速跺脚
啊湫:手捂嘴做打喷嚏状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篇五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较准确地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内心节奏感得到强化。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
2:歌词的创编,对歌曲中连续附点节奏的掌握。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1、师生问好
2、将原来问好歌的节奏改编成附点节奏,让生尝试演唱、表演。
3、课前发音
老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的这两个字吗?你们知道它的意思吗?”(学生答)
老师:“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我们感到幸福?说一说。”(学生自由说)
老师:“同学们,当你感到幸福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学生回答)
老师:“让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完告诉老师,这首歌里是怎么样表达幸福的”?(肢体)
1、初听音乐,问:谁来告诉我?(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握握手)
2、这些都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示的,对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日本儿童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这首歌曲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幸福拍叫做歌》。”(板书课题)
4、请同学们打开书20页,看着书完整的听一遍这首歌。
(可跟着歌曲的节拍随意做做动作,但是嘴巴不能发出声音)问:这首歌的节奏怎样?
5、出示节奏谱,解释并学习×.×。
6、老师读第一段歌词,学生仔细听,并且接读后三段歌词。要求:学生仔细看歌词。
7、老师:“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节奏读歌词呢?”要求:学生试一试。哪些句子读的不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8、学生跟录音范唱轻声唱一唱。要求:积极唱好×.×。
9、老师弹伴奏,学生跟唱全曲。
(1)学生听好前奏,听老师喊拍起唱。
(2)解释弱起,开始的这一拍要唱的弱一点。重音在小节线的后面。
(3)这一遍歌唱中不做动作。
10、完整演唱歌曲
1、“同学们,你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幸福的情感与心情呢?”让我们当一回小小作词家!(一段)
2、自由讨论
3、学生上来唱,下面的同学配合他做动作。
今天大家表现得实在是很出色,但似乎没法满足大家的创作欲望,你们看,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什么(打击乐器)?你能用上这些东西,让我们的歌曲变的更丰富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争取让自己的小组创作出最有特色的节目,好吗?(铃鼓、响板、串铃)
快乐的四十分钟又要过去了,最后老师想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音乐课好吗?记得,要配合我哦:
假如幸福的话你就点点头。
假如幸福的话你就跟我走。
假如幸福的话一起说声再见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篇六
1、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教幼儿学会较准确地唱歌。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提前听录音、录音机、磁带、有关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介绍一位懂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启发幼儿结合平时对待老人的态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现。)
二、在音乐声中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初步感受歌曲。提问:
1、好娃娃带来了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爷爷是怎样的?好娃娃是怎样对待爷爷的?爷爷高兴吗?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孩子说奶奶。
3、爸爸妈妈看了是怎样的态度?是怎样说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词进行总结。
三、幼儿学唱歌曲。歌曲的题目叫做《好娃娃》在此环节中解决重难点。
1、教师示范唱一遍。
2、请幼儿跟唱。
3、请幼儿集体唱。
四、延伸活动:办家家。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篇七
手腕花
领域:艺术领域
生活中,小班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动作,学表情,打节奏。因此,我尽量为幼儿创设能够大胆表现的空间。在幼儿初步了解民族舞的基础上,本节活动就是通过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简单手型——手腕花,激发幼儿创编的欲望。在创编出不同的手位后,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1、学习手腕花的基本动作。
2、初步学习创编动作,并随音乐即兴表演。
光盘、录音磁带
预想小目标
适宜的材料
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
让幼儿通过看光盘,了解手腕转动,激发幼儿大胆尝试、表现的欲望。
运用幼儿常见的事物学习手腕花。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随音乐一起来吧!”
1、教师独舞,幼儿欣赏。
教师:“咦,音乐变了,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
教师随音乐跳舞,幼儿欣赏并鼓励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2、观看光盘。
教师:“你们喜欢跳舞吗?”(喜欢)“你们知道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我们中国有许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维吾尔族舞蹈。”
在观看的过程中提醒
幼儿注意:
(1)小姐姐的手是怎样动的?
(2)她们的手都在哪里动?
(3)鼓励幼儿边看边模仿。
1、照镜子
(1)教师:“你们看到小姐姐的手是怎样动的呀?谁来学一学?”请幼儿做一做
(2)教师:“好像在做什么呀?”“好像照镜子”
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动作并进行个别指导。
“玩具进行曲”音乐
音乐1遍
光盘反复
边做边跟随音乐
预想小目标
活动过程与指导
适宜的材料
鼓励幼儿创编不同手位理解学习手腕花,融入各种小动物的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
引导幼儿创编拍手以外的动作,在幼儿基本掌握手腕花和小律动的基础上一起进行表演。
2、创编不同手位。
教师:“我们的小镜子可以照在哪?”
引导
幼儿相互照各个不同的位置,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创编。
3、学会新本领
教师:“大家做的都很好,我们来看看孙老师的手像什么呀?”引导幼儿理解像是一朵花开了。
教师:“这就是今天学的新本领—手腕花”
1.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边拍手边做动作。
“噔!噔!小鹿来了。”融入小鹿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创编的积极性。
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分节想象情景,创编不同动作。(游戏、跳舞、生气、和好、喝水、吃树叶等。)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做。
2.教师:“小朋友们,可以像两只小鹿,还可以像什么呀?”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一起做。
3.教师:“孩子们,我们除了拍手还可以动哪儿呀?”(拍肩、拍腿、跺脚等)“来,我们一起做。”
五、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舞
教师:“小朋友们高兴吗?可是,孙老师听见小脚在说‘我不高兴!’是呀,小手在表演,它也想和小手一起表演呀!小朋友们快起来和我们的小手小脚一起表演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自由表演。
本次活动在幼儿表演中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拔萝卜篇八
在“小司机”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去马路边观察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起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做一名小司机的快乐。在孩子们积累了有关汽车的知识经验后,我设计了集体活动“怪车轱辘辘”,旨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赏、歌唱、游戏,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和音乐来表达、表现。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2.知道汽车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flash动画“怪汽车”,画板,蜡笔。
2.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图片,塑封的各种大小不同的红色、黄色、黑色的圆形轮胎图片若干,双面胶。
3.歌曲《汽车开来了》、《汽车轱辘辘》。
一、激发兴趣
1.师幼边唱着歌曲《汽车开来了》,边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2.你开着什么车到森林里来玩?(我开着摩托车、汽车、助动车,等等。)
3.美丽的森林到了,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
二、引入故事《怪汽车》
(一)播放flash动画《森林新发现》
1.今天森林里真热闹,小兔、小老鼠、小蚂蚁也来玩了。看!它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什么?(它们发现了西瓜、草莓和苹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带回家变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苹果变成苹果房子,小蚂蚁想把草莓变成草莓房子,它们就滚着“房子”在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见了说:“停!停!马路上不能滚东西。”狐狸警察为什么叫他们停下来呢?(因为马路上不能随便滚东西。)
3.哎呀,那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苹果、草莓带回家呢?
4.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肯定幼儿的合理想象。
5.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个办法,它想如果把西瓜变成汽车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动画《西瓜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你们怎么知道这是一辆西瓜车?(因为有轮子、方向盘、门。)
2.一辆西瓜车变出来了。狐狸警察看到西瓜车在马路上开很奇怪。咦,这是什么怪汽车呀?我们一起来告诉狐狸警察这是一辆什么怪汽车吧。
3.师幼共同编唱歌曲《汽车轱辘辘》。
(三)播放flash动画《苹果车》《草莓车》
1.小老鼠、小蚂蚁会怎么运苹果和草莓呢?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对汽车主要特征的已有经验进行回答。(给苹果、草莓装上轮子、方向盘、窗户、门,就能变成车了。)
2.鼓励个别幼儿编编、唱唱“苹果车”和“草莓车”。
三、变怪汽车
1.小兔、小老鼠、小蚂蚁开着怪汽车高高兴兴地回家喽。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也想变出怪汽车开回家,我们现在就来帮助它们,好吗?(幼儿自由想象、讲述想变的各种怪汽车,如奶糖车、太阳车等。)
2.教师示范变怪汽车。
①画怪汽车。②图片拼装怪汽车。如教师选择一张鞋子图片做车身,然后问幼儿给这辆汽车装几个轮子,隐含数数的内容。
3.师幼共同唱唱、玩玩变出的怪汽车。
四、幼儿拼装怪汽车
教师提供各种车身图片和轮子图片,让幼儿自由拼装。
延伸活动:音乐游戏“怪汽车开来了”。(教师变化节奏弹奏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并进行歌表演。)
今天森林里真热闹,小兔、小老鼠、小蚂蚁也来玩了,它们在森林里发现了西瓜、苹果和草莓。小兔想把西瓜带回家变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苹果变成苹果房子,小蚂蚁想把草莓变成草莓房子,它们就滚着“房子”在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见了,说:“停!停!马路上不能滚东西。”哎呀,那可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把西瓜、苹果、草莓带回家呢?
小兔想了一个办法,它想如果把西瓜变成汽车就好了。它在西瓜上装上轮子,把西瓜变成了西瓜车。小老鼠把苹果变成了苹果车,小蚂蚁把草莓变成了草莓车。它们开着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根据小班孩子的喜欢汽车。爱玩汽车的特点,活动在欢快的旋律中开始,让幼儿做一名快乐的小司机导入活动,通过的多媒体动画吸引幼儿,将他们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从中渗透如何使一件物品变化成一辆汽车的方法。小班幼儿表达方式比较贫乏,需要教师的暗示,启发,鼓励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