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旅游优势(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彝族旅游优势篇一
2021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举办期间,艺术家们引导当地孩子进行戏剧肢体游戏。凉山文旅集团供图
“大象长什么模样?有什么特点?该如何模仿它?”2021年12月,2021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举办期间,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音乐基地的舞蹈教室内,三拓旗剧团的创建人赵淼正带动50多个孩子进行戏剧肢体游戏的训练。现场,孩子还以舞台剧的形式重现了“火把节”这一彝族传说,想象力与创造力充满整个课堂。这让在一旁观摩表演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眼前一亮。“我听说整个表演从创作到排练还不到10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孩子们能大方地表演,将台词大声说出来,预示着戏剧教育已经在大凉山开花结果了。”
艺术扎根大凉山,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还激发出民族文化的魅力。3年,3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让各种文化交织在这里,也让人看到被文化浸润和改变中的凉山。
无独有偶,截至2022年6月10日,作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唯一定期不间断的公益音乐会,大凉山惠民音乐会已经连续演出500场。当地群众从一开始不熟悉观赏礼仪到对西方交响乐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再到对音乐鉴赏有了更多追求……惠民音乐会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城市的文化品位。一个两年之前还在挣脱“深度贫困”的地方,一个世人眼中神秘悠远的民族地区,如今正努力成为中国文艺的新坐标、未来四川文艺的副中心。
不仅如此,作为“彝海结盟”的发生地,冕宁县彝海镇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文旅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将红色旅游资源与脱贫、奔小康相结合,鼓励当地村民积极投入到文旅产业中,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
彝海湖畔彝海村二组过去名叫“海子包包”,用彝语称为“斯达布希”。“海子包包”以前是高寒二半山区贫困村的典型,后被纳入彝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探索以旅游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模式,并更名为“结盟新寨”。
如今,走进彝海结盟新寨,一条条通达家门的道路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一幢又一幢彝寨新居错落有致,黑、红、黄三色的点缀将村庄的质朴之美和彝风彝韵凸显得淋漓尽致。这是彝海村充分结合彝海景区的旅游资源,融合红色旅游、彝族民居生活体验、彝族民俗风情文化体验和经济林木培植等,促进产业交融引领,带动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结果。彝海村二组作为当地旅游亮点,接待着来自四方的游客。
结盟新寨的乡村旅游发展令人欣喜。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进村公路、村民住房、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寨内步道、旅游标识牌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条件逐步成熟,一些自驾游客纷纷走进彝海村,饱览田园风光、体验彝家生活。与此同时,村民也主动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开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从旅游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
“现在路修通了,游客来这里游玩更方便了。”彝海村村民马海列铁老人说,曾经的苦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旅游业中,家庭收入也提高了。”彝海村支部书记沈达光介绍,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当地群众不仅学会了各种致富本领,而且深刻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彝族旅游优势篇二
今年的春节长假,短途游、近郊游成为大多数游客选择,加速了古镇旅游热度升温,由伟光汇通倾力打造的彝人古镇旅游人次逆势增长。
据腾讯和高德大数据平台统计,截止大年初五,彝人古镇春节共计接待游客26.16万人次,当日最高客流5.83万人次,较2021年春节同比增长12.71%。
春节期间,为营造节日氛围,彝人古镇内各街道均悬挂上了大小灯笼,整个景区焕然一新,处处充满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多元业态,结合造型古建、街区氛围及亮化景观,更让游客沉浸在浓浓的“年味”氛围之中。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建筑风格上,彝人古镇延续了原德江城的风貌,再现了南宋时期的盛世繁华。古镇建筑样式汇集了云、贵、川等地的彝族民居样式,同时深入挖掘楚雄彝族文化,参照传统彝族村落建筑设计,毕摩房、苏尼房、姑娘房等在此留存。
彝人古镇自运营以来,以彝族文化为主线,通过深入挖掘地缘历史,赋予精神内涵,将毕摩文化、庆典文化、服饰文化、酒歌文化等民族元素活化重塑,打造了特色文旅产品《彝乡恋歌》、《祭火大典》,将完整的民族风情文旅体验向游客市民呈现。
近年来,彝人古镇以“新体验、新消费、新旅游”角度,借助春节、五一、火把节、彝族年等民俗节庆体系,通过年轻化、趣味化、休闲化的创新打造,将旅游与科技、文化等跨界融合,同时依托彝人部落、彝乡恋歌等旅游特色产品,结合新零售、创新业态等,将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民俗演出、文化活动、特色业态中,通过古镇内的牌坊、广场、水系等景观游线及体验业态,共同形成古镇“点线面”融合的沉浸体验及文旅消费矩阵。
华灯初上,彝人古镇更显万千风情,古镇各街道,是穿梭的游人,路旁的小店里,是围桌而坐的食客,苍茫夜色上空,升腾的是人间烟火气。
一直以来彝人古镇着力将自身打造为“夜品、夜购、夜赏、夜游”的夜间旅游休闲目的地,通过专业运营不断迭代古镇业态及丰富休闲体验,在强化古镇品质引领消费同时提升了城市魅力。
为更好满足群众品质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彝人古镇近年来通过重点打造大牌坊、彝人部落风情街等标志性景点以及街景灯光、氛围、配套设施,更好的将景区的建筑特色、文化底蕴向外展示,并营造出良好的夜间氛围,打造更好的夜游体验,实现建筑与人文有机融合,为夜间文旅消费提供了出色场景和条件,并规划打造了星空夜市、滨江市集等特色街区,通过聚合引入周边临摊商贩,进一步丰富夜间经济形态,充分释放消费活力。
彝人古镇景区作为滇西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2021年旅游人次达1957.2万人次,在客流集中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景区管理,保障游客畅游体验对景区建设至关重要。早在2018年,彝人古镇便开始了智慧景区建设,并持续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结合5g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景区管理提供了高效信息化管理通道同时,优化景区旅游消费体验。
目前彝人古镇智慧景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实现旅游核心区内4g/5g、wifi信号全覆盖,智慧 旅游、数字社区等数字化应用已通过电子地图、交通疏导、人流监测、社区管理等方式逐渐融入到景区运营的方方面面,未来,景区还将依托5g、云计算和大数据优势,充分挖掘、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潜力,通过数字赋能,将旅游服务、商家通过线上方式形成串联,让游客得到更好、更便捷的旅游体验。
在营造良好过年氛围的同时,彝人古镇景区各项防疫措施不放松,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确保市民游客出行游玩安全放心。早在春节前,古镇就组织专人针对客流密集区域及人工消杀死角做精准消杀、全面消杀,切实提升疫情防治效果,同时实行游客扫码及测体温进入,游客需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测温后方可进入景区。与此同时,景区内各区域还张贴防疫宣传海报,同时利用景区广播系统循环播放防疫提示,提醒游客配带口罩,做好自身防护。
每个人都有一个古镇情怀,而彝人古镇与生俱来的文化肌理,在承载地方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明同时,也正好满足了现代人回归传统、体会“年味”的需求。
作为首批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及“云南省旅游休闲街区”景区,彝人古镇将持续通过消费场景创新、原创内容品质提升、文化ip资源融合转化,不断迭代、积极营造,充分发挥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消费品牌窗口作用,带动引领周边旅游经济及助推产业升级,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消费活动同时,积极为促进楚雄融入云南大滇西旅游环线贡献力量。
彝族旅游优势篇三
北纬26°至29°之间的大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腹心地带。大美山水,风光无限,这里冬暖夏凉,是世界上少有的宜居康养区域。然而,过去因交通制约等因素,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自治州的成立、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一路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结出一个又一个硕果:70年来,凉山旅游从无到有,6.0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60多个景区景点洒落其间;2017年央视春晚分会场、2021年央视秋晚主会场……一场场盛典在这里落地开花;民族文化艺术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大凉山冬季阳光音乐季接踵而至,不断擦亮大凉山旅游品牌;《彝海结盟》《情深谊长》《听见索玛》等一大批讴歌党、讴歌新生活的艺术佳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经过70年发展,凉山已成为旅游产业全域覆盖,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
自治州成立初期,“旅游”是一个生僻词,对从未走出过家乡的大多数人来说,守着青山绿水和秀美风光,并不知美景就在身边。
1994年,凉山州旅游局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凉山旅游产业发展的大门,老一批旅游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诚,开始绘画凉山旅游的发展蓝图。
1994年,全州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收入1070万元。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凉山旅游仍然在摸索中前行。
时间跨越到2006年,轰轰烈烈的“一办三创”让旅游基础设施大变样。悄然发生改变的,还有人们的思路,对发展旅游的初步概念。借助“一办三创”的东风,凉山旅游高位起跳,集团式创建了4个国家4a级景区,西昌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凉山成功举办四川省第二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实现了旅游基础设施大改善、城市面貌大改观、旅游产业大突破,凉山迎来了旅游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开创了凉山旅游发展新局面。
2007年,“一办三创”的成果凸显,游客人数突破12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5.8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的8%,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首次达到14.8%。
凉山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省内外各媒体用“井喷”二字形容当年的游客量。2007年,中国 广播网曾报道:2007年,人口为400多万人的凉山州共接待游客1202万人次,相当于一个人接待了2至3人。
与此同时,凉山旅游业首次实现了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凉山成为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成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6年,凉山提出将旅游产业列为“首位产业”,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2017年,州委、州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发展旅游首位产业的决定》,从支柱产业到首位产业,旅游产业之于凉山的发展,已经上升为战略层面。
胡小平丨摄
当年,凉山全年共接待游客4419.22万人次。夏天来凉山避暑,冬天来这里晒太阳,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休闲方式,大凉山多彩的民俗文化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得以传扬。
“十二五”期间,凉山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高,全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人数达6万多人,间接就业人数达30多万人。旅游总收入累计实现501.96亿元,年均增长30.71%。
“十三五”期间,凉山形成了“一核四区三带多点多线”旅游发展新格局,形成旅游产业全域覆盖,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全域化旅游目的地。累计接待游客2.0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04.65亿元,占全州gdp的24.4%。
截至目前,凉山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61个,4a级15个,3a级43个,2a级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5个。
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此时的凉山,旅游产业刚刚萌芽。1991年,凉山第一家旅行社西昌交通旅行社成立,第一任经理吴绍林在这个行业里一干就是30年,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凉山旅游发展变化太快了。”吴绍林说,上世纪90年代,凉山仅有几家宾馆酒店,游客一多,住宿就成了问题。那时带团队去泸沽湖旅游,自己和工作人员都要背着粮食和蔬菜,在老乡家里给游客做饭。
2006年“一办三创”以后,来凉山的游客量猛增,大家尝到了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开农家乐、划船、卖烧烤……邛海周边的农民纷纷投入到旅游发展中。大量的投资者也看好凉山旅游市场,宾馆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家乐、旅行社等旅游从业人员呈直线上升。
凉山州委、州政府也意识到旅游基础设施的迫切提升需求,不断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通过文化旅游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提高,游客的舒适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旅游六要素的变化中,“行”的变化让吴绍林感触颇深,他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凉山旅游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出入凉山基本只能依靠火车。当时的火车票一票难求,有游客调侃说“西昌是一座来了就走不了的城市。”
2012年,雅西高速全线开通,为凉山打开了出行的大通道。这条交通大动脉,让更多的游客自驾进入凉山,前往心仪的景点游玩。之后几年,随着“一轮凉推”“二轮凉推”的不断推进,各县市出入通道大为改善,全州交通大小主动脉基本实现畅通。
与此同时,空中航线的搭建,让北京、广州、浙江、西安等地的游客走进凉山,据悉,截至目前,西昌青山机场现已开通30多条航线。
坐着动车去旅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2022年,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冕宁至米易段建成通车,标志着凉山正式迈入动车时代。
目前,乐山——西昌高速、西昌——昭通高速、西昌——香格里拉高速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已经开工或者即将开工。
公路、铁路、航空、动车……立体交通的搭建,让凉山迎来了大众出游。
时代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迈步“十四五”,凉山将建设四川南向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南向连接云南、北向东向连通成渝双核战略通道中心支点。交通的再一次飞跃发展,让凉山广结四海宾朋,以山水为名片,热情欢迎每一位远方的客人。
彝族旅游优势篇四
初夏,水城区海坪街道的千户彝寨在青山的映衬下格外迷人。风情街、土司庄园、火把广场、九重宫殿、希慕遮雕塑……一个个依照彝族风俗而建的建筑上,土墙、茅草、图腾、彝文等彝族文化元素与村寨融为一体。
海坪千户彝寨位于野玉海景区核心腹地,是围绕彝族文化、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规划打造的村寨,居住着来自水城区6个乡镇的1600余户居民,少数民族占30%以上,其中,彝族占比28%左右。
按照“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发展一个园区、激活一个集镇、脱贫一批群众”的思路,水城区依托彝族文化,积极在海坪千户彝寨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搬迁群众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节假日期间,常常有游客来我们这里体验民族风情。”32岁的居民罗春圆说,从2016年搬到海坪千户彝寨后,随着景区设施逐步完善,罗春圆发现游客越来越多,她在景区风情街开了一家彝族服饰店,并结合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起名“七月流火”。“店里售卖、租赁彝族的衣服、鞋子、包包、饰品等,节假日生意比较好,我们吃上‘旅游饭’了。”罗春圆说。
海坪千户彝寨找准发展方向,走出一条旅游开发与彝族文化保护并行的发展路子,开办民宿、餐馆、农家乐、小卖部等的居民越来越多,纷纷过上了自信自强的小康生活。
每逢节假日,海坪千户彝寨都会开展彝族歌舞、彝族酒令、包粽子、篝火晚会等独具彝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游客围着篝火尽情唱跳,参观世界鞭陀文化博物馆、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和民族风情街,体验5d实景玻璃桥和观光小火车,纷纷为景区点赞。”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堂梦说,“我们将继续打造和完善民族文化体验园、洞穴休闲吧、精品民宿等,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丰富旅游业态,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