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教案下册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二语文教案下册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3.品读出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新课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刚的一篇报告文学《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屏显: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学生齐读。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从"报告"和"文学"的角度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查预习
三、观仙湖
1.教师出示问题::快速阅读介绍罗布泊今昔对比段落(1-8段),勾画出相关的描写语句,运用这些语句,仿照画线句,按照要求完成仿写。
想过去,
这里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仿写两句描绘罗布泊美丽的句子)
这里是罗布泊,
"泊"字左边三点水啊!
可如今,
(仿写三句描绘罗布泊现状的句子)
这里是罗布泊,
"泊"字左边三点水啊!
2.学生找句子,交流,写作,展示。
3.教师追问:"这是罗布泊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出现两次,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4.学生回答。(第一句:自豪、赞叹。第二句:惋惜、遗憾)
5.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感情。
6.教师出示屏显,学生齐读:
这一部分,作者主要用叙描结合的手法来呈现了罗布泊"今昔对比,具有浓郁的文学性。
四、叹消逝
1.教师出示问题:快速阅读介绍罗布泊消亡的段落(9-20),⑴概括罗布泊消亡的原因。⑵找出能够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一句话 .
2.学生黑板展示答案。(原因:⑴①20 世纪 20 年代塔里木河人为改道 , 导致下游干旱缺水;②近 30 多年来 ,滥用塔里木河资源,"四盲 "使罗布泊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彻底破坏。⑵罗布泊消失了。)
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文章所表现出来的 "报告 "
真实性(纪实性)的特点。
4.学生回答。
5.教师总结屏显,学生齐读:
这一部分以大量的数据、确凿的事实来说明罗布泊消逝的过程和原因,具有报告的真实性的特点。
6.教师出示课文语句改编的诗句: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
在忍受了二十余年的干渴后
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
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罗布泊消失了,
"泊"字左边三点水啊!
7.教师追问:"‘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在这里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
8.学生回答。(悲痛、沉重、无奈)
9.学生齐读整段,要求读出感情。
8.教师总结:此段中揪心的比喻,逼真的拟人,生动的描绘,恰当的联想,沉痛的情感,令读者读起来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更多的是沉重的痛惜。
五、解忧思
1.教师屏显课文语句改编的诗句:
站在罗布泊边缘,
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
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站在罗布泊边缘,
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2.男女生分段深情朗读。
3.教师阐释:这里把罗布泊拟人化, 一望无际的荒漠是裸露的胸膛,沟沟壑壑是一道道肋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毫无生机与活力的死者。 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3.教师出示问题:默读第 23 节至结束,圈出最触动自己的语句、词或者标点,⑴结合这些语句说说文章所表现出来的" 文学 " 的特点(具有形象性、抒情性)。⑵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罗布泊消逝根本原因认识的一句话。("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
4.学生找句子,交流,展示。
5.教师屏显: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6.教师追问:"‘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在这里用怎样的感情朗读?
7.学生回答。(谴责、愤怒、悲痛。)
8.学生齐读整段,要求读出感情。
9.教师屏显小结,学生齐读:
这一部分在生动描写的基础上,通过抒情来表现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六、结全文
1.教师屏显诗歌
想过去,
这里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这里是遍地苍翠、麦浪金黄、延绵不绝的绿色长廊
这里是水平如镜、阳光和煦、鸟鱼嬉戏的美丽仙湖
这里是罗布泊,
"泊"字左边三点水啊!
可如今,
这里是寸草不生、溪水枯竭、气候炎热的戈壁沙漠
这里是飞鸟不歇、候鸟不归、飞禽不见的寂寞天空
这里是彭加木失踪、余纯顺遇难、无人敢独行的生命禁区
这里是罗布泊,
"泊"字左边三点水啊!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
在忍受了二十余年的干渴后
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
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罗布泊消失了,
"泊"字左边三点水啊!
站在罗布泊边缘,
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
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站在罗布泊边缘,
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2.学生深情诵读。
3.教师屏显课文小结,并阐述内容板书:
"报告文学 "的特点 : 新闻的真实性;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综合运用丰富的表达方式。
4.学生齐读报告文学的特点。
【注】本设计借鉴刊于《江苏教育》20xx年4月期、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柳咏梅老师撰写的《"泊"字左边是三点水——<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一文。
本堂课,我按照有效教学的要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预先设计好导学提纲,让学生按提纲预习,记录下自己的疑难,待上课时解决。课堂上我计划按以下流程进行:导课---明确目标—组内交流—质疑问难,班内解决—小结—德育渗透—完成训练单。本节课能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我觉得这节课学生的表现比以前大有进步,主要表现在:导学单上提出了自己学习的疑难,而且在课堂交流时都很主动,展示问题时也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师激情有所欠缺,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平淡。
2、我认为应把画塔里木河与罗布泊关系示意图放在明确完罗布泊消逝的原因处,这样学生便能将课本的理论与图结合在一起,更直观地记住了重点知识。
3、如果能让学生预习时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效果会更好些。
初二语文教案下册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篇二
初二语文教案人教版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从而赋予课堂教学以灵活性和多元性品格;就教学对象而言,初二语文教案人教版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语文教案人教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感受屈原内心强烈的情感:极度的愤怒,想要把黑暗的现实撕碎的强烈愿望,对光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
2.欣赏郭沫若将这些强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的艺术手法。
3.探究风、雷、电的象征意义和"屈原"形象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雷电颂》,这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一个最为著名的片段。这样长长的一篇文章其实都是屈原的内心抒情。那么,在《雷电颂》中,屈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作者郭沫若又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屈原的情感,并打动无数读者的呢?
二、感受情感
播放《雷电颂》情境朗读视频。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走进屈原的内心,感受屈原的情感。
学生自由谈论感受,明确:屈原此时内心涌动着无比强烈的情绪——极度愤怒,想要摧毁当时的黑暗现实,热烈地追求光明与自由。
三、分析鉴赏
1.在文章中,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句子情感表现
得很强烈,而另外一些句子的情感表现力则较弱一
些?(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这些情感表现力强烈的句
子,前后左右交流,然后到班上交流。尽量让不同的学生都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是这些句子的情感会更强烈、充沛一点?你能否扮演屈原,通过朗读将蕴藏在这些句子中的强烈情感表现出来?
明确:因为这些句子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所以其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
⑴展开神奇的想象,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统一的境地。借助它们的神力,诗人具有了毁灭诸神、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这样就使历史中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髙昂的革命浪漫主义激情。
⑵特定的修辞手法的使用使人物情感的抒发更加强烈和直接。
文中大量运用拟人、呼告等修辞方法,或者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或者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情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同时,文中大量运用了反复、排比、反问等方法,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情感。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在上面节选的第一段文字中,反复出现"炸裂""烧毁"这两个词语,充分地表达了屈原此时想要毁灭黑暗现实的情感。后一个句子使用反问修辞,表达出屈原对光明的坚定追求和对光明到来的坚定信念。
⑶长短句的结合使用,令人读来铿锵有力,情绪饱满,同时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
肠、朗朗上口。
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先指出自己觉得情感最为强烈的句子,然后进行分析鉴赏,最后要求学生通过表演性的朗读来表现句子强烈的情感。
四、揣摩意图
1.思考:在《雷电颂》中,诗人屈原召唤了风、雷、电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风、雷、电象征着什么?
明确:借助风、雷、电,屈原试图摧毁当时黑暗的现实世界,消灭那些无德无能、高高在上、欺民惑众的统治集团。因为屈原本人无力去改变黑暗现实,所以寄希望于这些自然的力量去改变世界。风、雷、电象征着改变黑暗现实的伟大力量,象征着追求光明与自由的力量。
2.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愤怒、想要摧毁黑暗的世界,追求光明与自由的屈原。那么,郭沫若创造这个艺术形象在当时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请同学们说说郭沫若的写作意图。
明确:《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了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遂创作了《屈原》。屈原对楚国统治集团的愤怒代表的就是当时的人们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愤怒,屈原对自由与光明的向往则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自由、光明社会的渴望。"屈原"的形象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精神,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暴政。
五、教师总结
《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的统治中心重庆一经上演,便轰动了整个山城,随后的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虽然被国民党当局禁演,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它巨大的艺术魅力,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前六段,感受屈原的愤怒与追求吧!(在朗读中下课)
《雷电颂》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屈原遭遇的愤懑和不平。在教学这篇文章之前,我虽然仔细地备过课,但总觉得知识点繁多,也没有把握能够讲好,似乎不管怎么备,心里也没底。到了课堂上,我抱着临场发挥的念头,期望着能在课堂上上出一点惊喜。 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并且提前在导学稿中印发给学生。介绍完这些信息已经过去了半节课的时间。接下来,我给学生范读了课文,并尽量做到声情并茂,其实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里反复在想下一步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课文读完后,我发现学生好象没有马上从课文的意境中回过神来,于是我停了片刻,没想到片刻之后学生竟然鼓起掌来,“老师,你读得太好了。”一个平时课堂上很活跃的男生喊道。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说道“谢谢大家的夸奖,但是我读的好在哪里呢?”“语调、语气处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其实这就是这篇文章内容方面的重点,紧接着我们根据这两种感情将课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并概括出了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我给了学生一半的时间选择课文中的精彩部分背诵,然后到讲台上为大家朗诵。并且要求:要有丰富的面部表情;至少要有一次情感高低的结合、语速快慢的结合;要有一个手势。同学们显现出了高涨的热情,尤其是刘宏伟、苏浩等男同学表现得非常精彩,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对于文章的象征手法我没有过多的涉及,只是点到为止。因为激情地朗读已经覆盖了一切------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
初二语文教案下册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篇三
课型:新授课时:2
知识目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能力目标: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麽?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麽?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请举手?
很简单的问题当然有很多人回答。
那个受难的家庭就是我们的祖国呀!那可恶的仆人就是那些汉奸狗腿子呀!而那个婴儿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呀!
2、有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英法联军的情况呀?
有许多学生因为在历史课上讲过,所以这是一方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许多学生讲得比我知道的都多都精彩。
3、请大家先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写法上有没有不和谐的地方?
(一般孩子们觉得有不妥的地方,但是却不容易找出来。)
语句上的鲜明对比。
1)、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2)、讽刺劫掠者的语句。
4、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这个问题我没有给学生讲。我觉得他们没必要分得这麽详细。也不知道到底对不对。)
5、那麽就写法上有何特点?
概括——具体——概括。(这一点,学生都能总结出来。但话语还不准确。)
6、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麽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麽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7、那麽他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人类的立场。(这里有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
8、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麽?(有个学生说,我会原谅他的,再给他一次机会。)是的,你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去指证他。但是雨果却能,因为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麽品质?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9、好了,现在我们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想。
课后记:先用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他们,故事明白了。那麽这篇课文就好理解了
初二语文教案下册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篇四
苏州园林
教学重点: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二、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说明文知识
2、作者简介及写作缘由
3、字词
4、朗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
5、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找出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突出这几个特点的。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以课文第4、5节为例,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重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
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朗读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分析。
明确: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朗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提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明确:四个讲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个特点?
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什么?
为了什么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学生思考、讨论)
(1) 用“||”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3)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 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
(5) 文章分几个方面介绍池沼?
(6) 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7) 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 文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换?
六、配合图片,简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 概括本段的段意
(2) 指出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
(3) 这段文字除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还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 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七、提问: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段?
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八、整理说明顺序: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九、归纳说明文阅读的重点:
(1) 明确说明对象
(2) 弄清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3)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4) 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5) 明确说明顺序
(6) 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7) 在说明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8)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十、本课小结
十一、布置作业:作文《我们的校园》
要求: 1、认真观察,抓准特点
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3、用3~4种说明方法
4、字数:500字
初二语文教案下册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做到纳举目张。
课时安排: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卜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第二时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一)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小结
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三、作业
初二语文教案下册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诗人丰富的想像力。
(二)能力训练点
指导学生“炼字”。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1.感受诗中新生活的美。
2.品味朴美、清新、明快的语言美。
3.欣赏诗歌所表现的音乐美。
二、学法引导
适当联系时代背景,简要点拨,重点理解“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和诗人把声音比喻成“微风”“阳光”的意义和表达效果。在朗读中体味其中的美。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想像的诗句。
2.难点:形象化的诗句。
3.疑点:歌声“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对这种想像写法的理解。
4.解决方法:多举例子。采用讨论,比较等方法,解决诗中的疑难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朗诵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根据诗歌的特点,本课的学生活动,主要采用朗读法。按个别、整体、部分、师生等形式,有感情朗读体会诗中的感情。
阅读分析何其芳的《欢乐》(见后面参考材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诗人丰富的想像力。
(二)能力训练点
指导学生“炼字”。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1.感受诗中新生活的美。
2.品味朴美、清新、明快的语言美。
3.欣赏诗歌所表现的音乐美。
二、学法引导
适当联系时代背景,简要点拨,重点理解“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和诗人把声音比喻成“微风”“阳光”的意义和表达效果。在朗读中体味其中的美。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想像的诗句。
2.难点:形象化的诗句。
3.疑点:歌声“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对这种想像写法的理解。
4.解决方法:多举例子。采用讨论,比较等方法,解决诗中的疑难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朗诵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根据诗歌的特点,本课的学生活动,主要采用朗读法。按个别、整体、部分、师生等形式,有感情朗读体会诗中的感情。
阅读分析何其芳的《欢乐》(见后面参考材料)。
七、教学步骤
导语 何其芳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以绮丽、精致又略带感伤的诗风闻名于世,在诗艺上造诣很深。1938年他从四川去延安。这首诗写于1941年,那正是旧中国艰难的年代,但在延安,诗人生活在另一个新天地之中,他情不自禁地要歌唱,要为少男少女们祝福。
(一)明确目标
学习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勾画生字词。
字 弦xián
词
忧伤:忧愁悲伤。
潺潺:象声词,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曚昽〈书〉日光不明。
(包含后边的《欢乐》里的词)
2.学生朗读、理解、领悟、品味。
(1)提问:“少男少女”用现在的话,应当怎样说?作者为什么要为他们歌唱?
“少男少女”就是现在所说的男女青年。这是从文言文沿袭而来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少年”,指的就是现在所说的青年。诗歌第一节,从“早晨”,“希望”等不同侧面,表达了对新生活、新世界的赞美与向往;而青年,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创建着“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体现了“正在生长的力量”。因此,他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提问:你从整体上如何理解评价感悟这首诗?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抒情诗,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
(三)总结、扩展
(1)提问:全诗四节,结构严谨,每节都写了什么?
第一节写了歌唱的是什么。不难看出,“早晨”,“希望”等并非具体形象,而是观念性的名词。这样开始一节就给作者自己设置了一个不小的障碍,出了一个难题,因为直白的手法较难获得艺术感染力。这个平淡的开篇预示着在第二节必须有妙笔加以转换。果然,在第二节中,出现了“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这样的佳句。这就使第一节中的所有观念,似乎都获得了形体,诗的意境也由此逐渐形成。第三节着眼于“飞”,使第二节更具有实感,诗人写出了两个漂亮的意象:“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何其芳是运用意象的能手,他在第三节这样写,就使得一、二节诗腾空而起化为微风,化为阳光,显得活泼而空灵。最后一节情绪一转,诗人又用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相呼应,并紧接着出现最后三行,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意境。
(2)提问: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谁?
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读者看到了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了他深情的歌喉,他是如此真诚,又是如此激动地在歌唱。诗人把他的一片赤忱之心捧给了我们。
(3)提问:诗作者在锤炼词语上很下功夫,哪些词语用得好?
第一节中写了歌唱的“早晨”是“希望”虽然不是具体形象,但却获得了很深的艺术感染力。第三节的“飞”字用得很妙,使第二节更具有实感。
八、布置作业
诗人不停地歌唱,他的歌声、快乐和思想还长上了翅膀,飞到四面八方。你能说说诗人这样写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吗?
表达了对新生活、新世界的赞美与向往;而青年,正是祖国的未来,体现了“正在生长的力量”。诗人用“飞到四面八方”这形象化的词语,希望少男少女都和诗人一起,去赞美并迎接新的生活、新的世界。
九、板书设计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飞到年轻人心中;使“我”也失掉忧伤变得年轻
诗人的歌声、快乐和思想长上了翅膀
希望少男少女和诗人一起,去赞美并迎接新生活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