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十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一
(2003-04-26 13:51:14)
宁鸿彬
一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二 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
三 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一 借助课文标题,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 利用讨论的方法,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三 两课时。
一 训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一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中国石拱桥。
二 读课文(请几位学生读,或默读,也可以教师范读)。
提出要求:认真听读,然后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教师在已经写好的板书“中国石拱桥”前加上“……”,成为“……的中国石拱桥”)。
三 解决学生读课文中的疑难。
1.请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地方。要求:给每一段标上序号;提问题时,先说出是哪一段,再说是哪些语句。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是什么意思?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什么意思?
“卢沟晓月”的“晓”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书上的注释和集体讨论弄明白。
2.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弄明白。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其中“28道拱圈拼成”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教师需要靠讲解使学生明白,最好利用画图或可演示的教具,效果更好。
四 给课文题目添加定语。
给3分钟时间思考、准备,尽量对所添加的内容能用课文里的句子作一点解释。
学生可能添加的定语是:
古老的……
世界著名的……
美丽而坚固的……
造型奇特的……
巧妙绝伦的……
有优良传统的……
多姿多样的……
体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
[说明]这一个步骤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了解课文内容,因此,教师不必现在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应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以上的工作都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深入阅读的目的。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一 继续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二 学习举例说明的方法。
一 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课文中举了赵州桥、卢沟桥两个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有的像赵州桥,有的像卢沟桥,只有这两种形式。这样说对不对?
要求:引用课文里的句子作根据回答问题。
明确:这样说是不对的。课文里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说明]学生能答出这样话是不对的。教师引导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来回答。
二 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
学生可能回答是:
因为这两座桥最著名。
因为这两座桥最有特点。
因为这两座桥最有代表性。
因为这两座桥集中了中国石拱桥的一些特征。
因为这两座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逐一引导他们弄明白他们的分析是否正确;重点引导学生研究这两座桥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征”。
明确: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这一步骤实际是又扣住前面“整体感知”的环节和内容,将那时学生没有明确的内容给以明确,即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那时是用添加定语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课文所说明的事物特征的,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能够理解到这一步了。
三 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中国石拱桥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这是中国石拱桥的共性。既然是共性,那么赵州桥、卢沟桥都应该体现出这些特征来。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看看赵州桥、卢沟桥是不是体现了这些特征。
明确:
1.历史悠久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说明中看出: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余年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
2.形式优美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说明中看出:“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卢沟桥面两旁的石柱上“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马可·波罗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盛景之一。”
3.结构坚固的特征,可以从这样几处看出:
“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拱桥。”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有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说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所说明的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培养认认真真读书的学习习惯。
4.教师提出第四个问题:赵州桥和卢沟桥除了一个是独拱,一个是联拱的特点以外,它们各自还有其它的特点吗?
明确:抓主要的方面: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卢沟桥的柱头上有千姿百态的狮子。
(板书:拱上加拱 28道拱圈拼成 石狮百态)
[说明]在上面教学过程 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理解两座桥的个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辩证法告诉我们: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互相联系的。每个事物既具有个性,也包括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同样,也没有不包含共性的个性。正因为如此,设计的这一步骤,既让学生弄懂举例说明方法的要点,也是引导他们学习辩证看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对课文说明的内容有一个全面而又具体形象的理解。
5.教师提出第五个问题: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这些特征的时候,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练吗?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呢?
先请学生再看看书,想一想再回答。
学生可能的回答是:
两座桥一个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一个说明结构坚固。
赵州桥优美、坚固,卢沟桥具有历史意义。
举一个例子太单调,举两个例子能说明“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两座桥都是最著名的。
注意:学生不太注意两座桥在形式上所代表的独拱、联拱两种类型。教师要耐心启发学生认真看书,从书中找到确切的回答。
明确:独拱、联拱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因此,必须都要介绍,才能说明得全面、准确。说明文中举例子一定要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才能达到准确说明的目的。
[说明]这一步已经进入到学习举例说明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进行说明时,所举的例子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要典型,才能说明清楚问题。
总结全文。
1.借助板书带着学生回忆本课学习的内容。
2.强调本课所学的说明文知识:
(1)这篇课文为何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因为这两座桥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的特征,能够达到比较准确客观说明中国石拱桥具有的特征和目的。
(2)说明文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一定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代表性包括具有自身特征和共同特征两个方面。
3.指出本课重点词语:
推崇 匀称 古朴 惟妙惟肖 绝伦
[说明]总结要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本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加深所学知识的记忆;同时,落实词语教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七题。
附 第三题、第四题、第七题及参考答案
三 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引用古籍,或列举数字,或使用比喻,或加以摹写等。分析下边例句,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例句说明了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4.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赵州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5.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6.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参考答案]
1.运用比喻,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
2.引用古籍,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
3.列举数字,传播卢沟桥结构知识。
4.引用古籍和运用比喻,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
5.运用解说,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
6.运用摹写,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四 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讲究分寸,体会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即表示估计,表示程度,表示限制),并把它填写在句后的圆括号内。
1.(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参考答案]
(表示限制——当时,表示估计——可算)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参考答案]
(表示估计——大约、可能,表示程度——最)
3.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参考答案]
(表示程度——比较)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参考答案]
(表示程度——几乎)
5.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参考答案]
(表示估计——左右)
6.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参考答案]
(表示程度——最)
七 给下边每组的字注音和词组,并分别说明它们在字形上的区别。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二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2.难点: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学法指导: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简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国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检查预习
1. 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
弧形 拱桥 陡坡 匀称 惟妙惟肖
2. 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四. 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 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 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 总结: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结构特征
赵州桥 横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20xx年左右。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二课 时
一.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听写
2. 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 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 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 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4. 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的特殊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
1. 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文章又分三点解释了到得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的原因。先写……再写……最后写……)
2. 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情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
四. 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
五.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三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 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
3、 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内容。
4、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
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桥墩 匀称
2、解释: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 匀称
3、 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
一、 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 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 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 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
3、 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 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
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 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
2、 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
(2)说明顺序是
(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
3、读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 )( )两个方面来写。它是一个( )桥
(2)8、9段分别写了( )( )
4、总结(板书)
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 打比方 外
结构坚固 ↓
历史悠久 内
二、(3--9)赵州桥 特点 历史 结构 外形、设计者 整体-局部
卢沟桥 特点 外形 历史意义
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 其次 再次
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单元一:复习梳理
1、 本文共分几部分?中国石拱桥有何特点?
2、 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有何特点?
3、 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
4、 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单元二:小结全文
一、 分析课文层次特点
1、 根据课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内容的关系,可以看出说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点?
明确:中心句
2、 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由总到分
二、 分析本文说明方法:
1、 举例子“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 列数字 3、作比较 打比方 4、作引用
三、 分析本文说明语言:
1、 简朴(精练)语句短明快,读来自然。
2、 用词准确严密
例: (1)桥 拱桥 石拱桥
(2)说“旅人桥”时用“可能”表估计,用‘有记载”表 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程度。
(3)9段中用“首先,其次,再次”分条理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严密且又全面。(4)生动且富有文采,恰当运用比喻、引用,必要时描写。
单元三:巩固练习
练习册中的“随堂反馈”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四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30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他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一名教育家,茅以升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等大量的科普文章。
《中国石拱桥》一文,是1962年我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散文,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至今仍在沿用。
近几年来,有不少中学教师来信或来访,向我反映课堂讲授中的一些情况。教育家叶苍岑教授也曾为本课备课的问题和我四次通信征询意见。我所作的一些解答,有一部分转载于有关语文教学的刊物中。现行语文课本,采集了各个方面的文章,知识面无比广阔。从我接触到的中青年教师中,深深感到他们对讲授中的每一篇范文,是那样字斟句酌地认真研究,一丝不苟。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最近,郑州《教学通讯》编辑部的同志打算出一本《作家谈中学语文课文》,要我谈谈创作经过。作家这个称号,我不敢当,但由于上述情况,借此机会,回忆一下撰写此文时的构思活动,如果对广大语文教师所要求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自是有益之举
首先,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座古桥,能经得起天灾战祸的考验,历千百年而不坏,不仅是作为古迹而被保存,而且仍保持其固有的功能不变,可以称作奇迹。当然,还应归功于历代的辛勤修缮,这类修缮活动又往往是出自民间的爱桥护桥,这一社会风尚,在我国桥梁史上,有不少故事,是值得传颂的。我国素有多桥古国之誉,这种史的观念和数量上的概念,以及有实物可观的直觉印象,都是为理解中国石拱桥所须涉及的知识面。如果抽掉这些生动史实,则不仅内涵空虚,一两座孤立的躯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其次,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经出现,便得到迅猛发展,即使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本文所介绍的两座桥,赵州桥已历时一千四百年,卢沟桥雄踞在湍流奔突的永定河上,也经历了近七百年,它们都称得上雄伟坚固,迄今仍保持着初创风貌,可以通行重车,在中外石桥中是罕见的。赵州桥敞肩式的创造,早于西方七个世纪,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坏,说明设计与施工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再如赵州桥的浅基础、短桥台,不少现代工程师表示惊叹,因为经过多次地震洪水而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唐张嘉贞的《石桥铭序》中所云:“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一评价,几乎和20世纪工程界学者异口同声,技术高超,于此可见。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物所一致追求的目标,在6世纪初,我国的能工巧匠发挥智力,大胆创新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值得自豪的。
再次,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取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选自《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单以“晓月”形容卢沟桥之美,据传说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头(晦日)天快晓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他偏先得清光。这俗传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疑惑,其实,卢沟桥也不过高起一些,难道同一时间在西山山顶,或北平城内的白塔(北海山上)上,看那晦晓的月亮会比卢沟桥上不如?不过,话还是不这么拘板说为妙,用“晓月”陪衬卢沟桥的确是一位善于想像的艺术家的妙语,本来不预备后人去作科学的测验。你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朝气清蒙,烘托出那勾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这样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若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生发出多少反射的美感
你说,偏以“晓月”陪衬这“碧草卢沟①”不是最相称的“妙境”吗?
(节选自王统照《卢沟晓月》,载于《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我们从资料中看到,建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的卢沟桥,因它横跨于卢沟河上而得名。卢沟河的上游叫桑干河,发源于山西马邑县(今朔县)的雷山。这条河因为流经这里的卢师山,也因为水质混浊,水色发黑,所以也曾叫过黑沟河、卢沟河。直到清代康熙年间,他为了给这条河起个吉利的名字,能够镇住卢沟河的经常泛滥,才改名为永定河。建于金代的卢沟桥,是一座长266.5米,宽7.5米、11孔的联拱石桥。它对北京来说,称得起是一座最老、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石桥。金章宗很推崇这座卢沟桥,就给它封了个“卢沟晓月”的雅号,并把它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有的资料这样注解说:“每当五更鸡唱,斜月西沉,卢沟桥的月色格外妩媚,因以得名卢沟晓月。”
(节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晓月》,载于1982年2月14日《北京晚报》)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于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和新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以文章主体即介绍两桥的部分而论,总是以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代和功用,直说到桥的每一具体特点及其作用。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的深刻明白的认识。
简朴固非易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石拱桥》一文于简朴说明之中融入描绘,于条理之中富于变通。例如,文章开头一段介绍石拱桥的外形,先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一句,极简洁而形象地点明石拱桥的外形特色;然后,紧承“就像虹”三字,从古代神话和我国诗人作品中,进一步说明“雨后彩虹”和拱桥之间的联系,并把拱桥比作“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风景图,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完全不同于一般干巴巴的说明文字,分明是一段优美的写景散文了。
“稳”而多“变”,文字方显得洒脱。这从本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层次布局中可见一斑。介绍赵州桥,着重说明它“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时间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点说明,介绍其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术。而介绍卢沟桥,除了一般说明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外,则更侧重在介绍艺术上的价值和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纪念意义。这样,于“大同”之中显现“小异”,于平稳之中又见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滞的弊病。
条理清晰,富于变通,说明描写,相互交融,使人感到简朴之中含蕴着淡雅的韵趣。这是《中国石拱桥》一文的一大特色。
《中国石拱桥》在语言运用上的简朴,突出表现在洗练、明快上。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举数字,或作比喻,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全文语句十分简短、明快,读来自然上口,毫无佶屈聱牙之感,真如古人所说:“信笔写出,无一字一句吃力,却无一字一句率易。”可谓简朴之至。
然而,简朴绝非浅薄鄙俗之谓。细细品读全文,处处可见作者笔力功夫之深。请看:为了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了我国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上的记载以作证明,令人信服。为了介绍赵州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作者似乎是信手拈来,举唐朝张鷟的话,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一下子勾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把人带入一种优美的境界。介绍卢沟桥上的石雕狮子,作者饶有兴味地写道:“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好像把一头头狮子陈列于读者眼前,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介绍知识的说明文,能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确实不是易事。
我们说《中国石拱桥》简朴而不失于浅薄,更多是指它言简而意赅。请看全文最后一段。这一段寥寥二百多字,既要收束全文,又要介绍解放以来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成就,容量很大,文字却很经济。首句“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既与文章开头照应,又一笔收拢了全文的主体部分。然后从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各种桥梁转到“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紧扣住全文题目。接着,以云南长虹大桥、双曲拱桥和最大孔的拱桥三例说明,最后归结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而有说服力。
作者这种寄严谨工巧于简朴自然之中的功夫,在遣词炼字方面也很突出。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著名”;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无一字不自然贴切。宋代朱熹曾说过:“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惟有理解,始能靠实。大散文家王安石也曾说过:“理解者,文不期工而自工。”《中国石拱桥》一文,之所以能如此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绰约多姿,“理解”“靠实”确实是很重要的因素。
最后还要着重说一点。古人论文,讲“气”、讲“理”、讲“情”、讲“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中说:“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这几句话,说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能力等与文字简朴之间的关系。作者茅以升同志,是新中国的老一代桥梁专家,身经两种迥然<//pgn>不同的社会,毕生从事于我国桥梁事业和教育工作。解放前,他主持设计建造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我国群众至今引以为豪;解放后,参加设计和建造了不少更大更新的桥梁,为我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从毕生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为此而骄傲、自豪,又加之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丰富而渊博的桥梁学方面的知识,这就使得这篇说明文写得情真意切,理贯辞达,立意简明而情蕴其中。我想,这才是《中国石拱桥》写得如此出色的根本原因。
(选自《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五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芰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预计达成目标
一4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
(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
(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
(3)全班交流。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四、局部探究。
(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①学生齐读第四、五段。
②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nfeaft奁洹俺踉鲁鲈疲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2)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多媒体显示:
请四位同学依次填写。
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表明其成就突出。
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六、布置作业
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请同学展示赵州桥的示意图,小组评议,选出的,进行全班交流。
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1.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学生明确: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
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
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
(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1.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2.“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3.“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几乎”强调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
7.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五、课堂练习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竹子
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
2.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
3.选四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1)说明对象是竹子。
(2)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圆、粗、魁梧、高大。
(3)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4)“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准确;去掉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
六、布置作业
1.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
2.阅读课本p98陈寿儒的《夜宿卢沟》,思考以下问题:
(1)《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什么?
(2)它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六
一、复习导入
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
2、课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明确:逻辑顺序
二、赏析探究
1、作者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用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参考):(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3)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4)举例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用具体例子作证,显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5)下定义: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使读者具体直观地认识到联拱石桥的形态特征。)
2、品味课文语言: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的比较早。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明确:这些加粗的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感悟抒情
学了本文,你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吗?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和敬佩,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扬,(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的中心)。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七
中国石拱桥
衣振庆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明确说明文中举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⒉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⒊在多角度的分析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明中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4张)、卢沟桥石狮子照片(①母子相抱②交头接耳③倾听水声)、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设问阅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
㈠组织教学(略)
㈡导入 新授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出示教学目标 )
a、简单分析课文内容后,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词,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找出课文列举了几个例子及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的问题。
b、我们讨论了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大家认识到,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既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它们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具有代表性。既然它们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那么,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请结合课文来说。(学生看书讨论、交流)
要点:(历史悠久,如:“石拱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出现比较早”;形式优美,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卧虹”、“飞虹”、“长虹卧波”;结构坚固,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第三段开头说“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明确指出了这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而课文前面这三段有的说石拱桥的特点,有的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由于我国石拱桥是世界石拱桥的一部分,因此,世界石拱桥的特点,也是我国石拱桥的特点。
我们明确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这三大特点之后,再看看赵州桥和卢沟桥是不是也具备这三大特点?请用原文来说明。(学生看书回答)
要点:⒈(①第四段中,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历史悠久②第五段中:a“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b“大拱有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各道也不致受影响”——结构坚固③“拱上加拱,桥身也更为美观”“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的古朴美观”——形势优美)
“古朴”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予以肯定)
正因为赵州桥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在开头写道:“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绝伦”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予以肯定)
⒉通过研究课文,我们知道了赵州桥具有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势优美的特点,卢沟桥是否也体现这些特点呢?用课文话回答。(学生看书,小声讨论)
要点:(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历史悠久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结构坚固③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形式优美
“惟妙惟肖”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小结:通过刚才对课文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这三点也就是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大家还应明白,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的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概括:久、坚、美(板书)
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久、坚、美的特点,同时又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文章为什么偏要举这两个例子,举一个不是更简炼吗?(学生讨论交流)
要点:因为赵州桥代表的是独拱石桥,卢沟桥代表的是联拱石桥,独拱和联拱是中国石拱桥的两种类型,所以举两个例子。如果只举一个例子,就缺少了一种类型;如果举三个例子就多余了。在此我们应该明确: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几个例子,要看说明对象存在几个类别。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备久、坚、美的特点,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之一是: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除了这一区别外,这两座桥还有什么自身特点呢?(学生看书并讨论交流)
要点:赵州桥:拱上加拱,大拱有28道拱圈拼成。(板书:拱上加拱)卢沟桥: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有人说,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也数不清,就是因为石狮子千姿百态大小不一,位置不同。)(板书:石狮百态)《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久、坚、美,既是赵州桥的特点又是卢沟桥的特点,也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独拱和联拱是中国石拱桥的两个类别,拱上加拱是赵州桥的自身特点,石狮百态是卢沟桥独具的特色。现在大家对这篇文章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是不是更清楚了,从分析中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说明文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所举的例子一定要具有代表性,①要具备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②要具备该事物的自身特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了这篇说明文,大家不但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情况,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必须学会在说明文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所举的事例一定要有代表性。
赵州桥和卢沟桥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这还可以从中外人士对它们的评价看出来。大家看“早在13世纪”这一段,马克·波罗认为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常“推崇”这座桥。
“推崇”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
马克·波罗对卢沟桥的高度评价,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它的代表性。下面看看“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这一段,也是卢沟桥的自身特点,只不过,这不是它形式、结构方面的特点,而是它在历史作用方面的特点。
紧接着,课文写道:“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这一段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呢?找出关键词语进行说明。(学生讨论交流)
要点:(三个方面。有表示顺序先后的词语:首先、其次、再其次)那么,这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交流)
要点:因为课文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都是古代的,如果没有最后这一段,读者就会误认为只有古代的中国石拱桥有很高的成就,而现在的就不然了。因此,写上这一段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古代就有优良传统,而且说明现代的石拱桥有了新的发展。这样所作的说明也就全面了。
㈢巩固小结: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我们为了研究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并逐一广泛深入的思考、回答,从而理解了有关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一系列问题。这种提出一系列问题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我们叫它“设问阅读法”。请大家注意学习运用。
㈣作业 :仿照《中国石拱桥》一文,运用举例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八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2.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3.体会运用本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4.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其意思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练习。
2.讨论法、点拨法、幻灯(图)片演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志向和务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2.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其意思意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辅导课堂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匀称 桥墩 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 和谐 匀称 古朴 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或利用投影显示。
3.讨论课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短语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 、“石”材(的)、“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三、点拨阅读
(一)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1-2) 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 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从时间来看,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根据:(一)“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二)“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中国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及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
①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
――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
②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两岸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
――汛期河水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拱,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
③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
――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
④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鷟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四、课堂小结
赵州桥独具的特点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是位于洨河上的独拱石桥,接下来,文章又举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桥卢沟桥,这就印证了中国石拱桥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思考: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2.完成练习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习,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
板书设计:
1.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2.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3.体会运用本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过程与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幻灯(图)片演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志向和务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
教材、教案、粉笔、黑板
一、 温故知新
1. 说说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间的关系。
2. 说说卢沟桥的特点。
二、导读新课
1、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已经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洨河更宽的大河。
――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
――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面更平坦。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
――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
――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
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指名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3、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
齐读第10段。思考: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
――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4、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严密。
讨论课后练习,教师归纳。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运用了说明文语言分不开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同学们体会学习。
(1)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这篇课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清暗蓄其中。
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颌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同学们要注意体会,无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
引用古籍――“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知其所以为’。”
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正是这些平实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又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哪一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
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曾有学生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说明文语言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篇课文中特别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运用上,同学们可注意体会。
4.注意词句顺序,周密合理。
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体现着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能删掉,它联结的内容次序也不能颠倒。
肩上小拱是赵州桥首创的主要特点,最能说明赵州桥的巧妙奇特,而拱圈也见于其他拱桥,比起肩上小拱相对是次要的。
先总说赵州桥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再分四点具体说明,先总后分,给人清晰印象。又如,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表示分项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顺序合理,标示清晰。
三、课堂小结
在同学们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四、布置作业
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 认真阅读文后资料《学习阅读说明文》
3、以“家乡的小桥”为题,写2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字。
版书设计:
旅人桥: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形式优美
卢沟桥:结构坚固
云南长虹大桥:世界最长 独拱石桥 历史悠久
课后反思: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九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于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和新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以文章主体即介绍两桥的部分而论,总是以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代和功用,直说到桥的每一具体特点及其作用。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种明晰的条理,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也表明了作者对所说明对象的深刻明白的认识。
简朴固非易事,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石拱桥》一文于简朴说明之中融入描绘,于条理之中富于变通。例如,文章开头一段介绍石拱桥的外形,先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一句,极简洁而形象地点明石拱桥的外形特色;然后,紧承“就像虹”三字,从古代神话和我国诗人作品中,进一步说明“雨后彩虹”和拱桥之间的联系,并把拱桥比作“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风景图,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完全不同于一般干巴巴的说明文字,分明是一段优美的写景散文了。
“稳”而多“变”,文字方显得洒脱。这从本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层次布局中可见一斑。介绍赵州桥,着重说明它“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突出其使用时间之久,并由此而引出了一大段特点说明,介绍其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和巧妙的施工技术。而介绍卢沟桥,除了一般说明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外,则更侧重在介绍艺术上的价值和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纪念意义。这样,于“大同”之中显现“小异”,于平稳之中又见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滞的弊病。
条理清晰,富于变通,说明描写,相互交融,使人感到简朴之中含蕴着淡雅的韵趣。这是《中国石拱桥》一文的一大特色。
《中国石拱桥》在语言运用上的简朴,突出表现在洗练、明快上。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举数字,或作比喻,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全文语句十分简短、明快,读来自然上口,毫无佶屈聱牙之感,真如古人所说:“信笔写出,无一字一句吃力,却无一字一句率易。”可谓简朴之至。
然而,简朴绝非浅薄鄙俗之谓。细细品读全文,处处可见作者笔力功夫之深。请看:为了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作者很自然地引出了我国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上的记载以作证明,令人信服。为了介绍赵州桥“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作者似乎是信手拈来,举唐朝张鷟的话,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一下子勾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把人带入一种优美的境界。介绍卢沟桥上的石雕狮子,作者饶有兴味地写道:“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好像把一头头狮子陈列于读者眼前,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介绍知识的说明文,能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确实不是易事。我们说《中国石拱桥》简朴而不失于浅薄,更多是指它言简而意赅。请看全文最后一段。这一段寥寥二百多字,既要收束全文,又要介绍解放以来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成就,容量很大,文字却很经济。首句“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既与文章开头照应,又一笔收拢了全文的主体部分。然后从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各种桥梁转到“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紧扣住全文题目。接着,以云南长虹大桥、双曲拱桥和最大孔的拱桥三例说明,最后归结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而有说服力。
作者这种寄严谨工巧于简朴自然之中的功夫,在遣词炼字方面也很突出。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著名”;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无一字不自然贴切。宋代朱熹曾说过:“作文字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惟有理解,始能靠实。大散文家王安石也曾说过:“理解者,文不期工而自工。”《中国石拱桥》一文,之所以能如此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绰约多姿,“理解”“靠实”确实是很重要的因素。
最后还要着重说一点。古人论文,讲“气”、讲“理”、讲“情”、讲“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中说:“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这几句话,说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能力等与文字简朴之间的关系。作者茅以升同志,是新中国的老一代桥梁专家,身经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毕生从事于我国桥梁事业和教育工作。解放前,他主持设计建造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我国群众至今引以为豪;解放后,参加设计和建造了不少更大更新的桥梁,为我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从毕生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为此而骄傲、自豪,又加之作者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丰富而渊博的桥梁学方面的知识,这就使得这篇说明文写得情真意切,理贯辞达,立意简明而情蕴其中。我想,这才是《中国石拱桥》写得如此出色的根本原因。
(选自《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十
教学目标 :
1. 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 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3.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设计理念:
1. 通过初读、研读、美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 投影、多媒体课件映示桥梁彩图,附上文字介绍,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视听效果具佳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实现语文、美术、科技、品德诸学科的整合。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 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
2. 学生收集一些纸张桥梁图片,任意收集。
教学过程 :
一. 展示图片信息导入 。
1. 教师让学生拿出收集的图片,并告诉同学们展示的桥名及其重要特点。
2. 教师用多媒体映示六幅桥梁图,2幅梁桥、2幅拱桥、2幅梁桥,适时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
3. 课件播放赵州桥、卢沟桥的景色。让学生边看边说观看的感受。
4. 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简介作者。
5. 启发设疑。
(学生可能会问:①中国石拱桥有那些著名的桥梁?②中国石拱桥有那些特点?③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④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⑤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
6. 小结提炼本学习目标。
①. 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②. 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
③.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节指名读课文(代替检查预习)。提出要求:
①读者:读正确、读流利。
②听者:准备帮助读者正音。
③完成投影练习:根据初读印象填写下列句子。
石拱桥是 的桥。
中国石拱桥是 的桥。
赵州桥 的桥。
卢沟桥是 的桥。
南京长江大桥 的桥。
2、学生读课文,正音。
3、指名汇报练习情况。教师可提炼板书(可以用投影片映示)。
石拱桥: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形式多样 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 成就惊人
赵州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卢沟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云南长虹大桥:世界最长 独拱石桥
(说明:以上作为初读课文的任务,主要是达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不要拘泥于答案的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自由的说,只要说得有理,不管课文中有没有定论,都要给以肯定和赞扬。教师的点拨和提炼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宜。)
三. 细读课文,讨论评析。
1. 让学生根据板书,结合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句子,作简要分析。(可以分组读书、讨论:一组讨论石拱桥;二组讨论中国石拱桥;三组讨论赵州桥;四组讨论卢沟桥)
2. 各讨论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包括不能统一的问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
(说明:每个问题要让学生作自由地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给予评价,等学生的意见都说出来了,再作整体提炼,并表扬个别学生。这样,不但可以节约学生思维、练说的时间,也让学生有分析比较的时间。这样,教师的总结提炼,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思维的提高。)
3. 讨论课始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着重引导体会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 美读课文,摘抄背诵。
1. 速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表现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桥特点的优美的句子画下来,并美美的读出来。(能简要说明理由——体会的更好。)
2. 选摘你认为精彩(可以是用的精当的说明方法的、可以是运用恰当修辞方法的)的语句,选择一两句背一背。
(说明: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方法也可以自由选择,或美读,或摘背。教师只需适当点拨,不必统一答案,不必恣意拔高。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启迪学生的思维。)
五. 技巧拾贝,迁移运用。
1.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写得很美。你是否发现作者成功地运用了那些说明顺序和方法,以及其他的写作方法。
2. 以“家乡的小桥”为题,写200字以上的说明文。要求:能用上二、三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说明:提炼说明顺序、方法以及其他写作方法在课内完成,写作可放在课外完成。)
六. 板书设计 。
中 国 石 拱 桥
石拱桥: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形式多样 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 成就惊人 增强民族自信心
赵州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创造美好明天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卢沟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成就惊人
作者邮箱: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十一
执教者李祖贵
上课班级: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中学初二(五)班。
教学构想: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渗透学生的课外生活,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的特征这一训练 重点,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实地观察枝城长江大桥、白水桥(石拱桥)以及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桥。仔细回忆自己见 过的各种桥。
2.在观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桥的特点并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堂实录
师:前面我们布置大家观察了桥(教师板书,加点词为板书内容,下同),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哪些 类型的桥。
生:独木桥、水泥预制桥、钢梁桥、石拱桥、铁索桥等等……
生:江河大桥、立交桥、过街天桥……
[点评: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 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说明对象。]
师:大家见过的桥确实不少,那么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桥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钢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长江大桥。
生:不对,有的桥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独木桥。
生:还有,有的桥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桥。
[点评:引导学生把直觉形式转换成言语形式,为训练张本, 对于学习中的分歧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澄清是非。]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要把握事物的特征,还必须找到同类事物的共同点。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 是形形色色的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以查词典,看看词典是怎样说的。
生:(查词典)架在河面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大家想想这样概括桥的特点是否准确?
生:不够准确。前面已经说过,立交桥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师:看来时代在发展,词的含义也在发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来连接两端的建筑物。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讲到的抓事物特征的方法。事实上桥用什么材料做,千差万别,不是共有的特 点;桥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连通两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
[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是“课内外衔接教学实验”的重要特点,能力训练即从此开 始。]
师: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小,局限于石拱桥。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方法找找石拱桥的特征,看看石拱桥有 什么共同点。
生: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桥身全由石料构成。
[点评: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训练开始, 把一般的方法变成学生的经验。]
师:说得较好,不过同学们所看到的还只是桥的外部特点,事实上我们在分析事物特征时,并不像这样显 而易见,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下面我们把桥的范围再缩小来研究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征,可能难度就会增大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中国石拱桥》,先看课文写到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学生浏览课文,找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师:现在请同学说说《中国石拱桥》有哪些共同点。
生:形式优美。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最好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生: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生:作者在写赵州桥的时候这样写:“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 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生:卢沟桥也是一样,“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点评:训练由浅入深,让学生的技能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师:说得不错,中国石拱桥除了形式优美以外,还有没有更重要的特点?
生:有,那就是结构坚固。
师:(板书结构坚固)何以见得?
生:书中说这种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生:书中还说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师: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课文中看到中国石拱桥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历史悠久。
师:(板书历史悠久)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1)形式优美;(2)结构 坚固;(3)历史悠久。 那么怎样说明才能把这些特点说清楚呢?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例子。下面我们看看课文 是如何选择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课文重点写了哪两个例子。
[点评:通过总结巧妙地过渡, 从一个训练重点转移到另一个训练重点,保持训练过程的清畅。]
生: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师: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例子,用这两个例子能说清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吗?
生: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历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间。这两座桥 都形式优美,赵州桥前人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这两 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在它们那里都非常突出,所以选择这 两座桥作例子,就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点评:引导学生深刻地感知说明文选例子的方法, 为后面总结规律做铺垫。]
师: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只选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简洁吗?
生:简洁是简洁了,但是那样就不够全面。
师:此话怎讲?
生:赵州桥是单拱,卢沟桥是联拱,既选单拱的例子,又选联拱的例子,就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石拱桥的 概貌。
[点评:欲擒故纵,让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道出秘诀。]
师:看来选例子除了典型以外,还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证主要方面有代表。选例子很重要,选 准了例子把例子写好,通过它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更重要。下面我们看课文是如何写例子的。请大家浏览课 文,找出文中写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
生:第4、5段写赵州桥,第6~8段写卢沟桥。
师: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4、5段,读后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赵州桥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先总写桥的外形和使用情况,给人以总体印象,再详细地写这座桥的四个方面的特点,给人以具体的 形象。
[点评:训练的层次仍在递进,紧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
师:我仔细阅读了课文,作者写赵州桥用了这样一些字眼:“横跨在河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非 常雄伟”。(示图)就书上的插图来看,赵州桥只不过跟我们的白水桥差不多,但比起枝城长江大桥来只不过 是“小鸟”中的“小鸟”,作者说它“雄伟”准确吗?
生(笑):赵州桥是不及枝城长江大桥高大,但我们说一个建筑物雄伟主要不只看它的体积如何大。
师:那还要看什么?
生:还要看它的气魄和声势。比如我们说雄伟的天安门,并不是说天安门就有几十层上百层楼那样高,我 们从电视上见过天安门,还没有我们的教学楼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气势,见过天安门的人没有一个怀疑“雄伟 的天安门”,“雄伟”一词用得不准确吗?(众生笑)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也是如此。
师:看来作者在说明事物特征的时候用词是非常讲究的。
[点评: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体验其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
下面我们再看卢沟桥的情况。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6~8段,其余同学思考作者写卢沟桥与写赵州桥有什 么不同。
(学生朗读)
生:相同点是也说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坚固等情况,不同点是侧重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笔法上 多采用生动说明,如柱头上的石狮作者说它们“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
师:请稍等,你能不能说说这里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生:当然是描写。
师(笑问):你是否意识到这种描写与一般记叙文中描写的作用有所不同。(生默然)其他同学呢?(也 默然)不要紧,我们先来研究几个问题。这些石刻狮子能“母子相抱”“交头接耳”“倾听水声”吗?
生:狮子是石刻的,当然不能。
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很像是母子相抱,很像是在交头接耳,很像是在倾听水声。
师:也就是说作者把那些石刻狮子的样子写出来了。你见过卢沟桥吗?
生:没有!
师:你脑海中有那些石刻狮子的形象吗?
生:有了,而且非常清晰。
师:这正是说明文中描写的功劳,说明文中的描写重在摹写事物的样子——摹状貌,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 更清晰、更准确、更形象的了解。与一般记叙文中的描写有所区别,请同学们体会。
[点评:引导学生品味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体验此法在教学中的直接运用。]
师:好,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作者写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确实同中有异,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呢?
生:这样处理于大同中存小异,使行文富于变化,文章更有魅力。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的内容。请大家参照黑板上的板书思考: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抓 特征,怎样写特征?
生:抓特征就是要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而写特征一般要精选例子来说明,所选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 面。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按照上述方法来操练这种技能。
(出示笔)笔,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笔?
生: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彩笔、蜡笔、铁笔等等……
师:谁能说说笔的共同点?
生:尽管笔的结构千差万别,不管什么笔,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的作用不外两个:一是用来写字;二 是用来作图画画。它是写字画图的用具。
师:如果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介绍笔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选例子来说明,如果选例子应该选哪 些例子?
生:钢笔。
生:毛笔。
师:为什么?
生:钢笔在硬笔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毛笔不但是软笔中的一绝,而且和古老的书法艺术有着天然 的联系,说笔自然少不了毛笔。
[点评:让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参与后续的训练, 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师:好,我们就来讨论钢笔和钢笔书法有哪些具体特点。从形象方面,从使用方法方面,从书写效果方面 着眼,发挥大家的创造性,看谁说得准确生动。
生:只有吸了墨水,才能写出字来。
生:能写小而好看、笔画整齐的字。
生:墨水吞进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吐,早晚随身带,最易作记录。
生:胸中墨万点,下笔成千言。
生:吃人墨水吐出字,钢的笔尖胶的肚。
[点评:以上为技能的操练阶段,它是技能内化的重要环节, 也是“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特色之 一。]
师:大家说得很形象,很生动,本节课就练习到这里。课外请大家采用同样的方法写写“毛笔”,然后再 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说说中国的笔”吧。好,现在下课。
[点评:让技能训练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发展自己的能力。]
[总评:本教例较好地体现了“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 说明特点这一训练主线有效地进行。有感知,有体验,有操练,线条非常清晰。由于训练做到了有层次、有纵 深的推进,所以训练比较到位,不时引进学生鲜活的生活,增加了训练情趣,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也落 到了实处。课文学习成为能力训练的有效形式,语文教学走出了肢解课文的狭隘圈子。]
附:板书设计
┌─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 抓─┐ │
│特征│ ┌─典型 写─┘ └─精选例子│
└─全面
形式优美─┐单拱 赵州桥:横跨 雄姿 雄伟 中 国 {结构坚固 │ 石拱桥 历史 悠久─┘联拱 卢沟桥
┌─书写用具─┐普遍 钢笔说说中国的笔│ │
└─绘图用具─┘一绝 毛笔
语用管窥
1.“毛笔”片断说明集锦
△拖泥带水不像话,袅绕多姿成字画,满头白发故染黑,描绘千年大中华。(谭松伟)
△杆长,颈短,笔尖软。(夏子)
△我用殷实的墨迹书写现在,而把虚空的飞白留予不论是快乐还是忧伤的过去和将来。(高昌法)
△似水柔情,缠绵了竹的筋骨,在斑斑的墨迹中演绎人生。(何海军)
△头尖尖,身小小,纸上最爱演舞蹈,墨水就是出场费,给量适中就能演得好。白身着黑衣,白墙生花草 ,活灵活现真叫妙。(傅蓉)
△纸上去,纸上来,纸上成功纸上败。(王雪蓉)
△越劳发越黑,越劳身越软,越劳情越深,越劳越自如,越劳姿态越婀娜,越劳越精彩,越劳越受人青睐 。(赵盼)
2.习作精选
中国的笔
那位大秦的将才,握过战刀的手如此这般轻易地翻析,无端磨出些“黑水”,不想却从此汇入泱泱中华的 历史长河,渗入五千年中华的每一片天地。
一根普通的竹管,底端插入柔软的动物毛发。这便是中国最初的笔——毛笔。是蒙恬如此简单,却又如此 匠心独运的创造。
毛笔,软笔的一种。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如今的毛笔,品种繁多,有只插一根毛发,专写微书的细笔; 也有双手合抱的斗笔。制笔的原料也不再单一,有贵重的玉笔,也有普通实用的“竹”管笔;有用鼠毛、兔毛 做笔毛的,也有用狼毫、猫须做笔毛的。有的毛笔,为了美观,还在笔管上刻上诗句或者图案。
到了近代,西方的钢笔、圆珠笔传入中国。它们以造价低廉、书写方便的显著优势逐渐取代了毛笔的统治 地位。钢笔中一种新的笔种——硬笔,它不仅后来居上,成为中国使用最广泛的笔,而且演绎出了一种新的书 法艺术——硬笔书法。它与历史悠久的软笔书法相互映照,另辟蹊径,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又一瑰宝。
此外,还有铅笔、彩笔、排笔等多种类的笔在当今的中国大放异彩。中国的笔,也是一部中国的历史。
(谭松伟)
说说中国的笔
提起笔,我们都能随口说上几句。笔对我们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书本可用耳朵听;如果 没有笔,你就什么也干不成。如果你是一个刚入学的孩子,那么笔就是您身旁的“护拦”;如果您是一位年近 古稀的老者,那么笔就是您手中的“藜杖”。
说起笔的种类,恐怕无人不晓:写字的钢笔、圆珠笔;绘图的铅笔;画画的彩笔、毛笔……总的来说,可 概括为硬笔和软笔两大类。
钢笔是硬笔中的重要成员,莫看钢笔外表“坚不可摧”,可谓“硬”到了底,其实它也“有血有肉”,而 且满肚子“油水”,但又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倘若不小心将它“咣啷”摔在地上,它很有可能被“折颈”, 甚至“口吐蓝血”。软弱的硬笔!
软笔中独领风骚的当然非毛笔莫属喽!它身材“苗条”,粗细均匀,越用越年轻(刚买来的是白毛,用后 成黑毛),恐怕这一点是许多人所羡慕的吧?别看它软软的一簇毛,可写出的字却刚劲有力,似乎有些名不副 实。坚硬的软笔!
硬笔和软笔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大家是否想过将两者综合起来,扬其长避其短,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 生呢?不妨一试。 (刘百灵)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十二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注意不要讲成有关桥梁知识的课。
教学重点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析赵州桥这一典型实例。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匀称 桥墩 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 和谐 匀称 古朴 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
3.讨论课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达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
--"石"材(的)
--"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 "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1一2) 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 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明确: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 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从时间来看,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根据:(一)"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二)"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中国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中国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三、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及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
(一)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
(二)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两岸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牌河汛期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供,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
(三)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
(四)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毅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提问: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总结:赵州桥独具的特点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是位于?河上的独拱石桥,接下来,文章又举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桥卢沟桥,这就印证了中国石拱桥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
布置作业
1.将小黑板(或投影)上的字、词记入字词积累本。
2完成练习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习,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
3.预习、思考三、四、五。
教学重点
分析卢沟桥这一典型实例.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教学过程
一、中国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中国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上节请同学们做了预习,现在找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 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河更宽的大河。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面更平坦。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
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同学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教师归纳: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三、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
同学齐读第10段。
提问: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呢?
归纳: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 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四、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同学讨论课后练习,教师归纳。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运用了说明文语言分不开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同学们体会学习。
1.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例如练习八绘的两段文字。一是说明文,它介绍了卢沟桥的有关知识,描写很少,只在介绍最突出的石狮时用了"精刻","姿态各殊"、生动雄伟"等词稍加形容,因为它的目的是说明事物,介绍知识。二是记叙文,它记叙了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经过,记叙为主,有大量的描写,还有想象、抒情,因为它的目的是通过记叙描写抒发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清暗蓄其中。 同学们看,介绍卢沟桥时,有没有类似情况?
归纳: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颌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练习三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练习。同学们要注意体会,无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除练习中的句子,同学们还能再举些例子吗?
归纳:引用古籍-一"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知其所以为'。"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正是这些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同学讨论练习四,教师归纳:
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文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
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
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
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育才中学的同学曾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说明文语言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篇课文中特别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运用上,同学们在完成练习四和后面的语法练习时可注意体会。
4.注意词句顺序,周密合理。
我们先看一下练习五,大家讨论一下,可以畅抒己见。教师归纳:
第1小题,作者做了回答:"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体现着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能删掉,它联结的内容次序也不能颠倒。
第2小题也体现着一种合理的顺序,即由主到次,肩上小拱是赵州桥首创的主要特点,最能说明赵州桥的巧妙奇特,而拱圈也见于其他拱桥,比起肩上小拱相对是次要的。
类似体现顺序周密合理的,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吗?
归纳:例如先总说赵州桥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再分四点具体说明,先总后分,给人清晰印象。又如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
表示分项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顺序合理,标示清晰。
五、总结、作业 。
在同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十三
各位朋友:
我今天要说的是《中国石拱桥》这课。我的说课分为六个部分:说教材分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步骤、说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 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这篇说明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②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③难点: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2、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1、授之以“渔”,排除学习障碍。本篇文章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工作。因此在正式学习之前,应带领学生再熟悉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包括:①说明文的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②说明文的分类、(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科学小品文)③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周密)。④说明的方法(举例子 列数据 打比方 下定义 作诠释 分类别 作比较 摹状貌 画图表 引资料)等。重点强调了阅读和写作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我认为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就好像公式和定理一样,有了它们学生在预习课文整体感知的过程中就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在分析课文时重点以赵州桥为例,从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入手为学生做出范例;有关卢沟桥的部分让学生推选代表上台讲解。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公式”去分析问题。
2、针对难点,分组竞赛,激发学习热情。将全班同学分成2组,一组同学寻找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另一组同学寻找作者在说明卢沟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运用的妙处,看哪组同学能够找得全,说的好。这样做可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
3、归类分析,误读比较,启发思考,突破重点。针对本科的教学重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设计采用归类分析法和误读比较法进行分析:归类分析法就是将本课出现的一些带有表示估计、限制、程度词语的句子归纳起来,让学生通过归类分析明确只有用最准确的语言对说明对象作精确的说明,才能使读者对事物有明晰准确的印象(此环节的训练题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以增强直观性)。误读比较法就是教师将选择的一段课文原文进行改编,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桥吗?他们是什么样子的?那位同学能到黑板上给我画下来你印象当中的桥?(生到黑板画桥,用多媒体图片演示赵州桥由此引入本课)。
2、预习检查:根据教学目标检测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作家作品的认识。这一环节以学生自己讲授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一环节可用多媒体检测)
3、课文导读:(多媒体投影导读目标,学生依照目标朗读课文,讨论作答)(1、了解对象:说明了什么事物?
(2、抓住特征: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点?(3、品味语言:语言有什么特点?(通过朗读训练,结合导读目标,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4、合作探究:
(1、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石拱桥有很多,文章为什么只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作者分别从那些方面为我们这两座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学生都能找的差不多,但是“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找不到,在这里需要教师强调。本课设定强化训练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针对这个重点设计了以下练习题进行巩固(投影展示)找出本文中用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都有哪些?(这里设计的题目比较简单,目的是让全体同学都掌握这两种说明方法)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
(4、根据课文,概括赵州桥的四个特点。
(5、画出赵州桥德平面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数据。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讨论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多媒体投影明确板书:
石拱桥 {形式优美}——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单拱)
{结构坚固} {卢沟桥}(联拱)
{历史悠久}
5、自由探讨 :
(1、根据分析赵州桥的方法小组互助分析作者是怎样介绍卢沟桥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特点?作者还写到了解放后的桥,这样写的目的何在?(2、在介绍卢沟桥的时候能不能把这部分去掉换成课文后面陈寿儒写的《夜宿卢沟》为什么?(通过自由探讨环节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说明对象,掌握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区别说明文和描写性记叙文。)
6、《中国石拱桥》的语言特点还在于使用了一些语意模糊、不确定的词语进行说明,以使说明更切合实际。请从下面的练习中感悟这种模糊说明的艺术。投影展示练习题: 体会下边几句话中加点词语的作用,把它们分别归类到后面的表格里。学生完成表格,并小组讨论,分析体会
(上述语言分析的归类训练,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同时这项训练也是对学生学过的词类知识的复习巩固。)
7、《中国石拱桥》语言的准确性,不仅体现在使用了一些恰当的模糊语,而且体现在准确地运用一些动词、形容词等作简洁确切地说明。这些词既不是生字,也不是难词,你是否发现了这一点呢?通过下面的练习,你能体会到什么呢?下文节选的是课文的第3节,教师朗读时,要求学生认真听,并记下老师读错的地方(文中黑体的词有意不读;需要故意读错的词,在该词后的括号内表明)学生听完以后,对照课文再自读,小组分析讨论,派代表发言,(这些词的含义和区别均可让学生讨论发言,以领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和简明。对于省略不读的词,也可放手让学生辨析,讲用与不用的差别及不用可能会引起的歧义。有意误读,会成功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发热烈的讨论,这既是一种语言听说活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语言思维训练,较形象深刻地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8、拓展延伸:(综合学习实践活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制作一座桥梁,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简要的介绍。
这一环节的安排不仅起到复习所学内容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训练了学生说明文的写作。
石拱桥 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赵州桥}(单拱)
中国石拱桥: {卢沟桥}(联拱)
解放后:{长虹大桥} 飞跃发展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十四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芰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预计达成目标
一4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
(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
(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
(3)全班交流。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四、局部探究。
(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①学生齐读第四、五段。
②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20xx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nfeaft奁洹俺踉鲁鲈疲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2)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多媒体显示:
请四位同学依次填写。
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表明其成就突出。
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六、布置作业
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请同学展示赵州桥的示意图,小组评议,选出的,进行全班交流。
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1.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学生明确: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
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
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
(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1.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2.“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3.“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几乎”强调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
7.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五、课堂练习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竹子
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
2.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
3.选四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1)说明对象是竹子。
(2)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圆、粗、魁梧、高大。
(3)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4)“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准确;去掉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
六、布置作业
1.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
2.阅读课本p98陈寿儒的《夜宿卢沟》,思考以下问题:
(1)《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什么?
(2)它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十五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重点:(1)说明事物要抓住主要特征;(2)培养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2、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学习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段;
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
一、看图说话:
看课文前面的彩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赵州桥:1、位置;2、形态、3、结构、4、材料、5、周围环境、6、给人的感觉和联想、7、有关赵州桥的故事。
请几位同学说话。
二、看课文是怎么说明的:
读课文说明赵州桥的文字:
提问:读了这段文字你对这座桥有什么了解
1、建筑位置、2、建筑时间、3、使用时间、4、长度宽度、建筑特点……
提问: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惊人的杰作?
1)历史悠久;
2)非常雄伟;
3)制造奇特;
提问: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以及形状;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安排,不能互换。
总结赵州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读课文说明卢沟桥的文字
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关卢沟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
试比较两座桥的异同点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整体把握课文
教学过程 :
一、通过对赵州桥以及卢沟桥的说明文字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认识?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讨论第三段以及第九段的内容以及作用
第三段总领着两座石拱桥的说明文字;总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状况。
第九段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那么1~2段说明了什么?最后一段呢?
通读全文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什么认识?
自由发言。
二、研究说明的语言的特点
处理课后联系第二题
再读课文找出语言准确的另外的例子再加体会。
三、对你所了解的世界名桥加以介绍。
四、介绍你的家乡的一座桥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一等奖部编版篇十六
教学目的
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为增强感性认识,最好准备好赵州桥、卢沟桥的详细挂图,以便在课堂上边看图边分析。
五、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洨(xiǎo) 匀称(yun chen) 鷟(zhuo) 佥(qiān) 河堤(di)
2.补充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 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
六、布置课后作业
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总结课文。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
1. 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略)
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
二、学习新课
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小结: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小结: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小结: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准确数字和概数的词句。
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二十三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2)教师突出一些有修饰语和关联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分析。
修饰语: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关联词语: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两个分句和词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归纳小结:“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组织。
第9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
第10段除开头和最后一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这个句群可以分为两部分,第1、2句是一部分,说明不但兴建了许多石拱桥,而且兴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第3、4句又是一部分,说明创新建造了“双曲拱桥”,以及这种拱桥的总长度及最大桥拱的长度。这句群中的两部分,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简介目前我国桥梁发展的信息。
《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绍说:“‘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几十年来,我国的双曲拱桥有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星罗棋布,遍及城乡。据1991年3月份资料介绍,全国已建双曲拱桥20多万座,国外已有20多个国家正在推广。(见《新华日报》1991年3月3日第二版文章《赵州桥后新创造》)
(3)中心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作业
1. 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附】板书设计 :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由一般到特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一般)
练习题:
、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
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2.禁止吸烟! 3.快一点! 4.站住!
5.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6.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
解析: 区分主谓句与非主谓句,关键在于要深入领会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定义,因为它是区分的根据。所谓主谓句,就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1、6都是主谓句;所谓非主谓句,就是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2、3、4、5都是非主谓句,它们依次由动宾短语、形补短语、单个词、偏正短语构成。
另外,要细心区别非主谓句和省略句。例如:“①下雨了,②雨点很大,③落到地上劈叭作响”。这个例子中共有3个句子,①句中没有主语部分,也补不出(或无需补)主语部分,所以是非主谓句。②句是主谓句。③句省略了主语“雨点”,能够补出主语,如果离开了这一语言环境,句子意思就不清楚,所以是省略句。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 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
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 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成语的识记能力。仔细辨析,可知b项中“言简意该”应为“言简意赅”;c项中“性命悠关”应为“性命攸关”,d项中“潜然泪下”应为“潸然泪下”。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成分。
我推了他,一下。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宾语和补语的辨析。正确答案为补语。宾语和补语都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宾语是谓语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内容,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的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一下”是补充谓语动词“推”的数量,因而是补语。“他”是“推”的对象,做宾语。
五、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2.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辨别能力。表达方式一共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叙述,指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把人物和事件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写,指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抒情即作者在文中针对某事物抒发感情;议论是作者在文中对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进行议论;说明是对事物的解说和对事理的阐释,这其中叙述与描写,议论和抒情常常伴生。答案:1.说明2.议论 3.叙述 4.描写 5.抒情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指出并改正。
a.别据一格 小家碧玉 流连潺潺( ) b.挑拔离间 风流人物 矗立拱桥( )
c.无与伦比 河水爆涨 倾听西谚( ) d.绿岛卧波 倒映流水 缎带新颍
二、用动宾短语作主语的一项是。
a.研制模仿人的动作和智能的自动机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b.他倒了一杯茶,悠闲地品尝着。
c.提心吊胆的日子真不好过。 d.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大革命。
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相似) 窥(从缝隙里看)见 孩提(六、七岁时) 匝(遮蔽)道
b.风格迥(完全)异 俨然(很像真的) 惬意(称心舒适) 情愫(感情)
c.美轮美奂(有光彩的样子) 昭苏(苏醒) 徜徉(安闲自在步行) 偃旗息鼓(倒下)
d.姹紫嫣(娇艳)红 并行不悖(相反) 豁(开阔)亮 鸟瞰(向下看)
四、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拱(gǒng)桥 桥礅(dūn) 艰(jiān)固 优(yōu)久
b.陡(dǒu)坡 匀称(chēn) 和协(xie) 疏浚(jun)
c.翌(yi)日 湍(tuān)急 铺砌(qi) 并行不悖(bei)
d.鸟瞰(kān) 老妪(yu) 迥(jiǒnɡ)异 窥(kūi)见
五、找出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a.近台的河里一乌黑的是看戏人家的船蓬。
b.住足那一道道长虹之畔,倘徉于桥区的草坪园景之中,你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造型。
c.即使在发达国家,这样的速度也不多见。
d.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园形,而是像一张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