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音乐花城版课件(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一年级音乐花城版课件篇一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
1、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 《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 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
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
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
三、欣赏《落雨大》
《落雨大》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改为指导,运用了采用情感陶冶与激励、媒体运用、交流合作、多元评价等方法,鼓励学生全面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反映图片、及其它音乐资料,把学生带到充满童趣的课堂。在音乐活动参与方面,以各种节奏的变化及情景表演场面,让学生感受到表演的乐趣,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欣赏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内容】
1.演唱《落雨大》 【教材分析】
《落雨大》是一首广州方言童谣,歌曲轻快活泼,富有南国生活情调,表现了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展现了一幅小孩子眼中的雨中街景。歌曲生动有趣,曲调具有鲜明的广东音乐调性特点。语言与音乐交融一体,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多年流传,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歌曲。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的一堂课,三年级的孩子在音乐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相比一年级二年级有很大的不同,有一定的音乐能力,能适应稍难的歌曲学习,同进他们更敢于表现自己,也具有基本的演奏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所以这样的一堂课在掌握这样的前提下去教学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引导的方式和方法,上课的就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歌曲《落雨大》的学习,感受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感受在雨中玩耍的欢乐,用歌曲表现儿童的生活情趣。②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③通过对广东歌曲的学习,体验广东儿童的生活,培养理解兄弟文化的兴趣和包含他文化的人格胸怀。
2.知识目标:①学习用广东方言演唱歌曲《落雨大》,用欢快甜美的歌曲表现歌曲的童趣。②用不同的节奏表现雨声,通过变化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表现力更丰富、更富有感染力。
3.能力目标:①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在此基础上,用欢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表现出儿童天真可爱的童趣。②感受雨的不同声音效果,探索表现大雨、中雨、小雨的方式,并通过节奏、律动等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让学生在
玩中学、玩中听,在玩中感受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演唱时对音准的掌握。
2.用方言演唱,并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体验歌曲中的生活情趣。【教学方法】
情感陶冶与激励、媒体运用、交流合作、多元评价等方法。【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唱歌综合课
一、击鼓点名和问好
1、老师击鼓,有节奏向孩子们点名问好。
2、学生按向老师问好。(能力强的学生按节奏向老师问好)
3、请个别学生打鼓问好。
节奏:x x ︱x o ︱︳
早 上 好!
老 师 好!
二、欣赏歌曲《落雨大》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1)猜谜语导入
师:“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就不见”,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雨(2)揭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东粤语童谣《落雨大》,有小朋友知道“落雨”是什么意思吗?(下雨)
让我们来听听《落雨大》这首歌是讲什么的?歌曲里面有谁、在干什么?(2)学生看视频欣赏歌曲。(3)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2.模仿曲中下大雨的声音,模唱下雨的旋律。
师:下大雨时会有什么声音?(哗啦啦)3.跟着曲中节奏拍手。4.学习歌词(1)分句学习歌词(师朗读歌词一句,生跟读一句。)(2)通过多媒体画面理解歌词大意。(3)知道“阿嫂“是个爱漂亮的
师:“阿嫂“漂亮吗?为什么说她漂亮?你平时和爸爸妈妈出门去逛街也爱漂亮吗?
三、学习律动
1.启发学生想象下大雨时的情景,跟老师学习“哗啦啦”下雨的动作。2.跟老师学习模仿担柴动作。(分解动作学习)
3.跟老师学习“阿嫂”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去逛街时的动作。4.整首曲子的律动做一遍。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新歌曲,歌曲的名称是什么?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方言演唱的呢?
2、《落雨大》这首歌曲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下雨时的情景)
3、你喜欢这首曲子吗?为什么?(唱起来很快乐)
五、布置作业
1.师:请你回去告诉爸爸妈妈今天你学习了一首新歌——《落雨大》。
2.师:请你回去模仿下大雨时的动作给爸爸妈妈看,如果你还会模仿“阿哥”和“阿嫂”的动作就更棒了。
六、齐唱《再见歌》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第二课
感知音的高低
(三)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
复习音乐手势 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3、4、教学目标: 5、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6、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7、第一课时
8、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小朋 友 喽 ×× × ×|
9、去瑶 寨 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10、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11、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 跳;右左右 跳。
12、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13、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14、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
15、第二课时
16、一、玩玩、动动。
第二课时
一、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
《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
七、小结。
第三课
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内容:
唱游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
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5、创设情景 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第四课 律动音乐《向前走》 教学内容:
律动《向前走》学唱歌曲《向前走》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第五课 感知音乐力度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 渐弱表现等。
四、小结。
第六课 学唱中外童谣
教学内容:
1、《拍手谣》
2、《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教学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拍肩,一会儿跺脚,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创编的节奏游戏的玩法展示给大家,有的独自上台表演;有的拉着小伙伴一同上台表演;还有的组长带领全组上台一起表演;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
有的学生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学生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
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地玩。
五、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六、汇报演出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扳书: 3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 身 泥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
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
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
第八课 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
第九课 感知音乐节拍
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
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二、跟读歌词 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
“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
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七.小结。第十课 小小的船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边摇摆身体边朗读。因为是语文课中学过的内容,学生会倍感亲切。朗读时,要让学生似乎坐在船上,有微波荡漾的感觉,既清新又愉悦。并要有激情,用快慢、强弱、声音高低的对比来表现词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遨游太空的天真遐想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2、配乐朗诵。在以上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如坐在月亮似的小船上荡漾的感觉,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强弱弱的三拍子,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音乐动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3、感受三拍子及演唱歌曲。在玩中不断熟悉音乐,如做教材第43页的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双手搭起,模仿小船,随歌声前后或左右摇摆。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最好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唱名的引入。学生学会歌曲后,可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逐渐引入唱名概念
三、小结
第十一课 感知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歌曲《牧童谣》。教学目标:
一、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二、学一个新的音“la”。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la”音与“do、re、mi、sol”的相对音高观念。第一课时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初步感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三、表演
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四、小结 第十二课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 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第十三课 《落水天》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学生谈下雨时的心情、感受。导入另一首雨中情景歌曲。
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学生谈感受(出示课题)
2、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
3、学生学唱歌词。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
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⑥加上律动。
4、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②学生唱旋律。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
师:一唱一叹,以前的客家人在下雨天没雨伞遮雨,显得是那么哀怨、那么无奈。④再唱歌词,把握情绪。
5、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
6、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
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唱。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第十四课 唱唱 跳跳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二、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 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师: 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边放歌曲录音,师边跳新疆舞)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师范唱)
师: 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学生唱)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情地来唱这首歌。(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男同学听。)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学生自由发挥跳起来)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的铃鼓,接下来请每一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表演,看哪组编的动作最多,最有创意。我们请大家评论一下。(小组展示,评价、表扬)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一起跳起来吧!(音乐《颂祖国》)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
第十五课 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
(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1.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
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联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2、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
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二、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
二、音乐实践活动 学唱歌曲
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歌词里面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范唱。)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让我们再来打打看!
(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
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
第十六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教学内容:《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播放乐曲《司马光砸缸》,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二、看看,讲讲。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缸》,从音色上感受角色。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小朋友,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
学习目标 1.认识音乐中的“ < >”记号,了解其在音乐中的意义。
2.在听唱歌曲《火车跑得快》时,能在音乐中出现渐强和渐弱记号的地方做出正确的演唱。
3.能随音乐唱游活动,表现强弱。教学难点
1.力度记号的学习与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声势游戏
(1)
老师用强弱变化的拍掌,学生模仿。
(2)
老师画出图谱,引导学生根据强弱变化拍掌。(3)
学生画图谱,学生根据图谱强弱变化拍掌。(4)
展示渐强渐弱力度记号。
二、展开
1、火车闯关一
(1)
播放全曲,让学生注意听并找出渐强、渐弱的乐句。(2)
展示歌谱,让学生找出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
2、火车闯关二——旋律线
(1)
老师带唱乐句并画出旋律线,让学生模唱并找出音最高的歌词。(2)
根据旋律线打手号带唱。
(3)
带唱全曲,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音高、强弱变化。
三、拓展
1、开火车——律动游戏
(1)
老师带唱乐句并根据歌词创作律动动作,注意根据强弱力度变化去设计动作。(2)
小组边唱边展示。
2、开火车——律动创编游戏
(1)
播放火车的鸣笛声,让学生想象场景,小组创编动作,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强弱力度变化去设计动作。
(2)
小组边唱边展示创编成果。
四、总结
本课通过图谱、律动,让学生感受力度记号的强弱变化,学习在歌曲中的运用。过关评测
1、能根据强弱画出图谱。
2、能在唱游中表现力度记号的强弱变化。
一年级音乐花城版课件篇二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 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
三、欣赏《落雨大》
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
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
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第二课时
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三、学唱歌曲《落雨大》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
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第三课时
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
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
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
5、读词,唱词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 感知音的高低
(三)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 复习音乐手势 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小朋 友 喽 ×× × ×| 去瑶 寨 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 跳;右左右 跳。
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第二课时
一、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
《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
五、小结。
第三课 十个小印第安人(两课时)教学内容:
唱游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
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5、创设情景 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 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第四课 律动音乐《向前走》(两课时)
教学内容:
律动《向前走》学唱歌曲《向前走》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第五课 感知音乐力度
(二)(两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 渐弱表现等。
四、小结。
第六课 学唱中外童谣
教学内容:
1、《拍手谣》
2、《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教学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 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拍肩,一会儿跺脚,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创编的节奏游戏的玩法展示给大家,有的独自上台表演;有的拉着小伙伴一同上台表演;还有的组长带领全组上台一起表演;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
有的学生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学生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
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 边跳尽情地玩。
五、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六、汇报演出
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第七课 认知音乐节奏(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扳书: 3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 身 泥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
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 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
第八课 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
四、评价;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第九课感知音乐节拍(两课时);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
二、跟读歌词;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
第九课 感知音乐节拍(两课时)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
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二、跟读歌词
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
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 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
“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
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七.小结。
第十课 小小的船(两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初步感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三、表演
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四、小结
第十一课 感知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歌曲《牧童谣》。教学目标:
一、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二、学一个新的音“la”。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la”音与“do、re、mi、sol”的相对音高观念。
一、复习、表演
一、基础练习
重点关注:连贯气息与跳跃气息的变化运用
1、律动《加伏特舞曲》(视频)
2、师生接龙练声曲
| 5 — | 5 i 7 6 | 5 — | 5 6 | 5 — | 5 4 3 2 | 3 — | 风 来 了,啊 — —,雨 来 了,沙沙 沙沙 沙 6 | 5 — | 5 i 7 6 | 5 — | 5 6 | 5 — | 5 4 3 2 | 1 — | 花 开 了,啊 — —,花 谢 了,啦啦 啦啦 啦
3、提问:风的声音是(师加手势表现)连贯的?还是(手势)断断的?生……,雨的声音是——生:断断的
再唱一次,老师手势提示气息
4、师问:布谷的叫声是——?生:断断的
5、复习《布谷》,教师手势提示“5 3 |5 3 |的气息
6、复习《小雨沙沙》,师手势指挥气息变化。
二、学习歌曲: 出示课题:《牧童谣》
1、师:什么叫牧童?他们是干什么的?(生……)牛羊吃草的时候牧童孤零零的,没有人玩。咦,看见对面山上也有一个牧童,他们……(引出)对歌。
2、师生用喊话表演对歌:喂——!你好吗——?我们来对歌——!天上什么放光明?(生)天上……
重点关注:学生和老师模拟出站在高山上对话的意境,所以音色和语气像遥远传来的喊声
3、师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对答模唱第二段歌词,4、师唱第三段歌词,学生对答模唱第四段。
5、看书、听录音范唱。教师巡视学生用手指认乐谱。
6、跟琴齐唱五段歌词。
注意:教师加入前奏,问学生:前奏唱不唱?生:不唱。
三、表现歌曲
1、师:能背歌词的举手,那请你们来问老师,我来回答。教师邀请几个能歌词的上台:我们一起来回答全班的问题。台上台下进行对唱。
2、全班分左右两边,面对面,进行对唱表演。(视频)
四、学习柯达伊手势,感受音高(视频)
1、复习135的手势语音高关系。
2、加入la的手势,练习用轻松的声音唱高高的la。
3、看乐谱,做手势进行视唱。
| 5 — | 1 5 | 3 — | 3 3 | 5 5 | 1 — || 5 — | 6 — | 5 — | 3 — | 1 — | 3 — | 5 — | 6 — | 1 — ||
五、复习节奏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 | x — | x — | x — |
五、师生互动。
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延长歌曲,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伴奏。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 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四、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五、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第十三课《落水天》(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
教学难点: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学生唱,谈感受;学生 第十三课 《落水天》(两课时)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
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学生谈下雨时的心情、感受。导入另一首雨中情景歌曲。
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学生谈感受(出 示课题)
2、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
3、学生学唱歌词。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⑥加上律动。
4、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②学生唱旋律。
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
师:一唱一叹,以前的客家人在下雨天没雨伞遮雨,显得是那么哀怨、那么无奈。④再唱歌词,把握情绪。
5、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
6、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
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
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唱。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
第十四课 唱唱 跳跳(两课时)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二、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 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
师: 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边放歌曲录音,师边跳新疆舞)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师范唱)
师: 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学生唱)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
(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小组展示,评价、表扬);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
第十五课 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
(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1.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
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联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2、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
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二、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
二、音乐实践活动 学唱歌曲 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歌词里面 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范唱。)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让我们再来打打看!(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
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
第十六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两课时)
教学内容:《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乐曲《司马光砸缸》,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二、看看,讲讲;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缸》,从音色上感受角色;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小朋友,全班同学进行;
四、评价;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
一年级音乐花城版课件篇三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第一课: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
三、欣赏《落雨大》
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
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
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三、学唱歌曲《落雨大》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
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
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
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
5、读词,唱词,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感知音的高低
(三)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 复习音乐手势 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小朋 友 喽 ×× × ×| 去瑶 寨 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跳;右右跳。
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
第二课时
一、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mi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
五、小结。
第三课十个小印第安人(两课时)
教学内容:唱游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目标: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5、创设情景 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第四课律动音乐《向前走》(两课时)
教学内容: 律动《向前走》学唱歌曲《向前走》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变的节奏(长、段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第五课感知音乐力度
(二)(两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渐弱表现等。
四、小结
第六课学唱中外童谣
教学内容:
1、《拍手谣》
2、《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教学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 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拍肩,一会跺脚,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创编的节奏游戏的玩法展示给大家,有的独自上台表演;有的拉着小伙伴一同上台表演;还有的组长带领全组上台一起表演;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有的学生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学生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地玩。
五、敲敲: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六、汇报演出: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
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
扳书: 3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 身 泥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
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
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 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
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
第八课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
四、评价;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评出最佳表演组。
第九课感知音乐节拍(两课时)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
二、跟读歌词;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七.小结。
第十课小小的船(两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初步感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三、表演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四、小结
第十二课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点: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4、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5、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第十三课《落水天》(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教学难点: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学生唱,谈感受;学生
第十三课《落水天》(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学生谈下雨时的心情、感受。导入另一首雨中情景歌曲。
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
1、学生谈感受(出示课题)
2、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
3、学生学唱歌词。
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
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⑥加上律动。
4、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②学生唱旋律。
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
师:一唱一叹,以前的客家人在下雨天没雨伞遮雨,显得是那么哀怨、那么无奈。④再唱歌词,把握情绪。
5、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
6、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
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唱。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
第十四课唱唱跳跳(两课时)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二、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
教学难点: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
师: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边放歌曲录音,师边跳新疆舞)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师范唱)
师: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学生唱)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 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小组展示,评价、表扬);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第十五课我要做好孩子;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情地来唱这首歌。(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男同学听。)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学生自由发挥跳起来)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的铃鼓,接下来请每一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表演,看哪组编的动作最多,最有创意。我们请大家评论一下。(小组展示,评价、表扬)
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一起跳起来吧!(音乐《颂祖国》)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
第十五课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
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联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让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2、视觉感受。(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
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二、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
二、音乐实践活动学唱歌曲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歌词里面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范唱。)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让我们再来打打看!
(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
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
第十六课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两课时)
教学内容:《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播放乐曲《司马光砸缸》,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二、看看,讲讲;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缸》,从音色上感受角色;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小朋友,全班同学进行;
四、评价;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
一年级音乐花城版课件篇四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 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
三、欣赏《落雨大》
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
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
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三、学唱歌曲《落雨大》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
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第三课时
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
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
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
5、读词,唱词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 感知音的高低
(三)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 复习音乐手势 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小朋 友 喽 ×× × ×|
去瑶 寨 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 跳;右左右 跳。
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
第二课时
一、玩玩、动动。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
《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
七、小结。
第三课 十个小印第安人(两课时)教学内容:
唱游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
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5、创设情景 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 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第四课 律动音乐《向前走》(两课时)
教学内容:
律动《向前走》学唱歌曲《向前走》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第五课 感知音乐力度
(二)(两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 渐弱表现等。
四、小结。
第六课 学唱中外童谣
教学内容:
1、《拍手谣》
2、《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教学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 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拍肩,一会儿跺脚,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创编的节奏游戏的玩法展示给大家,有的独自上台表演;有的拉着小伙伴一同上台表演;还有的组长带领全组上台一起表演;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
有的学生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学生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
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 边跳尽情地玩。
五、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六、汇报演出
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
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
扳书: 3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 身 泥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
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 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
第八课 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
四、评价;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第九课感知音乐节拍(两课时);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
二、跟读歌词;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第九课 感知音乐节拍(两课时)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
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二、跟读歌词
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
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 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
“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
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七.小结。
第十课 小小的船(两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
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初步感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三、表演
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四、小结
第十二课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 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第十三课《落水天》(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
教学难点: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学生唱,谈感受;学生
第十三课 《落水天》(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
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学生谈下雨时的心情、感受。导入另一首雨中情景歌曲。
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学生谈感受(出 示课题)
2、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
3、学生学唱歌词。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⑥加上律动。
4、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②学生唱旋律。
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
师:一唱一叹,以前的客家人在下雨天没雨伞遮雨,显得是那么哀怨、那么无奈。
④再唱歌词,把握情绪。
5、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
6、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
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
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唱。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
第十四课 唱唱 跳跳(两课时)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二、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
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 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
师: 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边放歌曲录音,师边跳新疆舞)
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师范唱)师: 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学生唱)
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
(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小组展示,评价、表扬);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第十五课我要做好孩子;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情地来唱这首歌。(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男同学听。)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学生自由发挥跳起来)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的铃鼓,接下来请每一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表演,看哪组编的动作最多,最有创意。我们请大家评论一下。
(小组展示,评价、表扬)
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一起跳起来吧!(音乐《颂祖国》)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
第十五课 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1.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
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联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2、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
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二、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
二、音乐实践活动 学唱歌曲 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歌词里面
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范唱。)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让我们再来打打看!
(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
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
第十六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两课时)
教学内容:《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乐曲《司马光砸缸》,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二、看看,讲讲;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缸》,从音色上感受角色;
三、表演音乐剧;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小朋友,全班同学进行;
四、评价;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
二、看看,讲讲。
一年级音乐花城版课件篇五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
1、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 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
三、欣赏《落-1-雨大》
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
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
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第二课时
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
三、学唱歌曲《落雨大》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
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
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
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
5、读词,唱词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教学反思:
第二课 感知音的高低
(三)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 复习音乐手势 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小朋 友 喽 ×× × ×| 去瑶 寨 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 跳;右左右 跳。
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 3 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
第二课时
一、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
《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
七、小结。教学反思:
第三课 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内容:
唱游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 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
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5、创设情景 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 律动音乐《向前走》
教学内容:
律动《向前走》学唱歌曲《向前走》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 感知音乐力度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 渐弱表现等。
四、小结。教学反思:
第六课 学唱中外童谣
教学内容:
1、《拍手谣》
2、《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教学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拍肩,一会儿跺脚,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创编的节奏游戏的玩法展示给大家,有的独自上台表演;有的拉着小伙伴一同上台表演;还有的组长带领全组上台一起表演;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
有的学生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学生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
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地玩。
五、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六、汇报演出
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反思:
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
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扳书: 3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 身 泥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
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教学反思:
第八课 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教学反思:
第九课 感知音乐节拍
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
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二、跟读歌词 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
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
“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
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七.小结。教学反思:
第十课 小小的船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边摇摆身体边朗读。因为是语文课中学过的内容,学生会倍感亲切。朗读时,要让学生似乎坐在船上,有微波荡漾的感觉,既清新又愉悦。并要有激情,用快慢、强弱、声音高低的对比来表现词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遨游太空的天真遐想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2、配乐朗诵。在以上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如坐在月亮似的小船上荡漾的感觉,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强弱弱的三拍子,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音乐动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3、感受三拍子及演唱歌曲。在玩中不断熟悉音乐,如做教材第43页的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双手搭起,模仿小船,随歌声前后或左右摇摆。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最好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唱名的引入。学生学会歌曲后,可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逐渐引入唱名概念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感知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歌曲《牧童谣》。教学目标:
一、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二、学一个新的音“la”。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la”音与“do、re、mi、sol”的相对音高观念。
第一课时
一、复习、表演
一、基础练习
重点关注:连贯气息与跳跃气息的变化运用
1、律动《加伏特舞曲》(视频)
2、师生接龙练声曲
| 5 — | 5 i 7 6 | 5 — | 5 6 | 5 — | 5 4 3 2 | 3 — | 风 来 了,啊 — —,雨 来 了,沙沙 沙沙 沙 6 | 5 — | 5 i 7 6 | 5 — | 5 6 | 5 — | 5 4 3 2 | 1 — | 花 开 了,啊 — —,花 谢 了,啦啦 啦啦 啦
3、提问:风的声音是(师加手势表现)连贯的?还是(手势)断断的?生……,雨的声音是——生:断断的
再唱一次,老师手势提示气息
4、师问:布谷的叫声是——?生:断断的
5、复习《布谷》,教师手势提示“5 3 |5 3 |的气息
6、复习《小雨沙沙》,师手势指挥气息变化。
二、学习歌曲: 出示课题:《牧童谣》
1、师:什么叫牧童?他们是干什么的?(生……)牛羊吃草的时候牧童孤零零的,没有人玩。咦,看见对面山上也有一个牧童,他们……(引出)对歌。
2、师生用喊话表演对歌:喂——!你好吗——?我们来对歌——!天上什么放光明?(生)天上…… 重点关注:学生和老师模拟出站在高山上对话的意境,所以音色和语气像遥远传来的喊声
3、师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对答模唱第二段歌词,4、师唱第三段歌词,学生对答模唱第四段。
5、看书、听录音范唱。教师巡视学生用手指认乐谱。
6、跟琴齐唱五段歌词。
注意:教师加入前奏,问学生:前奏唱不唱?生:不唱。
三、表现歌曲
1、师:能背歌词的举手,那请你们来问老师,我来回答。教师邀请几个能歌词的上台:我们一起来回答全班的问题。台上台下进行对唱。
2、全班分左右两边,面对面,进行对唱表演。(视频)
四、学习柯达伊手势,感受音高(视频)
1、复习135的手势语音高关系。
2、加入la的手势,练习用轻松的声音唱高高的la。
3、看乐谱,做手势进行视唱。
| 5 — | 1 5 | 3 — | 3 3 | 5 5 | 1 — || 5 — | 6 — | 5 — | 3 — | 1 — | 3 — | 5 — | 6 — | 1 — ||
五、复习节奏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 x — | x — | x — | x — |
五、师生互动。
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延长歌曲,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伴奏。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 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 《落水天》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学生谈下雨时的心情、感受。导入另一首雨中情景歌曲。
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学生谈感受(出示课题)
2、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
3、学生学唱歌词。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
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⑥加上律动。
4、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②学生唱旋律。
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
师:一唱一叹,以前的客家人在下雨天没雨伞遮雨,显得是那么哀怨、那么无奈。④再唱歌词,把握情绪。
5、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
6、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
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
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唱。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教学后记:
第十四课 唱唱 跳跳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二、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 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
师: 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边放歌曲录音,师边跳新疆舞)
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师范唱)
师: 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学生唱)
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情地来唱这首歌。(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男同学听。)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学生自由发挥跳起来)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的铃鼓,接下来请每一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表演,看哪组编的动作最多,最有创意。我们请大家评论一下。(小组展示,评价、表扬)
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一起跳起来吧!(音乐《颂祖国》)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 教学后记:
第十五课 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
(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1.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联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2、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
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二、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
二、音乐实践活动 学唱歌曲 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歌词里面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范唱。)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让我们再来打打看!(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
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教学后记:
第十六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教学内容:《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乐曲《司马光砸缸》,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二、看看,讲讲。
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缸》,从音色上感受角色。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小朋友,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