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门豹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一
始终记得,上一次的县级研讨,南海学校夏老师的话:“你要教什么,要有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接到教学比武的内容时,我首先翻到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读,发现这个单元就是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这一方法,巩固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训练重点。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阅读教材,寻找资料。
《西门豹》是第八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文章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西门豹惩凶除害的决心和大智大勇,让学生受到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细细研究,发现这篇课文,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对话,感受西门豹语言简练精辟却一针见血的到位;二是通过对话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方法之巧妙。而这两个重点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体会人物品质和蕴含的`感情。
纵观网上教案,发现存在误区,就是注重了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和结果,却忽视了从语言和过程中感受“巧妙”的体会。于是针对我找到的重点,我将两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划分:
第一课时的安排为:让学生走近西门豹,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理解课文1—9自然段,从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简洁对话中,感受西门豹的机智过人、有胆有识等品质。
而第二课时则安排为:理解西门豹惩治过程,体会“巧妙”,在熟读基础上复述课文。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如下:通过后“魏王”曹操的遗言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西门豹介绍,然后进入课文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寻找四次对话中西门豹获得的讯息,从而产生对西门豹人物形象的认识,从第九段中西门豹的“一语双关”中初步体会他的机智过人和深谋远虑等。从整节课来看,教学任务只能算是大概完成,因为时间上的分配不均,导致了时间匆促而草草收尾,此为最大败笔。
后来听取了同年级三位平行班同仁的相同课型,细细反思,找出自己最大的几处不足:
一、时间分配欠考虑,可见课堂驾驭能力不足。导入和开篇,是创意的铺设,但是在检查字词时,拖沓了不少时间。三年级的学生,其实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教学字词,尤其是领读已经没有必要。而进入真正课文学习时,时间已经过半,造成后面的教学重点和任务不能及时完成,留下尾巴要等到下节课再重温,是最大的失败。
二、对教学重点把握后,次要目标设计的解决方法不够科学。导入后的第二步,是让学生归纳课文大意。谁知道学生卡了壳。这一次卡壳,影响了后面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真是一个意料外的“绊脚石”。听了别人的课堂,顿时茅塞顿开,三年级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去概括是有难度的,我完全可以设计填空形式,这样学生只需填词就可以得出大意,也不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了。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考虑每个步骤,否则往往败于细节。
三、重要环节的四人小组合作,合作清单的设计存在不合理。对比自己与同仁的合作单,发现设计上的明显不足。既然分配学生课前预习的任务,关于西门豹与老大爷对话的寻找可以放在前置性作业去完成,课堂上设计的合作,应该可以修改为“组内交流西门豹和老大爷对话,并探讨:‘西门豹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既可节约一部分时间用在理解感受上,又可以精简课堂环节,做到重点突出,还能分配一部分时间在朗读上。合作环节,未设分工,显得有点杂乱,可以感觉平时训练的不够。
四、没有注重朗读,课堂缺乏生气。因为时间上的欠妥分配,使得朗读被迫删去。虽然这部分中人物的语言平淡叙事为主,但一节没有朗读的课,总是缺乏生气和整齐的。所以课堂上,总感觉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学环节之间不能做到紧紧相扣而张弛有度。
总之,这是一节失败的课。而反思自己的课堂,主次不分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后来第二课时中,我吸取了教训,紧抓住“巧妙”二字去学文,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和品质,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二
本文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文章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西门豹惩凶除害的决心和大智大勇,让学生受到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整堂课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用心性。整体感知课文资料。调动学习的用心性,进行思维、表达潜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潜力。抓住描述人物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讨论、交流学习所得。
我首先请学生谈理想,引出课题。然后交流预习状况,回忆课文的主要资料及写作思路。说出西门豹和哪些人有联系?怎样联系起来的?之后质疑探究学习第一部分,西门豹为什么向老大爷提问?以分组问答形式让学生了解西门豹明白了哪些状况,并体会写法。学生透过自读、找划、四人小组讨论,体会西门豹说的话的深刻含义。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最后小结: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此处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来此地,你怎样做。同学们畅所欲言,用心回答问题。想象十分丰富。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激发学生从西门豹对巫婆、官绅头子、众官绅说的话中体会将计就计办法之巧妙。还让学生根据板书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仅仅让学生明白了西门豹是以客气的话为理由惩治恶人,而且还懂得了“将计就计”的真正含义,此环节的设计到达一举多得的效果。我引导学生透过朗读、讨论,注意场面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引导学生明白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的处理河伯娶媳妇这件事的?我又让学生演一演众官绅怎样求饶的。岸上的群众会说些什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果很好。
在教学第三部分时,我让学生读后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什么?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让学生弄清三部分的联系。
当然,问题还是不少的,自我感觉,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尚不够,二是合作很少,三是容量欠多,课后感觉能够把西门豹做的第二件事和魏王的评价这两部分资料移至第三课时去学。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三
《西门豹》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仅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确定课文的主线: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能够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在教学时,我就针对三部分资料的不一样特点采用了不一样的训练形式。在惩办巫婆时,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要求学生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将西门豹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用符号画下来以此来培养独立思考的本事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进行“问题提出”,不正确的观念严重影响着学生自觉地进行“问题提出”。培养创新精神,就是要改变学生不正确的观念,树立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冷嘲热讽、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平时会“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促使他们勇于进行“问题提出”。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都是围绕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的。可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生字学习和文章的阅读时用的时间有点长,所以导致精彩部分用的时间不足,显得有些仓促。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当是一个被动理解知识的过程,而应当是一个根据自我的体验,用自我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本事对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阅读教学为习作教学服务,即读写结合,是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最广泛的一个教学原则。可是我发现,在学生的习作中能够借鉴在课文阅读中作者的写作方法并不多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在课上悉心传授的知识和方法都是教师主动而很负职责地传授给学生的,学生缺少自我发现,探究的过程,学习效率不高是正常的。往往越勤快的教师,学生的主动性越差,学习效果越不好。
我在教学《西门豹》一课中,在分析作者用词的准确方面做了如下的.尝试。我一改以往主动告知学生课文中哪里作者写得好,好在哪里。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文中写西门豹先是把巫婆投进了漳河。之后又把官绅的头子也投进了漳河。看到了巫婆和官绅头子的下场。最终作者用了这样的几个词描述众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头磕破了,直淌血。我这样问学生:“从这几个词能看出官绅们的心态吗?”
“官绅们很害怕!”
“是啊!这些词都能表现出官绅们当时异常害怕。要是把这些词语的位置颠倒一下是不是也能够呀?反正都是害怕,行吗?”
“行!”几个学生脱口而出。
片刻过后,几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孩子举起了手:“教师,不能颠倒位置。”
“同学们自我读一读这些描述官绅的句子,体会一下这些词语运用的精妙。”经过反复的品读,孩子们最终明白作者用词的准确。这几个词语循序渐进地反映出官绅们恐惧心理的加深。
叶圣陶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教”。怎样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我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怎样使学生自我主动探究并深刻领悟到作者的遣词造句的精巧呢?教师不仅仅要在备课中仔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更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和分析文本中看不见的语言魅力。
文档为doc格式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五
《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题材课文。课文写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
上完课后感受颇多。这堂课有自我比较满意之处:教学重点能够把握,后半堂课气氛比较热烈,学生对第二段的想象丰富而合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在讨论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妙在哪里时,费了很大的周折!这与学生的知识面,概括本事有直接的关系。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六
《西门豹》是我们本学期精品课程阅读教学研究的篇目,我承担该课题研究的最终展示汇报。在研究中,我们三年级语文科组经过反复研讨、打磨,经过多次的修改,最终确定了最终的教学设计。我在讲课前也曾试教过,最终上得比较好,自我在各方面都有提高,可是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后我进行如下反思:
《西门豹》是一篇叙事课文,是一篇典型的阅读教学课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学生反复阅读,经过读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西门豹的话外音,经过反复读,体会简单故事情节背后的深刻内涵。
在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让学生在读中体悟,异常是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读、个人读、全班读、分主角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品味西门豹的为人。可是在讲到老大爷说的三个"闹"字的时候,我只是让学生自由读了一下句子,便分析三个"闹"字含义及表达效果,学生说得不够准确。课后,我反思自我的教学,觉得说得不准确的很大原因是这一部分读得不够,所以学生没有机会去深刻的感悟,"闹"在不一样句子中所表达的不一样含义,以及"闹"所表达出老大爷烦的心境。
在上课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备课,能够说教学环节及我所想要的答案都统统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但就是因为对教案熟悉,明白自我要什么,加上自我不够灵活,所以学生在说出不一样我所想的答案,但与我预想的答案有关联时,我就不太会巧妙地引导过来,甚至明知答案接近,却不明白要顺学生的答案来讲课,反而又生拉硬套地说出自我的答案,就显得自我的教学组织生硬了些。比如:我让学生用自我的话说出官绅们吓得怎样?一个学生说,吓得魂不附体。"魂不附体"这个词多形象,可是我非说,"是啊,吓死了",奇怪地完成了教学。所以,教学必须要跟随学生的思想来组织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灵活。
在讲《西门豹》这篇课文时,我们反复研读教学流程,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对教学语言也进行反复的思考,每个教学环节、教学效果都进行了精心地备课。但作为一个新教师,在教学上还缺乏经验,组织教学的本事相对薄弱;还有自我对课本剧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编演,还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在课本剧教学环节,学生显得有些乱,教学效果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我反思,课本剧教学没有实现预期效果,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因素。
作为表演者,熟知在戏剧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可是短短的两节课,不足以让学生深入的分析出这些复杂的机理,所以我认为,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台下的表演者也同样如此,他不能体会当时的情景,只认为台上表演的同学很可笑,所以也不能完全进入到自我的主角中。可见,足够时间的品悟和内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七
《西门豹》教学反思
始终记得,上一次的县级研讨,南海学校夏老师的话:“你要教什么,要有一个最主要的目标!” 接到教学比武的内容时,我首先翻到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读,发现这个单元就是学习运用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这一方法,巩固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训练重点。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阅读教材,寻找资料。
《西门豹》是第八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文章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西门豹惩凶除害的决心和大智大勇,让学生受到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细细研究,发现这篇课文,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对话,感受西门豹语言简练精辟却一针见血的到位;二是通过对话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方法之巧妙。而这两个重点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体会人物品质和蕴含的感情。纵观网上教案,发现存在误区,就是注重了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经过和结果,却忽视了从语言和过程中感受“巧妙”的体会。于是针对我找到的重点,我将两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划分,第一课时的安排为:让学生走近西门豹,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理解课文1—9自然段,从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简洁对话中,感受西门豹的机智过人、有胆有识等品质。而第二课时则安排为:理解西门豹惩治过程,体会“巧妙”,在熟读基础上复述课文。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如下:通过后“魏王”曹操的遗言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西门豹介绍,然后进入课文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寻找四次对话中西门豹获得的讯息,从而产生对西门豹人物形象的认识,从第九段中西门豹的“一语双关”中初步体会他的机智过人和深谋远虑等。从整节课来看,教学任务只能算是大概完成,因为时间上的分配不均,导致了时间匆促而草草收尾,此为最大败笔。后来听取了同年级三位平行班同仁的相同课型,细细反思,找出自己最大的几处不足:
一、时间分配欠考虑,可见课堂驾驭能力不足。
导入和开篇,是创意的铺设,但是在检查字词时,拖沓了不少时间。三年级的学生,其实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教学字词,尤其是领读已经没有必要。而进入真正课文学习时,时间已经过半,造成后面的教学重点和任务不能及时完成,留下尾巴要等到下节课再重温,是最大的失败。
二、对教学重点把握后,次要目标设计的解决方法不够科学。
导入后的第二步,是让学生归纳课文大意。谁知道学生卡了壳。这一次卡壳,影响了后面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真是一个意料外的“绊脚石”。听了别人的课堂,顿时茅塞顿开,三年级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去概括是有难度的,我完全可以设计填空形式,这样学生只需填词就可以得出大意,也不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了。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去考虑每个步骤,否则往往败于细节。
三、重要环节的四人小组合作,合作清单的设计存在不合理。 对比自己与同仁的合作单,发现设计上的明显不足。既然分配学生课前预习的任务,关于西门豹与老大爷对话的寻找可以放在前置性作业去完成,课堂上设计的合作,应该可以修改为“组内交流西门豹和老大爷对话,并探讨:‘西门豹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既可节约一部分时间用在理解感受上,又可以精简课堂环节,做到重点突出,还能分配一部分时间在朗读上。合作环节,未设分工,显得有点杂乱,可以感觉平时训练的不够。
四、没有注重朗读,课堂缺乏生气。
因为时间上的欠妥分配,使得朗读被-迫删去。虽然这部分中人物的语言平淡叙事为主,但一节没有朗读的课,总是缺乏生气和整齐的。所以课堂上,总感觉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学环节之间不能做到紧紧相扣而张弛有度。
总之,这是一节失败的'课。而反思自己的课堂,主次不分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后来第二课时中,我吸取了教训,紧抓住“巧妙”二字去学文,注重朗读体会人物性格和品质,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菜园三小 刘敏
2015/04/23
《西门豹》教学反思
1、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做到了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环节简练明快。课堂伊始,以学生畅谈理想导入教学,激发兴趣。接着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联系,明白人物之间是通过破除迷信这件事联系起来的,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能启发学生从西门豹对巫婆、官绅头子、众官绅说的话中体会将计就计办法之巧妙。还让学生根据板书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西门豹是以客气的话为理由惩治恶人,而且还懂得了“将计就计”的真正含义,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在探究过程中采用四人小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时间比例的分配比较恰当。
4、教学中设计的板书起到了多种作用,达到了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西门豹》教学反思
《西门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西门豹这个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惩治贪官巫婆、造福百姓的故事。故事内容十分精彩有趣,结局也是大快人心,是一篇引人入胜的课文。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长文短教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研究重点,引导学生读一读来深入理解,体会西门豹办法的巧妙。从而感悟到西门豹在破除迷信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机智。
首先,在展示交流中逐步确定研究主题: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通过围绕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求答案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懂得努力寻找方法去探究自己思考的内容。然后在领略了西门豹的睿智与胆识后,我设计了一次说的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你们认为西门豹是怎样的人?写写河岸上老百姓们目睹这一切后会议论些什么。这下,教室里炸开了锅,有议论西门豹的为人和性格的,有议论巫婆和官绅头子的下场的,有议论自己的认识和对以往自己的愚昧行为的……这样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此节课的教学中也留有遗憾, 时间安排的不够恰当,在确定研究主题中占用的时间较长,以至于后面的时间较紧,缺少了对重要的句子,另外,学生的预习不理想,对课文的阅读不够。
《西门豹》教学反思
上周星期二的早上,我上了《西门豹》这一课。课后,我认真反思,发现了许多值得我改进的不妥之处。我想这些认识和感受肯定会对我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西门豹》是一篇叙述性很强的文章。文中通过写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的事,表现了西门豹过人的才智和谋略以及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文中注意运用描写人物的寓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通过西门豹与老大爷和官绅们的对话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在第一课时中字词都解决了的情况下,我进行了第二课时的教学。课堂上,孩子们被西门豹的机智吸引,在我范读课文时听得是津津有味。孩子们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提高,整堂课的效果也比较好。回顾这堂课,我虽然做到了寓教于乐,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合作学习效率不高
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始了“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开始教研来,我们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但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在我们班依然是一个大难题。我班的孩子们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十分活跃。但一到合作学习环节,总是会花上很多时间,极个别的一两个孩子,还融入不到这个小团体中,依然故我。
二、交流点拨延伸不够
交流点拨是我们“六步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学
生合作学习中所忽略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探讨并得到解决。我常常有一种担心,担心孩子们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没弄懂,担心课文的主要内容讲掉了云云。可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明白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我们只是在一个主导的位置上。要学会大胆地“舍”,才会有意想不到的“得”。如果在大胆的舍的基础上,在进行适当的延伸,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激活课堂,我想我的课堂一定会更加完美。
三、学生课堂提问不够规范
课堂上,孩子们兴趣浓厚,问题多多。可是,孩子们的提问往往不太规范。这是长久以来让我头疼的一个难题。课堂上,我正激情澎湃的创设情景,拓展孩子们的思维。突然,一个声音飘了过来,“老师,我有疑问?我有疑问?”我本想忽略继续讲完,但是,看着他高高举起的手,听着他一边忍不住小声的说话。我只好请他说出他的疑问。幸好这样的小插曲不多,否则这堂课还 不知道怎么上下去。
虽然,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可是快乐学习的同时又缺乏了教学的缜密性,稍显凌乱。我会继续反思,不断改进,争取创造一个不一样的课堂。
《西门豹治邺》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破除迷信的第一课,它是我们五年级老师在“六步三查”课堂模式下的同题异构课。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怎样突破难点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朗读落到实处
这篇课文较长,全篇检查读文太耽误时间。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是了解邺的前提,也是治邺的前提。如果不了解这段对话,就不能准确把握整篇课文,而破除迷信、惩治恶人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因此,我就抓住这两部分把读落到实处。在读文时,及时正音、评价,重点指导学生读流利,读通顺。
二,“六步三查”课堂模式下的巧点拨
邺时做的三件事(调查研究、惩治恶人、兴修水利),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最后,再让学生看着板书概括课文大意。这样层层递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把小组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在概括大意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交流。我是这样设计步骤的:小组交流、指名说、补充说、对子互说。交流合作使难点水到渠成。
这节课中,我觉得教学重点得到了突破。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了解了课文内容,在充分的交流中概括了课文大意。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八
《西门豹》是精读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活动的经过。而作者在叙述这一重点,难点时,是通过西门豹惩治巫婆,惩治官绅头子,惩治官绅们来突出的。因此,教学《西门豹》时,紧紧抓住“三惩”,并有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给河伯娶媳妇”这个主意是巫婆想出来的,故而惩治巫婆是西门豹治理邺要走的第一步妙棋。教学时,抓住“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句话让学生边读边注意带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不难明白:西门豹并不是真的要为河伯重新选媳妇,只是以让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从而达到破除迷信,教育群众,惩治巫婆的目的。
在教学惩治官绅头子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抓住“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这句话要求学生注意带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就会懂得西门豹并不是真的在等巫婆回来,而是做样子给官绅们和围观的百姓看。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巫婆回来只是为了找借口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达到惩治邪恶的目的。接着提出问题:围观的群众表现怎样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质问官绅们,漳河里真有河神吗?”有的学生说:“老百姓在交头接耳,他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当西门豹杀一儆百,官绅们吓得丑态百出:教学这一部分时,首先让学生读读课文中的内容,并要求划出描写官绅们极度恐惧的词、句。学生们能很快找出“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等。我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官绅们如此害怕?围观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什么?有的学生说:“那些官绅们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们明白,用‘河伯娶媳妇’这种骗钱害人的把戏被戳穿了,他们活不成了。”有的学生说:“官绅们看到他们的头子被投进漳河里,下边该轮到他们了,个个吓得没了魂。”这时我进一步追问:这时的老百姓会怎么认为呢?有的学生说:“老百姓会想,哪有什么河神啊,都是这些巫婆官绅们编出来骗人的,害得我们家破人亡,他们一个个发了财,应该让他们受到惩罚,把钱还给老百姓。”有的学生说:“要不是西门豹来做官,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家的女儿,西门豹真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可见只要教师稍一启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就都展开了,并且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九
本文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叙述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惩罚坏人的事。文章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刻画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西门豹惩凶除害的决心和大智大勇,让学生受到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整堂课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进取性。整体感知课文资料。调动学习的进取性,进行思维、表达本事的训练。培养学生自我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本事。抓住描述人物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讨论、交流学习所得。
然后质疑探究学习第一部分,西门豹为什么向老大爷提问?以分组问答形式让学生了解西门豹明白了哪些情景,并体会写法。学生经过自读、找划、四人小组讨论,体会西门豹说的话的深刻含义。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最终小结: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教学第三部分时,我让学生读后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什么?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让学生弄清三部分的联系。
优点:
1、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做到了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环节简练明快。课堂伊始,以学生畅谈梦想导入教学,激发兴趣。之后让学生汇报预习情景,了解课文主要资料、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联系,明白人物之间是经过破除迷信这件事联系起来的,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资料,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能启发学生从西门豹对巫婆、官绅头子、众官绅说的话中体会将计就计办法之巧妙。还让学生根据板书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仅仅让学生明白了西门豹是以客气的话为理由惩治恶人,并且还懂得了“将计就计”的真正含义,此环节的设计到达一举多得的效果。
3、在探究过程中采用四人小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寻找问题的答案,时间比例的分配比较恰当。
4、教学中设计的板书起到了多种作用,到达了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不足:
1、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不应占用过多的时间,应当在读书之后让学生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用简明的语言说出西门豹了解到的一些情景,这样就能够把精力放在第二部分的学习上。
2、书设计得有些繁多,应当再简略些,便于学生记忆。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十
《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代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依据本篇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储备,以及编者的意图我预设的教学环节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复姓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西门”姓的来历?西门豹的生平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由于学生准备比较充分,所以一开课就创设交流的氛围。学生畅所欲言,既了解了复姓,还列举出其他的复姓;既了解了时代背景,还拉近了学生同作者和文本的距离,为理解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
2、初读课文,感知文章脉络。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大声朗读,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接着,同桌当小老师检查,主要是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全班内共同重点朗读比较长的句子,为感知文本内容扫清障碍。接着,出示阅读要求:根据提示,简单复述课文内容。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学生标画相关的词句段自由练习复述。推选四名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并评选出小小复述员,发奖品以资鼓励。
3、研读文本,感受人物品质。
首先聚焦第一个问题:找出第十至十四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学生带着问题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并将感受作好批注。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西门豹的品质,如:“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这样说会有怎样的结果?你想到用这样的理由和人选了吗?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西门豹的委婉措辞和机智。当时人们有没有怀疑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情呢?为什么西门豹不把所有的官绅都投进河里去呢?创设商讨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的争辩中进行思维的训练,最后明白: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
4、迁移运用,升华感情。
真相终于大白了,如果你就在漳河边,你会对西门豹和当地的老百姓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根据提示,写一写当时的感受。从而让西门豹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整堂课上学生都兴致很浓,愿意说,愿意讲,也愿意写,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积累少,有滋有味的读书环节没有涉及。
如果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增加学生的背诵量,指导朗读的环节处理再充分一点。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十一
《西门豹》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在教学时,我就针对三部分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在惩办巫婆时,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西门豹的话外之意,我采用了评读的方法,学生在“读—评—赏”的过程中理解了内容,提高了朗读水平。惩办官绅的内容与前边的内容相似,这部分就以读带讲。教训其他官绅这部分内容中有若干处难点问题,我就采用了质疑解疑的办法,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不断地读书过程中,了解西门豹不动声色地惩办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最终破除了迷信,治理好了邺这个地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始终由学生自己来学。
首先,我出示了两道思考题:
一是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画下来。
二是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并记下不懂的问题。学生在充分的默读自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动脑筋思考,在自悟自得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产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汇报时,先说说自己读懂的,读懂的内容通过朗读、评读再深入理解;又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通过讨论互相启发来解决。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都是围绕学生展示自己的需要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的,学生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十二
过两个月,忙于培训和其他,课堂上自己和学生一样,总是匆匆忙忙,草草收兵。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我和乙班的学生一起学习《西门豹》一课,这一课故事性较强,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很高。在初读课文中,我仔细地检查了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了其中部分字的读音,练习读了几遍课文后,孩子们一起扫清了词语理解方面的障碍。接下来,便进入到了每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与教师共同解决问题。(这是近一年来我和学生每节课快结束时必须进行的程序,由我和个别同学提出问题,让全班其他同学共同来解决)我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西门豹和老大爷进行了几次“谈话”?我原本想孩子们会很容易解决的,可我放眼一看教室里的情况,禁不住心里一颤:只有一个孩子举手,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担心个别同学没注意听讲,于是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两分钟后事实还是不尽人意,只有三个孩子胆怯地竖直了胳膊,从他们疑惑的眼晴里,我读懂了其实他们个个心里虚得很。我的思维在激烈地活跃着,猛然间,我醒悟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我,因为我说错了一个概念,所提的这个问题中不能说“谈话”,应该是“对话”。于是我又向孩子们解释道:一问一答算是一次对话,现在你再认真地看一看课文,到底西门豹与老大爷进行了几次对话?这样一来,孩子们便纷纷地举起了手。顿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时,下课铃响了。
走出教室,我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歇,因为下一节是甲班的课,我不能让这样的尴尬再次出现。镇定思绪后,我胸有成竹地走进了甲班的教室,在不同的学生面前,我汲取了上节课的教训,同样的环节中我问学生:西门豹与老大爷进行了几次对话?话音刚落,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随之洋溢在我心头的是无尽的喜悦。接下来我又问学生:你们说这个问题还能怎样问?孩子们灵活地总结了:
(1)西门豹向老大爷请教了几个问题?
(2)西门豹向老大爷请教了几次?等。
再次走出教室,我既惭愧又自豪。惭愧的是由于我的疏忽,给全班的孩子造成了误会;自豪的是变换发问后,孩子们的思维灵活了,课堂上也体现了新课改。由此,我想到了雕刻家在创作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一丝不苟,那种精雕细琢的心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课堂上我们的语言必须是准确,否则影响的将是一群孩子。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一节公开课或观摩课上精心准备的斟字酌句,更重要的是要锤炼每节课上乃至与学生点滴交流中的语言。
西门豹教学反思篇十三
《西门豹》一文通过写西门豹惩治那些为谋取钱财欺骗老百姓而年年给河神娶妻、残害少女的巫婆和官绅的故事,赞颂西门豹为民着想,敢于破除迷信、除暴安良、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西门豹来到邺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找来当地的老大爷了解情况,摸清底细,知道这是由于当地的官绅和巫婆给河伯娶媳妇给闹的;第二部分讲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了巫婆和官绅,让当地的老百姓受到教育;第三部分讲西门豹兴修水利,为民着想。整篇文章曲折迂回,学生都感兴趣。
在教学时,我将这一文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初步读懂课文意思,并学习1-9自然段。第二课时就要求学生通过读来理解西门豹惩治官绅和巫婆的妙计,并通过学生的表演加深学生对西门豹这一人物的理解。
上第一课时,由于准备较为充分,所以各个环节都比较紧凑,学生也比较积极,特别是学习生字的时候,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预习,能掌握所学的词语,教学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可能是设计出错,一开始让学生读词语的时间比较多,不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书写,最后连对学生的书写也不能进行点评。在下节课时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和语言的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