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十大劳动楷模事迹感想(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全国劳模的先进事迹篇一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
每一个时期的劳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这是小编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欢迎阅读。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1】二十多年来,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发挥劳模示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对他来说,劳动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习惯,只有脚踏实地的干活才让他觉得踏实,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周家德。
郑伟口中所说的大哥,就是周家德,一个没有架子,乐善好施、勤恳踏实又平易近人的公司负责人,他出身偏远的农村,却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创造价值,造福社会、反哺家乡。
1990年,周家德只身来到六盘水,靠着一股钻劲和苦劲,他很快学会了电工、焊工、木工等多门手艺,开始了艰辛的打工路,随着资金的不断积累,他创办了六盘水装潢工程有限公司和贵州煜峰投资有限公司。事业渐渐走向成功的周家德,不忘父辈的教育,不忘家乡的发展,回到家乡带头修路修桥,帮扶贫困乡亲,为各项公益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资助过1000多名农村贫困孩子。他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
报道,但在他看来,这些仅仅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他尽的一点微薄之力,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周家德说,自己不是什么公司负责人,也不是什么商人,脱下西装取下领带,他只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农民工,对他而言,背砖、挖土、修路这些事情更能让他觉得快乐。
因为爱岗如家,周家德平均每天都要工作近12个小时,为此,他极少考虑自己,甚至顾不上家庭,但他认为自己做的这一切,值得。
成功后的周家德不忘回馈社会,反哺家乡,他从家乡带出120多名农民兄弟到城里打工创业,并出资培训了1000余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同胞,让他们获得各类专业技术上岗资格证书,帮助他们就业,他筹建的公司楼宇引进了西餐、摄影、服装、皮鞋等二十多种品牌经营,为社会提供了1000个就业岗位。
他的无私付出,换来的是社会的认可,自1998年以来,他先后获得"第三届六盘水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贵州十大杰出农民工"、"贵州省劳动模范"、"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六盘水市道德模范"等17项殊荣;2015年获得全国"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当别人夸赞他为大家做了表率时,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只是用心去做了自己承诺过的每一件事而已。
周家德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类奖章奖状,这是他的一笔
财富,但他却从不把这些当作炫耀的资本,而是把它们作为动力,时刻鞭策自己继续努力。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2】说起董文香,在青岛的公交圈里无人不知,作为青岛公交集团市北巴士分公司金坛路车队2路线电车驾驶员,93年开始进入2路车队的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公交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青岛市劳动模范。20年如一日,她总结了一套青岛巴士特色的“董文香式服务”,带会了一个“姐妹班”,成为公交行业创先争优的一面旗帜。
练就一身功服务一路通
董文香带领班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沿2路线周边徒步考察,往返公里,详细掌握沿途15个商场超市、7所中学和旅游区、火车站的客流信息,对车辆经过的109个路口、151条斑马线、25个信号灯、5处坡道、9个急转弯以及32个换乘点了如指掌,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安全驾驶操作流程及乘客服务指南。同时在全线路倡导“熟练一条线,走遍每条街”,熟记应答134个主要景点路段,人人争当“活地图”、“问不倒”。董文香苦背青岛市170条公交线路首末车时间和起、止点站名,她带领的团队成为名符其实的“一口清”“绝活能手”。一次运行中,一位老人为找不到交通医院正发愁,董文香脱口而出,“在无棣路4号,从承德路下车”,对答如
流,让乘客满意而归。
为提高服务技巧,班组姐妹们成立了“语言艺术探讨小组”,从乘客心理需求的角度开展课题研究,运用“情景对话”模拟车厢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化解矛盾的文明用语的忌语。近年来,董文香带领班组成员“走出去,请进来”,在提高服务技艺上动脑筋、下功夫,主动登门到青铁“海之情”车组取经座谈。还开设哑语培训课和“路线学英语知识角”,聘请加拿大籍外教现场讲解、授课。为配合“一站式”微笑服务,她们特邀29中旅游学校专业老师现场指导车厢服务礼仪等迎宾常识,规范了行、立、坐、起等标准化动作。2008年,姐妹班选派代表两次赴北京参加由国家交通运输部举办的“全国青年文明号”技能展示会,精湛得体的展示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来自青岛公交的优质服务技能绝活团队予以报道。
播下一份爱托起一片缘
早在1990年,一位腿部严重残疾的乘客因进入了“姐妹班”的视线而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位乘客叫朱长柱,是青岛印刷厂的退休工人,因工伤致双腿残疾,走路时身体倾斜几乎达到45度,十分吃力。当得知老人独自生活、无儿无女时,姐妹班就接纳了这位特需乘客,将人性化服务从车厢延伸到了朱师付家中,洗衣做饭、清扫卫生,扶他上、下车,配备专门的软座垫,春去秋来,班组人员更换,爱心接力不
变,至今已坚持20多年。董文香说:“公交车这个流动的窗口,就是社会的缩影,我们有义务让朱师付活得有尊严,让他站立起来行走,让他有年有节、有儿有女”。
85岁的老人王勋是一名烈属,常年受到姐妹班的关照,董文香自费为王大妈订阅《老年生活报》,定期登门家访,每年清明节,班组姐妹总会陪同老人去烈士陵园为其父扫墓,亲如一家,这一爱心行动已持续了14年。王勋老人感激之余送上一面锦旗,写道:“无私赠报数载,播撒爱心无限”。
文明一条线温暖一座城
董文香式服务可归纳为八个一,即: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一言一行让乘客满意,一点一滴从关爱做起,一枝一叶用真情相伴。敬老、助残、扶弱、帮困。董文香和她的姐妹班在日常服务中揣摩、整理出一套“董文香式服务”。
做为一名班长,董文香是姐妹班的领军人物,如何当好领头雁?董文香带领她的姐妹班在安全服务运行指标考核中,姐妹班始终位居电车2路线前列,她们制定的《爱车例保考核细则》、《安全管理实施细则》、《lyc节能操作法》、《安全行车十不》等规章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历年来在运行服务实践中首创的《李秋华服务工作40条》、《礼貌用语20句》以及《三树四勤八满意》等成为班组档案中的精神财富。练兵比武、热心公益,在姐妹班形成制度化、常
态化、“爱心送考”、“金秋助学”、“震灾募捐”、“乘客驿站”、“快乐车厢”等“红飘带”志愿者行动在2路线蔚然成风,已辐射到公交各条线路。2路线连续6年被评为青岛市市民满意线路,山东省文明委授予2路线“文明公交线路”称号。“每次出车都是新的起点”。董文香始终铭记“创新服务,履行职责”的使命,紧握方向盘,以更好的服务回报乘客。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3】先后改进工装夹具40多项、技术革新50多项、技术攻关10多项、取得各种专利14项……在2016年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中,出现了一位“85后”农民工发明家的身影,他就是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的胡振球。
2007年,这个来自安徽宿州的小伙高中刚毕业便来沪打工。转眼10年间,他从一个不懂技术的外来打工者,成长为技术能手、创新能手,从普通的一线装配工成长为技改专家和车间主任,并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他还被选为首批上海工匠,获得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是农民工获奖第一人。
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更没有技术和从业经验,10年前来上海时可以说两眼一抹黑,差一点就‘打道回府’。”胡振球略带羞涩地向记者回忆当初来上海时的场景。
就在快看不到希望时,闵行区梅陇镇的神舟汽车公司向这位淳朴的小伙子抛出了“橄榄枝”,他成为车间的一名装配工人。面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胡振球暗下决心:“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当时,他对于“好工人”的定义是,踏踏实实干活,不偷懒、不懈怠。
但一段时间后,胡振球发现,在这家科技型企业内不少员工都是从各大知名院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常常能想出很多创新点子,来简化工艺流程,这给他内心带来不小的落差。“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看着研发人员通过各种工艺革新提高效率,我便萌发了一个念头,有朝一日也要成为这样的研发人员,才真正配得上‘好’这个字。”胡振球说。
可是那时的他连图纸都不会看,只好从“零基础”开始学起。他常常在午休时间缠着有经验的老师傅们给他讲图纸,一遍不行两遍、三遍……直到弄懂,他这股劲也着实让“老法师”们感动。为了能更安心地学习,他干脆搬到了职工集体宿舍,下班后就往单位职工书屋里钻,经常看书到深夜。当时,生怕前学后忘,胡振球把书上的重点知识摘抄下来,一条、两条、三条……慢慢积累至今,已经记了满满的好几本。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普通工人也能成为
专家,成为高技能人才。短短几个月,从钣金工、钳工、车工到打磨工,胡振球便掌握了车间几乎所有工种的操作技巧。
2009年,他以农民工班组长的身份参加了上海市总工会组织的eba培训,系统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之后他又续读了工商管理的大专班,现在正就读本科。
“我跟他认识8年了,他不但有悟性,更重要的是做一件事,就必须把它做好,这是他的性格。”正在车间工作的潘邦国这样评价胡振球。胡振球发明的“清扫车边吸尘口自动避让装置”获得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的金奖,其他各项专利也陆续申请成功,胡振球成了工友们心中的“大发明家”,公司掀起了一股创新热潮,的工友开始钻研技改,厂里技术创新氛围也越来越浓。
产品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搞创新
除了勤奋学习和善于思考,胡振球认为创新还需要多动手、多实践的“实干精神”。
整日与冰冷机器为伴的胡振球,总喜欢在它们身上琢磨出点什么,而这种“琢磨”的精神也给他的创新带来灵感。2008年底,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车进入生产阶段,当时大伙儿天天加班,但生产效率就是提不上去。胡振球大胆提议
开个模具进行“整车预装工装”。可实际操作时却遇到了难题,模具中的关键环节举升油缸部位始终无法做到上下部件的匹配。他反复琢磨尝试,最终找到了把上下部件的位置都进行固定的办法。
“通过这次创新尝试,做出的产品不但标准能够统一,还能把所有工序在这上面完全完成,一台整车装配由原来3个人必须要三四天完成,现在一天可以装配1台。”胡振球兴奋地说,模具投入使用后,整车装配合格率达98%以上,平均一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560多万元。
如今,由胡振球研发的一款名为“纯吸式道路清扫车”已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但产品刚出来时,却遭遇了一段颇为坎坷的经历。早在2013年,辽宁盘锦开发建设工地订了公司的3台清扫车试用,可得到的反馈是:不好用、要退货。当时公司月销售额不到1000万元,为了保住这份200万元的订单,公司便派胡振球去实地一探究竟。
“我当时到现场一看,发现当地黄沙石子遍地,清扫车的清扫效果确实打了折扣。可一连三天始终没有想出好的解决办法。”胡振球说,当时对方说,如果解决不了,就要退货。情急之下的第四天,善于从实践中创新的他干脆跟着车一起走,车在前面开,他就跟在车后“吃着”汽车碾起的灰土细细察看。这时他脑中灵光一现,原来清扫车前后两排吸尘孔是平行的,吸口不在中心位置,才导致了吸不干净。
“我当时就想,如果把两排清扫孔错开,再把副吸的角度由垂直变成60度倾斜,主吸和副吸相结合,内部加装导流板,增加吸力、增加进风量,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胡振球马上跟当地工人合作,反复试验改进,一举破解了难题,还让对方当场签收了3台改良过的清扫车。不仅避免了一次产品的退货,更增强了他立足岗位、在实践中创新的自信。这项在“火线”创新改革的新工艺,胡振球把它命名为“倾斜复吸式”清扫装置,极大地提升了路面清洁效果及物料回收的效率,具有扫路不扬尘的优势。
胡振球说:“那次辽宁之行,也让我意识到实践逼出新思路,产品必须根据市场需要搞创新。”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开发了多种节能纯吸式新车型,都是按照码头、钢厂、水泥厂、高速公路、市政环卫等市场的具体需求来研发的。
做创新发明的引领者
“胡振球的成绩与他勤奋善思、追求进步分不开,平时走在路上他都在想着技术要怎么改进。”据潘邦国介绍,胡振球首创的“卸料抑尘装置技术”中防尘罩的设置,就是他在下班回家路上躲雨时想到的。
环卫专用清扫车在卸料,也就是倾倒垃圾时有大量灰尘扬起,为解决这个问题,胡振球从避雨时注意到的雨棚上找到了灵感,提出在纯吸式道路吸尘车的基础上加装一个类似雨棚形状、防水膜布材质的防尘罩,再用电控系统加以控制。
在多次试验中,这款装置能让卸料时的浮尘扬起量减少90%以上,从而解决二次扬尘问题。从2014年年末开始设想,在半年多的测试时间里,这款装置技术渐趋成熟,已经被胡振球申请成为国家发明专利。“边做边想,会有一些收获。原来还只是装配工的时候,没有创新的概念,把活儿干好就行。但是慢慢地对技改感兴趣之后,就有了创新的动力。”胡振球说。
在被评为全国劳模并成为车间主任后,胡振球坦言自己的工作跟以前基本一样,依然活跃在一线,在车间做技改和创新。“车间的技改不能停步,要时刻想着怎么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段时间,他正和车间的工友们一起研发一款新型落叶清扫车,专门用来清扫上海市区法国梧桐的落叶,解决现有吸尘车在吸入落叶后容易堵塞的难题。
10年时间过得很快,胡振球已经从刚入厂时一心踏踏实实干好活的工人,成长为一名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技术发展的技师。他自己也说:“对我来说,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引领整个环卫市场。别人做不到的,我们要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们要做得更好。”如今,胡振球的创新成果共创造了约4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他用实际行动和技术革新来为企业、行业创造了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作为一名技改工人的人生价值。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4】张富贵,1913年
8月5日出生在威海文登高村镇望海隋家村一贫农家庭。从13岁开始,张富贵就靠给地主当长工度日。1940年,家乡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后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从抵债的雇农逐步变身为劳模,1950年、1979年张富贵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张富贵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父亲流落他乡,年幼的富贵过继给了寡妇伯母。他的伯母靠日夜纺线织布,买了两亩地。张富贵7岁就跟着伯母下地干活,尽管没白没黑地干,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从13岁开始,他就给地主当长工。25岁那年,伯母为给他成亲,向地主借了110元钱,取钱的时候,先扣下当年的利钱,只给了77元,从此,一家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驴打滚的债,富贵只好把仅有的二亩地押给地主抵了债。
1940年,共产党、八路军来到了望海隋家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领导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工待遇的斗争,使张富贵第一次扬眉吐气,雇工的年报酬增加到1200斤粮食。在民主政府的支持下,他赎回了抵债的那二亩地。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党中央在陕甘宁向抗日军民发出了“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这年年底,张富贵与何其孔等五户农民一起,带头办起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大家推举他担任了组长。互助组的五户农民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解决了许多个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翌年,
经过民主协商,张富贵的互助组作为母组,发展成八个组,并实行了记工划分,等价交换,使全村都组织起来了。张富贵还到周围村,帮助建立了120个互助组,高村区的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
1944年10月10日,张富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秋后,文登县民主政府在万家庄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劳模大会。张富贵在会上介绍了互助合作经验,当选为全县第一名劳动模范。县长亲自为他戴上光荣花,并奖给他一头大黄牛。
1945年冬,张富贵已是胶东区特等劳动模范了。当时,威海市的市长于洲,邀请他来威海介绍经验,并约定来的时候派人去接。约定的时间到了,张富贵扛着一张铁锨,背着一个粪篓子就上路了。100多华里的路,从早上东方刚露白启程,傍晚就来到了威海市政府的大门口。一路上,他顺路拾了三篓粪,每拾满一篓,便走到附近村庄,打听谁是军属,把粪倒在军属的粪场上。
有一天,张富贵到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五尚地村去介绍经验。村里早就布置好了会场,还特地买来鞭炮,当大家正焦急等待的时候,大路上走来了一个背着粪篓子的庄稼人。当时,谁也不认识他,他也不要人陪同,大家没想到这个庄稼人就是张富贵。只见他朝人们笑了笑,就从欢迎他的人群中挤了过去,直向会场走去。这时,有人连声喊道:“快点鞭炮,张富贵同志来了!”张富贵就这样,不坐车,不骑马,先后走了102个村庄,
把办互助组的经验送到了千家万户。
1950年9月,又一个喜讯传到望海隋家村,张富贵要到北京去参加全国工农兵英模代表大会。在欢迎宴会上,当他代表山东省的劳动模范,向毛主席敬酒的时候,多日背熟的几句话,在一刹那,竟忘得一干二净,激动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毛主席亲切地站起来同他碰杯,并连声说:“谢谢!谢谢!”
抗美援朝期间,张富贵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朝鲜前线。到了朝鲜战场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哨所到坑道,从这个阵地到那个阵地,把一袋袋慰问品送到最可爱的人手中。
1978午12月18日至22日,张富贵参加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刚开始,有些人想不通。张富贵亲自向干部、群众讲自己思想认识的过程,介绍具体办法。他说:“过去想富不敢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真正挖掉穷根。早搞责任制的早富,晚搞的晚富,不搞责任制的就难富。”张富贵的肺腑之言,把干部群众的心说活了,责任制也搞起来了。
相关热词搜索:;全国劳模的先进事迹篇二
现年xx岁的xxxx,自担任一开队队长以来,凭着一腔热血、务实求真、技术精湛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始终以党的方针、路线为指引,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使一开队成为一个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一支“钢铁”队伍,因工作突出曾多次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科技创新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严格管理不松手,质量标准不走样是xxxx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他常对员工们说:“要上岗要上标准岗,干活要干标准活”。在每条巷道的施工中,xxx都把质量标准化管理放在首位,无论从巷道成型、锚杆的打设,还是喷浆质量、巷道的文明施工等方面,他都严格要求员工按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并先后制定了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同验收管理人员工资挂钩等多项规章制度。就过去的四采区14161上下巷掘进任务和安装综采设备都保质保量的完成矿下达的任务,处理突发隐患百余起。
今年10月份以来,矿上指定一开队担任五采区东风井联络巷掘进任务,该地区施工条件复杂,工绪多、工程量大、任务紧,一开队为xx公司开拓老队,员工平均年龄大、素质差,年老体弱的人员多、出勤低的情况下,xxx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如期完成,常常跟班、连班井下工作时间达800分钟以上,再加上又是党政一把抓,升井后还要梳理地面的资料整理情况,使“双基建设”“员工培训”“内部市场化”等工作名列公司前茅。
xxx不但能干、实干,还“会”干。他积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开拓工作上台阶。在东风井联络巷施工期间,因耙岩机要跟随工程进度移动,因此掩盖风水管和电器设备成了一个难题,xxx琢磨出利用废旧钢管稍微加工,可直接扣住落底的电缆和风水管路不受放炮飞石的损坏,及不增加材料的浪费又减少隐患、事故的发生,也便于挪动,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安全效果。
公司组织创造建“双基”建设工作以来,党政领导井上井下积极配合,多次受到公司的好评。
阅尽征程好风光,更有胜景在前头。如今,xxx同事正带领全队员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发扬成绩,无私奉献。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一份执着的追求,那就是:扎根煤海,干事创业,做一名出色的“煤海开拓者”,为xx公司的辉煌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劳模的先进事迹篇三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来讲一个人,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他是一个不普通的普通的人,一个不平凡平凡的人,他参加储备工作十余年来,始终把服务储备,奉献储备作为不懈的人生追求,他以补实、勤奋的优良作风,以苦为荣、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储备人的深刻内涵,他被我们大家亲切的称为辛勤耕耘的“老黄牛”,不辞劳苦的“衔泥燕”,仓库的“好管家”,职工的“贴心人”,他就是劳动模范xxx。
5.1前夕,xxx被陕西省政府授予了“陕西省劳动模范”。的称号。当他的先进事迹在储备系统内传诵时,我的心着实被他深深的震撼。他服从大局主动要求由二线工作岗位调入往一线工作;他主动而为,不论是在库区巡逻、节假日值班、蹲点守候,还是日常小事,突发事件总是一马当先;他勤奋好学,利用节假日和日常空余时间,刻苦钻研理论知识,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经验,迅速掌握了仓库保管技能,成为行家里手;他爱岗敬业,严把入口关,精心设计垛位,确保了库房内“四无六净,账证物卡”四相符。他扎实工作,从小事做起严格控制,认真核对物资数量和批次,确保质清量准;他无私奉献多年来克服了诸多家庭困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大事面前挺身而出,争先恐后的干好所有工作;他服务职工,满腔热情为大家做好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他清正做人,廉洁做事,认真履行了监督员和施工员的职责。在他身上,储备核心价值观得到全面而真实的体现,他让储备之歌永久的唱响在高高的蓝天。
我,从未亲眼见过xxx,可是依稀之间,我又仿佛又看到了无数个xxx,是的,他,就在我们的身边。
你看啊!又是半夜12点了,处领导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那是他们正在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为老职工安居乐业而精心计划、他们正为我处能够早日走出现今种种困境,研究,规划今后的发展方向。
你看啊!我们那些工作在一线上的物资保管员,又在整理自己查库前的被装,即将踏上开往一线战场库区的征途,为了达到库房内“四无六净”、物资品种质清量准,确保“物证帐卡”四相符,无论是冬季北风呼啸,冻手冻脚。还是夏季烈日当头,一身臭汗。整天对着枯燥单调的汇报词,打交道最多的笤帚、扫帚、抹布,他们始终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艰苦的工作环境面前,他们没有退却,而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早上从单位出发,从库区回家已是下午一两点钟甚至更晚,每天都要面对饥与渴的考验,就为了完成好当天的工作任务,顾不上接送孩子上下学、更没有时间给孩子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也顾不上与老人一起拉拉家常。就是这样,一批甘愿为储备事业奉献的“老黄牛”,他们就在我们身旁。
你看啊!我们的保卫干警为了确保库区物资的安全,又巡逻在库区的周边,一次又一次排查警戒区域内的铁丝网是否完好,哪里还有不安全的隐患。耐心,细致的走访周边的村庄,对村民进行安全教育。每年清明节,保卫干警们为防止火灾的发生,守候在别人家的坟旁,却不能给自己故去的先辈上一柱表示纪念的香。还有我们的监控值班人员,常年枯燥的面对着有辐射的电视墙,无论是节日期间还是日常,他们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因为他们是我处安全隐患的前沿阵地,有了他们的眼睛,我们的库区,我们的库房,我们的物资一定安然无恙。
你看啊!我们的财务人员为合理编制预算,多方寻找政策依据,一遍又一遍的认真计算,计算,坚决不能算错一个数字,不能漏掉一个专项。为按时发放工资津补贴,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常常不停的加班加点忙。办公室人员办理文件一丝不苟的认真校对和印制,严格落实了精细化,确保了文件收发及时而正常。
你看呀,工会举办的活动现场,同志们争先恐后,兴高采烈的参与着,可那些工会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递用品,作记录,汗水顺着鬓角流淌。我们的管后勤的同志们,累活,脏活全包了,通下水道,弄的满身臭气、爬电线杆,枣刺刮烂了胳膊和衣裳。还有去公司工作的同志们,积极与各个用户及时沟通,想方设法解决库房因常年失修而导致的设施损坏的情况。为收入,看尽了人家脸色,好话不知说了几箩筐,一心就想让我们的经营收入提高,目标向上。
学劳模,赶先进,满腔热情尽职责,一片丹心献储备,同志们,xxx的先进事迹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振奋精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起手挽手,肩并肩,撑起希望的风帆,摇动神圣的双浆,驾驭着这艘满载储备人梦想的巨轮,在管理局的指引下,向着三位一体的.总目标,沿着事业单位规范体制机制的航线,起锚,出航。
全国劳模的先进事迹篇四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
每一个时期的劳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这是小编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欢迎阅读。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1】二十多年来,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发挥劳模示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对他来说,劳动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习惯,只有脚踏实地的干活才让他觉得踏实,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周家德。
郑伟口中所说的大哥,就是周家德,一个没有架子,乐善好施、勤恳踏实又平易近人的公司负责人,他出身偏远的农村,却通过劳动创造财富、创造价值,造福社会、反哺家乡。
1990年,周家德只身来到六盘水,靠着一股钻劲和苦劲,他很快学会了电工、焊工、木工等多门手艺,开始了艰辛的打工路,随着资金的不断积累,他创办了六盘水装潢工程有限公司和贵州煜峰投资有限公司。事业渐渐走向成功的周家德,不忘父辈的教育,不忘家乡的发展,回到家乡带头修路修桥,帮扶贫困乡亲,为各项公益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资助过1000多名农村贫困孩子。他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
道,但在他看来,这些仅仅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他尽的一点微薄之力,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周家德说,自己不是什么公司负责人,也不是什么商人,脱下西装取下领带,他只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农民工,对他而言,背砖、挖土、修路这些事情更能让他觉得快乐。
因为爱岗如家,周家德平均每天都要工作近12个小时,为此,他极少考虑自己,甚至顾不上家庭,但他认为自己做的这一切,值得。
成功后的周家德不忘回馈社会,反哺家乡,他从家乡带出120多名农民兄弟到城里打工创业,并出资培训了1000余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同胞,让他们获得各类专业技术上岗资格证书,帮助他们就业,他筹建的公司楼宇引进了西餐、摄影、服装、皮鞋等二十多种品牌经营,为社会提供了1000个就业岗位。
他的无私付出,换来的是社会的认可,自1998年以来,他先后获得"第三届六盘水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贵州十大杰出农民工"、"贵州省劳动模范"、"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六盘水市道德模范"等17项殊荣;2015年获得全国"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当别人夸赞他为大家做了表率时,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只是用心去做了自己承诺过的每一件事而已。
周家德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类奖章奖状,这是他的一笔
财富,但他却从不把这些当作炫耀的资本,而是把它们作为动力,时刻鞭策自己继续努力。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2】说起董文香,在青岛的公交圈里无人不知,作为青岛公交集团市北巴士分公司金坛路车队2路线电车驾驶员,93年开始进入2路车队的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公交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青岛市劳动模范。20年如一日,她总结了一套青岛巴士特色的“董文香式服务”,带会了一个“姐妹班”,成为公交行业创先争优的一面旗帜。
练就一身功服务一路通
董文香带领班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沿2路线周边徒步考察,往返公里,详细掌握沿途15个商场超市、7所中学和旅游区、火车站的客流信息,对车辆经过的109个路口、151条斑马线、25个信号灯、5处坡道、9个急转弯以及32个换乘点了如指掌,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安全驾驶操作流程及乘客服务指南。同时在全线路倡导“熟练一条线,走遍每条街”,熟记应答134个主要景点路段,人人争当“活地图”、“问不倒”。董文香苦背青岛市170条公交线路首末车时间和起、止点站名,她带领的团队成为名符其实的“一口清”“绝活能手”。一次运行中,一位老人为找不到交通医院正发愁,董文香脱口而出,“在无棣路4号,从承德路下车”,对答如
流,让乘客满意而归。
为提高服务技巧,班组姐妹们成立了“语言艺术探讨小组”,从乘客心理需求的角度开展课题研究,运用“情景对话”模拟车厢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化解矛盾的文明用语的忌语。近年来,董文香带领班组成员“走出去,请进来”,在提高服务技艺上动脑筋、下功夫,主动登门到青铁“海之情”车组取经座谈。还开设哑语培训课和“路线学英语知识角”,聘请加拿大籍外教现场讲解、授课。为配合“一站式”微笑服务,她们特邀29中旅游学校专业老师现场指导车厢服务礼仪等迎宾常识,规范了行、立、坐、起等标准化动作。2008年,姐妹班选派代表两次赴北京参加由国家交通运输部举办的“全国青年文明号”技能展示会,精湛得体的展示受到与会领导的好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来自青岛公交的优质服务技能绝活团队予以报道。
播下一份爱托起一片缘
早在1990年,一位腿部严重残疾的乘客因进入了“姐妹班”的视线而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位乘客叫朱长柱,是青岛印刷厂的退休工人,因工伤致双腿残疾,走路时身体倾斜几乎达到45度,十分吃力。当得知老人独自生活、无儿无女时,姐妹班就接纳了这位特需乘客,将人性化服务从车厢延伸到了朱师付家中,洗衣做饭、清扫卫生,扶他上、下车,配备专门的软座垫,春去秋来,班组人员更换,爱心接力不
变,至今已坚持20多年。董文香说:“公交车这个流动的窗口,就是社会的缩影,我们有义务让朱师付活得有尊严,让他站立起来行走,让他有年有节、有儿有女”。
85岁的老人王勋是一名烈属,常年受到姐妹班的关照,董文香自费为王大妈订阅《老年生活报》,定期登门家访,每年清明节,班组姐妹总会陪同老人去烈士陵园为其父扫墓,亲如一家,这一爱心行动已持续了14年。王勋老人感激之余送上一面锦旗,写道:“无私赠报数载,播撒爱心无限”。
文明一条线温暖一座城
董文香式服务可归纳为八个一,即: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一言一行让乘客满意,一点一滴从关爱做起,一枝一叶用真情相伴。敬老、助残、扶弱、帮困。董文香和她的姐妹班在日常服务中揣摩、整理出一套“董文香式服务”。
做为一名班长,董文香是姐妹班的领军人物,如何当好领头雁?董文香带领她的姐妹班在安全服务运行指标考核中,姐妹班始终位居电车2路线前列,她们制定的《爱车例保考核细则》、《安全管理实施细则》、《lyc节能操作法》、《安全行车十不》等规章制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历年来在运行服务实践中首创的《李秋华服务工作40条》、《礼貌用语20句》以及《三树四勤八满意》等成为班组档案中的精神财富。练兵比武、热心公益,在姐妹班形成制度化、常
态化、“爱心送考”、“金秋助学”、“震灾募捐”、“乘客驿站”、“快乐车厢”等“红飘带”志愿者行动在2路线蔚然成风,已辐射到公交各条线路。2路线连续6年被评为青岛市市民满意线路,山东省文明委授予2路线“文明公交线路”称号。“每次出车都是新的起点”。董文香始终铭记“创新服务,履行职责”的使命,紧握方向盘,以更好的服务回报乘客。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3】先后改进工装夹具40多项、技术革新50多项、技术攻关10多项、取得各种专利14项……在2016年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中,出现了一位“85后”农民工发明家的身影,他就是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的胡振球。
2007年,这个来自安徽宿州的小伙高中刚毕业便来沪打工。转眼10年间,他从一个不懂技术的外来打工者,成长为技术能手、创新能手,从普通的一线装配工成长为技改专家和车间主任,并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他还被选为首批上海工匠,获得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是农民工获奖第一人。
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更没有技术和从业经验,10年前来上海时可以说两眼一抹黑,差一点就‘打道回府’。”胡振球略带羞涩地向记者回忆当初来上海时的场景。
就在快看不到希望时,闵行区梅陇镇的神舟汽车公司向
这位淳朴的小伙子抛出了“橄榄枝”,他成为车间的一名装配工人。面对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胡振球暗下决心:“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当时,他对于“好工人”的定义是,踏踏实实干活,不偷懒、不懈怠。
但一段时间后,胡振球发现,在这家科技型企业内不少员工都是从各大知名院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常常能想出很多创新点子,来简化工艺流程,这给他内心带来不小的落差。“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看着研发人员通过各种工艺革新提高效率,我便萌发了一个念头,有朝一日也要成为这样的研发人员,才真正配得上‘好’这个字。”胡振球说。
可是那时的他连图纸都不会看,只好从“零基础”开始学起。他常常在午休时间缠着有经验的老师傅们给他讲图纸,一遍不行两遍、三遍……直到弄懂,他这股劲也着实让“老法师”们感动。为了能更安心地学习,他干脆搬到了职工集体宿舍,下班后就往单位职工书屋里钻,经常看书到深夜。当时,生怕前学后忘,胡振球把书上的重点知识摘抄下来,一条、两条、三条……慢慢积累至今,已经记了满满的好几本。
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普通工人也能成为专家,成为高技能人才。短短几个月,从钣金工、钳工、车
工到打磨工,胡振球便掌握了车间几乎所有工种的操作技巧。
2009年,他以农民工班组长的身份参加了上海市总工会组织的eba培训,系统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之后他又续读了工商管理的大专班,现在正就读本科。
“我跟他认识8年了,他不但有悟性,更重要的是做一件事,就必须把它做好,这是他的性格。”正在车间工作的潘邦国这样评价胡振球。胡振球发明的“清扫车边吸尘口自动避让装置”获得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的金奖,其他各项专利也陆续申请成功,胡振球成了工友们心中的“大发明家”,公司掀起了一股创新热潮,的工友开始钻研技改,厂里技术创新氛围也越来越浓。
产品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搞创新
除了勤奋学习和善于思考,胡振球认为创新还需要多动手、多实践的“实干精神”。
整日与冰冷机器为伴的胡振球,总喜欢在它们身上琢磨出点什么,而这种“琢磨”的精神也给他的创新带来灵感。2008年底,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车进入生产阶段,当时大伙儿天天加班,但生产效率就是提不上去。胡振球大胆提议开个模具进行“整车预装工装”。可实际操作时却遇到了难题,
模具中的关键环节举升油缸部位始终无法做到上下部件的匹配。他反复琢磨尝试,最终找到了把上下部件的位置都进行固定的办法。
“通过这次创新尝试,做出的产品不但标准能够统一,还能把所有工序在这上面完全完成,一台整车装配由原来3个人必须要三四天完成,现在一天可以装配1台。”胡振球兴奋地说,模具投入使用后,整车装配合格率达98%以上,平均一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560多万元。
如今,由胡振球研发的一款名为“纯吸式道路清扫车”已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但产品刚出来时,却遭遇了一段颇为坎坷的经历。早在2013年,辽宁盘锦开发建设工地订了公司的3台清扫车试用,可得到的反馈是:不好用、要退货。当时公司月销售额不到1000万元,为了保住这份200万元的订单,公司便派胡振球去实地一探究竟。
“我当时到现场一看,发现当地黄沙石子遍地,清扫车的清扫效果确实打了折扣。可一连三天始终没有想出好的解决办法。”胡振球说,当时对方说,如果解决不了,就要退货。情急之下的第四天,善于从实践中创新的他干脆跟着车一起走,车在前面开,他就跟在车后“吃着”汽车碾起的灰土细细察看。这时他脑中灵光一现,原来清扫车前后两排吸尘孔是平行的,吸口不在中心位置,才导致了吸不干净。
“我当时就想,如果把两排清扫孔错开,再把副吸的角
度由垂直变成60度倾斜,主吸和副吸相结合,内部加装导流板,增加吸力、增加进风量,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胡振球马上跟当地工人合作,反复试验改进,一举破解了难题,还让对方当场签收了3台改良过的清扫车。不仅避免了一次产品的退货,更增强了他立足岗位、在实践中创新的自信。这项在“火线”创新改革的新工艺,胡振球把它命名为“倾斜复吸式”清扫装置,极大地提升了路面清洁效果及物料回收的效率,具有扫路不扬尘的优势。
胡振球说:“那次辽宁之行,也让我意识到实践逼出新思路,产品必须根据市场需要搞创新。”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开发了多种节能纯吸式新车型,都是按照码头、钢厂、水泥厂、高速公路、市政环卫等市场的具体需求来研发的。
做创新发明的引领者
“胡振球的成绩与他勤奋善思、追求进步分不开,平时走在路上他都在想着技术要怎么改进。”据潘邦国介绍,胡振球首创的“卸料抑尘装置技术”中防尘罩的设置,就是他在下班回家路上躲雨时想到的。
环卫专用清扫车在卸料,也就是倾倒垃圾时有大量灰尘扬起,为解决这个问题,胡振球从避雨时注意到的雨棚上找到了灵感,提出在纯吸式道路吸尘车的基础上加装一个类似雨棚形状、防水膜布材质的防尘罩,再用电控系统加以控制。
在多次试验中,这款装置能让卸料时的浮尘扬起量减少
90%以上,从而解决二次扬尘问题。从2014年年末开始设想,在半年多的测试时间里,这款装置技术渐趋成熟,已经被胡振球申请成为国家发明专利。“边做边想,会有一些收获。原来还只是装配工的时候,没有创新的概念,把活儿干好就行。但是慢慢地对技改感兴趣之后,就有了创新的动力。”胡振球说。
在被评为全国劳模并成为车间主任后,胡振球坦言自己的工作跟以前基本一样,依然活跃在一线,在车间做技改和创新。“车间的技改不能停步,要时刻想着怎么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段时间,他正和车间的工友们一起研发一款新型落叶清扫车,专门用来清扫上海市区法国梧桐的落叶,解决现有吸尘车在吸入落叶后容易堵塞的难题。 10年时间过得很快,胡振球已经从刚入厂时一心踏踏实实干好活的工人,成长为一名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技术发展的技师。他自己也说:“对我来说,工匠精神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引领整个环卫市场。别人做不到的,我们要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们要做得更好。”如今,胡振球的创新成果共创造了约4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他用实际行动和技术革新来为企业、行业创造了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作为一名技改工人的人生价值。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材料2017【4】张富贵,1913年8月5日出生在威海文登高村镇望海隋家村一贫农家庭。从13
岁开始,张富贵就靠给地主当长工度日。1940年,家乡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后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从抵债的雇农逐步变身为劳模,1950年、1979年张富贵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张富贵出生后不久,母亲去世,父亲流落他乡,年幼的富贵过继给了寡妇伯母。他的伯母靠日夜纺线织布,买了两亩地。张富贵7岁就跟着伯母下地干活,尽管没白没黑地干,仍然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从13岁开始,他就给地主当长工。25岁那年,伯母为给他成亲,向地主借了110元钱,取钱的时候,先扣下当年的利钱,只给了77元,从此,一家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驴打滚的债,富贵只好把仅有的二亩地押给地主抵了债。
1940年,共产党、八路军来到了望海隋家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领导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工待遇的斗争,使张富贵第一次扬眉吐气,雇工的年报酬增加到1200斤粮食。在民主政府的支持下,他赎回了抵债的那二亩地。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党中央在陕甘宁向抗日军民发出了“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这年年底,张富贵与何其孔等五户农民一起,带头办起了全县第一个互助组,大家推举他担任了组长。互助组的五户农民取长补短,互相帮助,解决了许多个人解决不了的难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翌年,经过民主协商,张富贵的互助组作为母组,发展成
八个组,并实行了记工划分,等价交换,使全村都组织起来了。张富贵还到周围村,帮助建立了120个互助组,高村区的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
1944年10月10日,张富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秋后,文登县民主政府在万家庄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劳模大会。张富贵在会上介绍了互助合作经验,当选为全县第一名劳动模范。县长亲自为他戴上光荣花,并奖给他一头大黄牛。
1945年冬,张富贵已是胶东区特等劳动模范了。当时,威海市的市长于洲,邀请他来威海介绍经验,并约定来的时候派人去接。约定的时间到了,张富贵扛着一张铁锨,背着一个粪篓子就上路了。100多华里的路,从早上东方刚露白启程,傍晚就来到了威海市政府的大门口。一路上,他顺路拾了三篓粪,每拾满一篓,便走到附近村庄,打听谁是军属,把粪倒在军属的粪场上。
有一天,张富贵到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五尚地村去介绍经验。村里早就布置好了会场,还特地买来鞭炮,当大家正焦急等待的时候,大路上走来了一个背着粪篓子的庄稼人。当时,谁也不认识他,他也不要人陪同,大家没想到这个庄稼人就是张富贵。只见他朝人们笑了笑,就从欢迎他的人群中挤了过去,直向会场走去。这时,有人连声喊道:“快点鞭炮,张富贵同志来了!”张富贵就这样,不坐车,不骑马,先后走了102个村庄,把办互助组的经验送到了千家万户。
1950年9月,又一个喜讯传到望海隋家村,张富贵要到北京去参加全国工农兵英模代表大会。在欢迎宴会上,当他代表山东省的劳动模范,向毛主席敬酒的时候,多日背熟的几句话,在一刹那,竟忘得一干二净,激动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毛主席亲切地站起来同他碰杯,并连声说:“谢谢!谢谢!”
抗美援朝期间,张富贵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朝鲜前线。到了朝鲜战场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哨所到坑道,从这个阵地到那个阵地,把一袋袋慰问品送到最可爱的人手中。
1978午12月18日至22日,张富贵参加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刚开始,有些人想不通。张富贵亲自向干部、群众讲自己思想认识的过程,介绍具体办法。他说:“过去想富不敢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真正挖掉穷根。早搞责任制的早富,晚搞的晚富,不搞责任制的就难富。”张富贵的肺腑之言,把干部群众的心说活了,责任制也搞起来了。
相关热词搜索:;全国劳模的先进事迹篇五
通过学习重庆市劳动模范刘洪琼的先进事迹,更加坚信了一个道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的精进创新,就算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迹。
博爱佳园从无到有,走到了如今的辉煌,经历了多少坎坷与艰辛,只有作为养老人的我们更能体会。刘院长作为博爱佳园的开拓者,就像游戏老鹰捉小鸡里面的鸡妈妈一样,既要面对老人的无理刁难、胡搅蛮缠和老人家属的不理解,又要带领护理姐妹攻克各种高难度的护理流程操作以及面对娘子军的种种为难情绪。养老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行业标准逐渐规范,刘院长就像一块海绵不断的吸收着养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怕脏不怕苦事事敢当先锋,视员工如子关怀备至,视老人如亲人带子女尽孝,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通过劳模精神的学习与公司企业文化活法学习的相结合,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镜子学习,带着感情学习,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了方向。
一、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学习创新,提升工作能力。稻盛先生说过,不在现场流血流汗,既找不到灵感,也没法产生创新思维。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不进则退,犹如逆水行舟,只有坚持每天精进一点点,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跟得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二、学习劳模的无私奉献精神。我坚信付出不求回报,好运自然来;只要我们把感恩、真我、利他的精神运用到工作和学习当中,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一片祥和与美好。
学习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楷模,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养老人。
全国劳模的先进事迹篇六
,男,现年38岁,中共党员,现任**省**市**县**镇**村支部书记。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始终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下面是。
重担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工作当中,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先进”的目标,树立了发展以富民为先的理念,富民以创业为先的内力,创业以环境为先的举措。在他的带领下,使坐落在乌江北岸崇山峻岭之中离县城80余公里的**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村人均纯收入2865元,人均占有粮食650公斤,程控电话、摩托车、电视、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40%、55%、100%、100%,小康户占78.6%,“十星级文明户”占48.2%。农户间水泥路面相连,窗明几净,庭院干净整洁,鲜花怒放,绿草生辉,一幢幢亮丽别致的小洋楼,一条条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一群群骑着摩托腰间别着手机的农民。到处呈现出一派殷实农家景象,小康日子不再是昔日之梦,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以来,先后荣获“**市新村建设明星奖”、“文明村”、“**市远程教育先进单位”、“**县先进党支部”、“**县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县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县人民调解先进单位”、“**县第六届村级选举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誉的**村。副省长禄智明,**市委书记傅传耀等省市领导多次到这里调研,对**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成为全省精神文明现场会现场参观点。对这样一个既不靠主干公路,也不邻集镇的偏僻山村为什么这么耀眼,这么闻名?先后有全省各地60余批2500多人慕名前来学习,探寻崛起的“斯芬克思之谜”。同时,迎来了法国戏剧家前来考察。因为成绩突出,他曾多次获**县优秀共产党员、**县先进工作者、**县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在他的民情
日记
里,记载着群众的呼声,记载着群众的冷暖,记载着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火热情怀,记载着群众对干部的感激之情。这是他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时刻牢记人民、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他带领村党支部以村级换届选举为契机,对支部成员实行“两推一选”,使一批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能干人,群众信任的公道人进入了村级班子,村级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2岁,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占57.1%。同时,树立资产置换的经营理念,盘活固定资产,大胆开拓,将地处新村规划中黄金地段的原村委办公楼拍卖,多方筹资12万元,修建了475平方米的办公楼。
探索建立了在农村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在党员能人中培养村干部的“三个培养”机制,对全村15名科技能人、150名致富能人、80名流通能人建档立卡,拟定培养规划,落实了培养措施,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滚动培养,将61名党员列入能人培养,32名能人列为积极分子培养,12名能人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激活了基层组织“细胞”,形成了头雁领着群雁飞的格局。党员能人胡光健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后,自费到**大学能源班学习沼气建造技术后,回村办起了培训班,带出了10名徒弟,活跃在村寨院落,帮助村民建沼气池,使全村300余户用上了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户均每年节约燃料、照明、化肥资金700余元。
全国劳模的先进事迹篇七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xx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自身的行动以及不断提高的工作业绩,诠释了作为一名新时代劳模的责任和义务。
在工作中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内燃机车临修较多,而临修如“救火”,发生了零修必须有人到现场去处理。据统计,08年,xx加班加点达257次,遇到脏活、累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率先垂范。今年4月5、6日,清明节,028机车启发电机环火严重,连续抢修2天;“五?一”放假,028、018机车零修2天;高温假期间,018、5117等4个机车完成5次抢修修;“十一”黄金周,036机车“电机环火故障”处理3天;6月8日端午节,035机车抢修等等。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xx体现的是一种敬业,一种执着;而在生活中,则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他善于关心和团结同志,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想法他都尽力去帮助解决,同事之间有什么误会他都去帮忙化解;谁病了、住院了,甚至谁的家人病了、住院了,他要亲自到医院去看望;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去帮忙处理。今年5月13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xx就和车间领导商量,如何为地震灾区做点儿事情,促成了5月14日由修理车间、运转车间、蓄电池厂三家单位参加的献血活动,他自己带头献血400cc。
xx善于坚持在班中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几年来,在xx的带领下,班组培育了浓厚的创新氛围,群众性技术创新硕果累累。08年xx班共立项15个,其中10项成果在铁路处立项,创效11.97余万元;实现了班组成员人人头上有项目、人人参与的目标。
2008年是十堰管理部“优质服务年”,年初修理车间成立了“机车120小分队。作为主要负责人,他站在车间甚至是整个铁路处的高度上,把“机车120”建设作为08年实现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提高检修效率和检验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平台。一是主抓了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多技能培训工作,08年人均学时达150个,员工的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培训,多技能人才增加,人人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岗位技能,为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二是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只要出现抢修任务,他和队员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做到了快速、及时、高效的要求。
在多年的检修过程中,“xx班”积累了一定的检修经验,为实现经验共享,更好地服务生产,也为以后从事检修工作的职工提供一份借鉴资料,今年4月份,在处工会在支持下,车间启动了“内燃机车常见故障应急处理手册”编制工作。xx和班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检修手册的编制,作为初审成员之一,他对《手册》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研读、消化,并对问题内容、编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他组织队员们对每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一直到每个人都能理解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