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篇一
新乡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企业群体,是新乡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打好“十二五”开局“战役”的基本力量。因此,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对于促进新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前,新乡调查队就新乡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落实情况、新乡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为营造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环境推出的新举措等问题,对相关职能部门与行业服务机构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新乡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所占比重明显增加
2010年全市中小企业达1.3万户,同比增长36.48%;从业人员65.24万人,同比增长36.29%;实现增加值64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54.21%,高于2009年19.58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实现利润141亿元;实交税金37.78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3.62%,高于2009年12.49个百分点。
(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2010年全市中小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8亿元,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42.22%,占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7.85%。实施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27个。44个重点项目进入全省重点产业2011行动计划,占全省总数的10.9%。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着力培育了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新型膜材料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了汽车及零配件、特色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及制冷四大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了食品、纺织、造纸、建材及能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全市60多个产品在国内同行业排名前5位,32个产品位居省内同行业前3位。长垣起重产业集群占据全国100吨以下起重机市场份额的65%,新乡县振动机械产业集群国内市场覆盖面达到95%以上。
(四)自主创新意识明显提升
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755件,其中发明专利390件。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4项。各类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212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居全省前列。实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11项,占全省的五分之一。
(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确立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摆脱了家族式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9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个,省名牌产品40个,省优质产品74个。培育上市后备企业80多家。
二、新乡多举措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宣传贯彻“一法一办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一办法”)出台后,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动“一法一办法”的贯彻落实。在做好学习和宣传的同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并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以及网络媒体发布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政策。2010年共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80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全市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工作指导和服务体系
为加强对全市中小企业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按照“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社会参与、专业分工、协调服务”的原则,加快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设立了行政服务机构与市县级
企业家协会和企业联合会,为中小企业之间搭建了交流与沟通的服务平台。成立了新乡市民营企业投诉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策划、政务代理、信息查询等多种服务,对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自2007年以来,共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2500余人次。
(三)加大信息服务和信息化建设力度
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新乡市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入手,创立了“中国中小企业新乡网”门户网站,并逐步将其建设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政务公开、政策法规发布、信息化建设、项目推介、企业宣传、产业发展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同时,不断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加快推进县(市)、区网站建设,引导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典型示范和中小企业上网推介活动,为新乡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政策信息、基础应用、增值应用等在内的系列配套服务,逐步形成以市级网站为龙头、县(市、区)网站为基础、重点企业网站为支撑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
(四)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针对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特点,多方开拓融资渠道。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引导中小企业并购重组、改制上市。在积极做好全市15家重点上市储备企业服务工作的同时,重点推进3-5家今、明两年有望上市企业的进展。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积极探索政府、银行、企业的合作途径和方式,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2010年全市召开了两次银企洽谈会和中小企业推进会,共为986户中小企业签约合同贷款,涉及金额236亿元。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2010年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350万元,对信用等级高、业绩突出的担保机构给予了资助。截至目前,全市融资担保机构44家,注册资本金13.7亿元。小额贷款公司21家,注册资本金7.66亿元。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壮大,为缓解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积极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改善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提升中小企业产业发展层次,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创新服务载体。通过重点培育、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成功创建了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新型电池及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和长垣起重机械产业基地。如新乡高新区火炬园是新乡最大的孵化基地,全部建成后可满足200家企业入驻,预计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年,实现利税8000万元/年,实现新增就业5000余人。2008年成立至今,园区内企业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9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30项,市级55项,争取各级科技扶持资金1695万元,累计新增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成为新乡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头羊。如卫华集团的起重检测中心,太行振动公司的研发中心均是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新乡特色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研发及检测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加强部门协作,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职能部门与行业服务机构的通力协作与紧密配合。2010年由团市委牵头,十几个成员单位,组织两次人才招聘会,参会企业120家,涉及行业20多个,签约用工协议1万多人。2010年年底,新乡市组团参加了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在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中,上海胜华电缆集团与红旗区政府合作的河南胜华电缆产业园、英国欧瑞基金与河南环宇集团合作的年产8亿安时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等28个重大项目在活动中签约,签约数量居全省18地市第三位。总投资达118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81亿元。同时,新乡市还设置了52个展位,组织了卫华集团的起重设备、太行振动的振动设备等45户企业的产品参加了先进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新乡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 “瓶颈”
主要表现在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改与扩建阶段,由于融资渠道不畅,资本金落实困难,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开工。从银行方面看,中小企业规模小,用于抵押的资产少,信用调查成本高等问题,加深了对企业贷款的谨慎度。而多数企业则认为银行贷款门槛偏高,手续繁多且额度较小,因此,大多数企业在急需流动资金时,无奈地将目光投向了民间借贷,而高利息又加重了企业负担,导致资金周转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二)工业用地需求旺盛与土地供应不足矛盾日显
随着新乡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用地量猛增,但企业用地审批越来越难。再加上多数乡镇小型工业规划用地均为耕地、林地,在征地过程中群众支持配合程度较低,很难达成协议,致使企业新建、扩建与再建厂房受到制约,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尚需提高
新乡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家族式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企业的拥有者。部分企业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企业诚信缺失、研发人才匮乏、创新能力较弱、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了企业融资难、提升难、发展难及抵御风险能力薄弱等短板。
(四)部分优惠政策与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
根据“一法一办法”的规定,新乡市还存在部分优惠扶持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情况。突出表现在,由于财政扶持力度不够,新乡市、县两级至今尚未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扶持全市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新乡推出营造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环境新举措
(一)加强促进有关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支持作用。更加有效地发挥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深入研究分析,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围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信用管理、人才培训、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网络、管理咨询和法律政策等八大服务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分析,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服务合力。在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商标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国际市场开拓、土地集约利用、节能减排、合法权益保护、风险应对化解、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加强部门协作,落实相关政策,形成服务合力。四是出台新政策,支持企业持续发展。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制定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政策。今年力争出台新乡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意见,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双百工程”建设
在全市中小企业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双百工程”建设,即,支持培育100家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和1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集中各种政策资源,倾力扶持,优先服务,重点培养。通过实施“双百工程”,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强、做优,形成一批行业中的领军者和小巨人,在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典型和示范作用。
(三)多渠道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出矛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尽快建立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扩大就业以及改善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二是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整顿和规范,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建设力度,今年力争在各县(市)、区和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三是促进金融机构落实国家政策。促进金融机构落实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支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四是引导企业创新融资模式。引导、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产权交易融资、上市融资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例,积极储备中小企业上市资源。
(四)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
一是抓好小企业创业基地示范工程建设。依照国家和新乡市产业政策以及本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出台《新乡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方案》,制定新乡市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同时,对各类创业园、工业园等服务载体给予重点指导,帮助其提升、完善功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创业辅导活动,落实各项创业鼓励支持政策,促进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今年力争创建2-3个省级以上小企业创业基地。二是加快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国家、省和新乡市政策支持,在八大重点产业中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和奖励,鼓励中小企业争创名牌,打造优质产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享技术、信息、市场资源,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突出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达到支持一个平台项目,带动和辐射一批企业的效果。
(五)引导中小企业集聚集群发展
围绕新乡市27个产业集聚区,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完善服务功能,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组织实施《新乡市八大重点产业集聚整合升级与招商目标企业推进方案》,通过3年努力使八大产业现有企业存量部分30%整合到规划产业集聚区,5年达到50%,每年增量部分确保全部进入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发展,使全市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和在全国、全省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
(六)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约的信用环境、良好的融资环境和二次创业的人文环境。一是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继续清理、减少中小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服务性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二是提高服务企业效率。切实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三是加强企业法律援助。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援助,优化中小企业发展法律环境。四是净化企业发展环境。坚决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对典型事件,要公开曝光,严肃处理。五是改进工作作风。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环境考评、政务评议、投诉受理、定期回访等工作制度,提高行政效能。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篇二
2013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摘要】今年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严峻生存状况,更多的是经济体自身内在的原因,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战略性结构性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是多年来所积累的制度和政策的综合产物。它的危机,内嵌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体制转型尚未彻底完成,加之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现实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新旧矛盾集中爆发,大批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或主动转产,据相关机构统计,这一比例达到30%或更高。目前,困扰中小企业生存及发展的三大难题是融资难、人工贵、税费高。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税费
一、时事背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1年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强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主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二、现状分析
经过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中小企业被迫倒闭;经过近三年的复苏,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逐渐好转,当下,经济基本面也并没有发生拐点性的波动,而中小企业的处境却似乎“比2008年还要艰难”。显然,肇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且客观上还成了我们寻找经济问题的“替罪羊”。而今年沿海地区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严峻生存状况,更多的是经济体自身内在的原因,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战略性结构性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是多年来所积累的制度和政策的综合产物。它的危机,内嵌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如此艰难现状的原因。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二是融资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三是税赋过重,中小型企业所需缴纳的税额过高。
四是劳动力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太高。《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企业影响很大,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二)内部原因
第一,企业缺乏高层次人才。
第二,企业缺少核心技术。
第三,规模普遍较小,产业层次普遍偏低,品牌意识淡薄,大都是“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四,企业投资信心降低,投资项目建设减缓。
第五,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集群抵御能力不强。
四、解决对策
为了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既要抓好大型骨干企业,也要促成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因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需要自身从自身做起,寻求发展策略,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以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壮大的外部环境。
(一)外部(宏观)对策
1、改善融资环境,疏通直接和间接两个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市场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市场。担保基金可以采取地方政府和贷款企业共同出资的办法建立。同时,政府应当降低房产信贷和地方融资机构信贷规模,单独设立小型企业信贷规模,加快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拓宽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总之,推进我国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2、政府应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赋负担。2011年10月31日,财政部发布第65号令,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从11月1日起大幅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企业税负、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税负将降低。此外,新修订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也在11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的这个定点改革一旦普及,对于中国中
小企业的发展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各级政府及社会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用系统的观念、网络的观念而不是板块的观念来看待中小企业发展。把中小企业看作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市场竞争与活力的创造者。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也应采用市场机制,系统地引导中小企业发展。
4、改进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方式,建立层次比较高的专门管理机构,明确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职能和权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有乡镇企业局、工商管理局、中小企业局等,这些机构职能重复、政出多门,各部门只管本系统内的中小企业,缺乏政策的统一性。虽然原国家经贸委早已成立中小企业司,但管理还没有完全到位,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迫在眉睫。
5、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法律基础。通过法律为中小企业定位,维护其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
6、要积极调整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完善社会分工体系,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走横向联合和专业化协作的道路。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尽可能地与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专业化配套和协作,朝着“专、精、优、特”方向发展。
7、动员社会力量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鼓励以民间形式建立各类行业协会或联合会,以代表中小企业的利益。协会可以具体帮助企业进行法律咨询、市场调研、统计分析等工作,以减轻企业经营中的成本费用;代表中小企业的利益与政府对话,取得政府帮助;协调确定各种工业标准,组织中小企业职工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等。
(二)中小企业内部(微观)策略
就当前的严峻形势来看,物价不会越来越低,工资也不会再跌,只能升高,汇率今后几年都会持续增长。要克服这些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发展转型,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消化掉外界的涨价因素。具体来讲,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中小企业经营者要转换思想,把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做大”转向“做优”、“做专”、“做特”、“做强”的方向上来,即生产优势产品,掌握独具特色的技术和方法,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的局面,开辟唯我独有的市场。
2、加强市场调查,预测顾客需求。要想根据顾客的需求状况来开发新产品及新市场,中小企业就必须加强市场调查,只有根据市场调查结果,预测将来的顾客需求趋势,才能做出经营决策,决定经营方针,制定好经营计划。
3、改善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抵抗力。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中小企业不仅要在高速增长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而且要在经济萧条期采取切实措施,以保证企业的安全。因此,对萧条抵抗力较脆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必须改善企业的脆弱行为,增强企业的抵抗力。中小企业防止倒闭的最好办法是“不要盲目发展”、“不要到处借债”。
4、力求经营合理化,杜绝浪费。面对当前的困境,中小企业必须杜绝浪费,开源节流,力求经营合理化。在财务管理中,应遵守在财务制度范围开销的应该开销,不必要的浪费应该避免,力求投资效益的最优化。应该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实行经营决策的民主化,请广大职工来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把资金用在点子上。
5、树立企业价值观。改善劳动组织,加强劳动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使全体职工甘愿各尽所能,是中小企业的成败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人,那什么也得不到。因为“做事在人”、“经营也在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凝聚,没有企业精神,毫无奋斗目标,就无从提高职工的士气,也就根本谈不上改善工作效率。因此中小企业一定要团结员工,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理顺企业、领导、职工三者的相互关系,真正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中小企业欲破眼下困局:需要自主创新政策帮助[n].华西都市报,2011.11.06.[2] 张国斌.当前危机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w].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2009.10.16.[3] 第一财经·渣打银行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联合课题组.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报告(2011年第3季度)[r].第一财经日报,2011.10.14.[4] 田欣.2011年11月起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大幅提高[n].广州日报,2011.11.01.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篇三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本文针对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如资金管理不严、财务控制薄弱、企业管理模式僵化、人员素质不高、信息管理观念和手段落后、企业融资困难等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善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状原因对策目标优化模式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状况
1.1 财务管理模式僵化。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典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家族式管理。这种权度严重失衡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领导者知识不足、管理观念落后,对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与了解的情况下,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失灵、会计信息失真。
1.2 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对项目投资缺乏科学论证。一是片面追求“热门”产业,有些企业甚至片面认为国家调控什么就应该上什么,肯定能赚钱。二是对对项目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预测,仓促上马。一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收紧银行信贷,使得建设资金不能如期到位,企业就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1.3 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有些企业在借入资金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进入了靠贷款维持生存的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二是短债长投。一些企业就采取变通的办法,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这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不断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资金链条过紧并随时可能出现断裂。
1.4 财务控制薄弱。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形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二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
1.5 财务会计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格。一是原始凭证、会计分录、科目应用、账册设置以及财务收支等方面工作不规范,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二是会计报表的编制既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又没有完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对材料、工时、动力等消耗没有进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和健全的分析核算制度。三是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机制。原因分析
具体来说,这些因素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股权结构与经营模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一般来说是高度集中的,在经营模式上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项目决策不科学,不民主,随意性较大,个人说了算的情况盛行,难免造成投资决策失误。
2.2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有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在八十年代短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中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的素质、能力还停留在当时的水平,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思想落后,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通盘考虑和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3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的影响一是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二是工作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致使财务审批随意性大,越权行事现象严重,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三是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对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中小企业改善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积极推进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产权改革,一是解决所有权过分集中的情况,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二是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
3.2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理财的角度来看,经营者必须树立三个观念:①树立专业化经营观念,规避多元化投资风险。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相对较弱,企业的资源有限,领导人的知识、能力有限。②树立财务风险观念。负债经营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偿还能力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规避高负债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风险。③树立现金流观念。关注现金流量,掌握现金流的状况及走向,包括其经营中创造现金的能力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使用效率,是企业经营者必须随时掌握的基本信息和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3.3 按照相关财会法律、法规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完善和自律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工作流程和财务管理制度。要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财务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同时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并切实贯彻执行。
3.4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要持证上岗;被委任会计领导岗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对会计人员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教育,提高素质。把好用人关,是实施良好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条件。
3.5 财务资金管理活动的外包由于企业自有资源和活动领域的局限,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拥有企业管理活动所需要的一切专业技能和资源。中小企业可将部分财务管理业务交由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这些机构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其他资源优势,既可以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又可以不断了解外部相关动态,实时更新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优化的目标模式
根据现代财务管理行为理论,财务管理行为划分为动机形成、行为实施和结果检验三个阶段,与此相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优化目标模式的基本框架也应从行为动机、行为实施、行为约束及行为结果检验等几方面来架构。
4.1 实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观念新型化优化的财务管理行为是建立在优化的理财观念基础上的。树立新型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理财观念是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企业要树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新的观念体系,确立以成本与效益、风险与收益、投入与产出等相应关系为核心,以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成本价值等市场价值体系为主导,以人本化理财、资本多元化理财及风险管理理财为基础的新型的财务行为理财观念。
4.2 实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目标科学化实现中小企业财务行为目标科学化是当前中小企业财务行为能否优化的一项重要前提。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行为目标的选择既要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特殊的社会定位,也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总的来说,应确立以保证中小企业财务状况正常化开展为基本目标,以投资收益最大化为首选目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永恒目标的科学的财务行为目标驱动机制。
4.3 实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方法现代化中小企业财务行为方法现代化既是确定中小企业财务行为流程的基本依据,也是提高中小企业财务行为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小企业财务行为方法现代化要以“零基预算”等先进管理方法为主导,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财务理论应用为基础的现代财务行为管理办法体系。
4.4 实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制度系统化建立健全各项规范财务行为的规章制度,利用制度对中小企业个人或组织的各种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主要包括:①建立财务行为主体监督制度。
②建立财务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应构建以制度约束为保障,以责、权、利相互制衡约束为基础的内外结合、刚柔相济的财务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杜绝和防范财务上的违规、违纪行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③建立与完善财务行为内部控制制度。应建立以内部管理控制、财务控制和审计控制为核心的制度控制体系,以经济责任制度、追究责任制度、不相容职务和岗位为关键控制点的具有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的财务行为内部管理机构和内部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徐荣华,吴国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局限性研究[j].财会通讯.2005
[3]吴海滨.试论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式[j].江苏商论.2005.[4]梁彤缨,陈广东.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2003.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篇四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7年,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国60%,交纳税金占50%,在经济上可以说占据半壁江山。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66%,研发产品占82%,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中小企业不仅吸纳了75%的城镇人口就业,同时为75%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提供就业。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一支基础力量。
2、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2008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和中国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变,中国中小企业无不提前感受到了“寒冬”的降临。
出口订单的减少,人民币的升值,原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上涨,种种不利因素的重压,使广大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型中小企业困难更为突出,部分行业和企业大量出现了减产、停产或倒闭现象。
2007年底,关于珠三角地区鞋业企业倒闭的消息,让广大中小企业主最早意识到了寒流的到来。据亚洲鞋业协会的统计,当时珠三角地区关闭的大中型鞋企已超过1000家。在东莞,超过1/5的制鞋企业已经关门。在鞋企比较集中的惠东有3000多家鞋厂,两三个月内,中小型的制鞋、鞋材厂就关闭了四五百家。
在这股寒流的袭击之下,部分企业踏上了迁徙之路,有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向中西部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转移生产基地。
外商投资企业的撤离意愿尤其强烈,香港工业总会一份针对珠三角港商的调查显示,目前约8万家港企中,有37.3%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搬离珠三角,更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香港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梁百忍也预言:未来两年,珠三角8万加工贸易型港企都将面临生死攸关的抉择。他呼吁港企尽快转型升级或迁移,越早行动越好。2008年初,这股寒流开始吹向长三角及江浙一带。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孙秀春介绍:“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降至5%以下,某些对原材料价格影响比较敏感且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举步维艰。”
目前温州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其中20%的企业面临着倒闭。在浙江某些地区,本已处于融资劣势的中小企业,在生死关头却面临更为严峻的资金困局。
每年5%的企业淘汰率是正常的,如果达到10%以上,就会出现企业绝对数的减少。今年温州等地出现了20%的企业关闭或停产,眼镜行业甚至达到30%以上,这是地方经济难以承受之重!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也进入新时期。但曾经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老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比如:
①缺乏融资渠道,资金困难;
②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自身素质不高,市场行为不规范;
③生产技术水平低,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强;
④缺乏政策上的宽松环境,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
在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如今中小企业又要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比如:
①环境污染问题
②社会保障问题
③通货膨胀问题
④经济结构调整
⑤外资企业税收政策变动
⑥出口产品税收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升值,国际生产资料涨价,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国际交易磨擦等一系列新的更为严峻的问题。
以上这些市场环境与政策调整的变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虽然也孕育着一些发展的机遇,但更多的还是攸关生死的严峻挑战。
仔细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这么多问题,大家会发现资金困难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中小企业破产,多数还都是资金链断裂所致。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认为,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在过去就存在,但在今年表现尤为突出,是因为国家的紧缩政策。由于出现通货膨胀,近两年中国政府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银行信贷,这使得原本贷款就不容易的中小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更加困难。
在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中,有许多是规模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而这些企业恰恰是中国目前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主要力量。正因如此,中小企业的困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相关部门拟采取或已经采取的对策
针对中小企业目前的困境,相关部门也都在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
2008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综合处王建翔处长在“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已经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王建翔同时表示,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中小企业银行”,这将是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保障的银行。
据新华社8月6日报道,央行将调增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对全国性商业银行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增加的贷款额度只能贷给中小企业。以年初央行确定的今年计划信贷规模3.63万亿元计算,这一调整将使今年的贷款规模增加近2000亿元。同时税务部门正在研究提高企业所得税门槛,拟将中小企业纳税起征标准从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
但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却对企业影响很大,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有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广东有一个2000人的大家具厂,《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企业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裁掉了200人,地方劳动局找他去了,指出大规模裁员是不允许的。但是,这个企业负责人说:“我人多,不裁员成本增加,我亏损你管不管?”地方劳动局的人说:“你企业亏损政府管不了,但你裁人不符合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这个企业负责人一怒之下,第二天到当地工商局将家具厂注销,2000人都裁掉了。当然这是一种极端情况,但充分说明了新劳动法的某些条款对不少身处困境中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由于历史上大家对中小企业的问题研究和重视不够,导致了面对今天中小企业的困境,相关部门能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办法极其有限;而且我们还可以预见,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将客观存在。
三、民建的应对策略
面对中小企业目前的现状,以及相关部门与组织已经采取和即将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和办法,作为国家的一股政治力量,民建在这场中小企业保卫战中又该采取怎样的策略与对策?民建又该如何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与资源优势为保障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具有实质性的努力和贡献呢?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也许我们应该做,而且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我认为如果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集中有限的资源,做好最核心的几件工作,泛泛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最终很可能只是在这场中小企业保卫战中扮演一个鼓与呼的角色,而不能真正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一些重要而突出的实际问题。
为此我提出了一个十六字的应对略策:“战略明确、目标清晰、关注重点、量力而行”,力争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解决问题本身,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另一种是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尽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路径通常有三条:第一条是从外部解决问题,第二条是从内部解决问题,第三条是整合资源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解决问题。
本着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认为在这场中小企业保卫战中,民建首先要清晰自己的战略,明确自己的目标,避免不切实际的去寻求看上去可能完美,但实际上却很难操作的所谓一揽子的对策和方案。
民建作为一个政治力量,应该利用自身的政治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资源优势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以及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这三个方面积极地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和谐的市场环境,争取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成长空间。
因为受自身学识的局限,加之时间比较仓促,我下面提出的应对思路,仅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可能离可操作层面还相去甚远,更准确地说我只是提出了应对的战略方向和策略构想,没有足够的基础调研作支撑,也没有细化分解实施的操作步骤,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下面我就从完善法规、搭建平台、提升管理这三个方面说说我的一点想法。
第一、民建应该通过发起并敦促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从立法与执法层面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①我们知道每次国家一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最先受到冲击的往往是那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最弱的中小企业。比如紧缩银根政策,就让很多资金本来就不足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
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民建的努力为中小企业建立一道宏观调控政策的保护屏障,在出现并非由中小企业带来的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时,尽可能不让中小企业代人受过,最大限度的规避或减少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和影响。
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倡议发起设立中小企业宏观调控政策听证会制度,就每次国家将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将中小企业也作为调控对象,通过举办中小企业听证会的方式协商决定,从而将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和影响降到最低。
具体讲:
②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法,并督导法律法规的落实执行情况
我们可否建议人大成立一个中小企业法委员会,结合国情本着持续完善的立法态度为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中小企业,制定一些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的法律与法规,以保障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我搜集到的与中小企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法律法规与条例有七个:
1997年1月1日 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国乡镇企业法》
2000年1月1日 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2001年4月20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十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1月1日 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2003年2月19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2005年2月19日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7年6月 1日 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2008年1月 1日 实施的新的《劳动合同法》
早先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或指导意见中的部分条款已经明显不适用于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但并未得到及时的修订;而有些条款则完全忽略了中小企业的特点,很难让中小企业在阳光下生存与发展,结果导致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这些法规条例中也有不少保护中小企业利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条款,但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原因而未能被很好地贯彻落实!
稳定的政策环境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方面,民建应通过立法提议并敦促相关部门制定一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督导已有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来减少中小企业的负担,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中小企业勇于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两个层面的工作不仅需要整合多方面的社会资源,并且还要建立一个从调研到立法,从执行到督导,再到持续完善的修订机制这样一个完整的法律法规运行体系才能完成。
没有这样一套法律法规运行体系,我们就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政策环境,没有稳定的政策环境,中小企业将始终处在政策风险之中。
因此我建议民建的法务部门应专门成立一个中小企业政策法规委员会,专门研究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现行的有关中小企业的相关法律与法规,研究中小企业目前所处政策环境的现状和问题,要为创立新的中小企业法规、完善现行的法律和法规,以及督导法规政策的执行,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和充分的信息准备。
这个中小企业法规政策委员会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良性的中小企业法规政策运行体系。
我提出来的第一个策略方向是帮助中小企业改善政策环境,为中小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政策环境保障。
第二、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
在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中,除了政策环境因素外,其他所有问题无不与信息密切相关。
①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难,其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很困难,一个好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就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较好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②所有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都是市场问题,企业的产品要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才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市场需求在哪里?市场供求信息平台就能帮助企业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③ 中小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他们的成本优势,但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这种传统的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
北京西边有一个企业,2007年的利润是3800万元,实行新出台的合同法后,仅人力成本就增加了1900万元。
而供应链资源整合,已经成为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供应链的资源整合,同样离不开信息平台。
……
我们不是金融机构,我们没有足够的财力贷款给中小企业帮他们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搭建一个中小企业的信用平台,方便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帮中小企业扫清融资道路上的障碍;我们不是中小企业产品的供应商或买家,但我们可以为他们开辟 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提高他们的资源效率、降低他们的运营成本……
搭建一个可信、高效的中小企业信用与信息平台,对中小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解决中小企业目前的诸多困题,无疑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因此我的第二条建议是:民建应该成立一个中小企业信息规划发展委员会,联合金融机构、工业和信息部、商务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以及专业网络公司等部门和组织共同搭建一个权威的中小企业信息平台。
第三、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帮助企业练好内功,提升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应该是我们民建组织的特色和传统优势,我印象中民建有一个建华企业家课堂,一直都在做着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服务工作,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再整合一些社会资源,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企业家素质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系列培训或专题讲座。
在座的很多和我一样是做企业的,公司的治理结构、战略、管控体系、盈利模式等等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作为一个企业,向上看,是你的战略,向下看是你的资源,向前看,是你的目标,向后看,是你的盈利模式,中间是企业与产品的定位。至于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整合有限的资源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的主动权,追求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大家都是行家,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在这儿我就不多说了。
以上是我为民建提出的应对中小企业危机的三个策略方向,可能有人认为我的这些想法很好,可惜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民建根本不可能为应对中小企业的危机而专门成立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委员会和中小企业信息规划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作为参政党,民建关注的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不只是一个中小企业问题,何况针对中小企业,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机构及协会都在积极地做工作,我们只要给相关部门与机构出出主意、提些意见和建议,当好参谋就尽到我们参政议政的责任了。如果对所有的问题都抱着我这样一种一抓到底的参与方式,为解决一个问题,就成立一个机构,建立一套班子,民建就不只是民建了,就成了政府的国务院了。
我既然能想到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还要提出这样的意见和建议呢?
最后我想大胆的表达一个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能不对,仅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个政党,她一定是一个社会阶层的利益代言人,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中小企业无论是企业主还是职工都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我认为民建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中小企业利益的代言人。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大家有目共睹,帮助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不仅对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帮助执政党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我之所以建议民建将自己的组织定位成中小企业的利益代言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群体的集合力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而被社会广泛关注,但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中小企业却很脆弱,他们往往不像大型企业那样被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他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他们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确实在政治上需要利益代言人,来维护他们的权益,为他们争取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如果民建打出中小企业利益代言人的旗号,将来在国家制定中小企业政策与法规,在与相关部门协商讨论中小企业问题的时候,将更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
其次,除国家投资的大型国有企业外,所有的大企业也都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如果作为中小企业阶层的利益代言人,中小企业的命运就与民建组织的命运息息相关,帮助中小企业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是为民建组织未来的政治影响力的扩大和提升所作的努力。因此我认为民建应该和中小企业建立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共赢未来!
如果民建组织能够做出中小企业利益代言人这样的战略定位,那么在组织内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委员会和中小企业信息规划委员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种战略定位不仅完全符合民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参政原则,而且,民建的组织战略、目标、吸收成员的对象和条件也都因此变得非常清晰:一切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都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一切能帮助中小企业成长的人才与社会资源,都是我们要结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