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案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会(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案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会篇一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以上所理解的“人”是广义的,是指大众,然而《论语》诞生的那个时代“人”的定义通常是指狭义那方面,也就是指士以上的人,和“民”是相对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面写着的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是在同一句话中叙述的,很明显这里的“民”是指被剥削阶级,劳动人民。用现在的语言来说,狭义的“人”是指奴隶主,即剥削阶级,而“民”是指奴隶,即被剥削阶级,所以这句话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人际关系原则适用于剥削阶级,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却未必如此。这种理解并非无稽之谈,也并非完全不具可能性,然而,众所周知,孔子是鼎力推崇“仁”之士,此处的“人”应当是指广义的。
孔子所道出这么一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理。若凡事都从这个原则出发的话,很多事情都会卡在中间,难以前进。倘若两人举枪对峙,生命危在旦夕,甲为正,乙为邪,这时如果甲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岂不惨哉!甲当然不会想被杀掉,难道就不杀不想被杀的乙了么?任何道理,任何定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才适合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己所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句话道出了我们做人的真实原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或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理解他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这和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等等指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在战国时期,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的事,他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我只要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这不是省事得多了吗?」孟子听后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会使洪水倒流回来,从而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这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会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案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会篇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案
学案编写:高山庄 2010-6-9 一. 导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1.整理文言知识。
2.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
三.学习方法
1.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四.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_______ 皋陶_______ 弘毅_______ 枉_______
(提示:fán、gāo、yáo、hóng、wǎng)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4)雍虽不敏
______________(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_
(提示:(1)赞许(2)靠(3)详情(4)资质愚钝(5)实行(6)字(7)担忧(8)比方(9)抱负远大,意志坚强(10)停止(11)贫困(12)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问知。子曰:'知人。'(2)举直错诸枉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4)知者利仁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提示:(1)'知'通'智'(2)'错'通'措'(3)'乡'通'向'(4)'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臵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二)课文梳理
熟读课文,请将课文译为现代文并写在课本上。
【译文】
1、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5、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6、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7、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8、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三)探究拓展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先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论述,然后概括说明。
文中的句子: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有人说,“仁”是很高尚的道德,但施仁的社会已远离我们而去了;有人却认为,“仁”一直与我们在一起,我们生活中,仍需要“仁”,存在“仁”,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月季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五.作业
本课课文及课文前的“引入话题”中,向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道德——“仁”。学习了本课,你如何看待“仁”?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随笔,不少于
400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案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会篇三
科目:语文
课堂教学导学案
课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高二 年级
主备人:
时间:2013年
月
日
任课教师: 【学习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学习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学习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自主学习】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地意思,很多人能够聚在一起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聚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接下来,请大家集体读第四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疏通文字
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
1、初读,理清字音
2、再读声情并茂。
3、梳理字词,初步感知。
二、结合注释,掌握如下重点词语。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樊迟_______
皋陶_______
弘毅_______
枉_______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 ..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
(4)回虽不敏______________ ...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__ ..
(7)尧舜其犹病诸______________
(8)能近取譬______________ ..
(9)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
(10)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 ...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____________ _(12)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 ..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2)举直错诸枉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4)知者利仁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三、文本解读:
(1)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尽量使用实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3)、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案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会篇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案
一、导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二.重点难点
1.整理文言知识。
2.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三.导学过程
(一)课堂热身
学生自由诵读选文1、2、4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樊.迟_______ 皋陶.._.
______
(提示:fán、gāo、yáo)
(二)诵读课文 教师示范 学生注意节奏语气再次领悟
(三)课文梳理
(1)自我学习
熟读课文,请将选文1、2、4译为现代文并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交流
【译文】
1、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4、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3)成果验收
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
共2页第1页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
(提示:(1)赞许(2)靠(3)详情(4)资质愚钝(5)实行(6)字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2)举直错诸枉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
(提示:(1)'知'通'智'(2)'错'通'措'(3)'乡'通'向')
(四)自学选文3
译文:
3、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五.作业
熟读所学选文并预习其余几篇选段
共2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