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智慧教学的心得体会(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智慧教学的心得体会篇一
“面对问题,要探究”
“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翻开《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些点评文字标题活泼地跃入眼帘,除了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喜悦。狼吞虎咽一番,心中不觉一阵窃喜,我冲动地低声告诉自己:教育智慧从研究中来。生怕出错,我又一次走进书中,仿似与王晓春老师晤谈,一同思考这些教育问题,不觉生发出好些的思考与共鸣。
启发一,教育智慧倡导“帮助式的教育”。案例中的“帮助式的教育”是相对“干涉式的教育”提出的。王晓春老师在评析中一针见血讲到: “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干涉式教育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 例如:面对一个不讲卫生的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许会脱口而出:“你太脏了,快去洗洗。”语气或是直率,或是委婉,或是严厉,或是温和。这种先评价指责后指手画脚的教育就是“干涉式的教育”。读着王老师对此教育方式的“定义”,真叫人不寒而栗。我心有余悸,冥冥之中那话语仿似说与我听、批露与我,直刺我的心窝。是的,身为一个老师妈妈的我,也屡屡犯下采用这种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着家庭教育。那我算什么?多半时候还真像一个农村主妇,专业知识低得可怕!恐慌之际,我得让自己的教育变得专业一些、智慧一些。我的目光像一匹饿狼涉猎着新的教育方式。王老师指出:“帮助式的教育是隐蔽的教育,学生甚至可能没感觉到老师在教育他,可他是已经受到了教育了。”王老师非常赏识案例7的fangqiong,面对不讲卫生的牛牛,没有简单评价粗暴指责,而是设计了一个“拥抱情境”,让牛牛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鼓励牛牛改正,并高度评价说,是爱心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催生了fangqiong如此美丽的教育智慧。
我静静地品析着王老师对“帮助式的教育”的“定义”以及他给予fangqiong的评价,在它们的背后,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一道灿烂的光,照亮了对教育真谛真切解读的心扉,我触摸了fangqiong的思想,几多兴奋,几多感动。在她的思想里,教育被理解为帮助,这种帮助是和谐的,而且是充满亲切感的,是平等的帮助。于是她微笑着蹲下身子、亲切地伸出双手准备去拥抱“小花猫”似的牛牛。她对牛牛的教育就像一个姐姐以自己的经验和先知,帮助弟弟进步。姐姐比弟弟懂得多些,因为她年长几岁,早一些时日获得一些知识和能力,早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和做人的规矩,但本质上,姐姐和弟弟没有不同,都是母亲的孩子,是平等的。一个好姐姐,她总是期盼着弟弟能出人头地,能胜过自己,这就是我们所理解和盼望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fangqiong的教育里,我清晰地闻到了充满温暖的味道,这种教育(帮助)是真诚的,清澈的,平等的,是不带任何杂质的“平等中的首席”。
启发二:教育智慧来之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和思考。一个善于思考,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老师,其身上一定闪动着智慧的灵光。智慧的灵光来自于教师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之中。《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讲了一个学生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正是因为有了肖老师对学生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学生才拥有健康成长的土壤,老师的教育智慧也得以滋长,瞧,老师的视角变了(学生是活生生的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想法变了(事出有因,应该蹲下身来,和他们一样的高度面对问题),老师的观念变了(尊重、平等、民主)。而这些似乎耳熟能详的字眼在这里显得如此珍贵,当我阅读感悟至此的时候,我不禁想到自己多
年来在家庭教育的愚钝:
我是有两个孩子的老师妈妈,孩子争执的时候特别多,每每遇到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总在一旁束手无策,干着急。很多时候那场即将爆发的“争斗” 多是在我的暴力之下平息的,而平息之余我再来一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教育,他们兄弟俩也会因此泪流满面,承认错误决心悔改,而我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不,“战犯”屡屡,我拥有两个孩子的幸福之外也少不了如此的辛辣煎熬。多年以来困惑,在今天的阅读中我才恍然大悟: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认错教育”“无研究的教育”,是纯属“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目的”的教育思路。我是何等的愚昧,不加思考。我到底是孩子的妈妈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史、家庭教育现状、学习生活状况等,我真的用心反思过成与败吗?我为什么就不能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成长”的教育思路对孩子进行教育?质问中王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遇事“三思而行,不忙于下结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一般思路是:
1、尽可能周全的了解情况,占有材料;
2、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干预;
3、再根据反馈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步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了解情况时,要习惯于了解学生的成长史和考察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搞清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
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相信我这位妈妈老师,面对孩子的问题不再措手不及。
启发
三、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的保障。王老师对案例6作了题为“面对问题,要探究”的 点评。评析中他谈到,面对“爬树**”,黄玫瑰老师开始虽“不满”,但他很快的压住自己的不满,而且成功地把这种不满迅速转化为“探究”,去寻问孩子为什么爬树,之后教育他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不这样做”。这样的教育是源于“面对问题要探究”“能多角度看世界”,是智慧的。案例中,我不仅感受到“化敌为友”的曼妙,还收获着“面对问题要探究”所带给的启迪,甚至我能从中读懂的黄玫瑰老师个人的魅力:
黄玫瑰老师是视“敌”为“友”的。在他的心中,成长着许多的“小人”,他理解、宽容这些“小人”难免因为简单而淳朴的想法而忘记纪律,违反纪律,于是他的教育就不是简单的批评和纪律的重申,而是想办法让这些“小人”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不这样做”。
黄玫瑰老师是善于 “化敌为友”的。他善于修正自己不合理的教育信念和认知观念使之科学、用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面对问题、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甚至从树木的角度看世界,“立足点多元化”解决问题,把麻烦酿成快乐。
黄玫瑰是热爱教育事业、善待学生、心理健康的老师。他深知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他深知教育行为不健康的老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
教学
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萎缩产生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前提。因此,他的教育行为充满冷静、尊重、平等,意味深长。相反,一些老师面对“爬树**”,心里想的就是“违反纪律”“和老师作对”,不知觉中就把矛头指向自己,结果让学生来一番“承认错误”“制造了敌人”。此番教育直叫人“触目惊心”,正所谓“教师的素质不同,理念不同,人生哲学不同,教育就会呈现不同的效果。”我敢断言,这样的教师心理是不健康(或是亚健康)的。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的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了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智慧就会因为教师心理不健康而消失殆尽。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爱教师的心理健康,让教育充满智慧,我在心底热切的呼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把脉,为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会诊吧!
驻足于一百个案例,生动、具体、真实,浅显中教人返观自我悄然思量。走出《教育指智慧从哪里来》,我不再茫然,我高声对自己说,在阅读中我滋长了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从关注教育现象中来,从冷静思考中来,从潜心体会中来,从积极地反思中来。
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热爱劳动,抗灾自救,交通知识,食品安全,预防疾病等 文明在我心中关心别人,快乐自己
智慧教学的心得体会篇二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推荐)“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是专家王晓春老师的立说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有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课落下了,我会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寻找解决办法。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这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多彩的心灵世界,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学生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二、批评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唯一方式 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往往在没弄清楚学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确地批评学生,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你理解了学生,批评学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盖问题,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这是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启示。
三、教育智慧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蕴藏着许多智慧。一直以来,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经让我忧心忡忡,也曾让我牢骚满腹,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拼搏着。尤其,读到“水彩笔的故事”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时也经常的遇到此类问题,但很少去动脑筋思考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无研究的教育”,这种简单的教育,没有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对教师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维习惯是,遇到事情总想问个为什么,猜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有时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面对教育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首先慌了手脚,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原因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我们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们要有大将风度,不要用我们的急躁表情和过激言语让孩子害怕、叛逆、压抑,而要寻找到合适的“点”,让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呢?教育智慧从日常善于捕捉的点滴小事中来,从科学的思维方式中来,从概括反思中来,从良好的心态中来„„只要我们以研究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向研究型教师努力,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你可以发现:
原来教育可以如此轻松又愉悦!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发现了真正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潜质。当然,我知道仅仅看完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正确运用该书中的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智慧教学的心得体会篇三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主要是写给小学教师的,所选案例都是小学发生的事情,但是也有若干案例是发生在中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参考!《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真是受益匪浅。
书中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潜能,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如果你不注意生活的细节,不去用爱的眼光看待他们,你就不可能把他们的潜能彻底挖掘出来,学生的才华就不可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如对学生宽容、理解、尊重、呵护、希望等等都是促进学生思维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事实上,我们很多教师,整日忙忙碌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但唯一的感受就是累,从没有在教育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这是一种教育的悲哀。这样的老师永远都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也永远不会成功。如果你把学生看作天使,你将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看作魔鬼,那你将生活在地狱里。如果你不热爱你的职业,不把自己的爱洒向学生,就不可能在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热爱自己职业的教师,一个心中充满爱的教师会去仔细挖掘这个职业当中的快乐,从而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
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意外事件”,教师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态度来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呢?如果面对学生充满想象的回答,教师用貌似温柔的话语给否定了,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以成人的思维为标准来评价、引导孩子,教育、制约孩子,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何而来呢?学生的思维也就得不到发展。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一个开放的问题、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多种思维不仅得到了呵护,而且在老师的理解、宽容下,孩子心灵上也真正感受到了一份师爱。
所以,我认为:理想的教师首先就是要有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精力,才会把自己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的献给孩子,献给自己的教育事业。但仅仅有“爱”就足够了吗?并不是这样的。
爱心对教师来说很重要,但爱不是万能的。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有时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态基础而已,并不能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就像医生与病人关系好并不能保证治好病人一样。再说,家长对孩子的爱不比老师的少吧,但他们却常常要求老师帮忙,希望老师多多教育他的孩子。其实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教育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让“智慧”与“爱心”同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契入点。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那什么是教育智慧呢?所谓的智慧主要是指:辨析判断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创造型地开展工作。那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向智慧型教师迈进呢?
一、智慧是靠“想”出来的智慧是思索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索的结果。教师如果能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就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时代在变,学生在变,学生的见识、感悟也在变,我们也应该多角度、创造性地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坚信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智慧是靠“勤奋”出来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除此之外,还要多读名师的教育日记,时常进行案例分析。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我们一些思路,并帮助我们学会如何采用适当的思维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
三、智慧是靠“交流”出来的教师的教学一般是单独完成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共同讨论,益处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困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能在讨论中迎刃而解。最后,讨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激烈的思想交锋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总之,“智慧型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靠自身的不断努力,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虽然这很难,但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应该把成为“智慧型教师”作为我们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专家王晓春老师曾用“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作为标题,是啊,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有学生因为特殊原因课落下了,我会利用业余时间给他们补课,及时与家长联系寻找解决办法。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们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让我们惊喜。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这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学生,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多彩的心灵世界,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学生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
批评不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唯一方式
批评只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管理方式,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往往在没弄清楚学生是怎么回事,自己就大动肝火真是不值。如何正确地批评学生,而且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你理解了学生,批评学生肯定能找到非常自然的方法,孩子也自然能够接受,不掩盖问题,才能真正全面地理解学生,才能正确地实施挫折教育与批评。这是我从这本书上得到的启示。
教育智慧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蕴藏着许多智慧。一直以来,我也是那些忙忙碌碌的愚人,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好多就发生在我身边,也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经让我忧心忡忡,也曾让我牢骚满腹,而我机械地做着、忙着、拼搏着。尤其,读到“水彩笔的故事”这一案例,使我想到自己平时也经常的遇到此类问题,但很少去动脑筋思考和观察学生的表现,而是“无研究的教育”,这种简单的教育,没有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对教师的能力也没有丝毫的提高。非常好的思维习惯是,遇到事情总想问个为什么,猜猜有几种可能的原因,然后,加以验证,有时不妨多转个弯想一想。
面对教育中频频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首先慌了手脚,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各样的原因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我们要有容忍之心,更要具平常之心;我们要有大将风度,不要用我们的急躁表情和过激言语让孩子害怕、叛逆、压抑,而要寻找到合适的“点”,让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呢?教育智慧从日常善于捕捉的点滴小事中来,从科学的思维方式中来,从概括反思中来,从良好的心态中来只要我们以研究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向研究型教师努力,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明了化,你可以发现:原来教育可以如此轻松又愉悦!
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我发现了真正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潜质。当然,我知道仅仅看完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正确运用该书中的正确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
总结
、反思和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今年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该书为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著,其中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倡的是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研究精神。比如在一则案例中,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告诉他:你太脏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或者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严厉地或者温和地)。""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这两种方式,王晓春统统称之为"干涉式教育",并且评价说,"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出来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像上面两句话,普通的家庭主妇也能说得很流利。"那么怎么办呢?王晓春老师结合案例说,"帮助式教育"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巧办法。
王老师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告诉我们,老师光有爱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好,但缺乏医术的话,并不能保证治好病人一样。要治好病人,医生还需要有专业能力,能对症下药。教师也一样,面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光靠爱心,还应在爱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事实证明解决教学中各方面的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其实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教育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克服工作方法简单、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练就一身教的好本领,以科学的态度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智慧来帮助学生,让智慧与爱心同行。
王老师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的教师非专业化的反应,比如碰到钉子就急躁,遇到失败就沮丧,稍不称心就埋怨,怨气冲天,顾影自怜,工作情绪化。其实仔细想一想,这正是一线老师的写照?在王老师看来,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遇到难题,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情况,进行分析,锁定问题性质,然后才可以根据性质进行干预。万不可上来就管,那样容易下错药。王老师分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一种是"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然后提出:"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巡回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智慧教学的心得体会篇四
用智慧启迪智慧 用心灵感化心灵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交流
襄矿子弟学校
宋丽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我能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读的这本书《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该书为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著,其中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读后感受很深,回顾自己以前所谓的成功教学案例,总好象是在凸显自己的成绩。其实说句心理话,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教育的苍白无力。
现在,我就书中的一个案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及感受。
坐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不写作业的孩子快乐吗?答案显而易见,不快乐!
(出示图片二)——班级案例
从去年接手四(1)班开始,每次检查作业,都发现我们班的张雅辉同学,不是少做,就是不做,而且作业脏兮兮的,于是我开始自认为聪明的采取夸奖、批评、说服、请家长„„一直延续了两个月,结果作业还是老样子。
(出示图片三)——惩罚的奖励
后来我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的第35个案例“惩罚的奖励”后,我采用了案例中的方法。即:在他某天没有完成作业时,我说:干脆奖励你一个星期不写作业吧!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无奈与失落。
(出示图片四)——一张小纸条
第二天他悄悄的给我写了一个纸条,纸条上说:“老师,当你奖励我一个星期不写作业时,我感到了孤独,我不想让你放弃我。在一二年级时,我每天早早写完作业,感到很快乐,很开心,老师也很喜欢我。可是现在的我并不快乐,我现在知道了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我才能真正的快乐。老师,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的确,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学生写作业时很难快乐;但若不写,更不快乐。很多老师都有一种误解,以为人家写作业他不写,他一定快乐。其实不然,当一个孩子变成异类的时候,他是会感到孤独的。
(出示图片五)——用智慧换回童心
在上面我的班级事例中,我所采用的案例的高明之处在于,老师不是一味地加大检查和惩罚的力度,而是用自己的智慧“以退为进”退了一步,使孩子的“逆反”一下子失去了对象。这时候他的心才能沉下来,他才可能比较冷静地反思自我,才能发现原来不写作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从而认识到写作业的重要性。
(出示图片六)——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 “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这是王晓春老师这本书中的精华所在,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七)——反思型教师和智慧型教师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拥有爱心重要,但是智慧和爱心同等重要。就让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尝试中不断地显现和积累教育智慧,逐步成长为新一代的反思型教师和智慧型教师吧!
智慧教学的心得体会篇五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丁雅芬
最近读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一书,这本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阐述教育方法及教育智慧。在读这些案例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案例都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这为教育教学工作中案例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这本书中所引出的案例都是网络上一线教师向王晓春老师发出的求助、疑惑等,而王老师根据案例帮助老师们解决困惑。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简单记录下教育事件,一方面发泄心中的情绪,另一方面记录自己的疑惑。事后却置之不理了,王晓春老师在本书中对很多案例的分析中都指出: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的保障: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教师是这样想事情的,刚说过不能怎么样,学生就公然违反,“顶风作案”是明摆着与老师对着干。于是火冒三丈,处理起来“简单、粗暴”,一顿训责,学生在高压之下似乎也立竿见影。可以说这是教师在使用权力压制学生——“拼力气”,学生是否真的服气很难说。也可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制造敌人”。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王老师说;“人有研究的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人的宽容度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心中容得下他人的人,才可以冷静的面对意外情况,举重若轻,把麻烦酿成快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
对于教师的我们都深怀“爱生”之心,但是“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爱”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工作品质,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教育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并不是简单地能从书籍的阅读中获得的,而是要在教育生活中不断反思、研究教育案例,在一次次解决教育问题中不断积淀教育智慧。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研究才是教育智慧的源泉活水!
经典语录:
1、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爱,谁不会?家长对孩子的爱,难道比教师对学生的爱少吗?为什么他们反而常常求老师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2、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的障碍。
3、成功的关键不是知道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
4、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5、我们把习惯“审视自己思维方式”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才是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
智慧教学的心得体会篇六
《家教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王金萍
起初选择读这本书,其实是有点私心的,因为觉得自己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经常遇到不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总是无济于事,因此想从这本书里寻找难以解决的答案。然而当我读完它时,我觉得这本书不但适合千万个学生家长,它更适合于我们这些遇到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面对个别教育案例时却一筹莫展的教师们。
本书的作者是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跟踪指导家庭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的指导教师王晓春和孙阳立。他们是在对北京9个区县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239名学生进行跟踪研究,然后针对个别问题进行诊断,本书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家庭教育个案进行诊断:即什么是家庭教育诊断、孩子问题的诊断方法、家庭问题的诊断方法、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主要问题、家长的常见问题。其中从孩子问题和针对家长方面的问题阐述非常详细,这些案例都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类似问题,如很多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很不了解,因为他们看学生时总是戴着一副“任务眼睛”,介绍学生情况时,总是那几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是否遵守纪律、是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否热爱班集体。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其实都是和教师能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密切相关的,其实从这种平面的视角当然难以看清他们的全貌。在第三章中,重点提到了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
长之间的关系、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和要求,无不影射着他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那么既作为教育者又是家长双重身份的我,使我在教育生活中颇受鼓舞,它让我懂得了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让我学会了很多道理:
一、家庭教育诊断的必要性
通过解读第一章,我首先了解了“非诊断型”家庭教育的弊病,当前,多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非诊断型”的。不是没有“判断”,而是没有“诊断”。在我自身也存在这样的误区,经常“判断”孩子身上的问题,而不去懂得如何来诊断,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诊断是要有一套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判断则不需要训练,谁都会判断,而我们甚至会不加思考就做判断。很多时候,教师和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笼统判断恰好是和他们的办法简单相一致的。可以说,正因为他们的判断简单,所以他们的解决办法也只能简单;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办法,只好对问题原因做最简单的判断。
二、寻找恰当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我的孩子现在正在四年级,书上列举的这些例子近乎都是我的孩子易犯的错误。比如说某学生厌学,上课不好好听讲,下课不好好完成,对待学习态度不认真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其实是很复杂的,至少可以分成智力原因和非智力原因两大类。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每当学生厌学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对原因的判断都是一些非常笼统的老生常谈:“贪玩” “不想学习”“胸无大志”„„这些话谁都会说,毫无专业气息。读完第二章,我更了解了如何通过多种方法诊断孩子的问题,可以采用谈话的方法、问卷调查和游戏观察的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诊断孩子自身问题的良药。记得有一本书叫做《12岁之前,教育孩子只看他的优点》,我们多关注孩子本身的优点,让其在生长过程中健康地伸展蔓延„„
三、家长问题解决的策略
这本书的绝妙之处在于他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指导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在书中的后三章有详细阐述。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校学生出现了问题,教师没辙就打电话向家长告状;家长没辙就对孩子武力解决;武力解决不了,就用钱收买;再解决不了,只好干瞪眼了。其实此时教师和家长是都有问题的,我们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根本问题,那么作为教育者本身,我们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你首先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随后和家长共同商讨如何诊断相应出现的问题,那么作为家长的角度,这时就需要协助教师诊断学生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这种情况,在得知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性质及时和老师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直接途径和方法。
读完此书,让我懂得了在家庭教育中,不是盲目地“管孩子”,要学会对孩子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诊断;又让我学会了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和他的家庭紧密联系,再对问题进行科学地评价和诊断。我希望我的学习和感悟能更加深入地渗透到我的双重角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