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沈阳故宫导游词3分钟好记(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沈阳故宫导游词3分钟好记篇一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 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西路: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文溯阁于乾隆年间兴建而成,是仿明代渐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所建。为面阔六间二楼三层硬山式建筑,顶盖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文溯阁是专为存贮清代大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建的。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一座,内立石碑一块。碑阳面为乾隆帝撰写的《文溯阁记》,阴面为《宋孝宗论》。文溯阁东南宫门外有嘉荫堂,它与南面的戏台连成一个院落,是专为皇帝准备的娱乐场所。西路建筑除文溯阁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顶,显得十分别致,富有江南风韵。
沈阳故宫是清代遗存下来的最早一组宫殿建筑群,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希望大家有机会来观光这座气派非凡的帝王宫殿。谢谢大家。
紫气东来,出自传说“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传说当年函谷关令尹喜梦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过函谷关,于是第二天天没亮清扫庭院,登上城楼。不久,果然老子骑着青牛,在冉冉紫气萦绕下,伴着仙乐来到此地,为他写了“五千字文”,这便是道教圣典《道德经》。乾隆皇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含意是大清帝国是始于东方的盛京皇宫。今天,有没有圣人来呢?请大家向东方看一看那吉祥的云彩吧……
传说:早年,努尔哈赤在明朝总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务兵时,因他脚下长有红痣,认为他是未来夺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努尔哈赤闻讯仓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将发现他时,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在乌鸦的掩护下,才得以生还。努尔哈赤数年后成为后金之主,为感谢乌鸦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鸦。所以索伦杆饲鸦便延续下来。
八旗制是由努尔哈赤组建起来的,努尔哈赤25岁开始了他用兵图谋霸业的戌马生涯。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想建立一支强大而管理有序的军队,于是想到了民间自发产生的组织“牛录”这种形式。他在1601年组建了军队,把每300个战士组成一个“牛录”,每个“牛录”,打一种颜色的旗,这就是八旗的雏形。1616年后金建军的这一年,他又将4个“牛录”改为8个,在原来4种颜色的旗的基础上,各镶上不同颜色的边,成了8色旗,又把5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把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固山”在汉语里的意思是旗,于是真正意义上的八旗便诞生了。
沈阳故宫导游词3分钟好记篇二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宽阔的甬道,两侧以八字形排列着十座方亭,这就是“十王亭”。从北至南,东边是左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蓝旗亭、正白旗亭;西边是右翼王亭、镶黄旗亭、镶红旗亭、正蓝旗亭、镶白旗亭。这是当年八旗首领固山额真和左右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军事政治及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政殿与十王亭构成了一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关前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设计者从局部建筑直至整体布局,处处突出“八”字。这种把军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艺术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构思独特、别具匠心。
沈阳故宫导游词3分钟好记篇三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清宁宫庭院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给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在崇政殿、清宁宫高台两侧有“东所”、“西所”。东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等。东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给太后请安之处,也皇太后的寝宫和存放实录、玉牒之处;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极殿、继恩斋和崇谟阁等。西所是东巡时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训》、《满文老档》的地方。崇谟阁的建筑形式是别具一格的,它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间增建的。
东路是以大政殿为主体,两侧辅以方亭十座,称“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尔哈赤时期,是故宫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约1.5米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头眼”式隔扇门,内外排柱40根,正门前有双龙蟠柱。殿顶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宝瓶火焰珠。殿内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玺”彩绘,上有黄琉璃瓦绿剪边的顶盖。整个建筑显示出极强的美感和庄严秀丽的装饰艺术情趣。大政殿是皇帝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
沈阳故宫导游词3分钟好记篇四
各位朋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是受汉族敬天畏龙思想的影响,以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龙盘柱,尽显中原之风;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浓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1643年,六岁的顺治皇帝在大政殿继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颁布了出兵令,命摄政王多尔哀兵入山海关直捣中原,最终完成了满清一代的一统大业。
文溯阁外观为两层,内部实为三层,书架上的木盒称函匣,用于收藏书籍。目前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保存在甘肃省图书馆。
看到这里,我们今天的参观已经接近尾声。沈阳故宫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却是一气呵成,完整和谐。特别是三路建筑分别代表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南面独尊”、“康乾盛世”三个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从总体来看,沈阳故宫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满族政权和满族社会由崛起——兴盛一高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各位朋友,我们的参观就要结束了,希望故宫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沈阳故宫导游词3分钟好记篇五
各位伴侣,欢迎大家去到沈阳,我是您们的导游,沈梦,大家可以或许叫我沈导游,也可以叫我梦导,我更喜欢您们加我梦导,好了,先简答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繁华的沈阳今乡中央,有一座巍峨庄宽的清代宫殿修建群。等于我们古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修建艺术以及特殊的汗青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修建群中,最今老,最具特色的等于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初创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以及入行庆典行为的次要场所之一。做为最早使用以及最为首要的宫殿之一。许多重大汗青事宜都以大政殿为舞台演出。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之处。它便是演义小说中雅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管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表现了满族对故城山林的深薄眷念。从而形成了区分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雅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入行普通朝会之处。
各位伴侣,今代宫殿修建布局讲究“前朝后寝”。看过了皇帝上朝的金銮殿,请大家随我往观光帝后的寝宫。
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乡的最高修建,诗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谓非常贴切。登上凤凰楼仰瞰四周,万般景物一览无余,可饱览盛京齐景,也可观赏日出。“凤楼晓日”是当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
各位伴侣,穿过凤凰楼底层的通叙后,我们就入进了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官。台上五官是清宁宫、闭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现在请大家随我观光皇太极以及皇后的寝宫——清宁宫。
清宁宫东梢门称“暖阁”,是帝后的寝室。暖阁内乱争分北南两室,两室均设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在暖阁内乱争驾崩,终年52岁,后葬于沈阳昭陵,即南陵。
各位伴侣,现在请随我往观光西路修建。西路修于1782年至1783年,次要搜罗:戏台、嘉荫堂、文溯阁等。
说起文溯阁,我们没有能没有提到坤隆皇帝以及《四库齐书》。出于增强文化统乱的需要,坤隆皇帝于1772年下诏访求世界匿书,历经十余年光阴编成一部大型丛书。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以是称为《四库齐书》。书建成后,抄录七部,在齐国修七座匿书阁星散保匿,沈阳故宫的文溯阁便是此中之一。
看到这里,我们古天的观光已经亲近尾声。望故宫之行能给你留下优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