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1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一
本课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但书中只出示了一幅公园景色的图画,文中出现的一组组数量词又很抽象,为了激活儿童大脑中的事物形象,增强形象性、生动性,我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在第一课时中讲第一和第三小节,同时又针对农村孩子盼着走出大山开眼界的特点,特创设了到大海、到大城市的公园去旅游的两个情境。再现画中景,体现了画中情,让儿童在美的景物中,在感受生活的美好中直观认识事物,认识汉字。
1、认识“海、鸥、滩、舰、军、帆、溪、竿”8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同表达熟悉的事清。
(一)联系旧知,激趣导人
1、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6》,看看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认识吗?会用数量词来说一说吗?(师出示双肩背包,生用数量词说后,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背上)
师:xx同学的包里还有许多东西呢!用学过的数量词说一说。(师出示帽子,生回答后,随机戴在前面同学头顶上,师再分别出示面包、火腿肠、汽水)
2、师:大家猜一猜,xx同学带着这么多好吃的,打扮成这个样子,他要去十什么呢?(生自由猜测:上学、旅行、十活、远足……)那问问xx同学他要十什么?(答旅游)
师:大家也想去吗?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美丽的景色,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大山,到外面去开开眼界。好,我们的教室是本次旅行的旅游车,你就来当司机(背包的同学),老师是导游。
(二)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1、观察公园美景,识字(文中第三小节)
(1)师:同学们坐稳了,开车,我要带大家到大城市去开开眼界。本次旅行的第一站是“公园”,同学们看,我们已经到公园喽!(师贴出公园挂图)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公园里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小组合作观察,欣赏美景,并用数量词说一说)
(2)师:哪个小组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园的美景?(一组同学到黑板挂图前介绍,同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量词介绍相同的景物。如:一孔石桥,还可以怎么说?一座石桥等,这样可拓宽学生思维,以免对文中数量词产生负“定式”效应)
(3)师:谁想用自己的话说说公园的美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打开书,看识字6,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小节是描写公园美景的?看谁找得对。(指名读第三小节)
(5)师: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这一小节,注意本小节中藏着两个生字娃娃,用“△”画出来,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记住。(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6)指名读第三小节,小组对读。
(7)师:谁能到这幅图中找到文中描写的景物?(指名汇报:读一句,找一处景物,同时,当同学说“一道小溪”时,师激趣识字。“小溪”很调皮,跑到老师讲桌上,谁来找到它?生找到“小溪”卡片,贴在景物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怎样记“溪”,追问:“你还会说‘一道……’?”同样的方式学“一竿翠竹”的“竿”字)生汇报到一群飞鸟时,追问:“你还知道‘一群……’?”生比赛说,看谁说得多,激发兴趣。
2、创设大海情境,识字
过渡:公园真美,下面我要带着你们去个更美的地方!坐好,开车,下一站,我们到哪儿呢?一会儿就知道了。听,什么声音?(师与司机模拟大海的声音,生猜大海声、风声、波浪声)那么,下一站我们到哪儿?(大海)
(1)师:同学们,广阔无边的大海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师出示大海挂图)快,我们赶紧跑到海边,看看,海上有哪些景物,用上数量词说一说(生看图用上数量词描述大海景物)
你们见过大海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海上还有哪些景物?(生自由地用上数量词说海上景物)
(2)师:找一找,文中哪一节是描写海滩美景的?(生找一找,读一读)
(3)师:下面自己读这小节,自学6个生字娃娃,看谁学得快。
(4)把自己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认识哪个读哪个。
(5)把书扣在桌子上,下面老师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自学得怎样?(师指景物,生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并在情境中识字,训练正确使用数量词)
1)师指海鸥:谁见过?(生说海鸥样子)谁来到讲桌上把调皮的“海鸥”找到,放飞大海(生找词语卡片,贴在图旁,并识记生字“海”、“鸥”,想怎样记就怎样记)。齐读海鸥,问:“一……海鸥?追问,你还知道一只什么?看谁说得多。”
2)师指沙滩:沙滩什么样?(生随便谈对沙滩的认识)
感受沙滩:闭上眼睛,伸出小脚丫,踩在沙滩上,感受一下,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软软的,痒痒的,热乎乎的……)
师:刚才同学们踩沙滩时真开心,那么“沙滩”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上来找到它好吗?(生找卡片并识字“滩”)追问:“一片海滩,你还会说一片什么?”
3)师指军舰问:这是什么?那么“军舰”这两个字你认识吗?(生找卡片,贴在图旁边,并写“军’、“舰”两个生字)追问:“一艘军舰,你还会说‘一艘……’?”
4)师指帆船问:这是什么?(生找卡片,并记生字)结合图说说帆船的样子。
5)师:看到这样美丽的大海、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法?谁愿意跟老师说说心里话?
3、多种形式读文,感悟
(1)打开书,把描写大海和公园美景的课文读一读。(自由读)
(2)男女生比赛读。(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
(3)师生对读。(第一小节,师读数量词,生读景物词,第三小节反过来读)
(三)寓教于乐,巩固识字
1、这些词语你还认识吗?指一名女生当老师领读,喜欢哪个词语就读哪个。
2、去掉拼音你会读吗?指一名男生当老师领读。
3、“生字娃娃”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认识吗?(打乱顺序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4、小组竞赛“攀登词语智慧山”。(各小组自选一个最喜欢的字,练习后,接龙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为冠军。为了锻炼反应能力,看哪组举手快,哪组就先登词语智慧山)
(四)指导写字,重在激励
师:激烈的比赛结束后,我们静下心来写两个字:“海”、“沙”。
1、出示“海”、“沙”,指导观察。
师: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观察两字的异同)
2、指导写“海”,师示范指导,生书空,描一描,写一写,引导组内欣赏。
3、生尝试自己写“沙”,让学生先观察,自己试着描一个,写一个,师再针对性的纠正后,生再写一个,找出写得好的在大屏幕上展示。
(五)游戏扩展,学以致用
1、游戏:我指你说
师:本次旅游大家收获真不少,不但看到了公园、大海的美景,而且还学会了这么多生字。快,赶紧登上旅游车,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指你说”,看看我们的旅游车上有什么,用上数量词说一说。
(1)师生配合,示范玩法: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个本。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一块黑板。
(2)全员参与,自主游戏
找你最好的小伙伴玩这个游戏吧!
2、发出倡议,课外延伸
师:本次旅游到此结束,司机开车,回家楼!回家后可以跟父母继续玩这个游戏,看看你家里都有什么?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好,到家,下车时要注意安全!(生:老师,再见)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二
语文园地一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难点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自制课件等。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重难点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课件出示)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进行过观察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课件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静心回忆一下,有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惊奇?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向
1、读《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课件出示)
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
(1)介绍是什么。
(2)怎样介绍。重点: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
(3)怎样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3、组织小组内交流。巡回指导,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叙说,相互启发,相互提问,相互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1)学生个人准备怎样和同学交流。把重点内容自己小声练说。(2)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
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
1、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2、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1)根据各小组推荐,学生上台试说(2)提出问题或补充。
四、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五、作业:(课件出示)
把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亲朋分享。板书设计
讲清奇特之处
口语交际
说明怎样形成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
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指导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顺序、抓特点观察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自制课件等。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课
我们学习了这一组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课件出示:课题)
二、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金口大峡谷、大瓦山湿地公园、公园(校园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日出、月色、都市夜景。
三、例文赏析(课件出示)
四、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3、要写好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课件出示)。
五、学生作文,把自己想好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突出景观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五、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
六、作业:(课件出示)
课外修改习作,广泛征求修改意见。板书设计
用方位、时间等顺序仔细观察
自然景观
描述的“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准确、形象的语言逼真的描摹多种修辞手法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作文讲评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难点: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学准备:实物展台等。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课件出示)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⑴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⑵积累对联。
⑶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课件出示)“日积月累”。
1、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课件出示)自由读,指名读。
2、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3、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4、背诵诗句。
5、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6、抄写诗句。
7、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三、趣味语文
1、(课件出示)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⑴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⑵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⑶师生小结。⑷再读。
2、练习:
⑴生自由读:
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⑵师生再读。
⑶小结:(课件出示)
3、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四、课后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三
1、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神奇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了解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所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欲望。
探究种子变化的原因,领悟“魔力”一词的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1课时。
1、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观看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录像。
2、回忆镜头,想想这些科学术语你理解吗?
第一组:
载人航天、神舟飞船、返回式卫星
你知道三者的区别吗?简介“神舟飞船”帮助理解。
这句话你能读懂吗?“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其实,它们已搭乘过先前发射的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算得上是航天旅行的老乘客了。”
欣赏句子,哪个词用得特别准确?
补充资料:1987年我国开始在卫星上搭载植物的种子,先是蔬菜、粮食,1996年才开始搭载花卉种子。
第二组:
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
飞船里的杨利伟和在地球上一样吃饭、睡觉吗?
(失重,即微重力;呼吸靠供氧──高真空。)
什么是“宇宙射线”?读这个小故事你能明白:美国“阿波罗”号的宇航员们飞上太空第一次看到了人类从未见到的宇宙奇景。他们看到了美丽的地球,看到了月亮的背面,但同时他们的眼睛也感到了不适。回到地球后,他们患了白内障。从那时开始,有39位宇航员已经患了这种疾病。科学家说,这是宇宙中的射线所造成的危害。宇宙射线是比原子更小的宇宙粒子,它们像子弹一样射击宇航人员的眼睛,使人的大脑产生错觉,好像是看见面前不断有闪光一样。受到宇宙射线打击后,人的眼睛被伤害的程度是很严重的。
3、预习课文了吗?你知道“神舟五号”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谁?经过太空旅行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相信同学们能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4、指读、齐读课文,梳理文路:
课文有六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请全班同学读,中间请四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用一个词语概医这一段的内容。
读后梳理,板书:
种子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变化后的用途
1、出示中心句:
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听说过“魔力”吗?在什么情况下用?
(童话中的魔镜、魔法师的神奇力量)
你怎么理解“魔力”?
2、自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种子经过太空旅行后,有了哪些“魔力”,自学、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⑴有哪些魔力?
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展示图片:太空水稻、黄瓜、番茄、辣椒、花卉等)。
你能想象太空种子还有别的“魔力”吗?
⑵这些“魔力”有什么用途?
(食用、药用、他用……)
绿色蔬菜、治病良药、美化生活、绿化祖国……
⑶太空种子为什么具有这样的“魔力”?再读第3段,重点引导:
“在浩瀚的宇宙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结合课文,你猜想一下可能有哪些微妙的变化?
如:外形、味道、颜色、营养、抗病性……
“科学家对经太空遨游的植物种子进行选育,不断地选择优良的变异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变异植株,并将优良的变异植株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使其性状稳定,最终培育成拳的太空品种。”
读得懂吗?变异植株什么意思?
联系两句话,说说太空种子的“魔力”来自哪里?
大自然、科学。
1、再现中心句,齐读:
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这是科学的魅力!
2、真正的“魔法师”是谁?
补充中心句:
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3、科学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科学家们对太空的探索还在继续,2007年,我国的“神舟七号”不但要上天,还要实现让宇航员走出座舱、行走太空的目标!
4、课后作业:
未来的科学家是谁呢?是你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粮食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设想出你心中的新产品,还要用一段话简要介绍一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四
《花钟》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首篇,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本课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本班学生基础较好,进入三年级,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处在农村,对收集资料的条件有限,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有一定的困难。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语言实践中,学习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能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情境为手段,利用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花的特点。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画出喜欢的句子。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注重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训练语感。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在语文的实践中学习和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与课文有关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识花名激趣导入
1、同学们,往前看,你们看见什么了?
2、是啊,多美的花钟啊!你们还认识这些花吗?请用不同的方式和这些花打声招呼好吗?(课件出示九种花)
3、这么多花真可谓是——用书中的话进行概括(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4、过渡语:同学们闻到花朵的香味了吗?你们喜欢这些花吗?让我们带着花朵娇艳,花的芬芳,再次走进这美丽神奇的花钟吧。(板书课题)
二、研读发现,品花时,赏花开
1、同学们,花钟上花儿朵朵,课文中花仙子们更是争齐斗艳,热闹非凡。同学们想不想赶快去看一看呢?
2、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文,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认真体会体会,看看你有哪些发现呢?
3、学生自学汇报。
(1)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那你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吗?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2)汇报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喇叭花:对比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喇叭想干什么呢?
谁想吹吹小喇叭,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同学们还见过其他颜色的牵牛花吗?练习说句子。
牵牛花真是一个能干的小号手啊!
蔷薇花:谁能绽开笑脸给大家看看?
同学们在什么时候才能绽开美丽的笑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引导练读
睡莲:和同学们一起起床的花还有蒲公英花。
万寿菊:男生练读,气势盛大的。
烟草花:会醒来,会看夜景,真有意思。
月光花:做动作,她在跳什么舞呢?
……
(3)花钟上仅仅有这几种花吗?从哪可以看出来?(省略号)
(4)通过课后查找资料,谁还知道什么花在几点钟开放?
4、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5、课件出示填一填,同学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6、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呢?
7、填表格
序号开花时间开花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自学探究,寻原因
1、过渡语:同学们能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来自学第二自然段吗?比一比看谁收获最多。如果有问题,可以小组讨论讨论。
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呢?
4、大自然真奇妙,其实不同植物开花不同的原因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和老师一起去探究。
5、自学第二自然段。找出花开时间与什么有关。
四、读中感悟,赞花钟
1、过渡语:同学们已经探寻了花的奥妙,想不想看看植物学家修建的花钟?
2、欣赏世界各国的花钟
花钟上的这些花会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多么有趣啊!
3、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来夸夸科学家这种伟大的创举吧!
4、(课件出示)——齐读最后一句话。
5、这可真有趣!(板书:有趣)用花的开放,就可以表示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花钟”。
五、拓展延伸,练手笔
1、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真是奇妙无穷,刚才大家通过读、想、说、记,你们一定学会了很多知识吧!谁想说一说。
2、同学们真会学习,都让老师羡慕了。那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把花开写得那么细腻,用词那么形象准确吗?
3、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种老师喜欢的花。(课件出示)教师读下水文。同学们能不能向老师这样,也写一写你喜欢的花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相信你一定会写得更精彩的!
4、练笔,交流
5、课外延伸: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花或事物,写一写观察日记。
6、(出示课件)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3花钟
不同时间开放
温度、湿度、光照
花钟原因有趣
动物活动
本节课我注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体会,在读中培养语感,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花钟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我采用了“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从而一步步去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深入浅出,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迁移,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课外延伸和知识拓展,教师写下水文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突出了语文课堂读、说、写想结合的学科特点,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还有不足之处。
1、教师在引导语言上,可能是重点词语不突出,过高的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造成学生把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成了句子,应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思考时间,让学生画一画,然后再读一读。
2、在板书设计环节,虽然能够突出教学重点,但设计却不够完美,和原设计有一定的出入。
选入这篇课文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执教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知花的美丽与可爱,让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从而引入课文内容。
执教者紧扣训练的重点,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对各类花的喜爱之情,教师再用亲和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在学生交流体会的基础上,教师相机的点拨,引发学生讨论、朗读,重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读出自己的感受,尊重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执教者采用了“教”与“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习完第一自然段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再让学生按此方法自学下面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具有层次性,这也比较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教师注重发现学生好奇心,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体现了语文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执教者注重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有个性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
读写结合,是本课例的亮点。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训练语言,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理念,所以,执教者设计了小练笔。通过练笔不仅迁移了作者的表达方法,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了美好的情感。体现了语文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五
1、学会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美丽的童话故事吧!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就是这棵去年的树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伤感和不舍,让我们带着怀念深切地呼唤这棵去年的树吧!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童话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通过读课文,我们了解了鸟和树是什么关系?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1)“天天”一词说明了什么?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你们有这样的朋友吗?(老师评价:;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幸福,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一段。)
(2)分别时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请你和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再请一对同桌读。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小鸟带着对好朋友的承诺飞到南方去了,等哪!盼哪!终于又迎来了一个春天来寻找她的好朋友了。可是,不见树的踪影。假如,你就是寻找好朋友的那只鸟,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焦急、伤心)千里迢迢,历尽了千幸万苦,还是找不到好朋友,真是心急如焚哪!请同学们用—————线画出鸟儿寻找朋友急切的话语,并指名读。(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
(1)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儿寻找好朋友的过程。
(2)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a)“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b)“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c)“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3、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邀请想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进行表演,你们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1)学生做小鸟,自找合作伙伴练读。
(2)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快急疯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句话。
(3)教师采访“小鸟”。(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
4、总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1、出示课件: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2、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3、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多么守信的小鸟啊。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同学们,这会儿,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引读课文最后三段,把小鸟换成“我”,再指导读。(你们的朗读,把我的心也深深打动了。你们是这么读的“睁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动情地读一次好吗?)
4、采访: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指名说。)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再指名说。)你们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鸟啊。
五、教师总结:
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历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回归课题,升华理解,拓展延伸
1、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去年的树,虽然不复存在但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太多太多的思考,太多太多的启发,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2、读完这篇感人的肺腑的美丽童话,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拿起笔把你此时心中最真的感受写下来,可以对鸟儿说,也可以对大树说,也可以对别的对象说。
去年的树;珍爱友情,信守诺言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六
设计说明:
陶行知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于亲。”教师只有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为了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本课教学设计在各个环节贯穿情景教学法。教学时,创设一个畅游拼音王国的教学情境,创编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通过优美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片及朗朗上口的儿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j、q、x的音和形,会拼读j、q、x做声母的音节。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关于声母j、q、x的图片和拼音卡片、生字卡片,自制教具空心b。(教师)
2.汉语拼音四线格本。(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复习引入
1.创设情境: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再一次走进拼音王国,在前面的几次旅行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好多拼音王国中的小伙伴,你们还记得它们吗?那一会儿遇到了它们可一定要打声招呼啊!好了,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课件出示:拼音王国,青青的草地上,卡通形象的拼音字母正在玩耍。)
2.复习巩固:瞧,我们的老朋友来迎接我们了,快点喊出它们的名字吧!(课件出示前几课学过的声母:b、p、m、f、d、t、n、l、?、k、h。)
3.引入新课:刚刚和老朋友打过招呼了,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认识几个新朋友了?不过,这几个新朋友可不会轻易和大家见面,我们要先找到它们,它们才会出来和我们做朋友,你们有信心找到它们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主动地去学习,就一定要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而情境的创设、精美课件的配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无疑是最好的途径。孩子们在生动的情境中复习旧知,在教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中走进新课程,学习起来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二、欣赏图片,整体感知
1.过渡:原来,拼音王国里马上要开联欢会了,我们去看看会场布置好了没有?
(课件出示:联欢会的场景,并将书中关于j、q、x的情境图分散出现在课件中。)
2.引导学生看图:喜欢这样的场面吗?能不能把你看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3.引导学生认识新声母——j、q、x。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图片和拼音卡片。
4.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设计意图: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拼音知识都不是零起点,在学前班、幼儿园时就已经有一定的接触了,所以,在教学之前一定会有一些学生已经认识这三个声母了,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整体感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起点,对学生的基础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结合图画,识记声母
1.认读声母j。
(1)引导学生对比图片与字母,说一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声母j。
生(预设):这个图上是一只母鸡在追蝴蝶,形状很像这个声母。
(2)介绍声母j的发音方法:声母j和母鸡的“鸡”读音很像,把“母鸡”的“鸡”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j的读音。
生跟读,念口诀:声母读得轻又短,jjj。
(3)开火车读,教师纠正发音。
(4)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声母的经验给声母j编一首儿歌。
生编儿歌:母鸡蝴蝶,jjj。
2.认读声母q。
(1)过渡: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声母j,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幅图片,(出示小女孩手拿气球的图片)请大家观察图片,小女孩手里拿的是什么?(气球。)数数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生:7个。
(2)出示声母q的字母卡片,结合图片介绍声母q的发音方法:把“七个”的“七”读得轻短些,就是q的读音。
生跟读,念口诀:声母读得轻又短,qqq。
(3)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q。
生1:左上半圆qqq。
生2:q很像数字“9”。
(4)编儿歌:七个气球qqq。
(5)男女生拍手读。
3.认读声母x。
(1)过渡:认读了两个新朋友,老师现在有点口干舌燥了,你们是不是也一样?瞧,这个小朋友已经给我们准备了水果。他准备的是什么水果呢?(师适机出示切开西瓜的图片。)
生(预设):西瓜!
(2)引导学生观察西瓜被切成几块,刀切的印记像什么。
生(预设):西瓜被切了四块,像个大叉。
(3)(出示声母卡片x)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x。
(4)编儿歌:刀切西瓜x x x。小组赛读。
4.学习j、q、x的写法。
(1)过渡:我们认识了这三个声母朋友,还要知道它们怎么写。请大家打开书翻到31页,观察它们在四线格中的占格及写法。
(2)请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师在黑板上范写。强调占格和笔顺。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5.游戏巩固。
(1)变魔术,区分形近字母。
过渡:同学们写得非常认真!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吧!
①拿出声母卡片i,请学生认读。折起钩钩,变成j,再次请学生认读。
②拿出剪好的空心卡片b,学生认读。翻个面,变成d,再让学生认读。倒过来,变成p,请学生认读。翻个面,变成q,请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完成学生活动卡(一)。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地有趣味性,为了避免学习汉语拼音时的枯燥无趣,教师要将汉语拼音的图、形、音联系起来,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而创编儿歌与游戏的引入更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故事激趣,拼读音节
1.过渡:同学们刚刚认识了三个新朋友,我们的拼音宝宝们也想和它们交朋友,快看,第一个要和j、q、x交朋友的是谁?
2.(出示i的拼音卡片)小i和j、q、x交朋友后就组成了一个个新的音节,你们会拼读吗?
3.学生练习拼读j、q、x与带调i组成的音节。
4.讲故事:看见小i和j、q、x玩得这么开心,小ü也来了,它也要和j、q、x交朋友,小ü特别有礼貌,见到j、q、x后,它马上把帽子摘了下来,然后彬彬有礼地说:“我可以和你们交朋友吗?”于是小ü就和j、q、x手拉着手,一起做起了游戏,而且嘴里边还唱着:“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摘帽,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
5.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唱儿歌,巩固新知。
6.引导学生练习拼读j、q、x与ü组成的音节。
设计意图: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是本节课的难点,死记硬背很难掌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用生动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五、儿歌激趣,总结提升
1.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我们不但认识了三个拼音朋友,还了解了小ü遇到j、q、x要摘帽子,最后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2.出示儿歌
jqx,jqx,三个朋友在一起,母鸡蝴蝶jjj,七个气球qqq,刀切西瓜xxx,大家吃得甜蜜蜜。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总结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师生谈话: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畅游了拼音王国,还认识了三位新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边唱儿歌边喊出它们,好吗?
教师读儿歌的前半句,学生接读。母鸡蝴蝶——jjj,七个气球——qqq,刀切西瓜——xxx。(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声母的卡片。)
2.复习j、q、x与i相拼的两拼音节,(课件出示音节:jī jí jǐ jì)指名拼读。
3.(课件出示:jü)再来拼一拼这个音节。引导学生发现音节中的错误。
4.教师导问:为什么有错误呢?引导学生说出儿歌: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摘帽,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所以ü上不能有点。
5.(课件出示正确的音节:jū jú jǔ jù)指名拼读。
设计意图:在生动的情境中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故事激趣,学习三拼音节
1.讲故事突破难点:小i、小ü都和j、q、x交上了朋友,这可急坏了小?,它也想来交朋友,可是j、q、x却有一个怪脾气,小?要想和j、q、x交朋友就一定要请到小i来帮忙,没办法,小?只好去请小i了,一边走它还一边在嘴里念叨着:“j、q、x脾气怪,不和小a单独见,小?要见j、q、x,必须小i来联系。”
2.(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读儿歌。
3.引导学生拼读三拼音节。(课件出示三拼音节:jiā qiā xiá)学生练习拼读。教师强调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三拼音节的学习一直是个难点,在写音节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将中间的i丢掉,而借故事和儿歌帮助学生来理解和记忆就很容易突破这一难点,学生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三、图文结合,学词学字
1.过渡:交了这么多朋友,j、q、x非常高兴,现在它们想带领大家去认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书中两幅图片)来打个招呼吧!
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说话,说完整话。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音节
dā jī mù xià qí
搭 积 木 下 棋
(1)学生自由拼读。
(2)开火车拼读。
(3)学生齐声拼读。
(4)去掉拼音出示“棋”,齐声读。
(5)引导学生用“棋”说句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汉语拼音的教学应与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拼音的教学不能单一地进行,要与识字、说话相结合,这样不但能使拼音的教学更加有趣,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知道拼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自主学习,练读儿歌
1.过渡:大家看,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群特别可爱的小家伙,它们是谁?(课件出示一群小鸡的图片。)
2.引导学生读儿歌。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3)同桌互相读儿歌,互相纠正读音,圈画儿歌中(本课要求学会)的音节。
(4)学习会认字“鸡”,带领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5)引导学生用“鸡”说句话。
(6)指名读儿歌,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7)借助课件齐读儿歌,注意读准本课所学音节词的读音。
设计意图: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做到拼音不离汉字,汉字不离词语,词语不离文章,学生边学拼音,边认汉字,边读小韵文,学习内容多样化,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及早品尝到学习拼音的成就感,而且拼音帮助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拼读的能力。多层次地读儿歌,感知儿歌内容,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找到所学的声母,有效地将学习拼音和学习语言进行融合,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五、总结收获,拓展积累
1.总结收获:通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又一次畅游了拼音王国,不但认识了三个新的声母朋友,而且认识了两个汉字宝宝,还学会了好多儿歌,老师觉得大家真的很了不起。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还会认识更多的拼音朋友。
2.拓展作业:课后请大家留心一下,找一找,在哪儿还能听到或看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声母或音节。只要大家留心,就一定会找到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拼音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拓展作业的布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汉语拼音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反思: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汉语拼音教学的规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学的设计体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
1.整个两课时的教学我都在努力地创设情境,以畅游拼音王国的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在与拼音宝宝做游戏的情境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拼音,拼读音节,认读生字。
2.充分利用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3.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突破难点,孩子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理解并掌握了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和j、q、x的三拼音节。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七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
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
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
调查内容: 感兴趣的人
感兴趣的事
感兴趣的景
感兴趣的……
3课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正方学生从“利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等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2)电话、手机的发明,让人们的通讯更加方便。
(3)电脑、传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因特网的出现更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反方学生从“弊大”方面去思考,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理由:
(1)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2)电视等这些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淡薄。
(3)网络的出现,使得一些人有可乘之机,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空场。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3.师小结评价:双方能以简短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注意了礼貌用语,为我们的辩论开了个好头。下面就针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自由辩论。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⑴ 正反双方运用大量事实做论据,互相发现中的漏洞做有力回击,双方辩友可随时补充。
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科技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我们使科技步伐停滞不前行吗?
⑶双方进行辩论,拓展话题。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要求语言精炼,(有理有据)说理清楚。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继续研究探讨,并推荐阅读资料。
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4.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个难辩的话题。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最自然的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是啊,“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同学们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关键看我们人如何看待。我们人类抱有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和利用科技。既然我们有能力开发先进技术,驾驭和控制它也一定会实现的。相信:科技永远为我们人类更好的服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美好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从文章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里感受;激发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感情。
1、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心情怎样?
2是啊,受到表扬,我们的心情是高兴的、快乐的,但是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还表现在心里,这种快乐便是给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 板书课题,理解“给予”意思,理解课题意思。(课题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齐读课题。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3页,自由朗读这篇文章,边读边想:文中写了谁给予谁快乐?
3、同桌交流:看看谁找到的答案最多。
4、全班汇报:生说,教师副板书
( )给予( )快乐
保罗 男孩和弟弟
男孩 弟弟
保罗哥哥 保罗
教师小结,表扬同学们会读书并问:在这些答案中,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谁给予谁快乐?(男孩给予弟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句话中读出男孩想把快乐给予弟
弟?并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画下来。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汇报:你从哪句话中读出男孩想把快乐给予弟弟?
学生读画的句子,教师重点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1)指一生读这段话,谈体会。
(2)男孩和保罗的想法一样吗,你能说说他们的不同吗?
(3)生说,教师填充表格,请同学们观察表格:这两个人的想法仅有一字之差,你能
找到吗?(学生找到“有”和“当”)
这两个字分别意味着什么?生说,教师总结:“有”意味着拥有、索取,“当”意味着奉献、给予,板书:奉献
(4)你能读出他们的不同吗?找两位同学读,读出不同。师生分角色读,男女生合作
读。
小结:男孩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当他看到这样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时,他想到的不是自己拥有,而是想到要奉献给他的弟弟;当他听说保罗有一个给予弟弟新车的哥哥时,男孩想到的不是想有一个这样的哥哥,而是想当这样的哥哥。听了男孩的这句话,保罗大吃一惊,可是,更令他吃惊的还在后头呢。
2、品读第11自然段,体会男孩美好心灵
(1)出示11段内容,指一生读。
(2)大家都来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会读书的你一定能读出自己的体会。
(3)指生读,谈体会。引导学生从男孩的心情以及对弟弟的关爱方面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男孩的快乐心情以及对弟弟的关爱。
“讲”字,你读出了什么?男孩平时除了对弟弟讲圣诞礼物,还对弟弟讲什么? 师小结:多好的哥哥啊!始终想的都是弟弟,平时给他讲好看的圣诞礼物,今天想到的还是弟弟,你能把这种对弟弟的爱读出来吗?
3、在这之前,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开到家门口时,保罗怎样想?
现在,听了男孩的话后,保罗明白了什么?
小结:保罗明白了,男孩不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汽车,而是想让他那腿有残疾的弟弟亲眼看看汽车啊!听了男孩的话,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为什么?
师:是啊,他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一心想到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弟弟,所以保罗下了车——
生接读课文“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 师:三个人一起走向了圣诞前夜,(出示圣诞夜景)瞧,圣诞节的夜晚流光溢彩,圣诞树在璀璨的灯光下显的更美丽了,上面挂满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欢声笑语溢满整条街道,望着这美好的一切,从没出过门的小弟弟很快乐,他第一次坐上了漂亮的汽车,第一次到过了他从没到过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他从没看到的景物,所以今晚的他一定很难忘。
男孩和保罗为什么难忘?
小结:男孩因为帮助弟弟,让弟弟坐上汽车,看到弟弟快乐,男孩也很快乐,所以今晚的他也很难忘。
保罗呢,被男孩的品质感动、感染,帮助兄弟俩坐上汽车,看到兄弟俩快乐,他也懂得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最重要的是,他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说说现在理解的“给予”的内涵。
2、自古至今,人们都把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当作美好的品德,有许多人,也在像文
中的男孩一样,像保罗以及保罗的哥哥一样,默默奉献着爱心。
出示名人名言,指生读。
3、生活中,书籍中都有许多关于奉献,关于给予的故事,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
给你的阅读材料《爱心树》,然后思考,大树为什么很快乐?
学生读后,交流问题。
4、总结:大树因为给予男孩帮助而感到快乐,他的爱心同样让我们感动,希望同学
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给予别人一份帮助,多给予别人一丝关怀,自己也收获一份真正的快乐。
5、推荐阅读:
《给,永远比拿愉快》
《爱的教育》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九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
“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 “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教学反思】
本诗的朗读教学重在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朗读,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朗读的兴趣,产生朗读的激情呢?在教学时,除了让孩子们看生动的影音资料外,老师进行示范朗读外,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诗朗诵。进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诵的方式吸引学生。 首先,我让学生进行练习,先达到熟练,流利在此基础上,才请了四位朗读较好的学生上台,分给他们一人一句朗读的任务,然后最后四句则是齐读。在各自明白了自己的朗读任务之后,我组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本诗的朗诵。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师: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这一组图片。多媒体出示长城的图片。
2、学生欣赏图片,师导入新课: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长城,华夏儿女为之骄傲的长城。从秦代到明代,从明代到现在,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长城依旧巍然屹立在中国的领土上。
今天我们从图片中领略了它的风采,请你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句子来说说你眼中的长城。
3、学生说感受。(美、长、壮观、雄伟、气势磅礴等)
师过渡:长城就是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
4、板书课题。
师:作者眼中的长城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82页。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你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这就是批注。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指名分段读课文(4个人),正音。
师:谁愿意站起来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
师:看来预习很成功,4个同学都读得很流利。那作者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话,找到了吗?
3、指名学生交流。
师出示最后一段话: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新语(描红:气魄雄伟、奇迹),指名学生读准确。
自由读句子,你比较关注哪个词语?
气魄雄伟写出了长城的特点,气势。工程,可见非常浩大,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世界,不仅仅是中国,可见长城威名远播,世界闻名。奇迹同上。
师:读懂一句话可以从关键词语入手,这是我们读书的一种方法。
过渡: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
1、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划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
师:谁先来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2、交流。
(1)品“长”,感悟气势。
①指名学生读句子说感受,师出示句子: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长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长?
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你知道多长吗?二十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长吧,来读出你们的惊叹吧,就读“长”的这句,指名读,齐读。
我们的操场一圈有二百米,而要走完长城相当于绕操场跑上35000圈,长吗?来再读。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一起读。
(出示图片)一万三千多里,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经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到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9个省市,基本上贯穿了全国。难怪作者会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它: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出示)齐读词语。再读句子。
◆ 气势
请看,这是一张长城远景图。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还有什么特点?(弯弯曲曲、连绵起伏)
你们看,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它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这样的姿态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红蜿蜒盘旋)非常正确,齐读 词语,读出它的意思。
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谁愿意来读读第一段?就读出这种美,这种气势。齐读。(不错,美中有气势。)
②、回归“奇迹”。
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过渡:我们继续交流,文中还有哪里可以说明长城是个奇迹?
(2)品结构,感受巧妙。
①指名读句子说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宽)
师:是呀,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而且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坚固。
(齐读这部分)这一段,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构造。
看看作者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圈出来。(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②请同学们细读第二段,在83页的上面的插图中找一找,标一标。
③出示长城近景图。这是长城的近照,谁上来指着图片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指名板演)评:真会读书!你已经读懂了长城的构造了。
④想象一下,在战争中,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呢?(城墙高,易于防守;垛子高,躲在后面安全;城台可以让士兵养足精神等)
这样的设计让你们感受了什么?(巧妙,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师: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
⑤回归“奇迹”。
让我们在此由衷地赞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升华
1、(出示图片)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出示: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两句话写下来。
2、出示句式,学生配乐写话。
长城, 。
3、开火车交流,汇成一首诗。
4、有一个小诗人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写下了一首奇丽的小诗,出示:长城啊,长城!
你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
你如一座堡垒,为中原大地遮风。
你似一座丰碑,见证炎黄子孙的智慧。
长城啊,长城!
我为你歌唱!
我为你自豪!
我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骄傲!
学生齐读诗歌。
五、理清写作顺序
1、远看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我们不禁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近看长城,高大坚固,构思巧妙。我们由衷地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目的一样,效果一样,但作者的观察点却发生了变化,你发现了吗?
(板书:远——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他从不同角度让我们游览了——长城,见识了——长城,赞叹了——长城,下节课作者还会从另一个角度带领我们去理解——长城。
板书设计:
17 长城→奇迹 远
↓
近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一
1、古诗词三首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12、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21、乡下人家22、牧场之国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28、父亲的菜园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第1 –3周 第1单元
第4 –5周 第2单元
第6 –7周 第3单元
第8 –9周 第4单元
第10 –11周 第5单元
第12 –13周 第6单元
第14 –15周 第7单元
第16 –17周 第8单元
第18 –20周 全面复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13课时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一课时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1、同桌互相检查
3、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十三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诗歌学习重点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1.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古筝曲。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小鹿、泉水以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锋、叔”二字。
简介雷锋的生平。了解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题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识记:标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想想:结合“我知道”中的两条消息,想:雷锋叔叔,在哪里?(讨论)
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师生流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1.配乐诵读。
2.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小组开火车读。
(3)认读生字词语:
雷锋、叔叔、曾经、泥泞、脚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
(5)扩词。
(6)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的。
(7)同桌互相检查,读全对的给他画上一滴小露珠。
(8)指名分节读诗歌,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
滴:右半部,不要写成“商”。
洒:不要写成“酒”。
泥:字右下的“匕”先写撇。
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学生练比,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
4.展示交流:
范写“冒、迹、滴”。
“冒”字要注意结构。上面部分要写得扁以些,现面的是个“目”,要瘦一些。 “迹”字要注意“亦”中的竖撇和竖钩不要些成两个竖。 “滴”字的右边注意不要写成“商”。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冒着泥泞脚窝足迹年迈洒下汗滴寻觅终于献出爱心荆棘
五、重点识字
(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听写生字。
2:给“冒、迹、迷”扩词。
二、朗读感悟
1.读范读入境。(播放轻音乐、出示图片)
(1)听:脱离课本,看图、倾听。
(2)想:就听到的内容展开想象。
(3)思:沿着“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们听到了什么。
2.悟
(1)练读(四人为一组)
(2)汇报(小组比赛汇报朗读)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第一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急”。第二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应“缓”(体现情感的起伏)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后面的诗句提高音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情地)
(3)配乐朗诵。(全班,再一次感悟)
(4)感悟明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在哪里。”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十四
(1) 学生在看图片时可以充分表达你们的感情,可以指手划脚,可以静静地欣赏,可以窃窃私语,也可以大声赞美。(出示火烧云的一组图片)喜欢吗?这都是给谁照的像?(火烧云)它怎么样?带着你自己的感情跟它打个招呼。(师:从你的表情中我看到了惊喜;从你的语气中我听出了赞美。)
知道火烧云是怎么回事吗?想更多地了解它吗?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火烧云的文章。
2、(出示课题)让我们带着你自己的感情一起呼唤它的名字:火烧云。
3、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我们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板书)的作品,萧红(1911-1942),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和柯灵是同年代的作家,她英年早逝,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火烧云》就是其中一篇美文。
让我们打开课本先一睹为快吧!(屏幕出示温馨提示):
1、你可以大声地朗读,也可以轻轻地读,遇到难读的词、句子多读几遍(说而不出示:如果你觉得还有困难可以请同学帮忙。或者举手示意老师,老师会马上出现在你身边与你一同解决。)
2、读懂课题:为什么叫火烧云?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用曲线划出来。
1出示词语
霞光 高寿 c 笑盈盈(作表情)
a模(mo)糊 一模(mu)一样 威武
沉静 b 恍恍惚惚 (反)
师:谁笑盈盈?为什么笑盈盈?是什么使小白猪娈成小金猪的?霞光只使小白猪变了颜色吗?
师:多么美丽的霞光呀,看到这情景怪不得喂猪的老头表情是笑盈盈的,从他的笑盈盈中我们体会到了(高兴),多么神奇的霞光呀,看到这情景怪不得喂猪的老头表情是笑盈盈的,从他的笑盈盈中我们体会到了(惊奇),带着你的这个感悟读第一小节。
生读
师: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但为什么叫火烧云?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吗?。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真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烧”(板书在题目下面)
师: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想给它换个词“红”你们看行不行,(板书“红”在“烧”下面)
为什么?
生交流,师总结:“烧”烧出了“火烧云”名字的由来和范围广,更烧出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和它的动态(形状)的变化。板书:颜色、形状至于出现火烧云时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的变化,可以从下面的角度来理清(课件展示):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黄狗——红的 红公鸡——金的
黑母鸡——紫檀色 小白猪——金的 白胡子——金的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该部分课文。
导: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火烧云。(指课题齐读)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主要抓住( )和( )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板书:颜色、形状)这变化又具有既( )又( )的特点。(板书:变化多、变化快)“变化快”主要体现在那些词语上?(板书:4个一会儿、一会儿、忽然、接着……)
导:同学们上节课学得不错!
这节课我们要重点研究“变化快”这个的特点。怎么研究呢?请看电视屏幕,读一读就知道了。
研究专题(请自主选择一个)
1、 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你读懂了火烧云
“颜色变化多”,用“ 划出。
2、 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你读懂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多”,用“ ”框出。
导: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研读课文吧!
a、 颜色变化多。
1、导:好,同学们研读得如何呢?我们来交流交流。
首先,我们来交流“颜色变化多”这一方面。从哪些词句中,你读懂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多”?
2、指名回答。(板书:红彤彤、半紫半黄、百合色、葡萄灰……)引出: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请大家看我的板书,谁来说说老师为什么用了“省略号”?
(①老师漏写了一些颜色。为什么漏写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天空中的颜色很多很多,你写也写不完。你从哪里读懂的?)
4、补充颜色,知识训练。
导:作者说不出的颜色,我们来帮她说说好吗?请你仿照上面几个词的构词方式来说一说。
abb形式的(4个) 半()半( )的(4个) ()色的
(4个) ( )( )(什么,什么颜色)
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说了那么多颜色,想象一下,天空中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颜色,这天空还像天空吗?这天空简直成了(调色盘)了。是啊,多美的天空啊,让我们美美地读读第3自然段吧!
1、 导:接下来我们来交流“形状变化多”这一方面。从哪些词句中,你读懂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2、 指名回答。(板书:马、狗、狮子)
3、 这些动物形状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4、5、6自然段。不过,读的方式是老师引读,大家
4、 齐读。请仔细听老师的提问再读,看谁读书最用心?
老师: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马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怎么样了?忽然,又来了什么?狗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怎么样了?接着,又来了什么?大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怎么样了?
5、学生模仿练说。
导:同学们,这天空中的火烧云只有马、狗、狮子这些形状吗?(板书:……)
那还会有什么?(小白兔等)你能模仿课文中,描写马、狗、狮子的段落,来描述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似的火烧云吗?(学生准备1分钟)指名口头说(4位)
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想象一下,天空中又那么多的动物,这天空还像天空吗?这简直成了一个(动物园)了。有感情地朗读第3、4、5、6自然段。
同学们,火烧云的变化又多又快,我们在朗读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请大家齐读第3、4、5、6自然段。
导:同学们,火烧云的颜色是那样绚丽多彩,形状是那样变化多端,想
不想去欣赏一番?好,请看电视画面。
板书:美不美?(美)。
导:同学们,在大自然当中,“美”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只要你能擦
亮眼睛,你就能处处“发现美”。(板书:发现美);如果你能像本文作者萧红那样,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种美描述出来,那你就是在“创造美”了(板书:创造美),想不想去发现美,创造美呢?(想)好,今天的作业中就有一样特殊的作业。(出示幻灯片)。
自主选择作业(请选择1—2题完成)
1、 去生活中发现一样的事物,并把它描述出来。
2、 仿写一种小动物似的火烧云。
3、 读背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句子。
4、 课外阅读1—2篇写景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