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外古诗首(实用1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课外古诗首篇一
1.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3.
,行者常至。4.
,;教,然后知困。5.行远必自迩,
。6.东隅已逝,
。7.不识庐山真面目,
。8.
,;束炬夜驰,不如早行。9.桃李不言,
。10.
,其义自见。11.
,勿施于人。12.皮之不存,
。13.亡羊补牢,
。14.
,吾将上下而求索。15.
,不豫则废。16.知人者智,
。17.木受绳则直,
。18.千里之堤,
。1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20.工欲善其事,
。21.临渊羡鱼,
。22.
,非志无以成学。23.
,死而后已。24.
,勿以善小而不为。25.良药苦口利于病,
。26.
,不为瓦全。27.纸上得来终觉浅,
。28.小荷才露尖尖角,
。2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30.
,人不学不成行。31.独学而无友,
。32.天网恢恢,
。33.穷则变,
,。34.耳闻不如目见,
。35.
,自胜者强。36.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7.
,必有邻。38.
,意在沛公。39.往者不可谏,
。40.
,计不旋踵。41.
,其实难副。42.
,从恶如崩。43.吾生也有涯,
。44.知彼知己,
。45.
;两豆塞耳,不闻雷霆。46.
,则无败事。4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48.笔落惊风雨,
。49.
,向阳花木早逢春。50.他山之石,
。51.轻诺必寡信,
。52.
,盛必虑衰。53.末大必折,
。54.
,见端以知末。55.
,善行者究其难。56.
,观千剑而识器。57.树德务滋,
。58.多行不义,
。59.尺有所短,
。60.差之毫厘,
。61.朱门酒肉臭,
。62.见善则迁,
。63.天下兴亡,
。64.知而好问,
。65.兼听则明,
。66.靡不有初,
。67.前事不忘,
。68.近朱者赤,
。69.人无远虑,
。70.不患人之不己知,
。71.千里之行,
。72.言必行,
。73.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74.为山九仞,
。75.有所不为,
。76.一日暴之,
。77.人而无信,
。78.仁者见仁,
。79.为川者决之使导,
。80.水则载舟,
。81.祸兮福所依,
。82.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
。83.虽贵不苟为,
。84.千人之诺诺,
。85.两句三年得,
。86.上有所好,
。87.受人者常畏人,
。88.前车覆,
。89.物以类聚,
。90.法不阿贵,
。答案: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3.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7.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8.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2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3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3.穷则变,边则通,通则达。
34.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35.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36.其身正,不领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7.德不孤,必有邻。
38.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0.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4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4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有涯。
4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45.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4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5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1.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5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53.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54.见微以之萌,见端以知末。
55.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56.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57.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58.多行不义,必自毙。
5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60.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6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6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6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6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6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6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2.言必行,行必果。
7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75.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76.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7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7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79.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宜之使言。
8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81.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82.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83.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
84.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85.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86.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87.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88.前车覆,后车戒
8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0.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课外古诗首篇二
【《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意义〗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古诗十九首》评价】
“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
〔盈盈〕『盈』,同『嬴』(俗作女赢)。『广雅:释诂』:『嬴嬴,容也。』就是多仪态的意思。
〔皎皎〕本义是月光的白,这里用以形容在春光照耀下『当窗牖』的『楼上女』风采的明艳。〔窗牖〕『牖』,窗的一种,用木条横直制成,又名『交窗』。『窗』和『牖』本义有区别;在屋上的叫做『窗』。在墙上的叫做『牖』。这里的『窗牖』,就是泛指现在安在墙上的窗子。
〔娥娥红粉妆〕『娥娥』,形容容貌的美好。『红粉』,原为妇女化妆品的一种。『红粉粧』,指艳丽的妆饰。『妆』,一作『粧』、『装』,义同。〔纤纤出素手〕『纤纤』,细也,手的形状。『素』,白也,手的肤色。
〔昔为倡家女二句〕『初学记』引作『自云倡家女,嫁为荡子妇。』『倡』,发歌也。由此引申,凡是以歌唱为业的艺人就叫做『倡』。『倡家』,即後世所谓『乐籍』。『倡家女』,犹言『歌妓』。『荡子』,指长期浪漫四方不归乡土的人,与『游子』义近而有别。说明:这首思妇词,用第三人称写的。在『古诗十九首』里,这样写法是唯一的一篇。
【译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园中葱葱的高柳.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她,独立楼头体态盈盈,如临风凭虚;她,倚窗当轩,容光照人,皎皎有如轻 云中的明月;为什么,她红妆艳服,打扮得如此用心;为什么,她牙雕般的纤纤双 手,扶着窗棂,在久久地引颈远望:她望见了什么呢?望见了园久河畔,草色青青,绵绵延延,伸向远方,“青青河畔草,绵绵思无道;远道欲何之,宿昔梦见之”(《古诗》),原来她的目光,正随着草色,追踪着远行人往日的足迹;她望见了 园中那株郁郁葱葱的垂柳,她曾经从这株树上折枝相赠,希望柳丝儿,能“留”住 远行人的心儿。原来一年一度的春色,又一次燃起了她重逢的希望,也撩拔着她那 青春的情思。希望,在盼望中又一次归于失望,情思,在等待中化成了悲怨。她不 禁回想起生活的波弄,她,一个倡家女,好不容易挣脱了欢场泪歌的羁绊,找到了 惬心的郎君,希望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然而何以造化如此弄人,她不禁在心中呐 喊:“远行的荡子,为何还不归来,这冰凉的空床,叫我如何独守!”
本诗定的就是这样一个重演过无数次的平凡的生活片断,用的也只是即景抒情 的平凡的章法、“秀才说家常话”(谢榛语)式的平凡语言;然而韵味却不平凡。能于平凡中见出不平凡的境界来,就是本诗,也是《古诗十九首》那后人刻意雕镌 所不能到的精妙。
诗的结构看似平直,却直中有婉,极自然中得虚实相映、正反相照之妙。诗境 的中心当然是那位楼头美人,草色柳烟,是她望中所见,但诗人--他可能是偶然 望见美人的局外人,也可能就是那位远行的荡子--代她设想,则自然由远而近,从园外草色,收束到园内柳烟,更汇聚到一点,园中心那高高楼头。自然界的青春,为少妇的青春作陪衬;青草碧柳为艳艳红妆陪衬,美到了极至。而唯其太美,所以 篇末那突发的悲声才分外感人,也只是读诗至此,方能进一步悟到,开首那充满生 命活力的草树,早已抹上了少妇那梦思般的哀愁。这也就是前人常说的《十九首》 之味外味。如以后代诗家的诗法分析,形成前后对照,首尾相应的结构。然而诗中 那朴茂的情韵,使人不能不感到,诗人并不一定作如此巧妙营构,他,只是为她设 想,以她情思的开展起伏为线索,一一写成,感情的自然曲折,形成了诗歌结构的 自然曲折。
诗的语言并不经奇,只是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叠词,而且一连用了六个,但是贴 切而又生动。青青与郁郁,同是形容植物的生机畅茂,但青青重在色调,郁郁兼重 意态,且二者互易不得。柳丝堆烟,方有郁郁之感,河边草色,伸展而去,是难成 郁郁之态的,而如仅以青青状柳,亦不足尽其意态。盈盈、皎皎,都是写美人的风 姿,而盈盈重在体态,皎皎重在风采,由盈盈而皎皎,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 那般由隐绰到不鲜的感觉,试先后互易一下,必会感到轻重失当。娥娥与纤纤同是 写其容色,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纤纤是细部的刻划,如互易,又必 格不顺。六 个叠字无一不切,由外围而中心,由总体而局部,由朦胧而清晰,烘托刻画了楼上 女尽善尽美的形象,这里当然有一定的提炼选择,然而又全是依诗人远望或者悬想 的的过程逐次映现的。也许正是因为顺想象的层次自然展开,才更帮助了当时尚属 草创的五言诗人词汇用得如此贴切,不见雕琢之痕,如凭空营构来位置词藻,效果 未必会如此好。这就是所谓“秀才说家常话”。
六个叠字的音调也富于自然美,变化美。青青是平声,郁郁是仄声,盈盈又是平声,浊音,皎皎则又为仄声,清音;娥娥,纤纤同为平声,而一浊一清,平仄与 清浊之映衬错综,形成一片宫商,谐和动听。当时声律尚未发现,诗人只是依直觉 发出了天籁之音,无怪乎钟嵘《诗品》要说“蜂腰鹤膝,闾里已具”了。这种出于 自然的调声,使全诗音节在流利起伏中仍有一种古朴的韵味,细辨之,自可见与后 来律调的区别。
六个叠词声、形、两方面的结合,在叠词的单调中赋予了一种丰富的错落变化。这单调中的变化,正入神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孤独而耀目的形象,寂寞而烦扰的 心声。
无须说,这位诗人不会懂得个性化、典型化之类的美学原理,但深情的远望或 悬想,情之所钟,使他恰恰写出了女主人公的个性与典型意义。这是一位倡女,长 年的歌笑生涯,对音乐的敏感,使她特别易于受到阳春美景中色彩与音响的撩拔、激动。她不是王昌龄《闺怨》诗中那位不知愁的天真的贵族少女。她凝妆上楼,一 开始就是因为怕迟来的幸福重又失去,而去痴痴地盼望行人,她娥娥红当也不是为 与春色争美,而只是为了伊人,痴想着他一回来,就能见到她最美的容姿。因此她 一出场就笼罩在一片草色凄凄,垂柳郁郁的哀怨气氛中。她受苦太深,希望太切,失望也因而太沉重,心灵的重压,使她迸发出“空床难独守”这一无声却又是赤裸 裸的情热的呐喊。这不是“悔教夫婿觅封候”式的精致的委婉,而只是,也只能是 倡家女的坦露。也唯因其几近无告的孤苦呐喊,才与其明艳的丽质,形成极强烈的 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在自然真率的描摹中,显示了从良倡家女的个性,也通过她使读者看到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一代中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 --虽然这种个性化的典型性,在诗人握笔之际,根本不会想到。
课外古诗首篇三
【望江南】(温庭筠"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课外古诗首篇四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0、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课外古诗首篇五
一、《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答: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4、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5、“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6、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二、《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弹琴长啸 反衬。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独坐、弹琴、长啸
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三、《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本诗作者是被称为“ 诗仙 ”的 李白,字 太白。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4、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
5、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答: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6、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答:“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7、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3、“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4、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五、《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所展现的画面。
这句诗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 东望 ”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六、《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全诗表露了恬静的胸怀和忧伤之情怀(表达了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和脱俗隐逸的超然情怀)
2、请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飘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去了,只见一叶小舟系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
3、“独怜”是什么意思?请赏析这两句诗。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
答:我独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
5、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答: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6、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
答:“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
7、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恬淡幽静)
8、怎样理解三四句诗?(表现了诗人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以及恬淡的心境。)
9、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
10、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厌恶喧嚣,寻求宁静的政治情怀和审美心态。)
七、《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3、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4、“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交代与友人相逢的季节——暮春,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还暗指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
5、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八、《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2、中国古诗往往以“寄托遥深”显示无穷的艺术魅力,这首是短短二十字,却含义丰富,请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3、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答:“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九、《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
2、诗歌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了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3、“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答: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5、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c(提示: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景”,诗人盼望朋友到来,侧耳细听,没能听到朋友的脚步,只听到雨声和蛙声;这两句也暗中点明朋友“不来”的原因。明乎此,最后一句的“闲敲棋子”的“闲”就不能理解为“悠闲”“闲适”,而是闲得无聊。)
6、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含蓄而有韵味地描写诗人怎样的情景?
雨夜等候客人
7、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
落寞、失望、焦躁、怅惘
8、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9、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十、《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文学创作主张?
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祖国历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各自在文坛上领起一个时代的文学新流派;现在人们常赋予它新意,即各个时代都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能够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绩。
3、李杜的目的是什么?
答: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李白与杜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因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从而阐明诗人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4、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课外古诗首篇六
诗词部分:
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满山一作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碧一作坐)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狗一作雉)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节一作腰)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蔓一作烂)
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雄才一作才多)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称一作真)
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後千载名。
10、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6、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0、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1、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2、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3、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4、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5、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怀,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6、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7、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8、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9、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31、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4、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古文部分
1、《论语》六则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欲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后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出师表
诸葛亮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杂说
韩愈
杂说四首
其一(龙说)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其二(医说)
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医下或有人字。)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纲下或无之字。理乱或作乱否。)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纪纲或作纲纪。)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所以,阁无以字。)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作或作僭。)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世或作帝。)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四海或作天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诸本或无天字。扶或作持。今按:此句未详,疑有误字。)《易》曰:“视履考祥。”善医善计者为之。(善计或无善字。)
其三(《崔山君传》)
谈生之为《崔山君传》,(谈生者,谈姓,不知其名。之或作云,而无为字,非是。)称鹤言者,岂不怪哉!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昔之圣者,(圣者或作圣人,或并有人者二字。)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其喙有若鸟者,(鸟,阁作马。或云:《尸子》“禹长颈鸟喙”,阁本讹也。)其貌有若蒙亻其者,(《荀子》:“仲尼之状,面如蒙亻其。”注云:“方相也。其首蒙茸然,故曰蒙亻其”。亻其音欺。)彼皆貌似而心不同焉,可谓之非人邪?即有平肋曼肤,(《楚辞》:“平肋曼肤,何以肥之。”)颜如渥丹,美而很者,貌则人,其心则禽兽,又恶可谓之人邪?(貌或作面,貌上或有其字。禽下或无兽字。邪或作也。《列子》:“包牺、女娲、神农、夏后氏,蛇身人面,牛尾虎鼻,皆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人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而有禽兽之心。”公意亦如此耳。)然则观貌之是非,不若论其心与其行事之可否为不失也。(或从阁、杭无可否字,非是。)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嫉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
其四(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陋室铭
周敦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4、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课外古诗首篇七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3.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7.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8.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8.相见欢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20.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2.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别云间 南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4。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5.钱唐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6.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7.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8.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0.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1、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课外古诗首篇八
高考课外名句100句(含出处和解释)
【先秦】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卫风 淇奥》)原文中意思,形容一个君子文采好、有修养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小雅 鹤鸣》)有云:“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错”是磨刀石的意思.表面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拿手来当磨石,可以来雕琢我们的玉石。〖现在比喻〗: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强调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小雅 车辖》)
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 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小雅 小旻)〖解释〗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 采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昔:指出征时。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思:语末助词。霏霏:雪大貌。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大雅 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释义: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大禹谟》)
满,骄傲、自满;招,招来;损,损害;谦,谦虚;受,受到;益,好处、益处。
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旅獒》)
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宣公二年》)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1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襄公十一年》)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居:处于;思:想。
1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1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周语下》)做人要认真,千万不要走错路啊
14.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 燕策》)善于做的人不一定成功,善于开始的人不不一定有结果 15.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赵策一》)吸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学记》)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才知道自己的困境(也可以理解为不足)
18.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 学记》)学问被尊重了,老百姓才知道崇尚科学和做学问的人。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学记》)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用法:致言欲成大事者时所用谏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曲礼上》)
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用法:在礼节上该有往来
2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杂记下》)
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2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 中庸》)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中庸》)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2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子路》)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用法:年龄层应该有哪种做人该达到的境界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要说不知道。实事求是,才是明智的行为.3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子罕》)
(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3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子罕》)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子罕》)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子罕》)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泰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
3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里仁》)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患:忧虑)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或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卫灵公》)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卫灵公》)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而》)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4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觉悟到过去做错了的事已经不能改正,但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挽救
4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智慧的人爱水,仁义的人爱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喜静;智慧的人容易快乐,仁义的人容易长寿。
4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雍也》)
5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5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5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 谋攻篇》)
清楚敌人的实力和了解自己的实力,战斗就不会失败; 5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牧民》)粮仓充实了,人民才懂的做人的礼节;衣食丰足了,人们才知道荣誉和耻辱。
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下》)
尊敬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所有的年长者,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所有孩子
5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离娄下》)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
5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尽心上》)
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用法:用在心态上
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下》)
(3).威武不能屈: 即使自身勇武, 但也只以德服人, 而不以武屈人, 滥用武力
5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5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山水》)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得交往甜的像甜酒一样。
6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养生主》)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6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啊,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
6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真理)
6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6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 季春纪 尽数》)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
【两汉】
6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6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
【三国两晋南北朝】
6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7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蜀书》)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7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7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
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7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
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读书要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助。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7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 广陵思王荆传》)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7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冯异传》)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唐】
7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有个很好的典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7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芙蓉出于清水,有大自然天然去雕饰。
7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一轮明月升起在海上,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8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性格喜好琢磨好诗句,语句不惊人不甘休。
8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表示对旧事物的眷恋与执着)8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如果看了所有以前贤人们关于国和家的事情,就可以发现,成功是因为勤奋、节俭,而失败的人则是因为奢侈。
【宋】
8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象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8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 魏征列传》)
史王朝得失兴替的原因;以忠贞进谏的人为镜子,可以认识到自身的正确和错误。
主要是唐太宗表达对魏征的肯定和对失去他后的惋惜。8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忧国忧民,勤勤恳恳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而贪图享乐,沉溺酒色能使一个人丢掉性命。
8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祸患常常是从极细小的事情上发展起来的,智勇双全的人多因过分迷恋某些人和事儿陷入绝境。
8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9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9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纷纷落花一飘而去,好像见过的燕子今又飞回来。9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
9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夜深了,我千百次寻找、等待的那一个人还没有出现。我的心充满疲惫和失落,不经意一回首,却发现她在那灯火寥落的地方静静地站着。
9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河水怎么这么清?因为源头有活水源源不断地来.9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9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清照《无题》)
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明】
97.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良辰美景尤在,但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谁院。
【清】
9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9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大海的宽广可以容纳众多河流;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
10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10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10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0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10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现代】
10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10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108.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109.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1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课外古诗首篇九
1、掌握课外古诗并理解其意境和主旨
2、掌握初一课外古诗并可以准确默写
3、能轻松默对理解性课外古诗提问
掌握运用学习诗歌的方法
诗歌的理解、情感把握
一、导入回顾,指导学习诗歌
1、回顾提问:诗歌赏析从哪些方面着手?
明确:1、背景(时代背景、写作背景)、景物、关键词(组)
2、指导学习诗歌《晚春》
(1)背景:本诗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49岁)。他此时在官场上是处于不得志的时期。
(2)景物:草树、杨花榆荚
(3)关键词语:知、斗、无才思、惟解
(4)情感归纳:不得志、惜时、不放弃
(5)有情感诵读
3、指导学习诗歌《春夜洛城闻笛》
(1)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
(2)景物:
(3)关键词语
(4)情感归纳:
(5)有情感诵读
二、合作学习,赏析诗歌《竹里馆》
先按照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准备,然后交流,明确诗歌情感。
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三、当堂训练
1、靠自己,按照方法赏析《逢入京使》
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2、熟读成诵
课外古诗首篇十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析
本诗的前六句,揭示出春荣秋枯这个自然规律。这六句诗,主要写自然界植物花草的荣枯变化,以托物起兴的方法,为过度到珍惜时光作铺垫。
七、八句用深动巧妙的比喻,来揭示时光就象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比喻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诗句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就应该从青年起努力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否则便会虚度岁月,一事无成而空自悲叹!这两句诗是古代诗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
诗的第一句交代野望的时间和地点,点出一个“望”字。中间四句写景。是一幅美好宁静的秋日晚归图。“树树”、“山山”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写景明句。可是,看了第七句忽然一转:“相故无相识”,原来那随愿而归的牧人和猎人并没有他认识的人,他的“欲何依的心情并没有解决;于是他就只好长声歌唱,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人,想和类似那样的贤人交朋友。
不过,现实中还没有相识的。这两句照应第二句,进一步写他彷徨无依、孤独忧郁的心情。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赏析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
这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诗的本意是求宰相张九龄引荐做官,其景阔大雄壮,其情也积极向上,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诗的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八月秋水涨潮后洞庭湖碧波连天,天空仿佛装在湖中一般。远望天水一色,湖中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沼泽,湖边的草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湖水汹涌澎湃,使得天摇地动,好象临湖的岳阳城也被摇撼的动了起来。这几句写得形象鲜明突出,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洞庭湖,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历来为后人所欣赏。后四句借景抒情,第五、六句由湖水的浩阔引出“欲济无舟楫”的感叹,委婉含蓄的表达诗人求荐入仕的愿望和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引用《淮南子》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的典故,进一步的表现自己的心迹,希望能为国为民一展抱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曰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本诗的头两句写黄鹤楼命名的由来。前一句写仙人子安或费文韦乘鹤登仙的故事,后一句写仙人已去,楼阁还在,并因此得名。这两句有虚有实,前句是虚,后句是实,且以虚写实。第三句肯定黄鹤不会再来,楼阁虽有其名,而无其实。第四句表面黄鹤仙人去后,岁月漫长,天上只有白云独自悠悠飘荡,想找黄鹤为伴,自不可得。这两句似有世事茫然,惆怅失意之叹,情绪比较低沉。
第五、六两句写汉阳那边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青草十分茂盛。“晴川”使眼前的境地更加明朗秀美,高楼、大江、茂树、芳草、白云,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壮阔优美,给人以深邃的感觉。最后两句抒发离乡去国之感,因此太阳已快落山,江上烟雾笼罩。于是诗人便发出“乡关何处是”的慨叹。请调虽由明朗转入了低沉,但却描绘了另一种背景:楼阁、树丛、青草,全在夕阳晚照之中;山脚、楼下,一江烟波。这些景象虽引起游子的淡淡哀愁,但对于一般人来讲,却可以欣赏黄鹤楼的另一种风貌。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横”、“绕”两字,写出了青山白水与城为伴的情状。景色是美好的,两人就在这有山有水的城外话别。颔联是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看法。颔联从友人和作者两方面来写离别之情。此时友人即将告别远游他方,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打算,行踪会如浮云飘荡一般;看到浮云就能体会游子的心绪。前句蓬草是从友人的整个形象来说,此句浮云则是从友人的心境来说的。“落日故人情”写送者的心情。诗人看到那逐渐下落的夕阳,就想到同友人的分别,落日对人或人对落日,似乎都有一种不舍之情。但这里主要是表现诗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他就像落日徐下一样,对友人十分留恋。但既称“落日”,终究要落,朋友最终也要分别,诗人此刻的心情也是十分难受的。
末一联写友人别去。“自兹去”照应开头的“青山白水”句。“挥手”本来是作别时互相挥手致意,但这里主要写诗人站在那里,对骑马远去的朋友,长时间的挥手,以示难舍之情。“萧萧班马鸣”一句,诗人是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7.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曰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自古以来,文人每逢写到秋天、秋景,面对秋风落叶一片萧条,大多抒发痛苦悲伤的情感。刘禹锡却反对这种消极悲观的传统,唱出了昂扬向上的秋的赞歌。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词的上阕从寺前的兰溪着笔,描绘了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上下的兰溪边长出了许多兰草,虽然他们才刚长出嫩芽,但却生机勃勃,长势十分喜人;在溪边漫步,小路洁净得一尘不染;萧萧而下的暮雨滋润着万物;一声声子规的啼鸣烘托了词人凄冷悲凉的心境。词人此时被贬黄州,虽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这种处境实在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赏析 “僵卧孤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自己年龄大了,不爱活动,常常直挺挺地躺卧在孤村;一是指自己两年前被废退,不能从事政治活动,只能躺在孤村里虚度岁月。但是诗人并不悲哀,报过的火热之情丝毫不减,第而句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说明。表示自己虽已年近古稀,但还想去为国戍守边地。这一句突出地描写了他的爱国思想、报国热忱,表达了他的志向。
第三句以“风吹雨”照应题目的“风雨大作”。这里既指自然界的风和雨,也暗喻南送朝廷的政治气候。第四句写梦境。在梦中,这风雨吹的“大作”之声变成了骑兵的马蹄在冰河上疾如骤雨的得得之声,我们的诗人正率领着精悍的骑兵,在北方中国的土地上为国收复失地哩!诗人日间想到的无法实现的志向,在梦中实现了。梦的基础是志向,志向的幻现是梦。风雨大作的自然境界,由于志向的延伸,就化为铁马冰河,揭示了诗人壮心不已的精神境界。
课外古诗首篇十一
一、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象,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练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女儿般哭哭啼啼。
(解析: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女儿般哭哭啼啼。”说法不正确此句是:不要在离别的岔路口(歧路),大家哭哭啼啼的把手巾都弄湿了,是安慰将要与作者离别的人,并没有嫌弃之意。)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解析:c.颔联说的是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因为朋友要去外地做官。)1.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是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女子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象,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3.下列对所选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e)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e.“海内”即全中国;“存知己”有知心的朋友。“天涯”指很远的地方;“若”和“比”都是“如同”“好像”的意思;“邻”,即近邻。
4.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5.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交代了送别之地和到任之处。举目千里,无限依依,点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切惜别之情。b.颔闻承上联而来,你我同是远离故土,作客他方,彼此都是一样的,安慰朋友,不必悲伤。
c.颈联转叙别后思绪。“存知己”、“若比邻”给友人以深情安慰和富于哲理的启迪,慷慨而别,鼓舞而去。d.尾联转入眼前叮咛:如果没有作为,常年奔波,连儿子、女儿都要哭得泪湿手巾的。
二、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实的消极色彩。
2.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三、《无题》(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b)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 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2.选出对李商隐《无题》赏读有误的一项:(d)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3.选择有误的一个是(c)
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四、李煜《相见欢》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相见欢》咏的是离情别愁,所表现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离乡去国、幽囚汴京的愁苦心情。
b.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c.“剪不断”三句,取谐音“思”,“丝缕”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了。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者把愁思化解为别的滋味,反映了他旷达乐观、清幽脱俗的情怀。
2.选出对李煜《相见欢》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词写秋夜独处,离愁满怀。“相见欢’这个题目,暗喻词人恋恋不忘昔日那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
b.上片主要写景,依次点出人物、地点、时间、环境、季节,十分精练。一个“锁’宇,是尽传囚苦之情的点睛之笔。
c.下片直接抒情。“剪不断,理还乱”,以有形喻无形,巧将无形的“家国之思”化作可“剪”、可“理”的有形物体。
d.最后一句,是词人的深沉感叹:痛定思痛后,心中留下的仍然是说不出滋味的愁怨苦涩。
五、王安石《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选择对本诗后两句分析错误的一项(a)
a.抒发了诗人登飞来峰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感悟。
b.三个“浮云”都指奸佞之臣,但本诗中,“浮云”还具体指那些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使用典故,既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表现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d.诗句的自然的顺序应该是“因为身在最高,所以不畏浮云”,这是倒装句式,这样写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表现了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坚定不移、无所畏惧的决心。(解析:“抒发了诗人登飞来峰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感悟”,的说法错误。这个感悟只是诗句的派生或衍生义。为北宋诗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越州(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对下面的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是:(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和一切阻挠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望远,似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解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解析:这里d选项“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说法不合理。)对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解析:浮云”一词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所以c不对。)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3.选出对王安石《登飞来峰》赏读有误的一项:()
a.这首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富有哲理:站得高,望得远,胸襟博大,见识就高明。b.一二句叙事,气度不凡,活画出诗人当时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狂傲的性格。
c.“千寻”千百次寻找。诗人一登上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
d.三四句借题发挥,充分表现了这位踌躇满志的青年政治家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与乐观自信的精神。
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对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用“如酥”为喻,写出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的美景,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b、次句用近景与远景的映衬,写出小草刚发芽,近看稀稀朗朗、若有若无,而远看绿芽连成一片,草色因雨而 绿的特有春景。
c、后两句诗由写景转为议论,把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的烟柳满皇都作对比,突出晚春满城烟柳景色的迷人可爱。
d、这首小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对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用“如酥”为喻,写出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的美景,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b.次句用近景与远景的映衬,写出小草刚发芽,近看稀稀朗朗、若有若无,而远看绿芽连成一片,草色因雨而绿的特有春景。
c.后两句诗由写景转为议论,把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的烟柳满皇都作对比,突出晚春满城烟柳景色的迷人可爱。
d.这首小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c.晚春满城烟柳景色”错,突出初春景色的迷人可爱,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对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用“如酥”为喻,写出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的美景,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
b.次句用近景与远景的映衬,写出小草刚发芽,近看稀稀朗朗、若有若无,而远看绿芽连成一片,草色因雨而绿的特有春景。
c.后两句诗由写景转为议论,把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的烟柳满皇都作对比,突出晚春满城烟柳景色的迷人可爱。
d.这首小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对早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试题解析:)
4.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试题解析:)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和(d)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f.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试题解析:)
6.对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a.“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用“如酥”为喻,写出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的美景,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b.“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用近景与远景的映衬,写出小草刚发芽近看稀稀朗朗、若有若无,而远看绿芽连成一片、草色因雨而绿的特有春景。
c.前两句诗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似无。d.后两句诗由写景转为议论,以早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的烟柳满皇都相对比,突出晚春满城烟柳景色的迷人可爱。(试题解析:)
赠从弟 刘桢
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对下面这首诗解说或赏析不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
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一个“一何”突出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歌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谷中风”的迅疾。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到,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解析:c项中应是以“谷中风”的迅疾反衬出“山上松”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