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教研组长工作总结(三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教研组长工作总结篇一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多次学习讨论并渐渐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共识:
(1)群体意识:
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改变数学组的形象。如果我们是薄
弱组,那么你水平再高也只是薄弱组的一员,反之,整体实力的提高,相应你也能得到认可。
(2)服务意识:
师德建设的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水平和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应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老师是辛苦的,做数学老师更苦,赋予的责任也更大。作为数学教师就决定了你应该做一个工作上是严谨的、踏实的,人格上是真实的、正直的人,否则你不配做一个数学人。
(3)教研意识:
校本教研和组内教研已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在新课程、新大纲、新高考这样的新形势下,一个不重视教研的老师必将被淘汰。针对我们一个大组的实际情况,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和教研更为重要。
(1)有计划:
开学初要求各备课组长制定好计划,然后协调确定在一个学期中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并张贴公布,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准备。
(2)有内容:
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开设新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研究课和老教师的示范课等,本学期共开出各类课型的公开课共计24人次。另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对新课程的探讨和新课程体系下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方向的研究。
数学教研组长工作总结篇二
1、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高效学科教研为教育科研的主阵地,各教研组成立了以教研组组长为组长,备课组长和教学骨干为成员的学科高效学科教研小组,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研究性课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精心备课,认真评课,形成简洁的课例研究报告。通过具体的课例研究、总结和反思,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和教学水平。
数学英语教研组在组长z先生的领导下,以“问题是课题,教学是研究”的教研思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落实教育科研,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
2、双周五组织教研组活动。据检查,部分科目因中考、初中等原因不正常。最好的活动是数学组和英语组,最好的是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和运动组。
目前,开展教育研究工作最大的困难和阻力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育研究不够了解,不够重视,不支持。有人认为教学任务太重,没有精力搞科研;有人认为科研是学者的事。一个普通的老师不需要也不具备搞科研的能力,有“高处不寒”的感觉;有人认为,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没有不做科研就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有人认为科研是为了评定职称。应该说这种认识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要改变现状,我个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进一步开展实践教育和科学研究。狠抓校本教研,做到问题与课题、教研与科研。课堂教学本身是中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研究对象,听课、评课、总结、反思、提高是中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使教师意识到教育科研真的有用。二是完善和细化教育科研体系,加强教育科研管理。教育研究不是副业,而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三是领导干部带头科研,积极支持和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协助语文课题组完成省级课题“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会。
4、完成中级论文职称评审的宣传发动和论文的收集上报工作。
5、规划十个以上其他省市项目的开工工作,督促编制两个省级项目的收尾材料。
6、完成省、市教研室20xx年度论文评比宣传工作。
7、根据校长办公室的要求完成联系班级的相关工作,通过召开学生论坛、参加班级协调会、与班主任沟通、与学生交谈等方式了解联系班级的情况,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
数学教研组长工作总结篇三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们低年段11个班级,但数学老师只有8位,其中刘建梅、左晓英、李琳三位老师任教两个班级。总体看,低年段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积极落实小课题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组在理念上围绕学校教务处制订的方案执行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积极着手落实武夷山小课题,尽量做到人人有课题。暑假刘建梅老师参加梦想课堂培训,本期她参加了市里开展的梦想课堂示范课,她上的《我的自画像》获得市里二等奖。彭清妹、李琳两位老师到福洲外出培训学习,回来后都写了相应的学习心得,并发表在新丰小学的网站上。
(一)教研活动丰富多彩
1、本期的教学时间是5个月,也就是20周,除了开学的两周,国庆节和期末复习共四周,剩下的只有16周,而我组共开展了16次教研活动,可以说做到期初制订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制订期初方案、探讨班级管理、解读新课标、如何做小课题、如何录制微课、期末如何复习,当然公开课是少不了的,做到每位教师每期上一节公开课,还组织了教师参加了市片区教研活动。好学的李琳老师主动听取了李桂荣、彭清妹、刘建梅等老师的常态课,课后做了针对性的探讨和交流。新来的小姑娘熊丹苑,边上课边学习,李桂荣老为她上了常态课下的示范课,课后耐心地交流指导。在组里起到了传帮带的引领作用。本学期我录制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微课,还录制了一堂1:1数字环境下《人机交互中的口算比赛》的课例。
可以说我们组的教研氛围非常浓厚,课间常看得到为了某个知识点的突破,教师在相互探讨,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平时上课进度尽量做到各平行班同步,这样就好探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到了期末就连如何复习,基本上每天都在交流,包括晚上的作业布置都有一起分享。就举个例来说吧,如期末复习没什么作业,她们就会问我:你是怎么布置作业的?我说:我一般是发信息告诉家长针对课本第几页第几题出两题类似的内容出在统一的本子上给孩子练习,第二天我再收来改。这样做是为了让家长引起关注,同时孩子小不会抄题,但知识点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我的理念是老师不布置无回收或是不检查的作业,因为这样的作业得不到反馈,只是给孩子增加负担。
2、教师日常工作踏实
从期末常规检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听课的节数能按学校制订的18节落实。备课都做到一课一反思,课后作业按课时及时批改,并有针对性的鼓励性的评语。
每个单元的试卷批改完,同学科的教师积极分析学生丢分的原因,并相互参考别班分数,剖析自己班存在的问题,找出要强化的方法。如李琳老师她还会在单元成绩册上按分数段给差生做上不同的记号。
3、评课议课积极
在我印象中,以前的评课碍于面子,尽量往好的说,而现在评课,教师认为是一种探讨,能从科研科学的角度来议课,这点转变是最大的,希望老师能迈出更大的步子:不仅是议课,还走向辩课。
4、家校联系紧密
课间除了探讨教学,老师就是给家长挂电话,可以说每位老师都是非常负责任的。我本人更喜欢以信息的方式和家长互动,主要以表扬某孩子家长做得好的形式来促进家长的主动,没受到表扬的家长也会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好,从而起到助推的作用。因为我觉得电话挂多了,家长会怕老师的电话,甚至有的家长看到老师会躲开。
1、如录制微课,年轻老师参与热情不高,可能是想到生疏怕麻烦,或是觉得还没走到那步,缺少这方面的激情。
2、教师改作业书写评语要工整些,因为我组是低年段,评语是写给孩子看的,因为平时也要求孩子书写工整,给孩子一个效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