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十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一
知识与技能 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力;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
过程与方法 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词中重要意象,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自主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愁”情
1、创设情景、歌曲导入。
播放化用了李清照前期词作《一剪梅》的歌曲《一剪梅》导入。
2、作家作品知识积累。
走近李清照:请两位同学以李清照的身份来一个自我介绍。
课件展示李清照的简介。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并看注释疏通词义。
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气候变化无常。
将息:调养、保养。
敌:对付、抵挡。
损:词中相当于“煞”,很、极的意思。
堪:可。
怎生:怎么,怎样。
思考:这首词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字是哪一个?愁。
全词的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二、研读,品味“愁”心
1、 体会“愁”情。
⑴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愁情。
师生评议: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
⑵请找出词中直接抒发“愁情”的句子。
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动作: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
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
心理:沉痛凄厉。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
悲苦愁绝。
⑶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以及连用7个叠词的表达效果。
讨论明确:叠词运用的表达效果:一是直接抒情,极有层次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为全词渲染了一种的悲凉的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二是增强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品味愁景。
⑴《读你》引入分析。
秋风萧瑟,梧桐婆娑,
这样的黄昏,更适合读你。
再读你,如花落满地,冷冷凄凄。
如何寻觅,那些笑靥(yè)如水的日子?
如何承受,那些痛彻心扉的生死别离?
风住尘香,物是人非,再读你,
在《声声慢》的( )中,读到了你满纸悲戚。
⑵思考:能否在空白处填入适合的意象,并试着说明理由。
意象: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酒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渲染愁情。
雁 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
黄花 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 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哀伤﹑愁丝的象征。
⑶教师强调。
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酒:愁文化。风:渲染愁情。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黄花:憔悴的容颜。梧桐:牵愁惹恨。雨:哀伤愁丝。
作者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黄花:战地黄花分外香。雁:长空雁叫霜晨月。
⑷、总结本词的意象、和情感:全词通过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
3、分析愁因。
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084年:李清照生于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
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两人情投意合,共赏文物。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此时李清照46岁。
1130年: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孤苦飘零。
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失,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三、赏读,体会意境
1、聆听多媒体示范朗读。
2、那凄凉的画面,那凄切的声音,那凄惨的词人,全都浓缩在这首凄美的《声声慢》中,我们能把它读出来吗?
3.个别诵读。
3、学生配乐诵读。
四、扩读,拓展愁情
清代沈谦赞叹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因此有“词家二李”之说。清代王士嫘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济南二安”。
我们仔细看李清照国亡南渡、夫死孀居阶段的词,就会发现那简直就是一个愁的天地,就是一个愁的牢笼,可说是愁云惨淡,愁肠百结。老师读题目,同学们读词句:
悼亡凄惨的《临江仙》: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
感时伤身的《永遇乐》:
如今憔悴,风鬓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思乡借醉的《菩萨蛮》: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愁苦无眠的《添字采桑子》: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愁,不仅重得载不动,浓得化不开,也多得数不清,广得没有边。即使浩荡的历史长河也装不下她的无限忧愁——千年之下的我们不还被她的愁情深深感染、感动吗?因为词人有一颗“愁”心,所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就都带有了愁的色彩,从而无物而非愁,无时而不愁啊!可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已决非平常愁情,实在是词人无比悲愁的人生最痛苦的哀叹。——所以,在这概括性的语句中,也有“形象”,——那就是无限凄惨的词人本身!
最后,我想化用她的同乡,同样是南渡词人辛弃疾的词句,对风华绝代却命运凄惨的李清照掬一把心酸的敬仰的泪水——“更几番风雨能消?!”
李清照,你无限的悲愁,要经历几番风雨才能消解?
李清照,你绝代的才情,又岂是几番风雨所能消磨!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二
教学方式:对比阅读教学、探究学习
教学重难点: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1.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课前五分钟循环播放“李清照画像”幻灯片,配以王祖贤唱的《声声慢》曲,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一. 以《如梦令》、《醉花阴》导入
出示幻灯片1:李清照自画像
(师)画中这位娴静清秀的女子端坐于舟中。天色暗了,人沉醉了,小舟“误入藕花深处”,不远处有一群水鸟惊飞四散。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想起哪句诗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出示幻灯片2:〈如梦令〉文字
问: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乐。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然而,这样的心情是否贯穿她生命的终始呢?)
出示幻灯片3:《醉花阴》文字
问:此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愁
什么样的“愁”——离愁
插入李清照生平简介(先让生回答师做最后总结)
出示幻灯片4:李清照简介
[明确]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耕田来我织布,对不对?no,应该是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我们来看她的一篇后期的作品〈声声慢〉
出示幻灯片5:〈声声慢〉文字
二. 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
1. 生齐读
2. 师范读
问:读了这首词你读出了什么?在感情上,与〈醉〉的共同点是什么?——“愁”
出示幻灯片6:“愁”字
问:整体感知——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3. 生个人自由朗读,给出自读提示
出示幻灯片7:品读词人别样愁情
(品读提示:)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略)2.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三. 鉴赏〈声声慢〉
1.提问一生: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出示幻灯片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示幻灯片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分析起句)
出示幻灯片10:起句分析图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①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再婚离婚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内心极度哀愁,再加之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空虚惆怅、失落迷茫。为了派遣这种哀愁,作者一大早就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她在寻觅些什么呢?是少女时代快乐的生活吗,还是夫妻情深、甜蜜爱情?……
②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可插入月考时“冷清”和“清冷”的区别。
③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
问: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
举列:朱自清〈荷塘月色〉
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
略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此句写气温骤变的感受:点明节令——秋天。秋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冷。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也睡不好,最难调理休息。并非天气原因而是人的心情。
2.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引出意象概念
让生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同步出示幻灯片11:选取典型意象1)详析“酒”意象的特定属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出示幻灯片12:酒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后师明确:最初饮酒是乐事,要与神灵共享或用以招待客人;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在宫廷宴会谁最常见。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战争,人的生命朝不保夕,古感慨良多,如“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就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这种忧是时光流逝而未建功立业的苦痛。最终这种“忧”也不能排解“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酒的消耗与诗的产量成正比。“李白一斗酒出百篇”,可以说李白的诗是一篇篇醉出来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离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2)“秋风”意象略讲
出示幻灯片13:“秋风”意象“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古逢秋悲寂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过雁”意象分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因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而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
出示幻灯片14:“过雁”意象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4)略析“黄花”意象。“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详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壮志难酬之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亡国之愁)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
耳边,更滴向心头。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7)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四. 较阅读〈醉〉、〈声〉两种不同愁情
五. 小结
出示幻灯片20: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耐归期未可期。
1.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2.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凄凉哀伤的象征。由文中“声声只道不如归”可知,其叫声象“不如归去”,联系“行人”一词,就可知本词主题是游子怀乡。
最后两句既是自言自语又是对杜鹃问的回答。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归期,生活不能自己主宰。”争奈“意”无奈“,正式游子思家而有家难归的感慨。
六.探究性作业:
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三
教学目标
1、 诵读品味,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
2、 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 抓住意象,体验意境,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4、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 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3、 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读一读,议一议,品一品。教师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的发言作好点拨、补充和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让学生回忆有关“愁”的诗词名句)。教师总结:真是愁有景,愁有声,愁有泪;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吧!
二、 作者简介,学会“知人论世”
1、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做最后总结,强调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出示幻灯片李清照简介)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风格清新婉丽;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2、让学生分别猜出《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属前期还是后期作品,以加强学生对作者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鉴赏词要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时代背景,要知人论世,不能孤立地解读文本。
(出示幻灯片,显示前两首词)
三、整体感知
1、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声声慢》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极具音乐性。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揣摩,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词人的感情。
2、提问:朗读《声声慢》时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
明确:愁苦。
3、让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出本词的朗诵方法并作示范朗读。
4、全班同学按以上几位同学总结的方法齐读全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特点。
5、(出示flash朗读课件),听范读,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不足。
教师总结:诵读不是比谁的气门长,不是看谁嗓门大。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好我们的声音。诵读时还应尽快进入角色,设身处地,想象自己现在就是孤苦零丁、凄婉哀绝的李清照。
四、深入探讨,理解意象
1、提问:请大家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2、词中描写了哪些场景?面对此情此景,你认为作者当时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
淡酒浇愁
秋风急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独首窗儿
雨打梧桐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3、过渡:是啊,面对“秋风”“征雁”“黄花”“雨打梧桐”等极易让人忧愁的景象,词人怎能不愁呢?更甚者,连“愁”字都无法表达她忧愁之心。这种把诗歌中的形象、景象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之为“意境”;其中用来表达情感的形象与景象,我们则称之为“意象”。可以说,在诗词鉴赏中,通过把握意象来理解情感,是我们诗词鉴赏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考虑到高一学生较难理解“意象”,在教学中用探讨的方式在无意识中让学生意识到“意象”在整个诗词鉴赏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运用。)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4、 本词写了哪些典型意象?怎样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
明确:淡酒,秋风,过雁,梧桐,黄花,细雨。
教师示范分析“过雁”这一意象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其他意象是如何表达词人内心的愁苦,老师适时点拨释疑。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五、鉴赏品味。
让学生说说《声声慢》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感受最深的意象。
六、师生总结词的鉴赏方法
1、熟读成诵
2、知人论世,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鉴赏。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鉴赏。
(出示幻灯片,显示板书)
七、联想拓展,体验创造美。
请同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创造美。1、读或唱。
2、写对联,赏意境。
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出下联。可以相互讨论,集中集体智慧。(多媒体呈现上联。)
学生讨论酝酿后,交流发言。教师随机评点三至五名。示例并品读:
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
(出示幻灯片,显示佳作)
3.请大家用几句诗意的话写写自己的酸甜苦辣,试着使用“借物言情”的写法。
八、布置作业
为了帮助同学更深入地了解李清照,我选了几首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首,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评析。
九、课堂小结
教师自作一首小诗,师生共读一遍表达我们对一代才女的钟爱和敬仰。
冷月花魂李清照
生活不幸诗家幸,
一路坎坷一路歌。
身在江南思归去,
心向故土度进退。
梧桐细雨藏离愁,
天接云涛溢豪情。
清丽婉约溢芳馨,
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示幻灯片,显示诗作)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引导学生理解词中典故的内涵,品析词人在一连串典故中寄予的情思。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品味本词苍凉悲壮的意境,鉴赏词人的用典技巧;感知词人的抒情形象。
情感目标 感受词人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典故的内涵和用意。
教学难点 感知词人辛弃疾的抒情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读
1、导入新课:“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眼看着宋徽宗、钦宗被俘,亲历着金兵南下的铁蹄,叹息着南宋统治者的偏安一隅,经历着南渡的狼狈不堪。悲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怀古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写作背景:辛弃疾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英雄的时代,而又是一个无法给英雄提供舞台的时代,所以他的一生是充满机遇与希望,而又不断失望与惆怅的一生,下面四句话概括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来齐读:英雄暮年六十六岁壮心不已, 掌权宰相草率北伐为己私利, 四十三年耻辱依然清晰记忆,高唱收复失地豪迈悲壮歌曲。
3、紧抓标题。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怀古伤今。
引导学生回顾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
二、初读
1、自由读: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大声诵读这首词,读通读顺。
2、指名读;
(1)停顿,封狼居胥 根据课下注释可知狼居胥是山名。
(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英雄无觅 寻找。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英雄业绩。
寻常巷陌 普通。
金戈铁马 精锐部队
元嘉草草 草率
赢得仓皇北顾 落得,剩得。
可堪回首 不堪,哪堪。
(3)倒装句:无觅英雄孙仲谋处。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
古人为了押韵,产生了倒装现象,而我们今人要按照正常的语序来理解句义。
3、齐读。
古人云:一登高楼万古愁。
(1)词作的主旨句是哪句?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主旨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3)这种情感是用什么手法体现的?
运用典故。
三、细读
1、明典故——了解事典语典。
用典,“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刘勰《文心雕龙》),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诗词中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和前人妙语警句的引用,前者称事典,后者称语典。它常用较少的词语拈指古事或古语以表达更多的意思,把作者不便直说、明说的话用含蓄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2、找典故——抓住古人古事。
辛词的一大特色的就是用典。请结合注释,找出本文用了哪些典故,明确涉及了哪些“古人”和“古事”,尝试对这些“古事”进行简单概括。
教师示范:孙权,置镇京口,雄踞一方(尽量用动宾短语概括事件)。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表格的内容。
古 人 古 事
孙 权 置镇京口,雄踞一方
刘 裕 起兵北伐,建立刘宋
刘义隆 草率出师,仓皇而逃
拓跋焘 率兵追击,建立行宫
廉 颇 一饭斗米,以示可用
3、品典故——理解情感用意。
请同学们任选一典故,谈谈你从这些典故中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用意?(提示:结合文本和注释,抓住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字词,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内容。)
怀古人物
情感态度
写作意图
(1)孙权
抓称呼——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称人称字,以示尊敬。孙权,东吴大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孙权始置镇京口。孙权以江东区区之地,抗衡曹魏,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抓称呼——千古英雄,以“英雄”称之,赞颂孙权,表达对他的敬仰。
抓关键词——千古江山。“千古”,照应题目“怀古”,富于时代感;“江山”,可实指京口之江山,虚指天下之江山。“无觅”,英雄已逝,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的英雄。“风流”,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小结: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尽管物换星移,沧桑巨变,舞榭歌台,遗迹沦湮,然后他的英雄业绩和千古江山相辉映。这两句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流露出江山依旧、英雄已逝的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感,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孙权:仰慕歌颂(情感态度) 叹为英雄后继无人(意图)
(2)刘裕
抓称呼——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出生时家境贫苦,母亲更因分娩后疾病去世,父亲刘翘无力请乳母给刘裕哺乳,一度打算抛弃他,只因刘怀敬之母伸出援手,养育刘裕,才得以活下来,因此小名“寄奴”。小名,亦称乳名,特指婴儿初生时家长所取的非正式的名字,用于家庭成员和较亲密的人中之间的称呼。直接称呼刘裕小名,可见京口百姓对刘裕的亲切、自豪之感。刘裕出身于“寻常巷陌”,以京口为基地,先后对内平定了孙恩和桓玄,消灭了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代晋自立,建立了刘宋政权。
抓关键词——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引申为普通、平常。巷、陌,这里都指街道。金戈铁马。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气吞万里如虎: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串讲:俯瞰京口街市,如今夕阳照着那些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这一段振奋人心的历史,一直以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更是令一心收复失地的辛弃疾羡慕不已。以寄奴称呼刘裕,既有追慕刘裕驰骋沙场、气吞胡虏的威风凛凛,又有憧憬当世能有英雄如刘裕一般建立不朽的功勋。
刘裕:敬仰赞美(情感态度) 表建功立业雄心(意图)
(3)刘义隆
抓称呼——“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刘义隆虽为刘裕之子,却无乃父雄风,他主政期间曾三次北伐,而无一成功。尤其是元嘉二十七(450年)的最后一次北伐,刚愎自用的他轻信王玄谟之策,草率出师,结果以惨败告终。其实,当时南北军事实力的对比,北方并不占明显优势。倘能精心策划,谨慎用兵,虽未必能实现统一大业,然而收复部分失地,是极有可能的。然而,宋文帝急于事功而轻启兵端,结果却是各路大军悉数溃退,不仅没有取得预期胜利,反而招致拓跋焘的大举南侵,最终使得两淮惨败,胡马饮江,国事从此一蹶不振。《资治通鉴》里记述元嘉北伐惨败后,评价说:“自是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典中典 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
抓关键词——草草: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为草率马虎。 赢得:落得,剩得。 仓皇:惊慌失色,狼狈不堪。北顾:宋文帝在元嘉八年兵败时赋诗云:“北顾涕交流。”用古事影射现实,借古讽今,借此事咏叹当时南宋近事,即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在符离兵败事。以古鉴今,用刘义隆草草北伐终于惨败的历史事实,作为对当时伐金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出兵的深切借鉴。他提出了“金国必乱必亡”,“更须二十年”这一积极又慎重的北伐方略,辛弃疾在语重心长地告诫朝廷当权者:北伐一定要慎重啊!你看元嘉年间几次北伐,由于“草草”从事,意欲“封狼居胥”的壮举,却只落得“仓皇北顾”的惨淡。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词人的担心三年后就得到了验证:韩侂胄在匆忙之中草草北伐,结果一败涂地。用元嘉正式年号,具有反讽意味,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他对刘义隆草率出兵的极度不屑和讽刺,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以及对当时国事的深深忧虑。
刘义隆:不屑讽刺(情感态度) 劝为政者勿草率(意图)
(4)拓跋焘
抓称呼——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音译,这是蔑称或仇称。当时流传有“虏马饮江水,佛狸明年死”的童谣。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改为祠庙,称佛狸祠。有庙宇的地方,就会有“神鸦社鼓”的祭祀活动。至于这一座庙宇供奉的是什么神,对普通百姓来说,是无关宏旨的。当地的百姓已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而不会审查神的来历,更不会把一千多年前的北魏入侵者和当前的金人入侵联系起来。
抓特写镜头——忆:四十三年前 烽火扬州路。痛:君主不思收复故土,告诫南宋早日收复故土。 望:四十三年后,一片神鸦社鼓。 悲:百姓斗志松懈,担忧百姓安于异族统治,民族意识模糊。
抓关键词——望中犹记,不禁回忆,却忍不住回望。可堪回首,不堪回首,却忍不住回首。四十三年前,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还有金主完颜亮的身影。佛狸祠是两朝外族南侵者留下的足迹象征,也是汉人耻辱之象征。历代文人咏“佛狸”带有深深的敌意,尤其是南宋一代。辛弃疾更是对“佛狸”所代表的异族侵略者深恶痛绝,他写道:“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 血污,风雨佛狸愁”。在佛狸这个称呼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对时事的深沉悲哀以及对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失望交织。
拓跋焘:耻辱悲哀(情感态度) 谏为政者勿忘却(意图)
(5)廉颇
借古人为自己写照,形象饱满、鲜明,比拟贴切、逼真。
首先,廉颇在赵国,不仅是一位“以勇气闻于诸侯”的猛将,而且在秦赵长期相持的斗争中,他是一位能攻能守,勇猛持重的老臣宿将。赵王之所以“思复得廉颇”,也是因为“数困于秦兵”,谋求抗击强秦的情况下,才这样做。因而廉颇的用舍行藏,关系到赵秦抗争的局势、赵国国运的兴衰,而不仅仅是廉颇个人的升沉得失问题。
其次,廉颇此次之所以终于没有被赵王起用,则是由于他的仇人郭开搞阴谋诡计,蒙蔽了赵王。廉颇个人的遭遇,正反映了当时赵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从这一故事所揭示的历史意义,结合稼轩四十三年来的身世遭遇,特别是从不久后他又被韩侂胄一脚踢开,落职南归时所发出的“郑贾正应求死鼠,叶公岂是好真龙”的慨叹,再回过头来体会作此词的处境和心情,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他的忧愤之深广,也会惊叹于他用典的出神入化了。
作者由廉颇联想到自己,虽和廉颇一样都有着报国杀敌的爱国热忱,但是最终还是得不到重用,既同情廉颇也悲叹自己。但是廉颇尚还有人来问,然后自己却无人过问带兵打仗之事,从而表达了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愤慨。
廉颇:同情悲叹(情感态度) 望为政者用人才(意图)
4、探典故
(1)从这些典故的使用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辛弃疾?
这首词通过追怀往古、臧否人物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透视,以及壮心不已、知其难犹奋力为之的人生价值取向。
(2)分析用典的作用:品评历史,借古论今;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简洁精炼,内涵丰富。
四、美读
1、全词总结:
层次:英雄难觅——现状堪忧——我心未老。
情感:对英雄建功立业的景仰,对英雄风流不再的惋惜——对朝臣盲目出兵的担忧,对当局安于偏安的愤懑——对北定中原的渴望,对报国无门的惆怅。
主题:怀古——忧世——抒志。
2、同学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辛弃疾把他满腔的浓浓爱国之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义投放到全词中,就让我们一起诵读全词,把我们的爱国热情熔铸到词的诵读中,放开胸襟,读出豪放之气,读出爱国激情!(可配乐)
五、拓读
比较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异同。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五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及词的主旨。
2、 体会作者用典、对比、类比手法的运用。
3、 品位语言,领悟作者的爱国热忱。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舞榭( )歌台 巷( )陌 金戈( ) 元嘉( ) 仓皇( )
无觅( ) 孙仲谋( ) 狼居胥( ) 廉颇( ) 佛狸祠( )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千古江山 (2)赢得仓皇北顾
(3)可堪回首 (4)烽火扬州路
3、文学常识填空。
辛弃疾,字 ,号 , (朝代)词人。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 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 ”。
4、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5、对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
6、下列诗句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8、名句填空。
(1)元嘉草草, , 。
(2)四十三年, , 。
(3)凭谁问, , 。
阅读训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孤立无援,其豪放词每有苍凉沉郁、粗犷悲愤之致,从下片中你能读出这种韵味吗?试举例分析。
10、天下英雄何其多。稼轩为何独钟情于孙仲谋呢?“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和“生子当如孙仲谋”为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11、辛弃疾最善用典,且信手拈来,抒情写意,尝试从他的其他词中寻找一例进行赏析。
1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于1205年镇江(京口)知府任上。1204年执政的韩侂胄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积极备战,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 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
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柁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d. 《永遇乐》用典较 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诗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课外阅读: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1)兜鏊,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3、上片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何意?
14、上片后两句仍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所想“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是化用前代哪位诗人哪首诗的诗句?
15、此词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赞颂 ,暗讽 。
学后心得:
答案:
1、xiè xiàng gē jiā huáng mì móu xū pō cí
2、(1)长远的年代(2)落得(3)哪堪,不堪(4)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
3、幼安,稼轩,南宋,苏轼,苏辛
4、b 5、c 6、b 7、c
8、(1)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下片先回溯历史,用讽喻手法,意在汲取教训;词尾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10、孙权的风流余韵虽荡然无存,但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却历历在目。虽处群雄纷争的时代,吴国却能出现和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土不受外敌侵犯,写孙权既激励自己,又担忧时局。
11、如《摸鱼儿》一词,下片用汉武帝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用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来警告那些奸佞小人,语辟典精,用意深刻。
12、b(“侠肝义胆”的评价,有悖原诗意——词中所歌颂的英雄都是与国家命运相系,并非个体的“义士侠客”。)
13、神州在哪里?中原大地已非我所有了。
14、唐朝诗人杜甫《登高》。
15、三国时期的英雄(孙权),南宋朝廷的无能(无人,苟且偷安)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鉴赏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 通过小说的阅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及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 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湘西古朴、淳厚的人文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欣赏“边城之美”。
教学难点 由文本延伸,引导探究“边城之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湘西大家”——边城之范
1、这里山青青水碧碧,这里水寨苗家韵依依,这里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
(播放视频)
所谓边城就是靠近两个地区交接处的城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茶峒。那里有小河沿岸的优美风光,那里有凭水依山的小城,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河流,那里有浓翠逼人的细竹,那里有恬静幽美的山村,那里有桃花深处的人家,沈从文给我们勾画出一个如诗如画,如烟似梦的田园牧歌式的美丽湘西世界。
2、作家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一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
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边城》充满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寄托了沈从文“美”与“爱”的理想,是他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是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巅峰之作,文学地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居于第二;曾于1987年、1988年两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沈从文的文字是中国文学最美的象征。
3、写作背景。
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质朴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二、“不悖人性”——边城之事
1、《边城》故事简介。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爷爷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顺顺的小儿子傩送并喜欢上了他。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初识傩送的哥哥天保,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 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之后,在唱歌之时,让弟弟先开口,为了成全弟弟,自己没有唱歌,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
小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怅惘。
补充翠翠父母的故事
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忠厚的老船夫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翠翠的母亲却关心腹中的孩子,不忍心死,拿不出主张。老船夫知道后,只当做没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一面怀着羞惭一面怀着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喝了许多冷水死去了。留下翠翠,由老船夫一人抚养。
2、课文节选故事内容。
(认真细读课文,对照了解故事情节)
三章,又到端午,民风民俗: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端午节,边城的人们用自己独特而古老的方式欢庆节日,活动丰富,官民同乐,生活安乐祥和。
四章,两年前端午,初遇傩送: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和爷爷到城里看龙舟,爷爷因担心替自己守渡船的老朋友,先回去了,因为朋友喝醉没有再返城找翠翠,翠翠一直在河边 等爷爷,等到天黑,遇上在河里捉鸭子的傩送,两人一番“拌嘴”后,傩送请人把翠翠送回家。回家后的翠翠心思有了些“异样”。
五章, 一年前端午,初见天保 :翠翠回想一年前的端午节,带着“异样”的心情,又去城里看 龙舟,却遇上下雨,到顺顺吊脚楼避雨,没见到二老傩送,却认识了大老天保,天保慷慨地送了翠翠鸭子和粽子。回家的路上,爷爷试探翠翠,被翠翠回绝。
六 章,回到现在,花轿情思:小说再回到现实中,老船夫与卖皮纸的过渡人争执,拒不收钱。爷爷重提一年前和两年前端午节的事,翠翠俏皮地与爷爷逗笑。翠翠看着迎婚送亲的喜轿,听着爷爷吹的唢呐,心飘得很远很远……
3、请给“边城”加上一个恰当的定语,要求概括出小说所写的主要内容。
示例:风景秀丽的边城;民风淳朴的边城;宁静幽美的边城;至真至善的边城……
3、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并谈谈为什么。
示例:美。
教师提示:作者在谈到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的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个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的美可以概括为风景美、民俗美、人性美。
三、“美的赞歌”——边城之美
1、学习小组的划分与分工。
把学生分为如下六个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民俗风情组;人物篇之翠翠组;人物篇之爷爷组;人物篇之兄弟组;人物篇之乡民组;自然风景组。
任务:民俗风情组主要探究小说描绘的风俗美,人物组主要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的描写方法,风景组主要探究小说描绘的自然风光美。
要求: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指出特点,分析作用。
2、探究示例(教师引导)
飞扬的锣鼓——民俗风情美探究
(1)、《边城》充分地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请速读课文,划出文中集中描写当地锣鼓的相应的文字。
明确:课文第三章的第三、四、五段。
(2)思考这些风俗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明确:边城不仅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风,而且相应的保持着古老的风俗习惯。锣鼓飞扬的场面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的和睦安乐的风貌,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3、学生在学习合作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活动。
4、学生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示例(1)如诗如画的风景美
示例(1)如诗如画的风景美
相应文字: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风景特点:这里的山——青青,水——碧碧,水寨苗家——韵依依。
作用:再现了边城的温柔、美丽、平静,远离世俗的尘嚣。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边城清丽明净的自然美。沈从文如此着力于边城的自然景物,其中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以自然的明净状写湘西人心灵之明净。 于是,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就构成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示例(2)热情友善礼让的乡民
相应文字:第六章“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至”可以吃到镇筸城!”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这里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示例(3)翠翠物形象分析
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一段描写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翠翠第一次在吊脚楼下见到傩送二老,二老邀请她去家中做客。翠翠误会了,骂了他一句。二老说,你在这里,当心河里的大鱼咬你。翠翠说,大鱼咬不咬我不关你事。联系此细节,翠翠对爷爷说自己被鲤鱼吃去,实际上是对邂逅二老的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大鱼咬你”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而且,这句话颇带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后相爱的一个隐喻。
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总之,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其关怀备至。对于爱情羞涩又真挚,后来傩送出走她又矢志不渝的在等心上人回来。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示例(4)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爷爷形象: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勤劳,善良,对孙女爱怜备至,特别是为翠翠爱情,默默的操心担忧,对其心灵呵护备至。
重点赏析老船夫身上的人性美。
明确:老祖父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午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即使是为了陪翠翠而请人帮忙看船,也时时挂念朋友的孤单,即刻回去替换。他古道热肠、重义轻利,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天保傩送兄弟:两个人都深爱着翠翠,他们的爱情“决斗”方式却是最淳朴的对歌,当天保知道自己的歌比不过翠翠喜欢的是傩送时,自己选择了孤独的离开,成全两对有情人,但他最后却死于意外,而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内疚,也选择了离开。
师生共同小结人性美:
边城人们“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这种“优美、健康”的人性美,在每个人身上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一,每个人身上闪耀的人性闪光点:天真纯洁的少女,纯朴厚道的老人,真挚善良的少年,友爱互助的乡民……
其二,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的人情关系的和谐,亲密:
(人性美:优美健康)
总之,这里的人性是健康、自然、毫不矫情的。在这里,人们没有尊卑的观念,众生平等,大家和睦相处,和平地生活。这里是人性美的世界,与作者在大都市所见到的迥然不同,而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本文的动机。
写几句话,寄语人物。如:翠翠,你就像……翠翠,我想对你说……
示例(5)古朴醇厚的风俗、人性
原文: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评点: 百姓安康、安居乐业、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
原文: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评点:古老的习俗,不分等级,不慕名利。
原文: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评点:古老的民俗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
原文: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评点: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
原文: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评点:再现当地人的古朴、醇厚、善良、纯真、无私的性格和品质,洋溢着人性美。作者揭示了人性的淳朴和善良,认为帮助人是最本质的特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是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5、师生合作再探究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描绘这样一个理想世界,意图何在?
❤
❤
❤
❤
明确:其一,《边城》展现一幅幅宁静淳朴的田园诗般的湘西人民风情画,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和人生理想: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各得其乐。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二,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如虚伪、自私的市侩。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四、“爱的悲剧”——边城之痛
1、“到了冬天,这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是小说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天保闯滩死了,傩送带着愧疚之心出走了,爷爷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留下翠翠守着渡船等待一个未知的明天。一个如梦如幻的爱情故事陷入悲剧结局,令读者陷入无边的惆怅。为什么呢?
个性探究:边城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
(1)悲剧的美更永恒、更深刻。(宝黛的爱情,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等)
(2)悲剧本身就源于他们的善良、纯朴的天性(傩送的内疚,爷爷的自责悲痛,顺顺内心的隔阂……)
(3)小说中不凑巧的情节暗示(两年前端午节偶遇,一年前端午节错过,月下唱歌不知情,出走……“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而朴素的善,终究难免产生悲剧。”)
2、老师引导:“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透过人性美优美健康的光环,对作品的内蕴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不悖乎人性”蕴含的又是怎样的人性呢?
undefined
第一,这是一种自然、原始的人性所带来的悲剧。(原生态)
(1)这种自然、原始,是源于边城的偏远,闭塞;这种人性是“未经城市文明污染”的纯净的人性,是源自人本性的自然而然。
(2)无欲无争是一种美,同时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可能错失良机,酿成悲剧。如翠翠明明喜欢傩送,却羞涩腼腆不说出来。爷爷不知,傩送先前也不知。
(3)内心的孤寂。爷爷虽然对翠翠无比慈爱,却不了解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思;翠翠也不了解爷爷内心在经历了女儿爱情的悲剧后,想要极力促成翠翠幸福的无比渴盼的心思。
这钟自然、原始的人性,是纯净的,也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第二,这是一种因“爱”而深情,因“爱”而绝望,因“爱”而矛盾,因“爱”而有所顾忌,符合“爱”的逻辑,不悖乎人性的悲剧。
(1)深情,绝望:爷爷对翠翠的宠爱,深情而毫无保留;爷老船夫对女儿的爱一样深情,女儿未婚怀孕,“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殉情,老船夫一句“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是有多深的无奈与绝望。而当翠翠的幸福同样无望是,老船夫终于在绝望中死去。
傩送对翠翠的爱是深情的,不要碾坊,只愿做个摆渡的人。翠翠在大老和二老之间,只认定自己所爱。翠翠父母的爱同样是深情而绝望的。
(2)矛盾、有所顾忌:傩送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哥哥的死的内疚感之间矛盾挣扎;天保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弟弟的手足亲情之间矛盾挣扎; 爷爷在对翠翠的宠爱,为她的婚事操心,想要促成翠翠的幸福,可又不懂的翠翠少女的心思;翠翠内心对爱的憧憬,这种含蓄羞涩,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有所顾忌。
边城的人是可爱的,他们因爱而勇敢,有时为爱而奋不顾身,有时又因亲情而对爱有所顾忌,所有的悲欢离合生死都因真挚的爱而起,而不是因罪恶邪念,最终悲剧的结局符合“爱”的逻辑,是不悖乎人性的“爱的悲剧”。
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部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
五、“纯净人性”——边城之思
1、补充对联,概括本文内容。
风声,水声,歌声,唢呐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
__情,__情,__情,____情, ____情,情情乱痴心。
2、在全文分析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小说的主题。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拜金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
3、课堂练习:请仿照下边句子用一句话点评,要求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基调。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
参考答案:《边城》是一幅斑斓的民俗风情画;《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边城》是老妪絮絮讲述的一个完美的童话;《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
4、教师总结。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5、延伸拓展。
(1)作品的结尾采用了西洋小说中常见的开放式结构,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边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作结,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无数的读者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
请设想翠翠等待的结果,按照沈从文的艺术风格,给小说续上结尾。
(2)作者为我们展示的这种“人生的形式”在今天看来有着怎样的意义?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的的性格特征;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过程和方法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多义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正确评价项羽。
教学重点 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重要文言句式;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识记常识
1、比较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导入新课。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渺小而沉重的叹息。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诗中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的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2、司马迁及其《史记》。
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鸿门宴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之后的第三年(前206)。陈涉起义之后,出身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为楚怀王所辖主力军。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读音检测。
沛公欲王关中(wàng) 道芷欲间行(jiàn)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2、指名复述故事情节。
3、梳理情节结构。
(1)、本文写的是“鸿门宴”的经过,可分宴前、宴中、宴后三部分:
宴前1-2段(战还是不战):①项羽下令击刘;②刘邦拉拢项伯;③项羽轻信“说项”。
宴中3-4段(杀还是不杀):①刘邦诡表心迹;②范增举示玉玦;③项庄舞剑;④樊哙闯帐;⑤项羽赐座。
此部分情节有三落、三起:
三落:刘邦谢罪(缓和)──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赐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脱。
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宴后5-7段(追还是不追):①刘邦趁机离席;②项王接受赠璧;
③范增砸碎玉斗。
(2)、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告密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3)、出示鸿门宴组图,学生结合图片说情节,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无伤告密;亚父定计;项伯夜访(夜访张良);项伯说情(项王许诺);刘邦定策;刘邦谢罪(沛公赴宴);范增示意(鸿门饮宴);项装舞剑;樊哙闯帐(张良召哙);沛公脱险(沛公逃席)。
(4)讨论: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点拨: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三、分析探讨,研读文本
(一)宴前:开端(1、2段)。
1、课文第一段探讨。
点拨: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2、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讨论: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二)宴中:发展、高潮(3、4段)。
1、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范增示意”,第三件事“项庄舞剑”,第四件事“樊哙闯帐”。
2、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什么意思?
点拨: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3、“刘邦谢罪”,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三)宴后:结局、尾声(5、6、7段)。
1、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点拨: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2、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点 拨: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破产而恼怒。
3、“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明确:①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②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③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④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①从座次看人物。
项羽、项伯东向坐。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②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患之,乃为高祖,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译文;刘邦率军夺取成皋,接管西楚粮库敖仓,项羽获知后,回师荥阳。)项羽在广武扎营,与汉军对峙。几个月后,西楚军队粮食供给越来越少。项羽很担心,于是做了大茶几,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派人通知刘邦说:“如果不快点投降,我就烹杀你老爹!”刘邦回应说:“我曾经与你同时接受义帝芈心的命令,我俩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想烹杀我爹,请分给我一杯羹喝!”项羽大怒,欲下令行刑。(项伯劝阻,项羽才停止行刑。)
评价:刘邦势力不足以战胜项羽,此时的刘邦还在贮备力量,所以对项羽的暴行只能忍气吞声,只不过刘邦的处理方法与众不同。
四、归纳整理,积累知识
(此部分具体内容在课件上,或者以学案形式印发给学生)
五、引导领悟,鉴赏形象
1、多媒体逐一展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引入两方阵营的主要谋士,列举范增、张良。
2、分析、总结范、张性格。
教师引导学生把范增、张良性格特点写在黑板上。
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二人的语句,教师加以点播分析。
在分析时注意语言特点的生动性,活跃课堂氛围,通过情景代入,让学生领会当时人物心理。通过分析当时人物的年龄、处境、以及人物关系,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充分让学生体会人物精神所在。
3、分析、总结项、刘性格。
教师引导学生把项羽、刘邦性格特点写在黑板上。
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二人的语句,教师加以点播分析。
通过幻灯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感受人物形象。
项、刘典型形象分析:
项羽:亲情为上,西楚霸王,以家乡为核心,25岁。
(1)项羽大怒曰: 脾气暴躁。
(2)项王许诺。 叔父半夜去敌军,项羽竟然从容应对,并且答应叔父的话,表现对叔父的尊敬。
(3)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在没有任何人逼迫下,项羽把安排在沛公军中的内奸直接说出,体现了项羽胸无城府。
(4)项王默然不应。 当项羽从心底原谅了刘邦后,项王并没有决定要杀沛公,从侧面也能看出对范增的默然。
(5)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项王曰:“赐之彘(zhì)肩。”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跟樊哙的三句对话,体现出项王并没有因为是敌军将领而敌对,反而像遇见知己一般,体现出爽快大度。
(6)项王未有以应。 樊哙一语中的,切中要害,项羽不能置一词。
(7)项王受壁,置之坐上。 当沛公溜走后,项羽并不惊讶,因为在他心中刘邦和一只宠物没有区别,走和留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刘邦:善于用人,不以寻常眼光看待别人,50岁。
(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体现沛公现在进入正轨,严肃面对当下状况。
(2)为之奈何。 作为沛公的口头禅,这句话体现了沛公本人虽然没有什么过高的才能,但是却能够及时向身边的人求助,从而创立一番霸业。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百余,体现出了沛公直接过来是为了道歉,一百多人深入虎穴,更能体现出沛公的勇气。
(4)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体现沛公的细心,为了安全保证,再次叮嘱张良。
4、项庄、樊哙等形象分析。
项庄、樊哙作为勇士双方对比。项庄每日一剑舞,但是面对叔父的保护显得碌碌无为。樊哙虽然卖狗肉出身,但是面对危机舍身护主。再对比中凸显主公性格。
曹无伤、项伯对比。曹无伤为项羽内奸,却被项羽直接出卖。项伯作为项羽季父,却被刘邦收帐下。这更能体现出二位主帅用人的不同。项伯这一人物的出现,于项羽来说,烘托了其“家族企业”观念,即使叔父夜奔敌军之中,也对其充分信任;于刘邦来说,则能体现出他任人唯贤,善于把人才招致麾下,凸显其人格魅力。
六、合作探究,明确手法
鸿门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在那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项羽的轻敌自大、优柔寡断,更是被描绘得穷形尽相、入木三分。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首先,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项羽在鸿门宴中的语言动作并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征。项羽听到曹无伤的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击破沛公军”,充分体现了其纠纠武夫的直率性格。可是当他听到项伯所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时,又立即改变了主意,答应“善遇”刘邦,并且告诉刘邦“此曹无伤言”,以至后来樊哙闯帐,礼遇有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其沽名钓誉、寡谋轻信,在虚伪的“仁义”幌子下轻易妥协的软弱性格。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邦,项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视若无睹。到樊哙闯帐,怒目而视,他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生彘肩,赐坐。这又充分展现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
其次,出色的细节描写。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座次,表现了项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弱点。古人言:骄兵必败。果然,鸿门宴上刘邦的一席谎言,竟使得他洋洋得意,失去了杀刘邦的最好时机。
此外,鲜明的对比描写。一方面表现在项羽在杀不杀刘邦这件事前后不一的态度上,反映了他的有勇无谋和优柔寡断;另一方面是项羽与刘邦的对比,反映了项羽的盲目自尊和夜郎自大的心理;再次是项羽与范增的对比,如结尾对刘邦所送礼物的不同表现:项羽安然收下,范增摔在地上,并用剑剁碎。范增的坚决果断,反衬了项羽的优柔寡断、自命不凡;范增老谋深算,更体现出项羽的幼稚轻率、不善权谋。
司马迁用传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波澜起伏的鸿门宴,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西楚霸王。
七、延伸拓展,提升能力
1、千秋功过世人说:后人对项羽的认识怎样?以下三首诗均从项羽的乌江自刎写起,但评价各异,试比较分析。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点拨: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该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点拨: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2、项、刘谁更切心意?你更喜欢哪位主帅,在日后成长过程中,更想成为哪位主帅一样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八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九
【课文品读】
一、简介《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年诞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少年时代顽劣异常,上私塾总是逃学、打架、撒谎,和一批“小流氓”(沈从文语)四处游逛,惹是生非。不到14岁就去当兵,却是一支“半匪半军”的队伍。六年时间,沈从文眼见有上万人被杀。有人戏说,沈从文是“当土匪”出身。20岁时,沈从文厌倦了“半匪半军”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想上大学。连新式标点都不懂,自然考不上,也上不起,只好在北大“蹭课”。一边苦读,一边写作。没有经济来源,冬天只穿两层单衣,生活十分困窘。
1924年12月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小说,初涉文坛。到1948年,出版小说、散文、文论等共70多本,平均一年3本,是中国最多产的作家。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在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连江青都说,她在青岛大学读书时最爱听沈从文的课。还编辑过《京报》《大公报》《益世报》等大报的文艺副刊,编撰过中小学国文课本,创办过文学杂志。他的爱情生活幸福美满──夫人张兆和是才女加美女,他们的婚姻还有一段佳话。
解放后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做一般职员:抄卡片,作讲解,为各方面打杂……文学创作从此停止。“文化~~”中先后8次抄家,无休止的检查、之余是扫厕所,到农村“劳改”。但仍写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宋铜镜》《战国漆器》《中国的瓷器》等大量学术著作,著名作家转变成著名文物学家。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沈从文热”。他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可惜擦肩而过1983年沈从文患脑血栓,左身瘫痪。 1988年5月10日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6岁。如果他晚去世半年,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培养语言概括能力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感受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第一步,概括事件理解文章;
第二步,找出美景进行赏析;
第三步,精读体味了解风俗美;
第四步,具体品析人情美;
第五步:综合概括,品析边城之美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概括文中事件,体会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老的湘西风貌如同久在深闺的少女,谱写着一曲曲古典诗意的歌谣,纯情轻柔,自然朴实。走进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便如同舟行水上,触目尽是诗情画意,今天,我们来学习《边城》。
二、整体把握
第一步,概括事件理解文章;
概括文本每部分的内容
明确:(一)边城紧锣密鼓筹备龙舟赛。
(二)两年前翠翠巧遇二老傩送。
(三)一年前翠翠巧遇大老天宝。
(四)渡口边迎婚送亲撩拨情思。
三、文本解读
认真读完文本,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呢?
生:美 。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十
一、 本课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设计:
《鸿门宴》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这篇课文,我们准备尝试着把它当做一篇现代文来来进行阅读分析鉴赏。
《考试大纲》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
1、理解(b):
①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 归纳内容要点,
④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3、鉴赏评价(e):
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项羽)、语言、动作、表达技巧(衬托)
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掌握《史记》等文学常识。
②积累文言词句知识,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赏析文中的成语故事,
2、 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②分析鉴赏文中对刘邦、项羽语言、动作的描写,辩证地评论历史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
① 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性格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①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②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二、本课教学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史记》、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
2、课文文义已自读为主,教师辅助点拨梳理文章思路,“以情节带语言” 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
3、采用讨论式学习法,学生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见仁见智,对文中人物多元化评价。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提纲:(三遍阅读法)
1、查资料,了解《史记》、司马迁及刘邦.并做相关的笔记整理 .
2、一读:查字典,扫除读音障碍,能通顺朗读,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3、二读:查注释,凭借现有的文言知识,初步了解文意。
4、三读: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思路。(提示:故事的情节)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一)让学生把整理后的有关《史记》、司马迁及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的基本史实在课堂上做相应的发言,并投影展示。评出最佳,教师最终点拨总结。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 、、、、、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先生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二)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点:
1、正音:
①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②鲰 (鲰,zōu,短小,浅陋) 生说我曰
③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
④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
⑤目眦(眦,zì眼角)尽裂
⑥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⑦彘(彘,zhì,猪) 肩刀
⑧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②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3、通假:
①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②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③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④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⑤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⑥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⑦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4、 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军霸上(驻扎)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不义也(合于义)
②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道)
③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臣活之(使……活)
拔剑撞而破之(击破、打碎)
5、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无被动标志)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吾属皆为所虏矣
④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⑤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6、文中出现的成(熟)语:
①鸿门宴:比喻暗藏杀机或另有阴谋的宴会。
②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④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⑤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三)[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旦日飨士卒(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
2、对下面加点人称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①若入前为寿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公为我献之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会其怒,不敢献
a.②④/①③/⑤⑥ b.④/①②/③⑤⑥
c.④/①②③/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3、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若入前为寿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4、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d)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12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1414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12/②⑤○14/③⑧/④⑥⑨⑩○11○13
b.①⑦/②⑤○14/③⑧○12/④⑥⑨⑩○13/○11
c.①⑦○12/②⑤/③⑧/④⑥⑨⑩○13○14/○11
d.①⑦/②⑤/③⑧○12/④⑥⑨⑩○11○13/○14
5、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b)
a.此天子气也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亚父者,范增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
(1)目似瞑,意(神情)暇甚 (2)项王受璧,置(摆设)之坐上
(3)卮酒安足辞(推辞) (4)此亡秦之续(连续)而
(5)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 (6)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7)沛公起如(往)厕 (8)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1)(3)(5)(7) b、(2)(3)(6)(8)
c、(2)(4)(6)(7) d、(1)(4)(5)(8)
7、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a )
a、 (1)因沛公于坐 (2)不如因善遇之
b、 (1)故遣将守关者 (2)君安于项伯有故
c、 (1)范增数目项王 (2)瞋目视项王
d、 (1)沛公军霸上 (2)度我至军中
8、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比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1)约为婚姻(2)沛公居山东时(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5)将军战河北(6)而听细说(7)张良入谢(8)再拜献大王足下(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a、 (2)(5)不同,其余相同 b、 (3)(6)(7)不同,其余相同
c、 (4)相同,其余都不同 d、 全都不相同。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 、①妇女无所幸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b、①素善留候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c、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d、 ①距关,毋内诸候 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0、下列诗句和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
(1)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南弟子今尚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2)将军威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3)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将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a、(1)项羽 (2)刘备 (3)杨玉环 b、(1)岳飞 (2)刘备 (3)王昭君
c、(1)项羽 (2)曹操 (3)王昭君 d、(1)岳飞(2)曹操 (3)杨玉环
(三)学生复述原文,把准备好的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内容总结,思路梳理等作业投影展示,评出最佳,教师点拨。
《鸿门宴》全文共7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即: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
第一部分(第1、2段)宴会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会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标题
幕
后
活
动
宴会前 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项伯夜访
刘项约婚
项王许诺
宴会中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明
争
暗
斗
范增示意—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项王款哙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
宴会后 沛公脱险
脱
身
锄
奸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刘邦锄奸
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1.开端: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战争一触即发。(一张)
2.发展:项伯穿梭斡旋。刘邦张良对策,项王许诺。(一弛)
3.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剑拔弩张。(二张)项王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二弛)
4.结局:刘邦逃跑,张良留谢。无可奈何花流去!
5.尾声:刘邦至军,立诛曹无伤。
二、课时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鸿门宴》这篇课文无论在基础知识方面上,还是在文章结构,思路梳理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三、作业布置:
①再次熟读课文。
②预习文本中的有关刘邦、项羽的语言、动作描写
③尝试评价文中的项羽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一)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问题设置:《垓下歌》与《大风歌》分别表现了项羽、刘邦此时怎样的心情?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垓下歌》;表现项羽兵败之后的痛苦和无奈
《大风歌》:表现他得天下、归故里沾沾自喜之情(和流露出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二、分析人物
卡尔•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不错,刘邦、项羽的性格就决定了他们自己的命运。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项羽兵败自刎乌江,而刘邦却能衣锦还乡?《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文本中就是通过任务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问题设置:
填空:(红字为填空内容)
表一
刘
邦 阶段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反映出的性格
项伯夜访 曰:“为之奈何?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沛公曰:“诺。”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善纳建议
能言善辩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 沛公北向坐(这里要简单涉及座位尊卑长幼) 小心谨慎
忍辱负重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聪明机智
刘邦锄奸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果断决绝
表二
项
羽 阶段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反映出的性格
亚父定计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大怒 匹夫之勇
项王许诺 项王许诺 项王许诺 唯亲是用
优柔寡断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项伯东向坐。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王默然不应。
自高自大
胸无城府刚愎自用
妇人之仁
义责项羽—项无以应 曰:“坐。” 项王未有以应 寡谋轻信
沽名钓誉
有勇无谋
项王受璧 项王曰:“沛公安在?”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这里有与范增的对比) 缺乏远见胸无大志
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总结出刘邦、项羽的性格特征,正是有了这样的性格,才决定了他们自己最终的命运。
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参考:曹无伤告密,范增进言,立即决定进攻;
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素不相识的樊哙的态度更是寡谋轻信;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的建议置若罔闻。
三、评价项羽:
历史自然会有后人评说,请学生欣赏下面这几首诗
(一)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包羞忍耻:可指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两件史事。
(二)
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三)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四)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从这四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人对项羽的评价是欣赏,有人对项羽是的评价是批评,但是无论是欣赏还是批评,都是站在客观立场上的。
我们对项羽应作如何评价?(学生评价,老师总结。)
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但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1、思考:“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
明确: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3.[延伸阅读]
阅读《读本》第90课《垓下之围》,仔细品味文中项羽说的三段话,并联系《鸿门宴》一文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赞美和批评这个人物的。
4.积累阅读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十一
一、设疑
课文预习提示对《红楼梦》的基本内容作过交待。假如我们从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一路学将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但是这样一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习,并没有摆脱满堂灌的嫌疑,也不能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说,不利于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无形中被常规教学所忽视了。于是我想何不就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发展作为讲课的一个切入点进行带点创新意识的教学呢?打定主意,便着手进行。
先设定本课的讲习目的:
“通过对课文人物描写的理解分析,提高学生获取,提高学生获取、感受、品味语言的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对《红楼梦》的构思艺术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式教学。”然后设定教学的过程,在预读《红楼梦》的情况下,请同学谈他对《红楼梦》的初步认识。如全书的内容,艺术价值等,都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话。其目的是,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待学生完成后,教师提示并肯定:鲁迅先生说:“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确实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品。自从它行世以来,就不知迷恋了多少读者。课文所选的第三回就初步展示了《红楼梦》高超的艺术技巧,从而把学生的学习方位加以确认。
二、激疑
在设疑的基础上,请同学读课文的预习提示。读完后,引导学生注意本段的叙述顺序,发现问题:原来,《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中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原来是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
本篇课文虽然写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但也重点交待了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次相会二人细腻而微妙的感情关系。
可以说,整个《红梦楼》中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发展能否一帆风顺,从这一回里就看出来了。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那么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描写来感受《红楼梦》高超的艺术这一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三、析疑
问题摆出来了,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阶梯性问题:
提问一:林黛玉与贾宝玉未见面以前,她了解到的贾宝玉是什么形象?
提示:王夫人的介绍,贾敏的介绍都不是什么好印象:她们都是从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出发来判定贾宝玉的。在王夫人和林黛玉母亲的眼里,贾宝玉的一切行为都与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相容的,他是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更是一个受到贬斥的人物。但由于他受到贾母的宠爱,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地位,所以成了一个特殊人物。(学生从课文中找材料并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林黛玉对他的表哥并不持什么先入为主的看法,当她舅母数落贾玉玉时,她只是“一一的都答应着”。这里一方面看出林黛玉的小心,另一方面也看出林黛玉也是一个好新之人。这就她看好她的表哥打下了情感的基础。
还有,在林黛玉的心里,贾宝玉无疑是聪明,灵动,有着不拘小节的作风,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能体会女孩心中的一份隐秘的情感(与女孩关系不错),估计能与她心有屡犀一点通。这样,贾宝玉的一切所作为就都为她所理解了。无论王夫人怎么说贾宝玉的坏话,林黛玉并不发表她的任何看法,都能以一颗平常的心来包容他。这里既说明林黛玉处事之精,更说明林黛玉对贾宝玉有一定的好感。也正是这份感情,使林黛玉和贾宝玉有了心心相应的可能。
提问二:林黛玉与贾宝玉见面以后,她对贾宝玉的印象是什么?
提示:这时的林黛玉有一个心理变化过程,那就是,先疑而后惊。
当听说“宝玉来了!”时,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点拨:还没见着,怎么又想见了呢?矛盾的心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地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点拨:真是见过吗?没有见过而说见过,可见林黛玉对贾宝玉有着很深的好感)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点拨:何以如此快速,他想给黛玉留下良好的印象!)。
教师小结:当贾宝玉出现在林黛玉面前之时,林黛玉得到一个意外惊喜:他就是林黛玉心目中的偶像。这个偶像既是形象上的又是气质上的。虽然说他他并没有见面,但是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已经俨然是彼此相知的一对了。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几个字,正是十分准确地写出了林黛玉心中对贾宝玉的默默情怀。
提问三: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以后,他对林黛玉的印象如何?
提示: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己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心有灵犀吗?)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教师小结:这一串描写都是十分见精神的。一者贾宝玉心中有着偶像的影子。不然他就不公大胆猜她是谁。二者,贾宝玉也有相当的判断力。从情态上和气质上,他感到林黛玉无疑就是他心中的另一半。所以,文章借贾母的问话道出了贾宝玉心中秘密。从贾宝玉换衣服一事来看,这既是他展现自己的表现,也是他尊重林黛玉的表现。上文说,林黛玉见了贾宝玉,觉得“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写出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好感,而这里又用贾宝玉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写出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一片真诚。真可谓两情相悦。也正是这处真诚,写出了作者的高超技巧。
提问4:贾宝玉与林黛玉见面以后,贾宝玉是怎样表达他对林黛玉的好感的?
提示:(学生朗读此段,并注意细节描写,重点)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教师小结:这是文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文字。贾宝玉为了向林黛玉表示友好,他极尽表演之能事。但是我们也能从二人的对话中体会到,贾宝玉对林黛玉喜之深,爱之切。而这一段又主要是贾宝玉通过表达自己的见解来获得林黛玉的好感。林黛玉对此也表示了默认。
提问五: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形象描写是通过什么途径表达出来的?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
提示:分别通过对方的观察写出来。加深印象。使其“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故事发展有了根源。这是文章中最为精彩的一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林黛玉进贾府已经大半天了,为何到此时才与她的相貌?这正是为让贾宝玉来观察林黛玉作准备的。
提问六:从每个性格的角度分析,他们的爱情能取得成功吗?(重点讨论文语言信息)?
从上文中,至少有三方面可以看出两个青春少年的两颗跳动的心就要碰到一切了,一是形象上,他们彼此是相容的。二是情感上他们是彼此是相容的。三是见解上他们是相容的。总之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真情,这是他们两情相悦的基础。
但是这种真情,在他们之间能不能走到一起呢?有没有可能遇到更大的波折呢?
从他们二人的性格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情感不可能是完全心心相应的。他们最终的结局绝非那么理想。他们二人绝不可能走到一起。只不过我们不会轻而易举地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教师引导:请从文中找出相应材料证明:
林黛玉听得多,听得细。想得多,想得细。行动小心,谨慎。过于多虑,自尊心太强。(对他人不会太关心)
贾宝玉过于顽劣,独立不羁。(对他人也不会太真心)(当然还有其他原因社会原因。)
正是由于二人之间的这种若即若离的情感写,增加了小说的无穷魅力。而这一点也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四、解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我们对小说的艺术构思已经初步掌握了。接着提问:这样构思的艺术价值是什么?(重点分析讨论)
教师小结:欲合而又分,欲分而又合,分与合之间,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多变,生动诱人,构思精巧。
出示材料,深入理解: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笔墨技巧(哈斯宝):
文章有拉来推去之法,已用在本回。所谓拉来推去之法,好比一个姑娘想捉一只蝴蝶作耍,走进花园却不见一蝶,等了好久,好不容易看见一只蝴蝶飞来,巴望它落在花上以便捉住,在蝶儿却忽高忽低,忽近忽远地飞舞,就是不落在花儿上。忍住性子等到蝶儿落在花上,慌忙去捉,不料蝴蝶又高飞而去。折腾好久才捉住,因为费尽了力气,便分外高兴,心满意足。为看宝黛二人的姻缘而展开此书,又何异于为捉蝴蝶走进花园?一直读至本回,何异于等待蝶儿飞来?
(林黛玉)进了荣国府,想这次可要见到宝玉出场了,不料又从贾母说起,写了邢王二夫人、李纨、凤姐、迎春三姊妹,还有贾赦、贾政,宝玉仍不出场,这又何异于巴望蝶儿落在花上,蝴蝶偏偏忽高忽低、时上时下地飞来飞去,就是不落在花儿上?忍性等到宝玉出场,急着要看宝黛相会,不料宝玉却转身而去,这与忍性等到蝶落花上,慌忙去捉,不料蝶儿高飞而去,又有何异?使读者急不可耐,然后再出场,才能使他们高兴非常,心花怒放。呵,作者的笔是神是鬼?为何如此细腻工巧?
(摘自《〈新译红楼梦〉回批》)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红楼梦》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附记:
这一创新设计的考虑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在保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打破教学的程式化常规,通过逆向切入,给学生以创新的思维模式训练。
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从来就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把这个话题交给有一定理智和判断力的高二学生来讨论,可以更多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强化主动学习意识。
本文的爱情描写无疑是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的,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能增强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把教师要教习的整个内容包容在学生的阅读与讲座活动中之中。这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最好办法。
注意事项:完成本课的前提必须保证两条,一是学生对《红楼梦》这部书多少有一些了解。二是预习工作要做得细一些。
这一教案引导学生逆向深入课文,捕捉语言文字信息,进而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认知能力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增强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强化了语文能力的训练。
附板书:
宝细心、谨慎、多虑、自尊:独立(爱己而非爱人) 分魅
黛林黛玉园中捉蝶 合力
形象相容情感相容其他相容 分
初贾宝玉欲捉不能 合无
会混世魔王、顽劣异常惫懒人物:独立(爱己而非爱人)分穷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十二
近一个月的寒假时间,为同学们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一、读书计划。阅读你喜欢的两本名著,每天写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
二、做好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你所在村庄、社区里你同龄人的读书情况。调查
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唐诗宋词选读》。注意做到:
1、先阅读,结合注解,扫除字词句障碍。
2、查阅资料,理解诗词的大意。
3、 背诵积累你喜欢的经典语词句。
4、找出疑问提出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假期里制定好作息时间和具体学习计划,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篇十三
一、 预习
(一) 预习的内容
1.通读一遍课文(默读),读时动笔勾画出生字词和多音形近字。
2. 查字词典,弄清生字词的音、形、义。
3. 有感情的放声朗读课文两遍。
(二) 要求
1.在预习单上注明文体(文学体裁注明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文体则辩明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
2. 写出应掌握的文学文体知识
3. 生字词注音并释义。
4.写出整体感知到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
5. 写出自己对文章结构和写法感受最深的理解。
6.学习小组交流对文章提出的疑问(每班以4人为1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轮流对该学的课文出一张预习题单。
7.可利用知识导学来预习当天的课文,了解本课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方便课堂的听讲,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学习
1.课堂学习提倡民主气氛,破除教师、作者的权威,可以向教师作者发问质疑,交流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 善于怀疑、敢于发问,勇于回答问题。
3.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行思考,发现问题,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质疑。
记叙文:(1)记叙的要素是什么?(2)记叙的结构是怎样的?(3)记叙的祥略是怎样的?(4)语言表达方式有哪些?(5)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小说:(1)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外貌、思想、性格、语言等)(2)故事情节是怎样的?(结构、顺序、线索、细节等)(3)社会环境如何?(背景、场所、景物、人际等)
散文:(1)文章的“形”是怎样散的?(选材、时空、语言表达等)(2)文章的“神”是如何聚的?(中心、感情、点睛之笔等)(3)文章的构思如何?(线索、结构、过度、照应等)
议论文:(1)中心论点是什么?(2)论证结构怎样?(3)运用了哪些论据?(4)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有什么语言特点?
说明文:
(1)说明对象是什么?(2)说明了什么特征?(3)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4)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5)语言有什么特点?
4.深入钻研课文,对所学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
(1)文章写了什么?(2)怎样写的?(3)为什么这样写?(4)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五、单元与学月检测
1.检测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所以检测不可怕。
2.学月检测老师出题是为了准确检测同学们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形成能力。
3.结合测评系统检测阶段学习的情况,有效帮助学生明确知识漏洞。
六、语文活动
1.每周读一篇好文章,谈谈感受,写写读后感。遨游在美文的世界里,味道好极了,有机会的话,晚自习推荐给大家,说说推荐理由。
2.每周背一篇或一首古诗文,轻松就搞定了,三年初中下来我可能成为背诵的神童啦!
3.每学期啃一部老师推荐的文学名著,这可是语文学习的精神大餐,每天有空就翻阅,不知不觉怎么就啃完了。
4.寒暑假怎么过?可以逛街,顺便调查一下街头巷尾、广告招牌上的错别字,写写调查报告,也可以当当报童,体验社会生活,如果有足够的银子可以来一次远足旅游,饱揽天下名山大川……假期太充实了。当然,顺便记下自己的点滴心情、感受,不又在学语文吗?
5.课前一分钟新闻报道,我喜欢的名言,讲个小故事、小笑话等,课堂学习的小佐料,我乐于接受。
6.每天坚持写150个正楷或行楷字。三年下来我就可以写一手好字了。
七、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1.随时携带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老师不定时检查。
2.朗读、背诵的习惯。好文章把它有感情放声的读出来,努力记住它。
3. 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做摘抄的习惯。
4. 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5. 独立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
6. 珍惜时间的习惯。
7.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