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及反思(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一
金秋时节,为了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xx实验中学首届“悬臂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大赛也将拉开帷幕。
大赛选题背景:在露天的运动场上方要安装照明灯,由于条件限制,不允许在场地中间打桩,也不能用“门吊”的模式,在场地边已经打好了柱桩,设计和制作一个悬臂梁模型,在悬臂梁的伸出端挂灯具。
科技源于生活,自己动手,发挥想象,团队合作,展现学生的风采。
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业余生活。
活动地点:七九年级公共教室(三楼)
分别评出“悬臂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创新奖、“悬臂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承重赛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颁发获奖证书。“悬臂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全能赛(创新奖和承重赛两项成绩之和)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创新奖不和提供的范例一样就可以得高分。
1.准备宣传资料
2.准备报名资料
3.准备活动需要的物品(电子秤,扩音器、书本、纸笔等)
1.前期宣传:成员深入班级内部,进行“悬臂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大赛的前期宣传工作,统计参赛队伍。
2.活动开展:各班在班长、团支书的组织下进行作品的初选,脱颖而出的作品进入学院的选拔赛,每个班出1到2个作品。
在公共教室,举办悬臂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大赛选拔赛。现将选拔赛流程计划如下:
1)主持人宣读比赛规程:本次选拔赛以团队形式参赛,每对至多3个人,也可个人参赛,晋级团队按抽签序号依次进行悬臂梁承重实验,在实验前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短的介绍,包括悬臂梁的重量(不要太重),悬臂梁承重原理以及悬臂梁实验中的最大承重量等。
2)对选手作品进行承重。方式为由参赛者自己决定放重物的数量,悬挂重物后需要保持5秒,一旦倒塌则成绩作废。由评委会核实各组悬臂梁所称重量。
3)评委打分,点评。现将评分标准公布如下:
评分方式:总分=承重分+创新分
承重比=悬臂梁承受重物的质量÷悬臂梁自身重量。
承重分=k承重比悬臂梁长度(k是1/cm)
创新分=结构设计分+做工精细分+美观分+材料分
创新分一共40分由评委打分,取其平均值。
带好作品参赛,每班选一个最轻最结实的作品参赛
附件
1.制作要求:
制作材料:饮料吸管(内径4mm,长20cm)足够多,透明胶带,细线,剪刀,铅笔,白纸,多用胶,胶枪。禁止作品中含有铁丝、木棒、水泥等,一旦发现有其他违规材料则失去参赛资格。
2.承重过程:由各组代表首先测出悬臂梁的长度,质量,将其固定在如图所示的实验台上,悬挂重物实验,测出最大承重值。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二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三
为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贯彻落实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物理教研室在教务处、理学院领导下,继续面向全院工科学生开展第18届大学物理科技创新活动。相关事宜如下:
全校20xx级开设大学物理的理工科学生。为保证活动的参与范围和活动的质量,大学物理“四小”活动纳入到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
(1)了解物理知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科技文献阅读与撰写能力;
(3)培养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
(4)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和程序编写能力。
1、案例分析写作方向:(优先评奖,加分)(附件1)
(1)案例取材的范围:物理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物理学原理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中的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解释等。
(2)案例分析写作可以是物理学单一知识点问题,也可以是多个章节、多个知识点的组合,不要太复杂,要有相关的公式推导或计算,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
(3)每位学生要完成1个案例。
2、小制作方向(包括演示仪器制作、趣味电子制作、演示动画制作与计算机程序设计等)(优先评奖,加分)(附件2)
(1)要求学生在已学过的大学物理知识中,针对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进行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的演示仪器的制作以及针对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发明创造;
(2)制作范围:学生可进行演示仪器制作;利用计算机软件(如flash、matlab等)制作物理现象演示动画或针对某一定律的计算机辅助程序;能进行趣味声、光、电现象演示的电子制作等。
(3)学生自行结成小组(一般为2~3人,根据任务的工作量确定),填写设计申请书,然后由任课教师进行初审,教研室终审,确定制作后由任课教师负责全程指导(包括下学期)。下学期完成制作。
(4)学生制作过程中所需材料由学生申报给指导教师,最后由实验室集体采购,制作所需的材料费由学校资助;确需自行采购的,要经教研室同意。
3、小论文、小读书报告方向:(任课教师自定)
(1)学生任选有关力学、热学、电磁学方面与生活和工程实际相关的内容,以公开发表论文格式写出相应论文或读书报告。
(2)字数不少于1000字,不多于3000字以内为宜。
(3)a4纸、标题采用三号、正文小四号宋体、打印。
(4)写作格式参考:《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论文格式或其他公开发表的学术刊物规定格式。
(5)学生在写作时,所查阅的相关参考文献,必须在论文或读书报告的结尾列出参考文献的名称以及参考的页码等。
4.时间要求与说明
(1)案例分析、制作方案、小论文写作时间:从即日起,截至6月14日;
(2)案例分析、制作方案、小论文要求:制作方案一式三份,其它一份,双面打印,同时上交电子版(word格式),电子版文件命名方法,班级+姓名,例:。
(2)制作完成时间:下学期开始至11月15日前完成;
(3)小制作地点:物理演示实验室;其他选题完成场所自行选择。
通过审查的学生,并能够遵照设计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制作,此项作业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满分记10分。对其中优秀的案例分析、制作方案、论文、读书报告进行评奖,颁发荣誉证书,此项成绩记满分,并有额外加分。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四
“趣味物理制作——够智慧你就来”
初中物理是一门启蒙教育的学科,让学生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实验是初中物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通过实验,可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与勇气。
趣味物理制作是一种我们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点,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用学生常见的物品和生活用品为实验器材,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让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个适合初中所有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目的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增加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物理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活动前,同学们分好组(建议2-4人一组),按照附录选择好小组要进行的趣味实验题目。老师会在学生动手操作前,给学生做好知识指导,指导同学们做好材料的准备和知识准备!并且要求学生在给定时间内完成制作!
学生小组成员,若干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负责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
篮球场(物理实验室)
初二下期中考试后(五月中旬)
七、活动
按照附录中所给制作选择一个,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取材和完成制作!最后进行集体表演!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五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突破】首先认识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想,激发兴趣。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
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六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能列举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感知重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了解重力的重心。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
(2)通过体验和观察,感知重力方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能力;
(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设问释疑,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
(2)通过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重力”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但比较琐碎。我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以知识为载体,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勇于表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主动建构与重力有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物理课堂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节课,通过设置与学生认知不同或认知匹配的情境,培养学生发问意识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及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从而通过质疑、对比分析等环节,得出结论,提高探究能力;通过“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应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教学重点:
(1)学生经历自主建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过程,认识重力;
(2)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创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引导和驾驭;
(3)学生描述“重力方向”过程的教学。
学生:弹簧测力计、质量已知的钩码、重垂线、铁架台、细线、金属组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一端装有铁块的粗细均匀的管子、不规则形状的纸板、细线
本节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学生有着丰富的体验和感性认识。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创设对话平台,促使学生主动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从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面,感知重力、认识重力、描述重力。“重力方向”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实践活动等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认识“竖直向下”的含义,为后续知识压强、功、机械效率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