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乡镇工作情况报告(九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一
中央、省委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条例》《实施办法》作为市、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遵循,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做到两个融合,一是与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融合,把学习《条例》《实施办法》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深刻领会、把握核心要义,抓好贯彻落实;二是与当前农业农村实际工作开展相融合,真正把《条例》《实施办法》作为指导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精髓,确保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工作要求,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党的农村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建立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县、乡、村”三级书记直接抓乡村振兴工作格局。组建了产业、文化、组织、生态、人才5个乡村振兴工作专班。聘请河北社会科学院编制完成了《**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5个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2019年4月23日,召开了以“打基础、优环境、强三农”为主题的全市乡村振兴推进大会,对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安排部署。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会议推动、指导调研、通知简报、检查考核等多种手段,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2019年11月8日,召开乡村振兴考核指标和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进展情况调度会,督促各相关部门确保年底前完成乡村考核指标和农村人居环境年初规划项目。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发展科技农业。在新发地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的基础上,2019年,组织硕诚、新发地两个现代农业园区分别成功申报了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及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同时,硕诚园区又申报了2020年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聘请了河北农大2名教授为首席专家,其他果蔬相关专业和流通专业的专家、教授为成员的两个专家团队,打造**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通过驿站平台,引导全市蔬菜扩大种植面积,强化果蔬高新品种和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我市水果、蔬菜绿色高效发展。
依托科茂种业繁育基地,大力建设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充分利用科研育种能力以及与院校联系密切的优势,建设小麦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示范基地,开展小麦产业试验、示范和北方冬麦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公关,研究小麦新品种选育、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促进小麦生产由重产量向绿色高效高产方向转变。
2、发展绿色农业。一是积极实施冬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项目。2019年共实施6.5万亩,项目累计投资945万元,项目实施面积13.5万亩,实现节水675万m3。
二是强化施肥技术推广。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组织技术指导员、专家组成员下乡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通过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健全智能配肥站、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科学施肥技术、引导农民进行有机肥使用等技术措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明白纸、图册2万余份,建立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示范基地5个、核心示范区2100亩,推广各类配方肥1100吨,缓控释肥6000吨,面积15万亩,依托100户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全市亩均减肥2公斤(折纯)以上,降低肥料投入成本5元以上。
三是大力推广节药技术。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提高病虫预报到位率;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推广科学施药技术,提高精准用药水平;推广新型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2019年,全市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9%,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9%,全市农药使用量降低2%以上。
四是大力宣传地膜回收。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加大0.01毫米标准地膜的推广力度,同时宣传、发动进行地膜捡拾回收,积极探索地膜污染解决路径,切实解决白色污染问题。2019年全市地膜用量91.2吨,回收量为75.8吨,回收率为83%。
五是抓好林业生态建设。2019年以“做强生态支撑,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服务协同发展”为中心,为雄安新区打造绿色屏障为首任,根据《**市雄安新区周边绿化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大力开展白沟河生态林带、环雄安生态林带、生态片林建设,实施规模造林、村庄绿化及农田林网、堤防绿化、高固路廊道绿化,2019年实际绿化面积21535亩,完成任务面积的107.6%。
六是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105家规模养殖场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带动了全市所有规模养殖场、白沟河两侧一公里内养殖户、方官生猪密集区和新城蛋鸡密集区的321个养殖场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全市养殖场户的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基本解决了养殖污水直接外排和畜禽粪污随便堆放的问题;建成了年处理3万吨畜禽粪污,年生产有机肥1万吨的粪污处理中心1个,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率达到了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2%,超额完成了年度75%的任务目标。
3.发展品牌农业。确定**黄桃为我市优特农产品,制定了《**市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方案》,全力打造**黄桃特色品牌。目前,黄桃作为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和韩国3个国家。
依托**市科茂种业有限公司,针对“中麦175”小麦品种锌元素含量高的优势,加工富锌小麦面粉,打造富锌小麦品牌。目前已开始批量生产,主供京、津、保等大中城市。
4.发展质量农业。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级精品园区2家,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企业6家,认定品种20个,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68.1%。蔬菜种植标准化覆盖率为74.1%,创建省级标准化养殖场一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场15个,规模养殖场110个,畜牧业标准化率为77.3%。标准化养殖覆盖率平均值为72.1%。
优化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按照粮—经—饲的结构要求,今年发展苜蓿3000亩,青伫玉米8000亩,鲜食玉米4000亩;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今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20名,市政府出台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组织申报省、**市级示范农场4家。落实市财政扶持资金,按照新型经营主体财政扶持项目实施方案,已实施完成。
(三)深化农村改革
1.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止目前,全市13个镇、办事处、409个行政村,已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设置量化、“三会”同建工作,已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的村数220个,占总任务村数的53.8%。
2.充分运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在2018年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回头看,督促各镇办事处,针对遗留问题制定扫尾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争取达到应确尽确,不留死角,要求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防止镇村将证书滞留,同时,全力开展档案整理工作,及时进行扫描。完善确权数据库成果、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系统的运行和规范运作,为土地流转,抵押担保,惠农政策落实等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3.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自然人向法人农业转变,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现代农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36.8%,发展、扶持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经营模式和服务体系,推进规模经营。根据省**市空壳合作社治理方案,制定了我市实施方案,加强对合作社的排查,协调各部门、各镇、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一方面,坚决查处非法集资,另一方面,清理空壳社,规范合作社运营,从而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4.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工作支撑。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平台,完善科技示范推广体系,重点推广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工作需要,加强推广体系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优化农技推广区域站运行机制,健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
(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按照“全域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构建产城一体、区域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现代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市龙安泰集团智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荷兰英姆普公司(igmpr)签约合作,将引进荷兰最先进的花卉和园艺设计、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水肥一体以及管理培训等农业技术项目,促进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河北新发地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开始建设,总投资20.3亿元,占地636亩,新建原辅料库、中央大厨房、超市统仓加工配送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成品冷链仓储区、物联网智能集配平台、检验检疫中心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年加工配送能力18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5.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岗位2100余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4600余个。二是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我市建成市级以上园区8家,其中省级园区2家,**市级精品园区2家,**市级园区4家。园区总规划面积15万亩,实际建成5万余亩,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1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取得地理标志1个,注册“昊龙农业”、“青沃谷”等商标7个。以肖官营镇的冀康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打造采摘观光休闲农业精品旅游区,2019年又投资2400万元,建设占地246亩砖混温室大棚72个,以义和庄村为核心发展5000亩三膜西瓜种植基地;以军城办事处平安店村为核心,通过村庄民居翻建、改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水上乐园和生态餐厅,流转周边土地3000亩,建设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园区建设极大提升了农业的科技支撑与管理水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渠道日益壮大。建设电商平台,推行农业经营网络化,大力引导企业建设、利用电商平台,推进农业电子商务,推动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淘实惠在我市建立了409家服务站点,实现了农村电商全覆盖,平台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河北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在搞好农产品市场批发销售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实现了线上和线下销售结合,冀康、碧照轩、硕诚、青沃谷等现代农业园区及同兴农林畜牧有限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和微信平台,扩大了销售量。
3.休闲、观光农业得以快速发展。组织现有省级星级休闲农业企业针对自身特点,大力开展采摘、科普、农家乐等项目,吸引京津及周边群众进行休闲、观光、采摘。筛选出包含青沃谷现代农业园区、冀康休闲农庄、杜村梨花节、硕诚现代农业园区在内满足游客春季赏梨花、玩采摘、品美食的精品休闲农业观光线路1条,并入选河北省37条春季赏花观光线路。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建设,冀康园区被评为四星级休闲农业园区,硕诚园区被评为四星级采摘园,青沃谷园区被评为三星级采摘园。
(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在近几年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以我市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清洁行动、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美丽庭院建设、村庄规划编制等十项专项行动,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上半年我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省位于第二十七名,在**市位于第一名。2019年6月4日,**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市委副书记闫继红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0月24日我市代表**市接受了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的考核验收。
1.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机制。6月1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善美环境卫生有限公司、**亢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两家保洁服务公司,招聘保洁员910名,对我市409个行政村全部实行农村保洁和垃圾收集市场化运行模式。共建设地埋式垃圾台站998个,购置垃圾压缩转运车辆47台,基本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每日清运垃圾290余吨。将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转运到市垃圾处理场规范处置,实现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全覆盖。
2.大力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乡村路网方面,2019年农村路网改造提升104个村,里程69.4公里。农村村内道路方面,投资7500万元,新修改造全市13个镇办215个村主次干道142.5公里6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全市域村庄主街道硬化全覆盖。
3.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和亮化行动。投资3000万元,在继续深入开展“五清三建一改”行动基础上,对全市县、乡道路两侧可视范围村庄外立面及村庄主街道两侧、雄安新区周边乡镇所有连村道路可视范围村庄外立面及村内主要道路两侧,按照统一风格,进行乳胶漆粉刷改造337万平方米,并适当绘制文化墙,实现村庄美化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全市农村整体风貌。投资516万元,安装路灯9117盏。在各村主街道两侧、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场所安装、更换照明设施,实现村村亮化全覆盖。投资505万元,种植乡土树木92061棵,进一步提升农村绿化水平。
4.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把美丽庭院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截止目前,已成功创建美丽庭院36200户,精品庭院5621户。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
5.全力推进厕所改造工作。我市属于二类县,在全面实现卫生厕所达标的基础上,坚持自我加压,主动提高改厕工作标准,并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提升改造。2019年上半年安排第一批无害化厕所改造17000座。2019年11月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又安排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15000座。全年累计安排无害化厕所改造32000座。财政用于改厕资金达到6400万元。
6.突出抓好高铁高速沿线环境集中整治。共清理历史积存垃圾100余处,清运垃圾500余立方。安装路灯400余盏,植树11万余株。建成小游园55处,小菜园129处。同时,将沿京石高速、京石高铁的村庄面貌提升列入乡村振兴同步打造,新打造梁家营廊道绿化节点、紫泉河景观河道两个生态景观节点,新建成前曲堤、赵辛庄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
7.稳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按照《**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纳污坑塘整治专项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了白沟河傍水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处理站5座,处理能力360吨/日,建设配套管网40106米。此外,方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程扎实推进。
(六)推进农村文化振兴
1.夯实基础,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市13个镇、办事处建成了28个综合文化站,409个行政村建成了农家书屋,补充图书40082册,让农家书屋成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建成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409个。210个行政村建成了农村文体广场;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已完成5170户;409个村的“村村通”大喇叭工程已经全部完成。为各村配发了锣、鼓、镲等文艺器材560套,舞蹈演出服装100套,并为每村配备了音响设备。各村街建起了文艺活动组织。
2.扶持队伍,文艺团体不断发展壮大。实施基层文艺骨干培训计划,组织举办了广场舞、书法、舞蹈、绘画、戏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人数达到1000余人。对在群众性文艺活动中形成的小型演唱班子和具有相应规模的大型文艺社团,给与器材支持和业务指导,使文艺团队不断上水平、文艺队伍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辛桥艺友戏曲歌舞团、杨漫撒友德京剧团等20多个定期活动的小型演唱班。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挖掘整理7个类别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申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县级非遗项目已达33个。其中石辛庄古典音乐会、上四调、南乐会、大义店冰雹会非遗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挖掘新项目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原有非遗项目的保护、支持力度,每年都组织多次不同形式的非遗展示,参与者越来越多,使我市的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
3.文化下乡,庆祝活动丰富多彩。以庆祝建国70周年为主线,积极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切实营造热烈喜庆的社会氛围。开展了“悦读分享”读书会5期;“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32场;戏曲进校园20场;“文艺彩色周末”20期;戏曲下乡演出206场。
(七)推进农村生态振兴
为消除**东西部地区落差,实现全市均衡发展,先后投资32159.2万元,实施了京白、高固沿线等“百里画廊”绿化美化工程。在高固公路、京白公路、112国道、十白公路、107国道两侧各建设100米绿色长廊,绿化面积13200亩。在重要区域和交通枢纽突出打造景观节点。在冀康农业园北门户、南门户、s030线**市南市界、铁路桥节点、x301与涿白路节点、张贲营节点、十白线**白沟交界节点、g112与京白线交叉路口节点、肖官营红绿灯、八堵墙路口等,用花草打造雕塑,建设景观岛。增强了乡村主通道的景观效果,缩小了城市绿化落差,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八)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保障
优良的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保证,目前我市村两委党政一人兼达到261名,占比64%,50岁以下正职干部282名;高中及以上学历326人,占比79.7%;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人才315人,占比77%;支部书记“四个结构比例”均高于省市要求。2019年,重点创建提升60个“三带六区”党建示范典型,目前正在有序开展。为有效改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投入4000万元,打造了“两个代办”升级版,已有婚姻登记等15项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代办,全市13个镇、办事处409个村全部建立了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室)。出台了《**市农村信访安全稳定工作奖惩办法(试行)》,市财政拿出500余万元,对实现市委确定的全年未发生信访、安全、稳定问题的村街全部兑现奖惩。
(九)全力打造省级乡村振兴核心区
基于**市区位独特优势和坚实工作基础,按照“全域统筹、重点打造、精品示范、辐射带动”的原则,长远规划,分步推进,确定了全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工作基础上,先期构建“一片四线五点”的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一片”:以肖官营镇连片14个村、“四线”(京石高速沿线、京武高铁沿线、京白路沿线、高固路沿线等四条重要交通干线)、“五点”(张六庄镇镇区、泗庄镇镇区、东马营镇镇区、军城办事处平安店村、辛桥镇连片村(范庄子村、陈庄子村、柳庄子村)。
(一)农村产业发展层次仍待提升。主导产业不优不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仍待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市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也不平衡,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三)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厕所清掏及粪污处理、树木养护、公共设施维护工作亟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四)群众观念亟待改变。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根据当前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我市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分析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前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下一步,我市将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聚焦2020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把更多的资金、土地指标向“三农”倾斜,细化各项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扎扎实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抓好2019年项目扫尾基础上,再实施一批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1.坚持质量优先,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总结历年改厕成功经验,持续改进施工质量,优化改厕技术模式,在高质量完成2019年度已招标采购的32000座厕所基础上,再完成15000座以上改厕任务。确保改一座,成一座,能用一座。
2.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提升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对尚未完成主街道硬化的村进行主街道硬化改造,对破损严重的路面进行翻修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通行条件。
3.实施村庄美化工程。对乡级以上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墙体外立面进行巡查,对未实施美化改造和施工时间较长、美化效果较差的墙面进行喷涂粉刷,并按统一风格补文化墙,实现全市域农村主干交通美化全覆盖。同时,选取一批基础较好的村,采取先进工艺,对主街道等重要节点实行高标准美化改造,提升美丽乡村颜值。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新发地等龙头企业、大市场,立足于服务京津、保障雄安,努力调结构、增效益、提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
1.调整结构。适度压减高耗能低质低效农作物面积,增加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园、农业规模化产业基地和生产绿化面积。
2.增效益。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新发地食品加工产业园为载体,立足粮食、蔬菜、畜禽等主导产业资源优势,扶持蔬菜、豆制品、面粉和方便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3.提质量。进一步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产品生产标准,扶持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提升计划,培树黄桃、肉鸡等区域公用品牌。
(四)抓试点示范,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线和示范点
借力京雄高速、荣乌新线、东方路东延等一批大项目,立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继续打造“一片四线五点”省级乡村振兴核心区;打造方官镇14个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结合交通通道建设,再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线。通过率先全面高标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打造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引领带动周边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
(五)抓农村创建活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在全市农村开展“美丽庭院”、“四村联创”(美丽乡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产业强村)、“五进农家”(医疗进农家、法律进农家、社会保险进农家、金融信贷进农家、农艺服务进农家)等系列创建活动。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二
市政府督查室:
根据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呼党办通〔2021〕11号)部署要求,对标《xx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牧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呼党发〔2021〕5号,以下简称《方案》)目标任务,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市乡村振兴局认真研究制定了《xx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督查工作方案》,对各县区(开发区)开展了督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此次督查由市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开展,联合市教育局、医保局、住建局、水务局等共10人组建了督导调研组,从7月26日开始,采取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入户调查、走访企业的形式,先后督导调研了xx、xx、xx、....共10个县区14个乡镇,其中:入户走访共计73户。
通过督查发现,各县区(开发区)均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部署要求,对照《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举措,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构建完善帮扶救助机制,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产业,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有序推进衔接乡村振兴。
(一)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开展情况
1.监测情况。各县区(开发区)认真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聚焦脱贫对象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制定了《关于建立防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方案》和《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工作实施细则》,坚持“把情况摸排准确、把问题整改到位、把措施落实到户、把制度机制建立起来、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具体要求,深入开展了全面摸底排查和动态调整,加强数据监控、建立监测台账,着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强化防贫保障,坚持守住守牢返贫致贫底线。
2.帮扶情况。在产业帮扶方面,各地区(开发区)大力推动产业扶持、提升就业服务。如:开发区按照“公司+贫困户+政府”的产业帮扶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脱贫户和低收入群众增产增收。再如:xxx县按照《和xxx县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利益联结方案》,通过“xx+牧场+青贮玉米种植”“正大+生猪代养+收益分红”“盛健+美羊基地+贫困户奶山羊育肥”等六种模式,多措并举稳定带动贫困户增收。在就业帮扶方面,各县区(开发区)建立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有效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创业服务、提供就业指导、设置公益性岗位为主要就业帮扶举措,大力鼓励脱贫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
3.金融保险和社会保障情况。各县区(开发区)积极落实防贫保,为脱贫户、监测对象和有意愿的一般农户缴纳了防贫保险,并对符合纳入低保条件的办理低保并按时发放保障金。对因大病或长期慢病及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及时列入临时救助范围,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摸底排查,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推进低收入人群综合保障工作。同时,规范开展贷款展期和无还本续贷工作,为脱贫群众发展产业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稳定增收。
4.推进京蒙协作和社会定点帮扶情况。京蒙协作方面,2018—2020年,xx县共接收京蒙帮扶资金xxxx万元,实施xx项协作项目(列入xx市协作项目xx项、门头沟区协作项目xx项);2021年,安排实施34项项目,资金达xxx万元。(24项市级项目资金xxx万元,10个区级项目资金xx万元);通用集团定点帮扶方面:2012年以来,xx通用技术集团持续定点帮扶xx县,资金共达xxx万元;2021年,该集团实施产业扶贫、民生保障和教育扶贫等措施,出台“中国通用技术集团2021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帮扶项目9项、资金项目7项,共xxx万元。
5.落实脱贫地区过渡期政策情况。各县区(开发区)均能够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落实教育扶帮扶政策,如:xxx县着力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前教育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建董家营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及新营子小学食堂及宿舍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秋季学期可投入使用;投入xxx万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工程,使xx所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优化;同时,新招聘xx名教师;落实xx市乡村教师生活补贴政策,目前对xxx名乡村教师共计发放助xxx万元;累计发放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职高)阶段各类住校补贴共xxx人次xx万元;建立了辍学生月报告制度,完善了“控辍保学各类数据库”,目前没有辍学学生,对x名建档立卡残疾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落实雨露计划补贴xx人xx万元。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如:新城区认真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对慢病签约患者,家庭医生团队每季度进行随访,累计入户随访xx户xxx人次,重点做好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贫困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一个月4次面对面随访。持续推进农村房屋安全排查工作,如:xxx县共排查农村住房xxx套,对排查鉴定存在安全隐患的xx户进行危房改造,可在x月底前投入使用。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情况
1.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情况。各县区(开发区)以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为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旅游产业,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牧业生态绿色发展,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播种面积,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开展农业托管服务,扶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如:xxx县在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推进xx中国乳业产业园(工业板块)智能制造区大低温板块项目、xx中国乳业产业园(创新板块)全球研发中心、xx中国乳业产业园(创新板块)全球质量中心三个项目的建设,推动乳业产业链带动效应,提升乳产业集聚度和产业水平。xxx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屠宰加工生猪xxx万头,目前,美羊牧业四个基地养殖奶山羊xx万只,日产奶x吨。正邦农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约x亿元于2021年x月份已开工建设五场、六场、七场、八场,五场和六场基础全部完工,建成后养殖规模达到x万只,预计年底全部完工。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成4a景区4家,3a景区3家,星级农家乐7家,其余景区景点也在积极筹备a级景区申报等相关事宜。完成x沟、x沟等村的旅游规划。在发展农业种植养业方面。如:x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x万亩,耕地生产能力普遍提升。落实我市“八个百万”工程,持续做优做强玉米全产业链,打造优质玉米高产稳产种植区。2021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超过100万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农村土地确权面积的32%,稳定发展种植葡萄7000亩、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x万亩,建成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5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x处、规模化肉羊养殖场x处、集中连片鱼塘xx亩。
2.强化易地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情况。清水河县在做好搬迁人口产业、就业帮扶的同时加快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完成益民小区供热管网工程,益民小区道路、排水管网及绿化工程等2项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中。扶贫车间土建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竣工后可进一步提升搬迁人口就业率。和x县制定了《和xxx县2021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经营的发展模式,拟在盛乐移民新村集中安置点发展肉牛养殖业,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其中财政资金xx万元,企业投资xx万元,每年至少可获利xx万元用于全县易地搬迁人口。在xx个集中搬迁安置点均建有党组织(村党支部)和党员活动室,x名中共党员易地搬迁贫困户,均纳入搬迁地参加党组织活动,搬迁户与当地村民等同管理,确保搬迁群众参与安置点管理、治理工作。在x个集中搬迁安置点设置配备了x名网格员,及时掌握搬迁户诉求和生产生活需求,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易地搬迁贫困户同其他村民一样享受到社会公共服务,遇事有人管,实现了社区管理和社会融入均等化,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3.完善扶贫资产监督和管理机制情况。为充分盘活、用好扶贫资产,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各县区(开发区)对2012-2020年扶贫资金形成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并建立了“公益类、经营类、到户类”三本账,积极推进扶贫资产确权,对扶贫资产分类确权登记,理清了权属关系。
4.争取政策情况。xx县被列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应享受重点帮扶县各类政策。目前,除收回资金政策之外,其他方面还需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帮扶的支持力度。
(三)落实机构调整优化推进任务举措衔接情况
1.在推进机构改革和人员队伍衔接方面,按照自治区和我市调整扶贫机构职能有关部署要求,x月30日前我市各县区完成了乡村振兴机构挂牌。
2.在开展系统干部学习教育和培训方面。各县区(开发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了致贫返贫摸底大排查工作培训,开展了健全防止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政策解读,确保扶贫系统工作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工作重点。如:新城区组织开展了x期主体班、5期专项培训、5期专题班次、6期专题讲座和x次基层宣讲,共培训xx人次。
3.在积极谋划和推进乡村规划衔接方面。各县区逐步开展规划编制,组织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谋划“十四五”项目,初步形成“十四五”规划项目清单,为规划编制提供有力项目支撑。如:xxx县完成了xx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其余城关镇的xx村、x村、x村、xx镇的x村、xx经济园区的第一农场、第二农场、第三农场8个行政村随城区统一规划。
4.在统筹协调、积极推进消费帮扶方面。各县区扎实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工作,积极开展以扶贫企业、合作社为单位的产品认定工作,联合市、县消费帮扶集采展销服务中心,切实发挥“集采展销服务中心”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各带贫企业(合作社)开展形式多样的大中型农产品展销会和产销对接活动,集中推介、展示、体验、销售特色农产品。如:xx县帮扶产品共认定成功xx家供应商的x款产品。目前,消费帮扶专馆已建设运营;线下专区已建设,线上专区正在申请域名阶段,预计x月底开始运营。托县有9家企业xx款产品被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扶贫产品。今年x月,设立了扶贫产品消费体验馆,线上注册了“托县侬优鲜食品店”、“侬优鲜商城”,销售本县扶贫产品。目前,扶贫产品在线上正常销售,效果较好,全县扶贫产品累计销售xxx余万元。土左共有xx家企业xx个产品进行了申请认定,x家x个产品已经通过认定,其他企业产品正在逐级审核,并在人流密集地建设5个消费帮扶集采点、8台消费帮扶智能柜。同时以“菜单式”、“订单式”消费帮扶模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目前,总销售额达到1491万元。
5.在防灾减灾等应急处理工作方面。各县区(开发区)根据按照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切实健全防致贫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细化了工作举措,明确了责任单位,排查范围、排查内容,积极调动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定期深入脱贫群众家中,及时监测其生产生活和收入情况,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落实帮扶,实行动态调整。
1.专业人才短缺。真正熟悉“三农”工作的农业科技人才、实用人才缺口较大,后备力量储备不足,在发展农村产业、优化农村布局、盘活农村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方面还缺乏人才力量的支撑。
2.资金支出迟缓。资金从市级下达后,县乡村项目评选评定、绩效目标申报、工程质量管理、产业发展运营等方面工作滞后,极大的影响了项目申报、入库、实施等工作,影响资金拨付进度。
3.内生动力不强。一些地区个别低收入的边缘户、监测户,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依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完全地彻底地激发出来。
1.进一步拓展“三农”人才培育。常态化组织先进地区以及农业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乡村产业振业深入开展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人才培育平台和支撑体系,建立合作新模式,做大做强区域产业,助力各地区依托各自资源禀赋,聚焦各自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逐步形成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支撑的融合发展模式,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
2.进一步丰富“三农”项目格局。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围绕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就业帮扶、消费支撑方面,不断强化“四类基础支撑”,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密切利益联结机制、规避发展收益风险,打通产供销各个环节,推动项目尽快实施、资金尽快拨付。同时,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和地条件,认真谋划规划一批“十四五”规划项目,确保衔接帮扶资金与规划储备项目无缝衔接、应拨尽拨,实现财政资金最大最好效益。
3.进一步深化“三农”政策宣传。选树一批自强不息、增收致富的优秀典型,激励引导广大农村群众通过生产和就业致富增收。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大力激发农户积极劳动,努力改善生活的动力。深入宣传宣讲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党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了解掌握农民群众思想动态,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引导群众崇尚健康文明新风尚,组织动员群众加快发展,就业兴产增收致富。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三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四
2019年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19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 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一)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进一步抓好资金整合,建立专项资金库。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握紧拳头,突出重点,扶持重点产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工商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缓解农业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制度管理库。加快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动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三权分立,加快我县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进程。探索成立土地合作社,通过成立土地合作社,将土地集中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破解租地难、地难租的难题,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规模经营打造整齐美观的农村住房。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五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配置,朔良镇立足地区特色,整合地区资源优势,围绕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简要报告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些情况
(1)以三清三拆为线索,提高乡村风貌。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在开展乡村风貌提高三清三拆的百日攻势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备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备工作地图、一个露台、一封信、一个评价)为线索,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势活动期间,全镇共投资25万元,村垃圾清扫206吨,清扫混乱堆放1931处,去除池塘淤泥等149处91吨,拆除混乱建设370处2701㎡,拆除广告招牌34个,农村危险住宅37栋1246㎡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工作配置和安排,我镇基本整备型村庄数量为13屯,杏花村百刚屯、那腾村塘屯、那腾村耀屯、宝达村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贡屯、南立村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到目前为止,13个已经开始建设,开始率为100%。13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11个屯已经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剩下杏花村百刚屯、南立村朝屯两个村庄规划也报告了住宅建设规划部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整顿住宅基地,创造清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期管理机制。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委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开展,抓住效果,镇村分别设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执行各项工作责任。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会议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3)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训练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下乡治理的运营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开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文件齐全。
(1)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提高大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加强大众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各村实行党建制度监督,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实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组成员加强村党建联系和法治工作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工作绩效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的执行力度。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础管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效果。同时,优化人民调停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停委员会、警联合调动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停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进民主法治村的建设,努力实现民主法治村的全权复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复盖率和目的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企业,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解决。
一是调整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有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感,合作,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调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整会议制度的常态化,定期召开调整工作例会、研修会和推进会,分析、研究调查矛盾纠纷,整理、报告。
三是完善阶段性调整制度。从村级开始逐步调整,逐步报告。根据法律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移到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查系统。调查方式采用拉网式、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调查效果以调查准确、排列快、报告及时为基准,真正实现城镇不漏村、村庄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矛盾纠纷信息准确,情况清晰,底数清晰。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高层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店建设,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大众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于乡风文明,保持乡愁记忆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相帮助、邻居守望的朴素民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纸巾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进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相继派出3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朗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种表演指导。
1.基础设施的弱点。朔良镇是我县偏远的山区乡镇,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辅助设施较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大众卫生、法制、自治等意识不强,还有很多封建习惯。
1、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依托脱贫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引导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地区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坝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抓住农村风俗,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大工作的陈规陋习,确立文明新风。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六
根据xx通知,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落实,现将工作推广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村级党组织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整体部署和要求,严格履行党治党主体责任,科学规划全面从严治党,全面领导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严格按照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由党员担任。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均占一定比例。不断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讨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制度。二是村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制定《xx乡村村民诚信管理办法》,指导各村组改善村规民制度,强调村民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乡党委政府支持村干部,要求村干部乡村管理新的抓手,以村干部授予许可的形式,保障村干部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权力,全面改变传统村干部不愿管理、不愿管理、不能管理的尴尬局面,逐渐实现了全乡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三是严格执行村务公开申报制度,乡纪委领导各村监委进一步执行和完善村务公开申报,进一步确保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执行,促进全乡各项工作开展。四是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基础,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阵地作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不断优化村两委班级结构,选择优秀村级力量,每年及时分配3万元村级事务经费,确保村级机构正常运行,同时积极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全乡主要以参股红利和自主经营两种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12个村收益均达3万元以上,参股红利有xx村、xx村、xx村、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xx村、xxxxx村、自主经营的12个村
(二)发挥党员在乡村管理中的先驱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结合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组织党员宣传党的好政策,做好党的麦克风,切实落实党的政策。同时,不断发挥党员先驱模范作用,促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集中力量,在乡村管理中强调模范。
(三)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认真执行基层负面要求,切实做好乡级研究,明确原则、构想、方法、措施等,组织村级会议安排,消除长会、吵会、没有实质效果的会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不断规范无纸化办公程序,管理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和手机办公通,逐渐实现大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四)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一是进一步选择强村干部,确保组织强大,目前xx村缺乏主任、副主任和xx村党总支书记,下一步提高人才排放力,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补充工作,不断完善基础阵地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一约三会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执行,确保群众形成合力整治村级事务的力量。
(五)丰富村民协议形式。各村建立了一事一议制度,形成了村里的大事大家一起商量的局面。同时,依托国家传统节日和民间节日,形成了三月三日、xx、祭龙、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等一系列活动,大众精神文化不断丰富。
(6)全面实施村级办公阳光工程。一是严格按照《村级公开申报制度》的要求,乡纪委领导各村不断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实现公开定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定期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和村干部任期和离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公开常态化。
(七)积极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乡制作宣传文化墙120张,展板600多张,标语2000多张,实践内容纳入各村组村规民约管,切实深入大众心中,融入骨头。二是将管辖区内的村民纳入诚信管理,进一步明确村民的义务,将违反村规民约定拒绝改正的村民纳入违反诚信人员名单,在村规民约红黑板上进行公示和村集团会议、村广播命名通报,共同惩戒,构筑失去信用,到处受到限制的社会管理结构,有效促进全国人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贫困攻势的良好氛围。2019年以来,35人违反了村民的诚实行为。三是结合自强、诚实、感谢行动,深入宣传西类精神和老山精神,创造努力、努力的精神气质,提高大众的共鸣和满意度。
(八)实施乡风文明培养行动。一是充分发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养朴素的民风。开展良好的家庭风格建设,继承传播优秀的家庭训练,举办不忘初心,实际兴邦,高举旗帜和党一起走的主题活动,赞扬好婆婆好媳妇好孩子60多人。二是全面推进风俗转移,行使公权的人严格执行婚礼报告制度。在农村,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严格遵循xx乡村民诚信管理办法,严格打击农村婚礼大工作、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惯,至今全乡乡风文明工作不断提高。三是添加。
村规民约建设,将村内治安管理、公益事业等相关行为规范和约束写入村规民约,不断规范群众行为,截至目前,全乡228个村小组均上墙执行。四是扎实开展乡风文明“三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法取缔赌博窝点17处,捣毁赌博机具45台。开展大操大办劝导50次,劝退礼金11600元。2019年178个村小组荣获xx乡风文明奖,共计获得奖励资金50万元,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九)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一是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赞歌颂中华、感恩新时代”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对最美挂联单位、最美扶贫工作队、最美村庄、最美庭院、最美奋斗者、最美帮扶干部、最美青少年等186人进行表彰,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二是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农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2018年度,乡党委政府机关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xx村委会中寨村小组被评为“xx省文明村”称号,模范作用发挥不断明显。
(十)加强农村文化引领。一是扎实开展非遗传承与保护,《xxx族传统生态保护区》被列为xxx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三下乡”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组织开展了“响鼓重锤、快马扬鞭”集结实训活动、“不忘初心、实干兴乡、高举旗帜跟党走”“赞歌颂中华、感恩新时代”主题活动和xx首届农民运动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二是xx民族特色村落基本建设完成,深入实施xx协作项目合作,投资795万元建成xx狮子山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配套设施基础,xxxx到xx鱼塘水库的观光旅游路线初步建成。依托产业示范园区及周边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园区打造成一个集农业产业、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园,让其成为xx的一张名片,让更多人认识xx,带动xx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十一)推进法治、平安乡村建设。我们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社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依法治乡扎实推进,“七五”普法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深入人心,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扫黑除恶”“缉枪治爆”等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严厉打击和惩治,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入推进xx人民战争,继续巩固和发扬爱国统一战线,深入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安宁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强化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十二)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一是不断规范乡村小微权力运行,明确每项权力行使的法规依据、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确保基层干部会用权、用好权、为民谋利。二是进一步规范《来信来访登记表》《开箱记录登记表》制度,实行零报告和月报告制度,并严格审核录入五级联动平台。共录入、办结159件(其中脱贫攻坚125件),满意率100%。按照惩教并重的原则,坚决查处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六大纪律的行为,特别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共受理信访举报件18件,其中信访了结15件,党纪立案、处分3人,政纪立案、处分1人。
(十三)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一是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十二五”期间依法治乡纲要和“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做好全乡“七五”普法巩固工作,大力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平安创建以及开展送法下乡、开设法制宣传栏等一系列活动,采取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会、党员会、广播等小众化形式,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的朴素语言,把法治宣讲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全乡组建宣讲团1个,宣讲小分队12支,乡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挂钩联系点和村寨等基层一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向广大群众宣传涉及扶贫、劳动、拆迁等一批直接关系民生的法律法规知识。今年来,共开展法治主题宣传36场次,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提高宣传的时效和覆盖面。二是利用法治主题日进行集中宣教。今年来,通过在三月法治宣传月、“3.8”妇女维权周、“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期间,联合乡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联合开展不同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5次。三是增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能力。突出机关干部自学,2019年3月至今,我乡利用每周四晚脱贫攻坚政策培训会,组织机关干部自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读本》、《公务员学法用法读本》以及十九文件精神等集中学习20次,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十四)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五个一批”带动示范带动参与乡村治理。即:村组干部带头一批。采取“落实一人,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乡村治理中表率作用,共有31名村组干部带头参与旧房拆除、六项短板补齐、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切实带动群众的积极性,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光荣之家引领一批。借助“光荣之家”悬挂工作,各村站区组织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召开乡村治理座谈会,让退伍军人和军烈属珍惜现有荣耀,在乡村治理工作继续发光发热。截至目前,悬挂光荣之家436户,召开座谈会12场次。共产党员示范一批。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让党员带好头,当好乡村治理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治理实事。截至目前,悬挂标识牌914户。小手大手联动一批。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全乡师生全力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带动家庭成员摒弃陋习,弘扬美德,激发正能量,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组”攻坚效应,加快了乡村治理步伐。截至目前,共有师生1360人次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巾帼妇女建功一批。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3次330人次到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从行动上、思想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通过开展“五个一批”示范带动,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十五)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目前按照上级要求已经统一平台并投入使用。二是由乡党政办牵头各村扎实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三是聘用社保协办员6名,社会救助经办员2名,社会救助协理员11名,护林员213名,村庄规划员11名,确保基层民生保障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建立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专职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余党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乡党政办公室,由专职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二是深入实施农村人才库建设项目,推动农村人才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力争用1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立场有定力、为民服务有情怀、勤政务实有本事、认真负责有担当、干事创业有办法、廉洁公道有口碑的“六有”农村人才队伍,为全乡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乡村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不健全,决策、议事、协商、评估、监督、考核程序和机制不完善,治理制度化建设滞后;乡村治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够,不少制度执行难、落实差,有些制度流于形式,陷入“空转”;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不足,制度之间的紧张张力加大,制度体系的集成性不强,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合力。二是乡村干部担当精神不足。乡村干部对政策学习掌握不够,特别是对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不深、不透。对中央、省州县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学习不够。导致思想观念、开拓创新能力与新的发展形势不适应,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与肩负的使命责任不相称。三是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感情沟通不到位,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绝大多数贫困户只关心“政府能给我多少钱”,而不是“我该怎么做才能脱贫致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甚至出现“精神贫困”的严重问题。部分群众只想“获得”、不讲付出,只求利益、不思进取,面临着发展无资源、无人手、无出路的局面。部分贫困户认为脱贫致富是政府考虑的事,甚至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一门心思靠着墙根晒太阳、围着桌子搓麻将、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不良现象。
(一)建立善治体制,达到共治效果。一是加强和完善党自身的组织网络体系,确立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是现代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领导,充分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二是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组织和其他民间把乡村社会组织起来,发挥群众组织在乡村治理主导地位,承担农村基层各项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三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科学统筹各方关系,采用民事民议民决民办的方法,广泛动员民众共同协商,并将法治作为保障农村基层各主体合理履行职能、协调有序工作的根本机制。
(二)构建多元协商,形成共同参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开展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主体以及庞大资源配置的长期过程,需要乡村基层治理能够从整体层面进行推进。一是要积极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根据实际的治理情况与自身特点来创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为多元治理主体提供参与协商互动的渠道和平台;二是在治理过程中要加快协商互动的制度建构,加强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提升,约束不规范的协商行为,推动协商互动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三)建立监督机制,调动多方参与。创新发展村民监督机制,发挥村民在开展乡村治理过程的监督功能,调动多元基层治理主体监督积极性。一是要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特别是要消除广大农民群体对监督的后顾之忧,使之敢于监督,愿意监督;二是要畅通监督的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监督创造条件,提高监督的现实效力。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七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x委、x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x委新决策新部署,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按照“一三三”工作思路,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稳步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
一是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常态化开展访贫问扶大走访,持续加强排查,定期检测,全x“两类户”共x户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主要的致贫返贫风险类型为家庭成员患病和劳动力较弱两类。针对主要致贫返贫风险,分类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脱贫不稳定户扎实巩固,边缘户不再陷入贫困。对有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力的家庭,逐户逐人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对弱劳力或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资产收益分红、集体经济组织帮带等办法稳定增收;对患大病和无发展能力的,强化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继续为全x所有脱贫户投保返贫责任保险、意外伤害险,构筑最后防线。目前,x户“两类户”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措施x户,纳入社会兜底的x户,返贫险投保率达到x%,已全部解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全力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积极拓宽“扶贫车间”“居家就业”“公岗就业”“劳务就业”等增收渠道,不断完善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和社会帮扶措施。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建好搬迁群众“一卡一库一台账”(培训卡、岗位信息数据库、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做实就业创业服务,推动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全员培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x脱贫人口就业x人,其中:省外务工x人,省内县外务工x人,县内务工x人。用好用活后续产业扶持、光伏收益等资金,有效提高搬迁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协调小区物业公司,争取环卫、绿化、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尽量让60岁以上群众有合适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全x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x人。积极推进迁出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xx率先实施万亩土地托管服务项目,着力解决搬迁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实现农户与服务组织双赢,产业和生态共同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三是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整改。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以“三实三清”工作举措,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责任压实,目标任务清楚,x月x日我x召开了安排部署会议,启动了排查整改工作,出台了《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责任进行了细化,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行动,将问题整改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排查扎实,短板弱项清底,由行业部门牵头负责,乡村为排查主体,所有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参与,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逐户走访、逐户查验、逐户摸排,切实摸清问题底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教育部门组织各学校逐村逐人进行排查,全x不存在适龄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的现象,x名残疾儿童全部实行送教上门;住房安全情况正在排查中。整改务实,问题隐患清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到位;需要一段时间整改的,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跟踪督办。x医保局针对常年卧病在床的贫困人员,联合x人民医院专家进行上门鉴定,确保全x符合慢性病标准x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x水利局对全xx个乡镇x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回头看”,对隔离措施不完善等日常维护管理方面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后续管护,做到“动态维护、静态清零”。
抓好巩固衔接,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与“转型出雏型”相适应的“三农”发展新格局提出的新要求。我xx创新开拓发展思路,多措并举抓好有效衔接,健全完善“三个机制”,确保政策衔接不留空白,工作对接不留空档。
一是完善政策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根据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按照“三个一批”进行优化调整。特别是对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在义务教育方面,积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医疗方面,接续落实健康扶贫、慢病诊疗等帮扶政策,健全完善分级诊疗、基本医疗保障等工作制度,对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户做到“应管尽管”。在住房安全方面,严格执行《xx省农村自建房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强化乡村两级住房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保障,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确保动态保障基本住房安全。在饮水安全方面,稳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回头看”,加大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力度,启动实施应急水源地建设工程,有效解决好水源性、季节性缺水问题,全力保障脱贫群众供水安全。
二是完善项目衔接机制,巩固拓展资产收益成果。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切实抓好已实施扶贫产业项目的资产管理。特别是经营性扶贫资产的扶贫项目,根据实际运行现状分类管理。对当前产权明晰、运行良好、效益明显的经营性扶贫资产,保持现有经营模式,重点做好后期的风险防控;对长期闲置、效益差甚至亏损的经营性扶贫资产,在突出带贫益贫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承包、租赁、托管、流转、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入市改革、盘活利用。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综合评估,确保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全x“xxx”的整体布局,抓好项目包装策划,建好项目库,今年以来,共批复巩固提升项目x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x%。
三是完善产业衔接机制,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深入实施“特”“优”战略,打造x个商贸物流交易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真正用市场牵引拉动两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扩面提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好优势品牌的宣传包装策划,以品牌促发展,以品质促增收。积极实施龙头引领工程,培育壮大x户家庭农场、x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x户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特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
按照“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压茬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深入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典型、串点成线、辐射扩面、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村更富的目标。
(一)实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发展规律,以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抓手,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地。远近结合抓规划。结合5年过渡期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加快完成我x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分类布局,有序推进重点村“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统筹做好乡(镇)村体系和村庄建设规划,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的规划体系。补短强弱抓建设。坚持把农村“路、水、暖、气、电、数、链、废”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不断创优发展“软实力”,不断厚植民生福祉。统筹兼顾抓改革。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完成x个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管理试点任务,健全收益分配制度,让农民的“股权证”变成“分红册”。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前期准备,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鼓励x个搬迁村整村流转,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
(二)实施农村环境提质工程。以“田园美、生态美、家园美、生活美”为目标,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打造x个示范村和x个衔接样板村,以点带面,串点连线,以区域性打造带动整体性发展。加大“三化一改善”力度,着力推动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绿化美化。创新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社城、郝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x个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着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处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效改善农村面源污染,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着力增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
(三)实施乡村治理提效工程。坚持“三个狠抓”,把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奋力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第一,狠抓党建引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持续开展“xx”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持续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大力引才回乡,重点在“能人”选育用管上下功夫。持续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工作,以“五大培训工程”为抓手,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第二,狠抓自治创新,夯实村民自治基础。着力构建“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工作格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xx农村干部管理细则(试行)》等制度。持续推行爱心超市、孝善养老等机制办法,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全x成立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启动殡葬改革,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第三,狠抓法治建设,夯实依法治理基础。树立法治理念,发挥“德治润化”作用,努力实现以“三治”成效促“三零”创建。持续推进“三治三零”工作创建,加快“全科网格”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倾,落细落小网格治理服务单元,确保实现“三零”达标村(社区)达到x%以上的目标。持续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水平,推行“网格+x”模式,缩网赋能提质,管理服务做到“网”尽百姓事、服务“零距离”。持续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打通农村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督导为契机,继续发扬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苦干实干作风,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社会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xx“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八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绘就了新时代“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x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农业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工业也大都是围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因此,我市要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走好乡村振兴的实践之路,努力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真正使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按照省委总体要求部署,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统领,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牵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走好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方向,充分发挥绿色有机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进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重点加快专用优质品种玉米、优质大米、有机杂粮杂豆、绿色蔬菜等优势种植业结构调整,扩大“两牛一猪一禽”和羊、蛋鸡、鹌鹑、淡水鱼等传统优势养殖业规模,探索发展田园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订制农业等特色农业,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要效益。二是培育发展动能,抓好改革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保险改革和新型经营体系改革,靠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培育新动能。三是推进三产融合,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依托全县x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形成玉米精深加工、畜禽加工、乳品饮品、果蔬、饲料、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链,着力走好产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人才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坚持以优惠政策吸引域外人才、以产教融合培育乡土人才、以真情实意关爱回乡人才,努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真正使其成为农民的“眼睛”看市场、农民的“耳朵”听信息、农民的“腿脚”跑经营,带动广大农民树立市场意识、了解市场信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民双创队伍。积极倡导外出能人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其解决各种后顾之忧,营造安心顺心舒心的创业环境,加快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大力培育双创农民,使其成为农业创新创业示范样板。三是建设一支高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通过县、乡两级多类型、多业态培训,开展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等各类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争取建立院士站、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引进一批前沿科技站位高的外脑群体。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切实提高乡村干部指导农业生产的技能,真正成为行家里手;鼓励各级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采取多种形式为他们搭建展示锻炼舞台,形成“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重用干部”的良好导向。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条件。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牵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创造更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一是积极推进“绿色革命”。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造林绿化、沿江湿地保护和肇兰新河治理力度,全面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行“厕所革命”。结合肇东实际,探索实践厕所无害化改造,加快厕所改造试点工作,确保经济上可接受、方式上可推广。三是积极推行“垃圾革命”。实施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将生产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定点倾倒、定期清运、集中填埋”,促进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加大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力度,重点对村屯坑抛弃地进行治理改造,加快推动“坑抛弃地”变成“园林景”。四是积极推行“能源革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为重点,加快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作物秸秆往哪里去的问题,又解决原料、能源从哪里来的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坚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战,聚焦精准,持续发力。一是聚焦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既要规划实施好肉牛养殖、光伏电站、棚室蔬菜、林果产业、鲜食玉米种植、食用菌栽培、乡村旅游等县级和乡镇层面的“盖被”产业,也要发动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物业管理、以工代赈、劳务输出、代种代养等“取暖”项目,确保精准到户项目实现全覆盖,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强化兜底保障。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重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cd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三是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五好模范”家庭评选、“自主脱贫典型”宣传等活动,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四是落靠各方责任。不断强化乡村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社会扶贫责任,既要明责知责,又要担责尽责,更要追责问责,不让“一户一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落伍掉队。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在村民自治上闯新路。不断丰富村民自治实现形式,严格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建设,加强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真正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二是在依法治理上用真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迅速形成压倒性态势。三是在道德建设上强引领。树好文明乡风,保护利用好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多地聚焦农业、农村和农民;传好良好家风,大力弘扬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积善有余庆、忠厚传家久等传统家训,使敬老爱幼、崇德尚俭、明礼向善蔚然成风;塑好淳朴民风,大力弘扬先进乡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风化人。四是在基层保障上出实招。扎实开展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活动,解决好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强化新换届村“两委”班子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充分发挥脱贫致富奔小康“头雁”作用;积极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条件,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凝聚人心、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乡镇工作情况报告篇九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18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20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