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庆朝天门游记(三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重庆朝天门游记篇一
好了,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了.到过德国或听说过 “德意志之角”的朋友都知道,在莱茵河和美茵河交汇处的 “德意志之角”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朝天门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朝天门的正面,大家请抬头看,这是一块纯黑的花岗石碑,碑上雕刻着金色的江 泽民题词:“重庆朝天门广场”几个大字.请大家跟我沿石梯向上走.这是碑的背面,它的正中为重庆古城图,两侧,一边(我的左手边)为朝天门建设记 事,一边(右手边)为《重庆朝天门广场赋》.
大家请注意看正中的这个古城图,那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朝天门”?
据 专家考证,朝天门是在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外交家张仪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大将李严驻守时所筑土城的基础上,再由明朝朱元璋的大将戴鼎于明洪武四年(1371 年)扩建大城时建造命名的.因为当时(明代)筑城开门,九开八闭共十七门,只有八门发展为商业码头,以这里(朝天门)为最繁荣.朝天,是朝向天子和京师, 迎接皇帝的意思.当年传递圣旨和重要公文的驿站,重庆的起点站“朝天驿”就设在这里.当朝廷派来重庆上任的命官、御差,都要齐集朝天门拜谢;离任的命官在 离开重庆时,也在此恭请圣安,后启程上船.
朝天门因其地势险要,是重庆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古码头,而且商务活动兴盛,就有人称朝 天门为“天字第一号码头”.在1891年重庆辟立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0xx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就将旧城门撤除.但是在1949年的“九二”火灾 使朝天门附近2千米的区域化为废墟.近年来,随着重庆的对外开放,三峡工程的上马和重庆的直辖,这块不足1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越来越令重庆人汗颜, 旧模样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于是,顺应民意,1998年元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再现朝天门的恢宏气势,展示新重庆的开放精神.3月28日朝天门广场建设工程奠基,12月31日就正式向游人开放.
如今大家看到的朝天门广场由观景广场、护岸梯道、交通广场、周边环境配套4个部分组成.
大家看刚才我们下车的地方就是交通广场,它是5.6万平方米的多层广场,可停泊270辆车.
观 景广场的主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高21.8米,逐层跌落共有4层.层顶广场,就是我们所站的这个广场,它的面积1.7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层顶公共广 场.广场地面铺着红、黑大理石和错色镶嵌的红、白、蓝广场砖.广场上有灯柱、音乐、喷泉、草坪及小叶榕、假槟榔金橘等.广场还设有专门的残疾人道,还保 留着重庆城区仅存的一座缆车.
请大家再跟我沿江边石梯走到广场最底层.好了,大家看这里有一大两小3个“城门洞”,可直通朝天 门观景广场顶层.以前的朝天门属砖石结构,城高10丈.城门外,依附于正门的瓮城上有“朝天门”三个大字,大家看就是现今大“城门洞”上这三个字.,再登 石阶进入大城门,门额上有“古渝雄关”四个威严大字.城楼侧,有元代文宗皇帝御笔题写的题刻“万里归程”.好,大家再回头看这排护岸梯道,它的长为700 米,有128梯,由8万块混泥土砖铺砌,整个梯道呈环江扇形,与广场相互衬托,显得极有气派.
大家看整个码头,朝天门就如艘乘风破浪的舰船停泊在江边,宽阔的江面上停泊着几十艘船只,或缓缓靠岸,或正待启航.(停顿)大家看得这么聚精会神,不知有没有注意这两江之水.对了,大家看这边的嘉陵江水是绿色,而长江水为黄色,这一绿一黄,显得格外分明.
大 家再注意看长江水,当江水极枯时会露出一块长约200米的如鲸鱼脊背的石梁.中间刻着12块水文碑.相传石梁的出现预示着丰收之年,因此枯水碑又被称为丰 年碑.但并非代代都能见到,有记载的1700多年来,每620xx年才露一次面,最后一次露面是1937年盛夏.当然了,这只是古时人们的一个传说,如今我们 的生活可说是年年丰收.这个石梁还有一个“乌龟石”的故事.大家看那石头像乌龟吗?(停顿)其实它只是重庆人的一个误传,因为重庆口音中“wu”跟 “hu”不分,它本来的名字是“呼归石”.这个传说故事讲的是大禹之妻涂山女,自丈夫新婚三日离家治水去后,天天站在与丈夫别离的这块大石上呼唤丈夫的归 来.此举感动了龙王,并派神龟把石头拱高,使她看得更远.日久天长,涂山女的身子与石头化为一体,变成了江中这块“呼归石”
古时游人就倚立在港口沿江石栏观赏“朝天汇流”胜景.居高临下,俯视江流,长江从城右涌来,嘉陵江水从左边千斯门流来,双江在城门下交汇,形成奇特的“夹马水”风景.为此还留有不少诗文.如:清代诗人周开丰的《城楼观涨》;郭沫若先生1960年重返山城重庆时也作诗一首.
直到今日,当重庆人提起朝天门这一具有悠久文化的古城门、古码头,仍然有着无限的感慨.“毕竟是重庆的一扇门户”这句简单的话,再次道出了朝天门在重庆历史中和重庆人心目中的地位.
重庆朝天门游记篇二
好了,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了.到过德国或听说过 “德意志之角”的朋友都知道,在莱茵河和美茵河交汇处的 “德意志之角”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朝天门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朝天门的正面,大家请抬头看,这是一块纯黑的花岗石碑,碑上雕刻着金色的江 泽民题词:“重庆朝天门广场”几个大字.请大家跟我沿石梯向上走.这是碑的背面,它的正中为重庆古城图,两侧,一边(我的左手边)为朝天门建设记 事,一边(右手边)为《重庆朝天门广场赋》.
大家请注意看正中的这个古城图,那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朝天门”?
据 专家考证,朝天门是在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外交家张仪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大将李严驻守时所筑土城的基础上,再由明朝朱元璋的大将戴鼎于明洪武四年(1371 年)扩建大城时建造命名的.因为当时(明代)筑城开门,九开八闭共十七门,只有八门发展为商业码头,以这里(朝天门)为最繁荣.朝天,是朝向天子和京师, 迎接皇帝的意思.当年传递圣旨和重要公文的驿站,重庆的起点站“朝天驿”就设在这里.当朝廷派来重庆上任的命官、御差,都要齐集朝天门拜谢;离任的命官在 离开重庆时,也在此恭请圣安,后启程上船.
朝天门因其地势险要,是重庆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古码头,而且商务活动兴盛,就有人称朝 天门为“天字第一号码头”.在1891年重庆辟立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0xx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就将旧城门撤除.但是在1949年的“九二”火灾 使朝天门附近2千米的区域化为废墟.近年来,随着重庆的对外开放,三峡工程的上马和重庆的直辖,这块不足1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越来越令重庆人汗颜, 旧模样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于是,顺应民意,1998年元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再现朝天门的恢宏气势,展示新重庆的开放精神.3月28日朝天门广场建设工程奠基,12月31日就正式向游人开放.
如今大家看到的朝天门广场由观景广场、护岸梯道、交通广场、周边环境配套4个部分组成.
大家看刚才我们下车的地方就是交通广场,它是5.6万平方米的多层广场,可停泊270辆车.
观 景广场的主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高21.8米,逐层跌落共有4层.层顶广场,就是我们所站的这个广场,它的面积1.7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层顶公共广 场.广场地面铺着红、黑大理石和错色镶嵌的红、白、蓝广场砖.广场上有灯柱、音乐、喷泉、草坪及小叶榕、假槟榔金橘等.广场还设有专门的残疾人道,还保 留着重庆城区仅存的一座缆车.
请大家再跟我沿江边石梯走到广场最底层.好了,大家看这里有一大两小3个“城门洞”,可直通朝天 门观景广场顶层.以前的朝天门属砖石结构,城高10丈.城门外,依附于正门的瓮城上有“朝天门”三个大字,大家看就是现今大“城门洞”上这三个字.,再登 石阶进入大城门,门额上有“古渝雄关”四个威严大字.城楼侧,有元代文宗皇帝御笔题写的题刻“万里归程”.好,大家再回头看这排护岸梯道,它的长为700 米,有128梯,由8万块混泥土砖铺砌,整个梯道呈环江扇形,与广场相互衬托,显得极有气派.
大家看整个码头,朝天门就如艘乘风破浪的舰船停泊在江边,宽阔的江面上停泊着几十艘船只,或缓缓靠岸,或正待启航.(停顿)大家看得这么聚精会神,不知有没有注意这两江之水.对了,大家看这边的嘉陵江水是绿色,而长江水为黄色,这一绿一黄,显得格外分明.
大 家再注意看长江水,当江水极枯时会露出一块长约200米的如鲸鱼脊背的石梁.中间刻着12块水文碑.相传石梁的出现预示着丰收之年,因此枯水碑又被称为丰 年碑.但并非代代都能见到,有记载的1700多年来,每620xx年才露一次面,最后一次露面是1937年盛夏.当然了,这只是古时人们的一个传说,如今我们 的生活可说是年年丰收.这个石梁还有一个“乌龟石”的故事.大家看那石头像乌龟吗?(停顿)其实它只是重庆人的一个误传,因为重庆口音中“wu”跟 “hu”不分,它本来的名字是“呼归石”.这个传说故事讲的是大禹之妻涂山女,自丈夫新婚三日离家治水去后,天天站在与丈夫别离的这块大石上呼唤丈夫的归 来.此举感动了龙王,并派神龟把石头拱高,使她看得更远.日久天长,涂山女的身子与石头化为一体,变成了江中这块“呼归石”
古时游人就倚立在港口沿江石栏观赏“朝天汇流”胜景.居高临下,俯视江流,长江从城右涌来,嘉陵江水从左边千斯门流来,双江在城门下交汇,形成奇特的“夹马水”风景.为此还留有不少诗文.如:清代诗人周开丰的《城楼观涨》;郭沫若先生1960年重返山城重庆时也作诗一首.
直到今日,当重庆人提起朝天门这一具有悠久文化的古城门、古码头,仍然有着无限的感慨.“毕竟是重庆的一扇门户”这句简单的话,再次道出了朝天门在重庆历史中和重庆人心目中的地位.
重庆朝天门游记篇三
好了,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了.到过德国或听说过 “德意志之角”的朋友都知道,在莱茵河和美茵河交汇处的 “德意志之角”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朝天门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朝天门的正面,大家请抬头看,这是一块纯黑的花岗石碑,碑上雕刻着金色的江 泽民题词:“重庆朝天门广场”几个大字.请大家跟我沿石梯向上走.这是碑的背面,它的正中为重庆古城图,两侧,一边(我的左手边)为朝天门建设记 事,一边(右手边)为《重庆朝天门广场赋》.
大家请注意看正中的这个古城图,那这个地方为什么叫“朝天门”?
据 专家考证,朝天门是在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外交家张仪和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大将李严驻守时所筑土城的基础上,再由明朝朱元璋的大将戴鼎于明洪武四年(1371 年)扩建大城时建造命名的.因为当时(明代)筑城开门,九开八闭共十七门,只有八门发展为商业码头,以这里(朝天门)为最繁荣.朝天,是朝向天子和京师, 迎接皇帝的意思.当年传递圣旨和重要公文的驿站,重庆的起点站“朝天驿”就设在这里.当朝廷派来重庆上任的命官、御差,都要齐集朝天门拜谢;离任的命官在 离开重庆时,也在此恭请圣安,后启程上船.
朝天门因其地势险要,是重庆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古码头,而且商务活动兴盛,就有人称朝 天门为“天字第一号码头”.在1891年重庆辟立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0xx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就将旧城门撤除.但是在1949年的“九二”火灾 使朝天门附近2千米的区域化为废墟.近年来,随着重庆的对外开放,三峡工程的上马和重庆的直辖,这块不足1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越来越令重庆人汗颜, 旧模样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于是,顺应民意,1998年元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再现朝天门的恢宏气势,展示新重庆的开放精神.3月28日朝天门广场建设工程奠基,12月31日就正式向游人开放.
如今大家看到的朝天门广场由观景广场、护岸梯道、交通广场、周边环境配套4个部分组成.
大家看刚才我们下车的地方就是交通广场,它是5.6万平方米的多层广场,可停泊270辆车.
观 景广场的主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高21.8米,逐层跌落共有4层.层顶广场,就是我们所站的这个广场,它的面积1.7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层顶公共广 场.广场地面铺着红、黑大理石和错色镶嵌的红、白、蓝广场砖.广场上有灯柱、音乐、喷泉、草坪及小叶榕、假槟榔金橘等.广场还设有专门的残疾人道,还保 留着重庆城区仅存的一座缆车.
请大家再跟我沿江边石梯走到广场最底层.好了,大家看这里有一大两小3个“城门洞”,可直通朝天 门观景广场顶层.以前的朝天门属砖石结构,城高10丈.城门外,依附于正门的瓮城上有“朝天门”三个大字,大家看就是现今大“城门洞”上这三个字.,再登 石阶进入大城门,门额上有“古渝雄关”四个威严大字.城楼侧,有元代文宗皇帝御笔题写的题刻“万里归程”.好,大家再回头看这排护岸梯道,它的长为700 米,有128梯,由8万块混泥土砖铺砌,整个梯道呈环江扇形,与广场相互衬托,显得极有气派.
大家看整个码头,朝天门就如艘乘风破浪的舰船停泊在江边,宽阔的江面上停泊着几十艘船只,或缓缓靠岸,或正待启航.(停顿)大家看得这么聚精会神,不知有没有注意这两江之水.对了,大家看这边的嘉陵江水是绿色,而长江水为黄色,这一绿一黄,显得格外分明.
大 家再注意看长江水,当江水极枯时会露出一块长约200米的如鲸鱼脊背的石梁.中间刻着12块水文碑.相传石梁的出现预示着丰收之年,因此枯水碑又被称为丰 年碑.但并非代代都能见到,有记载的1700多年来,每620xx年才露一次面,最后一次露面是1937年盛夏.当然了,这只是古时人们的一个传说,如今我们 的生活可说是年年丰收.这个石梁还有一个“乌龟石”的故事.大家看那石头像乌龟吗?(停顿)其实它只是重庆人的一个误传,因为重庆口音中“wu”跟 “hu”不分,它本来的名字是“呼归石”.这个传说故事讲的是大禹之妻涂山女,自丈夫新婚三日离家治水去后,天天站在与丈夫别离的这块大石上呼唤丈夫的归 来.此举感动了龙王,并派神龟把石头拱高,使她看得更远.日久天长,涂山女的身子与石头化为一体,变成了江中这块“呼归石”
古时游人就倚立在港口沿江石栏观赏“朝天汇流”胜景.居高临下,俯视江流,长江从城右涌来,嘉陵江水从左边千斯门流来,双江在城门下交汇,形成奇特的“夹马水”风景.为此还留有不少诗文.如:清代诗人周开丰的《城楼观涨》;郭沫若先生1960年重返山城重庆时也作诗一首.
直到今日,当重庆人提起朝天门这一具有悠久文化的古城门、古码头,仍然有着无限的感慨.“毕竟是重庆的一扇门户”这句简单的话,再次道出了朝天门在重庆历史中和重庆人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