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就业创业调研报告(十六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一
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情况,为开展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公益活动奠定基础,促进大学生毕业后的自信创业、科学创业、成功创业
—研究对象:
在校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
—研究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
—执行时间:
20xx年1月7日-2月14日
—样本量:
4551个有效样本
主要发现
1.多数受访者(81.5%)对创业“有兴趣”(包括“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接近半数的受访者(49.1%)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相对最大(分别为30.0%,24.2%,21.0%)。
2.在创业之前,多手准备是需要的,“社会历练”、“朋友资源”及“成功者经验”是最被看重的(分别为74.7%,63.6%,45.2%)。
3.谈到具体的创业规划,受访者倾向于“进入启动资金少、风险低”(39.6%)或“自己感兴趣”(37.3%)的领域,更多的计划在“工作1-3年后”(69.7%),在“自己家乡”(46.2%)开始创业,并选择“志同道合者”(55.0%)或“有经验的人”(28.7%)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4.更多的受访者认为通过自主创业能“实现自我价值”(72.1%)、“享受人生自由”(65.8%)和“实现理想”(59.9%)。但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46.9%),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37.5%)。
5.“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分别为83.3%,67.4%,47.0%,46.1%),而“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分别为67.2%,51.0%,47.9%,44.3%)。
6.受访者希望能参加针对性强的创业指导课程学习,他们中仅有少数参加过创业辅导课程或创业大赛(11.1%)。
7.“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58.3%)和“专业培训”(49.7%)是受访者最希望获得的创业服务。
创业想法
接近半数的受访者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超过三成的受访者打算“自己创业”,明显高于其他选择。
不同群体的选择存在差异,在校大学生更倾向于“到企业、公司就业”和“继续学习深造”;有固定工作的和待业的更倾向于“自己创业”;而对于正在创业的,则对当前的选择很坚定。
八成多的受访者表示对创业“感兴趣” (包括“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 ,“大一”和“毕业后”是产生创业兴趣的高峰期。
分人群看,校园内外的大学生受访者普遍对于创业的兴趣很高。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更多的在“大一”时开始,而有固定工作、正在创业或待业者的创业兴趣则更多的在“毕业后”涌现。
“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最大,来自校园的影响最弱。
分人群看, “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正在创业者受到“家庭”的影响更大。
创业计划
在创业之前,多手准备是需要的,“社会历练”、“朋友资源”及“成功者经验”是最被看重的。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对于“到社会中历练”更为渴望和重视。
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偏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固定工作、正在创业和待业者则更倾向“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
“自己家乡”是各类人群的第一创业地区选择。
“工作1-3年后”开始创业是各类人群的第一选择。
寻找启动资金时,更多的受访者将期待放在“合作伙伴”或“自己”身上,而对于“风险投资”或“向亲友借钱”的方式相对不那么看重。
“寻找有资金的合作伙伴”和“自己积累”被认为是筹集启动资金的最佳方式。
互联网这一特殊的工具,对大学生创业有特别的作用。
“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自由”、“实现理想”是被提及最多的自主创业的好处。
“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自由”、“实现理想”是被不同人群提及最多的自主创业的好处。
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
创业影响因素
“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对于影响创业的客观因素,分人群的差异不大。
“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
“市场意识”被各人群认为是最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对于有固定工作的受访者。
谈及决定成败的内在因素时,“执行能力”、“市场调查能力” 、“团队合作” 和“创新能力”,被提及得更多。
“执行能力”、“市场调查能力” 、“团队合作” 和“创新能力”,被各人群提及得更多;相比之下,有固定工作和正在创业者比其他人群更注重“执行能力”,在校生比其他人群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而有固定工作和待业者则更注重“市场调查能力”。
相关服务与政策
大部分的受访者缺少参加创业辅导或大赛的经历,尤其是对于已经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
受访者希望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等。
各人群都最希望获得“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方面的创业指导课程;相比之下,在校生比其他人群更希望“开展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创业实践活动”,而正在创业者则更希望偏重于“市场营销”课程”。
“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和“专业培训”是受访者最希望得到的创业服务。
“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和“专业培训”是各人群的首选。
对于国家相关政策,受访者更多的是期待。
无论校园内外的大学生受访者都对国家创业政策给予了期待,值得注意的是校园外的大学生认为“国家政策很好,但与我关系不大”的比例远高于校园内;而校园内的大学生认为“国家政策很给力,看好大学生创业未来前景”的比例,则显著地高于校园外。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二
全面提高妇女创业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妇女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半边天”作用,是沭阳县妇联的一项长期重点工作。近年来,该县妇联以提升妇女劳动技能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时期行之有效的运作方式,以充分调动妇女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为进一步掌握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现状及需求,该县妇联深入张圩乡采取摸底调研、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该乡留守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促进该乡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本文留守妇女指的是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张圩乡有留守妇女2175人,占全乡妇女总数的23%,其中,就业妇女957人,占留守妇女总人数的44%,自主创业就业的妇女174人,仅占留守妇女总人数的8%。
1、从年龄结构看:张圩乡留守妇女中,20—30岁妇女有102人;31—40岁727人;41—50岁926人;51—60岁420人。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妇女相对集中的年龄段是31至50岁。
2、从受教育情况看:留守妇女小学文化程度以下720人;初中文化程度1398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7人。数据显示,留守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其中,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年龄越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
3、从从事的行业看:留守妇女中从事工厂和环卫的占总人数的63%,从事美容、酒店服务的占29%,经营个体或企业(自主创业就业)的仅占8 %。
4、从留守原因看:大多数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照顾家庭、抚育孩子、照料农业生产。具体而言,30岁以下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照顾孩子;31—50岁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要照顾日益年迈的父母和抚育正在成长的孩子;50岁以上妇女留守的主要原因是丧失了外出务工的年龄及技能优势。
1、创业就业形势严峻,信息渠道不畅通。在农村很多工厂的工作负荷量较大,在招工时偏向于男性;而劳动强度较小的制衣厂 因工作需要,等更倾向招聘年龄35周岁以下女性,导致年长妇女就业较难。相关法律中虽然规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择业权利,但一些工厂在招聘时考虑到自己的本身利益,招聘对象侧重于男性,从而使妇女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就业压力更加突出。于此同时,创业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错失良机。不少女性有着创业的愿望,但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项目、怎么创业。有的虽有好的创业意图,但对市场需求不甚了解,不敢投资。
2、文化素质偏低束缚了妇女创业就业。在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就业妇女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57人,仅占留守妇女总人数的2%。素质偏低,从而决定了妇女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农村妇女文化程度较低和技能单一,被“致富无门路、增收无技术、生产经营无人助”的情况所困扰,只能从事劳动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体力劳动。一部分创业妇女,年龄大和文化水平低,影响了她们的创业热情,即使想创业,所投资的项目仍在传统项目上做文章,其投资项目规模小、缺乏科技含量,不具备高、新、大的特色,这些都决定了创业比例最终偏低,规模层次上不去。
3、创业资金不足。在部分妇女所发展的产业中,投资项目规模都偏小,有的更谈不上成规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扩建或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有些妇女虽有满腔创业的热情,但由于无法筹到所需资金,再加上对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够,创业的那份热情也就不了了之。
1、优化服务,拓宽渠道。乡妇联积极参与并联合乡工贸中心、乡人社所和乡内企业,定期举办劳务洽谈会、招聘会等活动,及时向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咨询和指导,并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为农村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利用全民创业、三来一加等项目,将加工点延伸到留守妇女家中,为留守妇女搭建就业平台,增加她们就业渠道。同时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观摩学习其它乡镇“村民车间”等经验做法,努力把未就业妇女人数控制在最低程度。
2、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根据留守妇女需求,制订出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开展留守妇女劳动力就业培训活动。根据妇女的文化层次、技能水平,搜集和筛选出一批适合妇女再就业的项目,帮助广大的失业待业妇女尽快撑握一技之长。借助“双学双比”活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文化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妇女学文化、学科学、学管理、学营销、学习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知识,使培训内容日益丰富,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层次逐步提高。
3、培育全民创业主体。设立创业基金,扶持下岗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在本乡兴办的经济实体,除享受原定的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一定数额的小额担保贷款。
4、搞好政策扶持,解决创业难题。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着重帮助低保户、困难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切实为她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根据妇女实际,推动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村妇女在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进一步降低农村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准入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妇女小额贴息贷款额度,为广大农村妇女搭建一条通往成功创业的绿色通道。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三
一.项目概况
1.调研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xx年,单从高等学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就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公共机关要减员增效,难以再大量接收大学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则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也难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机会。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毕业就要面临失业的可能。因此,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无疑会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办法。一个学生创业可以吸引若干个学生的参与,创业成功就可解决一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学生创业的气候,将大大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再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必将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这就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能仅仅是生产环节中某个单一工种的单一操作者,还应能够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并进入计划、管理、服务等经营环节。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劳动者具有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2.调研目的
所有这些都表明当今的大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独自闯出一片事业天空,或者集结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创一番事业,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过这样的梦想,甚至拟订出一套计划,逐步实现,让美梦成真,但是,光有梦想、希望,若没有条件,则创业的梦想还是难以实现。最重要的,是累积创业前必要的经验,与充份的准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创业前,不妨先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大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观念,我们是否已为创业做好了准备,大学生创业到底需要我们具备怎样的素质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创业条件,这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3.调研地域及概况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20xx年11月份,对万州地区在校“大学生创业”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我们的调研范围是重庆三峡学院在校大学生。本次是随机抽取5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的小范围的调研,共发放调研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
二.调研结果分析
1.问卷分析
(1).是否愿意自主创业
考虑过自主创业的占56%,完全没有打算的占25%,已经进行的占19%。45名大学生中有25名大学生考虑在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其中大一占到了总人数的36%,其余的占20%。
大一学生新鲜有活力,对未来充满了期望.毕业生也许是在找工作或是学业方面被所谓的现实束缚,愿意自主创业的仅占7%.在调研中农村学生更愿意自主创业,当然,这也与汉中当地农村学生多于城镇学生有很大关系.
(2).对创业的了解程度
对于对“大学生创业”的了解程度,其中有62.5%的在校大学生一般了解,另外6.25的大学生有一些了解或不是很了解;31.25%的在校大学生都未在学校内接受关于创业指导方面的教育;而被调研的大学生均表示有必要在学校接受创业方面的教育,学校在创业方面应加强挫折心理的教育,其他认为应加强推进创新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3).不同学历层次对创业看法
其实,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学生,都有创业愿望,有创业潜能.根据这次调研,本科生有创业愿望的占56.25%,专科生仅仅少了12.5个百分点.
(4).创业中所要具备的素质与创业前的准备
然而创业究竟需要我们大学生具备怎样的素质条件,哪些行业适合我们大学生创业,在创业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都是我们需要调研研究的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最重要的是资金和技术,其中技术占了62.5%.这也正是青年创业面临的二个难题。刚跨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缺乏资金,而本身在社会筹资方面也无环境优势.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
在创业资金方面,一般筹措的管道,除运用自己的积蓄外,便是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或是再结合一、二位志同道合者,共同投资创业等。独资创业的情形越来越普遍,一方面独资创业可使创业者拥有绝的经营权,省掉合资者因意见分歧的麻烦。另外,则因经济结构变迁,服务业俨然是「创业新星」,吸引大批拥有创业梦想者,在这个舞台一展抱负。而一般的服务业大多属小额投资性质,所需的资金从25万~200万元不等,不像制造业或信息业等,需要庞大的资金,造成的负担与风较大。亲朋好友在个人的创业历程中,大多扮演「亲密战友」的角色,出钱出力,所以,往往是创业者周转的主要对象。寻求创业伙伴共同投资,则是一种分担风险的分式,而且,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彼此截长补短,更能使创业的脚步快速上轨道。
而在技术方面创业者缺乏对创业所需各种资源的准确理解,在这一点上,有着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要比在校学生强。
心态问题也是创业过程中所要探讨的。学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带来的压力.在调研中各50.00%的同学对于创业中的资金短缺和创业风险等问题而是否放弃创业持不同态度.
(5).创业地域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和中部的崛起,大学生们更多的把目光瞄向了西部和中部市场.分别占31.25%和43.75%的大学生愿意到西、中部去接受机遇和挑战,这对于我国消除地区差距是一个很好的兆头。面临如此众多的难题,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是否已做好准备,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去接受创业的挑战.87.5%的同学认为最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个人能力及强烈的挑战精神,同时学校的知名度也成为大学生在创业中所担忧的.
我们欣喜的看到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颁布了多项优惠政策,今年一月,教育部便公布了一项有关“大学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
2.对策与建议
从这100份问卷中我们为愿意创业的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1)重视并评估自己的财力.企业是由人才、产品和资金所组成,自有资金不足,往往会导致创业者利息负担过重,无法成就事业。因此,创业青年要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的观念,不要过度举债经营;企业应“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润后再逐渐扩大,“大做”则是勉力举债而为,只有空壳没有实际,遇到风险必然失败。
(2).要有意志力.有年度计划,有目标,有理想,就必须要有坚强的耐心与意志力来贯彻,愈挫折愈勇,不达目标绝不中止。
(3).完成公司登记,了解相关法律和创业程序.在开始营业之前,必须了解所有与商业法规相关条文规定、执照或许可证申请的细节与表格。切记一点,各县市政府对营利事业单位的规定可能有差异,因此别忘了询问有哪些是该特别注意的法律规范条文.
(4)选择创业方向,学好专业知识.创业要选择自己熟悉又专精的事业,初期可以小本经营或找股东合作,按照创业计划逐步拓展。
(5).选对地址,事半功倍.选地址有两项因素绝对不可忽略,即租金给付的能力和租约的条件。对于初次创业者来说,最划算的方式是订一年或两年租期,以预备是否有更新的选择。
当比尔盖茨、杨致远、甲骨文的埃里森先生为我们所熟知的时候,当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压得我们喘不
过气来的时候,当大学生得“创业”浪潮滚滚而来得时候,我们不得不正视大学生有激情,但是往往缺乏对国情的认识;有创业的勇气,但是缺乏成熟得创业思想,所以很多拥有着无限激情与梦想的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不得不面临许许多多的坎坷。但相信随着时代以及历史文明的进步,我们知识的不断积累,我们会正视自己的缺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使自己具备创业应具有的素质及知识储备,我们会成功,即使我们会遭遇失败,我们也无悔,因为我们曾为自己拼搏过,曾经做过自己的主人,我们会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我们艰难的创业历程,因为我们拥有的资本――年轻,青春,激情,梦想!
三.调研情况总结
本次调研活动自20xx年3月初开始实施,历时1个月完成,共分为“需求分析”、“问卷设计”、“问卷调研”、“数据分析”、“报告形成”几个阶段,总体开展情况比较顺利。综合本次调研结果,我们发现目前愿意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创业的认识也只是皮毛而已。但是他们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且对于创业在做着积极的准备,相信他们的激情和智慧能给他们带来成功。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四
一、现状
近年来,由于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举办,增加了大学生毕业生对创业的见识。大学生创业作为目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已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鼓励。但总的来说,大学生毕业生对创业的认识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和直观感觉层面,特别是我县大学生毕业生从事自主创业的还是少数,成功的更是不多。
二、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优势:一是热情高。虽然大学生毕业生创业者中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而最终成功创业的屈指可数,但我县大学生毕业生对创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生逐步从习惯性的就业观念转变为有选择的就业和创业。20xx年,我县大学生林某因父亲车祸去世接手某某南星针织厂,目前公司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年产值3000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西欧、东欧、香港、日本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xx年,我县陆某等4名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创办的某某海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他们的平均年龄才23岁,但是由于市场、生产经营等原因,目前海芯公司已改做软件。二是大学生创业的目的较为明确。无论是挑战自我、解决就业还是获取财富,都将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潘某创建澳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博鑫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从事气力输送环保设备生产、安装,年产值500万元,20xx年度被评为象山县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是创业方式和领域的选择趋于理性。在创业方式的选择上,我县大学生毕业生还是比较理智和谨慎的,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式。20xx年,我县留英博士王一鸣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着自己研制的新能源项目创立了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并网式屋顶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该项目具有环保、节能等特点,在国内外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企业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同年,大学生盛陈总创办象山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象山生活信息网,专注于企业海外市场网络行销研究,通过与全球的b2b平台、行业平台、搜索引擎的合作,为出口企业客户提供的网络行销解决方案及服务,以显著的效果、适中的价格、完善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出口企业的欢迎和关注。
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一是资金不足和没有好的创业项目是目前我县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障碍,而实践经验不足是大学生普通存在的问题,这势必对创业产生影响。二是亲人出于对创业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风险考虑,反对大学生毕业生创业,这是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够、认识不足的表现。三是大学生毕业生创业对市场变化认识少。因为大学生刚从学校毕业,对市场变化认识少,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丧失一个关键的机会,对于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公司来讲可能是致命的。
三、我县对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措施
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创业形势,我县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出台了各类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一是做好舆论引导。每年在象山广播电台和象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阳光政务专访,介绍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有关政策,宣传市、县关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
二是实行宽松户籍政策。不管是否自主创业,大中专毕业生都可以在城区落户,亦可回到生源地落户。
三实行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社会保险等补贴制度。企业为
毕业生交纳的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县财政补贴80%,一补3年。具有学士学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工业企业工作满5年的发给2万元住房补贴。自主创业期间获得mba、emba证书的奖励1万元。
四是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实行规费优惠政策,规定除从事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给予自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
五是县科技人才俱乐部每年选择部分自主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人才成为会员,通过俱乐部活动,使自主创业学生与企业老总接触,丰富创业阅历。建设爵溪街道和宁波天安集团等2家市级毕业生实习基地,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帮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获得创业技能。
六是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象山科技创业中心创业:向进驻企业提供与项目相适应的用房,免第一年租金。对海外留学生或国内高层次人才带资金或项目的视具体情况实行一户一策,按其实际购置生产设备资金的30%予以配套支持。协助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及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按实际到位资金在高新技术风险中按1:0.5予以配套。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和企业,优先申请县科研经费和列入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考核对象。享受县工业示范园区优惠政策及技改贴息政策外,生产设备资金享受银行基准贷款利率贴息一年。入园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收入,经县科技行政部门认定,主管税务部门批准,免征营业税;年净收30万元以内企业暂免征所得税;直接用于生产、实验的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可直接进入生产成本;企业实际发生的科研经费,不受销售比例限制,按实计入生产成本。协助入园企业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及其他融资单位开展合作。
七、建议
1、我市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因涉及组织、人事、劳动、科技、工商、银行等多个部门需要协调,相关具体操作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建议尽快设立“毕业生创新创业资金”,专项用于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创办企业申请小额贷款提供担保。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办企业的,其研究与开发的科技项目优先给予科技三项费用支持。
2、目前县一级针对毕业生的技能培训专项经费不能落实,技能培训难以正常开展。建议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急需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的享受就业培训补贴。
3、对部分大学生而言,由于各项政策散落于各个政府部门,加上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大学生对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并不知晓,迫切需要政府加大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从而使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就可以得到国家、各级政府和各单位的支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4、为有效改变创业的“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消除大学生创业中所表现出的浮躁、盲目、脆弱和草率等现象。建议高校教务主管部门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主动服务于大学生的创业需求,通过定期开展创业选修课、必修课等,将创业教育用制度的力量固定下来,建立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方式日臻多样化,与人才发展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教育部数据显示,20xx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相比20xx年(765万)增加30万人。另一方面,据20xx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截至20xx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xx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新增海归人数已经超过高校毕业生增量。可以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海归群体的快速增长使其就业压力更甚从前,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为持续跟踪海归回国就业与创业的现状和问题,预测未来海归就业创业的发展趋势,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ccg)再度联手,发布《20xx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重点反映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海归的留学前后情况的变化、回国发展的现状、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于当前留学生回国发展的看法。共收到调查问卷3032份,有效问卷为1821份,其中92.1%的状态是在国内就业,在国内创业的仅占7.9%。
调查主要发现如下:
过半海归回国后未发生城市间迁移,16.5%的海归向一线城市迁移
海归融入国内情况较20xx年明显好转
it/通信/电子/互联网和金融业更受海归青睐,近半数海归初次就业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
专业不对口现象,在海归群体中同样明显
北京仍是海归创业首选城市,成都、武汉等城市吸引力渐显
创业艰难,过半海归有创业失败的经历,近六成海归创业仍未盈利
海归生活状态
与家人团聚是回国的主要原因,超九成的海归能融入国内社会
回国发展原因调查显示,“方便与家人团聚”和“情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两大主因,分别占比70.6%和63%。这与调查样本中70.8%的海归是独生子女这一事实不无关系。国内经济增长,政治稳定;饮食文化、国外经济形势不利于外国学生发展、国内休闲娱乐更为丰富等方面因素比例均超过25%。另外,国内社会网络关系、所学专业在国内发展前景、奉献精神等亦是重要原因,分别占22%、16.2%、15.8%。因国家相关优惠政策而归国的人员仅占8.8%。
海归回国之后,50.5%的海归能顺利融入国内生活与工作,认为虽有困难,但能逐渐克服占比44.7%。此外,4.8%的海归表示回国后始终无法完全融入。与20xx年的调查结果(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9%)相比,海归融入国内环境的情况明显好转。
过半海归回国后未发生国内城市间迁移,16.5%的海归向一线城市迁移
回国后,50.9%海归未发生城市间的迁移,发生迁移部分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线城市之间迁移占比16.9%,从一线城市迁向其它城市占比8.4%,从其它城市向一线城市迁移占比16.5%,在非一线城市之间迁移的占比7.3%。
海归目前所在的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依然以较大比例优势领先其他城市,占比分别为24.7%、13.8%,深圳和广州位居其后,分别占4.9%、4.6%。相对于20xx年数据,在北京和广州的海归比例有所下降,分别下降2%和1.2%。
超三分之一的海归认为留学收益大于成本
调查发现,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态度。认为收益大于成本的占36.3%,认为收益成本相当的占18.1%,认为收益小于成本的占27.3%,说不清的占18.3%。
海归就业状况分析
超七成海归可在3个月内找到工作
在获得国内第一份工作耗时方面,花费1-3个月的占比最高,为38.6%,花费1个月以内的占32.1%,相较20xx年的40.3%有所下降。此外,花费3-6个月的占18.5%,花费6-12个月的占7%,花费1年及以上的占3.8%。
it/通信/电子/互联网、金融业受海归青睐
在就职行业方面,位居前五名的依次为it/通信/电子/互联网、金融业、文体教育/工艺美术、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汽车/生产/加工/制造,占比分别为15.5%、14.6%、9.9%、9.4%、9%。此外,能源/矿产/环保、政府/非盈利机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农林牧渔四个行业,占比均在5%以下。
一方面,it/通信/电子/互联网以及金融行业的人才缺口大,行业发展前景较好。此外,行业内高薪职位较多,自然会吸引海归的目光。但与此同时,这两个行业的竞争指数高,工作压力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建议广大海归能够根据自身专业及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避免一窝蜂扎堆到热门行业中。
在对目前单位所在行业未来十年发展前景的看法上,海归群体整理持乐观态度,认为非常有前景的占27.1%,发展平稳的占32.4%,将会转型升级或洗牌的占19.1%,认为会进一步萎缩的占11.3%,另有10.1%认为说不清。
专业不对口现象在海归群体中同样明显
海归就业的工作岗位类型分布中,排名前五分别是销售、技术、市场/公关/广告、运营、行政/后勤,占比依次为13.5%、12.3%、10.3%、9.4%、8.4%。其次是财务、人力资源和研发,占比分别为5.9%、5.7%和4.7%。设计、产品等岗位占比均低于4%。
进一步调查发现,海归群体对当前工作岗位与其海外所学专业的匹配度偏低,认为非常匹配的仅为16.9%,认为匹配程度一般的为54.5%,认为完全不匹配的占28.6%。根据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20xx年大学生求职指南》数据来看,有38.5%的国内大学生存在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看来,不论是国内的大学生,还是海归群体,均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
近半数海归初次就业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近7成认为月工资远低于期望
本次调研中发现,海归初次就业的工资分布中,6000元及以下的占比最大,为44.8%,6001-8000元的占比22.7%,8000-10000元、10001-20xx0元的分别占比13.0%和13.7%。20xx1元及以上的占比仅为5.8%。
当被问及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是否一致时,认为高于期望的仅为1%,认为基本符合的占比30.1%,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的占比68.9%。
超过半数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个人职务晋升
从留学经历对个人国内职务变化的作用来看,50.1%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个人职务提升,44.8%的认为基本没有影响,剩余5.1%的海归人员认为留学背景不利于个人职务晋升。
海归创业情况分析
海归开始创业的时间集中在20xx年至今,创业领域集中于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
从初始创业时间上来分析,选择20xx年至今的比例最高,达76.4%。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创业支持政策落地实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海归选择归国创业。
在行业分布上,海归们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主要集中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占比为19.8%。紧随其后的是服务和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占比分别为14.7%和11.8%,选择金融业的占10.3%。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房地产/建筑业、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公关/认证/外包),占比均在10%以下。汽车/生产/加工/制造、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能源/矿产/环保占比均为5%。政府/非盈利机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的占比均低于1%。
北京仍是海归创业首选城市,成都、武汉等城市吸引力渐显
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占比分别为24.3%、8.1%、6.6%、5.9%、4.4%,这五所城市几乎吸引了半数创业海归。创业所在地域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基本特征。其中,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
选择创业城市的理由呈多样化特征。其中经济发展、人脉关系、环境舒适、文化多元包容性强、公共资源集中五类原因排名靠前,占比依次为49.3%、39.7%、36%、32.4%、32.4%。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其次,产业基础、配套设施、人才政策、房价等生活成本,占比分别为28.7%、27.9%、20.6%、19.1%。
创业艰难,近6成企业尚未开始盈利
受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海归创业企业的盈利周期差异较大。1-3年内盈利的占比27.9%,3-5年盈利的占比5.2%,5-20xx年盈利的占比4.4%,20xx年以上盈利的占比2.9%。目前尚未开始盈利的企业占比59.6%,相比20xx年42%的比例有所上升。此外,根据盈利周期比例来看,于20xx年开始创业的企业基本尚未发展到盈利的阶段。
过半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经验匮乏是导致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有52.9%的海归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囿于样本数量,预测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实际比例还可能更高。
对创业失败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经验匮乏和资金不足为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0.4%和29.4%,市场定位偏差的比例高达27.2%。此外,合伙人之间出现矛盾、技术不够先进分别占比16.2%、8.8%。
经营运行成本高是当前海归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结合创业失败案例的情况,我们对当前海归创业项目的挑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海归创业者在回国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经营运行成本高(56.6%)、融资困难(44.1%)、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42.6%)、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39.7%)。此外,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技术成果产业化困难也是困扰海归创业的因素,占比分别为33.1%、29.4%、22.8%。
仅27.2%的海归认为创新基地和平台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
当被问及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新基地和平台对创业企业的帮助程度时,被调查者认为对于其创业发展的帮助并不明显。其中,认为帮助非常大的仅占比11.8%,认为帮助较大的占比15.4%。综合来看,一方面,海归对国内的支持政策了解程度不深,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平台的支持作用较少。另一方面,各地的支持政策千差万别,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能否持续的对海归群体提供创业帮助,也有待时间的考验。
海归基本情况分析
(一)样本特征:男性样本比例略高于女性,99%以上为中国籍,90后比例过半数,独生子女比例、未婚比例均超七成
本次调研共收集1821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占比略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占51.7%,女性占48.3%。国籍方面,99.3%的被调查者为中国国籍,0.7%被调查者已获得其他国籍。
年龄方面,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其中,80后海归占比42.3%,90后海归占比为53.3%,经过细分发现,90-95年之间的海归占比为50.0%,95后仅占3.3%。70后、60后海归占比较少,分别为3.5%、0.9%。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海归中独生子女占比七成,为70.8%,非独生子女的占比仅为29.2%。独生子女比例偏高。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照顾父母、家庭团聚等因素将成为留学人员中的独生子女归国发展的重要原因。
留学前所在城市分布情况:北京为出国前主要所在地
从海归出生地来看,北京稳居首位,且比例远远超过其它地方。上海、郑州、广州、西安、成都居前六位。其它各城市占比依次递减,但差距微小,且地域涵盖我国东、中、西各地区。
从海归出国前所处的教育阶段分布来看,本科学历出国者比例最高,占比为56.2%,其次是高中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占比分别为21.4%和19.5%,博士研究生和小学占比较少,分别为1.3%和0.7%。处于其它教育阶段占比0.1%。
主修专业以商科居首,留学国家以英美为主
在最近一次的留学国家分布比例来看,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位列前五名,占比分别为24.9%、17.9%、10.9%。8.8%、6.3%,以上国家是我国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国,拥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法国和加拿大的占比也均超过4%。其他国家占比均低于3%。
在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科目中,商科居首位,占比近学科半数,为47.3%,应用科学占比为16.2%,居第二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占比非常接近,均为10%左右。自然科学占比最低,仅为7.4%。
近半数海归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在职业规划方面,46.3%的海归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45.9%的海归尚未无清晰规划。7.8%的海归选择“任其发展,不做规划”。
海归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国际视野,但却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
在海归就业优势方面,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跨文化沟通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的调查比例分别为85.9%、82.2%、79.5%。
在海归就业劣势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在于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回国错过校招季;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海投效率低下;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占比分别为65.9%、46.6%、45.3%、44.7%、41%。
回国前最需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呼吁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
就业信息咨询、海归政策解读、职业规划、就业推荐是海归人员在回国之前最渴望获得的四项服务,分别占比19.8%、19.8%、19%和18.7%。定向招聘渠道次之,占比15.1%。海归回国前对创业辅导、社会融入支持服务的意愿相对较少。
通过调查发现,吸引留学生方面,政府应完善的激励保障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74.2%)、搭建青年海归交流平台(59%)、建立人才补贴制度(50.6%)、解决户籍住房位居前四位(47.8%),其次是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33.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0.4%)。表彰重大贡献、解决子女教育等关注度较低,均低于30%。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六
一、调研背景
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65万人,比20xx年增加16万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受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三大因素的影响,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并带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转型升级,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
笔者有幸作为邮储银行赴县级团委挂职干部,利用工作之便,对襄阳市樊城区20xx年和20xx年申报省市两级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的59家企业进行了调研,一方面了解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已经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和解决途径,鼓励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创业,从而为大学生职业道路提供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探讨如何通过银团合作,更好的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普惠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二、调研方式
采用走访调研和电话回访、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式,于20xx年5月中下旬对申报20xx年大学生创业项目的28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对这28家企业发放了问卷,共回收问卷28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问卷有效率100%;同时于6月上旬对申报20xx年大学生创业项目的31家企业进行了电话回访和查阅资料,合计调研59家企业。此次问卷发放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两点:第一、解除调研对象的思想顾虑,保证调研结果的真实性;第二、问卷题目明确,减少答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歧义和差错。
三、调研结果
1、大学生创业者的性别比例基本均衡。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观念在国人脑中根深蒂固,一般认为女性应该谋求一份稳定的职业,腾出一些精力相夫教子,而男性则应该承担起更多家庭的责任,多在事业方面打拼。另外普遍认为男性更富有冒险和进取精神,女性考虑问题时更加理性,因此创业在男性中会更为盛行。但实际调研的结果显示,59位大学生创业者中,有30位是男性,29位是女性。由此可见,创业者并未出现“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近年来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不让须眉”。
2、大学生创业者的学历构成呈现“金字塔”结构。
59位创业者当中,1位博士在读,3人为硕士研究生,29名本科生,其余26位专科生。大多数大学生创业人员的学历为本科和专科,只有极少数是硕士或博士生。客观上来分析,学历越高,就业的压力相对就越小,相反创业的机会成本就越高。同时这也印证了社会舆论的一般看法:“创业需要的不是高学历,而是胆识、魄力和冒险精神。学历越高,学识越广,顾忌也就越多,越难踏出第一步。”
3、大学生创业者的专业与其创业项目并无直接关系。
一般认为大学生创业能与专业挂钩,学以致用。当然也有专家指出,专业应服务于创业或就业,但不能单方面强调创业必须与专业相契合。所调研的59家企业中,13家从事农、林、牧、渔业,11家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4家从事教育、文化创意业,21家从事零售业及其他服务业。其中,15家企业的创业者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行业相关,其余44位创业者都从事的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行业。从实际调研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企业的经营情况与创业者所学的专业也没有直接关系。这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理念比较开放,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导向,勇于尝鲜、敢于创新;另一方面也存在前期求职、创业受挫,不得已转行的苦衷。
4、大学生创业者大多青睐新兴行业。
从这59名大学生创业者经营的项目构成来看,从事互联网+、电商经营、计算机软件开发、微信平台运营、教育培训等的项目就有41个,占所有项目七成。好的方面突显了大学生创业者能够敏锐的捕捉市场信息,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融入当下最热门的市场环境中;同时也看到,传统行业,如农林牧渔、批发零售、加工制造等行业大学生创业者涉猎很少(农林牧渔类之所以还比较多,是因为此次调研的样本仅限于襄阳市樊城区,而樊城区太平店镇当地有一项特色产业就是菌类种植,13个农林牧渔的项目大多是这个情况),一方面是这些行业准入门槛较高,例如对资金、技术、渠道要求相对较高等,同时这些行业也是非常辛苦,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扎堆互联网+、电商等项目,也不排除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
5、绝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经营情况不甚乐观。
虽然很多人都在说,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0%左右,但是仍然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勇立潮头。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这51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中,运营较好的有8家,略有盈余的有11家,基本能够维持企业日常开支的约有15家,亟需帮扶的约有17家。从大学生那边反馈的结果来看,认为制约创业项目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用工成本增加(约占85%)、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约占80%)和流动资金短缺(约占70%),其次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约占50%)和新型行业、市场认可度低(约占30%)。事实上,这些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因素。从现场调研结果中还得出一个现象,只有3位创业者认为是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制约了企业经营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者还不善于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把问题归结于外部因素。
6、大学生创业者最期望得到资金帮扶。
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和专业培训是大学生创业者最希望得到的创业帮助(约占100%),举办企业家讲座也是大多数创业者需要得到的帮助(约占80%),其次打造创业者网络家园(约占50%)、提供成功创业者视频访谈或视频创业指导课程(约占30%)也是创业者期望职能部门提供的服务。
51位大学生创业者中,办理有经营性贷款的仅有6位,有14位表示曾申请过贷款,但是因为经营规模偏小、担保不足等原因没有获得贷款,余下有23位表示很希望贷款,但是不知晓合适的信贷产品。
团委和人社局、财政局合作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每个创业者仅能获得一笔,不能重复申请,从以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创业者仅能得到1——3万的资金帮扶,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也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
四、调研结论
通过此次调研掌握的情况,在此给已经或即将创业的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1、积累综合知识。
对一名创业者来说,不论投身何种创业项目,一些商业知识与经营之道都是必须要提前具备的。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关于注册登记、纳税申报及减免政策、银行开户等合法开业的知识;关于市场预测和调查、定价知识和价格策略、销售渠道开发和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营销知识;《合同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经济法常识;劳动用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知识等。
2、拓展人脉资源。
据网络信息显示,目前中国70%的大学生社交范围太窄,很难同陌生人交流,势必造成了人脉资源的匮乏。而人脉对创业者来说又极其重要,所谓人脉决定财脉,因此已经或即将创业的大学生要学会在成长中积累自己的人脉,一是在拜访客户的过程中积累人脉;二是要学会处理得到的任何一张名片;三是多去参加行业活动和培训,如各个企业的新产品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和产品推广会议等。
3、学会与人合作。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社会分工细化和商业环境复杂化,一个人样样精通很难做到。所以大学生创业者一定要学会利用别人的资源,学会合作,依靠团队开拓事业。正如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季琦告诉青年创业者的那样,携程网的成功,除了抓住当初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更重要的因素是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大家携手创业,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避免很多创业“雷区”。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七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市扎实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决策部署,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畅通渠道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对全市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形势及现状
随着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据国家人社部统计数据,20xx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834万,比20xx年增加14万人,加之上年就业压力尚未充分释放,今年整体就业形势仍难好转。据统计,20xx年我市户籍高校毕业生约1.2万人,加上外来求职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约1.5万人,就业需求较往年进一步增加。同时,受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影响,全社会就业岗位需求明显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系统数据分析,20xx年和20xx年我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648人和1676人,其中绝大部分为上级人社、教育部门移交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自主登记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较少,20xx年为140人,20xx年为19人,各级人社部门通过免费就业创业培训、推荐就业、扶持创业、提供见习岗位和基层服务岗位等手段,使就业率达到96%和96.56%。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情况看,近两年年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自主创业、基层服务项目、灵活就业和其他8类(具体情况见表1)。从调研数据统计情况看,非国有企业、灵活就业和基层服务项目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20xx-20xx年以上三类就业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总数的80%以上。
注:事业单位录用包含政府购买服务人员
(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分析
近两年来,特别是20xx年我市启动“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以来,全市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根据调研统计,20xx年全市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25人;20xx年年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994人。
从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国家、自治区和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我市对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力度的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先就业再择业和自主创业的理念逐步树立,不再一味追求稳定,主要去向也不再局限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是把非国有单位和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主要选择,而且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和“人才强市”工程,在充分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就业创业环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完善政策,加强引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1.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支持力度。20xx年以来,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我市先后出台了《鄂尔多斯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办法》(鄂府发〔20xx〕96号)、《关于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的实施意见》(厅发〔20xx〕81号)、《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优惠政策的通知》(鄂府发〔20xx〕48号)、《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府发〔20xx〕49号)等7个指导性文件,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及中小企业人才储备等。特别是20xx年,我市启动了“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出台了“圆梦行动”优惠政策和实施方案,从社保补贴、场地支持、创业资助、就业补贴、创业就业培训、吸纳就业奖励等多个方面对就业创业大学生及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企业给予优惠,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
2.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xx年以来,我市按照自治区的要求,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计划,接收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社区民生志愿服务大学生、中小企业储备人才、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特岗教师和纳入市、旗区人社部门日常管理的储备人才等基层服务人员到我市工作。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招募基层服务人员约1.2人。
3.大力促进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中共鄂尔多斯市委、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鄂党发〔20xx〕5号)文件精神,从20xx年起我市分四批面向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录用了190名蒙汉语兼通工作人员。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 20xx年以来,开发基层公益性岗位招募贫困家庭和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273人。积极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就业指导,鼓励其积极参与就业见习、中小企业储备。各旗区也有针对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出台了专门的促进就业政策,例如东胜区对市场就业登记的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实行跟踪管理,建立专门台账,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或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0xx年至今,各旗区累计安置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2200余人。
4.发挥人才市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一是加大招聘力度。每年通过举办固定人才招聘会、大型人才招聘、网上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着力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二是强化信息引导。实行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和年度紧缺人才专业目录发布制度,通过鄂尔多斯人事人才网及时向社会发布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引才和毕业生求职提供信息服务。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
1.不断完善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体系。为鼓励支持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从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门槛、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和创业培训工作力度、加强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xx年,启动实施了“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制定印发了《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优惠政策》(鄂府发〔20xx〕48号)、《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实施方案》(鄂府发〔20xx〕49号),从创业资助、场地扶持、住房保障等多个方面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优秀大学生来我市创业就业。
2.扎实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评审工作。依据《鄂尔多斯市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资金实施办法(试行)》,面向各旗区、经济开发区(园区)和相关机构广泛征集企业经营管理、创业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方面的专家,建立了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评审专家库,并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评审工作,经过旗区受理、人社部门初审、专家组评审及公示等环节,20xx-20xx年对129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资助,资助总金额共计193万元。
3.大力举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组织有关旗区、经济开发区(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和部分企业先后赴呼和浩特市、兰州市、北京市、西安市和深圳市举办了“鄂尔多斯创业就业政策进校园”活动,并同步开展了人才政策宣传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活动,通过展览展示、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政策讲解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
4.稳步推进大学生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强化对大学生创业载体的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各旗区因地制宜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不断优化全市大学生创业载体整体布局,努力提高全市大学生创业载体平台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导各旗区立足实际,通过与企业共建、资源整合等方式推进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并根据本地区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明确大学生创业园发展定位。截至20xx年上半年,全市建成各类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26个,初步形成了大学生创业载体多点布局、功能完善、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格局。
三、创业就业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总体上来讲,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不容乐观。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仍未根本改变
从毕业生“供”方来看,从全国到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我市本地高校和本地户籍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创历史新高。从用人单位“需求”方来看,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因素影响,事业单位招聘空间一再压缩,各类企业的招聘的岗位数大幅度降低,有的企业裁员又把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推向市场,面临重新择业的局面,增加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招聘市场供需错位
我市目前处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前几年,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主体产业如煤炭、化工、房地产、酒店餐饮等支柱产业,受市场需求的影响,生产规模缩减,可提供给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较前几年明显减少,而装备制造、文化、物流等新型产业又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及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人才市场出现需求和供给严重错位,企业“招聘难”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同时出现。
(三)高校毕业生还有待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没有摆正心态,准确定位。一是就业地域的选择上,普遍偏好经济发达地区或城镇就业,不愿意选择在农村牧区基层就业;二是在行业的选择上,多选择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就业,更不愿意去创业;三是在工种的选择上,大多喜欢坐办公室等轻松的工作,不愿意从事专业技术工等相对脏、乱、差的工作,认为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从事脑力工作。
(四)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大学生是否选择创业、创业的机会、创业后的创业状况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政府的创业政策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从大学生创业者的亲身经历来看,目前我市大学生创业政策虽然立意突出,目标明确,但却存在政策执行率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有效投入不足。自我市启动实施了“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以来,市财政预算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7000万元、大学生创业扶持专项资金1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远达不到预算安排。各旗区也因财政紧张的原因,致使大学生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二是部门之间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涉及放宽市场准入、实行税收减免、住房保障等多方面,这就要求人社、市场监督、房管等多部门加大配合力度,整合部门资源,在有序疏导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实现效率资源的最大化。三是创业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市各级人社部门为创业者提供从创业项目选择到工商税务登记再到具体经营的一条龙咨询指导服务,而对我市大学生创业园的入驻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除缺乏创业资金外,缺乏合适的创业项目仍然是制约大学生选择创业道路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大学生对创业项目的选择规划和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引导和加强企业吸纳就业主体意识
一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对安置大学生就业达到一定比例和规模的企业,政府可以在税收、财政等各项政策上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包括对企业实施贷款和税费减免政策,降低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综合保险缴费费率等,减轻企业自身压力,增强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机制,在安排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制定产业规划时,充分考虑扩大就业的需要,新上项目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用于招收本地户籍大学生。其他民营企业在项目正式立项前均须先行进行“项目用工计划书”审核备案,就业部门要根据企业用工计划积极推荐本地户籍大学生,并做好培训等就业服务工作。三是要结合我市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战略措施,鼓励新兴产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挖掘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智力密集型就业岗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公益性和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成立集就业心理服务、就业咨询和信息发布、创业培训、创业就业交流和创业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市、旗、社区三级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二是加速创业就业服务信息化进程,加强“一网两库”建设。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创业网”上线运行,逐步完善导师库、项目库建设。为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信息、资金申请、投资对接、创业指导、项目查询、创业企业展示等信息服务。三是对大学生创业各个阶段进行分类指导,提高大学生创业人才培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于初始创业大学生要加强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优秀创业人才,要着眼于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聘请企业家和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专家等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一对一”提供创业指导,指导大学生企业创新商业发展模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三)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创业就业政策宣传活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通过参加人才交流活动、宣传创业就业政策、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的知晓度,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二是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率。从整体视角出发,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加快推进各项大学生创业就业优惠政策配套实施办法的出台。继续做好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评审工作,集中有限的资源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实施择优资助,帮助更加优秀、更具潜力的创业项目成长起来,真正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三是由政府、社会和学校出资建立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基金(资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能够形成新兴产业的创业项目,同时成立基金会,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贷款担保、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解决大学生创业者因信用不足而难以融资的问题。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项目、创业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对接会,采取“企业孵化+创业指导+投融资支持”等方式,拓宽大学生创业企业融资渠道。
(四)加大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的工作力度
一是与国内知名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鄂尔多斯大学生创业学院的建设,依托大学生创业学院开发适合大学生的规范化创业培训课程体系,并免费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培训服务。二是在市内各高校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把创业教育列入学历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努力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同时积极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辟企业实训基地,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去企业打工或实习,以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三是加快建立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开展网上检索、咨询等多种服务,方便大学生创业者查询各个行业比较完整和真实的信息,为大学生创业者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八
一、调查报告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型,而作为祖国的栋梁——当代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队伍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愈显严峻,需鼓励各位同学积极投入到自主创业中去,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学生内部进行创业观调查很有必要。
二、 调查目的
1、 了解所在苏大材化部及周边同学对创业本身的认识与其对创业的个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误区及利于积极发展的方面;
2、 通过调查结果得出大学生创业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合理的途径,为各位同学提供合理的建议,鼓励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创业,为职业道路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 调查方式
1、 利用qq群、人人网等通信工具,发动院部同学参与网页问卷调查;
2、 采取面对面交流采访的形式,了解身边同学对创业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对创业的构想与安排;
3、 查阅有关文献,参考部分专业调查报告数据。
四、 调查报告结果
1、 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
(1)、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
a、冒险尝试心理的鼓舞:
参加调查的29位同学中有11位同学希望自主创业,占总数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学是认为自己还年轻,还有时间去冒险创业,尝试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约占希望自主创业同学的36.36%,且四位同学均为男生,结合男女生性格特点差异,可见冒险尝试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创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b、收入丰厚的刺激:
此次参与调查的同学有4位同学是因为自主创业可以带来丰厚的收入而愿意进行自主创业的,占36.36%。从事后的采访调查得知,这些同学认为虽然找到工作虽然相对创业要简单许多,但是其与创业相比,收入差距较大,不足以为高质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故希望能够进行自主创业;
c、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影响:
调查中2位同学表示因为现今就业压力明显而选择愿意进行自主创业,占18.18%。从国务院每年的工作报告及近期参加工作的人员口中可以得知,近几年伴随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攀升,给大学生心理产生了较大压力;
d、家庭成员的鼓舞:
调查中1位同学表示自己希望选择自主创业是受了家庭观念的影响,占总人数的5.88%。从采访得知,此位同学父母均受过高等教育,对自主创业有清晰的认识,也支持其子女进行自主创业,走不同的发展路线。
(2)、对创业与专业关系的认识:
创业与专业有何关系?一些企业的老总,大学所读的专业与创业的行业毫无关系,现也成为全国明星企业,这些事例往往给大学生带来一些困扰,这不得不让大学生因专业和创业而思考。此次调查中,31.03%(9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密切相关,55.17%(16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有关系但不大,10.34%(3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基本没关系,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完全没关系的仅占调查人数的3.45%(1人)。数据显示,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关系不大的学生始终占多数。部分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最好能与专业挂钩,从基层做起,因为专业往往是毕业生最擅长的,正所谓不熟不做,另外大学生刚毕业时肯定缺乏社会经验,如果急于创业,很有可能失败,最好还是从基层做起,先到拟创业的行业里扎实的工作一段时间,了解行内情况,这样创业时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机会,切不可盲目投资创业,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如此表明,专业给人们发展以一个起点,那是条件,而不是笼子和束缚自己的绳索。我们还必须眼光远一些,知识面宽一些,头脑活一些,反应灵一些,专业多一些,朋友广一些。
(3)、创业之前会做哪些准备:
a、参加创业设计大赛:
3人选择自己在创业之前会通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的形式来为自己的创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获得专业人士的指点并作好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占希望进行自主创业的同学的27.27%;
b、看创业类书籍:
9人选择自己在创业之前会阅读足够的创业类书籍,学习创业成功人士的良好经验,并得到充分的知识储备。采访显示,部分同学对类似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等为创业者提供帮助的公司的了解较多,希望通过阅读相关内容获得更多的帮助,并希望自己以后创业时能够获得其帮助;
c、参加创业培训:
6人选择会在创业之前参加创业培训,以此获得关于创业的专业知识,占总人数的54.55%;
d、到企业实习:
10人选择会到企业实习,占总人数的90.91%。要成功创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经历过大组织的磨练,因为组织可以提供较大的视野。创业是非常艰苦的过程,必须吃苦耐劳、必须坚韧不拔、必须掌握专业技术、必须心态平和、有爱心,而且不能斤斤计较,这些东西可以在企业实习中获得。
另有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创业(商业)计划书的书写要求认识并不高,其程度仅在于“认识一点”,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有创业理念但是认知程度低这是远远不够于将理念实施的。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九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部署要求,江宁高新区大力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始终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促进充分就业,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了解园区就业创业基本情况,应对新变化和新挑战,打好就业创业攻坚战,经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就业创业工作推进情况
(一)搭建有效的就业推荐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多渠道发布招工信息。举办大型招聘会,让企业与应聘人员面对面沟通;与各高校就业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向园区企业发布各高校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信息,为园区企业招聘高技能人才搭建桥梁;主动与福利企业联系,对就业岗位进行摸排,以岗荐人尽力促成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12场,1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6场企业专场招聘会、4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1场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1000条,提供5000多个岗位,帮扶困难就业人员101人。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在做好园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企业劳资关系发展动态,监管并举,督促企业合理规范用工,以规范用工促就业。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今年还进行了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创建工作。
(三)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就业需要和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与培训机构一道走访企业,把培训和服务送进企业。同时,利用高校资源,让高校为企业服务,做好高校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多为社会培育高技能人才。今年,已完成在职培训45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106人。另外针对大学生创业特点,定期到高校巡讲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大创”服务功能和各项办事流程。积极组织区域内高校学生参加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实战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水平。
(四)拓宽就业渠道,以创业带就业。在推进全民创业方面,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与指导,重点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和高校毕业大学生创业工作。载体建设方面,共计孵化面积约30万平米,包含生命科技小镇南、北区,创业大厦、生命科技加速带、瑞鸿科技孵化器和有志教学孵化器。融资对接方面,江宁创投、金光紫金、苏创投等40余家风投机构入驻园区,累计为园区内科技型企业提供含天使投及多轮融资在内融资总额数亿元。营商环境改善方面,园区对入驻的科技型企业研发出的产品采取首购首试首用原则,优先购买、试用其产品并给予客户体验报告,并对产品性能强、试用效果好的给予大力宣传与推荐。
二、主要问题
(一)劳动力供求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劳动力的总体需求来看,江宁高新区总量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但是在劳动力结构上,依然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性岗位“有岗无人”,非专技性岗位“有人无岗”,劳动力供求双方均有失衡。
(二)企业与个人参与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在职人员工作比较繁忙,利用平时工作时间,企业不支持,利用节假日,员工精力又不够。而无业人员的培训,虽有政府补贴,但需个人先预付培训费用,培训积极性不高。
(三)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少、创业载体缺乏。园区现有创业扶持政策以及载体建设大多服务于高层次人才,针对大学生的少,以至于优秀的学生创业项目很难落户。
三、几点思考
(一)积极引导实现就业。详细了解求职人员以及企业用工信息,做好信息采集。加强就业各项扶持优惠政策的宣传普及,及时准确地为群众发布就业政策资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就业创业宣传力度。
(二)建立培训就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适应不同群体的培训就业基地和形式多样的培训就业模式。计划将创业培训与岗前技能培训合并进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确保人才不流失。
(三)调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尽快促成园区大学生创业奖励政策出台,整合现有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业载体。继续到高校巡讲创新创业政策,做好创业实践项目的管理、孵化与服务,有效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十
我国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虽然政府、高校和社会都已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许多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但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令人担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等相关方共同推进。当前政府虽然出台了促进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制度,但是具体的支持配套政策依然很不完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处于边缘状态,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少提及。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也不够具体,课程也仅限于开设几门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或者邀请专家、企业家开设讲座;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期末考核的形式,缺乏创新创业理论与创业社会实践的考核。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就会成为没有实效的形式教育,也就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要取得实效,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型教师队伍是关键条件。当天,我国绝大多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一般都是本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业余承担创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师、从事学生辅导工作的辅导员或者学生管理人员,也有少数高校邀请校友企业家、政府机关或者创业家校友等作为临时兼职人员进行业余授课。理论课教师缺乏实际创业经验,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不切合创业实际,社会兼职指导教师授课不规范、不成体系,邀请则来,不邀请就不来。一支缺乏稳定性、没有纯熟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难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创业孵化园建设还不够切实有效
政府和社会需要给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政策、资金、制度等支持,但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还是学校,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空间和平台,供学生实践创业创新。当天,绝大多数高校都提供专项资金来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在学校内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启动资金,创业孵化场地以及相关技术,在创业孵化园获取收入的项目,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享受税收减免政策。但是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创业孵化园运行情况并不好,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不太高,创业层次也比较低,大多数创业项目还停留在卖小商品的层面。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还有待提升,需要各方面加大支持、指导力度。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青年知识分子。近年来,国家和个地方纷纷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高校也纷纷提供专项资金,推动高校创业孵化园的制度建设,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创业的成本很高,而且存在着极大的失败风险,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空前巨大,25岁左右的学生在毕业后再去尝试风险巨大的创业就会遇到极大的阻碍。这些现实问题导致很多学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国家或是各地方、学校举行的各种科技比赛、创新设计大赛、实践活动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流行形式,难以通过竞赛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纵然有以上客观的现实问题,但很多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不敢创新创业、风险意识淡薄等,才是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十一
县农民工外出务工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浅析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46.6万人,农业人口有40.8万人,主要是以养殖业为主,因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劳动者主要从事传统农业,很难实现脱贫致富。导致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务工,极少数人返乡创业。据统计,2019年12月底我县外出农民工达61293人。截止2019年12月,我县返乡农民工总数为3563人。
一是平均年龄小,16至28岁占50%,28至55岁占50%。二是文化程度底,初高中文化程度占90%,高中以上文化占10%。三是返乡农民工主要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返乡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资金,学习到了相应的技能,更新了观念,回到家乡创业,主要创业的行业有汽车、摩托车、农机、家电维修、种植业(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等)、养殖业(主要养殖鸡、鸭、鱼、生猪等)、加工业(主要加工米粉、萝卜干、米酒等)、服务业(只要是农村客货运输、美容美发、饮食店等)。但目前大多规模小,不能形成产业链条。
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主要是成立合作社方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公司采取委托的方式,有机地将农民合作社串联起来,形成一体化运作体系。如平乐乡以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为“助推器”,加快种植业发展,目前已成立金银花专业合作社1个,中药材公司1个,并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注册资金达100万余元,会员85户,联系会员372人,实现利润收入80万元。
一是积极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重点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县域中小型企业、乡村特色餐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扎实推进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
二是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对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将农民工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纳入就业再就业培训补贴范围。同时,为培训者免费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发放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三是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小额贷款支持力度。为拓宽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帮助返乡农民工通过创业实现就业,我县20xx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2户,每户贷款金额为5万元,其中返乡农民工有21户;20xx年共发放妇女创业贷款344户,每户8万元,其中返乡农民工妇女有86户;20xx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20万元、424户,其中返乡农民工81户;2019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155万元、537户,其中返乡农民工168户。
四是营造宽松的创业投资环境,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
我县返乡农民工文化技能水平本身不高,更缺乏就业的知识和技能,对市场经济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不多,有些农民工虽有就业意愿,但往往不知道如何就业、从哪里着手创业和怎么管理企业等等。
1、后续投入资金不足。一些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资金,但资金量不大,创业时缺乏通盘考虑,将有限的资金一次性投入到项目中,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后续资金缺乏,贷款十分困难,项目难以为继。
2、管理知识匮乏,技术力量不足。农民工外出打拼,一般在所从事的行业有一技之长,但是回乡办企业,往往缺乏全面的综合性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大多数采取家族式管理,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农民工回乡创业,往往进入的并不是自己十分熟悉的行业,对生产性技术不太精通,又缺乏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持,经常造成企业损失。如20xx年**县普坪镇鸭子井姜春元饲养的一千只肉鸡,由于防疫不当,发生鸡瘟后,损失达三万元,只得再次走上打工的路。
3、创业培训需进一步加强。我县由于缺少师资力量和相关资质的培训学校,目前还没有举办关于创业方面的培训。
1、建议加大宣传,营造环境。建议省、州、县新闻媒体加大对返乡创业政策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加强市场化劳务经济秩序的组织引导,营造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
2、建议加强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专家到**县指导工作,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专业指导。建立挂帮机制,让创业农民工与有关技术人员建立常态化联系,向企业推荐有关技术人才,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建议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信息采集力度。县就业局建立返乡农民工信息交流、沟通平台,提供政策指引、引导就业方向。建立网络互联、信息共享机制,收集农民工就业和企业用工信息,科学、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农民工和企业用工总量、结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方面的信息,加强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公共管理和服务。扶贫、农业、民政、人社等部门根据创业的需要提供种养殖业在病虫害、牲畜疫情防治等技术服务;信息部门要根据返乡创业农民的需要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十二
一、调查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和理解、创业前的准备状况、自主创业遇到的困难等,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以便给大学生提出创业前的提议、为高校在创业教育培养方面供给参考以及为政府制定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供给决策依据。
二、调查时间及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
调查对象: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资料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了解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其中包括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和理解、创业前的准备状况、创业倾向的领域、自主创业遇到的困难、创业失败后的选择、创业课程的认识等。
四、调查方法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具体方法则是使用互联网的网上发放问卷以及发送电子邮件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在“腾讯问卷”服务平台上来发布设计好的问卷,并利用调查者自身的微信、qq、微博等方式来向在校大学生分享问卷。
五、调查问卷: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分析
六、问卷数据分析结果
(一)问卷题目设计思路
调查受访者是否有进行创业的打算,之后是如果创业,那么创业的原因、选择创业的领域、创业的阻碍、期望得到的帮忙以及创业的准备等。接下来则是创业失败的后果以及如何看待目前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情景分析
本次关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问卷主要是经过在网上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问卷截止调查者撰写调查报告之前共收集了42份有效问卷。具体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基本看法的数据分析
据调查数据显示:①57.1%的在校大学生有研究过在校创业,42.9%的大学生则是完全没有研究过在校创业;
②在校大学生想要在校创业的原因中则有21.4%的人是因为赚钱,16.7%的人呢则是为了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经验。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创业的原因一般是兼顾经济和本事两方面的原因的;
③若创业,你更倾向于选择哪个领域的问题上,33.3%的人都选择了餐饮行业,可看出当前在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内,餐饮行业是比较容易接触也蕴含无限商机的领域,所以,在学校的创业教育中也能够适当加入餐饮行业的例子,从而启发更多学生的思考;
④在“你认为本(专)科省在校创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的问题中,52.4%的人选择了空有活力和信心,但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31%的受访者选择了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7.1%的受访者则是选择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景有脱节,由此大致能够看出大学生创业的阻碍主要在人脉关系,资金支持以及所学知识等,所以对于学校等教育部门来说,如何经过各种形式的课程和教育使得学生所理解的知识尽量和社会缩短距离,更接近真实的社会则显得更为重要;
⑤在“你认为提高大学生在校创业成功率最关键因素?”的问题中,47.6%的受访者选择了敏锐的视角洞察行业未来发展方向,26.2%的受访者选择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和详备的资金计划,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视角以及资金是影响创业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国家能够适当改善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支持政策;
⑥在“若你有意愿在校创业,你最期望得到哪种帮忙?”54.8%的受访者选择了国家针对大学生在校创业的政策支持,31%的受访者选择了家人的支持、理解以及原始资金支持以及11.9%的受访者选择了学校给予的支持。由此可看出,国家政策支持,家人的支持和资金帮忙,学校的支持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时是否能够继续和坚持下去的重要影响因素;
⑦在“创业前,你会做哪些准备?”的问题中,71.4%的人选择了先去实习,了解企业运营细节,66.7%的受访者选择了招募有共同想法的成员,59.5%的受访者选择了获得家长的支持以及创始资金来源,由此可看出对于在校大学生多进行一些实习培训,让他们真正接触企业运营的细节。此外,家长和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也能够帮忙大学生创业,所以,需要政府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风气,从而使得更多的家长愿意支持和理解自我孩子的创业行为和想法。
(2)关于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以及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的看法
⑧对于“如果创业失败,你还会继续吗?”的问题,76.2%的受访者选择了会,23.8%的人则是选择了不会,能够看出个人对于创业失败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可是大多数的人还是有继续进行创业的想法的,所以需要国家、学校和家庭等对于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忙,哪怕是失败了也能够帮忙他们认识到其中自我的错误所在,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⑨在“你如何看待目前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的量表题中,42.9%的受访者选择了适中,总计38.1%的受访者则是选择趋向不满意的方面,19.1%的受访者则是选择趋向满意,由此不难看出,当前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仍然有必须的改善和提升的空间,从而更加适应大学生的创业学习的需要。
七、总结与提议
(一)结论
根据调研的一些主要数据,能够反映出在校大学生创业情景具有如下的特点:
1、在校大学生对于在校期间进行创业普遍持有欢迎态度,说明大学生本身对于创业的渴求较大;
2、在校大学生想要在校创业的原因一般是兼顾经济和本事两方面的原因的,并且创业更倾向的领域则是餐饮行业,在校创业最大的障碍主要是空有活力和信心,但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以及所学知识与实际情景有脱节所以能够看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迫切需要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3、在校大学生在校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敏锐的视角洞察行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充足的资金来源和详备的资金计划,而在校创业,最期望得到则是国家针对大学生在校创业的政策支持、家人的支持以及学校给予的支持。创业前的准备主要是实习和获得家长的支持以及创始资金来源。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创业过程是较为复杂的,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团结协作;
4、创业失败后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选择继续尝试创业,与此相关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仍然有必须的改善和提升的空间,从而才更能够适应大学生的创业学习的需要。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创业过程中显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大学生本身努力就能够解决的,还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家庭的合力解决。
(二)提议
1、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作为学生本身,首先就是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进取扩展自我的知识面,将学校的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更好的融入到自我的创业中来。此外,学生还能够将自我的创业与大学很多的创业比赛结合起来,在参赛的过程中将自我的创业策划书反复修改,不断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下一步的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其同时,在创业过程中,学生也要进取和学校以及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从而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2、从学校的角度
由调查数据我们也不难看出,当前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自身有必须的局限性,因而学校应当进取改善创业教育,使得创业教育课程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方向。此外,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学校也能够为学生供给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从而减小大学生创业的难度,为他们的创业更好的环境;
3、从家庭的角度
家长们应当及时更新自我的思想,对于孩子的创业行为也应当更多的给予支持和理解,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指责。哪怕孩子在创业过程中遭遇了失败,也应当多多鼓励和支持,毕竟创业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正是因为创业,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提高和发展;
4、从国家的角度
首先,国家应当扩大自身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和水平,创造出更适合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此外,国家也应当在社会上营造出鼓励创业的氛围,减弱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八、调查活动总结
(一)成就
首先,此次的实践调查活动增强了我个人的实践本事,从问卷的制作、发布、收回、问卷数据分析以及调查分析报告的撰写都是由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分析问卷以及分析从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此外,总体来说在此次的市场调查活动是较为成功的,到达了较全面的考察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情景的效果,也使得关于大学生创业情景也有了更为充实的认识和了解。
(二)不足与收获
1、不足
此次的问卷调查仍然存在着必须的不足之处,如问卷的发放对象大多局限在调查者的关系圈中,未能对全国大学生进行全面调查等。
2、收获
此次的问卷调查活动,使我个人对于问卷调查这样一种社会调查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熟练地运用其与互联网结合的使用方法。在调查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调查的每一步其实都是不容失误的,问卷设计本身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张问卷能够反映的问题范围,如果设计的不好,也会极大影响到问卷所反映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学会如何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其背后的本质原因是有必须难度的,在此次的问卷数据解读中我也许还是存在必须不足,可是相信经过此次的锻炼,必须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本事和水平,也让我进行下一次问卷调查有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综合此次的问卷调查过程来看,我确实有很多的不足,但很感激此次的调查活动,正是在活动中,我才更好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懂得了如何去改善自我,也明白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很感激本事秀平台能够给我供给这样一个锻炼自我本事的机会,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认真努力的!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十三
一、调研报告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型,而作为祖国的栋梁——当代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队伍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则愈显严峻,需鼓励各位同学积极投入到自主创业中去,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学生内部进行创业观调研很有必要。
二、 调研目的
1、 了解所在苏大材化部及周边同学对创业本身的认识与其对创业的个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误区及利于积极发展的方面;
2、 通过调研结果得出大学生创业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合理的途径,为各位同学提供合理的建议,鼓励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创业,为职业道路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 调研方式
1、 利用qq群、人人网等通信工具,发动院部同学参与网页问卷调研;
2、 采取面对面交流采访的形式,了解身边同学对创业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对创业的构想与安排;
3、 查阅有关文献,参考部分专业调研报告数据。
四、 调研报告结果
1、 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
(1)、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原因:
a、冒险尝试心理的鼓舞:
参加调研的29位同学中有11位同学希望自主创业,占总数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学是认为自己还年轻,还有时间去冒险创业,尝试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约占希望自主创业同学的36.36%,且四位同学均为男生,结合男女生性格特点差异,可见冒险尝试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创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b、收入丰厚的刺激:
此次参与调研的同学有4位同学是因为自主创业可以带来丰厚的收入而愿意进行自主创业的,占36.36%。从事后的采访调研得知,这些同学认为虽然找到工作虽然相对创业要简单许多,但是其与创业相比,收入差距较大,不足以为高质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故希望能够进行自主创业;
c、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影响:
调研中2位同学表示因为现今就业压力明显而选择愿意进行自主创业,占18.18%。从国务院每年的工作报告及近期参加工作的人员口中可以得知,近几年伴随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攀升,给大学生心理产生了较大压力;
d、家庭成员的鼓舞:
调研中1位同学表示自己希望选择自主创业是受了家庭观念的影响,占总人数的5.88%。从采访得知,此位同学父母均受过高等教育,对自主创业有清晰的认识,也支持其子女进行自主创业,走不同的发展路线。
(2)、对创业与专业关系的认识:
创业与专业有何关系?一些企业的老总,大学所读的专业与创业的行业毫无关系,现也成为全国明星企业,这些事例往往给大学生带来一些困扰,这不得不让大学生因专业和创业而思考。此次调研中,31.03%(9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密切相关,55.17%(16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有关系但不大,10.34%(3人)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基本没关系,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完全没关系的仅占调研人数的3.45%(1人)。数据显示,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关系不大的学生始终占多数。部分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最好能与专业挂钩,从基层做起,因为专业往往是毕业生最擅长的,正所谓不熟不做,另外大学生刚毕业时肯定缺乏社会经验,如果急于创业,很有可能失败,最好还是从基层做起,先到拟创业的行业里扎实的工作一段时间,了解行内情况,这样创业时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机会,切不可盲目投资创业,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如此表明,专业给人们发展以一个起点,那是条件,而不是笼子和束缚自己的绳索。我们还必须眼光远一些,知识面宽一些,头脑活一些,反应灵一些,专业多一些,朋友广一些。
(3)、创业之前会做哪些准备:
a、参加创业设计大赛:
3人选择自己在创业之前会通过参加“创业设计大赛”的形式来为自己的创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获得专业人士的指点并作好更充分的心理准备,占希望进行自主创业的同学的27.27%;
b、看创业类书籍:
9人选择自己在创业之前会阅读足够的创业类书籍,学习创业成功人士的良好经验,并得到充分的知识储备。采访显示,部分同学对类似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等为创业者提供帮助的公司的了解较多,希望通过阅读相关内容获得更多的帮助,并希望自己以后创业时能够获得其帮助;
c、参加创业培训:
6人选择会在创业之前参加创业培训,以此获得关于创业的专业知识,占总人数的54.55%;
d、到企业实习:
10人选择会到企业实习,占总人数的90.91%。要成功创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经历过大组织的磨练,因为组织可以提供较大的视野。创业是非常艰苦的过程,必须吃苦耐劳、必须坚韧不拔、必须掌握专业技术、必须心态平和、有爱心,而且不能斤斤计较,这些东西可以在企业实习中获得。
另有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创业(商业)计划书的书写要求认识并不高,其程度仅在于“认识一点”,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有创业理念但是认知程度低这是远远不够于将理念实施的。
2、大学生创业时应做好的准备(查阅资料):
对于自主创业,许多大学生只是一时好奇而拥有三分钟热度,最终也只能落得镜花水月,因而,自主创业无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目前,虽然有不少国内高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真正自主创业的学生并不多,即使对自主创业感兴趣,有憧憬的学生很多,但大多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这一阶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创业,真正地脱离“纸上谈兵”呢?
(1)、主观方面:
a、创新
大学生要自主创业创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备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大学生们要创业,必须眼看四面,耳听八方地接受新信息,从而促进创新意识的增强,进而令自己的创业理念能迎合大众的口味,及时满足因时代变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务实
大学生们是一群受社会影响较大的群体,要有从实际做起的决心,不能盲从,要兼备面对现实的勇气,留心身边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在求学阶段,要懂得从方方面面获取自己所需的资讯。想创业的大学生们要扎扎实实地从基本做起,并想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经验,大学生们要创业应该也必须如此做的。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十四
在市场化的今天,农业创业带头人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杰出人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他们是农村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下面是农村妇女创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是在企业类型上: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科技型企业少。女性创业大多采用粗放型、传统型的生产方式,依靠科技、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不多,科技含量的偏低,导致了抵御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等能力的降低。从事加工业的34人中有6人从事电子产品加工行业,其中仅有2家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研发能力,其余均为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
二是在创业领域上:资源依赖型企业多、现代工业服务业少。女性选择资源型创业比较突出。97位女性中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占到82.4%。服务业和现代工业制造业仅占17.6%。
三是在资金来源上:自筹资金比例多、银行信贷比例少。97人中仅有17人在初创业时得到过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而且都是在党委政府领导支持并出面协调的情况下得到解决。即使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处于成长发展时期,如果在社会上没有一定的知名度,想得到贷款也不容易。
四是在运作方式上:单枪匹马多、合作经营少。**市**镇**村妇代会主任说:“女人也要有野心,野心是金”。但在实际上,传统观念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决定了女性创业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支持,更谈不上合作。根深蒂固的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农村家庭中“当家作主”的男性头脑中还是普遍存在,女性创业的外部压力和阻碍仍不容忽视。在调研中,有3位创业女性谈到创业贷款时,颇有感触地说,贷款时找女人担保很难办成,同样的事换成找男人作担保就有可能成功。
五是创业者知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科技含量成正比。在被调研的97人中,选择在印刷、建材、纺织、玻璃纤维、机械等现代工业制造业、电器电子行业创业的女性86%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而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和资源加工、营销、传统服务业的女性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0%多。
六是夫妻携手创业时间的长短与企业发展速度规模成正比。创业得到丈夫理解和支持,夫妻携手并肩共同奋斗,不仅在精神上激发了创业女性,而且夫妻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有有利于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97名女性中在初创业时就得到丈夫理解,夫妻共同创业的,其现有企业规模均在100人以上,年纯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上百万元,在企业规模和效益上相对来说较大。而承受着各方面的阻力,仅靠个人打拼的女性创业,不仅要自己一人承担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而且还要背负应尽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这无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多为家庭作坊式企业。
一是女性创业意识增强。 经过几年强势的创业宣传,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意识明显增强。走访调研的97名创业女性普遍认为,她们选择自主创业大多并不是因为贫穷,而是不甘于现状,渴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普遍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捷足先登的创业意识,她们均赞同“自主创业”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改变生活状况的一条途径。
二是女性创业意志坚定。女性一旦下定决心,选择创业这条路,往往表现出超常的毅力和非凡的魄力,即使遇到阻力也不放弃,面对困难也不回头。被调研的97位女性创业时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到家人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和周围人的议论,但都坚持了下来,从不轻言放弃。坝头村,经过2019年摸索,拥有了占地10余亩的种鸡养殖场。为节约成本,她想自己再建一个苗鸡繁育基地。她的这一想法,不但乡邻们不信,还说“炕孵不是女人做的事”,而且连曾经搞过炕孵的公公也给泼冷水。但敢闯敢试,只身到盐城学习炕孵技术后,2019年投资10多万元建起占地12亩的种鸡养殖场,从南京引进8000只良种鸡,建成育种—产蛋—炕孵一条龙生产线,新建鸡舍60余间,使孵化、育雏和种鸡饲养三级分离,实行生态养殖。2019年饲养种鸡2万多套,孵化销售苗鸡150多万羽,不但在本地畅销,沐阳、宿迁和鲁南等地养鸡户也纷纷上门订购,苗鸡供不应求。
三是女性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97位创业女性辐射带动近4万名妇女就业,人均带动就业在400人以上。现任沛县华豪玻璃纤维厂总经理王素英,47岁时开始涉足玻璃纤维生产,先后建成华英和华豪两个玻璃纤维厂,拥有资产上千万元,共安排女工450多人,月工资均在1000元以上。
四是基层妇女干部的“双带”作用增强。**县仅村级妇代会主任创办的企业就有50多个。**镇**村妇代会主任充分发挥村妇代会作用,带动全村180户妇女编扎苕帚、养兔、贴画等,年人均收入4000余元。同时她还与人共同投资兴建了纺织厂,年利税100多万元,吸纳本地劳动力76人。**市**镇由村妇代会主任牵头创办的妇女创业示范基地有4个,带动发展有机蔬菜、水产养殖、珍禽饲养、柳编、刺绣地毯等六大特色产业,涌现出像、等一大批创业致富能手。由**村妇代会主任带头创办的巾帼蔬菜营销合作社,主动与市**公司联合,发展3000亩有机农场,以农场为示范基地向广大妇女传授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妇女种植有机蔬菜,目前,已带动全镇发展有机蔬菜10000多亩,亩均1000多元。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800多人,兴办了再生塑料厂、蚕茧收购站等实体,年收入200多万元。
五是返乡女性自主创业方兴未艾。97名创业女性中有21人有打工经历,属于返乡创业。邳州市碾庄镇刘庄村女青年王艳,打工有了一定积蓄后回到家乡,创办了“舒尔美”服装技校,开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跟踪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几年来,学校培训农村女青年3000多人,其中2800多人被送到浙江、上海、深圳、无锡、常熟等地打工,60多人跨出国门,前往美国、日本、阿联酋、毛里求斯务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总收入达到2250万元,200多户贫困户因此脱贫。目前,**市**镇坝头、房场、堰头等村,由回乡务工妇女兴办的服装制鞋、制梳、地毯、电子、串珠等项目13个。
一是招工难。我市女性创业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和管理经营机制。由于一些企业的“先天缺陷”,当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时就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多数愿意进厂打工,**市陈圩村柳编厂长年从事柳编的人员大多是60岁左右的老人,柳编产品市场前景虽然看好,但加工人员已成严重不足状态,甚至处于人员萎缩状态。
二是贷款难。女性创业缺乏有效的启动资金来源和措施保障。从调研情况看,女性在创业初期, 申请创业贷款很难实现,大多都是依靠亲戚、朋友的借款来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女性企业多为资金积累较慢的种养殖业和加工业,即使在创业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扩大生产,也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撑。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由于知名度不高、规模不大,也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经济基础发展较好的如**县、沛县等,老百姓手里比较富裕,能够借到资金,而经济发展较慢的如、等,有的女性很难借到创办企业所需的启动资金,有的不得不借非正规渠道的农村的“高利息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创业女性普遍认为企业经营中最主要的困难是“资金缺乏”和缺乏良好的银行贷款保障机制。
三是用地难。我市女性创办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一些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手工作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出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苦于无场地,由于国家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工业用地,土地紧张,企业发展面临用地困难,土地问题难以落实。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为女性创业营造氛围。由于女性创业难度更大、遭遇的矛盾更多,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从政策上、工作上、资金投入上给予更多的扶持与引导。建议将**市妇女发展规划中女性创业的各项目标列入**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解为各相关部门工作指标,明确措施,逐年推进。针对女性创办企业普遍碰到的困难,由政府推进建立妇女创业基金,为女性创业人员提供降息、贴息、无息创业贷款;为发展前景好、信誉度高的女个体私营业主、女企业家发展经营生产规模提供贷款担保,解决融资困难。新闻媒体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非公经济领域中的优秀女企业家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对她们的了解和认同,为艰苦创业者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是强化能力培训,为女性创业增强本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女性很想创业,但缺乏相关知识技能,盲目投资难免遭遇失败。建议由劳动部门牵头,联合妇联和工商、财税等部门,开办女性创业培训班。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创造新岗位、创造新生活、创造新业绩;提高女性的创业技能,面向市场找准投资方向,发挥一技之长,力求成功业绩。同时要创造条件,启动与培训项目相配套的小额贷款措施,探索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的新模式。
三是强化典型宣传,为女性创业搭建平台。要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创业精神,弘扬创业文化,激发妇女创业热情,激励妇女自主创业、勇创大业。要发挥现有创业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结对创业,带动更多的妇女自主创业。要采取多种措施,扶持现有的女企业家做大做强。要通过对创业典型的强力宣传,给创业女性造势,为成功女性喝彩,为女性创业推波助澜,真正做到让想创业的有机会、会创业的有舞台、创大业的有地位,为又好又快实现“两个率先”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四是强化协调服务,为女性创业创造条件。建议有关部门为女性创业提供全方位的贷款、信息服务和创业指导,使女性能理智选择创业项目,提高成功概率。妇联组织作为党的群众工作部门,将发挥联系妇女群众的天然优势,大张旗鼓地树立、培养、宣传、表彰创业女性,引领更多的女性走创业之路;从生活和事业上关心创业女性,组织专家学者为她们提供学习帮助,信息指导,通过牵线搭桥促进女个体私营业主、女企业家成立协会组织,为创业女性扩大联谊、互通信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搭建平台。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十五
一.项目概况
1.调研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预计到20xx年,单从高等学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就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公共机关要减员增效,难以再大量接收大学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则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也难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机会。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毕业就要面临失业的可能。因此,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无疑会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办法。一个学生创业可以吸引若干个学生的参与,创业成功就可解决一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社会上形成了学生创业的气候,将大大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 再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必将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这就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能仅仅是生产环节中某个单一工种的单一操作者,还应能够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并进入计划、管理、服务等经营环节。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劳动者具有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2.调研目的
所有这些都表明当今的大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独自闯出一片事业天空,或者集结三五好友的力量,合力创一番事业,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过这样的梦想,甚至拟订出一套计划,逐步实现,让美梦成真,但是,光有梦想、希望,若没有条件,则创业的梦想还是难以实现。最重要的,是累积创业前必要的经验,与充份的准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创业前,不妨先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大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的观念,我们是否已为创业做好了准备,大学生创业到底需要我们具备怎样的素质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创业条件,这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3.调研地域及概况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20xx年11月份,对万州地区在校“大学生创业”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我们的调研范围是重庆三峡学院在校大学生。本次是随机抽取5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的小范围的调研,共发放调研 问卷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问卷45份。
二.调研结果分析
1.问卷分析
(1).是否愿意自主创业
考虑过自主创业的占56%,完全没有打算的占25%,已经进行的占19% 。45名大学生中有25名大学生考虑在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其中大一占到了总人数的36%,其余的占20%。
大一学生新鲜有活力,对未来充满了期望.毕业生也许是在找工作或是学业方面被所谓的现实束缚,愿意自主创业的仅占7%.在调研中农村学生更愿意自主创业,当然,这也与汉中当地农村学生多于城镇学生有很大关系.
(2).对创业的了解程度
对于对“大学生创业”的了解程度,其中有62.5%的在校大学生一般了解,另外6.25的大学生有一些了解或不是很了解;31.25%的在校大学生都未在学校内接受关于创业指导方面的教育;而被调研的大学生均表示有必要在学校接受创业方面的教育,学校在创业方面应加强挫折心理的教育,其他认为应加强推进创新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3).不同学历层次对创业看法
其实,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学生,都有创业愿望,有创业潜能.根据这次调研,本科生有创业愿望的占56.25%,专科生仅仅少了12.5个百分点.
(4).创业中所要具备的素质与创业前的准备
然而创业究竟需要我们大学生具备怎样的素质条件,哪些行业适合我们大学生创业,在创业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这都是我们需要调研研究的问题。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最重要的是资金和技术,其中技术占了62.5%.这也正是青年创业面临的二个难题。刚跨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缺乏资金,而本身在社会筹资方面也无环境优势.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
在创业资金方面,一般筹措的管道,除运用自己的积蓄外,便是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或是再结合一、二位志同道合者,共同投资创业等。独资创业的情形越来越普遍,一方面独资创业可使创业者拥有绝的经营权,省掉合资者因意见分歧的麻烦。另外,则因经济结构变迁,服务业俨然是「创业新星」,吸引大批拥有创业梦想者,在这个舞台一展抱负。而一般的服务业大多属小额投资性质,所需的资金从25万~200万元不等,不像制造业或信息业等,需要庞大的资金,造成的负担与风较大。 亲朋好友在个人的创业历程中,大多扮演「亲密战友」的角色,出钱出力,所以,往往是创业者周转的主要对象。寻求创业伙伴共同投资,则是一种分担风险的分式,而且,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彼此截长补短,更能使创业的脚步快速上轨道。
而在技术方面创业者缺乏对创业所需各种资源的准确理解,在这一点上,有着实战经验的企业人员要比在校学生强。
心态问题也是创业过程中所要探讨的。学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带来的压力.在调研中各50.00%的同学对于创业中的资金短缺和创业风险等问题而是否放弃创业持不同态度.
(5).创业地域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和中部的崛起,大学生们更多的把目光瞄向了西部和中部市场.分别占31.25%和43.75%的大学生愿意到西、中部去接受机遇和挑战,这对于我国消除地区差距是一个很好的兆头。面临如此众多的难题,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是否已做好准备,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去接受创业的挑战.87.5%的同学认为最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个人能力及强烈的挑战精神,同时学校的知名度也成为大学生在创业中所担忧的.
我们欣喜的看到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颁布了多项优惠政策,今年一月,教育部便公布了一项有关“大学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 。
2.对策与建议
从这100份问卷中我们为愿意创业的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1)重视并评估自己的财力. 企业是由人才、产品和资金所组成,自有资金不足,往往会导致创业者利息负担过重,无法成就事业。因此,创业青年要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的观念,不要过度举债经营;企业应“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润后再逐渐扩大,“大做”则是勉力举债而为,只有空壳没有实际,遇到风险必然失败。
(2).要有意志力.有年度计划,有目标,有理想,就必须要有坚强的耐心与意志力来贯彻,愈挫折愈勇,不达目标绝不中止。
(3).完成公司登记,了解相关法律和创业程序.在开始营业之前,必须了解所有与商业法规相关条文规定、执照或许可证申请的细节与表格。切记一点,各县市政府对营利事业单位的规定可能有差异,因此别忘了询问有哪些是该特别注意的法律规范条文.
(4)选择创业方向,学好专业知识.创业要选择自己熟悉又专精的事业,初期可以小本经营或找股东合作,按照创业计划逐步拓展。
(5).选对地址,事半功倍. 选地址有两项因素绝对不可忽略,即租金给付的能力和租约的条件。对于初次创业者来说,最划算的方式是订一年或两年租期,以预备是否有更新的选择。
当比尔盖茨、杨致远、甲骨文的埃里森先生为我们所熟知的时候,当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压得我们喘不
过气来的时候,当大学生得“创业”浪潮滚滚而来得时候,我们不得不正视大学生有激情,但是往往缺乏对国情的认识;有创业的勇气,但是缺乏成熟得创业思想,所以很多拥有着无限激情与梦想的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不得不面临许许多多的坎坷。但相信随着时代以及历史文明的进步,我们知识的不断积累,我们会正视自己的缺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使自己具备创业应具有的素质及知识储备,我们会成功,即使我们会遭遇失败,我们也无悔,因为我们曾为自己拼搏过,曾经做过自己的主人,我们会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我们艰难的创业历程,因为我们拥有最大的资本――年轻,青春,激情,梦想!
三.调研情况总结
本次调研活动自20xx年3月初开始实施,历时1个月完成,共分为“需求分析”、“问卷设计”、“问卷调研”、“数据分析”、“报告形成”几个阶段,总体开展情况比较顺利。综合本次调研结果,我们发现目前愿意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创业的认识也只是皮毛而已。但是他们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且对于创业在做着积极的准备,相信他们的激情和智慧能给他们带来成功。
就业创业调研报告篇十六
一、基本情况
谈到创业,不少人认为,开一家大公司或者建一家大工厂才是创业,外可以赢得社会认同,内可以获得成就感,其实不然。开发高科技产业是创业,开办小厂小店也是创业;立足城市打拼天下是创业,重返乡村养殖种植也是创业。更何况,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创业的机遇更多,创业的条件更好。安徽科技学院三名大学生到凤阳县小岗村自主创业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大学生创业大有可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选择在农村基层创业成为我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途径,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农村作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给当地带来了知识和技术,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为新农村建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自xx年以来,我市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人数共1159人。从学历构成来看:本科以上学历214人,占创业总人数的18.5%;大专学历511人,占创业总人数的44.1%;中专学历434人,占创业总人数的37.4%。从专业分布来看,到农村创业的主要是农科、医科以及师范这三类毕业生:其中农科类毕业生共53人,占创业总人数的4.5%;师范类毕业生共302人,占创业总人数的26.1%;医科类毕业生共106人,占创业总人数的9.1%。
从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市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由省、市统一安排,通过招录乡镇公务员、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简称“三支一扶”)的形式,选拔了一大批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自1999年以来,我市把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作为吸引各类人才、培养年轻干部、优化队伍结构和建设高素质队伍的战略举措,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狠抓落实,在乡镇机构精简、人员分流的情况下,每年尽量拿出有限的空编用于高校生选拔。截止xx年,我市共选拔399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前三批有142名高校毕业生已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除3人直接录用到区县直机关外,其余139人全部录用在乡镇机关。
(二)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xx年黄山市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公告》,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我市生源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非本地生源的本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从xx年起,每年输送3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作目标。今年是选拔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共有1023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招聘活动,目前,选拔工作尚在进行之中。
(三)自主创业类型,部分大学毕业生通过创办企业,成为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主,直接接受市场的优胜劣汰。从此次调研组走访的7位自主创业毕业生情况来看,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点:①、所学专业大多为农科类专业;②、创办企业大多为茶叶加工或传统工艺类企业。③、自主创业之前,大多具备相关领域的从业经历,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和经验积累。④、在创业过程之中,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具体一定的技术支持。具体而言,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子类型:
1、企业改制,被动创业型。有的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国营企业,9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下了岗,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破釜沉舟,忍辱创业。如创办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的程福寿,8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当时的屯溪茶厂工作,95年由于茶业企业的整体改制,不得不离开工作20xx年得茶厂,家人的埋怨、社会的压力和失败的挫折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创业的勇气。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创办了“一品茶行”和休宁县流口茶业有限公司。
2、求职碰壁,转而创业型。随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已满足不了新增大学生的需求。有的毕业生在投了一份又一份简历,跑了一次又一次招聘会仍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回乡自主创业。如创办徽州竹艺轩有限公司的朱伟,xx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合肥应聘了多家单位未果后回到家乡徽州区,加入其弟弟开办的竹雕工艺厂并逐步将企业发展壮大,直至创办徽州竹艺轩有限公司。
3、时机成熟,辞职创业型。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即找到了待遇优厚的理想工作,然而,他们胸怀创业抱负,在完成了创业启动资金积累和相关信息、经验积累之后,毅然辞去工作,回乡创业。如徽州区潜口镇二联竹编工艺厂厂长郑重,xx年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就职于浙江安监局。在与浙商接触过程中看到了竹编工艺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因而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有了这一想法后,他一方面注意学习浙商的经商之道,另一方面开始市场调研和回乡考察。xx年初,他辞去了月薪4000余元的工作,在潜口镇二联村创办了竹编工艺厂。
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在农业,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工作,通过“三支一扶”、选派大学生当“村官”、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创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如黟县有496名村“两委”干部,过去仅有2人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如今已增加到49人,提升了村“两委”的工作水平。黄山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黄山区从事旅游产业的大学生达175人,其中,大学本科25人,专科150人;从事导游服务的达到112人,占全部人数的64%,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是大学生在农村创业中锻炼成长。歙县在农村机关、事业单位创业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98年以后走上小学教师岗位的大学生,绝大部分已经成为教学骨干。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高管(副总及以上职务)有15人约占总数的4%,中层干部约占75%,一般工作人员约占20%。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是成就喜人,有“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俞志荣、创办黄山诚鑫丝业公司的程学军、创办德平化工公司的周德平等。
三是以创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如xx年从安徽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的郑重在市级贫困村潜口镇二联村创办竹编工艺厂,开发竹制产品近百种,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1984年从安徽省农业大学茶业系毕业的程福寿,xx年创办了黄山一品有机茶叶有限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资产总额1000万元,员工180余人,年销售收入2300万元,出口创汇240万美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xx年度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感到,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主要是:“三缺位”。一是教育缺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普遍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在校期间,多数大学生未参加过创业技能培训;在社会上,也没有一个培训机构,专门针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知识培训,使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知识储备不够。二是服务缺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关系到土地、信贷、税收、财政、农业、劳动保障等部门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创业资金来源渠道不宽。另外缺乏一个大学生创业综合指导部门,大学生刚毕业,人生地不熟,不知从哪里入门。三是政策缺位。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是一个弱势群体,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让大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目前,在土地流转、创业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还没有出台实实在在的倾斜政策,还缺乏代偿助学贷款、户档迁转、养老保险、创业扶持等事关的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大学生对到农村创业不成功存在后顾之忧。
三、下一步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出台了倾斜政策,大力扶持高校加强农科类人才培养和鼓励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而我国面对大学农科专业逐渐弱化和农村基层大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局面,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应对。
一是从高校层面来看,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农科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国无农不稳,民无食不宁。“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农科类人才。现阶段,由于农业效益低,农业农村工作条件艰苦,农科生就业难度大等原因,农科类专业成了冷门,普遍存在着生源“垫底”和报到率不高的现象,加之农科类专业办学投入大、效益低,迫使农业院校弱化发展农科类专业而大力兴办“热门”专业。实际上农科人才培养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所以高校要重农科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一要有敢于创业的精神和勇于创业的激情,二要有创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几年前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曾一度“红火”,但如今在校大学生创业以及毕业生选择创业的已很鲜见。高校要重视对创业大学生的支持。对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学校要继续给予关注与支持,以促进他们创业成功。
二是从政府层面上看,要优化政策舆论导向,促进农科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办好农科类专业。目前,高校农科类专业因投入大、办学效益低,加上缺乏优质生源和就业形势严峻,处于较为艰难的办学境地,政府要重视高校中这一“弱势群体”,采取倾斜政策加大投入,支持高校办好农科类专业,防止农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萎缩。同时要大力鼓励考生报考农科类专业。针对高校农科专业优质生源严重不足的实际,应积极实施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农科专业的招生政策。
二要积极营造鼓励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社会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业行动与热情。目前,虽然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整体看,人们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还缺乏足够的理解与认同。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机构,成立各类创业中心或创业孵化器,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指导;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和各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各种媒体有重点推出大学生创业典型,扩大社会宣传面,发挥好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社会氛围。
三要提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制度保障。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让大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国土、金融部门在土地、融资方面,可向大学生创办或领办的企业倾斜,给予优惠政策;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18号)的文件精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财政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兴办企业申请小额贷款担保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相关手续、逐步推行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国家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安全网的保护下走向非公单位、走向基层、走向自主创业。要想让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创业,就给他们一个崇高的名义,一个充足的理由,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一个正常流动的退出机制。要重点落实好代偿助学贷款、生活补贴、户档迁转、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政策,真正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
四要引导企业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指导和资金支持。企业家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创办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机构和中介组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在it业迅猛发展的印度,能产生穆尔蒂这样的“偶像”,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印度有非营利的“成熟的创业指导协助机构”,如tie公司和维瓦尼基金会等。由印度知名企业家罗密什·维瓦尼资助创建的维瓦尼基金会,致力于激励、教育和支持那些“新企业家”,并创造可使他们成功的环境。“只做好事不求营利”的tie则是1992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专门帮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这几个国家的青年进行创业的公司。该公司的执行主任赛山·莱摩汗告诉记者:“我们与大学、风险投资公司、律师、银行、企业都有着紧密且固定的联系,因为这些环节都是创业者白手起家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所做的,就是给青年企业家提供一个中间平台,帮助那些只有技术的it人才做好技术以外的其他环节。”在全球it业的摇篮美国硅谷,有4%的公司是印度公司;其中,在对创业而言非常重要的风险投资公司中,有24%由印度人创办。莱摩汗说,很多想创业的青年虽然条件很好,却不知如何从风险投资公司那里拿到钱,tie会出面来帮他们。tie每年定期帮助几十家小公司联合组织人才市场,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员工。tie还与其他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当地组织有很多联系,以帮助自己的会员公司在建立国外分部时适应当地的情况。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有利于让广大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了解民情,不断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有利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矛盾。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政策优惠并真正得到落实,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愿到农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