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听了侯老师的讲座,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对教材保持质疑的精神。
这种质疑的精神不单单是指要遵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的古训,而是要能去认真钻研新教材,钻研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大纲,然后从教材编排者的编排意图方面去思考教材编排的目的意义,最终心领神会的去组织教材的教学。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宏观概念。年级教学要综合各单元的总体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各单元教学要紧紧围绕每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该摈弃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逐段逐段归纳的“瞎子摸象”似的段落推进,而是应该注重整体感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根据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安排,就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的双线要求,然后在课文中去寻找一个切入点,再逐层的生发。
三、一课一得,切记面面俱到。
没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在备课时不能很好的把握目标重点,于是在课堂上处处开花,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却适得其反,面面俱到反而是一面都不到位,处处是重点恰恰是一个重点都没有落实。语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材的编排是遵循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在每一堂课上循序落实一课一得,最终我们才能让学生达到渐进的总体目标。
四、时代要求我们做一个爱阅读、广泛阅读的语文老师。
统编教材的编排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内外阅读的一体化”,我们语文的教学再也不是原来的那种单一的课文教学、单一的一课一学,而是融会贯通,信息量极大丰富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生发的很多问题需要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作品背景的相互联系,需要成文时代的深层挖掘,需要作者当时写作成因的理解共情。一篇文章,涉及到大量的文本之外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大量的阅读、去积累,这样,你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拓展无限的知识容量。我们在课标上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我们老师必须去阅读,唯有如此,你才能在课堂上做到伸缩自如、伸缩有度,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
五、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迫使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指向表达的佼佼者。
崔老师曾经指出:语文教学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建构以学习表达为导向的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文字、文本内容只能让我们得“意”,而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才可以让我们得“言”。语文培养的是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最终的指向目标是奔着“说”和“写”而去的。而教育的潜移默化迫使我们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得“言”的佼佼者,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得“言”的高手。我们必须要不怕表达、善于表达,不怕写作、善于写作。
正如昨天在最后的讨论会上所说:我们如果不及时的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念,没有一种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不用说我们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甚至连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都算不上。我们如果不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我们所教的学生,未来坐在高考的考场上,短短的考试时间里,他们连试卷上的题都读不完。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语文老师唯有上下求索,方能占据一席之地。
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本周,听了三位语文老师的培训课,收获良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三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联系身边生活案例,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
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以往我们的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中心,课上老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就像呆头鹅一样坐着听,没有自己的思维,学生总是被牵着走,完全没有主动权。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的开拓,也影响了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听了各位领导以及教师们的精彩点评后。让我茅塞顿开。的确,给与学生思维的空间,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也锻炼了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四、对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评价
以往的课堂老师们的评价很少,而且语言单一,往往吸引不住学生,特别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得到老师的评价就更少了。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消弱,从而不利于教学的实施。如果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评价,从而会使整个教学起到一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学校的李新老师在讲课时,就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说:“你回答的真棒”、“你真聪明”、“下次再努力”等一些激励的话语。这些教学语言的使用都有助于教学的实施,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老师上课也会很轻松。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会,以后我会不断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使我的课堂教学氛围轻松而又愉快。
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为期五天的90学时理论培训已经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通过聆听智者的教诲,同时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给我带来很多心灵的震撼和教育理念的收获,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我们的教育与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是我通过这次培训获得的一些心得。
一、专家引领,提升解读,丰富知识体系
本次培训中,们有幸听取了多位专家、名师的讲座,让我觉得收获颇丰。
方__老师的《情怀思想智慧——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规划》的讲座,指出小学语文教师的目标和方向,那就是要做一名有情怀、有思想、同时充满智慧的语文教师,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语文魅力去感染学生。同时方老师还带着我们一起解读教材,研读课标,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删繁就简,聚焦重点,同时通过对目标的把握去进行开放性习作教学的无痕指导;张燕老师的《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的讲座,让我们更深入地明白课标理念下如何更加合理地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如何从“教学目标”巧妙变身为“学习任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晨瑛老师的《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适体而读》带着我们一起探索机遇与用的阅读教学路径;胡国军老师的《以文化人—谈阅读教学中的文化传承》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语文课堂要走在提高文化素养的路上。周青老师以课堂互动的形式漫谈作文教学,从文本入手,用方法引领,深入浅出。陈士凡老师的《互联网+下做个有学习力的教师》的讲座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切入,提出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今,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尝试和运用新的教学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引领智慧学习。
这些讲座把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更把名师名家对语文课程的解读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指引。
二、内化理论,反思成长
通过消化和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剖析自身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文本解读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要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确立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也就是找到文本独有的语文的特征,根据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来设计教学过程,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及其精妙之处。对于不同类型的文本,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解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深入钻研,从而将解读转化为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
(二)习作教学
习作来源于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息息相关。学生对习作感兴趣,有习作的愿望,这是把作文写好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策略。写作是为了抒发情感,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动用各种感觉器官—眼耳口鼻进行观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观察点进行细致深入地观察。其次多进行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形象的画面。当然,要写好作文,学生平时的积累和阅读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和习作素材。
(三)现代媒体运用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作为老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借助多媒体工具来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使之变得更为高效。比如微课程的制作,将自身教学的某个重点内容以微课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简洁明了;移动设备的同时运用,在课堂上随时随地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地进行反馈和评价;查找文献,进行问卷编制,浏览教学资源,撰写论文······总而言之,教师要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尝试各种新兴媒体,做一个互联网+下有学习力的老师。
最后,通过这次90学时的集中培训,我收获了许多,反思了许多,相信这样的培训对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一定有许多的裨益。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教师培训活动。
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时光飞逝,转眼间,为期三个月的“国培计划(20__)”贵州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脱产置换研修培训已结束。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这次国培计划学习,使我不断的完善自己,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一个全面全新的认识;同时也使我认清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颇多。现就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的经历和感触。
这次培训活动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专家们的解惑都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所关注和急需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可以说是“人心所向”。在培训过程当中,我始终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认为,保持这种心态对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我还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学生知识的广泛化,作为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名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我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经常问问自己。而这次专家给了我明确的回答。
二、本次学习的收获
1、坚持不懈地学习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从思想上给自己充电。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教师不光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流动的水”。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教师都要有熟练地驾驭课堂的能力,那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实施新课程中会不自觉地走上老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我也有过,一开始都感到新教材不好教。正是本次的“国培”小学数学学习,使我从教学理论上得到了提高,知道如何处理教材中题少难教的问题,怎样进行最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业务了却实得到了提高。今后,我们教必须要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
2、有效的组织好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不断完善自我的主要场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课堂中展开、进行、完成的。有效的课堂组织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的组织成败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同时,有效的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可以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这次国培学习,我认为要组织好课堂教学,要做好以下几点:
(1)备好课。备好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师要备好课,就应掌握好教育教学理念,熟透教材,熟悉和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学习经验以及身心发展需要,制定好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好教学流程。
(2)上好课。上好课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组织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落实“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创设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爱学“数学”,进而,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5)教学语言。数学教学语言要有针对性,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抑扬顿挫;同时,要善于运用表扬与激励性的语言,
(6)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开展素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多层面发展。
(7)评价和反思。每上完一堂课,应该对这堂课做出及时的评价和反思,哪些地方是闪光点,哪些地方还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在课堂教学后及时反思,不仅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找到解决该问题的策略,然后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使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
3、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又目的、有计划的采用科学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地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教育科研是教师探寻教学现象的本质和教学规律,寻找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需求,教育科研的好和坏是教师从入职到成熟的标志。每学期都应给自己制定一次小学数学教育科研。
总之,此次培训学习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还要感谢“国培计划”这个平台为我们一线小学教师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空间,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国培”的学习给了我很多的收获,给了我深刻的思考,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轨道上大步前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的努力学习,做好后续研修,在实践、学习中不断进步。
学科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我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远程培训。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与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与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