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十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一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本单元内容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培养初步的随机的观念和概率的思想,为第二学段“研究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简单的游戏方案。
3、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交流中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基于以上基于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难点:可能性与公平性的判断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与能力基础,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自学-展示-点拨指导教学法;实验法;以教法促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应是自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我想利用我们“康平活版三段式教学模式”结合教研室下发的“五环节”教学模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复习铺垫,谈话倒入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学校正在组织足球比赛,比赛开始前,体育老师要决定那个班先开球。你能想一种方法来帮助他吗?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2、教师指出,体育老师必须先选择一种比赛公平的方法,这样两个班的同学才能接受。3、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整理出几种典型的方法(抛硬币法、石头剪刀布法、转盘发)4、请同学们帮助体育老师找一种公平的方法。(目的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有直接的关系,从而导入课题。)
(二)自学尝试
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预习提纲;1、每小组选择一种你认为公平的方法,制定游戏规则,进行试验、验证。(最好每种方法各有2个组来学习),分好组之后,每组分别领取学习提示,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抛硬币的学习提示;1、抛硬币20次,记录证明朝上和反面朝上割占多少次?。2、观察试验结果,看发现什么?3、计算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各是几分之几?4、结论:是否合理?
转转盘法学系提示:1、转盘上两种颜色的区域各占整个面积的几分之几?(红色占三分之一。蓝色占三分之二)
2、用力转动圆盘20次,记录指针落在两个区域上的次数?3、计算针落在两个区域上的可能性各是多少?4、结论:合理还是不合理,并提出改进意见。
石头剪子布法:1、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2、每班获胜的结果有几种?3、每班开球的可能性是多少?4、公平吗?
(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对学生的学习给与方法的指导。设计这一活动是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感受到动手实践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发现问题,在分析讨论中解决问题,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获取新知识。)
每组选择代表到前面的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试验情况。其他同学可以对他们的展示进行提问,形成争问抢答的局面。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每一种情况重点指导学生怎样计算它的可能性,如:抛硬币:10朝上,10次朝下,10÷20=1/2;石头剪子布法:一共有3×3=9种可能情况,上述9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每半获胜的结果有3种,平局3种,数的结果3种,因此每班的可能性是3×=
完成练习二十1、2题
总结本节课的指示重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小组交流、讨论中的表现。
老师总结,做任何事情都要公平竞争,决不能投机取巧。
板书设计:抛硬币 转盘 石头剪子布
公平 不公平 公平
红蓝各占一半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二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游戏公平规则。
3、通过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游戏公平规则。
班班通。准备好白和黄的乒乓球。
一、小组活动
(1)师生关于游戏简单交流;
(2)出示书本p64的研究例题;
(3)首先让学生猜测谁赢的可能性比较大?
(4)让学生读题中的游戏规则,然后小组里准备好活动器具来模拟游戏。在学生游戏的同时让学生把结果统计在记录表里
【先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然后再汇总有多少次】
(5)让学生根据刚才实际的游戏操作以及结果记录说说游戏工公平性。并讨论为什么?
(6)学生交流说明原因后,引导学生怎样才能让游戏公平地进行?启发学生改变口袋中红球与黄球的个数,使它们同样多,从而使游戏公平。
(7)让学生重新按照这样的情况再开展游戏,统计出结果,体会游戏是公平的。
二、初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p65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读题,弄清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根据问题分别作出猜测。
(2)组织分组的实际活动,以验证猜想。
2、完成p67练习十第1、2题。
(1)先让学生看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仔细观察每个口袋里不同颜色小球的个数,再根据观察结果作出判断。
(2)学生作出判断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只要看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说明游戏的公平性,指出第一和第三个口袋模球是公平。
三、总结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确定事件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不确定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现实生活中具体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学生在活动的基础上对本课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中,首先,出示游戏规则,让学生猜测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之后,要求学生实际体验,记录摸10次后的结果。在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交流对游戏的体验,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接着让学生重新设计公平的游戏,并根据新的规则,再次体验。由此加深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进一步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但还让学生明确,虽然游戏规则是公平的,但还是又有胜负的,又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性。真正地体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可能性——谁先走》。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可能性——谁先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感受不确定现象并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在之前已经进行了初步了解,并且之前也学习了如何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为后面研究统计学相关知识,事件发生的概率等内容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原则,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合作交流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原则,教学难点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原则的应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利用大屏幕展示“谁先走”主题图,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替他们想个办法,决定谁先走吗?”学生畅所欲言,采用这样设疑导入的形式引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中。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在新知探索环节我适时设疑“谁能够想到一种绝对公平的方法来决定谁先走呢?先走小明和小红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来判断一下他们的方法公平吗?”
组织学生前后桌结成一个小组共同探讨两种方法的公平性,说一说理由,并对不公平的方法进行修改使它变得公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我也会走到学生身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维持课堂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活动持续约五分钟后,我将会提问小组代表,询问其讨论结果。
学生可能会得出小明的方法公平,小红的方法不公平的结论,为了让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对两种方法有深刻的理解,明白两种方法一种公平一种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此时我会加以追问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问题1:小明的方法为什么公平呢?抛硬币时会出现几种结果?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吗?
问题2:小红的方法为什么不公平?投骰子时会出现几种结果?每一个点数朝上的可能性相等吗?点数大于3有几种情况?点数小于3有几种情况?
通过这样追问的形式,挖掘问题的本质,让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对事件的等可能性有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我会再次进行设疑“哪位同学能帮助小红对方法进行修改保证该方法对双方都公平呢?并说明理由”
学生通过刚刚对小明和小红方法的剖析可以顺利的得出修改方案。点数大于3,小明先走;点数小于等于3小华先走。
为了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多角度的解决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会鼓励学生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再设计一个方案使它对双方都公平。对于正确的方法我会给予鼓励称赞对于有瑕疵的方法我也会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行改正得出正确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事件的等可能性这一原则接下来我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扔瓶盖”的小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扔瓶盖的方法来决定哪个小朋友跟着智慧老爷爷去看比赛是否公平”此时课堂进入一半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有所分散通过播放动画短篇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恰当设疑,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继续学习。
接下来组织学生小组间进行实际实际操作扔瓶盖的游戏,并对全班的结果进行记录。接下来引导学生对游戏结果进行思考,这个游戏是否对双方公平。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虽然扔瓶盖的结果是两种可能性,但是盖面更加重一些,所以盖面朝上的次数更多,导致游戏不公平。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我会利用大屏幕展示练一练的题目1,组织学生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理解,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事件等可能性原则及其应用。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还有什么问题吗?
通过这样的方式养成学生反思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并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兴趣。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设计一个转盘,并确定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感受事件等可能性原则及其应用想。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四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北师大版的第八单元,这课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可能性的基础上,在二年级已经感受事情的不确定现象,本节课目的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情况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游戏转盘和摸球、摸糖及机智问答的情况,让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之分。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说学情通过对二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学习,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是不确定发生的了。
2、设计理念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习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教具准备乒乓球、转盘、硬币、盒子、
(一)活动一老师先点明我们要做一个摸球游戏,让学生推荐两名男生,两名女生到讲台上来,在其中只能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留下来,让下面的学生都猜,他们谁可能会赢,然后让学生分别以剪子、包袱、锤和抛硬币的形的式来决定胜负。在比赛之前必须讲清规则。这时板书课题。
(二)活动二老师和留在讲台上的同学进行摸球游戏,让下面的学生在练习本上记录。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让学生猜为什么另一个同学会总是摸到白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三)活动三(转盘游戏)结合生活实际,说超市正在举行摇奖活动,让学生初步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用权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的大小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四)活动四(装糖游戏。)这个游戏是根据老师的口令往盒子里面装不同颜色的糖,这个游戏以小组活动为单位,让每个同学都参加,在提要求之前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想,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了可能性,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可能性,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学习身边的数学。
(六)总结: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节这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学习目标,对照学习目标看一看一自己完成的学习是否完成任务,是否满意。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了“猜测——验证——分析试验数据“的亲历过程,学生学生身边有价值的数学。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五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内容。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体会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重视数学素养的培养。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班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可能性”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将它从生活中抽象出来,学生仍然感到有些陌生,需要教师用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课堂,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选择“引导探究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游戏、观察、猜测、验证与交流中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以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动手实践,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并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下面我就将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意图阐述如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1、课件演示足球赛开场前裁判抛硬币的视频。(视频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观察视频,说说开场前裁判在干什么?
(二)实践探索,深入体验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有同学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觉得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同学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
(2)请各个小组汇报试验结果。
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观察试验数据,说说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总次数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很广,可能一次两次说不到关键,我要慢慢往正面朝上次数接近总次数的1/2上面引导)
3、阅读材料,加深体会。
如果我们继续抛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就做过抛硬币的试验。课件出示几位数学家的试验结果。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抛的总次数越多正面朝上次数和反面朝上次数越接近。
4、分数表示,科学验证。
根据学生回答强调指出:我们做过了试验,参照了数学家试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很接近,说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你们能用一个数表示它们相同吗?(学生汇报时可能会用50%,5/10,20/40,1/2等分数表示,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不能说出1/2,教师要加以引导)
通过做试验,你们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学生小结)
(三)实践深化,发展能力。
此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掷骰子的游戏(这个游戏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游戏的公平性),我把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叫粉队、黄队、蓝队,每队派出一个代表掷骰子,骰子掷到几,就向前走几步,看哪个队先到终点。另外哪个队先掷骰子由转转盘来决定。出示转盘,转盘上粉色占一半,蓝色、黄色各占1/4。问同学们觉得这个转盘设计得公平不公平?(黄、蓝组学生肯定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公平?”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指针停在红色、黄色、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那怎样设计转盘才公平呢?(这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大家都认为公平的转盘)出示三种颜色各占1/3的转盘。(这时帮助学生理解:指针停在粉色、黄色、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1/3,这并不是说转盘转动三次,就会依次停在粉色、黄色、蓝色区域一次。)
(四)深入巩固,活动拓展。(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如何用一个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我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六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内容。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性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性的规律的数学分支。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从第一学段起就安排了有关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主要是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的现象,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这部分内容可用四个课时来教学。我讲的主要是第1课时,例1和例2的内容,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下面我就本节课说一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2、 过程与方法:
(1) 创设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小正方体实验、涂色活动等,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2)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 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描述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 说学情 :学生在平时的说话中也会用到可能这个词,说明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是不确定发生的了。
2、设计理念: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 教具准备:小正方体、盒子、课件。
课前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呀?那明天一定是星期几呢?可能是星期六吗?为什么呢?同学们都盼望周未,因为周未呀!有你们自己自由的空间,那么周未你可能去干什么呢?
教师先点明我们要做一个摸小正方体的游戏,让学生推荐一名男生,一名女生到讲台上来,但其中只能有一名学生留下来,让下面的学生都猜,他们谁可能会赢,然后让学生以剪子、包袱、锤的形式来决定胜负。然后师小结:同学们从刚才活动中,我们可以想到有可能男生赢,也有可能女生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当中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出课题:可能性
老师和同学进行摸小正体游戏,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让学生猜为什么另一个同学会总是摸到红色的小正方体,由于有了疑问,下面的学习就更有了实效性。学生会主动的对所出现的摸小正方体现象进行推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通过教学教材105页的例二,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判断哪个事件是一定发生的,哪个事件是可能发生的,哪个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接着让学生进行一个即兴表演活动,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事情。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学习身边的数学。
通过对教材108页练习二十四1、2题和课件上面的练习题的练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亲历过程,学生学习了身边有价值的数学。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七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北师大版的第八单元,这课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可能性的基础上,在二年级已经感受事情的不确定现象,本节课目的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情况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游戏转盘和摸球、摸糖及机智问答的情况,让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之分。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说学情
通过对二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学习,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是不确定发生的了。
2、设计理念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习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教具准备
乒乓球、转盘、硬币、盒子、
(一)活动一
老师先点明我们要做一个摸球游戏,让学生推荐两名男生,两名女生到讲台上来,在其中只能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留下来,让下面的学生都猜,他们谁可能会赢,然后让学生分别以剪子、包袱、锤和抛硬币的形的式来决定胜负。在比赛之前必须讲清规则。这时板书课题。
(二)活动二
老师和留在讲台上的同学进行摸球游戏,让下面的学生在练习本上记录。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让学生猜为什么另一个同学会总是摸到白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
(三)活动三(转盘游戏)
结合生活实际,说超市正在举行摇奖活动,让学生初步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用权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的大小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四)活动四(装糖游戏。)
这个游戏是根据老师的口令往盒子里面装不同颜色的糖,这个游戏以小组活动为单位,让每个同学都参加,在提要求之前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想,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了可能性,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对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可能性,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学习身边的数学。
(六)总结: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节这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学习目标,对照学习目标看一看一自己完成的学习是否完成任务,是否满意。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了“猜测——验证——分析试验数据“的亲历过程,学生学生身边有价值的数学。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八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的结构与地位:
本节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中的一节,是小学阶段学习可能性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等可能性;游戏规则公平”等内容。因此,将可能性大小的描述性语言转化为“数”来表示,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很大帮助。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在游戏公平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初步的体念,能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的可能性事件,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力图使学生理解到为什么要用数表示,用哪个数表示,为什么要用这个数表示。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将“不可能”、“可能”、“一定能”的描述性语言转化为数据表示。
由于概率本身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这部分知识时有较大的难度。为让学生能较轻松地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安排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并会将这一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在教学方法上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借助扑克牌,利用扑克牌的点数和花色,以实例为背景,使学生体会到用数来表示“不可能”、“可能”和“一定能”等客观事件的简洁和准确。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鼓励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与互相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最终学会学习。
师:同学们玩过扑克牌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想不想玩?
[激发学生兴趣。]
课件出示:
游戏规则
1、男女生各选一个代表。从1(a当成1),2,3,……8 这八张扑克中抽牌,抽出第一张扑克,将数字写在十位或个位上,(选定不能更改)再抽第二个数字。
2、组成一个两位数,组成的数大的一方获胜。
[1、通过男女生对抗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会到等可能性的应用,唤醒学生旧知;
3、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
师:玩了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想法?
生:有诀窍。第一次摸到较大的数(像5、6、7、8),应该在十位;摸到较小的数就放在个位,这样获胜的的可能性要大些。
[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师:看来这个游戏还有诀窍,我也想来试一试。老师来一次,好吗?
摸到“7”(“7”已做提前做了暗记),我放在哪一位呢?
生:个位。
生:十位。因为“7”已经是比较大的数了。在这八张扑克中摸到比7大的可能性比较小;而摸到比7小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最好把7放在十位。
师:非常好!许多同学都能用数学语言“可能性”来说明这件事,有谁听懂了,再来说一次。
(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通过部分优等生的引领,在激烈的争论中,使所有学生都明白可能性有大小。]
课件出示:a到8八张红心
师:在这八张扑克中,有可能摸到“9”吗?
[抛出问题,启发建构]
不可能摸到“9”,那么,怎么表示这里摸到“9”的可能性呢?
生:0。
(板书:数)
师:能干,学数学,用“数”来表示的想法非常好。用数字“0”简洁、准确地表示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师:我们说,从这八张扑克中不可能摸到“9”,我们就说,摸到“9”的可能性是0。
师:有可能摸到红心吗?
生:一定能摸到红心。
(板书:一定能)
师: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争论中完善建构]
生:齐说。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明白了用数0来表示不可能,用1来表示一定能]
师:举例说说,在生活中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0,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1?
课件出示:1张红心1张梅花
师:在这两张扑克中,任意摸出一张,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课件出示:1张红心2张梅花
师:此时,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师:如果将1张梅花换成1张红心
课件出示:2张红心1张梅花
师:任意抽出一张,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师:现在我再加入2张梅花。
课件出示:2张红心3张梅花
师:任意抽出一张,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红心和梅花各加入1张
课件出示:3张红心4张梅花
师:任意抽出一张,摸到红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通过扑克牌花色和张数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目标元素和总元素个数的变化导致可能性大小的变化;同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目标元素出现的可能次数占所有可能出现次数的几分之几就是摸到目标球的可能性的大小。]
师:观察黑板呈现的信息,你有什么发现,相互说说。
生1:可能性的大小界于0到1之间
生2:可能和不可能的大小之和等于1
生3:摸到目标球的所有可能和摸到所有球的可能的几分之几就是摸到目标球的可能性的大小。
师:现在想想,老师在摸牌游戏中,第二次摸到7的可能性是多少?
摸到大于7的可能性是多少?小于7的呢?
你现在能否解释“不可能”和“一定能”为什么用0和1来表示?
[进一步验证学生刚才制胜策略是正确的;从理论层面验证了“不可能”和“一定能”用0和1来表示的科学依据,升华了学生对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0,你会带雨具吗?为什么?
2、一副扑克牌共有54张(大王、小王各一张,红心,梅花,方块,黑桃四种花色各13张)去掉大小王后,背面朝上,任意取出一张。
(1) 是大王的可能性是( );
(2) 是梅花的可能性是( );
(3) 是点数6的可能性是( );
(4) 是红心6的可能性是( );
3、课件出示:
(出示:红心2,3,4,5; 梅花5,6,7,8;方块9)
你能提出哪些与可能性相关的问题?
4、讨论:
在一个盒子中,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若干个,(总共不超过50个)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7,那么,总球数可能是( )个,红球可能是( )个。
[对可能性的大小的应用,在逆向思维中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将取得不同的收获。]
[这一环节通过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解决,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深化、巩固,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意识]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九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及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地位及作用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情况。
2、说教材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方面的教学内容,概率的基础是随机现象,这就涉及确定事件(包括一定与不可能两种)与不确定事件,在不确定事件中,有很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虽然每种结果都是随机出现的,但出现的次数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也决定了概率与统计是密不可分的,在本单元教材中也基本上是以实验数据的统计为基础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的。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个例题和一个实践活动,本节课是其中的例1,感受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本节课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深入,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的结果。
2、创设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爱祖国爱家乡和怎样做人的思想教育。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和不确定性,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正确地描述这些事件。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和不确定性。
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观察实验法。
课件、盒子、彩色乒乓球、节目签。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教学,并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综上所述,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二)观察体验,建立概念
(三)实践探索,发散思维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下面我将一一阐述这五个教学环节: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通过猜一猜老师带来的礼物的游戏,感受可能性中的不确定事件,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的主题——可能性。接下来通过谜语的形式猜出老师带来的礼物,再次感受有些事情的发生又是确定的。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选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让每个学生投入、参与其中,不仅使学生对“可能性”有了初步感知,而且能领悟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探索的需求,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体验,建立概念
建立“可能”“一定”“不可能”的概念。
首先创设情境,因情境中活动的需要而组织学生开展了“抽签表演节目”这一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三个概念,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活动:出示三张卷起来的纸条,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以抽签时学生抽一张跳舞签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指生回答:不可能,因为剩的两张签里没有跳舞(推理能力)。找生抽一张,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
3.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这一张可能是什么吗?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纸条了。
4.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并且明确“可能”这种情况属于不确定的,“一定”“不可能”是确定的。
(三)实践探索,发散思维
正确运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现象。接着以一个“摸球获奖”的游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和事件的不确定性。
1、活动:1号盒中有6个红球,2号盒中有3个红球和3个绿球。请学生从1号盒中摸球,引导学生思考会摸到什么球?再请一位学生从2号盒中摸球,引导学生思考会出现什么情况?并根据摸到的`球给予相应的奖励。老师设定条件,不可能摸到红球,让学生帮老师选择从几号盒中摸?想摸到绿球,又该从几号盒中摸?从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球?
2、小结:当一个盒中全部是红球,任意摸一球,一定摸到红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当一个盒中既有红球又有红球,可能会摸到红球,也可能会摸到红球。(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知识,发展兴趣、爱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可能性的三种情况提出问题,并能形象的描述事出件发生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也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设计了下面两个练习:
1、涂一涂(课件出示)
2、连一连(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按照由易到难分层设计,既巩固了知识,又深化了学生的认知。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一题多解”的题目进行训练与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更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尽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体验新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课堂学习的快乐。)
(五)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我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的提问引发学生畅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引导学生归纳: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明确可能这种情况是不确定的,不可能和一定是完全确定的。
2.一题多解,考虑问题要全面。
3、生活中有数学。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后继的学习和运用它们奠定基础。同时让领悟数学思想和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我觉得这样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二三十名学生可能有二三十种不同的反应。但是,老师一定要把握住底线,这个底线是由学生发现知识而不是老师去灌输。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十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
教材分析:自然界和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类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这类现象成为确定性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本节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选取了“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1.知识与技能:(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3)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以及自身的体会使学生理解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正确的随机的概念。
1.教具准备:盒子、5个红球、5个白球、
2.创设情境:
元旦节晚会上,学校准备了一次摸奖活动。摸奖的规则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一些球,每位同学都有一次摸奖机会。摸到红球有奖,摸到白球没有奖。如果请你设计,你能想出几种放球的方案?
[设计意图] 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变为选择性更少的更现实的摸奖的情境,为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全放红球 全放白球 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3.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2.摸前搅和一下,摸时不能看,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结果记录下来;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能发现什么。
4.组织学生交流,认识“一定”、“不可能”、“可能”。
学生汇报试验结论,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验的。如,汇报全放红球试验时,说一说放了几个红球,摸了几次,每次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吗?为什么?
5.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
6.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不仅可以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还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想象和社会现象。根据p105图,想一想,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不可能”,还是“可能”?
组织汇报,说说判断的理由。
拓展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现象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些现象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7.巩固学习效果
通过教材108页1、2两个题目巩固学习效果
8.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可以在做完实验总结一定、可能、不可能之后再做一次摸球的实验,首先让同学们进行猜测可能性,然后进行验证,最后再巩固总结可能性,这样会起到更好地使同学们接受的效果。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十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的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可能性”。《可能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的新增内容。这一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而概率已成为未来公民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它是培养学生随机性观点理解世界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要求:
让学生从生活事例中丰富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注重对事件可能性的理解。
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我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很容易被新异的事物所吸引。而可能性知识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也常常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自己解决,但他们没有与我们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所以可以联系实际出发教学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然而学生之间还存在着个别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利用评价手段,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事件发生可能性。
(一)说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我设计了“提出问题情境——学生实践验证——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
整节课,学生在猜想、验证、判断的探究活动中经历着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尝试着成功的喜悦。并通过游戏、竞赛、实践操作、小组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发展。
(二)说学法: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所以,我这节课设计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实践、验证、游戏等。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猜一猜”的游戏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次接触到“可能性”,直接地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 板块:实践活动,探究新知。
本板块开展有趣的摸三角形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验、猜想、验证以及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形成的条件,同时,通过对统计结果的观察和比较初步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例二的处理,采用了学生自学的方式,安排学生自己去学习汇报,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使学生有可以施展的平台。然后,再次调动积极性,采用了用喜欢的手势判断生活中的事例一项活动,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对生活中确定与不确定的理解。
第三板块:巩固升华,活用知识。
本版块我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四个小练习。其中涂一涂和举手游戏是为了让学生细心地判断,而且在举手的同时他们也在进行理性的思考,怎样才能符合要求,这也为下节课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做了良好的铺垫。我设计了说、涂、动手结合的练习模式,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新知。
第四板块:总结评价,深化知识。
一方面是总结学生的收获,另一方面提出今后学习的要求,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知识,并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的关系。
我的整节课重组教材,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体验“一定”、“可能”、“不可能”。组织学生活动中验证事件发生出现的三种可能性。学生学的兴致勃勃,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在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上与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三种可能性的时间安排上还不太科学。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十二
1、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可能性”这一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在这一阶段只要求学生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第二阶段就是本课时,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能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按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这是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简单的游戏方案。
3、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交流中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难点是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营造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猜测、验证与交流,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相机渗透猜想、验证的学习方法。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课件演示:情境图(教科书第99页的情境图)。
由足球比赛开球前的情境引出游戏公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去活动、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自然、真实,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实践探索,深入体验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课件演示)通过课件出示试验要求。
这一环节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试验、去探索、去体会。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汇总到总统计表(课件出示总统计表如下表)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入相关数据。
小组正面朝上反面朝上总次数
1
2
3
4
5
…
合计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后讨论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初步体验等可能性。
3:阅读材料,加深体会。
如果我们继续抛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出示历史上数学家做过的抛硬币实验数据。(课件出示几位数学家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数学家总次数正面朝上反面朝上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201211988
罗曼列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再次体会等可能性。
4:分数表示。
小结:我们亲自做过了实验,又参照了数学家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很接近,说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你们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它们吗?引导学生用1/2表示等可能性。
这一个环节,学生在抛硬币的实验中递进式感悟、理解、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制的公平性。并学会用二分之一表示等可能性。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
(三)、小组游戏体验新知
玩飞行棋(出示飞行棋的图)
(1)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玩法:用掷骰子来玩。
把全班分成红、黄、蓝三队,进行游戏。
(2)接着游戏前决定哪队先开始?引出用转盘来决定,先设计这样一个转盘,(课件演示方案一)
各队学生肯定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引导学生说一说指针停在红、黄、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用分数表示。
既然这个转盘不公平,“你会设计一个公平的转盘吗?”运用等可能性的知识放手让学生动手设计出公平的转盘,有效地突破难点。(课件演示方案二)那现在每队出现的可能性是(1/3)这样就公平了。
(3)、选骰子
转盘选定了哪个小队先开始,我在这里设计两种骰子,如果你是队长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再次让学生体会,感悟,巩固等可能性知识。
(4)开始飞行棋游戏
最后掷骰子玩飞行棋,有的队赢了,有的输了,如果再玩一次,输的队有没有可能赢?为什么?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存在,渗透随机观念。
这样设计游戏活动,学生愿学,乐学。在公平、公正的游戏中进行巩固、应用、拓展性练习,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要使游戏公平,游戏中的事件发生必须是等可能性的。
游戏2:生活体验:
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又设计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摸奖游戏,让学生懂得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这些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其科学态度及明辨是非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课件演示:幸运摸奖)。
(四)、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受?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找到这样的例子与大家分享,好吗?通过交流感想和体会,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十三
《可能性》属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统计初步认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到,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并且概率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第一学段中对“不确定现象”由感性升华到理性认识尤为重要。数学活动是一个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不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注意统计知识与概率知识的联系,而且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及通过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构建。
知识与能力: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学生探究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例1中装有八个乒乓球的纸盒1、每人准备硬币一枚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是主导地位,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构建新知。我精心组织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必然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学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自主化的学习方式。
(1)抛硬币游戏:
同桌两人进行抛硬币游戏,猜猜那面朝上,那面朝下?再实际看看,猜想是否正确,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板书:“可能性”
(2)抽签:
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人表演一个节目,有唱歌、跳舞、朗诵、相声、小品、其它六种节目类型,怎样确定出谁表演那种节目呢?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知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六种可能的结果。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的喜悦。
(1)摸球游戏:
(a)现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盒子,每个盒子里都有8个乒乓球,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摸球游戏,老师强调游戏规则。
(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摸球游戏。
(c)小组长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在表格内填数。
(d)让学生观察表格中各小组汇报的结果,发现不同,想一想为什么?
(e)请小组长把盒子里的球全部倒在透明的塑料袋里,举起让其他同学看,再说说为什么各小组的结果不同。
(f)教师小结:有白球、有黄球,摸出一个球时,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只有白球,摸出一个球时,一定是白球,不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只有黄球,摸出一个球时,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其他颜色的球。(板书:不可能一定)
(2)初步运用:站一站
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随意摸到一个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随意摸到一个同学不可能是女同学,一定是男同学。
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随意摸到一个同学可能是女同学,也可能是男同学。
(3)在生活中判断可能性,我们可以用“√”表示“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
①“地球每天都在转”,请你对这句话的做出判断。师说明理时介绍课外知识。
②小组讨论学习。
③全班统一订正,说说理由。
1.游戏:你说我判断
①师生游戏。师出题,生判断。
②生生游戏。
指导:两人一组,像课本108页3题图中两人那样。
2、星期天老师准备去爬山,上午出发,傍晚回来,准备了一些物品:
水、游泳圈、雨伞、
毛巾、感冒药、面包。
哪些物品一定要用到,
哪些物品很可能用到,
哪些物品用到的可能性很小,
哪些物品不可能用到。
通过实践活动,又一次加深了学生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十四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可能性》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p64—p67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简单的分类和统计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感受确定和不确定现象,为五年级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础,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存在各种可能性。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摸球、抽纸牌游戏、装球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体会可能。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难点: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知识与经验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研究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四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突破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既有学生自主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活动,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摸球、摸扑克牌等活动来理解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在活动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比较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环节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游戏。
出示一枚硬币,把双手背后,把硬币藏在一只手里,再伸出双拳,让学生猜硬币在老师那个手里?
师:在老师没松手之前,你估计硬币在老师哪个手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可能性的知识。(板书:可能性)
环节二:探究可能性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一)、摸球中体验“可能”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摸球游戏吗?(玩过)那我们一起来玩摸球游戏好吗?(好)摸之前我们一起来明确下摸球的要求,哪位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读一下摸球活动的要求(指名回答)现在大家明白要求了吗?(明白了)那开始游戏吧。活动结束之后在黑板上汇总
1.1-4组请这几组同学分别说说你们八次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指名回答)请这四组的组长拿出来看下袋子里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1个红球和1个黄球)。
在这样的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呢?。(红球或黄球)指名学生完整的说一说。
小结:任意摸一次,都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2.5组看到这一组同学的摸球记录,你有什么想法?(可能里面装的是2个红球)。那我们请这一组的小组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师:大家真棒,猜的十分的准确。这个袋子里确实装了两个红球。
在这个口袋里摸球,结果会怎样?任意摸1个,可能会摸到哪个红球呢?让学生完整的说。
小结:在这个袋子里摸,一定摸出红球,可能是1号红球,也可能是2号红球。
3.6组看到这一组同学的摸球记录,你又有什么想法呢?(可能里面装的是2个黄球)。那我们请这一组的小组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师:大家真棒,又猜对了。这个袋子里确实装了两个黄球。
在这个口袋里可能摸出红球吗?(不可能)
小结:在这个袋子里摸,不可能摸出红球。
(二)、摸牌中感悟“可能性大小”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棒,看,谁来了?出示刘谦的照片?这是著名的魔术师刘谦,他呢准备给大家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想)那我们一起来看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四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思考一下,从中任意摸1张,可能摸到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先让学生思考,再交流。(不能确定,有四种可能)
师:下面我们把牌合上,魔术开始啦,魔术师把红桃4变成了黑桃4,现在4张牌中有3张红桃和1张黑桃,现在任意摸1张牌,可能摸到哪一张?(红桃a、红桃2、红桃3、红桃4)摸出红桃的可能性大,还是黑桃的可能性大?(红桃)为什么?(红桃的张数多)
我们同学都同意吗?(同意)那这是我们的猜想,我们要证实我们的猜想,我们需要(试一试)那我们来进行摸牌游戏吧。摸之前老师来给大家明确下摸牌的要求。
这次要请组长进行合理分工,一人洗牌,一人记录(用写“正”的方法,最后写成数字)另外六人每人摸5次,共摸30次。
红桃共()次
黑桃共()次
4.组织交流。看到这六组同学的摸牌记录,你有什么想法吗?(摸到红桃的的次数比摸到黑桃的次数来的多)
师小结:现在摸出的牌共有4种可能,红桃有3种可能,黑桃有一种可能,所以红桃摸出的可能性大,黑桃摸出的可能性小的。说明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环节三:巩固练习
师:老师想看看我们的同学的掌握情况,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按顺序说一说,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红球吗?你是怎样想的?在下面的袋子中可能摸出红球吗?指名回答(1号和2号可能,3号不可能)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哪个袋子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大呢?
2、在下面的四张牌中任意摸一张一共有几种可能?(四种)可能摸出什么牌呢?指名回答(梅花6,梅花10,梅花8,梅花6)摸出几的可能性最大?(6)因为梅花6有两种可能
摸出梅花10和8的可能性(相等)
3、装盘中也存在着可能性,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偶尔落在红色区域呢?偶尔是什么意思呢?(很少,可能性很小)
(2)转动哪个转盘,指针经常落在红色区域呢?经常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可能性很大)
(3)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偶尔落在红色区域和黄色区域的可能性相等呢?指名回答
环节四:丰富体验,加深认识
师: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老师打算奖励大家再玩一个游戏,实践操作
1.装球:往口袋里装6个球,要求从中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蓝球。(学生小组合作装球,装好之后展示,组长分别说说)上面的同学能根据摸到蓝球的可能性大小排排队。(大到小依次站)
师小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展示你知道吗,知识拓展,摸硬币实验,硬币抛出之后,有几种可能呢?(两种)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环节五:链接生活
其实,像这样藏着“可能性”的游戏生活中还有很多,元旦期间超市准备开展回馈顾客活动,凡是在超市一次性购物满1000元的均可以转动转盘一次,一等奖自行车一辆,二等奖电水壶一个,三等奖护手霜一支。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你怎么设置一、二、三等奖?指名回答(绿色一等奖,蓝色二等奖,黄色三等奖)
师:大家都十分的精明,长大后一定都会成为出色的老板。
环节六:全课小结
大家今天表现的十分不错,老师准备送一段话给大家作为奖励,我们一起来看下吧,但是其中有几个空需要大家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补充完整,你们能做到吗?(能)
我们从出生到长大(一定)得到了周围许多人的关爱与呵护,时光(不可能)倒流,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不要怕,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
板书主要就是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的一个思考过程,比较清晰,简单,能突出说出这节课的重点。
可能性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教学以及教学方法的预设。基于对本课的设计理解,我认为我们应从数学思考、数学意识的层次上解读可能性,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比较好。
苏教版可能性说课稿篇十五
本节选自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本节课主要通过几个简单的引例来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数来表示,这些数是 1,0和大于0小于1的数,由此给出概率的定义,导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本节设置的几个例题目的主要是巩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
本节课是在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用例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问题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可能性事件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有关概率的概念,本教科书将在八年级下册学习“频数和频率”的基础上,主要安排在九年级上册学习,因此学习本节课主要是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大纲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概率的意义。
(2)了解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
(1)会辨别等可能事件。
(2)会用例举法(包括类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3)进一步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进一步探索的乐趣,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思。
重点:概率的意义及其表示。
难点: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计算概率。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采取发现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精心编排、设计题目,由简到难,层层递进,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学习数学的主旨。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导出概率公式,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等可能性,怎样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引例 小花、小君和小芳三个朋友准备一起出去玩,她们要玩跳大绳,两人摇绳一人跳。小花愿意先摇绳,但小君和小芳都想先跳,于是她们决定用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做 4个纸团,其中只有一个纸团里写有“跳”字,由小君从中任取一个纸团,抽出有“跳”字的纸团,就决定由小君先跳,这个办法公平吗?如果不公平,怎样改正才会使之公平?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这一问题不仅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还激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用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积极合作、讨论的氛围。】
从引例中得到,在客观条件下使小君、小芳两人抽到“跳”的可能性大小相等(也称机会均等),那样才是公平的。而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指明可能性大小的情况,我在教学中举了一些描述实际生活中有关可能性大小的几个例子:
(1)小明百分之百可以在一分时间内打字50个以上。 即小明在一分时间内打字50个以上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2)小华不可能在7秒内跑完100米。 即小华在7秒内跑完100米的可能性是0.
(3)通过随机摇奖,要把一份奖品奖给10个人中的一个。 每人得奖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
接着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独立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设计意图:新课标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多说,我这样安排就是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面向全体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合理、正确的给予高度肯定,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学生难免犯错,这样的学生我不做批判,教师随意批判会打击那些大胆发言同学的自信,要充分相信同学之间也能纠错,放手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互相评价中得以提高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教师归纳出概率的定义。在教学中给出概率的定义后,我还要求学生回答引例中3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设计意图: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及时对所学新知识加以巩固。】
接着教师给出一个求事件发生的概率公式:p(a)=事件a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着重强调学生容易疏忽的适用条件: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还可请一些学生再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些辨别各种可能性是否相等。
【设计意图:这样的安排又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一个引导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而此问题抛给学生自己去探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些知识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在弄清等可能性的含义后,我设计了以下一个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概率公式的理解。
多媒体显示: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停止运动后,朝上一面的数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是正数的概率是多少?是负数的概率是多少?
教学中,教师着重讲清解法的思路和方法步骤:(1)先分析判断是否使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2)统计所有可能的结果数和所求概率事件所包含的结果数。(3)把它们代入公式求出概率。
【设计意图:主要巩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选取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编题,学生较易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范例中自然引导学生概括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率。】
1. 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练习(1)从你所在小组任意挑选一名同学参加诗朗诵活动,正好挑中你的可能性是多少?
(2) 转盘上涂有红、蓝、绿、黄四种颜色,每种颜色的面积相同。自由转动一次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指针落在红色或绿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
练习2(抢答题)
(1)一个布袋内有8个红球和2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
①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
②从中摸出一个球,不是白球;
③从中摸出一个球,是红球;
④从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
(2)20瓶饮料中有2瓶已个过了保质期。从20瓶饮料中任取1瓶,取到已过期的饮料的概率是多少?
(3)一次问题抢答的游戏中,每个问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抢答者随意说出一个选项,这个选项恰好是正确答案的概率是多少?
【实际意图:练习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几个题目的反馈练习,可使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及时的巩固,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2. 变式练习,拓展应用
多媒体显示:一个红、黄两色各占一半的转盘,让转盘自由转动2次,指针2次都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一次落在红色区域,另一次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问题较为复杂,可以引导学生画树状图加以分析,从而使得问题简单化,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体验变式中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倡提后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反思有什么样的收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参与反思的学生更多,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布置作业,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