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生物听课心得体会500字(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听课心得体会500字篇一
一.课堂实录:
(一)有氧呼吸的过程
1.复习旧知:
2.导入新课:
(1)有氧呼吸的过程
(2)能量多少的区别?
(3)反应物有哪几种?
(4)氧的来源,酶能否缺少?
(5)有氧呼吸的本质?
(6)atp的水解过程?
(7)散失的能量可惜否?
(8)发生的场所?
(9)粮仓中间的粮食为何易生霉?(引出粮食的正确保存方法:通风,干燥)
3.有氧呼吸知识小结:
(1)总反应式:
(2)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
(二)无氧呼吸
1.反应条件:缺氧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过程:分两个阶段
2.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叫发酵。
(1)酒精发酵(酵母菌制酒)
(2)乳酸发酵(剧烈运动)
(三)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生完成)
(四)知识的实际应用:
1.出血伤口的处理(创可贴,透气)
2.植物松土(呼吸,防水淹,土壤板结)
3.水稻田要露、要晒
4.发酵生产(酒、酱油、醋)
5.破伤风疫苗
6.提倡慢跑(有氧运动)
7.贮藏粮、蔬菜、水果的环境(低温、低氧)
(五)巩固练习
二.评议
1.上课声音轻柔,讲授知识点时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在讲故事;而提问时声音抑扬顿挫,引领大家层层深入的思考。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老师的提问设计巧妙,问题的连贯性很好、逻辑性严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学目标。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听课老师的注意,学生在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不必起立,像国外大学的自由上课气氛,学生显得很自在,而且这样也节省了时间。
2.上课的节奏掌握得得心应手,提问时给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且老师还特别仔细倾听学生的质疑,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而不是拘泥于对教材的处理,敢于让学生展露错误,还借此作为了课堂资源的延伸。(在一个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有个学生分析不当且叙述较长,这种情况一般老师因怕完不成教学目标从而都会打断学生的讲述,但老师却给予了鼓励的语气和目光,耐心引导学生解决了疑问。可以想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心情是愉悦的,学习是高效的。)
3.课堂活动和练习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把对知识点的掌握分成了记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归纳性、评价性,像抽丝剥茧般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最值得称道的是在本节中,老师大量联系自然的、工农业生产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了学生和听课老师极大的兴趣,极好的体现了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本质。在学生和老师不停的质疑和答疑中,让我们明白了怀疑和好奇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不拘一格的提问中,我们看到了敢于质疑教材、权威的初生牛犊的勇气,相信这样的孩子就是我们中国振新的希望。
5.最后也小结一下听课的体会:这是我随意去听的一节课,感觉却是天然去雕琢(经常听的一些课彩排了三四次,老师和学生的配合天衣无缝,完美无瑕,却让学生和听课者都味同嚼蜡),这体现了老师专业素养的深厚,对学生的关爱让人感到其人格魅力的高尚,情景创设到位,真正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一节优质课。
初中生物听课心得体会500字篇二
我参加初中生物课同课异构听课活动,无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使我受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教师角色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也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所感觉到的,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像是“老师”,反而像一位朋友,没有一味的去讲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比如:鲁桥一中的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不再是那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通过采取互动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课更加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调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老师学习的地方。
二、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最为深刻,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比如汶上县二实中的何敬霞老师教学中,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蝗虫等生物的身体结构,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练习的设置上,何静霞老师采用娱乐节目开门大吉的形式出示问题,既活跃了课堂,又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总之,通过这次听课培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许多差距与不足,也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也使自己不枉为人师。
初中生物听课心得体会500字篇三
通过三月十三号的到松山中学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的活动,感觉收获非常大,感受也特别深刻。现将生物课堂教学和小组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收获共享如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种种方式将学生置于新的环境中,激起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的认知需求,使学生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到底是什么。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引出了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我觉得在课堂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趣。导入应引人入胜,有艺术魅力,切忌刻板乏味。为此,教师的语言要风趣活泼,态度要热情开朗,引入方式要新颖多样,引入手段要形象直观。
二.导入要切题。导入应从教学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探究学习环境,从而迅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爱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激发教师上课的激情。反之,如果导入环节出了问题,学生将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更调不动他们想说、想参与课堂的欲望。
三.导入要引思。导入不仅要为学习内容定向,还要为学生的思维定向,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教学需要的状态,切忌平淡带过或机械灌输。为此,导入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疑促思;要善于以旧拓新,促进迁移;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发现矛盾,积极思维。
四.导入要简洁。导入应简洁明快、内容恰当,迅速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一般导入过程控制在5分钟之内。
在课堂导学和引领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气、音调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三是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四是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五是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六是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在用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小组活动的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生物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均配有与学习资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此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插图,多媒体,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探究以了解知识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
二是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充分掌握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小组的共同进步联系起来,以点带面,面面相关,这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表现欲。
三是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能力。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好胜、荣誉感强的
特点,课堂上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预习,再导入对新知识的
初中生物听课心得体会500字篇四
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听课、思考、交流、研讨等我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同时也“被迫”对自己的心态和角色进行了调整——原先想既然是假期的培训,也不会很紧张,可是从培训的第一天起,就体会到了:放松一下的想法都让这每天的听、想、写等无形的压力赶的无影无踪。培训真的是既的到了锤炼提升,又颇有收获!
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案例学习中:我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对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以说,在研修学习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特殊的还有,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遭到暴雨的时间里,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也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感触,且将二者融为其一,作以下总结:
1. 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 (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 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2 . 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标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新增的大部分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新课标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必须掌握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生物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有的老师说,我们即使学到了新的思想,一重新回到原来的环境当中,立马就会恢复原样。我只希望自己将会以思想促行动,改变自己的一言一行,改变教学安排,增加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力争自己的生物教学焕然一新。还有找本《新课标》看看。
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生物教学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今后将更加努力听课,吸取同行的经验,多和农培的学员们进行网上交流,及时向授课的老师们提问。
通过专家们具体的案例学习、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生物素养;怎样才能将优秀的经验应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去。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培训使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绪;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同时我还懂得了生物的兴趣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让我难忘,不仅使我用新课程理念武装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专题学习,互相评论,互相讨论,集众师之见,使我的眼界得以开阔,并且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认识,当然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更是不可估量。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行胜于言”的作风,体会到老师们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的力量。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人的潜力真的是可以不断挖掘的。在教学技能的学习上,我的收获很大:规范的教学流程,巧妙的课程设置,让我感觉到那些原本在我大脑里模糊不清的概念马上就清晰了。除了教学技能的学习,更让我受到震撼的是严谨、求索的作风,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初中生物听课心得体会500字篇五
不久前,我有幸观摩了周老师的教学视频,看了这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我受益匪浅。
一、我的教学思路:
part1 情景导入阶段
给学生观看关于“鸡的孵化与发育”的短小视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
b:为什么鸡蛋放在平常的柜子里不会孵出小鸡?
c: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的皮肤上一根毛也没有,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享受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和智力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让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10分钟)
part2 观察鸡卵的结构
a:学生分成小组,课前让学生制作鸡卵的简单模型。
材料:乳白色塑料袋子、透明塑料袋子、自来水、黄色乒乓球等
要求:制作出的鸡卵模型至少要有三个结构,结构越多越好。
b: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所制作的模型,并说出所表示的结构。
c:对学生的模型做出评价,补充模型上没有展示出来的结构(胚盘、卵壳孔等)。引导学生讨论鸡卵各结构(卵壳、卵膜、卵白、卵黄)的功能。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a。
(10分钟)
part3 鸡卵的发育过程
ppt图片展示鸡卵的发育过程,提出“受精作用、体内受精”等概念,并且提出鸡卵发育的条件,引导学生解决part1中的问题b。
(2分钟)
part4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育雏概念的形成)
图片展示:孔雀开屏等。针对图片中鸟类的各种行为提问学生,鸟类所处阶段与行为目的。
(8分钟)
part5 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和晚成鸟概念的提出,并且解决part1中的问题c。
(2分钟)
part6 知识巩固与运用阶段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把这节课所学知识牢牢保持在记忆里,并且学会灵活运用。(5分钟)
part7 课堂小结 (3分钟)
二、我的收获
1、 巧妙的情景导入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额智力积极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发展知识、技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抱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活动,是诱导学生走向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生动地、活泼地、创造性地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却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有情境导入却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从周老师的课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导入所带来的效果。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当然,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师仅仅用了几幅图,几句成语,就完完全全地把学生们带入了课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导入设计巧妙,不在于使用了多么高级的教学设备,也不在于插入了多么精彩的视频,更不在于多么复杂的导入过程。而在于导入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设计的情境导入用了视频,相比之下,还是周老师的情景导入比较巧妙。她让学生用四字概括,话题从“花”到“鸟”,我设计中所用的视频则单调了些。
2、 生物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几年来,各个学科的教师们都提倡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尤其要注重这点。周老师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一点体现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让学生解剖鸡卵,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对此方面也有所涉及,体现在情境导入的三个问题,但是周老师却可以把这种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 教学过程要有 “节奏感”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而教学做为人类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节奏.概括的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节奏不同教学效果不同。课堂教学的节奏感包括教师教学的节奏感和学生思路的节奏感。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节奏感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识转换、知识的巩固等细节对学生能否通过教师富有节奏感的引导,形成自己特有的节奏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培养思维的节奏感。周老师在讲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之后,通过板书归纳和总结了这一知识点,同时通过一个“杜鹃孵卵”的有趣故事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至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我觉得在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中还很欠缺,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的转换和过渡不自然。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流畅。这样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缺陷,例如:学生不但没有培养出节奏,很可能在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思维造成混乱,造成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一点。
4、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化”
有人曾经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课本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可见,知识活化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首先,知识只有活化才能转化为学科能力。众所周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必须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具有价值。那么怎么把知识变为能力,知识活化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次,知识只有活化才能实现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周老师在课程的最后,列出一些诗歌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释诗歌中的动物行为。一般的教师会用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周老师这一方法比较新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活化生物学科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知识处处不离生物”。
5、 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培养
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授与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升华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要结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的感情进行升华。缺少这一过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也是意义有所缺少的教学。我在备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这一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个内容,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其实是个复杂的活动。它里面含有太多的学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应当虚心学习,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