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注重基础启蒙与兴趣培养,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紧扣这一目标。本设计从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激发兴趣,以直观图片展示汉字演变,帮助理解会意字。教学中,通过游戏、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氛围里识字学词,掌握“众”“条”等生字,感受汉字魅力。同时,巧妙融入对团结道理的引导,促进知识与品德共成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来看一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众”、“条”、“黄”、“群”四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羊”。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词组和第一首儿歌,初步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众”、“条”、“黄”、“群”四个字的书写。
2.初步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准备:1.与课文配套的图片。2.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猜谜激趣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听好:小时候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之后三条腿。打一动物。
2.生回答。(人)请你来解释一下这个谜语。
二、出示图片、学会意字
1.出示图片和相应的字“人”。同学们,这就是一个“人”字,请你对照这幅图,再看看这个字,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撇和捺就好像人的两条腿,在大步大步地朝前走呢!想到这幅图,你就能牢牢地记住这个字了,对不对?我们可以给“人”组哪些词呢?)
2.瞧,这个小朋友的双胞胎哥哥也来了,(出示两个人的图片)看,现在有几个人了呀?这幅图片里也藏着一个新的生字朋友哦,你能找出来吗?
(幻灯片出示:从)谁来读一读这个字?
指名读,齐读。(注意,“从”是平舌音)
有一个小朋友在前面走,后面还跟着一个小朋友,这就叫——(幻灯出示“跟从”)
我想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做一做小老师领读这个词语,谁愿意的?
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领读,然后依次回位,让孩子们理解“跟从”。刚才跟着后面回位,这就是“跟从”。如果是一个人要另一个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这就叫“听从”,打仗的时候,士兵都要听从领导的指挥,对不对?
3.今天我们一(6)班的课堂真热闹,这个小朋友的三胞胎哥哥也赶来了,(出示图片,三个人在一起)现在有几个人了呀?这里也隐藏着一个新的生字朋友哦!
出示:众。同学们自己先练读一个这个字,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读准这个字。
读好这个字要特别注意什么?(后鼻音,翘舌音,教师示范,学生齐读)
这个“众”字可以和哪些字牵手组成好朋友呢?(群众,少于三个人的不能叫群众)
4.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这三幅图和这三个字,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从”和“众”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且他们的字跟图片都很相像)
5.老师再来给你们看一组图片和字,(出示三幅图和三个字),谁能借助拼音读好这三个字?(指名读)比较一下,这三个字和三幅图有什么联系?
小朋友特别会发现,这三个字都是由“木”组成的,而且相同的字合起来还能组成不同的新字,我们的汉字可真有趣呀!
指导写法:那么我们在写“从”的时候就写两个人吗?写“众”的时候就写三个人吗?有没有哪些笔画需要变一下的?(从、众左边的人要懂得谦让,捺变成点,众上面的人要学会包容,撑得大一点。林和森也一样,捺要变成点,但是森上面的木要写得小一点)好,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在心里把这六个字写一遍,写好的同学睁开眼睛,坐端正,告诉老师我已经好了)
6.汉字拓展: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借助图片学习了两组特别有趣的汉字,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像他们一样,是由相同的字组合起来的。
生回答。出示幻灯片(月——朋,又——双,习——羽,口——吕——品,日——昌——晶,金——鑫,石——磊)
教师领读。
三、诵读儿歌,学习生字
同学们,这样的汉字有趣吗?用今天这节课的方法学生字容易吗?只要认真配合,我们一定能学会更多的汉字。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78页,识字7。同学们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左下角的这首儿歌。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回答。引导出“团结起来力量大”,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劲往一处使,黄土也能创造出和金子一样的价值。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我们全班四十六个同学能团结一心吗?好的,一起来读读识字7的词语和儿歌。(幻灯出示课文)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幻灯出示“众”、“群”、“条”、“黄”,“众”我们已经学过了,剩下的三个字,谁来做小老师讲一讲?
群:
条:
黄:
四、学生描红、巩固生字
1.我们已经学会了这几个生字的书写规则,请同学们拿出描红本,写一写这几个生字,注意写字姿势。
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品”字结构的字,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2.搜集反应“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小故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理念】
这是一首对对子,在《识字3》中学生已经对对对子这种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对子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其中还蕴含着优秀品质与不良行为的区别与引导。基于这篇课文的特点,应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多次反复的朗读中认字、识字,并初步了解各种不同的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试着背诵课文。
3、了解意思相反的词,并能从中明智。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识字3学过对子歌,我们先来说说对子吧!
琅琅上口的对子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对子的积极兴趣,使本课教学的展开自然而无痕。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子歌,出示课题:
《识字7》。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
认真读,反复读。
2、指名分句读课文:
正音,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句。
3、指导学会断句读。
4、师拍手范读。
5、学生拍手读。
多种形式、层层深入的读积极调动了学生读的兴趣,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亲近文本的机会。
三、自主识字,其乐无穷
1、读着读着,你肯定跟里面的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需要提醒小朋友的,或者是你最有办法记住的字,告诉大家。好吗?
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作出反馈与点评:
虚──虎,换偏旁的方法,课文中有两个带有“虚”字的词,能找出来吗?
(虚心、虚伪)跟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意思也完全不一样了。
诚──它的偏旁跟它的意思有什么关系呢?
实──这个实就是我们实验小学的实。
赞──我看到赞字,想起了一位叫贝贝的少先队员,他学每一样本领都领先,老师、小伙伴们都称赞他,这就是称赞的赞。引导读好前鼻音。给“赞”找个朋友,深化对这个字的理解。
招──跟招打个招呼好吗?
赢──这个字有点难,仔细观察,他有几个字组成?赢字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不小心把五个字跑散了,谁能上来把它摆摆好?赢的反义词就是输。
淡──淡的反义词就是浓
淡淡的绿就叫──
淡淡的蓝就叫──
骄傲──儿歌《骄傲的大公鸡》
练习生活、儿歌识字、组合字形等多种形式的生字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针对本课生字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了详略的处理。
2、去掉拼音齐读全文。
四、理解词义,明辨是非
1、我们的学习小伙伴来了,她说读着读着,我发现对子歌里有一对对──意思相反的词。都有哪些反义词呢,去找一找。
2、出示所有的反义词。指名读。
(再次复现生字)
3、师生对读。
4、理解“是非”“长短”,并积累词句:
是非分明,是非不分,取长补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词语大迷宫:
再读词语。
(又一次复现生字)
6、这么多的品质,有好有坏。想不想跟好品质交朋友?你想跟哪种好品质交朋友呢?为什么?
7、学生交流:
老师根据课堂学生,及时反馈与点拨。
8、提升:
还有哪些好品质也会赢得千家赞,哪些坏品质会招来万户嫌?
9、回到文本,齐读文本。
10、试背课文。
五、巩固识字
老师根据这篇课文的生字、内容编了一首新《歌》,自由练读、齐读。
六、写字
冷淡
1、观察:
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冷:
撇和捺要舒展。天气太冷了,脚上别忘了穿一双棉鞋。
3、淡:
观察,两个火有什么不同?两个火,多么谦让啊!上面这个火的捺变成了点,上面的火稍小,下面的火稍大。
4、描一个,写一个。
5、讲评。
6、对照前面,再写一个。
七、课外练习
与小伙伴一起对读识字7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编一句对子或一首对子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3
《识字7》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字义很好理解:二人从,三人众;二木林,三木森。但是两首诗歌中的“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是通过这样几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的。
一、分析字意理解
出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两句话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句子,哪些字、词能帮助你理解了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众人”就是很多人,表示人多的意思,“一条心”就是心都往一处想,“众人一条心”就是很多人的心都往一处想。
生:老师,我知道“单”和“独”都是“一”的意思。
生:“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句话的意思就是一根丝不能成为一条丝线,一棵树木不能成为一片树林。
师:那么,黄土真的能变成金子吗?老师不明白,哪位小朋友能给老师讲一讲?
这样就激励了学生,给了学生自信,学生以为能做老师的老师了,当然很高兴了。生:老师,不是黄土真的能变成金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家团结起来,什么事都能做成。
二、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师:“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同学们也可以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这样,你就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生:他们在一起搭积木,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这就是“众人一条心。”
生: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合作,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师:同学们,这两句儿歌都是“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思,那么你们能不能给老师讲一讲生活中有关“团结起来力量大”的事呢?
生:我知道小蚂蚁搬运食物时是合作的,他们有明确的分工,而且都听从指挥,所以,它们能把比自己重好多倍的食物搬运回家。
生:我知道我们在拔河的时候要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
生:我们班得了流动红旗,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维护班级荣誉才得来的。
生: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时,需要小组的人互相合作,才能朗读好课文。
生:在做值日时,需要互相合作。
联系生活实际谈,学生们谈得多好呀!是呀,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图会意识字,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我逐个出示图片和生字,让学生图文结合来认字,随着一个个小人,一棵棵树木不断增加,学生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厚,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这里书本只是一个引子,通过书本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从而使孩子能乐于主动识字。在教完书上的部分后,我又让孩子们做了一个“我会变”的游戏。把“月”变成“朋”,把“又”变成“双”,把“口”变成“吕”和“品”;把“日”变成“昌”和 “晶”……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识字,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让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两句话较难理解。我主要是通过故事、歌曲和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蚂蚁搬青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众人划桨开大船》和《团结就是力量》这两首歌节奏感强,很多孩子虽然不会唱,但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最后,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时,很多学生都打开了话匣子。在此基础上,我还补充了一些成语和俗语,加强语言积累,巩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