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范文多篇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性的,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对此,我有一些经验想和大家共享。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围绕“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观察、体验、创作活动激发想象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初步掌握基础美术技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植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备以下特点:
对色彩、形状敏感,但专注力时间较短,需趣味化教学设计。
动手能力差异较大,需分层次指导。
想象力丰富,但缺乏系统表达方法。
对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如剪纸)有初步认知兴趣。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设4个单元,包含绘画、手工、欣赏等多元形式:
单元一:大地母亲(4课时)
课题示例:《春天在哪里》《春天的使者》《大地的肌理》《自然的馈赠》
重点:观察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春天的自然景象。
学习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作美术作品。
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
单元二: 时空印迹(5课时)
课题示例:《远古的信息》《前人的巧思》《文物修复》《丝路的故事》
重点:欣赏远古先民为我们留下的各种艺术作品。学习用刮画、漏印等方法制作美术作品。理解“文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的含义。
单元三:身边的人(4课时)
课题示例:《致敬平凡》《守护生命》《创造奇迹车》
重点:欣赏艺术家表现的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用剪、贴、折等方法表现劳动者。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小小螺丝钉!但作用不小”的含义。
单元四: 家的故事(3课时)
课题示例:《走进旧时光》《难忘的童年》《家乡变化大》
重点:了解家里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感受真诚质朴的情感。
学习用剪、拼、贴等方法表现自己的家乡。
理解“听过去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珍惜现在的时光”的含义。
四、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通过对自然、经典作品的赏析,感受学习作品造型、色彩、构图及其文化象征意义,激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艺术表现:学生能理解作品创作方法,包括造型中的线条运用、色彩搭配、设色技法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掌握基本美术知识(如构图、色彩、造型等)及常见艺术形式(绘画、雕塑、设计等)。通过游戏化活动(如“形状拼贴大赛”)培养创造力。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理解所学作品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艺术作品。提高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完成个人或小组创作。认识12种基础色彩,掌握平涂、拓印、剪贴等基础技法。能用线条和形状表现简单事物特征。
养成整理工具、爱护环境的习惯。
文化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理解其在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以上教学目标和实践活动旨在引领学生深人理解和欣赏古今优秀美术作品,并将文化精髓融人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表现出高水平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的感知力,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五、教学措施
情境化教学:结合季节创设主题情境(如“春天在哪里”“家乡变化大”)。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运用动画、AR技术展示艺术创作过程(如青花瓷制作视频)。
分层指导:对能力较弱学生提供步骤分解示范,对能力强者鼓励自由创作。
跨学科融合
与语文结合:为古诗《春晓》配画。
与科学结合:观察植物生长并绘制记录图。
评价多元化:采用“课堂表现+作品集+自评互评”方式,设置“小小艺术家”勋章奖励。
六、教学进度表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七、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60%):课堂参与度、草图构思、小组合作表现。
终结性评价(40%):期末创作作品(如环保主题绘画/设计稿)。
特色加分:传统文化主题创作、跨学科融合作品。
八、资源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国画工具、设计类材料(卡纸、马克笔)、平板电脑。
校外资源:美术馆参观、邀请非遗传承人讲座。
结语
本计划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结,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教师需根据课堂生成灵活调整,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个性表达的舞台。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范文2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已一个学期,但仍存在习惯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年龄特征。通过上学期狠抓学生的行为教育,这学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明显好转,但还是不令人满意,这只能说明我的教学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这学期要加倍努力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在一种宽舒、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美术,让所有学生轻松接受美术。其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很大,还有部分学生基础很薄,有待加强练习、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各学习领域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制订如下:
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二)、教学目标任务:
1、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三)、教材重点、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三、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策略。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利用课堂教学,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1 影子的游戏 2
2 走近大自然 2
3 花地毯 2
4 分蛋糕 2
5 有趣的半圆形 2
6 摸一摸,画一画 2
7 小挂饰 2
8 瓢虫的花衣裳 2
9 生活中的趣事 2
10 泡泡飞呀飞 2
11 太空里的植物 2
12 妈妈的节日 2
13 香甜的水果 2
14 运动场上 2
15 乘上大船游世界 2
16 打开的冰箱 2
17 会摇的玩具 2
18 电脑美术 2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范文3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绘画能力较幼儿园也有了较大提高,是迅速提高艺术能力的好时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已基本了解并适应,对一些绘画构图着色,手工剪贴制作的技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够完成较完整的作品,在创新思维上,一些学生能对事物发散思维,有些想法还非常独到,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以锻炼动手能力和认识感受能力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课题为基础,其中包括绘画、拼、剪、贴、彩泥、等,在内容方面,题材显得更为丰富和多样,有平时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比较新颖的,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利,除了常规的绘画手工之外,本册教材还增加了手工制作等丰富的艺术方式,并加入了一些绘画技巧,使教材内容更丰富,也能够适应儿童的发展。 本期的美术教材不论在绘画还是手工方面,题材和内容都显得很丰富,绘画制作方法细致入微和多样化,对学生基本技能、技法的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一年级美术教学,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学习绘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概念、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在作品中,锻炼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感受身边的事物及美感,完善人格。
4、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学习习惯。
5、继续熟悉水彩画的材料工具及其使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学期教学重点着重在于让学生学会绘画中着色,工艺制作中剪、贴、拼、揉、捏、的各种种技能的理论及制作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从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五、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 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4、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本期的美术教学需使学生的动手落到实处,起到培养能力,提高技能的目的,在课堂中要简化教学过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5)在课堂纪律方面还应加强管理,注意习惯养成。
六、教学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