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犹如开启一场教育智慧的深度之旅。“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书中诸多理念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教学之路。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阐述,让我反思过往教学方法;对因材施教的深入剖析,使我意识到关注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教育理论素养,更促使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每一条建议都是一次思想的触动,引领我在教育领域不断成长进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共享这份教育感悟与收获。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篇1
古人早就说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活水,就得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一本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本专著,但丝毫看不出理论的成份,每句话皆让人感觉都是出自实践的经验之谈。虽然时间离我们已有几十年了,虽然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前苏联,但对于我们中国现在教育,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的意义。
我们的教师首先得从“爱”开始,心中要有爱,但不能是肤浅的爱,要明白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能力和智慧。要把爱融入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去加以实践。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教学的规律合作,努力将他的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习变得“简单”;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懂得和学生合作,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幸福的趣味”,让学生在个性化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更加个性化地活动,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再做教师设计的王国里的顺民;如果他的心中真的有爱,就应该把他的学生引向大量的阅读或直接的生活里去,使他们的心智活跃在一个“真实丰富而广阔的生活背景”中,不再让他们的大脑变成一具堆积抽象概念而易碎的容器。我把以上对充满爱的教育的愿望归结为“简单——有趣——丰富”。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追求这样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再结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分别加以阐述。
一、追求教学的“简单”。
教学显得繁难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把握住所教学科的规律。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学生拥有让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血肉能够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即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共五种;他认为缺少这个教养的牢固的“骨架”,常常是学校工作中最为严重的缺点之一。我认为在这五种技能中,最首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使学生的阅读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培养这种达到自动化程度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是概括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是从“具体的概括”到“抽象的概括”;有了概括能力以后再培养反咀细节的能力。这个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具体概括——抽象概括——反咀细节”。教师应该牢记这种规则,通过足够数量的事实材料的演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也牢记了这种规则,从而能够自动化地运用这种规则。
关于教会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联起来的那些线索。
二、追求教学的“有趣”。
这里所说的“有趣”,不是一般的低级趣味,而是一种来自于创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大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从事紧张而又快乐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在那些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撞的“交集点”上,启发并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使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劳动中由于激动和自豪而快乐地战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成立各种的活动小组,力求每一个小组都能够显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并且能够在活动中,设法使理论知识成为组员进行创造、解决各种智力任务和劳动任务的主要刺激。
努力追求教学的“有趣”,是追求真知识的必然途径。关于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解释的相当透彻,他认为,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所以,教学没有学生的绝对参与,没有学生的自主活动,没有触动学生精神、思想和兴趣的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只要在教学的第一线工作了一些时日的老师都应该知道,如果只是让学生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采取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这样哪里还会有真正的教学存在呢?
三、追求教学的“丰富”。
追求教学的丰富,就是使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之路走向真理,从而使学习的过程真正地丰富多彩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鼓励优秀的学生超大纲”的教学理念到了今天依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谓“两套教学大纲”,就是要求学生必须重视的两套材料,第一种就是来自于教材中的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种就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他认为第二种材料就是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的一个智力背景。所谓“超大纲”,就是让那些天赋高、有才能的学生在他们有能力的那些学科上和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超越教学大纲的界限,因为在这种丰富的智力生活的气氛中,那些最有才能的学生了解、听到和想到的东西很多,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去从事深入的研究,而且使他们理解和学会必须识记的材料变得更加的容易。而这些超越大纲的富有创造性的智力生活必然使集体的智力生活变得丰富多样,对学习较差或比较平庸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教学理念关键就是要靠把课堂教学与以阅读和小组活动为中心的整套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力求通过组织并激励学生阅读和组织小组的活动,使他的学生在最喜爱的学科或创造性活动方面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多好几倍。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学生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很可能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是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没有体验个阅读和思考这种人类的巨大喜悦”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真正做到了“简单、有趣、丰富”,那么我们的爱就能真正地得到了体现,这种爱才成为了真正有价值的爱。
书上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 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我觉得,我们的许多研究论著,往往宏观的原理性的论述多,结合现实的可行性则基本缺席,这也是许多人不大看重社科研究论著的一个原因。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血肉丰满,鲜活,充实,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而绝无某些政治思想读物的空洞,苍白之嫌,生动的点,概括的面,点面结合,具体生动。
书中提到有关阅读的事,苏氏认为不要因为孩子成绩差,而不让他阅读,恐怕会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相反,一个孩子如果不加强阅读的训练,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我认为,功夫在诗外,中国的古人已讲过,这是极有道理的。阅读,是建立在实践上的。现在的一些教师和家长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认为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成绩,于是禁止让孩子看这些。其实恰好相反,没有了阅读,孩子一味沉浸在做习题的单调中,他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学习的能力的。没有了阅读,孩子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就显得过于单纯,如果因为发生一点不益于他们的事,他们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决的方法。因此,阅读近者是对阅读能力甚至学习能力都是一个飞越,远者则能够进入这个大环境中,在环境中变得通达,从而产生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
对于学习中的作业,书中认为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尽量减少不该有的错误,让孩子一写就正确。有人认为先让孩子尝试,尝试不成功是没有关系的,孩子能够在一次一次失败中接受教训。但苏氏不这样认为。他说作业批改已经不是目的,只是定期检查便可。这种说法却是让现在一直扎在作业堆里不能自拔的教师们一个很大的启发的。作业固然要改,但要注重效率,讲究方法,让改作业发挥最大的成效才是最重要的。
《给教师的建议》里对时下父母们还是非常看重的分数作了非常科学的分析。可惜现在大部分的家长甚至教师还是一直把分数放在第一位,认为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分数高就是好学生。于是剥夺了孩子双休日的休息权利,让他们参加这样那样的学习班,进行这种那种的`培训。有些家长即使有些犹豫,但最终抵不住别人家的孩子个个都往往学习班时去。正像一个同事所说的那样:如果不参加学习班,肯定比不上人家。
书中还描述: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妙的学问。同时,在学前期进行一些教学,还可以防止家长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只要逼得紧一些”,就能使儿童在学习上得“高分”。我们力求使父母们懂得: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我们认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归结为一条简单化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够格”。在这种奇怪的、缺乏教育学常识的观点里,没有把人看成是多种特征、品质、才能和爱好的和谐的统一体。
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几十年了,但现在的家长们老师们竟还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数。这样的应试教育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有的已经显现出来,比如信仰的缺失,比如道德的沦丧,比如文化的没落。这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很可悲的。
经常说以人为本,但现在何尝真的“以人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种功利。这种功利,让一些教师和家长忘记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试考得怎样。其实,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考个90分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退步,但对有些孩子来说就会是一种大进步。总之,尊重差异,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观。
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虽然在上学期间接受过关于教育教学的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但是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才会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多么的遥远。工作岗位上的“动态”学习与坐在教室里的“静态”学习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面对的对象不同。关于理论,一时半会理解不了,你还有机会,但站在教室,在课堂上绝对不允许你有丝毫的差错,因为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是不会答应你出错的。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选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从中受到的启发还是比较明显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通过读这本书,我认为这里包含两点:第一是关于学生的思考方向,第二是关于教师的是思考归宿。
学生的思考是在教师的作用下,利用各年级各学科不同的思考特点,让他们有目的的去想问题,探究问题,让那些不成熟的思维动起来,主动地去感知世界中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规律,进而让学生能单独研究规律,发现真理,造福人类,这是最高目标,也是最美好的期望。所以,在当下我国教育的环境中,无论是从家庭还是到社会,都对教育的期望很高,自然而然,学生承载的压力也比较大,老师不断的创造条件,让学生放开是思维去思考,天资比较聪慧的学生,能够在“空想”中掌握很好的知识,但对于有其他发展倾向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考还处于朦胧状态,知识对于他们是种一苦涩的味道,越学越困难,也根本不知道其来自何方,又要用于何方。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思考,教师应当思考让这些孩子怎样进入学习状态,学会思考,但在短暂的时间里,要取得丰硕成果的心理作用,教师只能让这些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东西,尤其是算数中,哪一种种题型学生掌握不了,就教给他固定的'解题方法,这些学生在繁重的记忆中度过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或者段考中会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但慢慢的学生变得厌恶了学习,思考的意义凸显的不足,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和关系量连接不到一起,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观察不明确,语言文字理解外延不明显,一系列过度的思维停滞让他们已经感觉到学习的困难,似乎已经克服不了了。
针对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是:首先,阅读中让学生思考,大量的有意义的阅读会让学生建立思考的概念(关于阅读,将会单独谈感受,这里不再拓展);其次,劳动中让学生建立思考的概念,这个劳动场所是在学校中创建的,有专门教师指导的有目的的劳动。苏霍姆里斯基建议,根据儿童阶段性发展规律,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要减少对知识的强制记忆,越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规律,让他们在融入大自然后,从感知中思考抽象知识;最后,兴趣是激发学生思考的老师,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学生喜欢理论性的东西,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学生的爱好不同,兴趣点不同,要让学生思考统一的知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必须针对性的找到他的兴趣点所在,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其思考的大脑能动起来。
教师,也必须要学会思考。思考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学生乐于接受知识,思考自己的课堂怎样能有效有意义,思考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新时代儿童之间的联系在哪方面,思考我们的行为怎样较好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从备课、上课、课后三个方面无时无刻的去思考,只有那颗不停思考的头脑,才有可能会让自己的学生更加出彩。接到一班学生,我们怎样建立评价体系,怎样给学生课后作业,上课我们的备课难易程度在哪方面,课后辅导学生,我们的措施是什么,这些都在我们思考的范围之内,同时,思考要有事实依据,根据事实去思考,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让思考更有价值和意义。
用一颗理智的心,用一颗智慧的脑,我们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考,这种良性循环的思考,会让抽象的知识显得更加有活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从学生的状态出发,引导自己去思考,这种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思考模式,也许就是读后这本书关于思考方面的得到的一点启发吧。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篇3
我看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了《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和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工作几年来我越发的感受到方法的重要,总希望时间能再多些,方法更好些。我努力做到与学生心与心交流,可学生有时总不领情,我对他们的宽容反而成了他对自己的更加放纵。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浮躁、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唯有学习会让我们变的富有敏锐力和观察力,知识能让我们处理问题时更加有“杀伤力”。是啊,他的这些话是多么的富有哲理:无论年轻的时候充满了多么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但在这个时期,总是能够找到时间,来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他还说:“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古人也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啊,看书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的快乐又有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我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我就要读教育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我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我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我应付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我不会将我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生活的工具。其实想来也对,教师是一个特别需要有创新精神的职业。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我的工作效率怎么可能提高,就好比是要求一个不爱看书的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必须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一样的道理。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用一段引言来结束我的感受吧:请你像寻找宝石一样寻找那些关于杰出人物(如菲·捷尔任斯基、谢·拉佐、伊·巴布什金、雅·斯维尔德洛夫、尤·伏契克、尼·别罗扬尼斯)的生平和斗争的书籍。请你把这一类书摆在你的个人藏书中的最崇高的地位上。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