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优秀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和经历的理解和消化。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清晰性,确保文章条理清晰,观点鲜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名幼师,我一直非常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自从开始教育这一群体的孩子,我收获了很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以帮助更多的幼师更好地教育特殊儿童。
在我看来,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重要。他们也有权利得到良好的教育。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他们的能力和才华不会因为缺陷或障碍而被削弱。作为幼师,我们要给予特殊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二段:认知障碍儿童的教育。
认知障碍是许多特殊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教育这些孩子,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因此,幼师需要采用专门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帮助他们理解和吸收知识。通过观察、跟踪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优势和潜力,帮助他们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
沟通障碍也是许多特殊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幼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这些沟通障碍。例如通过手势、肢体语言、图片和其他教具来帮助他们理解,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使用人类语言进行沟通。
第四段: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
行为障碍也是很多特殊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幼师需要了解并采取措施来帮助孩子改变不好的行为。我通常采用这个方法:关注孩子的积极行为,强调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所带来的好处,并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同时,我们也需要避免惩罚孩子,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加重他们的不良行为。
第五段:和家长的合作。
幼师需要和孩子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便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支持。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优势和缺点,因此,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宝贵。另外,我们还需要告知家长一些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或技巧,以便家长在家中也能给孩子的特殊成长提供帮助。
结论。
总体来说,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幼师需要将特殊儿童的需求放在自己的课程设计当中。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的技巧,我们可以给予特殊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地成长。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特殊儿童们一定也能够取得成功。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二
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身体、语言、情感、行为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的儿童。这些孩子需要特殊的教育服务,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展潜力。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不仅教给了他们知识和技能,也学到了很多与他们相处的方法和心得体会。本文将分享我在特殊儿童教育工作中的几点感悟。
第二段:理解与尊重。
特殊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同样需要被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困境并不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意愿,而是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会从他们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尽力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然后,我们需要对特殊儿童充满尊重。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还要尊重他们的不同能力和学习节奏。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他们,我们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第三段:个性化教学。
每个特殊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因此,个性化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人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有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视觉辅助,有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口头解释。在个性化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孩子的细致观察和灵活调整,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段:鼓励和肯定。
特殊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往往面临各种挑战。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项任务,他们可能会因为困难而感到沮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表扬他们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我们能够激发他们更大的动力,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第五段:家校合作。
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同时,我们也要向家长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协助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家校合作不仅能够增强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也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结尾:总结。
特殊儿童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回报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解与尊重的重要性,个性化教学的必要性,鼓励和肯定的力量,以及家校合作的价值。通过更好地理解和关心特殊儿童,我们能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融入社会,享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三
特殊儿童教育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领域,对待这些特殊儿童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作为一名学前教育者,我时常面临如何更好地教育和支持这些特殊儿童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与特殊儿童一起工作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其他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启发。
在与特殊儿童共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特殊儿童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和身体方面的差异。每个特殊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优点。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在我的经验中,我发现和特殊儿童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至关重要。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第三段:创造包容和友善的学习环境。
特殊儿童教育需要一个包容和友善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应该能够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并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焦虑和压力。我发现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特殊儿童学习。通过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刺激,我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此外,我还注重组织和管理教室,确保特殊儿童能够更好地参与和合作。例如,我设立了合作小组,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支持。
第四段: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特殊儿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家长和监护人的密切合作对于特殊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他们对于孩子教育的期望和需求。我们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分享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我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例如提供家庭作业帮助或参与课堂活动。这种家校合作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并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教育支持。
第五段:持续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
特殊儿童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领域。作为一名学前教育者,我意识到持续学习和研究对于提供优质的特殊儿童教育至关重要。我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我还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探索如何更好地支持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我能够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有质量的教育。
总结:通过与特殊儿童一起工作的经验和心得,我深刻认识到了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了解个体差异、创造包容友善的学习环境、家校合作以及持续学习和研究是提供优质特殊儿童教育的关键。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关注,每个特殊儿童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四
什么是儿童学习障碍,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人们常常把它与学习困难、学习缺陷、学习无能等相混淆。学习障碍所包含的大量情况也很难确切地予以定义,如活动过度、学习无能、脑功能失调、轻度脑损伤、知觉缺陷、诵读困难等。1963年,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s·kirk)提出了学习障碍(learndisability)的概念,认为是指那些能听又无显著智力缺陷,然而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致于无法良好的适应家庭生活,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儿童。1983年美国几个关于儿童学习障碍的学会共同拟定的定义是:“学习障碍是指在求知、听讲、说话、阅读、写字、推理或算术能力上出现重大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学习困难通称,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即是由一个人的内在因素所导致的,虽然这种学习缺陷也可以与其他障碍(如感官损伤,智能不足,或情绪困扰)同时存在,或是由于环境(如文化差异,教育方法问题,处境不良)的影响,它却是因此状况或影响所直接促成的。”
学习障碍的定义虽有许多分歧,但以下四个特征却是公认的:
(1)差异性。儿童的实际行为与所期望的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如尽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实际学习成绩却远低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应该达到的成绩。
(2)缺陷性。学习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这种儿童在很多学科方面能学得很好,却不能做其他儿童很容易做的事。
(3)集中性。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了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因此,常常在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或算术方面出现障碍。
(4)排除性。学习障碍的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
医学界把学习障碍看成是一组症状,表现出各种疾患:
(2)儿童抽动症。表现为交替出现的眨眼、摇头、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等,同时伴有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等。
(3)特殊能力发育迟缓。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阅读能力和运算能力下降或明显下降,凡涉及这两方面能力的学习,其成绩显著低于实际水平。
(4)发育迟缓。由于某种疾病引起的衰弱状态,学习易疲劳,学习成绩普遍低下,而非某一单科困难。
(5)品行障碍。经常说谎,有偷窃行为,经常逃学,到处游逛,和父母不能建立正常的感情等。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五
第一段:介绍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引出主题)。
特殊儿童教育是一项关乎社会发展和人文关怀的重要工作。不同于正常儿童的特殊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法和资源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一直以来都对特殊儿童教育充满热情和渴望。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我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知越发深刻,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教育目标的制定与课程适应。
特殊儿童的发展目标与正常儿童存在一些差异,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适合他们的教育目标。在制定目标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来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例如,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刺激,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三段:个性化教育和情绪管理。
特殊儿童在情绪管理方面往往存在困难,我们需要通过个性化教育来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的方法,帮助特殊儿童认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并学会合理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第四段:家校合作与家庭支持。
特殊儿童教育的成功需要家校合作和家庭的支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积极鼓励家长参与特殊儿童的教育,通过家庭支持和配合,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第五段:持之以恒和激励。
特殊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并给予持续的激励。在教学中,我会通过积极的鼓励和奖励机制来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我也会注重特殊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并取得进步。这样的激励和鼓励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
特殊儿童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工作,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快乐。通过制定适当的教育目标、个性化的教育和情绪管理、家校合作和家庭支持以及持之以恒的激励,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了特殊儿童的独特魅力和无穷潜力,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特殊儿童教育而奋斗的决心。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六
一、正确对待特殊学生,把更多的爱心献给特殊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
二、平等对待、认识特殊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特殊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及家里受到批评、歧视及埋怨较多,从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一有什么动静,就变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经常的批评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但是这是表面现象,说到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关怀。所以,老师要懂得一点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既要懂得如何教,更要懂得为何要这样教的原因,从而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也能冷静对待,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心平气和,诚心相待。因此,我们在教育特殊生时应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我们在教育特殊生时应给予他们温暖、关怀,帮助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时、有效的沟通是转化“特殊学生”的重要步骤,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了解特殊生在家及学校的情况,以寻找教育途径,限度地发挥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七
真实妈妈的经验:如果您能给与孩子全部的注意力,他们将会永远记得你。
影响母亲养育效果的关键因素:表现出您对孩子的关注。
将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的真实的成效: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以及自我接纳。
真实妈妈养育心得:如果有哪一位母亲能明白专心地倾听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她的孩子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如果一位母亲能停下自己手里的活儿,而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那么这就是她向孩子表达爱和接纳的一种方式。这个养育秘诀的关键不在于您要为孩子尽量多做些什么,而是要少做。正如古老的禅宗所说:“什么也不需要做,就是坐在那里。”“坐下来,倾听”,当您这样做的时候,您的孩子就会明白此时此刻在您的心目中再没有比听他(她)倾诉更为重要的事情了。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说全神贯注的倾听是母亲给与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了。当然,这也是12个养育秘诀中最为简单的一个。它仅仅需要您在一瞬间做出选择——挂上电话、放下报纸、合上书,然后要让孩子确信您是心甘情愿地陪在他(她)身边,愿意听他(她)倾诉。而且它只需要您做出一些关注性的动作,例如看着孩子、轻轻地点头,身体略微向前倾,表现出您很感兴趣,所有这些动作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妈妈非常关心我;我可以和妈妈说任何事;她想听我说些什么。而这样做的一个隐含的好处就是:专心的倾听是维系母子之间深厚持久联系的基础。从现在开始,把倾听变成一种习惯,那么您的孩子将会永远把您当作是一位可靠的决策咨询者、忠实的知心朋友以及耐心的指导者。
故事:
“她会全神贯注地倾听”
母亲的心肠是孩子的课堂。
——亨利?沃德?比彻(henrywardbeecher)〖zw(〗〖ht5"f〗译者注:亨利?沃德?比彻(henrywardbeecher,1813~1887)美国___公理会自由派牧师,作家。口才出众,关注社会事务,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新教发言人。除了他的布道以外,比彻的著作包括《进化与宗教》等。
大多数的老师都承认有一些学生他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6岁的里基?安德森就属于这类学生。他离开我的班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他。事实上,这个孩子是如此的特别,以至于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第一眼看到他时的情景。
那是在我做教师后的第二个年头,学校第一天开学的时候。我的班位于一个走廊的尽头,我站在班门口迎接我的一年级新学生。里基下公共汽车的时候,我正巧看到了他(准确地说,你很难不去注意他)。这个小男孩之所以这样引人注目,首先是因为他的确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他有一头猩红色的头发,明亮有神的蓝眼睛,圆圆的小肚子,长着雀斑的小脸蛋上透露出顽皮的神采。一看到他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微笑,因为他是如此的可爱。他看起来非常像1960年代流行的电视喜剧《安迪?格里菲思》里的小主角欧皮。其次这个男孩搞出的动静非常大,当其他孩子走向各自的教室时,里基却是蹦蹦跳跳地来到教室的(事实上,他总是蹦蹦跳跳的,看起来似乎他很喜欢这样的移动方式)。他一边蹦蹦跳跳地走着,一边还大声地哼唱着罗杰斯先生的主题歌〖zw(〗〖ht5"f〗译者注:罗杰斯先生,即美国著名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弗雷德?罗杰斯(fredrogers),号称美国儿童电视之父。他主持的节目叫《罗杰斯先生的街坊四邻》(misterrogers‘neighborhood),创办于1965年。其主持人弗雷德?罗杰斯老成持重,在屏幕上显得和蔼可亲,其主持风格是注重感情交流,启迪儿童心灵。在节目中他常常会哼唱“邻里间美好的一天。”(我们都很熟悉这首歌的歌词“邻里间美好的一天”,但是显然里基只会唱这一句,因此他不断地重复唱着)。他的精力好像永远都用不完,总是那么兴奋。
当他来到教室门口看到我站在一旁的时候,他停了下来,闭上了嘴巴,意识到这个房间将是他的一年级教室。他看着我,咧嘴一笑,然后就探头进了教室四处张望。显然,我和这个房间都通过了他的检查,因为他平静地转过身,对我说道:“我将在这里度过我人生中最棒的一年。”然后他又兴奋地补充道:“今年我要将学习阅读!”
坦率地说,我喜欢他。里基的热情深深震撼了我,而他所表现出的自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知道,阅读对于6岁的里基而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而里基之所以会来到我这个班,是因为这个孩子存在着严重的学习障碍以及注意力不足等问题。对于里基来说,无论在哪一件事上要保持几分钟的注意力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有的时候保持几秒钟的注意力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事实上,在我教过的所有的特殊儿童中,里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最短的。
开学几周后,我发现里基在艺术角活动区忙着把许多纸张剪成心形图案(这个时候大约快到万圣节了,我有些担心里基不理解各个节日所需的装饰品也不同的风俗习惯,担心他正在做的小图案不适合万圣节用)。但我所看到的情景着实令我感动:很明显,里基正在竭尽全力地想把事情做好,他吃力地把双面胶粘到剪好的心形图案上,然后又用蜡笔在心形图案上用心地写着什么。这对任何一个孩子而言都是一个单调乏味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有注意力缺陷问题的小男孩来说则更是如此。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八
特殊儿童教育工作旨在为身体或智力上有障碍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融入社会。这项工作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关乎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包容与进步。作为一名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我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同行和社会大众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二段:培养和保护特殊儿童的自尊心与自信心(250字)。
特殊儿童往往因为自身的残障与主流社会有所不同,面临着来自同龄人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个包容和尊重的环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发现鼓励特殊儿童参与各种活动,并不断强调他们的优点和潜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逐渐明白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提高了自尊心与自信心,更加愿意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社交之中。
第三段: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250字)。
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个性化教育,因为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首先,我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和潜力,从而能够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其次,我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个性化教育使每个特殊儿童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和尊重,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
第四段:家校合作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250字)。
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因此家校合作是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在与家长交流中发现,许多家长对自己的特殊儿童存在隐瞒和否认的态度,这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的方式,增进双方的互信。我与家长分享孩子在学校表现出的优点和进步,同时也向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教育中来。在我的实践中,家校合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的成绩和行为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
第五段: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识和重视(250字)。
特殊儿童教育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了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我积极地参与各种宣传和交流活动。我通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参加媒体采访、组织公益演讲等方式,向社会传递关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理念和成果。同时,我也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互动交流,与更多人分享特殊儿童教育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努力帮助更多人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和潜力,促进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总结(50字)。
通过多年的特殊儿童教育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个性化教育、家校合作和社会认知的重要性。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为同行和社会大众提供借鉴和启发,共同推动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九
特殊儿童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规律的科学,又称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对特殊儿童有两种理解,特殊儿童教育学也就有两种界定。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学,即超长(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学。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身心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即盲、聋、弱视、重听、智力落后、言语障碍、肢残、病弱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美、日、苏、联邦德国等许多国家从法律或学术上把特殊儿童教育规定为缺陷儿童教育;广义的特殊儿童教育学又分为盲童(视觉障碍)教育学、聋童(听觉障碍)教育学、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言语矫正学、天才儿童教育学、问题儿童教育学、多种缺陷儿童教育学等。
特殊教育在本质上是“育”与“爱”有机结合的教育。“育”在中国古代意味着“养子使作善也”,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和方向性;“爱”则蕴藏着人性之本,爱心;这反映了特殊教育的理念为“爱而有教”与“教而有方”的融合。
二、特殊教育大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使得众多的残疾儿童和残疾青少年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与正常儿童普遍接受学前教育相比,大约85%的残疾儿童未接受过学前教育,使得他们的发展受到影响。当代儿童发展和特殊教育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对特殊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和特殊儿童家长已经开始认识到,在早期为特殊儿童提供具有丰富刺激的环境,将有利于改变这些儿童原有的不利条件,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还不可能普遍设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全面开展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工作。因此,切实可行的是在普通学前教育机构中进行特殊儿童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安置形态和课程组织方案,向学前特殊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在与正常儿童相互交往中从事学习和获得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中的特殊儿童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
三、社区教育是现实出路。
从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向和前景看,必然要走向一体化教育。近年提出的全纳教育理念,其政治主张是所有的儿童都有权利共同学习,体现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其对教育的意义是提供整合的环境,从而不仅使社区内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同时受益,还能更有效地运用教育资源,提高园所效率和整个教育系统的成本效用。
全纳教育对我国一些地区正在推行的社区教育有所启示。社区教育可实现教育的目的、效果与条件途径的统一,对于突破幼教管理条块分割状况,促进教育与社会社区的互动,普教与特教一体化有着积极意义。社区教育的实施还有益于将社区内各部门如文教、民政、妇联、保健等协调联系起来,整合多方面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可以认为,对于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社区教育是现实出路。当然,这方面的改革道路仍很艰巨。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是要建立起面向每个儿童及家庭的早期教育与养护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服务网络,在妇幼保健、科学喂养、医疗矫治、发展监控、早期教育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从而融合保教,使每个儿童的发展权益得到保障。
教育部在全国“九五”幼教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城市幼儿教育社会化社区化的要求。2000年12月,中办、国办又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门认真执行《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这两份文件与前面提到的九部委关于“发展特教事业的意见”的精神是一致的。社区教育有了国家政策的依据和指导,加之多方努力与协作配合,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最终使社区内包括残障儿童与特殊需要儿童在内的所有孩子受益。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特殊儿童学前有机会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受到教育,绝大多数的学前特殊儿童只能呆在家中。本研究对北京市68名特殊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22名儿童的家长做了深入的访谈。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特殊儿童的问题发现较晚;特殊儿童接受学前专业机构教育人数少;获得社会的支持较少;特殊儿童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
有效的教育策略可以使学前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和心理缺陷得到最大的补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一)环境渗透法。
学前特殊教育应注重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为这些儿童提供生活、学习、娱乐的场所,充分利用环境的潜在因素,开发这些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参与活动的兴趣。譬如,创设多种形式的角色游戏的场所,让这些儿童在娃娃家活动中能主动地走进生活,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多重感官教学法。
学前特殊教育应充分运用这些儿童的多重感官活动来进行学习,让这些儿童通过视觉——味觉—触摸感觉等多重感官来接受信息,学习知识,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效果。譬如,生活活动——认识西瓜,就是在“找找西瓜”的游戏中,让这些儿童运用视觉,触摸觉来认识西瓜,知道西瓜的形状和颜色。在“吃吃西瓜”的游戏中,让这些儿童运用味觉来尝尝西瓜,知道西瓜里有红瓤和黑籽,籽不能吃。最后在“画画西瓜”的游戏中,让这些儿童动动手,画一画。通过找一一吃——画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西瓜的认识。
(三)师生融合教学法。
学前特殊教育应注意发挥这些儿童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师生融洽协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激发这些儿童学习欲望,提高学习能力,增进师生情感。譬如,美工活动——大红花,就是师生一起参与在游戏“撕纸块”,“贴纸块”的活动中,共同贴大红花。这些儿童在与教师的共同学习中,动手能力增强了。最后在“送红花”的活动中,这些儿童分别把大红花送给与自己共同制作大红花的教师,增强了师生的情感。
(四)亲子教学法。
学前特殊教育应注重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创设机会,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这些儿童看到父母与自己一起活动,十分高兴,学习能力增强,父母与自己孩子的感情增进,学习潜能得到最大发挥,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譬如,音乐活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表演中,我们请家长参与活动,在学生找妈妈跳舞的过程中,一个平时感情比较冷漠的脑瘫腿残儿童居然在音乐声中,在情感的呼唤下,与其他儿童一样拖着残疾的双腿一颠一颠扑向自己的妈妈,母子相抱的情景使在场的教师、家长拍手称好激动不已。
(五)组合游戏教学法学前特殊教育应根据学前特殊儿童在学习中的主要障碍和接受知识的特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要在组合游戏中,由浅人深地进行,这样能充分调动这些儿童学习的兴趣与参与能力。譬如,学习体育的基本动作——双脚并拢行进跳。教师把“双脚并拢行进跳”的动作分解在组合游戏中进行教学,在游戏“大皮球”中,学习双脚并拢向上跳,在游戏“过小河”中,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跳,最后在游戏“小青蛙捉害虫”中,练习双脚井拢行进跳。即练习了体育的基本动作——双脚并拢行进跳,又对这些儿童进行了环保意识的教育,青蛙是益虫,我们不能吃青蛙。通过组合游戏老师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了双脚并拢行进跳的动作技能,学生对这些技能的学习也就掌握得非常牢固。
(六)模拟情境教学法。
学前特殊教育应注重创设与教学知识点相符合的情境,在模拟的实作环境中,这些儿童学习兴趣增强,更容易接受知识,理解教师语言的含义,更容易模仿教师的动作,学习本领。譬如,在礼貌教学“客人来了”的活动中,教师把教学活动安排在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娃娃家角落里进行,施教老师与一位学生学做主人,助教老师和另一位学生学做客人。客人来了施教老师示范“请进”,“请坐”,“倒茶”,“送水”等动作,让做主人的学生跟着教师模仿动作,这些儿童学得很像样,兴趣十足,居然像个小主人。通过模拟情境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一)坚持“以生活为本”的原则。
学前特殊儿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智力水平低下,动作不协调,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学前特殊教育是以“适应性教育”为主的早期干预,因此教材内容应来源于生活,让这些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中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活中熟悉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和自然环境,从而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校学前特殊教育注重学前特殊儿童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的研究,探索这些儿童纵向发展轨迹,从而形成了一套个案研究的体系,建立了这些儿童的个人档案。家庭情况调查表:了解这些儿童家庭结构,家族史,以及个体成长发育的情况,包括生理缺陷和行为问题。学生现状初测表:一开学就对这些儿童进行“社会成熟度量表”测量,“儿童发展性量表”测试,了解这些儿童的缺陷和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和程度。学生发展情况随笔记录:在一日生活中及时地、真实地记下学生发展的点点滴滴,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找准“最近发展区”,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师与家长一起共同制定康复计划,共同训练,及时进行阶段评估、反思、调整。
(三)坚持“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应与康复训练紧密相连,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到补偿这些儿童的缺陷,对这些儿童进行分类、分组、分层教育与训练,以达到教育与康复的统一性,协调性。譬如,对脑瘫腿残儿童进行走路的训练,单一的走路训练是枯糙无味的,在游戏“走小路”,“找圆形”的活动中,这些儿童参与训练兴趣高,训练效果相应也比较好。
(四)坚持“游戏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特殊教育在集体教学和个别训练中,应采用综合游戏的方法实施教育,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最大限度地调动这些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能力;增强教学效果。譬如,常识活动,认识皮球的教学就是在综合游戏活动中进行的,游戏“奇妙的口袋”,让学生在找玩具的过程中整体认识皮球。美工游戏“我喜欢的皮球”,让学生在画皮球的过程中认识皮球的形状。
(五)坚持“学前一体化教育”的原则。
出自 COoCO.NET.cN
学前特殊教育要坚持普特相融合的教育方法,让这些儿童有计划地定期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一起参与角色游戏,在伙伴教育的作用下,改善智力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譬如,让两名学前特殊儿童进入正常儿童的娃娃家活动,他们模仿正常儿童烧饭、做菜的样子,比老师一对一教学,学得好,学得像样。又譬如,让两名学前特殊儿童进入正常儿童的结构游戏活动,他们模仿正常儿童搭汽车、扫“手枪的本领,也比老师一对一教学,学得好,学得像样,在活动中这些儿童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六、总结。
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而我国受过专业训练的特殊教育师资严重缺乏,我国在1989—2000年的11年时间里下达的特殊教育专项补助款仅为2亿人民币。为此,应当尽可能增加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致力于为障碍者和天才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提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让他们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十
说个孩子。6岁,一直妈妈带。孩子妈妈脾气属于比较急,加上全职带孩子,脾气急上加急。平时训练几乎无强化,孩子只要做不对,轻则训斥重则打骂。比如孩子出现玩儿手的情况,有可能上去就是一巴掌。比如孩子哪个项目做不对,也是没个好脸色。
孩子跟妈妈很配合,让往东绝对不往西,让浇水绝对不唱戏。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孩子妈妈不再每天跟着孩子,而是换做别人带。
结果。消失了三年左右的很多自我刺激行为全部爆发,目前有的自我刺激不管从时间、频率、强度上都是之前的n倍。
除此之外,配合度全面下降,几乎任何人的话都不听,如果坚持原则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
注意力迅速下降,不管是1v1还是集体课。之前孩子妈妈坐在孩子后面,集体课表现的很好。孩子大部分情况下会主动的看和听,但是脱离妈妈之后几乎全程四十分钟都是在自我刺激。晃手、左右前后摇摆身体、自言自语、下位子等等。
行为问题增多,之前要什么不给也就算了,现在会出现抓、抢、哭闹等行为。
熟悉孩子的人很诧异,这孩子完全变了个样子。
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孩子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大的退步?
那么就要引到今天跟大家聊的第一个话题:棍棒教育的危害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首先大家要记住,正向的,正确的干预方法是后面孩子能交接的基础。关于孩子交接的重要性我不想再过多赘言,目前为止,这是我能为各位想到的唯一一条活路。既能相对的解放家长,舒缓家长压力,使父母不会被一个孩子套牢,又能保证孩子得到稳定持续的进步。
我上面举的例子是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例子了,孩子从三岁开始进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直到六岁。孩子的进步很多人有目共睹,但是脱离开妈妈的表现也着实吓到了很多人。
就是我刚才描述的那个样子,不知道看完的家长内心有没有震惊,反正我看到孩子那个样子我是震惊了。
我例子中所描述的妈妈在国内还有一堆,有人甚至去宣传“棍棒教育”。惩罚是aba当中的一个方法,本身没错。但是用的人不同,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在星儿之家对家长有个规定,叫做三不原则:不许打孩子,不许骂孩子,不许用惩罚。
所有需要用到惩罚的行为家长都要报备到班主任,然后统一由我来决定是否实施以及怎样实施。
不遵守的家长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开除,为什么我要定这么一个规定?
我曾经讲过两个例子。
例子1:
中国有原子弹,美国有原子弹,俄罗斯有原子弹。大家彼此都相安无事,为什么金三胖一要搞原子弹全世界都慌慌的。因为金三胖没理智,让他研发原子弹成功有可能看谁不顺眼就炸谁。所以原子弹好不好?好。威力大不大?大。在理智的人手中就能维持世界和平,在不理智的人手中就能毁灭世界。
例子2:
警察你怕不怕?不怕。但是别忘了警察手里有枪,随时可以打死你。疯子你怕不怕?赤手空拳的疯子你怕不怕?怕。因为他是疯子。
这两个例子表达了我一个观点,惩罚是个工具,在有理智的人手里能解决问题,在没理智的人手里不光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升级问题。
对,我就这么说,大多数的孩子父母是没理智的,大多数的父母用的不是惩罚,更多的是赤裸裸的情绪发泄。
因为你们的压力太大了,要每天跟孩子朝夕相处。因为你们的心里预期太高了,孩子总是不能如你心愿。因为你总是想改变你的孩子,但事与愿违。
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这个圈儿,打骂孩子变得稀松平常。家长之间也很少劝阻,别人进行劝阻家长就一句话:你不是家长,你不懂我们。
说实话,以前我遇到家长骂孩子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这种行为我之前一直保持着一种态度:理解但不支持。
但是这个孩子的事情出现之后,我开始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可怕之处:家长不用正向的方法(强化,塑造,链接等)带孩子,也不用相对柔和的方式(消退等)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而是时常采取暴力的措施去恐吓孩子,最后造成这个孩子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都是迫于淫威。那么一旦这个“淫威”不再,后果将如我上面所阐述的例子一样,不堪设想。
你也可以试想一个被死死压到底的弹簧,要么别松手,只要一松手,保证反弹到底。所以这样的孩子后面就无法交接,因为他的行为不是通过强化才建立的。通过强化建立的行为有个好处,开始用连续强化习得行为,后面通过间接强化维持行为。再然后去做泛化,这个时候不管是做一二三哪一级泛化,别人都能帮你,因为强化这个方法是可以通用的,也是能交接的。
上面说了很多,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用正向的方法带孩子是后面交接的基础。不打不骂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方法会对孩子的情绪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打骂的过程中,你也把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葬送了。
能够做到我上面所说的第一步,也就是调整自己情绪,采取正向积极的方法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泛化了。
泛化的内容我之前也有写过,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查看订阅号的历史信息去翻来看看。我之前也有说过,没有泛化的训练收益基本为零。
这次主要跟大家简单的说一下泛化的等级,一共五级。但是四五级泛化着实有些难,我们一般做好前三级泛化就不错了。
一级泛化:人物泛化。
二级泛化:材料、指令、人物泛化。
三级泛化:环境、时间、强化物泛化。
以杯子为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一级泛化:
张三问“这是什么”“杯子”
李四问“这是什么”“杯子”
王五问“这是什么”“杯子”
注意:在做一级泛化的时候材料指令环境时间等等都是不变的。
二级泛化:
1、材料泛化。
指着红色的杯子“这是什么”“杯子”
指着绿色的杯子“这是什么”“杯子”
指着玻璃杯“这是什么”“杯子”
指着塑料杯“这是什么”“杯子”
2、指令泛化。
拿杯子。
指杯子。
把杯子给我。
三级泛化。
1、环境泛化。
在房间问“这是什么”“杯子”
在商场问“这是什么”“杯子”
在马路问“这是什么”“杯子”
2、时间泛化。
早晨问“这是什么”“杯子”
晚上问“这是什么”“杯子”
注意:泛化最好按等级有规律的进行,进行某类泛化的时候开始其他因素不要变。孩子在某因素泛化较好的情况下再慢慢的增多泛化内容和因素。比如开始做人物泛化时因素不变,在做指令泛化的时候开始人最好也不要变,指令泛化通过后再人物泛化+指令泛化。其他同理。
孩子交接的重要性,交接的前提,如何交接我今天完完整整的跟大家分享完了。听或者不听做或者不做在于各位。我不是家长,我无法理解各位的心情,我只尽我自己的能力试图为各位找出一条活路。
这忽晴忽雨的江湖,愿你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对于“怎样教育好子女?“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家长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一边是社会,学校所关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对于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并非千般一律,应因人而异,这其中就大有学问,教育孩子应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采取相应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一、教育孩子应先从“德、智、体、美、善”五个方面抓起,即素质教育,首先,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须从小就要做一个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举一些实例或者通过看电视,漫画等引导孩子告诉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像其中的人物一样。
二、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使他感觉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学习,不要不闻不问,这样他会感觉到学得没劲,另外,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出一个目标,实行奖罚分明,当达到该目标时,家长应遵守“合同”给予相应的奖励,若没达标时,家长也不应责怪,打骂孩子,应鼓励帮助指导他,这样才能重新树立起他的信心。家长应教孩子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难题等良好读书习惯,教他学东西时应灵活掌握,不要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间花不少,效果却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写生字,写了一排,过段时间他还是写不出来,这种方法太“死”,家长应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结子女。
三、“健康是财富”,家长应教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早起早睡,平时打打篮球,跑跑步等对身体很好。
四、家长应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对人有礼貌,教他们怎样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时在家里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爷爷奶奶好,爸爸妈妈坏。”这是近些年农民工悄然离开后,不少不懂的宝宝对爷爷奶奶如实说。没有人教他们,也没有人这样说过,小小年纪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语,以表达他们对外出务工的爸爸妈妈把他们丢在家里的不满。
不知从何年何月起,在“留守儿童”的感情字典里开始有了如此委屈的字眼。是呀,为了生存与富裕,许多青壮农民工年复一年的丢下年迈的双亲和撇开幼稚的儿童,到城里去打拼,从而导致长期亲情缺失,“留守老人”代管不力,“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问题成为盲区,何谈亲子阅读,让“书香”伴成长?亲情的缺失,让不少“留守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孤僻、怯懦是常见表现;隔代监护和独自生活,让这些正处在最需要父母年龄段的孩子内心更加封闭。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地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日渐重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也与日俱增。不仅建起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留守儿童之家”及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等基础设施,还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了“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初,安徽省利辛县以“诵读经典、以德润身”为主题,积极开展经典诵读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家庭,组织知名书画家写经典,党员干部读书示范行动,读书报告会和图书漂流等活动;组织结对读书、捐书共建,建设爱心书屋、爱心书库等。重点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农民工等群体提供阅读服务,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到“读书月”活动中来。此次优惠购书,是利辛县“全民阅读、书香利辛”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让读书成为更多“留守儿童”的好习惯。
高兴之余,笔者不免多出一份担忧:除了利辛县外,还有许许多多同在一个学校的“留守儿童”怎么办?许多主题活动把他们拒之门外,“留守儿童”的“特权”他们无法享受,是否衍生为另类的歧视?难怪有的“留守儿童”回家品频频质疑爷爷奶奶:“你们为什么非要让爸爸妈妈出去打工?”
让“留守儿童”尽快闻到书香。事实上,不少地方的“留守儿童”确失了亲子阅读的关爱。因此,我们还需要全社会多一些关爱和帮助,关爱“留守儿童”不能只停留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关键要重在平时,重在实效,让“留守老人”带着“留守儿童”去读书,有个好场所、有本健康书,让“书香”伴更多的“留守儿童”们健康成长。
另外,孩子是天使,他们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帮助,更需要爸爸妈妈的关爱,需要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快乐成才。如可以,可怜的天下父母,请深爱你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哪怕少挣两个“碎银子”,也要尽快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来享受“世上只有爸妈好”的天伦之乐!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儿童的教育分几个阶段,儿童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环境,这一点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儿童教育。
欢迎大家阅读。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工作与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对子女的教育多是凭感情、凭经验,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方法不当,子女普遍存在娇气、霸气、遇事缺少主见、意志力薄弱等现象,这种状况怎么解决呢?笔者认为要让子女健康快乐地成长,应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长对子女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长。有专家说道:“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这就是家长造成的恐惧使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长不要一看到成绩考差了,就来一顿“审讯”,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长应对孩子的学习从过程去要求,这样比从结果去要求更科学,效果更理想。
二、为子女建立自信心。
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寻源。他向老师提出“2+2为什么等于4”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刚进校3个月的他,被勒令退学。他的母亲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儿子成长,为儿子建立自信心,给他讲文学、物理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因此进一步被激发起来。“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最终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可见成功源于自信,自信心的树立,来自于周围的人们的常识。做父亲的都不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从何而来?爱迪生的母亲不赏识自己的儿子,就没有今天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目前发展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子女需要帮助时,家长的帮助要掌握一个度,绝不可越佾越疱,要留有余地。如:孩子问某字怎么写,有的家长会随口报出来,这样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问某字怎么写,倒不如鼓励孩子“你不是会查。
字典。
吗?先查查看,再来告诉爸爸(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欣然去查字典)。这样不仅省却了家长的许多时间,更重要的培养了孩子的自已动手攫取知识的。而这种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与子女一起成长,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子女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与子女沟通,努力缩短与子女心灵的距离,原意听子女淡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在教育子女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讥讽语气,来冷嘲热讽子女,冷漠子女,这样会抹杀子女的自信心,给子女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子女的成长和进步。
“让子女有出息”是家长永恒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种多样,子女的个体情况,家庭环境,家长素质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对孩子的爱的极端表现有:
1、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爱,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2、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3、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常常批评,甚至体罚孩子。有的家长的确非常爱孩子,但是,在观念上错误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这种望子成龙的爱往往会形成相反的情绪或情感――恨,对家长、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恨。家长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或惩罚,才有可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记得有一位外国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确,父母的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所以说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是个必不可少的课题,“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将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样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在这方面付出努力。
对于“怎样教育好子女?“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家长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一边是社会,学校所关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对于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并非千般一律,应因人而异,这其中就大有学问,教育孩子应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采取相应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应先从“德、智、体、美、善”五个方面抓起,即素质教育,首先,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须从小就要做一个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举一些实例或者通过看电视,漫画等引导孩子告诉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像其中的人物一样。
二、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使他感觉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学习,不要不闻不问,这样他会感觉到学得没劲,另外,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出一个目标,实行奖罚分明,当达到该目标时,家长应遵守“。
合同。
”给予相应的奖励,若没达标时,家长也不应责怪,打骂孩子,应鼓励帮助指导他,这样才能重新树立起他的信心。家长应教孩子养成“不耻下问”的好习惯,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难题等良好读书习惯,教他学东西时应灵活掌握,不要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间花不少,效果却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写生字,写了一排,过段时间他还是写不出来,这种方法太“死”,家长应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结子女。
三、“健康是财富”,家长应教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早起早睡,平时打打篮球,跑跑步等对身体很好。
四、家长应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对人有礼貌,教他们怎样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应引起家长的重视,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时在家里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应做到有一颗爱心,还要细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能做到这几点,再加上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我们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这是—位妈妈用心教育孩子的经验。请选择适合你的,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家庭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孩子的楷模。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否则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时,那就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得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假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一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如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游玩不可能像在家中吃得那么放心,但也没必要太担心,当然要选一家干净的饭店。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着不讲究,不刻意。
15.衣量穿得和妈妈差不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吃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维生素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喝热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吃药都是大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21.因感冒发烧去医院时,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对这种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体验失败和成功。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懂得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3.寒冷训练。
34.对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育儿细节上,不要事事都找到理论依据。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想办法让宝宝每天大笑若干次。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c.身心发展开始晚、速度慢且达到的水平低d.身心发展开始早但达到的水平低。
a.枪、刀、拳击袋、锤子。
b.它可以获得对儿童较为全面的分析c.它比较科学化和标准化。
d.它能够通过一问一答来获得所要得到的信息。
23.对榜样的作用十分重视的理论是()a.经典条件反射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24.行为矫正技术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正强化法。
b.与正常儿童交往的机会,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活动小组、非固定活动小组d.配对关系、非固定活动小组。
29.简述智力落后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30.何谓“多动症”?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类别有哪些?
31.什么是游戏治疗?游戏和游戏治疗的关系是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2.试分析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33.结合学前特殊儿童的实际,分析影响学前儿童语言障碍形成的心理和环境因素。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9分)。
35.联系学前特殊教育的实际,请从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对学前超常儿童采取有效的幼儿园教育策略。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的特殊儿童是()a.脑瘫儿童c.病弱儿童。
2.全纳性一体化融合教育是指()。
4.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认定为视觉障碍?()..。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畅度异常?()...a.首音难发,语音连续重复。
5.下面符合智力落后儿童的注意特征的描述是()。
6.智力落后儿童的生理需要和较高层次需要的发展特征是()。
7.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交流能力培养的任务分解过程不包括()...9.自闭症儿童机械模仿别人的“鹦鹉式语言”属于()。
10.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音质、流利和清晰度方面的障碍属于()。
11.缺乏交会性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一大行为特征,这是指()。
c.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
b.稳定性。
d.变通性b.创造性思维。
d.注意力b.心理治疗。
d.环境控制治疗b.身因论d.多因素论13.关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精神分析学派观点支持的是()。
15.“头脑风暴法”主要有助于发展儿童的()。
b.加速学习d.内容新颖化b.智力。
d.领导能力。
17.《瑞文推理测验》主要用于鉴别儿童的()。
a.前者是不自由的,后者是有限制的c.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a.教师在进行语言矫治时,使用真实物体与真实情境。
b.行为主义学派d.人道主义思想。
19.游戏与游戏治疗在儿童参与动机上的区别是()。
b.前者是有限制的,后者是自由的d.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20.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当今语言矫治重视儿童生活经验的趋势?()。
中。教师采用的是()a.消退法c.隔离法。
这指的是()a.现场模仿c.电视模仿a.分组教学形式c.个别辅导的形式。
a.设立专门的个别辅导教室。
29.简述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特点。
d.在集体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形式。
b.代币制。
d.塑造法b.个别化指导原则d.可行性原则b.操作性强化物d.拥有性强化物22.在实施强化的过程中,看电影、看画册、过生日、郊游等属于()。
23.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及时暂停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并把其移到正强化物较少的情境之24.“让幼儿一方面观察示范者的言行,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参与活动,实施演练有关动作的方法”,25.在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教育的主要方式是()。
31.什么是艺术型超常儿童?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2.试论述教师在幼儿园语言治疗中应承担的具体任务。
33.试论述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治疗的基本观点。
34.试论述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四、应用题(本大题9分)35.应用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对学前听觉障碍儿童实施早期干预。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c.其教育和训练主要由教师来进行a.语言发展c.思维发展。
10.所有语言障碍中出现率最高的是()a.发声异常c.语言发展异常。
a.一般的口吃是正常心理现象。
b.其脑瘫发生在儿童出生时。
a.前者是自由的,后者是有限制的b.前者是有限制的,后者是自由的。
d.治疗者要让儿童感觉到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全部感情。
24.固定比例强化、可变比例强化等属于()a.间歇强化。
b.正强化b.智力落后儿童d.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b.过度保护。
d.婴幼儿和少年时期b.语言发展异常儿童d.智力落后儿童。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8.简述哮喘儿童的发病特征。
29.何为“代币制”行为矫正方法?
30.学前超常儿童早期教育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31.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治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2.试述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
33.如何诊断与矫治儿童的构音异常?
四、应用题(本大题9分)35.以某一多动症儿童为例,说明设计对某一多动症儿童进行教育干预的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b.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b.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b.视网膜脱离。
d.辐射性眼外伤b.一级重听d.一级聋。
d.期望值偏低、缺乏自我尊重意识、缺乏交往的需要。
12.下列属于孤独症儿童特征的是()a.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缺乏交会性注意。
14.下列属于超常儿童的典型特征的是()a.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若干癖好。
d.有若干癖好、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掌握欲极强。
a.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c.一般目标和特殊目标。
()。
b.独立学习项目d.加强班。
b.作业能力与交往能力d.机械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d.治疗者不必要迅速承认并反馈儿童表达的感情。
b.行为塑造法d.代币制。
d.一般发展目标、个别发展目标、集体活动目标。
29.简述听障儿童语言训练的内容。
31.简述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并作简要说明。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2.试分析新的观念背景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念的含义。
33.试论述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孤独症儿童可以采取的教育措施。
34.结合学前特殊教育的实际,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工作的指导原则。
四、应用题(本大题9分)。
35.结合实际,分析学前特殊儿童游戏治疗的几个基础理论的游戏治疗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