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精选8篇
《鼓楼那些事儿》以基层法官的能动司法故事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品不仅展示了基层法官工作的艰辛与快乐,还强调了走街串巷巡回工作的重要性,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它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司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增进了对法治建设的认同和支持。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1
11月15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和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联合出品,以“背包法官”为创作题材的原创话剧《鼓楼那些事儿》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该剧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剧目,塑造了以赵晓海为代表的“在百姓中间,离群众最近”的社区巡回法官的鲜活形象,讲述了基层法官“入社区千家户、管群众身边事、解百姓心中结”的能动司法故事。
该剧充满了正能量。骑着电动车、用背包背着国徽的赵晓海穿行在鼓楼苑社区,用耐心和知识解决各种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用爱与信仰守护一方正义,既能教育人,又能鼓励人,这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感动。
该剧有着强烈的真实感。它所选取的案例来自老百姓生活,一会儿是婚姻不和谐,一会儿是家庭遗产继承问题,一会儿要调解交通事故,一会儿又要解决洗衣店矛盾。语言通俗、直白,细节丰富、生动,让观众上了一堂沉浸式普法课,同时也体会到了基层法官强烈的责任心、敬业心、爱民情怀和奉献精神。
该剧带来了不一样的法官形象。《鼓楼那些事儿》中的赵晓海法官,是一个接地气、办实事、有血有肉的法官,从他成功化解一起又一起矛盾纠纷的精彩表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名基层“背包法官”对职业的珍爱尊崇,对公平公正的执着守护,对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2
《鼓楼那些事儿》聚焦一名背着法徽、骑着电动自行车走街串巷的“背包法官”赵晓海,整部剧没有出现庄严的审判庭,有的只是“鼓楼苑”社区里的各种家长里短、人情冷暖。
诸如婚姻调解、房屋继承、交通事故、洗衣纠纷等看似琐碎的小事,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却是头等的大事,赵晓海法官就这样每日穿梭于各种纠纷之间,他既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又是一个专业的解纷者,他既断案,又普法,忙得不可开交。
赵晓海法官是新时代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的优秀代表,是一个有温度、有智慧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也是我们基层法官学习的榜样,只有始终保持“如我在诉”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件民生小案案结事了。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3
对于鼓楼的印象,来源于音乐人赵雷的《鼓楼》,里面有一段背景音乐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喧嚣声,我想,鼓楼那里应该是个热闹且充满烟火气的地方。《鼓楼那些事儿》采用话剧的形式将法官办案的缩影展现在人们面前,对我们基层派出法庭来说,更像是自己每天的经历重现。
记得2017年法官助理考试面试题,有一道题目叫“你心目中的法官是什么颜色”。今天我想借用这道题结合《鼓楼那些事儿》来回答回答。
我心目中的法官是红色的,红色代表信仰,是无数法律人心中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红色是国徽的颜色,赵晓海在剧中自我调侃说,其实以前不想当法官,而是想当一个“蝙蝠侠”。“蝙蝠侠”是一个无私为陌生人提供帮助、打抱不平的精神符号,也是赵晓海所投射的人生理想。后来“背包法官”赵晓海身背国徽、肩扛责任、穿梭于大街小巷,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用热爱与信仰守护一方正义,那是一抹鲜艳亮丽的红。
我心目中的法官是黑色的,黑色代表庄严,法袍是黑色的,代表着法律的严谨,法槌的每一次敲响都见证着公平正义,话剧中虽然赵晓海处理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心中最迫切解决问题。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个基层法官、审判辅助人员用法律为人民群众筑起了公平正义的底线,传递了司法温度。
我心目中的法官是蓝色的,蓝色是火焰的颜色,也是烟火气的颜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法官每天需要跟不同的当事人打交道,这就要求基层的法院人具备一定的“烟火气”。话剧中,赵晓海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又是一名年轻的法官,他带着人情味儿去跟那些大爷大妈、邻里街坊沟通,有婚姻调解,也有家庭遗产继承;既有交通事故,也有洗衣店纠纷等等。他在聊家常的状态下把普法工作做好,而且帮有矛盾的双方和解,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起诉之前,尽量不打官司。
转眼间,在红花套人民法庭已经工作第三个年头,“人民法庭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法院”,在这里,我见到了因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拿着拐杖颤颤巍巍走进法庭的大门要找子女讨个说法;我见到了多年的好友因为借钱不还导致矛盾升级,剑拔弩张,又喃喃自语为何多年好友变成如今这样;我见到了夫妻双方因观念不合要离婚,两人均不要孩子抚养权,孩子那无助慌乱的眼神……他们远比我们所想的更需要法律的帮助。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多一点倾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更对当事人要多一点关心,为提升人民群众满满的司法获得感努力,时刻把“努力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司法为民宗旨,践行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4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让我感同身受,片中“背包法官”赵晓海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能动司法故事正是万千基层法官在一线工作的身影。他们走街串巷,为老百姓化解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他们深入村寨,哪里有纠纷哪里就留下他们的脚印。他们处理离婚纠纷,让鸡飞狗跳的家庭回归平静;他们化解邻里矛盾,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思想深入民心;他们解决民间借贷,让诚实守信回归社会正道……正如片中充满人情味儿的“背包法官”赵晓海,基层法官们都在用心用情化解着一个又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纷,维护着小家和谐与社会安定。
身处边疆法院,对《鼓楼那些事儿》的认同感也更加深刻,我们跋山涉水只为深入群众全面了解矛盾所在;不厌其烦深挖案件细节,只为让当事人更加信服;多方求证收集证据,只为了能还原案件事实真相;为了达到案结事了,法官更是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思考,努力给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优解。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基层法官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动履职,倾情奉献,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化了,用热爱和信仰守护着一方的公平正义,社会才会更加安定和谐。
“背包法官”赵晓海的案例是鲜活的,能动化解矛盾纠纷的锦囊更值得我们学习。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要以“背包法官”赵晓海为榜样,能动司法,以扎实的作风和昂扬的斗志,积极履职尽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快速高效地倾情化解百姓心中结。
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甲寅法庭的法官助理,我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抓前端、治未病”,努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心坎上。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5
鼓楼社区,胡同纵横,这里有老院子亦有新文化。在这里,“流动法庭”开到了家门口,通过讲述“背包法官”赵晓海的工作经历和司法家常事儿,为观众们展现了法治与人情温暖的奇妙结合。
精巧而又形象的舞美,生动鲜活的京味儿人物,贴近现实而又艺术化处理的叙事线索,在一方舞台上更深刻地反映了法律与京风、京情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我们共睹了司法下的诸多“微观瞬间”。
整部剧围绕着“背包法官”赵晓海的工作和生活展开,他以鼓楼苑社区为岗,凭借智慧和坚守的精神,灵活和包容的态度,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并解决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角色的塑造上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人文关怀,将法与情、治与理相结合,真实而又立体。观众在剧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背包法官”的聪明才智,更能够体会到他与社区居民间那份浓厚的情谊。
而故事中的鼓楼苑社区则成为整部话剧的背景,通过展示社区居民的生活琐事,让观众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舞台表现上的京风。社区是司法与人民之间的桥梁,通过法治的力量,社区居民的矛盾得到了妥善解决,“在百姓中间,离群众最近”,这种以社区为中心的视角,使观众对法治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也为今后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整部话剧以深刻的京味儿人物刻画和生动真实的情节设计,展现了法治与人情之间的微妙关系。观众们在走出剧场时,内心不禁涌动起对法治的敬畏之情。同时也通过赵晓海和社区居民的故事,让我们向有责任、有信仰、有担当、有温度的“背包法官”致以崇高的敬意!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6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以一个骑着电动车,身背国徽的“背包法官”赵晓海为视角,讲述了一位基层法官在深入社区治理时遇到的点点滴滴。在皇城脚下的北京二环鼓楼湾社区,不仅仅有老北京人的恬淡和阔达,更多的是你我熟知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传统的“人情世故”和现代的“司法治理”在此处汇集、碰撞,折射出当前基层治理的特点,也考验着每一个立志维护这一方水土公平正义的司法工作者。在剧中,赵晓海不是身穿法袍,高举法槌的传统法官形象,而更像一捧水、一阵风,滋润干涸的心田,吹散矛盾的阴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丈量法律的温度。
在基层要完善诉源治理,将矛盾消灭于萌芽。在审理案件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恶性事件的起因往往是一次简单的争吵或者冲突。恶意的种子入了土,时间便会让它长成矛盾的藤蔓将当事人纠缠住。这时候,基层诉源治理就应当成为一名园丁,及时剪除枯萎的枝叶,除草杀虫,保持整个花园的整洁与健康。当前,宜都法院始不断加强诉源治理体制机制建设,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的解纷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基层要提高干警素质,做神通广大的多面手。在话剧中,“背包法官”赵晓海就体现了专业素质的重要性。他虽然尚未结婚,却对离婚调解信手拈来,几句话便让高材生夫妻重归于好;他虽然下沉基层,却也对专业的园林绿化法规了如指掌,让金奶奶免交罚款,减轻了生活的重担。基层绝不是躺平养老的“流放地”,而应该是年轻干警的大学校、竞技场,在基层熔炉中锻炼出一身本领,反哺到司法事业中去。除了要在基层工作中锤炼技能,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要时刻内省,时刻学习。我院组织的研学启航读书班就是一个绝佳的平台,让年轻干警充分交流,思维碰撞,激发研究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培育我们成为高素质的政法干警。
在基层要牢记司法为民,用真心诠释法律的温度。剧中的赵晓海像一个大男孩,微笑着面对邻里街坊,在唠家常的过程中解开当事人心结,以求同存异的同理心连接当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自然也换到了当事人的一片真心,纠纷得以顺利解决。作为党员,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作为政法干警,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司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真心换真情,学习赵晓海法官司法为民的精神,不断提高司法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观后感7
2月22日上午,我们集中观看了话剧《鼓楼那些事儿》,该剧以基层“背包法官”赵晓海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其调解几起案件的形式深刻重现了当前我们基层法院法官及其他司法辅助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这部话剧不仅以小切口出发向大众讲好了法院故事,让百姓更理解和支持法院的工作,同时,也为我开展日常审判执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优化工作方式方法,促推解决纠纷矛盾。“多讲一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效果才会更好。”剧中,因老奶奶砍伐了自己种的树,被园林局工作人员通知将对其进行罚款。在听证过程中,赵晓海法官向老奶奶耐心细致地解释了原因并向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安抚了老奶奶的不安情绪。而且就处罚方案积极与园林局工作人员沟通,为老奶奶争取到了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张军院长讲过,群众到法院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走程序的。如果我们仅仅生搬硬套法律法规,机械司法,最终对案件的处理并非能够让当事人服判而息诉,甚至可能导致案件二审再审,极大消耗当事人及法院的精力和资源。多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找寻纠纷解决突破口。剧中周工与其妻子闹离婚,赵晓海法官并非是直接打断他们,而是让双方先陈述一番,反而能更有利于找到案件处理的突破口。实际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案件的当事人面对法官可能更想说说心里话,发泄心中的不甘不满和遗憾等。所以只有走近当事人,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案件的处理上才会更有利于我们找到破解方法。时代楷模鲍卫忠常年奋战在执行攻坚一线,案子再小,他都追求案结事了人和;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他都以心换心;他把当事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像家人朋友一样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只要群众有需要,休息日、节假日都是他的工作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办公室……这些事迹和道理都提示着我们在工作中要以“如我在诉”的态度来处理好每个案件。法律是有人情味的、是讲温度的。有时候案件的解决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突破,多方了解与当事人有关的情况,可能会更妥善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纵深推进诉源治理,源头化解纠纷隐患。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关注身边的细节。比如剧中提到胡同里新装的护栏引起了多起事故,赵晓海法官就准备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来解决潜在的纠纷隐患。诉源治理就是要把纠纷解决在源头。我们平时做工作,不仅是来什么做什么,更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解决。比如枝城法庭在案件审理中发现当地土地纠纷涉诉案件多发,便在总结原因的基础上向当地党委政府发出司法建议并得到了有效回复,对后续可能存在类似情形案件的妥善处置有极大帮助。我们要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审判自觉,不断做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诉调对接、诉前调解等工作。加强府院联动,做好与综治中心衔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让大量简单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和初期,减少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
“背包法官”赵晓海说:“作为一名法官,代表着的就是法律”。我们每一名法院工作人员,同样代表着法律,也更代表法的温情。法治之途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都散发法治之光,共同谱写新时代法院工作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