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优秀20篇)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适应并抓住机遇。在写总结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开拓思路,了解总结写作的一些新颖和独特的观点。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一
所谓“激发”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采取的一定的有效手段、方法。要激发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电化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观察能力(眼动)、思维能力(脑动)以及反应等能力(行动)。
2.音乐与美术整合法。让学生一边唱歌(口动)一边把自己的感受(脑动)通过绘画(眼动、手动)的形式表达出来。俗话说:绘画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代表着不同色彩。著名绘画大师梵高绘画时必听音乐,通过音乐的熏陶与洗礼,绘画将展示出无穷的魅力。
3.自主表演法。在学生已达到有感情(心动)地歌唱(口动)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即兴(脑动)表演(行动)的形式,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用形体动作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歌唱与表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如:快乐游戏法、谜语竞猜法、写谱比赛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归纳法……这些都是激发“互动”的好方法。
二、乐于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例如,在欣赏《赛龙舟》这首曲子时,课前先让参加过龙舟赛的学生谈谈赛龙舟时的热闹场面,交流赛龙舟时的切身感受,然后教师作为参赛者一员,与学生们合作自编自演赛龙舟时的热闹场面。这样结合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音乐活动,在没有教师事先安排、也没有教师“主宰”的情景下,学生们就乐于与教师互动起来。因此,“互动”教学方法,不光要求教师讲究教的艺术,还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精心设置、创设适合每节音乐课内容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
三、全体互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内容与小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活动指导,使学生的音乐体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激励学生主动开发自己学习音乐的潜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达到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互动的目的。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要事先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或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料。这样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和活动,突破了以往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需求。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注意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体验、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共同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全面互动。
1.教与学的互动。重在发挥各具特征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发挥触媒催化作用,以及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产生积极主动的能动作用与反应。
2.情感交流的互动。重在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并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激发学生对教师、教材、教学手段产生情感的“共鸣”与“谐振”。
3.信息交流的互动。重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流畅渠道的调控与疏导作用,同时更重在发展学生积极主动传输、获取、处理、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4.师与生的互动。重在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师生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真正地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自己学习过程中可信赖的亲密伙伴。
5.生与生的互动。重在培养发展学生的交往、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总之,要真正达到音乐“互动”教学的效果,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这四个环节间,必须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如果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某一环节的缺失,都将会影响音乐“互动”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导致音乐“互动”教学的失败。为使“互动”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到活而不乱、动中有节、动中有序、能放能收,既能发挥教师作为指导者的作用,又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二
摘要: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目前,中职体育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广的背景下,互动体验教学受到众多教师的青睐。基于此,文章对互动体验教学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动体验教学;中职体育;综合素质。
互动体验教学指的是,将教师的教学同学生的学习相融合[1]。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各科教师重点研究的内容[2]。中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必须结合学生的情况对教学理念、教育方式等进行更新。采取交互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沟通互动,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树立良好的互动意识。
首先,中职院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科目,结合学校资源、生源给予体育教学充足的资金支持、师资支持,比如建设体育教学的场地,适当扩大体育活动场地,完善教学设备,为互动体验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教师方面需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互动意识。教师应积极地学习,并善于同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教师权威等落后的思想,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能够主动、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教师的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改进。最后,学生方面应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提问、主动吸收,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时主动向教师提问,并积极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同时,学生之间也要打破沟通壁垒,课堂互动环节、课余时间均可以相互协作、相互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亲历互动体验。
体育教学属于实践型学科,更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参与[3]。因此,在实施互动体验教学时还需注重亲历互动体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使其能够以端正的态度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在一些动作要领示范教学中,应适当放慢速度,并且应站在稍高的位置,以便所有学生均能看到教师的示范。若是学生不理解教师所演示的内容时,则应及时地询问,由教师再反复示范并作更详细地讲解,若是少部分学生不理解则可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最后,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即学生需及时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如自己的动作是否到位,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动作是否存在不同,总结问题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此外,学生还应主动参与训练,亲身参与各项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各项动作要领。教师方面也要及时回顾课堂互动并进行反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即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地反思自身的讲解示范是否存在不足,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参与情况,并分析原因,思考改进的方法。二是课堂结束后的反思,即在该节课堂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对该节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包括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前者可继续沿用并不断优化,后者则分析原因并研究解决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
互动体验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互动的教学模式[4]。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有趣、对学生有益的教学经历分享给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困惑、建议和教师进行交流,学生之间可以可以分享体育运动方面的技巧、参与活动的心得等。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主要分享的是运动经历、运动技巧等方面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打消顾虑,主动地和他人分享,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身的经历、心得来带动班级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同时,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引导。对存在消极情绪的学生,教师则需及时地进行开导,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源头后对症下药。在体育教学中,还经常会组织一些带有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如接力赛、篮球赛等,在热闹的比赛过后,学生之间可以就比赛的感受进行分享交流,将兴奋、喜悦的情感传递给教师、同学,这样和谐、欢快的氛围不仅能够增进双方的情感,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四、结语。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互动体验教学具有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合理应用并充分发挥互动体验教学的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时反思并改进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3]徐兵.互动体验教学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环球人文地理,2015(8):291.
[4]梁文翠.探讨互动体验教学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时空,2015(6):87.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三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教学工作中关注学生审美情趣的成长,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音乐课程是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自身的魅力所在,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关注对学生个人文化修养的提升作用,采取有效地手段,提高音乐教学的创新性与有效性。
创新是发展的根源,在是任何一个学科在发展中所必须遵循的道理,高中音乐教学更是如此。教师要关注通过合理地创新,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出音乐本身的魅力,让音乐教学的过程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首先,教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即兴演奏等),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展现。例如,在学习《草原放牧》一课时,教师可以对于歌曲进行即兴演奏,可以采用不同的乐器来进行歌曲的即兴表演,进而达到对音乐教学内容丰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音乐形式变化。
其次,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c其他学科进行联系,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对音乐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水平。例如,在《黄河大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课的内容,给予学生讲解其歌曲创作时期的具体历史情况。在歌曲创作时期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这种形势下,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对于自身的爱过热情进行了表达,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可以让学生感悟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提高音乐学习效果。
最后,音乐的创造。好的音乐富有激情,并且会对于学生的创作冲动进行激发,教师要对于学生的主动创作进行鼓励。例如,在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于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从而表达不同的歌曲含义。对于同一个旋律,学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风格进行演唱。在学生进行自我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音乐这一门学科去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教学形式进行合理的改进,并且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成长,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在进行音乐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音乐欣赏。良好的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囊括多方面的内容,并且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只有通过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才能让学生对于音乐知识进行更好地了解,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之美。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阳关三叠》来感受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魅力,并且根据其作品中节奏、调式、速度、力度等多方面的变化,更好地了解整个作品,提高对音乐作品完整性的感受力。只有开展合理的音乐作品赏析活动,才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悟到音乐作品的精髓,提高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效果。
其次,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的'喜好以及感受力都有所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neri的设计和选择上予以高度的重视。例如,在进行民族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歌曲《鸟儿在歌唱》,让学生了解保加利亚的风土人情,并且通过音乐来展开更多的想象。在进行流行音乐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选择周杰伦的《蜗牛》,这首歌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可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励志意义,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拓展。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的,学生在固定时间内所获取的音乐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要关注对课堂教学的延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歌曲竞赛等互动,让学生参与到云音乐活动当中。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可以让学生对于音乐知识进行充分的巩固,并且展现学生自身的音乐才能和特长,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开展有效性。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并且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乐趣,让学生感觉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更加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参考文献。
[1]刘光洪,邱霞.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方法初探[j].音乐时空(理论版).(02)。
[2]邓琳.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教师博览(科研版).(04)。
[3]赵玉柱.浅谈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06)。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四
摘要:中小学音乐课本所选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当代优秀儿童歌曲的创作量不大,适合学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现有音乐课本的理论等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不易接受。我们的教育应从单纯的唱走向多元化,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为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务实求真为基础,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让处在音乐干涸期的流行乐坛为之一震,成为此次春晚的一个亮点。《老鼠爱大米》以其诙谐、风趣的歌词和简单明朗的旋律走进了万户千家。而我们的音乐课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现在的学生所喜欢的呢?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课本过时了,也不是说让我们的课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歌曲因其大众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乐专业的听众所接受。因此,选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学音乐课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应予以保留,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遥远。但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有必要并且很有必要将传成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再来谈谈关于音乐创作的问题。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后的利润是非常的低,而创作一首流行音乐,再经过包装,它的利润将成倍增长。因此,当今乐坛总趋势是创作儿童歌曲的作家越来越少,而创作流行音乐的作家却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们”的专家作何感想,连让孩子们唱的音乐都没有,还谈什么素质教育?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歌曲竟然还是那些70-90年代的儿童歌曲,而近年的虽为数不多却也不乏优秀的儿童歌曲却没有或几乎没有选入现在的教材,更别提音乐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优秀歌曲的数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的教材更新时间根本无法保证,造成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外部设施的缺乏,使我国的广大地区的音乐教育形同虚设。这是我国的各级官员们特别是打着“孩子至高”应旗号的人们应该认真检讨反思的。我们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总体数量较多,而几乎每本教材都会谈到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等音乐专业课程,不是中小学音乐课就不该介绍这些内容,是在是因为其难度以靠近音乐专业本科教学难度。这一点似乎是受大浪潮(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们被填塞满了诸如音符、休止符、音阶、音程、和弦、调、调式、曲式以及数十种音乐记号,并视唱带有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升降号的曲调,听辨音程、和弦、调式,听写旋律,分析曲式等等。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由于无法逾越“双基”高墙而面对音乐产生自卑与冷漠心态的失败者。我们进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却也很好回答的问题。为了孩子,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但是,通过这种填鸭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却又最伤悲的事了。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最后填歌词的老套教学法以不能再适应如今的音乐教学,老师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教学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使如今的渐渐适应快餐文化的孩子们感到厌倦。因此,音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的音乐教育是从学堂乐歌发展起来的,而当时的学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传心授,这是由当时的教学环境所决定的,而如今,处于21世纪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乐教师还用这种老式的教学法那才是贻笑大方。首先,我们的了解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既然它是听觉艺术,听也就是欣赏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风同志在其《音乐教育改革刍议》中提到的那样“当务之急首先要改变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的结构。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艺术是以感受为特征的规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听民族的乐曲,……从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和爱好。特别要注意‘听比唱更重要的规律’。”
认识到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的老师们应如何改良我们的音乐教学法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1895-1982)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用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在现代化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载有各种教学资料的音像带、视听盘和各种电脑多媒体光盘、课件等软件,已成为教学媒体的主流,成为极具特色的现代音乐教学设施与手段。在现代音乐教学活动中,这些手段与设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育与社会的融会贯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其特点为:普及性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体的普及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教学上的多元化。在信息量猛增的21世纪,老师们的知识和教学法的更新或许才是培养下一代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的条件。
改良当代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希望我国全体国民都真真切切的关心我们的下一代,务实或许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途径和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五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方面都需要提升,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投入到合唱学习中。因此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因此要高度重视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合唱教学,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理念方面都需要提升,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投入到合唱学习当中来,因此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兴趣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的注意力会多一些,因此要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让小学生对合唱产生兴趣。具体的方法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首先从自身方面进行引导,教师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启蒙意义,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在合唱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可以先加强综合素质,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展现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合唱学习的魅力。小学生的兴趣点和成人不太一样,可能对于某一学科的喜欢只是出于对这一学科教师的喜爱,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小学生喜欢自己,然后在自己的带领下逐渐喜欢上合唱。另外就是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合唱歌曲,作为兴趣的切入点,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合唱练习中来,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比较轻快的歌曲,可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一般来说是受学生喜爱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这样的歌曲作为合唱曲目来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鉴赏能力,逐渐对合唱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技巧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合唱并不是简单的唱歌,需要多个声部的配合才能演绎出完美的歌曲,各个声部之间要互相协调,达到平衡统一才能完美演绎歌曲。合唱也是讲究方法技巧的,不论是气息的控制还是各声部之间的配合、音准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唱技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唱技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先要让学生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调整气息,掌握好呼吸的节奏才能使演唱更加平稳,通过一些吸气呼气的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技巧,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不断训练这一技巧,通过有效的示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保持身体直立,面部放松,自然呼吸,反复练习,最终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另外在换气的时候,也要采取平和的方式,尽量均匀平和,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换气影响合唱的效果。还有就是节奏的把握,对于学生音准以及节奏把握还需要加强练习,如果音准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就会严重影响整体的和谐,即使是一个学生的音准没有把控好,也会严重影响这个合唱团队的水平,因此一定要加强音阶以及音准的练习,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掌握演唱的技巧,把握好音准和节奏。比如,在学习《爱我中华》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分声部合唱练习一下,互相找一下存在的音准问题,并且指出,改正明显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寻找问题,将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一一进行指导,按照教师的指挥演唱正确的音阶。一般来说,通过交流讨论,存在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解决合唱中出现的音准问题,掌握合唱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调整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度。
在合唱教学中,声部的划分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音质音色分成不同的声部,但是在演唱过程中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声部的学生要唱好不同音高的声音,否则很容易出现相似声部之间弄混或是串音的现象。如果歌曲演唱的难度确实比较大,小学生对于各个声部的把握比较困难,就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选择降低声部或者是改变声部的方式让学生适应,调整到符合学生认知的难度。不能用难度太大的歌曲要求学生,以免小学生产生畏惧和消极的心理,对合唱学习失去信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难度,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从而感受到合唱带来的乐趣。比如,《我相信》中,可能副歌部分的音比较高,教师可以适当降一两个音阶,降低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合唱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另外,合唱技巧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气息控制以及节奏把握,让学生能够有技巧地演唱歌曲,做到各声部之间互相配合,协调演唱,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一些难度,以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乔苏吉.小学合唱教学初探——合唱和畅和谐[j].才智,,(7).
[2]尚广平.浅议“唱法”[j].黄河之声,,(5).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六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里,我对自己这一学期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做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促进今后能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
1、 认真备课:本学期我采用的是书面备课的形式,按要求有单元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每一课也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详细的教学过程(学生、教师活动预设)。
反思:在备课中,还没有能够做到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把握,对学生活动的预设考虑不够周全,应在备课之前增加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备课中更加全面和完善。
2、 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在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当然教学计划应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学计划应该再详细一点。
3、 认真上课: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听音乐起立问好、听到相应的音乐保持安静。按照备课的准备实施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本学期期末,多数同学能达到优秀。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有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详细的过程,但是,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 全按照老师的意愿进行,这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及时、灵活的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有效评价,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改进的地方;另外,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上,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能过难或者过于简单,除了活跃课堂气氛外,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工作应该努力和改进的地方。
4、认真考核:按照《xx——xx年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方案》对学生进行考核。
反思:在制定方案中,有些可能还不够完善,检测、评价的方式较单一,不利于孩子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该思考和努力的地方。
5、 课后反思:本学期,由于跨校区上课,听、评课的效率不高,听课的次数较少,反思不够深刻和具体。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上,做的还不够,特别是教学随笔,没能及时地记录下来,对自己进行总结,在教学工作中留下遗憾。
总的说来,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我做的还不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多地方还需要提高,应该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多参与听、评课的活动,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为成熟,对学生和教材的`理解、把握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13)班的音乐教学。在市经典古诗文活动中,我参与编排的《出塞》获市特等奖第一名。并且参加了全县小学音乐教师声乐大赛。本学期的活动很多,但是我还的秉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期末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与不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合作,能向他们好好地学习,以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视野和能力,加快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七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声乐教学方法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音乐课堂声乐方法的研究中,气息是歌唱的关键所在。有了气息的支持,才可能有共鸣腔的形成;有了共鸣腔才有可能杜绝喊唱并保持高位置的演唱状态。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养成正确歌唱习惯从而提高审美情趣。
小学音乐课堂;声乐教学方法;气息;共鸣
小学音乐课堂的声乐教学方法不同于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小学音乐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接受能力的局限性,而声乐教学的抽象特征,又为小学生学习声乐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这就为小学声乐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学生的声音条件各不相同,声乐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和成人声乐训练的'不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时期,其发声器官一直处于生长阶段。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有六年的时间,这六年时光,不同于“贝尔康多”学派用六年时间训练一个高音的教学模式。“‘贝尔康多’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其唱法的主要特征是声音轻松自由、音域发展宽广,有共鸣且表情细腻。”“贝尔康多”学派的形成和演变有众多音乐大师的造就,我们的音乐课堂可以借鉴“贝尔康多”学派的音色特点,即音色美妙、清纯,发声自然、音量洪亮,有适当的共鸣。小学阶段的童声发声多侧重于口、咽、鼻腔和头腔,其歌唱习惯养成从课堂的气息训练入手。小学生的声乐训练不同于成人,他们理解不了抽象的声乐感觉训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用“含口清水来歌唱”的方式训练学生气息。具体做法是:请学生口里含上半口清水,清水含在嘴里保持一定的状态,轻轻抿嘴哼唱发声练习曲或者儿歌。在哼唱过程中,口中的水要保持在口腔里不咽下去、不流出来,就必须做到气息支持声音、气息控制声音轻声哼唱。这时候口腔里因为有水占用了有限的空间,哼唱时气息就会不自觉地走向头腔的上颚部位,上颚拱起形成共鸣腔,声音在共鸣腔里变得婉转动听,上颚拱起还让头腔被动打开,发挥了头腔共鸣的作用。这时候虽然是气息训练,间接地也进行了口腔共鸣、头腔共鸣的训练。轻而易举地找到了美妙、清纯的音色,进而做到了发声自然。再有“含口清水来歌唱”的训练方式是抿嘴歌唱,这就保持了轻声歌唱的训练。轻声训练可达到头腔共鸣、发声轻松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平时要求的自然歌唱状态。“含口清水来歌唱”的训练方式,不但练气息、练共鸣,还为自然、科学歌唱提供了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含口清水来歌唱”的训练方式最好选用抒情的连音谱例来练习,尽量避免发声练习曲中出现休止符,因为休止符的表现不利于学生保持训练状态,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小学集中授课的声乐课堂上,教师还要强调正确的演唱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体现在声音上。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挺胸、抬头,腰立起来、脖子竖起来。姿势正确了,歌唱状态就能调整到最佳状态,声音就会集中。
歌唱状态的保持是一个长期训练坚持的过程,小学生的声乐技巧训练中,高音的演唱方法和共鸣腔的保持,也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训练过程。呼吸自然是唱歌时的必备条件。音色美妙、清纯、圆润也是一种发声技巧。我们不必把童声声乐训练看得那样神秘,其实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自然歌唱就能保持音色美妙、清纯、圆润。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周围大人们错误的发声歌唱习惯往往成了小学生不自觉模仿的对象,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声乐训练中需要注意克服不正确的发声习惯,经常练习共鸣腔的运用,利用共鸣腔唱高音,进而夯实正确的歌唱状态。夯实高音的演唱方法也是杜绝小学生“喊唱”的关键所在。气息冲击声带时,声音在声带里时是微弱的,清亮、圆润的音色是共鸣腔的作用。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等都是共鸣区,气息冲击声带的声音在这些共鸣区回旋,如果得法就能形成共鸣腔。共鸣得法会使声音音色圆润,音量加倍发展。小学声乐共鸣训练的注意力在头腔上,使气息有直冲口腔上颚部位的感觉。共鸣的训练离不开气息的支持,气息的支持点在横膈膜上。这样那口成为媒介的“水”,就为练气息、练共鸣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还应该强调学生保护嗓子。小学生大多有直着嗓子说话的习惯,这种说话习惯往往又会在歌唱中不自觉的出现,这就是小学生喊唱现象出现的根本所在。小学生声乐训练的关键就是歌唱习惯的培养,通俗地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歌唱习惯。在小学声乐课堂上,我们不必考虑声乐流派和声乐分类的情况,不管学生采用哪一种唱法,只要是用自然的发声、流畅的气息、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都可以被称为“自然歌唱”。小学生善于模仿,他们的发声习惯在无意中模仿了环境里成人的发声方法。那种发声方法的错误又引发了大声歌唱的习惯。大声歌唱最容易演变成喊唱现象。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嗓音的挤、卡现象,从而使喊唱现象更加严重。要从根本上杜绝“喊唱”现象,就要强调学生养成歌唱时“高位置低声唱”的习惯。在小学生声乐教学中,气息训练、共鸣训练、高位置低声唱训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强调学生高位置演唱,就是强调声音经过共鸣区时要有气息的支持,声带的放松。在高位置轻声唱的训练中,笔者主要借助发生练习曲夯实歌唱位置。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八
互动教学是新课标一直很提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音乐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的活跃性,应该注重课堂中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可以通过问题讨论、舞蹈创编以及游戏体验等科学有效的互动教学,来帮助学生实现在活跃氛围中的快乐学习,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一、开展问题讨论,营造活跃氛围。
互动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讨论活动开展,要针对课堂中所学的音乐作品,展开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营造活跃的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促进高效教学的顺利进行。问题的互动讨论是学生实施作品探究的有效途径,学生在相互的言语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聆听别人的意见,实现音乐教学的高效进行。例如在进行歌曲《我爱我的家乡》的学习时,教师在课堂中就针对歌曲进行了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营造课堂中活跃的氛围。如首先教师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进行了问题的激烈交流,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互动的交流。在之后的歌曲学习中,教师再次进行问题的互动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实现内心情感的不断升华,让教学在无比活跃中高效进行,教师提问:“爱家乡的.行为是怎样的?你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表现爱家乡?你对建设家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教师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展开环环相扣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在互动的研讨之中完成歌曲的高效学习。教师在歌曲的学习中开展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提升情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在互动讨论中顺利完成歌曲的学习任务,达到活跃氛围的最佳效果。
二、进行舞蹈创编,激活创造潜能。
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互动教学,在歌曲的学习中进行舞蹈创编体验,引导学生自由的想象与创造,实现创造潜能的有效挖掘,达到高效互动的目的。舞蹈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活泼好动,他们在舞蹈的活动中能更好的释放天性,对快乐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为此教师结合舞蹈创编活动来实现趣味的互动教学,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开发。例如在进行歌曲《七色光之歌》的学习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舞蹈的创编互动活动,引导学生结成小组,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交流,帮助学生快乐的载歌载舞,打造活力无限的音乐课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分组进行歌曲舞蹈的创编,激发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怀。分组的时候,教师要体现科学性,要在每个小组中安排至少一名擅长舞蹈创编的学生,让他能带动整个小组创编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学生们在相互的交流之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实现了创编的最佳效果,帮助他们有了更大的进步。教师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歌曲的学习中开展互动的舞蹈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的交流、自由的创造,在互动的沟通中实现自我能力的充分挖掘,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三、体验游戏互动,实现快乐教学。
互动教学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课堂中游戏的互动了,小学生在游戏的相互沟通中,体验轻松、释放天性,达到了快乐教学的最终目的。互动的游戏中,教师要进行科学引导,要让学生既体验游戏的轻松快乐又实现课堂的生动高效,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让游戏互动服务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愉悦的学习。例如在进行歌曲《丰收歌》的学习时,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了互动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学习技能、提高能力,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尽快的掌握歌曲的节奏,教师采用节奏游戏活动,带领学生认知节奏,提高学习歌曲的效率。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节奏模仿的游戏活动,将歌曲当中的乐句节奏单独拿出来,进行分乐句的互动模仿,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一问一答的游戏互动,帮助学生在互动模仿中轻松掌握歌曲的节奏。随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展开节奏创编的游戏体验,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创造想象,创编出属于自己的节奏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节奏感,丰富他们的节奏积累。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节奏游戏中,实现了歌曲节奏的高效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游戏的互动学习,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实现快乐的认知,让歌曲学习更加的高效。游戏的互动带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总之,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互动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体验互动交流的快乐,让他们在愉悦的课堂中高效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任务。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九
新古典主义音乐最早在20世纪末开始盛行,它是和后期浪漫主义相对立的一股潮流。其作曲形式采用清晰的主题和平衡的形式来创作,主张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去寻找更纯粹的音乐,否定后期浪漫主义浮夸,夸张的标题性与主观性。主张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奥涅格、米洛、普朗克,德国的兴德米特、匈牙得的巴托克、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等著名作曲家。
一、21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
当今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与20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有所不同。首先,在乐器的使用方面,20世纪时期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大多以大管弦乐器为主,总体的声势比较庞大;而21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多以钢琴为主,或加以小提琴,大提琴,甚至吉他的伴奏。其次,在具体乐器——钢琴的音色方面也有所不同。当今时代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中所使用的钢琴的音色相比于以前更厚重,更闷一些,颗粒性更强一些。再次,在写作手法方面,早期新古典主义音乐在调性与和声上,确立自然音阶为主导,在曲式上主张使用浪漫主义之前的曲式结构,如:赋格,要求复调性的音乐线条。总的来说早期新古典主义音乐是在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同时,也不断创新发展。而21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相对于早期形式来说简化了不少,其风格与极简主义音乐有交集,但又不完全相同。其一,当今新古典主义音乐记谱简明清晰,整首曲子所用的音符并不算得上很多。其二,其速度较慢,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停顿时间稍长,给人一种宁静的意境与思考的空间。其三,其音域较宽,多间断地使用高音区的音,其目的也是创造一种氛围。其四,当今时代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多是钢琴独奏,清晰的旋律线条配以规整的四部和声或者是钢琴与提琴主旋律的交替演奏进行。总的来说当今时代新古典音乐没有了那么多相对于早期的作曲技法,但是其通过以上所述的特有形式表现出了一种与当今喧闹城市一种格格不入的宁静。最后,在表达情感方面,当今时代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从生活中来,表现生活的物或人或事情或一个自然景观等。更贴近人的日常生活,更让人容易感受,也更能引起人对当今生活的思考。如goldmund——美国后古典钢琴家作曲家的作品《thewindsings》(风在歌唱),就是描写了微风吹拂的感觉,从最开的简单停滞的音符,以规整的四部和声为主,然后逐渐发展,到左右手交替如珍珠落在光滑地面上的即兴式的华彩外音的添加,同时也逐渐向高音区靠近,整首作品一直很安静但是丝毫不缺层次感。再有,如冰岛作曲家olafurarnalds的作品《nearlight》。曲子的开头17s的时间以钢琴独奏进行,引出了钢琴的主题旋律,同样音符不多,疏密分明。之后加入大提琴元素开始引出大提琴的旋律主题,同时背景仍为刚才的钢琴主题,二者形成两条旋律线,展现出复调的基本形式。
二、21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与流行音乐的元素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也不再拘泥于运用传统的常规乐器,它同时吸收了这个时代的精华。因此,21世纪的新古典音乐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形式:第一,创新加入了电子合成音乐的元素,也就是运用氛围音乐中的“噪音手段”,旋律的背后有比较模糊的连贯电子嗡鸣声来不断衬托音乐旋律的发展,共鸣的合成主音,失真的噪音让人感觉到超自然的未知声音。如goldmund的作品《toomuchstill》。这首作品中只使用了钢琴这一乐器,但是背景加入了电子合成的共鸣式声响。他的专辑《occasus》都有运用这种加入电子合成音效的`方式。同样,还有sleepingatlast的《january31,:superbluebloodmoon》这首乐曲描写了1月31日的超级蓝月日全食的变化过程,曲子开头就大胆使用电子合成音效,烘托出一种宁静但不断发展的景象,而且这条音效始终贯穿整首乐曲之中。第二,当今时代的新古典音乐加入了爵士鼓等流行乐器元素。加入流行元素的乐曲更能让人接受,并且可以烘托音乐的发展营造氛围。比如,olafurarnalds的作品《3055》。钢琴,大提琴,小提琴安静的开始与散漫的电音公冶一炉,随着气氛与乐曲的不断发展,先通过敲击爵士鼓的音镲加强音乐的表现,接着带有节奏感的鼓点随着音乐的音量加强出现,很好的烘托了乐曲发展的高潮部分。第三,更有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大胆加入了声乐的元素——并不是以具体的歌词形式演唱出来,而是通过人的哼鸣声,如“啊”音表现出来。如意大利新古典音乐组合ashram(隐修所)的作品《all‘lmbrunire》以钢琴和提琴为背景音乐之外,加入了清澈的男声。成功营造了一个空灵的让人思考想象环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21的新古典音乐的发展,确实填补了当今人们音乐生活的局部空白,其对古典音乐的继承和对现代电子合成音乐以及流行音乐方面的借鉴,也确实成为一个独特的标志。同时,也能给繁华喧闹城市的人们营造一种安静的自然音乐氛围。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
课程体系:一个专业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
1、小学低年级(一至二年级)。
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心智和身体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所以在学习中我会加入一些简单的地方旋律教学不涉及过深的文化教学,如在课前发声中,我通过用《杨柳青》中的第二乐句练声,通过民间音乐练习甩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学中年级(三至四年级)。
中年级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可以组建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我们学校地处阳澄湖畔,有浓浓的江南文化,因此我校还开设了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在这里组建评弹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孩子们学习的地方民间音乐更多,如《姑苏好风光》、《无锡景》等江南小调。
3、小学高年级(五至六年级)。
高年级的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还没有到变声期,这个时候在课堂上教唱一些民族、地方音乐歌曲是非常容易的事,并且可以学习一些地方特色舞蹈。
如在五年级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在这节课中我并没有按照原始课程一拿曲子就唱,而是通过藏舞的基本步带他们“走进”日喀则,并且把酥油桶带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舞蹈中,一节课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藏族舞蹈及藏族音乐的魅力。
1、学唱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方言歌曲。
方言歌曲教学是非常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虽然全国都在说普通话,但是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语言文化。
教学方言歌时,老师就可以带领同学们了解地方的语言文化,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特色,感受为什么民歌用本地方言演唱会更加有韵味,更加好听。
方言与民歌有水乳交融的特殊关系,传统民歌多采用方言演唱。
就拿学习扬州地方音乐《一根丝线牵过河》(秧田歌撒趟子撩在外)举例,其中“么”(ma)的运用就是特有的地方语气词,如果全曲把“么”去掉,那么这首曲子就会完全失去独特韵味;学唱时通过“聆听-思考-模仿”的方法,了解苏北方言中部分字、词的读音和音调,并运用到歌唱中,在学唱江苏民歌《一根丝线牵过河》旋律的同时,体验到当地民歌的地方风味。
2、学跳少数民族和地方特色舞蹈。
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如教学彝族舞曲《阿细跳月》时,老师可以带着同学们学习彝族的民族舞蹈,使同学们感受彝族人民的热情奔放,教学《孔雀舞》时,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学习一些基本的孔雀舞手势,带领同学们感受孔雀舞特有的高贵气质。
如班上有朝鲜族同学,我们在教《阿里郎》这首乐曲时,邀请她穿上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配合乐曲跳朝鲜族的民族舞蹈。
通过舞蹈教学达到互动和加深学习体验的目的。
3、组建艺术特长班,组织民族乐团。
我校拿出高年级一个班组建成特色班级,从小学习一门民族乐器陶笛,并且开设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课程。
此外我们找出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并培养那些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建民族乐团,民族乐团的组织建立符合教育部新课标对音乐实践的要求。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我们组织民族乐团排练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乐曲,如描绘江苏风光的《姑苏行》器乐合奏;如描绘湘江景色的《春到湘江》器乐小合奏;如描绘草原蒙古族的《赛马》二胡重奏;还有广东特色音乐《步步高》器乐合奏,等等。
我们组织乐团参加学校里的演出汇报,也参加校外社会组织的各种比赛,而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其实就是在传播我们的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地传递音乐文化。
以上介绍的各种方法都是通过对民族、地方音乐内容的运用实现的。
音乐教学不仅是通过唱歌跳舞知道一些简单的音乐常识,而是通过音乐教学让同学们体悟到一种民族认同感,让同学们了解自己民族、地方的音乐文化,让同学们了解音乐文化,培养同学们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引领同学们感悟到音乐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一
活动内容:
1、发声练习。
2、排练《让我们荡起双桨》。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1)、音域扩展练习。
(2)、头声练习。
(3)、哼鸣练习:调整音色、音量、音高,适当控制,哼鸣的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
2、合唱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排练。
(1)、分声部唱谱、唱词。
出自 CoOcO.NeT.cN
(2)、合唱歌曲。
(3)、歌曲处理。
(4)、教师示范mp、mf、p、f、渐强、减弱、渐慢等在音响效果中的变化和指挥手势中的表现。
(5)、对合唱中的起声和收声提出要求,要整齐划一,在感觉上好象是一个人在演唱,要集中关注指挥的手势,一切行动看指挥。
(6)、训练队员对指挥手势的敏锐性。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二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第一周:歌曲《爱的奉献》,欣赏《欢乐颂》2课时
第二周:歌曲《歌声与微笑》,欣赏《爱星满天2课时
第三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欣赏小放风筝2课时
第四周:歌曲《说拉弹唱》,欣赏说大话2课时
第五周:欣赏《梅花三弄》,欣赏蝶恋花2课时
第六周:歌曲《阳关三叠》,欣赏渔舟唱晚2课时
第七周:欣赏《嘎达梅林》,阳关三叠2课时
第八周:歌曲《举杯祝福》2课时
第九周: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歌曲爱我中华2课时
第十周: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欣赏街头少年2课时
第十一周: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欣赏卡门序曲2课时
第十二周: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欣赏回忆2课时
第十三周:欣赏《远航序曲》2课时
第十四周:欣赏《街头少年》老友进行曲:2课时
第十五周:歌曲《同一首歌》2课时
第十六周:欣赏《告别时刻》1课时
第十七周:活动:毕业联欢会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三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教育就成了非常基础的一个阶段,怎样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好知识基础,这一问题就涉及到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方为合理。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方面下笔,通过浅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建议,来揭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师生有效互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师生;有效互动。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也是如此,小学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小学阶段打好了学习基础,才能为之后的高阶段学习铺好垫脚石。而小学语文就着重是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沟通和阅读写作能力,养成熟练的读写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但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科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对学生修习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方面有着重大影响,因此,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1部分教师互动意识淡薄,互动难开展:
虽然教学新理念已经在不断地普及,但就目前为止,在小学任教的语文老师,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生的教师,这些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时很难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师生互动意识淡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是采用老式教学方法,这样的局面下,师生互动就难以开展。
1.2一些教师互动方式木讷,互动不灵活:
一些已经有了互动意识的教师,往往因为缺少灵活的互动方式,使得互动变得非常公式化,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但由于提问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都直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减退,这样的互动方式反而是事倍功半。
1.3教师选择互动时机不当,互动无目的:
如果有了互动意识,也选择了不错的互动方式,但却不看准时机开展互动,反倒会适得其反。比如一些教师在课堂中施行开放式讨论,这种讨论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如果教师在学生正积极讨论的过程中直接参与其中,或者打断讨论进程,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很尴尬,从而导致对教师的疏离和反感,这样下来,互动的过程就付之一炬。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四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爱唱、爱跳、爱动,对音乐有着一定的兴趣。但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1、凸现了“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教材内容与色彩都采用趣味化,鼓励和启发学生去学习。
2、降低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难点。
3、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在呈现上给师生留出足够自由想象和随意发挥的空间。
三、教学资源开发。
利用教师用书、录音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料来进行音乐课教学,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轻松、愉快地学习。
四、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五、教学目的。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六、教学进度见进度表(略)。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五
一、认清教学误区,避免“专业教学”
(一)小学音乐课不等于音乐专业课。
目前,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的教学上,给学生进行纯粹的音乐专业知识灌输式教学,要求学生背记来开展专业技能训练,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人为地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与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了厌倦和害怕的心理。
(二)简单地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
为了参加各级各类的音乐方面的比赛、汇演,有的学校挑选少数学生成立几个音乐专业队组进行强化训练,排练几个文艺节目参演,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又能出效果。但这种只重视少数学生的训练,会将大部分学生拒之音乐教育的门坎之外,淡化了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活动容易走向极端。
二、更新观念意识,承载教育重任。
(一)树立大局意识。
小学音乐教育是校园美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整体美育的教育合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强调发展理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音乐教育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确定和调整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开辟各种途径,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影响和促进学生的素质形成及个性发展。
(三)注重主体观念。
学生是学习、体验音乐的主体,也是音乐活动、创造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方法与途径,变被动接受型为主动创新型,使学生将音乐教育内容与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真正成为音乐生活的主体。
三、改革音乐教学,强化创新能力。
(一)提升音乐教学课堂。
1用激趣的手段。紧扣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恰到好处地播放与内容相关的课件、录像等,甚至光洁的教学用琴,配套的音像设备,生动活泼的教学挂图等,使音乐教室充满艺术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2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
3用舞蹈的手段。舞蹈教学可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增强少儿记忆力,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少儿舞蹈很符合少儿好奇心强、好玩好动的特点。在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舞蹈动作,将这些有趣、形象的节拍和动作信息记忆到大脑中,并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们的高度注意,而经常反复的训练使学生们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新潜能。
1从创编节奏着手。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它赋予音乐以活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美,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是学生最擅长的方式之一。通过联系生活来创编节奏这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从而成为学习创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创编节奏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3从创编表演着手。可以说表演是学生最为喜爱的方式之一。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常常为学生搭建展示他们表演才能的舞台。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奔放的幻想激情和出色的表现能力。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表演,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创造美。此外,鼓励孩子大胆当好一名出色的演员,教师也要当好一位热心的观众,并及时地给予评价。
总之,在教育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教材不应再是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的载体,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变换教学方式,使教材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应被看作是没有求知欲望的机械的受教育者,教师应大胆地创新教学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融会贯通地理解音乐。这样,音乐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喜欢音乐、步入音乐殿堂的桥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六
随着现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加快和素质教育理念地不断渗透,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越来越受到相关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竖笛又称直吹笛、牧童笛,其本身便具有高音准、简单易学等学习优势,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开展竖笛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激发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小学学生的手指和大脑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竖笛吹奏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深刻的认识到竖笛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帮助作用,并且积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将竖笛教学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从而不断地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教学内容是小学音乐竖笛教学能否有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之一,它的教学内容设计包含了小学学生竖笛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音乐技巧等。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想有效地利用竖笛教学来辅助小学学生的音乐教学,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首先,其应当做好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工作。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竖笛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第一,合理设计竖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小学竖笛音乐课程教学的引导标,它对竖笛课程教学的流程和内容有着很大的引导性,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合理的根据小学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性来开展教学目标的设计,这样便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过高的教学目标要求而忽视了小学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问题。第二,合理设计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小学学生年龄较小,心理特点比较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设计竖笛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当合理的利用好小学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在基础的竖笛理论教学和技巧教学中多融合一些幽默元素,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学生的竖笛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小学小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在竖笛吹奏的乐谱选择方面,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小星星》《蜗牛与黄鹂鸟》这一类的节奏较为欢快、吹奏起来较为简单,且具有积极地人生观导向的竖笛吹奏乐谱来开展教学,从而有效地实现提高小学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效果。
二、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小学音乐的竖笛教学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音乐教学课程,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竖笛课程的教学当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可以单一采用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牢牢地掌握住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权,而是应当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放宽对于小学学生的课堂竖笛学习自由,给予小学学生足够的课堂学习主动权,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学生的竖笛实际吹奏能力和技巧性。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有效地实现这一点,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让小学学生自行进行分组的方式,放宽音乐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使其能够互相学习,相互请教和指认错误,共同进步,从而整体性的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和自主学习能力,这非常适合小学音乐的竖笛课程教学需求。比如说,以《彩月追月》这一首竖笛乐谱教学为例,根据小组合作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讲授完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竖笛吹奏技巧之后,让小学学生进行四人一组的分组方式,使其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先让每一个小组进行组内吹奏训练学习。然后,一定时间后让每一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演奏,对学习效果较好的合租小组给予积极地表演,对于演奏学习效果较差的给予一定的辅导,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小学音乐教师便可以有效地达到帮助小学学生提高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小学学生其本身的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对很多新奇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音乐竖笛课程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小学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加以利用和强化,从而有效地让小学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竖笛音乐课程的学习当中,不断地提高其竖笛学习的质量。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结合教学活动来开展教学的方法,来有效地开发小学学生的潜能,迎合小学学生的天性,让小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地发挥,从而全面地提升小学学生的竖笛音乐课程学习质量。比如说: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竖笛比赛的教学活动来辅助教学。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起到激发小学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锻炼小学学生竖笛吹奏表演能力,同时,还能够很好地起到培养小学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奏能力的效果,促进小学学生竖笛吹奏技巧和内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与提高。综上所述,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引入与开展,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激发小学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小学学生的手指和大脑思维的灵活性,有效地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竖笛吹奏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应用竖笛教学来辅助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从而不断地提升小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促进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七
著名创新学家朗加明教授曾说过:“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身发展和思维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音乐课中必须加强对思路和方法的创新,要在教学意识、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实践活动中寻求创新,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总结。因此,要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在音乐课中去实现教学的创新,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创新必须在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在实践中又去实现新的创新。带着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注重方法,改变思路的观念走进音乐课,我进行了如下一些创新的尝试。
一、创新教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的理念表明: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强调音乐兴趣的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意识,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加轻松,让学生学有所乐,更富有个性。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开学的第一堂课,我把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了学生,活动是这样开展的:主题----听着我的歌,让你了解我。示范----我用庞龙的《两只蝴蝶》的音乐旋律篡改歌词,加上相应的舞蹈动作,把我介绍给了大家(其中包括我的姓名、爱好、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构思----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介绍方案。展现----按设计好的方案上台表演。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则变得神采飞扬。同学们不象以前作自我介绍那样枯燥、机械了,而是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努力想着用什么歌曲来作旋律,时而动动笔把篡改的歌词记下来;几人1组的,几个脑袋凑在1起,眉飞色舞、群策群力,极力想设计出最好的表演方案;想边歌边舞的则坐在位置上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展现自我了,同学们载歌载舞,踊跃的把自己推出介绍给大家。教室里欢声迭起,掌声如雷,同学们的节目是1个比1个精彩······通过这次有趣的自我介绍活动,我知道了学生的姓名,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掌握了哪些学生有圆润的歌喉,哪些学生有优美的舞姿------学生也从中获得了音乐审美体验,享受了成功的欢愉,最重要的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因而,我尝试建立一种突出学生发展,以“主体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性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发散思维,焕发活力。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一般都是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2、创新教法,大胆实践。
因为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例如在进行歌曲《青春舞曲》伴奏节奏的学习时,我没有拘谨于书本上原有的伴奏节奏,而是学生自找打击乐器,让学生根据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自由创作不同的节奏。我的要求是:一要符合歌曲情绪,二要与众不同,假如创作得好,全班同学都用他们创作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类似这样的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学生都争相要求进行创作表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规模应该是:有动有静、全员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小组进行活动,使动觉参与和心灵参与相结合。从而达到个体动静互换,整体动静互换,使一节课张弛有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七年级新教材中的《牧马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
三、创新教学手段,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生动、具体直观、形象逼真等特点,能够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分的表达,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切实地解决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五彩缤纷的音乐画面加上悦耳的音乐,充分体现了“听觉艺术”与“情感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过去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等,但往往学生只记住老师说的,而对该听的却听不进去。根据音乐欣赏的综合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容易同各有关学科知识取得横向联系,加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面,开阔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像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大不相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从中寻求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粉笔+黑板+挂图+录音机所达不到的效果,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能力和想象力,对欣赏的民族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自信。
心眼,不公正,丧失学习兴趣。其实对学生来说,音乐是最不能用统一的标尺来衡量的。音乐成绩的评定与其他学科相比,缺乏绝对尺度,音乐课的成绩不能完全用书面的形式来统计,一首歌、一张卷子不能评定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效果。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和兴趣,会把音乐教育引向歧途,更不用说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构建开放的音乐评价方法,积极探索过程性、主体性、展示性评价方式。主要内容有:平时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平时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器乐曲或一个舞蹈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是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都可以在“班级音乐会”上展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最后将这三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的喜悦和乐趣,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八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课堂教学从尊重学生的立场出发,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的课堂,从而会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尊重学生的选择,令课堂人性化。
新教材的编排比较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但也有一些内容不是那么合理,需要教师作灵活的修改。如第六册统计部分有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调查小组内同学最喜欢的蔬菜名称并填写统计表和统计图。调查的'蔬菜有番茄、四季豆、冬瓜、茄子,如果以上都不喜欢就选“其他”一项。全班调查的结果很不近人意,除了四季豆有一人喜欢外,番茄、茄子、冬瓜的最爱者均为零。三十九个人都选择了“其他”一项。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有点窝火,心想:“你们这些公主少爷们真是太挑食了,也不想想这样的调查结果怎么制作统计图呢?”但我还是强忍内心的不满,耐心的问:“能告诉老师你们到底最喜欢吃什么蔬菜?”我话音刚落,下面多数人异口同声地喊起来:“土豆!土豆!”是啊,现在有哪家的孩子不爱吃土豆昵?教材专家和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于是,在我的提议下,孩子们纷纷提笔把书上的几种菜名换成了土豆、丝瓜、青椒、空心菜等。接下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这道题。
二、尊重学生的发言,让课堂开放化。
曾经读过一则故事《让孩子把话说完》,讲的是一位母亲问自己的女儿:“如果有一天,我俩在沙漠中迷了路,只剩下两个梨子你怎么办?”女儿回答说:“我两个梨子都咬一口。”妈妈听了很失望。可女儿接着说:“我尝尝那个梨子甜就给妈妈吃。”这位母亲差点误解了女儿的好意。课堂上也经常会听到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也不妨让孩子把话说完,因为开放的课堂可以令学生思维活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二年级的练习题中有一个统计图显示了一个商场里一天的商品销售情况,其中纯净水销售最多,矿泉水销售最少,问:根据销售情况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会怎么想?学生们纷纷举手,但说出来的答案都一致,都以为纯挣水好卖应该多采购回来卖,我心中的想法也是这样的。当我以为此题已经搞定时,教室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学生的手仍然高高举起,我想:已经有很多人把相同的答案重复几遍了,你为什么还要说昵?纯属浪费时间。但是看他憋红了脸非说不可的样子,我还是请他发表意见。结果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他说:“我是经理的话,我会为矿泉水拍宣传广告,让大家了解它,都来买它。”教室里响起来掌声,昕到了这独特而又那么合理的答案,我夸奖他长大了一定会成为一名杰出的经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在他的启发下,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搞一个买一赠一的活动为矿泉水促销。”有的说:“我把矿泉水降价处理。”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课堂层次化。
同一班级的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存在差异这是必然的,教师要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出发,从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角度出发,尊重孩子的已有知识、能力,让不同的孩子真正得到不同的发展。每学期期末进入总复习的时候,我都觉得学生上课较为浮躁。分析原因,优生对复习课的内容听起来乏味,学困生又感觉一节课复习内容过多,听起来吃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了给优生出思考题的办法。每天上课之前我都在小黑板上写好一道思考题。课堂上优生在很快完成了基础练习后就去独立做拓展练习,我就趁这个时间去辅导学困生完成基本练习。这样,学困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基本能查漏补缺,而优生则对复习课充满了兴致。他们纷纷拿出自己最心爱的笔记本,认真地积累下每天的思考题,有的还说:“我要拿回去考爸爸妈妈。”课间他们也会去翻看教室里的小黑板,看新的题出来没有,就像盼着一顿美美的大餐一样,因为这类题能让他们体会到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的感觉。每一次得知自己的答案正确后他们都会欢呼雀跃,这一切坚定了我将这一方法继续下去的决心。
总之,尊重学生能使我们的课堂人性化、开放化、层次化,能让学生产生数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十九
小学音乐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所以,音乐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扮演课堂的组织者、主导者的角色,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创新和自我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率的动力机制。
音乐教学要以文化为本,提倡多元综合。
21世纪需要的人才要有高的文化层次,多元的知识结构。新的音乐教育应超越音乐技能技巧,应挖掘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加强音乐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加强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增加学科内在联系,如音乐与戏剧、舞蹈、音乐与语文、美术,音乐与物理、历史、地理、政治,音乐与生活等等的联系。力求创设一个音乐教育的文化环境,让音乐课以音乐审美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
要把音乐欣赏放在重要的位置。
传统的音乐教育重视唱歌、识谱、乐理、器乐等技能技巧,“音乐课”在很长时间内被称为“唱歌课”音乐欣赏被放在次要、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在欧洲,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就开展了一场艺术教育运动,并在运动中达成共识:通过欣赏教学,培养感受艺术美的能力,以此为目的实施艺术教育,把培养人的创造性提到一定高度。穆塞尔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音乐欣赏课是在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周大风在《音乐教育重要熏染》一文中指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以音乐欣赏为主体。音乐表现应在学生欣赏后动情时,主动要求表现美的时候才予以进行”。吴斌说:“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点”。把音乐欣赏放在重要的位置,是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一种新的走向。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方法篇二十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对学生的爱国注意精神,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等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物质方面的差异,在我国有些地方中学音乐教育得不到长期重视,导致中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对目前中学音乐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由于经济,文化,物质的不平衡,有些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在许多中学教学中,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把升学考试要考察的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作为主科。而把升学考试不考的科目如音乐,体育等作为副科。由于音乐不是升学考试所要考察的科目,因此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习,与其花时间学习音乐,还不如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正科的学习中去,在升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重视和支持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在课程安排中,音乐课基本每周只有一节,而且有时候时间还被其他主科所占用。
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低。现在许多小学的音乐教师并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音乐教育,自身的专业水平不足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而在教学技巧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音乐的教学任务。往往在音乐课堂中老师就给学生放一首歌曲让学生听或者直接让学生自习等敷衍了事,并没有尽到音乐教师的责任。
学校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乏相关的教学设施。学校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很少,没有购买如钢琴,音响等相关的教学设备。也没有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使教学条件得不到保证。导致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相关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不能很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
音乐教材的内容偏深,不适合学生直接学习。由于小学生普遍没有受到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学生在基本乐理知识方面还很缺乏。对于音乐课本中的内容比较难理解,学唱也比较困难,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质量。
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是认识小学教育改革的前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项全局性任务,而音乐教育则是其重要的内容和途径。它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学生认识,感受音乐中独特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带领学生在音乐中去探索,能够开发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等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对我国的革命歌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我国红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们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精神。而音乐中乐器等的学习中,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在音乐中,对词谱需要牢记,也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合唱,合奏等都需要学生们相互合作,积极配合,可以培养学生们团结互助,与人合作的精神。
音乐作为人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音乐教育能让学生学会更好的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和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音乐通过情感的培养与调控达到丰富人们的情感,把冲动,贪欲,愤怒等情绪修养成完整健全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3、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从音乐教师自身做起,音乐教师自身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音乐老师对乐理知识要掌握牢固。同时要多欣赏世界名曲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更好地去教导学生。此外,教师自己的专业技能例如声乐,钢琴,舞蹈等都要加强练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才能在音乐教学或多中更好的去教导学生。而且音乐老师也要以自己所教授的音乐课为骄傲不要认为音乐就是一种副科的存在,从而在教学中敷衍了事。要正确地认识音乐这门课程的意义与重要性,从而正确地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音乐虽然不是升学考试要考察的科目,但是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许多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开发学生记忆,联想,想象能力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每天繁重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正科的学习之余得到缓冲,从而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音乐教育也是国家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音乐方面的活动。例如:在学校里选拔优秀的学生组成西洋乐器团,合唱团等,并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们去学习和排练。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把学生们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学生自己和学生家长要对音乐教育重视起来,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在音乐课堂上积极认真地学习,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音乐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学习好了在将来的大学中也可以选择主修音乐,将来在音乐这条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未来。只要有理想并付诸努力,将来成为一个音乐家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要积极认真地去学习,配合老师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家长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学工作,支持学生正确,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要正确地认识和看待音乐这门学科,不要认为学习音乐就是浪费时间和不务正业,支持学生学习音乐,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要明白依靠音乐,学生将来也可以有所成就,也可以让其未来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
引入乐理知识的教学。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如乐理知识中音的长短,曲式结构等。当学生学习到了一定的乐理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作品,更加准确地唱出教学中的音乐作品,更加理想的地帮助学生欣赏音乐,学习器乐演奏等等。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对流行音乐和通俗唱法比较感兴趣。而流行音乐也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有许多健康。
励志。
的作品。而我们现有的中学音乐教材上的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合唱曲目,歌剧音乐等等,都是比较严肃的歌曲,而学生对学习教材中的歌曲的兴趣都不大。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和通俗唱法的教学。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只有一个人有了浓厚的兴趣为基础,才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从而由浅入深,从流行音乐的教学中慢慢转变到对教材上的作品的教学中去,使学生更好的去接受和喜欢上音乐。从而更好地加强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加学生演出的机会。在重要的节日如:国庆,六一儿童节,元旦节等等,组织一些学生的合唱,独唱,器乐演奏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音乐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自身对音乐学习的成果得到肯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用成果来巩固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怕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一味的在下面听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其中,使教学的效率和结果大打折扣。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彼此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在节奏节拍学习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身体的律动和唱歌相互结合起来。例如:用拍手或者跺脚来打拍子的方式来加入学生的身体活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歌曲演唱的课堂中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之间你唱一段,我唱一段这样的方式来共同合作演唱一首歌曲,也可以以此来让学生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个小组唱的更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来。在音乐欣赏的课堂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体会作品的真正含义。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样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音乐。
加强多媒体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为了让音乐欣赏课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如通过vcd,录像,制作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等,这样让学生在图像中更好地去感受音乐的美与魅力。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要,又使欣赏课上得更加的生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更好地去接受课堂中所教授的音乐知识,也使学生对音乐更加感兴趣,让学生们真正地喜欢上音乐。
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学校可以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一年一次的校园歌手大赛,合唱比赛等等。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宣传,鼓励学生们积极去参加。同时为学生提供辅导,使音乐更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课堂,寓教于乐,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总结: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情操,精神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且广泛的意义。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合理安排音乐教育课程。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现状,应材施教,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心中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独特的美,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学生,家长都应该改变一些对音乐教育的陈旧观念,对音乐教育加强重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