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总结是思维的升华,是对经验的提炼,是我们对自己思考和行动的真实记录。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和核心内容,避免涉及太多次要的细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参考。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淘气和笑笑相约出去游玩。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先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1、第1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第2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二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
一课时 。
1、列式计算 。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抵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
(2)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抵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联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1、教学准备题。
(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出示题目。
(2)学生理解题意。
(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
相向而行。
时 间间 。
(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课。
件演示填空内容。
(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流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
(3)四人小组讨论:
a、 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 4分钟后两人怎样? 。
c、 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联系?
(4)学生试做。
(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
(6)学生看书、质疑。
(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1)xx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三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多媒体课件一套。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1、例6教学。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现在来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
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1)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计算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计算含有括号的式题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里面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运算顺序是什么?(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计算练习。
(1)做教科书第32页第l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认真审题。接着,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八的第1、2题。
第l题,让学生独立填空、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选左面一组的两道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二、整理和复习列综合算式计算三步文字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计算,然后说一说。
自己是怎样想的。接着,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1)在列综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什么?(先要弄清最后要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数,题目中直接给出了没有,要先算什么。)。
(2)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注意:如要先算加、减法,应加小括号,弄清什么数写在前面,什么数写在后面。)。
第一单元。
(3)列出综合算式以后,要注意什么?(要检验一下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2.做练习八的第3题。
第(1)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解答。解答之后,让学生再检验一下是否符合题意。
第(2)、(3)题,让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整理和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1.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3题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让学生改编应用题。
教师:把上面的题目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改编题目,然后集体订正改编的题目。再让学生用一种解法分步解答。
让学生独立检验自己的解答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做练习八的第4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的第l一3题,练习八的第1—4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提高列综。
合算式的能力;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和连乘、连除应用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运算顺序,提高列综。
合算式的能力;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现在来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
教师提问,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1)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计算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计算含有括号的式题时,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里面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运算顺序是什么?(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计算练习。
(1)做教科书第32页第l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认真审题。接着,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八的第1、2题。
第l题,让学生独立填空、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选左面一组的两道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二、整理和复习列综合算式计算三步文字题。
1.简要地整理已学知识。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计算,然后说一说。
自己是怎样想的。接着,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1)在列综合算式之前,先要弄清什么?(先要弄清最后要求的是什么、需要知道什么数,题目中直接给出了没有,要先算什么。)。
(2)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注意:如要先算加、减法,应加小括号,弄清什么数写在前面,什么数写在后面。)。
(3)列出综合算式以后,要注意什么?(要检验一下所列的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2.做练习八的第3题。
第(1)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解答。解答之后,让学生再检验一下是否符合题意。
第(2)、(3)题,让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整理和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1.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3题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让学生改编应用题。
教师:把上面的题目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改编题目,然后集体订正改编的题目。再让学生用一种解法分步解答。
让学生独立检验自己的解答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做练习八的第4题。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最后集体订正。
四年级数学教案——《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分步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练习三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步检验应用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进行检验的良。
好习惯。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练习三的第6题。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
二、新课。
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所列的算式和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教师提问:还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
教师同样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所列的算式和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教师:怎么知道我们解答的对不对呢2这就需要对解答的过程进行检验。怎样检验呢?
常用的方法是: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每一步列式和计算,看是不是正确。现在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上面这道题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列的算式是什么等。每解决一个问题看一看与前面解答的是否一样,直到全部解答完。
教师让学生翻开书第11页,自己解答题目:四年级有43名学生,2个学期共用练习本344本,平均每人每学期用多少本7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检验。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7题。
读题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题要求的是什么。使学生明确这题要求的是新增加5台冰箱一年的用电数,即多用电的数。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且检验。检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检验的方法。如果学生还没有掌握,教师可以带着集体进行检验。
2.做练习三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并且进行检验。
3.做练习三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提问:怎样把上面这道题改编成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
多少千克?之后让学生自己解答,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三的第10题。
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5.选做练习三的第11*、12*题。
这两题是选做题,教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做,教师个别辅导。
第11*题,可启发学生想:根据“每组人数相等。”这个条件联系前面的已知条件,就可以确定是把180个同学平均分成了9组(5+4组),每一组的人数是180÷(5+4)=20(个)。要求第一批去了多少个同学,就是求5个组是多少人,即20×5=100(个)。所以这一题的解法是:180÷(5+4)×5=100(个)。
第12*题,可启发学生想:要想求出1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就要先知道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已知4台碾米机3小时碾米4860千克,求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这是我们刚学过的连除应用题,我们会解答。求出1台碾米机1小时碾米400千克后,再加算一步乘以8,就可算出1台碾米机8小时碾米3200千克。所以,这一题的解法是:4800÷4÷3×8=3200(千克)或者4800÷3÷4×8=3200(千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流传到辽远的后世。”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不管历经多少个朝代的风风雨雨,多少次的兴衰起伏,“美德”始终贯彻其中,永不消逝。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中,当一个人备受挫折一蹶不振时,来自他人的援手是最好的良药,它能使人体会到这个世界的“温暖体温”,从而振作起来,继续对生活饱含激情,斗志昂扬!
记得小学三年级举办运动会时,小龙同学突然肚子很疼,送到医院后,竟被确诊为重病!忘不了那节语文课,打了上课铃,全班依旧很吵。如果在往常的话,老师至少得整顿三分钟的纪律,而那天,当老师取出胸麦,神色凝重地说小龙同学得了重病时,全班一片寂静,只能听见窗外树枝刮擦着窗玻璃的“哧啦……”声,令人哀痛,同学们的眼中满蓄着眼泪。
大家纷纷为小龙捐款筹集医药费,有的同学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拿来,有的同学把自己的压岁钱包在信封里,有的同学甚至问父母亲要了几千块钱……一个个信封承载着同学们的一颗颗爱心。()同学们将精心包扎过的信封,小心翼翼地投进募捐箱,脸上是一种特有的专注。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个信封落入捐款箱的声音,这不仅仅信封碰撞捐款箱的声音,更是同学们一颗颗祈盼的心发出的祝福声:愿小龙快点好起来!轮到我的.时候,信封被手攥得皱了,还有些潮湿,我深吸一口气,带着满腔的祝愿,“啪”地一声将信封投入箱子。
后来,小龙同学病好了,回到班集体,全班都很激动。同学们围在小龙身边,问长问短,争着扶小龙走路,平时莽撞的男生也慢了下来,脚步轻轻地陪着小龙。站在一旁的女生们,为小龙送去祝福的目光。
同学们,我们为小龙的康复由衷高兴!不正是这种“世界的体温”,让小龙战胜病魔,让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吗?“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同学们,请别吝啬你助人为乐的美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与美德相遇!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六
行1小时的路程即是问题。
师:讲得太好了,请大家用图表示题意,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生:69*2+75*(2+1)。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根据问题想的。这段铁路只有甲乙两车行驶,分别求出甲乙两车行驶。
的路程合起来就是这段铁路的长度。(学生边讲边用手指着图说明自己的思路)。
学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学生竟有这样清晰的思路和如此活跃的思维。课后我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两方面:
1、学生思维活跃,解题方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列为发展性目标。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实现这一目标,这节课学生一共提出了3种解题方法,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我还是给与了肯定与鼓励。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师生关系也变得和谐、融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
2.师生角色的转变: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教师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插手。由于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极力展示自己的发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七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多媒体课件一套。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1、例6教学。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八
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的知识。本课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前,学生已掌握的是关于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的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欠缺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思想:
(1)注重生活资源与课堂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新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2)注重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整合,为学生创新提供另一条思考的路径。
理念:
(1)注重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通过书本、网络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人人参与学习和自觉把数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的意识。
b: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重点: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相遇问题的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的知识要点及相互关系。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联想
画面演示,画外音叙述:
这是一列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这是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道题的想法。
2、学生表演,理解概念
刚才,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就要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稍复杂的行程问题(师板书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四个词,请同学们理解一下。可以一人单独思考,用双手演示进行理解,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
屏幕上依次闪动出现:相对、同时、相遇、相距
(1)请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注意:相遇与相距的区分。
(2)老师叙述,学生表演。
两个小朋友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5分钟时,两人相遇了。
提问:问这两位同学,每人走几分钟,再问大家,他们同时走了几分钟。
(二)尝试探索
1、出示例题
2、提出问题
看到例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师生对问题进行筛选,重点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他们两1分钟走了多少路?2分钟呢?3分钟呢?
(2)4分钟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3)他们相遇时,小强和小丽所走的路程与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有什么关系?(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思考)
3、列式讨论
(1)请同学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要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主要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65×4+70×4
第二种:(65+70)×4
4、认识速度和
5、质疑
“对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问题吗”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
2、看图说题,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一人说题,其他人列式。
3、游戏
再请两位同学表演,并提问两人相对而行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1)两人相遇;
(2)行走一段未相遇;
(3)相遇后继续行走。
给两位同学带上不同的头饰。头饰上标有65米、70米字样,分别表示速度。
教师一边叙述,一边出示5分钟时间的牌子。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九
与一句关怀相遇,孤单的时候也不寂寞;与一声安慰相遇,失落的时候也不彷徨;与一次鼓励相遇,要输的时候也不放弃。
“明月几时有”,又是一个中秋节,可在我的眼中它有点孤单,这是我第一次和同学们参加外地活动。夜很深,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脑中不由闪现以往中秋温馨热闹的情景,心中有些落寂。一个轻柔的声音却划过静谧的夜,是邻床的你,“这个中秋,虽然没有家人在身边,但至少还有我们啊!”
这一夜,与一句关怀相遇。原来,这夜的月亮并不寂寞,因为还有星星陪着它……
“数学××分,物理××分……”望着成绩条上的分数,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回想这一月来我认真的学,早起晚睡,在题海中“披星戴日”而归,可成绩却不升反降!我懊恼地捶了下胸,望向窗外,窗外的天昏沉着,心也跟着阴沉了下来,一个舒心的声音划开沉重的气氛,是家中的她,“别气馁,一次月考并不代表什么,一切会好的!”
这个黄昏,与一声安慰相遇。原来阴雨并不使人沮丧,因为阴雨过后还有天晴……
“加油!加油!”操场上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的冠军角逐,我们班对抗×班一开局就有些落后,却一直僵持不下,我们都有些失望,天空中,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心也跟着焦灼不耐,一个清醒的声音划开困钝的思想,“哨响之前我们都还没输!加把劲,我们会赢!”。
这日午时,与一次鼓励相遇。原来,烈日并不难耐,因为总有清风带来清凉……
感谢这些美丽的相遇,让我懂得了很多,感谢这些宝贵的相遇,让我坚强了许多。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相遇,是它们,让孤单的时候也不寂寞,失落的时候也不彷徨,要输的时候也不放弃!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十
嘘,静下来听一听,听听那雪花飘落的声音,雪将这个冬天笼罩,也将你的心彻底覆没。而“我”,作为你的“朋友”,无能为力。
在那个让人寒心彻骨的日子里,终于,你和“我”永别了。因为你内心的痛苦比不上你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你累了,实在是累了。每天生活在这偌大的神府中,每天面对着那些丑陋与虚伪的人。他们慢慢侵蚀着你,侵蚀着你的灵魂。
记得“我”与你相遇那天,你披一袭轻衣。眼里朦胧着泪水,手中托着的是刚凋落不久的花瓣。细碎小步穿过石路来到了“我”的身旁。只见你用柔弱的双手拨开“我”身边的土地,然后小心翼翼的把花瓣衬进去,再亲亲的覆上泥土,怕惊扰了花儿“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梦。此后,你便常来“我”这儿,来这埋葬残花,倾诉心事。这边有了后世口中“黛玉葬花”这一芳名。
曾经的你是林老爷的手中明珠。从小便深居闺房。因此,多愁善感是你此生未变的性格。你偏爱伤感,经常望着窗外凋落的花独自酌想,独自伤感。你钟情于作诗,为山,为水,为人。你喜欢哭,也许你此世轮回就是为他而泣的。
“我”见证了你的爱情。情窦初开的懵懂姑娘与生性顽劣,傲岸不羁的富家少爷,这似乎本就是神话。而海棠社里潇湘妃子和怡红云子的爱情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即使没有结果,即使会让自己心痛,你也义无反顾。可是他却狠心的伤害你。你向“我”倾诉你的忧,你的愁,你的爱,你的恨。“我”知道,你心痛。可是“我”无法帮助你,“我”只能陪着你。从“我”遇见你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此生为你而活。你笑,“我”高兴,你哭,“我”也哭。“我”默默的陪伴了你这么多年。终于,在那个寂寞的晚上,雪花带走了他的心,也带走了你。怀着对他的恨,对老天的不满和对我的挂念,你别世了。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年月日编号: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淘气和笑笑相约出去游玩。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三、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四、练一练。
1、第1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第2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知识回顾,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如果我没有相遇你,我不知道我是否还是原来的我。是会快乐多一点,还是会忧伤多一点。
如果我没有相遇你,我不知道自己还习不习惯一个人生活。因为以前的我,总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一个人走,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哭,一个人回家。没想过依赖谁,也没有谁可以依赖。
有时,我会问自己,和他的相识是否只是为了相遇你。如果是,我会惊异于上天的安排。我不知道缘分是什么,是甜蜜,还是苦涩,还是只是为了相遇一个人,他会陪你走一段路,教会你很多,然后和你擦肩而过。岁月走过,留下一段回忆,还把我留在原地。
如果我没有相遇你,抑或是你没有相遇我,在我们本该相识的那段日子里,你是否会觉得你的世界的少了点什么?是否是因为没有相遇我,才如此的失落?虽然相识的日子很短,但我去因此真正的快乐过。我想,如果我没有相遇你,那段日子里,我会一直落寞,一直落寞,更不会想着,身边还有一群朋友,在默默的关心着我,支持着我,鼓励着我。所以不用担心,我会一直伤心,我会学会重新振作的。
如果没有相遇你,我不知道我的世界是否会依然凭空的多出这么多颜色。在此之前,我只忠于黑色、白色、和红色。你知道吗?因为你,我开始觉得天空是蓝色的,也是很美丽的颜色(有时,我觉得它是灰色的).一个人在路上走着,心里也是很暖的,因为有你可以想着,内心就不会孤单了。因为你,我也开始学着去容纳更多的颜色,我希望我的世界是缤纷多彩的,至少你不会因为我,偶尔感到太落寞。
如果,如果,还有多少如果?
如果,如果,这一次不是如果,那会怎样,你我的世界会不会黯然失色?
如果,我放手,离开你,你会不会难过,还会不会想我?
如果,真的有如果,我希望你会一直好好的,我也会好好的。
本想写,如果遇简直是为了怀念,最好还是不要相遇。但是,我不后悔相遇。我曾经看过一句话:那些曾经出现在你生命中后来又消失的人,他们都是天使,会给你带来幸福,活着教会你懂得更多的道理。我想,我现在我已经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对于过去的一些事,我要学着去忘记。如果忘不掉,我会选这一辈子去铭记。
以此来纪念,那些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后来!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和你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公交站台。
那天的太阳毒辣辣的,不知过去了多少时间,却迟迟未见bus的影子。感觉体内的水分在慢慢蒸发,特别想去买瓶水喝,可又怕就在买水的那几分钟,错过了车。
也就在这时,我遇见了你……。
就在我纠结万分的时候,一只握着冰淇淋的手伸在我面前,我两眼“放光”,有种想扑上去的冲动,但我还是竭力抑制住了,因为我不认识你,一幕幕孩童被拐的画面在脑海中回放,不禁打了个寒颤。你似乎拥有可以洞悉一切的能力,凑近我的耳畔,轻声调侃道:“怎么,怕我在里面加了‘调料’?”我见我的那些小心思被看穿,内心的恐惧加深了,但表面仍装出一副既不急又不躁的样子,淡淡的瞥了你一眼,高傲地回道:“是有怎样?我跟你佷熟吗?对一个陌生人这么热情,被人理解为‘别有用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吧!”说完,为了掩饰内心深处的恐惧,嘴角生硬地扯出一抹冷笑。“哦?是吗?”逆光下的你嘴角上扬,饶有兴致的盯着我。“是!”我鬼使神差地抬头与你对视,“所以,如果没别的事的话,请你走开,好吗?”我本以为你会识趣地走开,没想到你竟和我杠上了,时间随着冰淇淋地融化而消逝,我被你盯得直冒冷汗,内心急切地盼着车快来,可惜,终归是一场空盼!
“那个……”我弱弱地开口,打破了尴尬的沉默。“嗯?”你皱着眉头看着我,显然是有些不耐烦了。“你……你的手……”我指了指你那只已被冰淇淋“舔”得黏糊糊的手。你看了看你的手,眉头皱得更深了,我隐隐约约地感到有一簇簇火苗在熊熊燃烧,再加上太阳的“煽风点火”,我不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你发现了我的小动作,把手中的东西扔掉,用纸擦干净手,抬头,有些好笑地看着我。我在心中直呼:完蛋了,又冷场了!我低头咬着唇,绞尽脑汁地找话题。“再咬下去,就要流血了。”你那如甘泉般清澈的声音又涌入耳朵里。我有些尴尬的“哦”了一声。“这样吧。”你又发话,“你去买水,我帮你看着车,车到了那个红绿灯的时候,我叫你。反正这离店挺近的,你会听见的。”说完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红绿灯,又朝相反的地方指了指。我感激地向你道谢,然后,就向你指的那个方向跑去,买了两瓶水,回来时,车还没来,我把其中一瓶水递给你,你开玩笑道:“我不敢喝这水啊!”我的脸一阵燥热,结结巴巴地道歉:“对……对不起。我刚刚不是有意的。真的很抱歉。”“哈哈哈……”你爽朗一笑,“我开玩笑的,你竟还当真。”“那就好,那就好。”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眼尖的你指着不远处问道:“那是你等的车吗?”我转过身,有些犹豫地说道:“好像是的吧。”“你眼睛近视到什么程度啊……”你有些无语地摇了摇头。我狡辩道:“我在太阳下面晒了那么长时间,有点眼花而已嘛!”“是是是。”“本来就是的嘛。”“对,你说的太对了。”“不是,我怎么感觉你话中有话啊!”“哪有?”“没有吗?”“没有。你想多了。”“真的没有?”“真的!”……就在我们的拌嘴中,车子缓缓到来。我上了车,向你挥手道别,你轻轻点了点头。我坐在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将耳机塞进耳朵,那温润有力的歌声又倾倒进我的心底:那天的故事像城市传奇也许是神的安排让我终于遇见你……“也不知道我们以后还见不见得到。”我轻声问着自己。
《夏目友人帐》里说:人生不断地重复邂逅与分离,可这些记忆永不会消失。那些说给树听的话,镶嵌在记忆的年轮里,随流年,长成参天的模样。无论微笑与难过,我记得,你在过。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喜欢栀子花。栀子花,清淡、纯洁,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又藏在心里,挥之不去。一如友谊,单纯而又美好。
已记不起和洛洛的初次相遇,以前的我们并不认识却早已遇见。而与她的相识是在高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此后直至现在,友谊始终贯穿我们两个,陪伴我们走过春夏秋冬。友谊的征程,有苦有笑,有累有甜。争吵、感动抑或埋怨,无一不洒在路上。
和她相遇,到现在,三四百天间,发生的事挺多的。有时,会因我的误会和她的在乎,彼此沉默,最后两个哭得歇斯底里,又互相以微笑释怀。有时会相约散步于操场,踩着星星洒下的光芒,共同诉说自己的梦想;也会在放假后爬山,拍下许多美丽的照片,带着记忆,融入共同的瞬间。
我知道,友谊不会因争吵而褪色,不因伤害而消逝。友谊本是一门深奥的课程,我们需付出眼泪,付出心疼,才知道我们想知道。
友谊让人得到依靠,得到信任,她亦如此,让我无限感怀。我们总习惯在风里长大,掺杂欢声笑语。
曾经的我,对友谊怀疑过,会孤单,会寂寞,会喜欢上安静、伤怀。有伤感的寂寞,破碎的思想。这些青春的痕迹,一如樱花,迷离视线。可,现在,我想我已长大。会知道,朋友,即使很久未联系,彼此牵挂,便是心灵相犀。
那天,小米从长沙回来,我去找她。和她发信息,她说她快到了,我跑去接她。一看见彼此,我们都笑了。拥抱过后,手挽手走到路的转角处,时间已逝那么久,可情谊未淡。多少个日日夜夜,怀念曾同在教室的日子。现在,拥有,便不再奢求。再次相遇,悲伤无法侵蚀,笑,成了我们唯一的面部表情。
多么幸福。原来,友谊这两个字早已镌刻心间。不管怎样,友谊的世界我一直在探寻。
有时候,会和朋友把一角或一元的纸币折合,一人写一半的“永远的好朋友”,有时,会嘱咐好朋友说:“亲爱的,答应我,要好好的。”那些,无论是怎样的结果,都已成美丽。有朋友说,我成了她唯一的快乐,我不知幸福,还是感伤。不过,我想说,不管吹风淋雨,我愿意陪她,直到太阳融化悲伤,抑或直到天荒地老。不用怕,友谊可以地久天长。
不同的朋友,陪我走过不同的岁月,留下不同的记忆。我知道,生命中的,无论是谁,都无可替代。所有的相逢,已成美好的境遇。栀子花的清香,缠绕二人之间的缘分。
友谊,相遇过,温暖过,便成永远。栀子花也如此,永在心间。
花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罢,花开就不会败。我的日子,我的时光,会陪着我遇见花开花落,直到下个花落花开。
相遇。
心中的故事,因为难以忘却而彷徨,因为迷惑而挣扎。梦想,有过破碎;真心,有过感伤。因为疼痛,所以想要忘却,忘却那一季的忧伤,期待下一季的花开。
曾一度在回忆中度过。白天,把自己的心包裹得很严实,夜深人静时,才发现内心深处的空虚。也曾经虚伪地去遗忘,假装着无所谓。有多少回的下雨天,独自倚靠窗前,想着曾经的远方的人,心,是孤独的,聆听着窗外的雨声,忍不住的思念也不知道多少次模糊了双眼。
天空,安静了,残留的记忆,梦里花落,唯有孤独。几许期待,几许失落。十字路口,向左走,向右走……然而,有些人,总是在不经意中遇见,相识,相惜,相爱。
茫茫人海,为什么会偏偏让我遇上你了,也许是前世情未尽,缘未了,也许是上天注定。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只是在相遇之前彼此的交叉点少了罢了。相遇相识中,喜欢那种彼此坦诚,毫无掩饰地畅谈所有的感觉,喜欢一个人静静发呆,却不知道脑子里什么时候已经开始想那么一个人了的滋味,那滋味,有点酸,有点甜。然而彼此也捉摸着对方,也不肯跨出那一步。正是因为失去了过去,所以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有时候离自己很近,但如果错过了,也许只会成为永远。从没想到的是,两条平行线也有了交点,彼此温馨地守候着,就算是哪天会不能再挽着胳膊一起散步,也不会去奢望会有太多的回报,真心以待,但求无悔。当然,能够在年老的时候一起回忆曾经的种种美好最好!天南地北,冥冥之中因为缘分走到了一起,已是令人难以忘却。人生偶遇,转瞬即逝,凡是来者,皆有缘分,凡是去者,或许是缘分散尽罢了,或许是因为残碎的心已经经不起任何伤害。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原来,现在的自己也可以很幸福。
与他相遇。
十六岁的我比起往年多了烦恼,多了眼泪,多了叛逆,向往自由自在只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没有父母唠唠叨叨的批评,也许这就是步入青春的我们吧!还好在这孤单的路上有朋友相伴。
春去夏来,雷雨也伴着而来,总在这个季节想起你,想起你我漫步在雨中的情形。你说,你最害怕寂寞,你总以为你在开玩笑。你说,你最喜欢听阿桑的那首《寂寞在唱歌》,而我又是个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其实我也害怕寂寞,只是我们排除寂寞的方式不同。我习惯于在黑夜一人缩在角落里仰望星空,我是个特别没安全感的人,你也别笑。不过还好有你相伴,你也是我唯一在伤心的时候陪我掉眼泪,为我擦眼泪的人,感谢上天把你送进我的世界,感谢你无数次带给我的感动,不曾记得何时,你悄悄来到我的身边,落在我心里那个叫朋友的位置,扎根,生芽。
你说我很懒,懒得说话,懒得微笑,懒得出行,可是我却在马不停蹄的寻找,张望。累,亦不停,倦,亦不歇。
你说我很任性,任性的寻找,任性的依赖,也任性的放手,可是我却一直在按目标拼搏,奋斗,一切随心所欲,不为任何。
我以为我什么都没有,于是便不停的追求,我努力对身边每个人好,却唯独忽视了你,原来我早已把你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亦不会失去,亦不会远飞。
喜欢和你手牵手在雨中漫步,因为你说过,雨是大自然的宠儿,它有灵性;喜欢和你闹着玩,满屋子乱跑;亦喜欢和你在图书馆看书,我发现,你静静看书的时候,真美。
忘了是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时在茫茫十三亿的人群中找到了一个属于我们的交点,我们没有说过“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的话,却已经将这句话做的淋漓尽致。
你在哪里?何时能遇到?在哪里遇到?遇见你。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整节课上下来,我认为整个教学环节很流畅,在分点的时候,我让班里同学自己思考、讨论,同学认为分成3个点比较好。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还是没有把点分成5个,只好有我说出了5个点的位置。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进一步加强。
实验方法是由我通过多媒体直接出示的,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很多没有按方法进行操作,看出学生对实验方法没有完全理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出示实验方法还不够有效。我在巡视实验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可以将五串回形针分别挂到磁铁的五个点上,如果掉下来的,说明磁性弱,吸住了掉不下来的,说明磁性强。“他们对自己想法不敢肯定,所以没有起来说,可是从理论上讲,这样的想法也是行得通的,也是可以得出中间弱,两头强这个特性的。
后来下课了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孩子们与众不同的想法肯定很多,而我在课上出示实验方法时,为了教学的顺利,并没有问诸如”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吗?“这样的问题,学生回答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之后,就开始这行下一项的活动了,有时我们为了得到一个答案而忽略学生,忽略学生中高高举起的小手,时间长了,学生可能也就是沉醉于教师的平平淡淡。
也许教师平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会激发起孩子们主动探究的欲望,诸如”你这个想法真好,就是与众不同。“”相信同学们对于你这样的独特想法肯定会刮目相看。“”真了不起,你这个发现让老师也感到意外!“……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想必会让孩子们乐上好一阵子。次数多了,孩子们求异的思想会更深一些。有时候,当孩子们中没有出现不同想法的时候,老师可能也要有意识地去帮学生创造机会,抓住一点可以激发的”苗头“,启发并帮助他表述想法,一次,两次,孩子们也就有了相应的方法。《磁铁的两极》是继《磁铁的磁性》后的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磁铁的磁性,知道磁铁的两极的磁性最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磁铁,发现磁铁的两极不但磁性最强,还能指示南北方向。探究活动也从原来的观察磁铁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引伸到磁铁与磁铁间的相互作用。课文安排了3个观察、实验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可转动的磁铁,从而发现磁铁的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形成南极、北极的概念。第二个活动则自主开展实验探究进一步研究磁铁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规律。第三个活动是玩磁铁小车的游戏,是运用“同极相斥”的`性质开展的活动。3个活动由浅入深,环环紧扣,活动虽难度不大,但要在40分钟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让学生反复多次实验,记录多次实验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还是要花点心思的。于是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成了我这节课的主攻目标。
文档为doc格式。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在历史的回廊中,看见那一个个斑驳的光影中浮现的一个个清秀明艳的笑。流年似水,只匆匆一瞥,那一个个美妙绝伦的容颜已散去不见。在刹那芳华中,相遇了那个多愁善感的你。
翻开红楼长卷,眼前繁盛的大观园,热烈的豆蔻年华,苍凉的社会世态,构成了一曲红楼悲歌。生在江南的你,初到贾府,带着“恐人耻笑”的心情,胆怯地迈入大观园。此时,你“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相貌便令我惊叹不已。你在白海棠前挥笔写下“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突显了你的满腹才华。真正吸引我的,是你那孤标傲世的.那一份漂泊,一树凋零的忧柔。
“以莲为舌,以冰为神;洵仙草为前身,群芳所低首也。”作为“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之首,你无疑是红楼群芳中最美的那朵。可是上天却又赋予你无比敏感细腻的心,让你在繁华间,哀叹世间如风吹落花,无比的惆怅只得久埋于心。带着悲与怨,抑郁而终。正是“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于是,春晚韶华,你吟出“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秋窗雨夕,你泪湿茜纱,直到天明。“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哽咽中,你捧一抔净土为凋零的美丽送行。爱恨间,你终于泪尽而逝,绝代红颜在潇湘馆中香消玉殒。。
古人云:“花开易现落难寻”,你曾有的那如花似玉的美眷在似水流年中,如一抹清烟般散去,留下了那凄哀的绝世佳句和一袭风华。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便是美。只是刹那,我便与你相遇。
转载自 COocO.net.CN
遇见你,是我最美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