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模板19篇)
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结的首要目标是获得一种真实而客观的反馈,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快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总结样例,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吧!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一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使小学数学成为学生生存智慧中有价值的知识.教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
作者:陈国辉作者单位:吴宁镇第二小学,浙江,东阳,322100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12)分类号:g623.5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联系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二
一、填空:
1、一杯牛奶,喝去30%后加满水,搅匀后再喝去50%,这时杯中的牛奶占杯子容量的%。
2、某次会议,第一天参加会议的男代表比女代表多700人;第二天男代表减少了10%,女代表增加5%,共有1995人出席会议。那么第一天参加会议的有人。
3、星期日,同学们到郊外爬山浏览,从山脚爬到山顶用了1小时,沿原路返回时用了30分钟,上山速度比下山速度慢%。
4、将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少%。
5、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3倍,分母扩大2倍,分数值是1,原来这个分数是,分数值增加了%。
6、有浓度为3.2%的盐水500克,为了把它变成浓度是8%的盐水,需要将它蒸发掉克水。
7、一批粮食,第一次取出25吨,第二次取出余下的40%,还剩下一半,这批粮食原有吨。
8、如图,a、b分别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阴影部分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
9、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整个图形的面积比是:。
10、一个数与它的倒数之和是50.02,那么这个数与它的倒数之差是。
11、一个三角形周长28厘米,三角形内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都是6厘米,这个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12、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己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6.42厘米,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选择:
1、如右图,三角形a边上的高为b,c边上的高为d。根据这些信息,下列式子中不成立。
a、a:c=d:bb、a:c=b:dc、=d、=。
2、甲、乙两人在银行存款,如果甲增加,乙增加,这时两人的存款钱数相等。原来甲、乙两人存款钱数的比是。
a、25:24b、24:25c、25:20。
3、下面三个式子中,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x+1)y=4b、=c、3x=4y。
4、一个圆的周长减少30%,这个圆的面积就减少。
a、30%b、51%c、49%。
5、一根圆木长2米,把它截成同样长的四段后,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原来这根圆木的体积是立方米。
a、0.2b、200c、0.4。
三、应用:
1、有一块长方形花布(如右图),白色大正方形的。
边长是10厘米,白色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这块。
花布中白色面积约占花布面积的百分之几?
6、某商店一个月内销售a、b两种商品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商品。
单价/元。
数量/件。
a
95.00。
500。
b
170.00。
60。
7、下图中,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三角形abc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己知bc:ce=1:2,d为ef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0、如图,甲、乙两人在圆形池塘一条直径的两端a、b同时相向而行(甲顺时针、乙逆时针),第一次在距a点120o米处的c点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第二次在d点相遇。己知ad两点间的最短路程为圆形池塘全长的,求池塘周长是多少米。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三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l.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小组间质疑解疑。
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
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
4.巩固练习。
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5.看书小结。
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去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
6.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分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作业。
以上六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开放式教学的特征
开放式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想方设法凋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开放式教学至少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l.主体性。
开放性教学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既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同时,开放性教学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没有教师的主导,也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了解、参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调控课堂教学进程。
2.民主性。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惟我独尊,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对小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如果我们不想法改变这种状况,学生的主体作用怎么能充分发挥出来呢?所以,开放式教学的前提就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意见倾听者、参与者、学习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大姐姐)、朋友。整节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时间很少,多数都是在学生中间参与学生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建立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次,教师要相信学生,并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对树立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情感,表现出温暖和同情,一旦和谐气氛形成后,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自我指向的学习,即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有合理之处,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即使有缺点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泼冷水、全盘否定,而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改或完善。
《开放式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四
教育部早在2001年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但是现有的实验教学存在学生学习不主动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实验组织能力的培养,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足,实验操作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基于能力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人才的个性化和发展目标的多元化等因素,上海大学机电自动化学院通过前期的准备与探索,利用现有自制的开放性实验设备资源,在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和实验时间上,为学有余力、对实验及实践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实践与尝试。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就是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即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方式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实验教学的资源是开放的。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入机械电子学科的研究领域,突出实验现场的真实性、生动性、丰富性,营造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环境和平台,激发学生对机械电子学科的实践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与研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自觉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感悟知识,提高学生主动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自由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释放,创造力得到充分的挖掘。
二、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设想。
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空间延伸于实验室以外,将实验教学时间延伸到“8小时”以外,极大地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让他们体验实验的快乐,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人性化和学习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实验室开放是多种途径的,包括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各种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活动。实验系统是开放的,可重置和可扩展的,这样的系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中可以告诉学生,这些系统还能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设计出新的功能,或者这些部分可以重新组合为其他功能。这样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出自己的想法。学院积极支持实验中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竞赛为载体和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团队协作攻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多种层次的竞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本着个性化、自我选择的原则,学生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通过任课教师向实验室提出实验申请。实验项目的开展是按主题规划实验项目,分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不脱离课程体系,又不局限于课程,既要有利于学生自由设计实验,又要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与安排,注重设计型、综合型、开放型实验的开发,学生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创新实验,可选择单一的模块进行机械或是电气控制方而的`单个实验,也可以通过组合来进行机电设备综合实验,使学生熟悉机械、电气控制以及典型机电设备的原理,掌握机电设备的常用设计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安排实验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的白天、晚上,可自行选择或者重新安排实验的步骤,逐步培养学生在机电方而的设计应用能力。
三、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实验内容。
通过对目前机电实验设备的调研,结合案例教学实验的目标,对实验室建设中需要的设备进行改进和功能设计,实验室设备要达到:为典型的机电装置;实验系统是可开放的;实验系统是分不同层次和模块的;实验室模块是可以重组的、可扩展的。实验室的实验装置来源于现实的典型机电系统,让学生可以学习到实际中的机电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制作的过程。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赋予付诸实践,能够通过在实验室的综合学习,自行设计和制作出新的机电设备。不管是从认识上,还是在教学实践环节,实验室都可以给学生进行直观的感知,对于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方而都能给予帮助。随着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已经逐步向多层次、模块化课程结构转变。模块化案例教学实验室已开发的创新性实验主要有:典型表而车削成型工艺实验;典型表而铣削成型工艺实验;机械制造中的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cam);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与调试创新性实验;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机械传动方案的选择;机电系统中单片机的程序设计;plc常用执行元件器件以及选择;步进电机的控制;步进电机的运动测量;plc方案控制设计实验。目前实验室对本科生进行开放,可以作为他们创新性实验的一个场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开发。因为在这个实验系统中,所有的机械部分、控制部分都是可重组的、可扩展的,并开放给学生的。
四、开放式、研究性实验运行与管理。
cdio教学理念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学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的表达。利用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平台,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延伸于课外的实践创新活动,结合cdio的工程教学理念,通过创设符合各种主题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要求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法,完成主题项目的c(构思),d(设计)、i(实现)和o(运作),旨在锻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实践的能力。学生结合竞赛课题,自己在实验课程体系的框架下,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最后将已经实现的产品提供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判断是否达到的预期价值。以答辩的形式向教师汇报系统及其完成情况,并以报告的形式对自己技术团队工作上的表现进行叙述,评委教师会评估他们的答辩及报告,对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评判。实践能力包括字秀能力(文献阅读、项目编制、方案设计)、手秀能力(精通技术方法、设备熟悉、心灵手巧、胆大心细)、口秀能力(镜像思维、头脑风暴、即系演讲、案例分柳。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批判性、好奇性、信念力、知性力)、创新思维(逆向思维、换位思考、辩证分析、培养悟性)、创新能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吸收创新、团队创新)。指导教师不拘泥与程式方法的符合度,看重对方法(路径)的找寻过程,看重结果的创新度,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组织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正确的方向,把问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强化实验教学平台的管理与规范。
实验室进行开放,增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实验指导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必须安排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专人负责管理,同时制定了开放实验室等特殊的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以及准入制度,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实验操作,安全管理责任到人。采用每周一至周五的白天、晚上,周六、周日的白天全开放形式,配齐、配强实验室教师,鼓励教师集体指导、轮换值班负责,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确保实验室有教师辅导。实验室开放是对传统实验管理的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来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在使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同时实验教学时间相对集中;采用对综合性较强的专题实验、课程设计等实现指定时间段的预约开放、教学计划外的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科研实践活动可预约实现全而开放,确保教学计划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率。
六、结语。
实验教学是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验教学发展来看,实验教学从依附理论课的验证性转变为独立、综合性课程的应用性、创新性实践等教学,在转变过程中,根据学院整体发展的要求,拓展视野,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实验教学经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形成学科竞赛、科研创新与教学改革的协同发展。近几年来,本科生通过开放实验平台,参加了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获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参加了四届“上图杯”上海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大赛,获本科三维建模设计3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参加了第四届、第五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个人8个二等奖。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能力明显提高了,多人次获得上海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和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学生中已取得了一定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五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l.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小组间质疑解疑。
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
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
4.巩固练习。
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5.看书小结。
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去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
6.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分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作业。
以上六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开放式教学的特征
开放式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想方设法凋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开放式教学至少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l.主体性。
开放性教学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既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同时,开放性教学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没有教师的主导,也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了解、参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调控课堂教学进程。
2.民主性。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惟我独尊,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对小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如果我们不想法改变这种状况,学生的主体作用怎么能充分发挥出来呢?所以,开放式教学的前提就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意见倾听者、参与者、学习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大姐姐)、朋友。整节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时间很少,多数都是在学生中间参与学生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建立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其次,教师要相信学生,并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对树立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情感,表现出温暖和同情,一旦和谐气氛形成后,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自我指向的学习,即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有合理之处,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即使有缺点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泼冷水、全盘否定,而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改或完善。
《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六
摘要: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适应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形式的客观要求,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dd开放式实验教学,这种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实验教学;开放式教学;教学改革。
开放式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已逐渐被全国高校所关注,这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单一型的实践转向多方位、开放式实践模式,在增加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同时,还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随着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开放式实验教学在高职院校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6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会计实验暨本科教学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举行,与会的70多名专家学者们围绕“会计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验”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会后,代表们参观了重庆工商大学的经济管理实训中心,作为全国经管类排名第四的实训室,其不仅汇集了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还为各高校经管类实训中心的建设和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对象,教师起指引作用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这里的“开放式”是相对于“封闭式”和“传统式”而言的。传统的会计实验教学主要是老师“授”,学生被动地“受”,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下子脱离了老师的指导,不知该如何融入岗位。而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实践环境,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某一实验项目,知识的获取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开放式实验”并不单纯指实验室从早到晚开放,其核心是“开放”,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时间的开放:改变原来“一起学”的固定教学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规律安排实验时间。实验时间的开放,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教学校历实行多种开放模式:如全天候开放、预约开放以及定期开放等。多种时间开放模式的有效结合,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实验内容的开放:开放式实验不仅是实验时间和实验设施的开放,更是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的.全面开放。教师通过给学生下发“实验任务书”,用任务驱动开展教学内容,最终以任务的完成情况检验结果,这种“实验任务书”取代了日常“实验指导书”中照搬照抄的实验步骤,使学生能主动探究、勤于思考、进而发现并解决问题。
3、教学手段的开放:转变原有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以学为主”贯穿到整个实验中,这样指导教师再也不是手把手教学生怎么做账,只在重点或难点时适时地释疑、引导,这样的实验模式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然而实验教学手段的放开不等于完全放任学生不管不顾,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必须保证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这样既能使开放式实验教学井然有序,又能使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会计实验是学生在拥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将应知转变为应会的过程。传统的会计实验,教师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编制统一格式的实验指导书,再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详细讲解实验步骤,手把手教学生怎么去做。这些都忽略了学生这一接受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激情与创造思维。改革后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学生依照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实践教学任务,在老师有限的指导下自行完成实验内容,并且经过自己分析、总结、进一步处理实验结果。这种开放式会计实践教学形式更灵活,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是一种符合现代化教学特色的实践教学方法。
(1)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始终强调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依据会计相关法规和企业相关会计制度制订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模拟企业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学生一旦遇到疑难杂症,首先必须要独立思考,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管理的要求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直至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实践操作过程不仅为学生积累了独立实践的经验,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地点和内容的限制,其以开放的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通过有目的的会计实验,把应知转化为应会,在“学走路”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自我,渐渐掌握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了自身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在其专业知识方面,更多的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储备。以前上课老师可以照本宣科,对书本中的习题不懂可以参照标准答案,即使没有参透知识点也没什么影响。而开放式实验教学对实验老师的要求是全面的。专业上,要熟知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理论上,要熟悉相关会计专业理论与方法;法规上,要掌握会计法规和相关的制度;能力上,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可以对内开放也可以实行对外开放,两者结合起来实施资源共享就能有效地扩大实验室使用范围,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训练平台”可以让学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考试模拟;网络学习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家里下载老师上传的课件和实验指导资料,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还可通过qq或微信等多种聊天工具与老师交流,老师也可以进行1对多的教学与答疑。在这样的会计实验过程中,提高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的同时杜绝了资源的浪费。
三、开放式会计实验室的建设思路。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是顺应高职高专发展需求的产物。目前,她还只是个姗姗学步的婴儿,建议各高职院校量体裁衣,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计划,并逐步推进。
(1)时间开放型会计实验室的建设。
建设时间开放型会计实验室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一个相对开放、专业、全面的企业财务模拟部门,学生能随时进入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在会计各岗位实务操作中,让课堂知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充分融合。
时间开放型会计实验室的主要优点是资金投入小,操作简单,所以可以作为开放式会计实训室建设的前期目标。这类实训室只需要提供实验所需要的基本设备以及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等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弹性预约并独立完成实验项目。
(2)网络会计实验室的建设。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的网络建设基本已经覆盖了整个校园,例如校园一卡通系统、学生信息管理平台、数字化办公系统等等。
各个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情况,建立会计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具体操作时可将会计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分成网络教学系统和网上资源库两部分。网络教学系统主要传授学生实验必备的主要知识,是实验教学的重点所在;而网上资源库则是对教学系统的补充,学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课程自学、在线测试以及网上交流等。
(3)综合型会计实训室的建设。
综合型会计实训室的建立,是为学生搭建一个仿真的企业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能够提前认识并了解社会。综合型会计实训中心采取的是开放式管理模式,在实验的项目、时间、考核办法等方面给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目前,部分高校建设的erp沙盘实训室就是一种典型的会计综合实训室。erp模拟沙盘以某企业为背景,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团队,分别从产品的生产、销售、财务处理等各个方面模拟企业的经营与运作,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知识。但erp系统的投入成本较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要大,并且对师资的要求也较高,在学校会计实验室前期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之上,可作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四、推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主要举措。
(1)完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
开展开放式的会计实验教学,首先应改革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将其从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型实验,从单一化转变为全方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会计的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两方面。
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中一般只涉及某一课程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例如会计手工模拟实训。教师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指导学生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直至编制会计报表,以此来验证所学的会计理论,从而加深技能的掌握。
会计管理方法的实验教学一般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学到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如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训中教师可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自由选择实训方法。不同的策略会导致不同的实训结果,这就需要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决策。
建立开放式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应从“以学生为主导”的目标出发,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技能,这就需要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有机结合。
(2)提升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需要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教师,他们除了掌握丰富的实践技能外还应及时了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高职院校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禁锢,他们习惯了教师占主体地位的手工会计流程,有些教师甚至不愿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是起组织、引导、激励学生的作用。为了加强会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需求,学校除了可以不定期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教师能够利用业余时间下企业实践。或者聘请业务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定期授课或者不定期讲座的方式,以此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现代化的会计实训环境。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除了需要先进的教学体系,实践能力强的实验指导教师,还需要先进的实验环境支持。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室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另一类是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室,所有的会计实验基本都在这里进行,实训的环境远远不能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需求。对此,学校可以开发或引进新型的多媒体会计实验教学系统,通过多媒体会计实验教学系统的使用,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会计法律与法规,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学生还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无纸化实验,实现人机交互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实验指导教师就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探究上,而不是一味地把重心放在繁重的教学中。
另一方面,在实训室内涵建设方面,应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充分体现会计专业实用性和职业性的企业财务人文环境。例如,实训室可以模仿企业的各会计部门,张贴一些岗位宣传及警示标语,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五、结语。
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不仅需要在模式上进行改革,更多的需要改变教育理念,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各个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软硬件条件,提出合理化的方案和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军.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1).
[2]张瑞安.谈高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3).
[3]李淑华.经济与管理实践中心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j].理论观察,(6).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概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有关数学概念,是贯彻课程标准和提高数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景,巧妙引入有关概念。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它关乎学生对整个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把一些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具体事例融入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引入概念,形象教学。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引入的。让学生拿出一个圆形的杯子,将杯子放在纸上,沿杯底外缘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把圆剪下来。接着,让学生摸一摸圆形纸片的外缘,感受圆形外缘的曲线,再引导学生思考:圆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很快从感知中回答“圆是曲线图形。”这种来自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结论,虽然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得到的结论比较简单。而要对圆的圆心、半径、直径有所研究,单靠简单的画一画、剪一剪、摸一摸是无法回答的,于是我接着抛出“诱饵”――“想验证更多关于圆的知识吗?”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圆的知识。”这样引入圆的概念自然而不显唐突,学生感受到一种挑战,因而更加认真地投入圆的学习之中。
二、重视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小学生获取有关的数学概念如果来自于自己适当的经验,会掌握得更好。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先充分感知形成有关概念的具体材料,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安排了两组演示与操作活动交替进行。第一组是认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首先由我演示平分一个饼,让学生认识到“一半”就是一个饼的二分之一,然后由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的形式,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充分感知单位“1”、平均分,并把对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第二组是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我先演示分一堆苹果,并说明演示过程和每一个环节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通过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的形式,把6面红旗平均分成3份,并用分数表示出这样的1份、2份,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这样,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就更全面、更深刻。同时,通过两组相互交替、逐步提高的操作活动,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的诸要素就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三、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形成有关概念。
学生完成有关数学要领的构建过程中,建立有关概念的表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用学具进行操作活动,常常以形成有关要领的表象为目的。因为学生要形成有关的概念,还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表象的再加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以便剔除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形成有关数学概念。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当学生对分数已建立较清晰的表象时,我通过引导与提问结合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分析、综合,进而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抽象为单位“1”,将平均分成2份、3份等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分数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较好地构建分数的概念。
四、精心设计练习,逐步掌握有关概念。
学生对新学的数学要领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多次反复练习,他们的认知才会巩固,才能将表象的认识吸收为自己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因此,对于已形成的有关数学概念,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只停留在记忆概念的定义上,而应精心设计练习,从而达到掌握有关概念的目的。
例如,教学“吨的认识”,对小学生来说“吨”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使“吨”的概念具体化。如,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问题一提出,学生便积极思考、努力搜索自己大脑中储存的生活素材。不一会儿,便有学生相继说出:“一车水泥的重量用吨作单位”“一堆石头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工厂生产化肥的数量也用吨作单位”……这样,在学生感知了一定数量的事物后,他们就能较好地理解“吨”这个较大重量单位的实际意义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八
(江苏省涟水县保滩中心小学)。
摘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的教育带来了一次巨大的教育改革。数学是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环境下,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小学生数学开放式思想的形成,注重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随着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路径不断更新,新的小学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开放的教学环境与开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放松地来学习,提升全面智力发展。
一、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授,但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就不能仅将课堂局限于教师或者实验室中,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学习走出课堂,教室是学习知识的场所,同时社会环境也是一个知识的大讲堂。社会这个大讲堂将基础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但是,社会的复杂性较强,教师一定要有机地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知识有机地结合,不要厚此薄彼。开放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下面两种方式:
1.开放式的内部教学环境。
在进行课堂内部活动教学任务时,教师要根据此次数学活动教学的教学特征,合理地安排教室内部的环境,灵活运用教室内部的资源,比如可以将课桌按照活动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摆放,可以摆成圆弧形、马蹄形等形状,改变以往固定死板的教学活动形式,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的气氛得到放松,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符合开放式教学的教学意义。
2.开放式的外部教学环境。
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学习场所,我们不得忽略它的优势,但是在此我们也不能够将其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教学环境,教师在此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教学任务,合理地安排学生走出教室,找到更加适合本次课堂内容特征的学习环境,比如,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安排在校园内部的操场上,这样不仅能够活跃学生之间的气氛,更加贴近自然,()同样还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成功,活动教学成果更加见效。
二、开放式教学内容。
过去,教材一直都是教师与学生的重要连接纽带,是老师传授学生的重要理论工具,在当今我们明白,教材已经不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唯一课程资源。在此我们要结合实际以及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学习面更加广泛,使学生能够将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从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在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将数学知识融入平常的生活中,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有更大的兴趣。将数学融入生活其实很简单,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小学生回家对家里的物品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调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参与其中,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教学原则的制定。
小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的殿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教师应该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开放式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师应该遵循开放式的教学主观能动性原则,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由地学习、自主地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是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2)遵循开放式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死板地遵循课本,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这样一方面对基础知识得到了强化,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3)遵循开放式教学中的过程性原则,教学成果测定时,最终的成绩当然是一项很重要的测评方面,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重视结果,忽视了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就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4)遵循开放式教学中的合作性原则,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意识,只有在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共同进步。
传统的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局限于学生在期末的一份答卷,这种评价方式是可以对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测验,但是也存在着缺陷,教师不能一味地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小学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主体,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影响很大,如果教师能够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多加夸奖,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自信心树立,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优秀的学生会更加优秀,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也能有自信加倍努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成绩在日积月累中也能不断地提高。
总之,在进行开放式的数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对开放式教学有深刻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小学生又有其学习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梦青。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与儿童合作能力发展。陕西教育,2011(06)。
[2]王婷婷。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03)。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九
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开放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充分凸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研究主流。最近,新颁布的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不仅对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性质、价值、定位依据基础音乐教育的理念作出了全新的表述,而且着重对教学目的部分作出了大的修改和调整。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新大纲改变了原来的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及学生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降低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难度;改变了原来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而目前,据调查统计:“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但却很少喜欢唱音乐教材中的歌曲”(2000年2月28日《音体美报》)为此,笔者针对在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做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怎么理解“开放式”教学
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观念和现代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实施开发性教学,首先,我们要对学校音乐教育保持一种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地纳入自己的视野之内,使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三者形成合力,把学校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要求的确立以及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一,以便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
第三,要加强音乐课和学校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音乐课程和其他课程密切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改变传统的教师单项讲授及定时间、定地点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探索(从做中学),交互式学习和多种艺术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第五,及时捕捉国际音乐教育的最新动向,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最后,我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音乐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整个音乐教育的终结,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其开放性还体现在它为学生打下的音乐基础足可以使学生终身享用。
二、怎样实施开放式教学
1、开放教学思想,凸现学生主体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每位音乐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与时代相融的新教育思想,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教学观念。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而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要精心构筑教学策略,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跳出传统课堂教学框架对教学新建构的束缚,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一个个可开发的学生。老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教育的出发和归宿。
例在设计四年级上册《绚丽多彩的中国民歌》这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课外分头收集有关中国民歌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中,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展示自己课外所获得的知识和本领。在学生唱民歌、赏民歌、找民歌、辨民歌、说民歌,以及用用乐器演奏民歌、跳民间歌舞又到联系日常生活尝试创编简单的新民歌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活动为主”(美·杜威)的教学思想,摈弃那种以教师为主传统的凯洛夫式教学。
2、开放教学目标,凸现学生个性
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而所剩下的东西多少却取决于对他们从小有发展目标的培养。教师要去了解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新估计学生发展个性。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
《小学生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
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开放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充分凸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研究主流。最近,新颁布的音乐教学大纲(修订稿)不仅对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性质、价值、定位依据基础音乐教育的理念作出了全新的表述,而且着重对教学目的部分作出了大的修改和调整。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新大纲改变了原来的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知识的倾向,加强了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及学生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降低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难度;改变了原来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而目前,据调查统计:“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但却很少喜欢唱音乐教材中的歌曲”(2000年2月28日《音体美报》)为此,笔者针对在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做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
一、怎么理解“开放式”教学
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观念和现代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实施开发性教学,首先,我们要对学校音乐教育保持一种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把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和家庭音乐教育主动地纳入自己的视野之内,使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三者形成合力,把学校音乐教育与学生的日常音乐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要求的确立以及教材的编排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和整齐划一,以便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
第三,要加强音乐课和学校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音乐课程和其他课程密切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改变传统的教师单项讲授及定时间、定地点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探索(从做中学),交互式学习和多种艺术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第五,及时捕捉国际音乐教育的最新动向,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
最后,我认为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音乐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整个音乐教育的终结,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其开放性还体现在它为学生打下的音乐基础足可以使学生终身享用。
二、怎样实施开放式教学
1、开放教学思想,凸现学生主体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每位音乐教师首先要有一个与时代相融的新教育思想,与人的发展相协调的教学观念。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而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工作能力,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要精心构筑教学策略,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跳出传统课堂教学框架对教学新建构的束缚,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一个个可开发的学生。老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教育的出发和归宿。
例在设计四年级上册《绚丽多彩的中国民歌》这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课外分头收集有关中国民歌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中,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展示自己课外所获得的知识和本领。在学生唱民歌、赏民歌、找民歌、辨民歌、说民歌,以及用用乐器演奏民歌、跳民间歌舞又到联系日常生活尝试创编简单的新民歌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活动为主”(美·杜威)的教学思想,摈弃那种以教师为主传统的凯洛夫式教学。
2、开放教学目标,凸现学生个性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实现教学过程的目标化,教学目标科学化、系统化、具体化、
分层化、活性化。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根据大纲、教材、教学计划所规定和要求达到的基本目标,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从知识、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配以与之相适应的“降调目标”、“发展目标”、“超纲目标”,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自身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共存和提高的空间。教育家们曾提出:教育就是把所有学到的东西都忘记时,还剩下的一些东西。当学生忘了老师所教的一切知识后所剩下的,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而所剩下的东西多少却取决于对他们从小有发展目标的培养。教师要去了解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重新估计学生发展个性。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
《小学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探索》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一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突出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问题情景放在首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新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能看到但必须跳一下才能够着,得到了又有新目标出现”的情境中,让学生数学学习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自身的数学活动,建构对数学知识理解,发展思维能力。开展数学实验,创设合情推理的教学平台,减少机械式的学习活动,更主动地引进实验观察、猜想与探究的活动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因而数学教学每一环节中,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尝试解题,体验数学,领悟数学。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自主发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交流、推广,整合知识,反思探究,互相启迪,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明理创新,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长期以来,通过测试或考试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标准往往只注重解题的结果的唯一性,在追求规范划一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个性,淡漠了创新的欲望。
因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摒弃过去那种只注重分数,“一卷定终生”的做法,而是多渠道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应关注学生取得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应做到:知识评价与能力评,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实施课堂观察评价方法:课堂观察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留心学生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注意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课堂上我们常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看看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清晰、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以此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与灵活性。建立学习成长电子档案:遵循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对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实行成长电子档案评价方法。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选择,只提出一些建议。由学生自行安排,收集的内容为学生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典型试题的'研究小成果,一道习题的多种解决与妙解,感触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日记,给老师的建议等,使成长电子档案变成与教师交流的一种工具与途径,从而使学生逐渐对成长电子档案产生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第二阶段是规范要求,不断完善。第三阶段是反思提炼,总结推广,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为手段的先进评价育人功能。运用档案袋评价法,建立学生个体学习成长电子档案,收集相关信息与数据,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各种学习评定表、测试成绩、竞赛成绩、获奖情况、学习反思、问卷调查、他人评价等动态内容,按单元、月份或学期及时进行量比与定性、评价与总结,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能有意识的注意自己在解题能力、思维能力、努力程度、进取过程、兴趣、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建立可操作的多样化、多元化评估体系:设计学生课堂数学学习情况评定表、学生单元、学期学习情况评定表,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数学学习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家长评。指导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识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再结合家长的家庭作业反馈、观察记录情况等,逐月比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和奖励,对表现少好的及时与他交流沟通和鼓励,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突出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殿堂,成为学生学德习才、增长心智、拓展视野、立志腾飞的摇篮。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二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有限,持久性差,会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服务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富有情趣的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氛围。电教媒体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以及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借助微机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欣赏美伦美奂的景色,学生大胆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营造了探索问题的氛围。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逐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技巧,同时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加以解决,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实验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中学数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际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而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对一些几何量(包括动态图形的几何量)进行及时的度量和计算,于是许多图形的几何性质、某些条件对图形性质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了。
例如,在探索正比例函数中y随x变化的规律时,可以演示几何画板课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k任取不同的数值,观察图像的位置,给出图像上任意一点测量出此点的坐标,拖动此点变换它的位置。观察此点的横纵坐标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归纳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几何画板课件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展示了“形”与“数”的转化。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初三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两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上网查阅资料,让课堂跨越时空界限。
转载自 cOocO.Net.Cn
计算机和互联网蕴涵了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去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乐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比如学习统计知识时,教材中呈现的数据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情况。这些内容在互联网上都能查阅到(可以直接进入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去查一查相关的数据,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三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有限,持久性差,会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服务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富有情趣的学习新知识的探究氛围。电教媒体具有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以及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借助微机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通过欣赏美伦美奂的景色,学生大胆猜想,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营造了探索问题的氛围。学生把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逐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技能技巧,同时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加以解决,达到“乐学”的目的。
二、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实验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中学数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际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而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对一些几何量(包括动态图形的几何量)进行及时的度量和计算,于是许多图形的几何性质、某些条件对图形性质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了。
例如,在探索正比例函数中y随x变化的规律时,可以演示几何画板课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k任取不同的数值,观察图像的位置,给出图像上任意一点测量出此点的坐标,拖动此点变换它的位置。观察此点的横纵坐标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归纳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几何画板课件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变抽象为直观,形象展示了“形”与“数”的转化。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初三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两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上网查阅资料,让课堂跨越时空界限。
转载自 cOocO.Net.Cn
计算机和互联网蕴涵了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去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乐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比如学习统计知识时,教材中呈现的数据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情况。这些内容在互联网上都能查阅到(可以直接进入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去查一查相关的数据,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当然,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四
新课改,我在思考,在实践,在探索。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数以万计的教师参与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来。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参与到新课改中去,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无时不在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新课改的探索,实践。
让学生说起来。
曾看过一篇题为《作文“状元”因不会讲话与一等奖失之交臂》,讲的是上海市第17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口语交际比赛上,5名初中生和5名高中生因为“话说不好”,几乎已经到手的作文比赛第一名奖励落了空。有人说,说话,这个最基本最简单的素养,都被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丢失了!语文权威借此告诉中小学生:今后学习语文光会读写不会讲不行了。
是啊,受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历来重视读写,听说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特别是“说”,学生几乎没有这种权利。虽然现在开始重视学生“说”,但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就连《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把“说”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作为训练听说能力的“口语交际”课也几乎是一种摆设,没有人会去重视它,说白了,它与考试关系不大。
我认为现代社会人们最需要的应该是“说”,朱永新教授说过:“语文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上,说比写还要重要。”他说:“人的表现欲望、人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讲话能力,他会讲话,他就可以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就有可能吸引人的注意。这就是我们必须去教孩子的能力”,他说我们的'孩子没有说话的机会,生下来开始接受幼儿园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幼儿园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是不许乱说,老师在讲课你别插嘴;到了家里父母跟孩子之间没有交流,孩子之间也没有游戏,没有交流,都是用防盗门把孩子隔开的。学校课堂也基本上是老师的天下,学生只不过是老师的配角,是为了配合老师而存在,是为了配合老师的灌输而存在,没有机会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下了课他还是没有时间说话,为什么呢?因为他要做作业……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也试图要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但是太难了,基本还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局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仍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看来,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多开口,多讲话,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了,正如上文的作者所说:一项奖励的失去是次要的,如果未来“人生奖励”也因为不会说话失去了,那才是莫大的损失!
教材调整谁说了算。
最近,我和校长一同推门听了两节一年级语文课。总的感觉非常好,但是,心中老是觉得有点欠缺。
为什么不根据实际调整一下教学内容呢?我带着这个疑惑去和两位老师讨论,没想到这两。
[1][2][3]。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五
新课程实施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给学生、老师、学校带来了喜人的变化。但伴随着这些变化,课改也给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笔者从教十余年,课余经常思考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应该怎样设计和执行,才能达到教师教起来有劲头,学生学起来有信心和兴趣,最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解。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以此进行教学――即“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掌握了这一标准以后,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二、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不能把现有的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填鸭式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对书本要进行二度消化。二度消化的定义是:结合教学的要求和条件,结合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对自己已教过的讲授内容,作进一步创造性的理解、加工、发掘,为更好地达到讲授目的而做准备。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1.翻译法。
翻译法主要用于方程、不等式等代数方面的学习。学数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即把文字性的东西“翻译”成数或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最困难的一点也正在于此,总感觉摸不着头续。如果学会了“翻译”,可以说已经掌握了学数学的基本方法。
2.记口诀法。
记口决法可用于分解因式、公式等较枯燥知识的学习。把那些枯燥难记的数学方法变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口诀,不仅有趣,而且因为顺口,学生从情感上也不会排斥,而变得愿意接受。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方法。
找公因式口决“三步曲”:一步系数,二步字母,三步指数。
一步系数:找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二步字母:找各项都含有的字母。
三步指数: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按照我教授的三步曲口决法,都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对公因式。(数学教学论文)在学习分解因式时,因为题目变化多样,方法多种,学生感觉无规律可循,所以学习分解因式一直是个难点。如果我们能给学生一种可操作的'方法,那么势必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
分解因式口诀歌。
分解因式并不难,遇题首先仔细看;
各项若有公因式,把它提出莫迟缓;
然后再把公式套,两项就选平方差,三项完全平方式;
遇到二次三项式,十字相乘试试看;
最后结果细检查,分解到底把好关!
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读上几遍口决歌,自然而然地记住方法,通过课堂反馈显示出学生对分解因式的掌握情况收效良好。
3.三步阅读法。
三步阅读法适用于文字量较多的题目分析。数学能力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读懂题意,进而适当选择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是非常重要的。考察学生数学能力的题目一般文字量较多,就读懂题意这一点来说,学生感觉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如何求解了。那么三步阅读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分析,找出量与量的关系。
数学问题中量与量之间一定存在着关系,而学生欠缺的就是找出这种关系的能力,一是受到知识基础的制约,二是受到阅读能力的制约,而“三步阅读法”可以有效的帮学生克服困难,行之有效的找出量之间的关系。
4.破案法。
破案法适用于几何题目的分析。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他的观察、分析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逻辑推理是在把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培养从多角度观察、认识事物的习惯,能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某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学生,除了要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教学逐步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外,还要在平日的生活中做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人。
三、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教学实践与应用,并实现巩固和升华的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必须经过一定量的训练,也就是学生的数学实践过程,这一点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教师必须注重训练题的质而不是一味地注重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到精选例题、习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一句话,要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相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学数学,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应大力提倡。它力求改变的是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形成,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学习品质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正确理解其内涵和意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建构正确的评价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一、正确认识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内涵。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应体现在努力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学科教学内容,采用议、演、画、唱等形式,以活动为核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与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语文素养,进行交流与探究。
语文实践活动是对片面强调知识掌握、忽略情感价值的反思,是对教育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的重新审视,是对封闭性学习的调整,它通过趣味浓、涵盖广、活动效度大的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完成对语言直观的操作,并由此产生交际需要,基于此,实践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目的,体现了学生发展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认识问题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教学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重求同、轻存异、重表达、轻实践,教学趋向封闭,部分教师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停留在走过场,落实在打打闹闹上,教学策略简单化、机械化,训练价值不大,呈现的是虚假繁荣,学生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对于落实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多大帮助。
方法问题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可以积累学生的生活积累,巩固学习成果。但活动究竟采取什么形式才能起到实效呢?这就涉及到方法。目前实践活动组织中教师存在几点不足,方法过于单一。实践活动落脚点应是教育作用和训练的价值上,一味地放任,只能把实践活动演变成游戏、绘画等,而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努力结合文本内容,挖掘发展因素组织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元认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迁移转化。二是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的实践不是孤立的、独立进行的,而需要必要的指导,教师应重视实践中产生的生成性知识,组织其探究、思考,然后重新审视与考察知识要领,帮助其建立积极的知识体系。
组织问题一直以来,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处在零散的作坊形式的组织状态,教师依据自身的认识,教学的需要进行实践活动的安排,从积极角度出发,它一定程度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适应了教师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生成性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课程,但是由此导致的目标不明、方法欠科学的个性缺陷也暴露了出来。实践活动本身应具有多学科整合、多情境应用、多角度拓展等优势被忽略,学校缺少必要的统筹安排与管理,知识在走向生活与自然中欠缺了理性的色彩。
三、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不应脱离于语文教学的需要,不应不顾及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够增加学生的负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切实地安排在课内或课外,实行专题与个性并行,整体与个体结合,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提供机会。
课堂实践活动所谓的课堂实践并不是单纯地依托课堂来单独训练,而是把活动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就要求教师考虑如何活化教材内容,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经常开展真实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是激发、保持和发展全体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由此倡导的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丰富、灵性、和谐的教学情境,真正激发每个学生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学习。
课外实践活动所谓课外实践其外延很大,但语文课外实践即小小课堂与大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和能力,用敏锐的眼睛捕捉灵动的信息,填补课堂的空白。如我曾组织学生开展过“啄木鸟行动”,就是让学生去街头寻找错别字,然后说服别人改正错别字,再把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丰富日记内容。回到学校后交流,在这实施过程中,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以积极的心态关注生活,参与交际,积极合作。同时经过交流,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易用错的字,这比空洞的说教、反复的训练更为直观,效果也更好。
四、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始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信心、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适时采用生生互评、父母评议等形式,激励内在动机。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避免甄别和选拔的负效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民主、充满期待的氛围。
大语文教学提倡广阔的学习空间,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我们应认识到实践活动对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自觉遵循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课堂实践为主阵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核心,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延伸,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而又深刻的提高。
作者邮箱:bincuan124@。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现状和思考(网友来稿)]。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七
摘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效力,能破除“自我中心”,促使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在新的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开展的系列教学研究课活动及进行的课题研究,现提出“创设情景、揭示矛盾(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展开讨论(形成数学概念)――反思练习、归纳总结(获得数学结论)――质疑深化、学以致用(运用数学知识)”这一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通过改革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含义。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二、探究式课堂的必要性。
第一,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课堂教学要按照现代教学运行机制,变换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这些都是改革班级授课制的有效做法,若能结合实际去应用,将可以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情景。
[1][2][3]。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八
新课改,我在思考,在实践,在探索。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数以万计的教师参与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来。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参与到新课改中去,但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无时不在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新课改的探索,实践。
让学生说起来。
曾看过一篇题为《作文“状元”因不会讲话与一等奖失之交臂》,讲的是上海市第17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口语交际比赛上,5名初中生和5名高中生因为“话说不好”,几乎已经到手的作文比赛第一名奖励落了空。有人说,说话,这个最基本最简单的素养,都被教育丢失了!语文权威借此告诉中小学生:今后学习语文光会读写不会讲不行了。
是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读写,听说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特别是“说”,学生几乎没有这种权利。虽然现在开始重视学生“说”,但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就连《语文课程标准》也没有把“说”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作为训练听说能力的“口语交际”课也几乎是一种摆设,没有人会去重视它,说白了,它与考试关系不大。
我认为现代社会人们最需要的应该是“说”,朱永新教授说过:“语文教育上,说比写还要重要。”他说:“人的表现欲望、人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讲话能力,他会讲话,他就可以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就有可能吸引人的注意。这就是我们必须去教孩子的能力”,他说我们的孩子没有说话的机会,生下来开始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就是不许乱说,老师在讲课你别插嘴;到了家里父母跟孩子之间没有交流,孩子之间也没有游戏,没有交流,都是用防盗门把孩子隔开的。学校课堂也基本上是老师的天下,学生只不过是老师的配角,是为了配合老师而存在,是为了配合老师的灌输而存在,没有机会表达他们自己的意见。下了课他还是没有时间说话,为什么呢?因为他要做作业……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也试图要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但是太难了,基本还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局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仍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看来,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多开口,多讲话,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了,正如上文的作者所说:一项奖励的失去是次要的,如果未来“人生奖励”也因为不会说话失去了,那才是莫大的损失!
教材调整谁说了算。
最近,我和校长一同推门听了两节一年级语文课。总的感觉非常好,但是,心中老是觉得有点欠缺。
为什么不根据实际调整一下教学内容呢?我带着这个疑惑去和两位老师讨论,没想到这两位老师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今天有两处乡镇中心小学的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和他们聊起这个问题,也都是如此,仍然是在“照本宣科”,丝毫没有调整教材的意思。
这时我想到了杨再隋教授写的《成也师,败也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他说,如何走进新课程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他提出四个转变:教育理念要变,师生关系要变,对教材及其呈现形式的认识要变,教学策略要变。这两节课反映出的就是“对教材及其呈现形式的认识”,……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作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杨再隋语)从这两节课来看,旧的教材观在老师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很难动摇。实际上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教材及其呈现形式的认识问题,而是教育理念的问题。
为此,教育部一位领导说,此次课改,成也师,败也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调整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倡导师生共建课程文化,是多么的重要,这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走下来,请上去。
我一直在想高年级的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我设计了许多教学方法,我觉得让学生当“小先生”是比较好的一种探索。
自从去年上半年担任六年级的语文课教学,我就从讲台上走了下来,走到了学生中间,自我感觉很不错。去年下半年以来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发现虽然自己从讲台上走下来,课堂教学还是老师讲得多,还没有完全摆脱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没有很好的得到锻炼。于是我想,是不是应该把学生请上讲台来试试,让学生得到更多地说话的练习,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从上周我们开始了人人都当“先生”的尝试。
上周二第一节语文课,我简单地做了开场白,就见陈天宇第一个走上讲台,开始低着头说:“我读了《麻雀》这篇课文,我知道了课文讲的是老麻雀为了拯救自己的幼儿――小麻雀毫不犹豫地和猎狗搏斗的事情。”我说:“不错,能抬起头来就更好了!”陈天宇刚下来,祝鸣又跑上讲台,说:“我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一只老麻雀为了救护自己的孩子,在庞然大物――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的表现,最后把猎狗吓坏了。”我一听,真没想到,原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直是大难题,今天他们竟然如此准确的就概括出来了,可见他们在自学时是费了一番功夫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学会思考,而原先我一直为此事苦恼,学生读书时不思考,一直抓不住文章的要领,没想到今天竟然做到了,为了能做好“小先生”,他们在阅读的时候都学会了认真思考,真是没有想到啊。
后来的课就更精彩了,有的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有的体会到了不仅人间有真情,动物之间也有真情,还有的说,猎狗看到老麻雀为了自己的孩子奋不顾身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有的同学已不满足只说体会和感受了,只见张鸽上来,学着老师的样子说:“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麻雀,你会怎么样呢?”我一听可不得了了,原先我在讲这课时都没有想到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也是精妙绝伦,有的说要像老麻雀那样,有的说他不那样做,不能做无畏的牺牲。就连我们班的梁晓尧――过去被老师、家长缺乏语文细胞的学生,都两次上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还那么幼稚,有时甚至有点好笑,虽然这些讨论已超出编者的意图,但是看到学生已完全进入了做“小先生”的境界中,都勇敢地跨出了不愿想、不敢说的束缚,找到了自己学习的自信心。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真是高兴啊。
从这件事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我还想到了朱永新教育我们要无限相信学生的巨大潜力,你只有相信你的对象,你的教育对象,你的服务对象,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时候才会充满激情地去对待他,去鼓励他,去激发他,去激活他。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成功。
我想新课改对于每一名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只有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勇于面对这种挑战和机遇,才能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小学数学教研员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篇十九
在小学生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下面的几种放法:(1)每个文具盒放3支,9÷3=3(盒);(2)每个文具盒放9支,9÷9=1(支);(3)每个文具盒放2支,9÷2=4(盒)多1(支);(4)每个文具盒放4支,9÷4=2(盒)多1(支);(5)每个文具盒放5个,9÷5=1(盒)多4(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认真地研究以上的几个除法算式,同时对于小学生进行提问:“具体的放法能够分成几种情况?”小学生会非常容易地发现:一种是能够刚好分完,另一种是在分完之后仍然剩下。这样,教师就可以告诉小学生,对于刚好分完的情况,是除法的除法算式,大家在之前的课堂上已经学会了,对于分完之后仍然剩下的情况,将其称之为“有余数的除法”,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板书。同时,教师也应该教给小学生分完之后仍然剩下的数是“余数”。由此看来,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新课导入,能够非常科学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