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思政课论文题目取(大全11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一
“内卷”这个梗已经火了很久了,一时之间你卷我卷大家卷,各行各业都被卷成了千层饼。大多数人可能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内卷。
内卷热还没过去的时候,一个新的名词火了,那就是“躺平”。
什么是躺平呢?
“躺平”就是:既然我怎么卷都卷不出个名堂,那我索性放弃什么狗屁梦想,不要什么人生目标,佛系地进入低欲望生活状态就好了呀!
房价高,我大不了不买了;。
结婚难,我索性不结婚了;。
生娃贵,我不生还不行吗?
生活艰难,但是吃饱肚子容易呀!
幸福不易,但是虚拟世界有趣呀!
反正我们绝大多数人努力了一辈子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努力了一辈子可能也够不着x二代的起点,努力了一辈子可能也买不起房子、付不起彩礼、娶不到对象,那还不如早早地躺平呢。
然后就出现了大量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单身人口超2亿、结婚的人越来越少、生育率屡破新低.......
比起内卷,“躺平”更应该引起社会的注意,因为这背后释放的信号是很危险的:
欲望是人类搏杀的原动力,如果年轻人失去了这份欲望,那么时代前进的推动力又在哪里?
当然,我非常理解大家开始选择躺平的原因:
1、读书无用论的盛行。
国家培养一个研究生要花费无数财力和时间,但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依然很不理想,甚至绝大多数人刚毕业后的月薪只有4-5千,要知道这些莘莘学子是付出了多少时间、汗水和努力才成功上岸的!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二
我校以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增强青少年学生素质,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以“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中学生”的思想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学期,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人才。
1、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人才。
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我校以学生的思想教育为突破口,在学生中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环保、爱劳动、爱科学”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明理、明德、知行合一,促进了学生全面地发展。
2、抓好学生的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合格的小公民。
学校以文明班级评比等活动,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培养合格的小公民。我校的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在文明行为中,从不断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样,我校的文明行为有了较大的改进。
3、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学生的安全工作是我校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在这一学期中,我校学生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在学校领导的统一安排下,经常性的对班级进行安全检查,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大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4、抓好学校的环境教育。
5、抓常规管理和养成教育。
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学生良好素质的综合表现,这学期我校坚持每天的常规检查和班级卫生评比,从而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项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
二、抓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学校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纯粹的讲道理,而是把这种教育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潜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抓好养成教育。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坚持“每天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并且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抓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使这项工作更有目标性,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抓起:
7)、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常规教育外,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校懂得“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这一良好的道德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理,长知识,形成文明的一言一行。
8)、我们利用升旗仪式及班队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我们从培养良好的班风入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和“两个务必”教育,使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学到许多有益的启迪。
三、抓学风教育。
在学期中,我校从抓常规的落实入手,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抓好学风建设,为提高我们的班级管理水平,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9)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们一直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学校的首要工作是教师,而班主任更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我们透过各种会议来加强教师们的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我校在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力度,我们实行xx月一总结的制度,要求每位班主任每月工作总结必须写好工作小结,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工作,以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我们还坚持用正确的导向,做到人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
10)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三
论文摘要:近年来,部分高校学生出现了一种逆反心理现象,成为做好思政工作的严重障碍。本文拟从逆反心理成因入手,提出矫正方法,以对思政工作有所借鉴。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政工作逆反心理成因矫正。
近年来,一种反常的心理―逆反心理在部分高校学生中蔓延,大大影响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成为做好思政工作的严重障碍。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逆反心理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矫正方法,是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逆反心理成因分析。
“逆反心理”指主体对环境事物的刺激产生的与多数人对立的、和常态性质相反的情绪体验行为倾向。高校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既具有青年人逆反心理的共性,又有角色的特殊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主、客观两方面。
(一)客观方面。
1.社会认知偏见投下了心理阴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人们的精力集中于物质文明建设,对思想道德建设逐步放松,使一些如“读书无用论”等社会认知偏见在大学生中流行。这给高校在校生以极大伤害,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社会比较差异诱发心理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信息的交换程度越来越快,学生在了解这些信息时,也在自觉与不自觉地进行比较,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时,便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如此类事件反复出现,经多次强化,就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3.教育变革对个体定势造成冲击。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对高校学生的食宿由学校实行“全包”,毕业时由国家分配,久而久之,高校学生便形成了依赖的思想。教育改革后,由学校对学生不收费到收费,由国家包分配到自主择业,招生、分配“并轨”、实行双向选择,这使得高校学生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4.高校教育的内容、手段失当。
正面宣传教育内容略嫌空洞,缺乏说服力。少数教育者在进行正面教育时热衷于讲大道理,要学生爱学习,有巩固专业的思想,但对为什么要爱学习,有巩固专业的思的必要性、重要性却说不清,分析不透。如此,效果便难以达到,另外还存在宣传过程中的失实,对典型人物事迹人为“拔高”等现象。加之,少数思政工作者素质低,在处理个别问题时有失公允,使学生易对正面宣传产生反感,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主观方面。
1.自我意识相矛盾。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对自己和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已经步人高校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分化为显示自我和理想自我两个相连的意识领域,一般而言,理想自我往往超前,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反差很大时,则萌发了焦虑和烦恼,产生了逆反心理。
2.认知水平因素。
(1)认知片面,固执偏激。高校学生尽管逻辑维已基本确立,辩证能力开始发展,但他们毕竟阅历浅,分析难免片面、易导致认知中的偏激和固执。如高校的思政工作基本上以正面宣传为主,当学生们意识到这些与部分社会现象不符合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好奇心与求知欲强,识别力低。高校学生平均年龄十八岁左右,在心理学上这属于“青春危险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对社会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如果这种好奇心与社会、学校、家庭的基本要求相悖而自己又无法正确识别时,就极易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而且,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同样存在着竞争,这样就使他们普遍有较强的求知欲,然而由于自身识别力低,极易受宣传“自由化观点”、“性解放”的书籍、刊物的毒害和影响使他们上当受骗,乃至犯错,从而怀疑、失落充斥着心灵,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3.情绪与意志方面的因素。
(1)高校学生感情丰富,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极易冲动,十分兴奋,即便几句批评玩笑也会使他们灰心丧气,成为不能以意志力驾驭情绪、情感的奴隶,从而引发逆反心理。
(2)自满情绪影响下的`优越感和自尊心强与心理承受力弱的矛盾。从某个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在亲友和同辈前备受羡慕与赞话,这就容易使他们导致平日刚恒自用、盛气凌人。而且,学生一帆风顺的经历使他们“挫折意识”、心理承受力弱,一旦受到挫折,已有的优越感、自尊心便使他们不能正确地分析受挫的原因,看不到自身的弱点,“逆反心理”也就有了滋长的土壤。
二、逆反心理的矫正尝试。
逆反心理是属非病态型的,具有“反权威性、两重性、极端性、从众性”等特点。同时,逆反心理也是动态型的,必须诊治这种不正常现象,要从丰富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手段、杜绝外界诱因做起。
(一)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主观上导致了逆反心理的产生,因而具有逆反心理的高校学生应从两个方面来统一自我意识:一方面要努力改变现实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趋于一致,另一方面要不断地修正理想自我,使之与现实自我统一,谋求两者的最佳结合。即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其次在具体设计理想自我时,在现实自我的基础上要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优缺点等具体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奋斗目标。在实践时高校思政工作者也可以做一些具体的指导工作,以保证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实践证明,正确地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有效途径。
(二)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行为能力。
古希腊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认识你自己。”具有逆反心理的高校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其行为举止才不会显得过于自负,进而提高自己遇事的行为能力,以期与现实客观环境和人际关系相适应,克服逆反心理。那么,怎样去正确认识自我和提高行为能力呢?首选,要学会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在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反省自己。其次,具有逆反心理的高校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交活动,抓住提高行为能力的机会。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提高,一个人要真正提高行为能力,需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系数,只有把自己态度、言行、职业的社会效应和他人作深层次的比较,才能不断修正与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
(三)增强识别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克服偏激情绪。
高校学生要尽快克服逆反心理,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要把掌握社云发展客观规律的金钥匙―政治理论课学好,在这个基础上,就能正确对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正确对待所接触的书籍、刊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有效地克服逆反心理。另外,还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努力克服偏激情绪。首先,有逆反心理倾向的学生要对自身行为进行控制。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再次,要加强志向意志的锻炼和良好品格的培养。一般而言,意志坚强且有良好品格、善于团结他人的学生能用理智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致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加强意志锻炼和品格培养是极有必要的。思政工作者为了帮助学生增强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克服偏激情绪,极有必要加大心理咨询与调查的力度,加强信息反馈渠道建设,以帮助学生把逆反心理消灭在苗头中。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四
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时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层次毕业证书。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年龄小,道德标准和思想观念处于转型时期,对于新鲜事物缺乏一定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容易产生极端心理,造成行为上的偏差。因此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基础文明和道德修养教育势在必行,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年龄较小,思想不成熟,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年龄大多在15岁左右,其生理和心理处于快速成长的变化时期,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他们在社会、网络、媒体、外来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在思想状况、行为意识、道德和法制观念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和变化,这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性情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偏执、叛逆,行为易冲动,争强好胜,做事不考虑后果,极易出现极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独生子女多,自我约束力差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溺爱下成长起来,很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同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任性撒野、纪律松散、法律意识淡薄,并且反复性较大,自控能力差。
(三)学习基础薄弱,不思进取五年制高职学生是初中起点,底子薄,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入学时成绩偏低,英语、数学等个别科目的学习基础几乎为零,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不会不爱,不爱不学”,进而产生厌学心理,甚至荒废学业。
(四)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稳定的心理导向,学习不努力,怕困难,没有将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缺乏上进的动力。
(一)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的熏陶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以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而在少儿时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会影响其子女的一生。因此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1.家长忽视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有些家长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还有一些家长由于生活所迫长期在外打工,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对子女的教育从小就成了“空白”,使孩子遇到生活和成长中的问题无处倾诉,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冷淡。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很难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易形成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习惯。
2.家长的过分溺爱滋长了子女的坏习性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父辈臂膀的佑护下,犯点错误,有点惰性,家长往往对其迁就,不能有效地对其缺点进行纠正劝导,督促力度不够。甚至孩子张口要钱要物,父母从不过问用处,使孩子养成了放纵、浪费的坏习惯。
(二)开放性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网络传媒的影响导致一些新生事物、思想及潮流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感到好奇,不能辨别是与非、善与恶,从而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1.基础思想教育缺失目前的小学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学校大都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行为说教,致使学生不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和道德标准,以及传统文化、纪律、法制等教育。随着学生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长,缺乏教师平日里的谆谆教导,导致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有所欠缺。2.学生差异大,教育管理不同步目前高职院校并存了三年制和五年制两种学制的学生。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学生相对于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学生来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具复杂性。教师对五年制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重视好学生,忽视后进生,放松对后进生的管理,同时不能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地反馈给家长,缺少与家长的沟通,未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致使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没有及时得到纠正,最终养成不良的习惯。
(一)五年制高职生生源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强调针对性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一是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思想问题,要主动找其谈心,了解情况后,做更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集体教育体现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团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消费观、人际沟通与交往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耐心指导。其二是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随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杨,引导他们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认识自身不足,树立起自信心。同时对于违纪、懒惰、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处罚和批评教育。
(二)五年制高职生培养层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创新五年制高职生的教育和管理要结合自身特点,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坚持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巧用“三关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扎实、到位。所谓“三关”即关心、关爱、关注。
1.关心在学习、生活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待学生像朋友、兄弟姐妹一样关心和爱护。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融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五年制高职生的年龄小,学习不认真,生活自理能力差,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上督促教育,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像朋友一样关心和爱护,了解其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上。
2.关爱在情感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像父母般关爱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关爱学生情感相结合。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同他们谈心、交友,进行情感沟通,增进友谊,了解其内心世界,及时掌握其思想变化,从而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们。同时要特别重视特殊群体,即贫困生、后进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
3.关注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多给予关注,以激励为主,启发诱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强,参与性和可塑性大,对其进行教育管理,要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学生容易接受。要经常组织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潜能,将活动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把健康的思想内容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学生喜闻乐见、兴趣浓厚的活动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其文化生活,还可以锻炼其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五年制高职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要重视实践性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但同时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教师要将创新理念应用在五年制高职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一方面学校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要求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同时,广泛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加强指导。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的配合是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与家长配合,保持联系,应该建立学生的基本信息卡,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使他们从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目前五年制高职生的管理难度大,问题多,教师在对其进行基础教育、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指导的同时,应当发挥校园这个特殊教育环境的优势,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选择责任意识强、管理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扎扎实实地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校、社会及家庭更趋和谐。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五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在高职学生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高职学生的“必备品”,几乎实现了“人手一机”。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不仅限于打电话、发短信,还包括上网、玩微信、聊qq、听歌、看视频、玩游戏等。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高职学生的思想、学生和生活方式,这些改变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网页、电子书籍、在线学习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移动互联网的及时通讯工具如微信、qq、微博等,方便快捷,加强了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移动互联网的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等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消极的方面来说,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当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会开始玩手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或写课下作业时,也会利用手机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恶学习、依赖手机的习惯。有些学生上课可能忘记带课本会觉得无所谓,但是如果忘记带手机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心学习或做其他事情。有些学生在虚拟网络上朋友很多,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道如何跟舍友、同学相处,甚至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
(一)解放思想,不断拓展思政课养成教育的空间。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思政课养成教育的模式应当更加开放,思政课养成教育的空间也应当变得更广阔、更开放。建立思政课程qq群或者微信平台,将与课程有关的。
教案。
课件案例视频习题作业等内容上传到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将课程教学由课上拓展到了课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放低姿态,不断加强与高职学生的沟通。从以前的“面对面”到现在的“屏对屏”,移动互联网时代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具有地位平等性、信息隐蔽性、言论开放性等特点。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学会用现代交流工具解决问题,以qq好友、微信好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流,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平等,从而更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掌控思政课养成教育的主动权,有针对性的加以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潜移默化的引导。
(三)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更贴近时代、学生和专业的现代教学模式。在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必须勇于创新,探索现代教学模式。教师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提供课堂教学的策划、组织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移动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或视频在课上进行展示,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讨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政课养成教育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主动学习,不断加强对高职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指导。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尚不稳定,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缺乏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的高职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甄别,因而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思政课教师要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加强学习,运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丰富的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筛选和整合,然后推荐给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需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移动互联网搜索资料、查阅信息,引导高职学生养成善于利用网络资源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已经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继续发展仍将进一步加深。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借助移动互联网,在思政课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高职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潜移默化的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从而使个人品质得到升华,继而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教育环境已由过去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注重形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必须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思想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等各个方面来应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在实处。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教育要按照“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形成个性”的要求,准确定位本地或本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制度建设目标,形成既有共同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在知识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离不开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人的个性发展是创新的重要基础,正像有位学者描述的那样,“大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开放;学生家境没有象今天这样有如此大的差别;对学生们思想、心理的影响源,没有象今天这样多渠道;大学生的生活没有象今天这样五彩斑斓多种多样。”面对如此复杂的状况,更应该关注大学生的个性教育。然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与彰显个性不相和谐的音符。诸如共性有余、个性不足;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强制有余、灵活不足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上比较注重规范化的要求,但是只注重形式上的整齐划一而忽视个性的发展,则必然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也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个性教育有特殊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主导性传递与受教育者的选择性接受双向互动的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二者的统一过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是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社会价值内化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受教育者不是被动接受各种灌输,盲目的遵从既定的规范,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对现有价值体系作出独立思考、理性批判,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自主选择,把社会合理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自主性、自律式的需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做人,能更好地生活,学生不是为了体现思想政治素质而存在。然而以往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只注重教师的主导性,从而偏离了主体性原则的要求,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关注个性是教育的灵魂。教育应当实现从规范化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善于捕捉苗头,防微杜渐。从观察细节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人的思想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逐渐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无论是正确思想还是错误思想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增强思想政治上的敏感性,即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有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因此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忠于教育事业,善于研究和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其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学生实际,以学生为本,要善于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项具体活动中,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思想动态,要重视观察学生情绪。如贫困学生的生活状态所引起的各种思想问题;大学新生学习的障碍、普遍存在的考试焦虑;性格内向学生人际交拄的障碍等。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往往反映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感受、认识和态度。
第二,教师应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弹性”设计教育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锐地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适时调整教育进程和教育内容,使教育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促进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社会热点是一定时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事情和问题。热点经常反映某些社会矛盾和利益的冲突,具有敏感性和尖锐性,因而也是思想教育工作者考虑的重点问题。对热点问题不能回避,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分析,理性对待。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实践过程中把教育对象的情绪和热点作为观察和透视社会的多棱镜,从中寻找蛛丝马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尽量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手段,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科学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群体优势,对信息进行优化分析,从而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克服传统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学生参与程度较低的弊端。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而不只是照本宣科,局限于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容上,善于在生动的课堂上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并自觉的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效果。
第四,善于抓典型,正确引导。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选择好典型是运用好典型的前提和基础。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都可以用来作为教育材料。选择典型,必须坚持代表性、真实性、时代性、导向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具有代表性,要有广泛的社会性及较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能够较为深刻地揭示某一类人或某类事件的本质特征。具有真实性,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虚假,不拔高,生动具体,重在实效。具有时代性,就是要认清社会主要矛质、把握时代脉搏、富有时代气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或反映时代变化新特点,使学生学有标兵、做有样子,汲取教训,警钟长鸣以有利于推动社会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具有导向性,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优化人的素质。具有层次性,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选用相应的典型进行引导。既注意选用外地的、远的典型,又善于挖掘本地的、自己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以增强思想工作的信服力和震撼力。运用好各种典型,是充分发挥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关健。
第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环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不完全社会化走向完全社会化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将进一步丰富科学技术知识,为今后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规范,丰富法律、道德和其它方面的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反映时代特征。青年学生是时代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思想状况是社会思潮的晴雨表,必然会打上他们赖以生存的时代的烙印,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正确引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要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注重个体需要的层次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开展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等都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形式。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七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河流资源的利用力度越来越大,因而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河流的基本功能和永续利用。而水作为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更应该好好地保护,使其能长久造福我们现在和未来后代。为了切实了解水资源及周边环境的情况,我以诏安东溪水资源状况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此次调查让我更为清楚了解家乡东溪的现状和受保护情况,知道了溪流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明白了要使人们能够工作和生活下去就得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关键词:诏安东溪、水资源环境、溪流保护目录:
一、东溪水环境情况。
二、东溪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三、东溪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四、个人见解及建议。
五、总结。
河流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路径,对物质、能量的传递与输送起着重要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水资源保护也是其中一项重要要求,对河流的保护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以诏安东溪为调查对象,实地勘察了林家巷等溪流流域的情况,查阅了东溪起源、流域保护、水利建设等资料,对家乡东溪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东溪水环境情况。
诏安东溪是诏安县最大的河流,由北向南穿过县境。诏安东溪发源福建平和县大溪山,由县北入境,自西南流经赤岭村,经官陂径口至霞葛玗,汇秀篆庵下溪水为东溪干流,再经南折东,至太平镇行仔村,有金溪水汇入,继续以东南向流经西潭乡溪东、新安等地,并集长田、塘干诸溪水,至县城后分出浒溪支流,东溪干溪绕县城经澳仔头有东溪水汇入,浒溪经林家巷、洋尾,两水于下游甲川汇合经宫口湾出海。诏安东溪全长89千米,流域面积1127平方千米。中游河道最宽处有550米(在芦尾)。最窄处154米(在赤水溪);下游最窄在通济桥下50米处,仅119米;浒溪支流最宽处328米,最窄处仅107米。
自很早以前,诏安东溪作为诏安的母亲河,与诏安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傍水而居,洗涤衣物、灌溉农田等用的皆是东溪水,将东溪水作为主要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溪流水清澈,亦适鱼虾生长。河沙丰富,可用于楼房工业建设,所以沿溪流开设有一些采沙场,这也为诏安人民增加了一项收入产业。除此之外,其他需水的工业厂子也为方便就地取材而选择沿溪建厂。
二、东溪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周边地区工农业越发地迅猛发展,东溪水环境越来越遭受破坏。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4)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问题:东溪流域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也越来越多,河流由自然的连续的生态环境被切割成多个不连续的非自然的河段,水生环境破坏严重,河流生态改变剧烈,河道中的水生生物受影响严重;也影响了东溪的鱼类,阻隔了洄游通道,导致重要及特有鱼类的产卵场和溯河场消失,鱼类种类大幅度下降。
三、东溪水环境保护的措施。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明确划分其保护范围,设立标志牌。
(6)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监督和管理。
开展流域综合规划编制或编修工作,规划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检查。
四、个人见解及建议。
当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用自然资源,也要保护自然资源。这在对东溪的治理方面也是相同的。一方面,东溪水资源丰富,我们应该开发利用,以促进诏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东溪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是无止境、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合理、有计划的开发利用,遵循自然界定律,做到不破坏、不污染环境,并保护环境。而对东溪的治理保护,除了要做到时刻监测水质质量、保护河道环境、禁止过度开发利用东溪水资源等措施外,还要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加强舆论监督,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只有当人们拥有环保意识时,人们才会真正贯彻落实实施环境保护措施,这对东溪整治工作的顺利推动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不去污染破坏环境,就是最好的保护环境。
五、总结。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让我收获颇丰。使我对东溪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诏安东溪她用博大的胸怀哺育了十几万亩肥沃的良田,孕育滋养了流域几十万人民,维系着诏安人民的生活。人们用水、开发水,丰富的东溪水资源也是带动诏安经济发展繁荣的一大动力。
我也了解到东溪并不是自形成以来就一直是往利于人民的方向走的,也是存在弊端的。东溪在洪涝季节易发生水灾,少雨季易河水枯竭,所以诏安水文站、水库区需时刻监测水流情况。适时蓄水防洪、开闸放水,控制东溪流域水量,让东溪更好地为人们所用。
保护东溪,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们应该让东溪继续辉煌灿烂下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东溪更好地造福人们做贡献。
而此次调查活动,我也了解到了实践是一件很具有意义的事情,在实践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尽管有时候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具备了知识也就等于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实践也使我们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提高我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锻炼了自我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我更加认识了社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今后我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结构知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为新农村建设奋斗,为祖国的富强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参考文献:《东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亚热带水土保持》。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八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河南科技学院以有深度的党建为关键点,凝聚党的领导核心力;以思想引领为着力点,强化思政教育温度;以特色抓手为切入点,提高思政育人的效果,唱响“凝心、引领、协奏”三部曲,奏响思政育人好声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唱“凝心曲”,以深度党建奏响思政基础音。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根本的是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校党委书记周志远指出,学校以高度的使命担当抓党建、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凝聚起坚持党的领导、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忠心、信心和责任心,把党建优势转化成思政育人优势。
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切入,学校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一岗双责”,形成“一把手”抓全面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抓分管负直接责任的领导机制和工作责任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突出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优化支部设置,改进覆盖效能。建成以校党委“党员之家”为中心,基层党委、党总支“党员之家”为支点的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阵地;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试点工作,举办微型党课比赛,实施党建品牌培育工程,基层党组织成为党联系和团结师生、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依托。
细唱“引领曲”,以思想涵养奏响育人和谐音。
期末“学思·践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汇报演出中,河南科技学院学生在自导自演的《五四运动》《为共产主义奋斗着》等舞台剧中,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
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引导师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向上向善。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实施“翻转课堂、慕课教学、一课多师”等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把鲜活的理论讲透彻、讲明白,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
建立国情国史体验馆,开展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组织“弘扬长征精神、凝聚青春力量”“喜迎十九大、颂歌献给党”等爱国主义合唱比赛,开展“我为中原出彩作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唱响理想信念的青春之歌。
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校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事件,深入开展爱国主题教育;以德育论坛、道德讲堂、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善行义举榜等为载体,广泛开展宣传学习教育,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校园风尚;组织开展“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等主题教育、教风学风提升年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同唱“协奏曲”,以特色抓手奏响思政立体音。
学校以“育人”为主线,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资源、力量和平台,从队伍建设、第二课堂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系统设计,实现各项工作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切实做足做全育人文章,使立德树人更有效果。
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建设,打造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严把准入和考核,定期培训和研修,推动思政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大大增强了思政工作力量。
学校注重第二课堂建设,探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组织师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科技服务等社会实践,师生在接触群众、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体验新时代的巨大变化、感悟新思想的实践伟力。
作为课堂的延伸和立德树人的实践,除“口述科院”外,学校创新性地开设了“双湖知苑”“双湖语轩”等,开展“数学文化节”“花卉文化讲堂”“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等,提高师生素养。
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红太阳”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和微信、微博建设,主动融入师生新媒体“圈子”,运用师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亲和力。配齐并培养网络思政专职人员,提升队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思政工作的能力,推进网络思政建设,占领网络阵地。
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作为。周志远表示,学校将坚持用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更好地把师生凝聚在党的周围,全面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现新作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九
现代社会伴随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变的越来有自信也更有力量,大家相信凭借先进的科技和完善的制度可以带领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但与此同时,在工业高度发展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危机和隐患。面对即将枯竭的能源、大气环境的污染等生化危机的出现,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寻找应对这一巨大问题的方法。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几代领导人对此不懈的努力,发现了一条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发展方法,将生态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才是适合未来人类经济发展的长远道路。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科技手段的支撑,还必须不断加强人类的环保意识,将环保意识变成行动,调动广大人民积极相应参加。
大学生群体知识丰富对先进理念接收能力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和传播者,对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都有示范和渗透影响,引领社会主流思想潮流,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责任感在大学时期确立形成,因此,在高校中生态文明及环保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生态素养和生态责任,还能传授生态环境类知识和生态技能,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在高校的学习教育中不断的充实积累自己,才能承担起未来生态保护的责任,使社会逐步走向生态文明的社会。
1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思考。
1.1生态意识培养的第一环节是家庭。
家庭是所有思想意识萌芽的地方,所以家庭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态观等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应更多关注孩子的教育成长,注重养成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则应更多以身作则,为孩子打造良好的榜样效果,有意识的与孩子参与各种环保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把环保观念意识植入孩子印象当中,最终这种印象会变成意识成为行动,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在此之上还可以有效带动身边周围的人群参与到环保的行动中来,因此,家庭教育对环保事业来说是第一站,也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父母需要自身具备较好素质和较强的环保意识,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灌输孩子环保观念,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半途而废,这本身就是一种长期有效的环保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环保意识等深入的贯彻到家庭以及各人。
1.2全面提高环保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1.2.1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发展经济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意识,而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意识不是人脑的原有产物,而是后天培养得出的,因此在高校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应将生态环保意识不断融入大学生的思维中,具体措施就在高校思政课上加入关于生态环保价值的内容,宣扬生态环保意识,此外还应筹备组织各种关于生态环保类主题活动,将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和环保意识相结合,改变部分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的现状。
1.2.2生态责任教育。
生态责任主要是人们对自身对生态造成损害而需要承担的后果。高校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应确保学生对地球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重视度增强,使得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并且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主动承担责任的使命感,创造生态环保意识模范生,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生态责任方面意识,更加关注自然保护的环境。
1.2.3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指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对资源不造成伤害且不妨碍以后发开再利用,是一种有长远目标的全新发展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生态价值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全面学习,并提升自身对生态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对自身的环境破坏行为进行实时分析和调控[2],使得大学生能够塑造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多种原因构成了生态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低,直接影响了环保制约了生态发展,没有意识就不会产生行为,因此人类很少会做出自觉保护生态系统的行动。为了摆脱目前的生态问题,重建生态文明,在高校中增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显得意义非凡,在没有能力开设生态专业课的学校中,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内核容于大学的思政教育当中,在思政教育中渗透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思政教育完成的基础上也对大学生进行了生态文明教育。
2.1学校内部应积极组织协调、强调教师责任。
当前,全球生态问题严峻,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将其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内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突显出来。若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完美结合起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应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职责感,要先保证教师本人对生态文明教育有深刻的使命感,明白其中的历史意义与社会使命,在教育中仔细研习生态文明教育核心的基本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效果。当前思政教育的课本教材有四本,各个老师各司其职,在进行知识融合的期间可能会出现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点上出现重复,也还存在知识点遗漏的可能,甚至不排除一部分老师认识不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不在自己的授课范畴就没有讲解的必要,希望其他老师代为完成,针对此类问题,学校必须加强管理[3],统一进行组织协调,为思政老师重新制定教学计划,统一备课,通过对课程材料章节的合理运用加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扩大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面。思政老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多下苦功,将生态文明教育以适合的方式嵌入思政课堂,例如以国内外最新关于生态环保的动态时事可以适当交插于书本上的环保理论观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分析时事,用时事来验证理论;在知识教育同时可以将生态理念和考研要点相融合,完善合理性,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使生态意识溶于生活点滴,在大学生关注自然生态的同时内心的信念可以促使其为环境行为做出正确的导向和调节,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高环保素质的“全球公民”才是思政教师的重中之重,经过在校的长时间思政环保理论课的学习教育[4],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会有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萌芽乃至为全球的环保事业奠定了扎实的意识基础。
2.2将学生作为思政实践的主体、提高解决生态问题的实际能力。
培养大学生应在实际生活中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处理能力等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大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探索自然以外,教师还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应引导大学生在思政课的理论基础上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加深理论意义,比如学校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周边居民生态意识的培养,所在城市地区的环境现况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的问题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首先要查阅相关文献,确定所实践内容的中心思想和基本方法,然后设定时间安排人员分配,制定问卷设计和走访主题,以便于环保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根据不同方案实施不同类别细节时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该过程需详细完整收录调查资料,详尽记录实践全部步骤程序,对材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由小组讨论分析结果,得到实践报告。最后以组的形式向全班汇报实践过程和结果,教师认真点评并给予意见或建议,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系统的环保意识[7],使这种意识变成信念,最后转变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行动。树立正确合理的生态价值观,强化自身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并且提高维护自然探究自然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当代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成为生态环保的中坚力量。因此,除了明确的环保意识和社会使命感,一定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2.3将师生互动进行长效展开、将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延伸下去。
高校思政课通常采取都是大班教学,课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不够,互动也不能满足课时需求。针对此类情况,学校应启用师生互动的长效机制,鼓励教师走进学生环保团体当中在其中担任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等职务,参与到学生环保具体行动中,掌握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看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教育指导,加深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环保生态文明的意识性和时效性,老师可以适当指导大学生在学校周围的环保团体或者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内,进行有规模有组织的发展关于生态文明的宣传活动,以个人为单位点线、面连接辐射展开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用自己的行动、思想去传播生态文明的意识,通过影响其他人群将生态价值观逐步发展成正确主流价值观。具体细节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得以实践应用。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对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使人类最后走上生态文明社会正确道路。
2.4对大学生生态行为实施综合控制。
(1)政府塑造完善生态保护法制体系,使生态保护行为在大法律和制度上有据可循,这样可以从根源上遏制试图利用法律漏洞,蓄意破换环境并以此牟利的不法分子,也能使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找到行为规范的准则,而不至于迷失在自由复杂的社会漩涡中,保证能在多元化的价值综合中坚守自己在学校形成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2)加强舆论和法制宣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积极进行生态保护的宣扬,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绝对不以谋取暴利为目的破坏生态环境。让人民容于生态环境保护,都在其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从内心认同并自觉遵守其规则,全方位调动出每个人的环保积极性,使其成为环境保护的中心力量。同时让大学生也产生内在认同感,进而上升为环保生态理念,保证生态观教育长远有效的.发展,最终完成社会所赋予的绿色环保责任。
(3)发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果死板的进行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来说这种单纯的传统灌输是起不到有效作用的,应该让教育丰富起来回归生活,可适当结合各种活动,开展影视创造、新闻热点、公益活动等,将生态环保行为融于生活,作用生活,最后成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方面有效协调作用,才能塑造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面向社会培养的优秀大学生。三者缺一不可,不能仅仅以学校为主体,停留在现行教育阶段,思政教育生态价值必须长效而全面,成为全民教育的终身教育,这样中国环保才有希望,世界生态环保才能取得踏实的长足进步。
3环保观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
生态文明教育确定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传播后,对于如何对此路径进行优化就必须加以严谨的考虑,如果想要在思政教育中更好的更深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那么就必须选择好优化路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应建立在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中,感情和被认同的归属感则是大学生社团组织所能给予的,思政教育的课堂授业中产生的互动行为则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尊重,而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则体现在大学生在产学研模式下的技术创新[5]。
3.1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参与度。
通过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能让大学生更深入了解生态文明的教育意义,应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课外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制定关于参加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外鼓励计划,政府也应在政策上提供支持和保障,以发展出更多形式多样化的优秀课外活动。此外,应提高纪念馆、博物馆等包含特定文化氛围的领域对大学生开放程度,增强城市绿色生态区域的美化保护强度,提高高校同福利院等特殊机构间的帮护关系,实现思政教育的长久发展,在大学生的课时计划中加入课外活动学时,并且增设与之对应学分,充分调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环保教育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3.2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生态主题活动的质量。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社团活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高社团活动的专业性和制度性,提升社团活动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度,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化培训要以学生为主,大范围的选取一些思想道德品质优良大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方面的培训,培养出的优秀者可以分配各个活动团体中负责引导大学生成员生态意识教育,并从专业角度对社团活动进行专业指导,使社团活动开展的更顺利更有成效,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影响。
3.3塑造优秀的校园生态环境。
优秀的大学生态环境对大学生来说可以愉悦心情,对学校的归属感加深,使得大学生即使在没有外界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自觉遵守环保秩序,做到垃圾分类投放、保护环境等,可见美好的生态环境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的。所以高校中应将生态绿化环境做好,后勤人员应切实履行好职责和义务,在校园中合理的进行植树、种草、养花等,美化校园生态环境。此外还要进行人文关怀,可以在校园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设立一些标语或者口号,提高大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的认可度,让心灵得到升华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3.4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学校应与企业保持亲密合作的关系,开展广泛的联系和互动活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做到两者的优势互补。在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上企业和学校都应提供大力支持。其中包括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完善企业和学校合作的相关制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等,高校教育是大学生同企业沟通的纽带[6],高校教师应充分了解企业环保观念以及科研技术,并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成果利用企业转化出来,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习的学时要予以适时增加,思政教师在注重学生对环保意识的培养之外还要加深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5塑造生态文明教育网络平台。
为了建造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综合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对全部生态教育资源进行综合评估,提高网络生态教育的使用范围和力度,增强高校生态文明教师同大学生间的交互质量。高校教师应充分采用网络主页设计方法,提升自身的多媒体教学质量,使教师在最大程度上了解网络技术的能力;大学生也应及时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网络化,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教育短片。通过微信和微博等媒体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加入到环保队伍中,使学生关注微博、微信的同时可以与之交流互动,加深对环保观念的认识,与更多的人一起交流探讨环保方法,生态文明的教育意义等;在每个班级可以自主建立环保微信群,以轮流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能提出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相关管理人员应在微信群内提示大家关注环保记录片,督促学生写出心得建议发到微信群中让大家及时参与讨论。
微信群负责人可以通过每天在群里分享教育片的方式从其他角度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珍惜生命,要与自然、他人、社会相处融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辅导员还要和班级干部建立单独微信群,这样可以及时将班级情况和本班同学的思想情况进行汇报,同时便于布置每天的活动和学习任务。学校督察人员需要定期对网络平台实施管控,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密切关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在高校中可以横向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网络联系平台,通过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部门,建立与学生之间的纵向平台,形成多方位全角度以环保观念为主的网络平台[7]。
4结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对于丰富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都有重要意义,环保观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实践发展乃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现都有深远的社会影响。从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角度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综合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手段,改进高校思政课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基于路径选择的目标以及规范等同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团组织、产学研相结合,创建新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及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2]陆海兰,李宗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管理的影响[j].教育观察月刊,2016,5(1).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十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的观的教学。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只是理论教学为主,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教育环节,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在课堂当中产生比较严重的烦躁情绪。
(一)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教材,是在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上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都是局限于道德领域上的灌输,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是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脱离了实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中没有没有显示的依托是脱离实践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懂得学与致用,造成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不能及时对道德现象进行及时的判断,从而到学生们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因此在以往教学内容上更加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建立、健全与当代大学生实际身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成果性。
(二)专题教学不突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的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以法律修养这门课程专题教育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理念模糊,对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存在一定的难点。
(二)优化教学手段。在科技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运用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技术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建立起鲜明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掌握基本知识,让学生学活,用活的理论知识应用大众媒体中,提高学生的内容学习的信息量,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教育。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单向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能形成很好教学实践效果。改变教学手段,使学生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能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师技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人与人的交流的工作,而不是机械交流,没有感情的教育是无法让人信服的。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行解释根据学生的特点去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很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是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借鉴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果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积极的引导学生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
总之,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们应该要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关键性,在教学环节中不能一味的只强调僵硬的理论知识,应该重视学生的上课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细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思政课论文题目取篇十一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按照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将其中的汉语言艺术分为启发性、引导性、鼓励性以及批评教育性的四种类型的语言艺术。
3.1启发性的语言艺术。
启发性的语言艺术,主要是指进行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启发大学生对自身思想状况进行思考,分辨自己当前的思想状况中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从而使大学生对于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错误的思想意识有一个辨别能力。这类语言艺术能够促进大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来,从而有效的提升他们的思想修养,促进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例如在进行对学生进行“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的思政教育时,一味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教育者可以通过当前鹦哥岭的大学生对自己远大的理想信念勇敢坚持的实例来对学生进行启发,从而能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3.2引导性的语言艺术。
引导性的语言艺术,是对在思想意识上出现偏离的学生,运用较为委婉的语言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使他们自身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偏离,使其进行自我反省,从而完成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类语言艺术的运用,对于大学生的内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容易引起他们的感激心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改正,及时的纠正自身思想意识上的偏离,最终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发现学生在考试作弊这一状况出现时,如果教育者依旧使用以往的批评教育会使大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对这一思想教育产生抵触心理,最终与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发生偏离,教育者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他们急于求胜的心理,引导性的进行劝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3.3鼓励性的语言艺术。
鼓励性的语言艺术,是教育者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运用赞扬、鼓励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批评,喜欢接受赞美与鼓励。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育者适当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鼓励性语言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信心,从而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个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的一句不经意的鼓励性的话语,可能会给这位学生的一生带来重要的影响。
批评教育性的语言艺术,是在对学生所犯的错误的评价,运用批评教育性的语言,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引导其发现导致错误发生的根源,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出现。但是在运用批评教育性语言时,教育者必须要事先要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尽量防止对学生产生误会,从而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教育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包容的心态进行批评教育,以真诚的语言、宽容的心情,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进行反省。并且在运用批评教育性语言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避免戳中学生的软肋,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比如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不能用到“你家里是怎么教育你的”等等语言。
汉语言艺术的合理有效应用,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能够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目的的实现,从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对语言艺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思政教育工作也不例外,汉语言艺术的运用情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语言是教育者向学生传递思想理论的主要手段,语言艺术的有效使用能够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关注,实现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合理的运用汉语言艺术,不仅展现了教育者的学识水平,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促进思政教育工作最终目的的实现。其次,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身的反省认知,现代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叠形成,受到了多种文化观念的影响[2],这可以表现在他们对于师生关系的认同上,在现代的大多数学生眼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大家完全是可以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对于单调枯燥的语言没有任何的兴趣,更加倾向于生动、有趣的语言形式。这样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汉语言艺术的运用就显现更加重要了。最后,汉语言艺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改变大学生对于思政工作的印象和态度,从而促进思政教育工作良好形象的树立。在以往的高校思政工作中,通常都会使用讲座的形式进行,教育者在上面说教式的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就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印象,从思想上就不重视思政教育工作,而在进行思政教育时,教育者注意运用汉语言艺术,使语言更加的生动有趣,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兴趣,更能改变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态度,为思政教育工作树立了全新的形象,从而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