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名著的读后感(通用13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一
世间万物,总会有正反两面。容貌有美丑,美,让人赏心悦目;东西有好坏,好,让人得心应手;能量也有正负,负,让人情绪低落,但正,却让人斗志昂扬。
在字典中“能量”的解释是:人显示出来的活动能力。读了《正能量》这本书,我有了对能量不同的理解。通过一个个的心理实验,亲身感受,在实践中的出了‘新’知。能量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能力,在我的理解中,能量是一种态度。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压力,挫折,羁绊让我们不得不相信生活很难,他们会不定期,不定时的出现,让我们身心疲惫,喘不过气。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带着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工作中,可是一直积极努力的员工,多年来,得不到老板的器重;梦想拥有好生活的人,一直在生意上缕缕受伤;渴望一份好工作的人,一直寻寻觅觅,无所适从。可是通过这本书,我也渐渐明白,想要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要拥有――正能量!
变得快乐――积聚正能量。
即使你没有优越的嗓音,但你可以尽情的唱,让自己获得快乐;即使你没有优美的舞姿,你可以尽情的跳,让自己获得快乐;即使你没有聪慧的头脑,但你可以不停的练习,让自己获得快乐。不要在乎他人的眼神,你就要活出自我。别人嘲笑你跟他们不一样,但你可以嘲笑他们都一样。所以,尽情的微笑吧!骄傲的抬起头,快乐的做任何事,唱歌、跳舞、谈笑、学习……做一切你喜欢的事,不要在乎终点是否会是成功,只要你欣赏了沿途的美丽风景。
对抗负面情绪――获得正能量。
恐惧、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总会让我们感受到低落。其实,没有过不去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过不去是因为我们心里放不下,比如被欺骗了报复放不下,被讽刺了怨恨放不下,被批评了面子放不下。大部分人都只在乎事情本身并沉迷于事情带来的不愉快的心情。所以,我们要学会对抗负面情绪。首先,找出存在的问题再列出目标,确立目标行为,然后制定计划,最后,经过不断的自我锻炼,一定会获得正能量!其实只要把心情变一下,世界就完全不同了。笑一笑,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拥有意志力――充满正能量。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因为当兵的儿子意外受伤留下精神病后遗症。她不愿给部队增负,坚持带儿子回家。发病的儿子尿床摔碗,甚至打瞎她右眼,但她从没抱怨。“妈妈”是儿子病后说得最清晰的词,也是她37年守候的回报。她是85岁的湖北老人罗长姐,用不弃垒起母爱丰碑!这一声“妈妈”,让她37年守候。这37年的坚持,风风雨雨,这37年的意志力,是因为充满意志力。当世界都在说放弃的时候,轻轻告诉自己:再试一次!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心的脆弱;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心灵的死亡。再坚持一下,以为要失去的,可能就在来的路上,在努力的下一秒。所以,要坚持,拥有意志力。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改变自己――运用正能量。
有个感人的真实的故事。“双腿截肢了,我依然能跳舞!”这坚定的声音来自一位24岁的年妈妈,廖智。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瞬间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跳舞的双腿,她选择了坚强面对:她用残缺的肢体演绎力与美。她又对着所有人说:“我希望用我独特的生命去影响更多的生命,我相信这是上天让我活下来的目的!”尽管她的肢体是残缺的,但是她用她那独特的生命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完美的舞蹈……所以,在面临任何困难时,都要学会改变态度,改变自己,正确的运用正能量。
有时候,有些事情,你明知道做了也不会改变世界的动作,但你还会坚持去做,这股傻劲,叫做青春。正值青春时期,我们要学会自信,变得积极向上。我们需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变得亲切、自信、勇敢,时刻充满正能量。青春,需要大胆的,不屑一顾的去闯荡。积极的态度,是我们向上的动力。所以,让我们加油吧,拥有正能量,拥有那份勇敢的傻劲儿。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二
一个男孩扮演成老头儿模样,背著一个大箩筐,步履蹒跚地边走边唱:“白胡子的老爷爷,背著一个大箩筐,走一步来看一看,不知他在找什么?找什么?找什么?他说他在找‘童年’。”童年是多么美好啊,可高尔基的童年呢,真可谓“窒息的天地,苦难的童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那是一段由一个真善美的天才所讲述的残酷、悲惨的生活中的故事。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我们被父母宠著、爱著;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著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等著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人一番。而高尔基呢?与我们恰恰相反。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成就了高尔基。在如此邪恶和污秽的天地里,他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没有变,没有变得肮脏,而变得越加开阔、光明。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童年》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坚强勇敢、正直自信。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著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熟悉的《童年》又在耳边响起,童年已经逝去,步入初中的我回忆起童年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读了高尔基的《童年》后,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童年,什么叫做珍惜童年。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三
曾经,有这样一条沟,又脏又臭,蚊蝇成群;沟附近住的人过着这般生活,住在将要倒塌的房屋里,传染病在此肆虐,下雨天,臭水携着大尾巴蛆和一些尸体冲进屋中。
人们过得生不如死,却也无可奈何。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共产党没有先修达官贵人们的住处,而是先挖这条臭水沟,男女老少一心向党,轮番上阵,终于疏通了新沟,堵上了旧沟。
从此,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无可比拟的改善,日子蒸蒸日上。
不错,这正是老舍的著名话剧作品《龙须沟》,它生动再现了中国解放前的黑暗生活以及解放后的幸福生活,令人惊叹、欣喜。
现在的生活更是让人舒心,衣食住行全都不用担心。
许多低保户都得到了党和zf的关心和帮助,一些党员主动为他们送米面,捐钱财。
中华大地沐浴着共产党神圣的光辉,在党的阳光下正一天天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富足,更加强盛。
我很同情那个极为不幸,失足淹死在龙须沟里的小女孩——小妞,她若是有幸能看到当今国泰民安的状况,一定会感慨万千。
激动不已,这些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创造,现在的孩子恰是生活在好时代;每天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接受着免费的教育,在宽敞平整的操场上愉快地玩耍。
我们的住处也在改变,由漏雨的茅草屋,到灰砖的瓦房,再到混凝土的小平房,直至我们现在住的高楼大厦。
这些情景一定会使解放前的人们羡慕不已——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到了这个新时代,竟然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时代在变迁,物质生活也在逐步改变,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改变。
但是,党徽依旧闪耀,党旗仍然鲜艳,党员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奉献。
不变的只有我们的共产党!
父辈人拥戴起的共产党,用烈士的躯干为我们铺垫了一条平坦的大路,他指引我们走向幸福、成功,而我们只需要怀揣着一颗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心,在党的阳光下健康地长。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四
前天,我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书中虚构了四个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正如书中所说,它们分别代表我们的不同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它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四个角色在迷宫里寻找奶酪的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动策略,对我们每个用心思考的人都有借鉴意义。
小老鼠嗅嗅能够及时嗅出变化的气息,小老鼠匆匆能够迅速开始行动,小矮人哼哼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虽然这样做会使事情变得更糟,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小矮人唧唧,当他认识到变化可以使事情变得更好时,他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
看完《谁动了我的奶酪》,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嗅嗅”对信息的感知力,“匆匆”对行动的执行力,“唧唧”对新变化的适应力,千万不能学“哼哼”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中国有句古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应当培养、锻炼自己的感知能力,感知人间冷暖,感知社会变迁,感知星转物移,千万不能做经典故事“水煮青蛙”中的主人公青蛙,等水烧开了,再有感知就晚了。感知变化就应该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及适应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不要整日陷入“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得太快!”感慨中。
战胜内心的惰性,用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变化,我们每个人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新的奶酪”——那些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些能真正让你乐在其中的东西!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五
导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且不论它在佛,道,儒,三方面的高深造诣;不论它于诗词歌赋文学界的巨大贡献;不论它于刻画人物细致准确的描写和仿若一气呵成的衔接;不论它描绘的美食,建筑,华衣等,就且只从它作为一部叙事类小说的成功点着手,再渐渐展开——它塑造了一个近乎真实的社会残片。
众所周知,写一部小说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抛却文化方面不谈,单单情节人物便足够使人苦恼。如果要认真写一部小说,那每一个人物——他的背景,他的性格,他的举动,他的造型,他的结局,皆是要细细设计的。环环相扣,不可有误,方才真实。即便是一个小小的人物,也要仔细思量,不然会影响剧情的连贯性,从而,如同“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般,毁了整部小说,使它不再完美,就像一轮缺了一块的满月,失去大部分的价值。同理,情节也是如此,万万不能有一点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地方,且不能粗制滥造,只能越细密,越周到,越好。
如此一来,那就要考虑许多了。脑中密密麻麻地织了许多张大网,横纵来去,相交相生,互相影响,不断循环,最终构成了一个残缺的世界。当然,说是残缺的世界,但若是网已构成,那么仅凭这个残缺的世界,便可窥到整个世界了,毕竟世间种.种,悲欢离合,皆有定数,循环往复,有灵根者,足可窥一斑而见全豹矣。
那么,今以之前一段论述为基础去观《红楼梦》,便可发现它在这一方面做的可谓尽善尽美。尽管曹雪芹可得经历之便,不用凭空构想,但仅以记忆残片织补出完整的事件,且无不对之处,便已是十分厉害了。
可是万物竟没有个完美皆好的,所谓“人生有得必有失”,虽然这并不是《红楼梦》本身的问题,也并不拉低它的水准——相反,这反而体现出了它的高水准——但不能不说我读《红楼梦》,还是隐隐感到了一丝遗憾,这是对人类的遗憾,与书的好坏无关,无非是顾得上这头,顾不上那头罢了——那便是一时,只得见一人,既是每一段时间,只能从一个人的角度看问题,看见一个人的生活具细种.种,其他的,只能在这段时间后,看见结果。
一恨“独我”:
何为“独我”?独我便是只可见自己的一生。
想必有人要说了,这话说得可笑。人们怎么可能看不到别人,一生只见自己呢?毕竟人生在世,一定会和其他人有接触啊!
对此,我只能说:此见非彼见,并不是看见了便是见了。
人们思考,不断揣测,一秒内大脑闪过无数想法,激烈碰撞,相辅相成——自己的检讨和总结,别人行为的用意,事情发展的可能性……我一向喜欢思量这些。
所以,我也曾经不懂事地觉得自己很厉害——老师上课讲的那些貌似高深的前面缀着“你们知道吗?”或“你们有没有想过……”的道理,我已经知道了许久了,之前没事干的时候想的都是这些东西啊!(老师别杀我……)。
可是看了《红楼梦》——它庞大的信息量,涵括了人物每一刻的变化,所有的变化,无一疏漏,却不得见所有人的想法,只见结果——我才发现,我们于这世界,无非也就是个“《世界》”读者罢了。
王夫人突然的雷厉风行,薛宝钗突然的离去,迎春突然的出嫁,晴雯突然的逝去……怎么一下子就这样了呢?似乎是没有征兆的啊!
这就是我们,经常只看到结果的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看不到,感不到别人同自己一般多元,丰富,复杂,善变,细腻的世界;忽视了别人同自己一般精彩智慧独特全面的考虑;习惯性地以自己为中心揣测别人,自以为已看见别人的一切,其实也仅仅是看到结果罢了。
这样的我们,亲身体验着世界,又和读者有什么区别?反正都只能见到结果,都只能以一个人的视角看世界。
那真实和虚幻又有什么区别?无非只是一生而已,无非只是用灵魂看着周围的一切而已。
真实的我们——。
无数个无眠的黑夜,反复思量抱怨,殊不敢想此刻抱怨的人也同自己一般;自以为遗世而独立,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过是不知道罢了;左右逢源,千般得意,黑暗却早已在其下潜伏。
这些都是我的恨——我不知别人的世界。
到这里,也许又有人要笑了,这哪里是恨呢?那些世人欣赏的自傲,不就是不知别人的世界吗?而且,想着别人的世界,岂不繁琐而无谓?不是说越简单越快乐吗!
不,不是无谓的,何为无谓?这时间没有无谓的事!
第二,自傲认为自己最棒的,又有几个有好结果?逝后的荣耀,哪里比得上活时的快乐?
第三,别人的世界,便是别人的经历,别人的经验,快乐其快乐,悲伤其悲伤,不说别的,阅历便多了许多!何为成熟?何为智慧?不就是知道应该知道的多嘛!
我们没有时间将所有的事都经历一遍,总有得不到的,总有遗憾。但若是知了别人的世界,便如同自己也经历了一遍般!
这不仅仅是总结经验以达到目的,或是补充自己的经历,放松自己的心情,这是知晓时间因果报应平衡的重中之重。
若是从不想别人的世界,便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世界到底有多神奇!
这世界最美妙的远不止是结果,更是种.种因缘际会,悲欢离合,这样的过程。
在我们感受不到的地方,藏着多少意想不到的美景呵……。
二恨“无他”
既已知独,那自然要好好感受别人的世界。
可惜,这却是另一恨……。
也许有人会说:“好吧,之前算你勉强有理,虽只是瞎话搪塞,但也还算入眼。那么现在你又有什么事了?哪里又恨起来了?哪来的这么多东西恨?”
不要和我说“我们分析的很对,我们明明就是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书中人物的世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所谓没有感受到别人的世界,根本就不成立!”
第一,书可以不断翻阅,就像作弊一样,回忆难道也可以这样一字不差的不断翻阅吗?
第三,我们哪里是真的分析出来了呢?他们那些最动人的细小心思,我们怎么可能猜的透?
为什么人会不一样?因为有不一样的出生,不一样的背景,不一样的成长环境,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运气。
世界是意想不到的多元,多得是人们意想不到的人和事,我们未必能理解别人的想法。
好吧,其实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当今世上,了解想法大纲,便已算了解了,但那辗转千回的柔肠,那奇异特别的思路和联想,又哪里是说得清,理得透的呢?而这些微小的转折,可爱的心思,却恰恰是最迷人,最深奥的地方。
人们难道不想知道住在大观园的感受?听起来是那么的精致,享受而舒适。竹林清香幽静,百花争奇斗艳,衣物奢华精美,食物精心美味(想想那茄子吧!),真的不想走进那些人的内心世界好好感受一下?人们难道不想知道掌管一个家族的感受?在还有绝对服从的奴仆和奴隶的时代,听起来是那么的强大,智慧,真的不想感受一下那些人内心的得意和运筹帷幄的感觉?人们难道不想知道那些只出现了几次的人,他们在这中间都干了什么?都是怎么活的?在和当今人们一般不断长大的设定下,在这段时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想想吧!现在我们自认为多姿多彩的生活,他们也经历着。虽然书里却什么都没有提到,但小人物也有丰富的生活,和我们一样的思想,听着就觉得“不可思议”!
依次类推,那我们身边的人呢?
有着不同经历的我们,真的能够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吗?
所谓体会,不过是在脑海中提出自己经历过的情感,安在具体的事物上而已,若是一片空白,则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再也没有了大观园,再也没有了凤姐,再也没有了宝玉……。
三恨“无我”
(说了这么多,普通人被绕晕了?但愿没有。请原谅我有些跳跃的思维,使我来不及记下,若是两句或两端中有断层,请按着我的思路自行织补,或认真再看,总不会相差太远。)。
我只能说,抱歉地告诉你,你犯了第三恨——无我。
若是有我的人,又怎么会在读文章的时候只寻找作者的观点呢?读文章无非是要读对自己有用的部分罢了。作者的观点未必有用,毕竟每个人人生观不同啊。
好了,那么按照之前的思路,独我后无他,那么在无他方面有所收获了呢?那就“无我”了。
所以说,三恨“无我”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六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狐妖描述了阿龙纳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达卡王子,然后跟着他的游艇经过海底,看到海底里面的各种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时也遇到海底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假期里,抽时间拜读了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先生所著的《海底两万里》这本名著,感慨万千。
凡尔纳先生一生写了六七十部科幻小说,成了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科幻小说家。而《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零年,是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中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在想:这无非是一本科幻小说,随便翻翻吧。可是在翻的时候,却深深地被它的内容所吸引。
这部小说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
最令我佩服的是凡尔纳先生的想象力。一八七零年小说出版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可是他成功的塑造出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制造出了真实的潜水艇,这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书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地理和地质学的知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告诫了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七
优秀作文推荐:“这个?世界?”的时间,是1975年以后,主要是1978年,中国进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新时代以后;“这个?世界?”的空间,是渭河流域。
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一卷,作者就写道:“他(孙少平)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
《平凡的世界》弥漫着苦难意识。小说告诉我们:苦难,作为人对现实非自觉承受,并不单指物质生存境况的艰窘与酸辛,更意味着人在困苦的境遇中对人生的特有的心理感受,意味着现实生活对于人正当、合理愿望的嘲弄与对激|情的压抑;小说告诉我们:苦难的遭遇能磨砺坚强的意志,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炼狱,方能读懂人生,走向成熟;小说告诉我们:苦难导致人生的缺陷与失衡,进而产生追求超越与平衡的反差与张力;小说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对自身苦难的严峻正视、深刻思考、透彻理解、不懈抗争。
近二十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年轻的一代读者如何理解与认知省委领导的女儿田晓霞与煤矿工人孙少平之间的爱情。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而今已然完全没有了此类爱情发生与成长的土壤。抑或说,作家连想像的欲|望都不再有。
《平凡的世界》之后,也很少再能看到关于煤矿工人的生活境况的小说。他们在一度的笑语喧哗之后重又归入黑暗、潮湿的地下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老病死变得那么寂寂无声。偶尔在报纸、网络媒体上看到他们,也只是与死亡名单、煤矿事故相连。想来,这个时代的煤矿工人孙少平们不会再有人关注并敬仰了。他喜欢谁娶哪一个都无关紧要。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用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命运也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到遥远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有是那么的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将会走向自己的终点。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同的最后归宿。热情的涛人高唱生命的恋歌,而冷静的哲学家却说:死亡是自然法则的胜利。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有多数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常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这就是我们对一个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够做的祭文。读了这些哲理性的语言,我心胸豁然开朗,所有对生活的迷惑和不解,都在这找到了答案,使我更深一层懂得了生活的真谛,过去曾经为自己不公的命运而怨天忧人,为自己不幸遭遇而伤痛,这些人生哲理让我醒悟,指点了我迷津,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体会.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我们不能因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们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战,努力的进取,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路遥在教会我们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终只会绝了自己。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均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这般地生活,终将无价值地葬入黄土。路遥在教会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路遥在教会我们不必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们叫好的漂亮事。
书籍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或者说,奇妙的不是书籍二字,而是使得书籍变得有意义、变得丰满的作品本身。
《平凡的世界》无疑是一部家族式的史诗,与当下流行的电视剧《闯东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一个家族的纠葛变迁为窗口,?望的是整个国家的变迁与沉浮。只不过,看完平凡的世界后,心境却与闯关东完全不同,前者给人的是一种宁静,而后者给人的以一种激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八
一路阅读,一路起舞。从选择做一名舞者起,就注定遇到各种挫折苦痛,但有书卷中的哲理相伴,这路上就有了光明盏盏,给了我砥砺前行的勇气。
从幼年时第一次看到镁光灯下的舞蹈艺术家的绰约身姿起,我就深深被舞蹈的魅力吸引了,目不转睛地注意着美丽舞者的身段和动作,他们的每一个表情都舍不得放过。他们是那么耀眼,无怪乎台下的观众都为他们鼓掌加油。当一曲终了,那位舞者抱着花束向台下微笑致意时,我的心中悄然埋下了做一个舞者的种子。
求着妈妈给我报名了舞蹈兴趣班,充满憧憬地来到了舞蹈教室。明亮宽敞的木地板,三面的落地镜和把杆,这一切新鲜的场景使我心中更加激动。只可惜,这舞蹈之路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光鲜夺目的,渐渐我懂得,在每一次的演出背后,都需要付出多年的基本功练习。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大,基本功要求更加严格。有的时候我会一边揉着酸肿的腿问自己,自己是否是这块料子呢?并没有出众的身材优势,领悟力和柔韧性也没有多么突出。最令我害怕的是考级,连续十多段不同音乐的舞蹈的展示是对我记忆力和体力的巨大考验。有的时候我甚至想要放弃。每当不能沉下心练习舞蹈的时候我会选择阅读来转移一下注意力。打开我最喜欢的那本《繁星春水》,冰心奶奶的文字总能给我注入新的力量。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我定下神来,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压腿,下腰,单手翻,倒立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每天训练结束后我都觉得迈不开腿走不动路,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努力。我坚信着这是作为一个舞者的必经之路,我也终将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来。
“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
冬天的太阳出来得格外晚,别人家的孩子还贪恋着被窝的温暖,我就已经在去练功房的路上了。等公交的时候,也不忘记读一两首冰心的诗。她的诗那么美,又具有力量,让自己可以心甘情愿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早起坚持晨练,因为老师说过身体素质对舞蹈很重要。况且我的旋转还不够稳,只能比别人多花时间在舞蹈房里。人潮散去后,舞蹈房格外冷清,但是这寂静恰好使我能够安心练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不为外物扰动。
“最沉默的一刹那顷,是提笔之后,下笔之前。”
在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中,考级终于到来了。周围的人群很嘈杂,大家吵闹着互相问着练习的情况和情绪,唯有我安静地听着他们的小情绪,却没有什么想说的,深呼吸一口进行了抽签和准备活动。向老师深深鞠躬后身体就位,音乐响起,身体习惯性地开始了舞动,每一个动作都努力把平时的训练发挥到极致,每一个姿势都到位并延伸,连表情我都注意到配合音乐的氛围。音乐不知何时停下,我从没有如此酣畅淋漓地起舞过,在掌声中,我的考级结束了。说是一次考试,更像是一次表演,一场释放,让我把一段时间以来积压的情绪和含税都爆发出来。
“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最后我知道了我的成绩是优秀,但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我得学会心平气和地看待已经取得的成绩,而不是把他们挂在嘴边,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下一个阶段的挑战。我已经学会了从书中汲取我前行的力量,也懂得了人要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断拼搏才能谱写自己的篇章。连夜雨声后,方能见明花。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九
推荐:今天,我读完了《西游记》这本书,我很喜欢它,它给了我无限的乐趣。
说到这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他英勇顽强,作战勇猛,顽皮可爱,爱憎分明;尤其在“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中,当白骨精第三次变成了一个老公公时,当唐僧猛念紧箍咒时,他忍着剧痛,为唐僧打死白骨精,更体现了他对师傅无限的爱。
当然,说到孙悟空,不得不提起他的兄弟―猪八戒。他虽然有些好色,贪吃贪财,却又无时无刻,不停地照顾师傅,当孙悟空身体不舒服时,他就细心地关照师兄。
师徒四人中,最朴实,最善良,最勤劳的,就谁是沙僧了,他当两个师兄身体不好时,照顾得也可以算是无微不至。当然,他也是师傅的徒弟(其实三个徒弟都是不错的!
那么,说起唐僧这个人,他虽然有些固执,好坏不分,但他一心一意取经,不贪财,不贪色,善良体贴。
给我感触最深的故事,就要数“乌鸡国辨妖”了,尤其是后半部分,孙悟空忍痛辨出妖精―当唐僧念过紧箍咒后,他已头痛不堪,但依然忍着疼痛,帮助两位师弟除妖。
“大战红孩儿”是我最喜欢的故事,当红孩儿用三昧真火把孙悟空烧得痛苦难堪时,又被龙王的凉雨水激了一下,激得他腰酸背痛,腿软筋麻,但他在被师弟救回时,仍是想着师傅,丝毫没有顾虑到自己的身体。
《西游记》是一部很好的书,推荐大家去看,看我国古典名著,传扬优秀文化!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十
在多数人眼中绝对的反面角色―――三体竟然发回的第一个消息是让地球人不要回复,保护自己。这说明三体亦有善,他善待了在他们文明眼中如同蝼蚁一般的我们。何为善,《国语・晋语》曰:善,德之建也。也就是说善,是建立德行的基础。世间有善则世间和谐。
在《三体》中我体悟到了两种善,过程论的善和结果论的善。我以为罗辑是结果论的善。他用黑暗森林法则来和三体文明进行对赌协议,以此保护了人类文明使其得以延续。无论是作为面壁人还是执剑人,罗辑在很多过程中的行为难以称之为善行,他通过自残来威胁三体,为了自己私利而营建住所,但是他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一个拯救人类文明的大善。程心的善是过程论的善。这如文中所述的那样她如同一位圣母,做的每一个决定和事情都从大爱的角度来判断,即使这些决定将带来灾难也不忍心自毁同类。有些人认为程心不是善,她害了人类,但是我以为在过程论上,她是善的。其实在文中背景下,无论什么情形下,地球文明必然毁灭而三体文明没有地球也无法生存,因此她的选择不仅是寻求那微乎其微的共赢局面也是对三体文明的一种善行。所谓以德报怨不过如此。善,德之建也。为善不同,同归于美。过程论的善和结果论的善共同组成了我们的美好社会。因为有过程论的善,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法律的公正;因为有结果论的善,我们的社会得以平衡,正义得以伸张。
然而,伪善不是善。作者对维德包装成为一个坚毅的人,但是当我们拨开这层包装便可以看到一个伪善者。他所做的事是善吗?不是。他故意隐瞒云天明送程心星星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伟大救赎,而是为了让云天明更决心奉献自己,让程心为自己服务。他违背法律私自研制曲率飞行器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类逃离,而是为了还他自己的人情。作者包装的越高尚,越凸显维德人的伪善本性。“伪善”比“无善”更可怕,无善无为,但是伪善却损人。感恩节赦免火鸡是善吗?是,又好像不是。美国人平均每年在感恩节期间要吃掉4600多万只火鸡。赦免两只火鸡展示了美国的善,可是不难发现,由此带来的文化符号为了这两只火鸡会有更多的火鸡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汉徐干《中论・考伪》:“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
为善者是孤独的。在文中,罗辑是孤独的,程心是孤独的;在动漫中,蜘蛛侠是孤独的,全民超人汉考克是孤独的;在现实中,扶老奶奶的小伙子是孤独的,曼德拉也是孤独的。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孤独的后果是整个大环境的消极态度。人人都希望世界上有英雄但是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英雄。在大难当前人们祈求英雄出世,希望上帝或者佛能够相救,但是等到苦难度过之后又有几人还会想起当初呼唤了万遍的上帝,又有几人还会继续诚心烧香拜佛。人们的世界观只存在有用和无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我以为,其中无用是指无功利之用,这样的世界观使得为善者得不到任何对等的回报,失去了为善土壤的社会人人都不愿意行善,导致我们常说的“人们一边抱怨社会无情,一边‘独善其身’”。因此,为善者是孤独的。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这句歌词体现的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渴望。美好的世界需要有为善者,而为善需要有为善者的土壤。我以为提供为善土壤的境界有三:敢于为善;善有所得;乐于为善。敢于为善就要求社会坚决维护为善者的权益,通过公正的公检法体系保障为善者的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敢于为善。善有所得就是要给与为善者合适的补偿,从而降低为善的成本。社会向大家宣扬为善,颁发荣誉就是促进人们乐于为善,就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大家积极的为善。为善不同,同归于美。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一
阅读了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的《心灵鸡汤》,我萦绕在脑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字就是“爱”。书中300多个故事把博大深沉的爱,充满激情的生活诠释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会更有信心地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以你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你以慰藉。我深信,这书会深深地影响读者的生活,只因它藏着理解、智慧、信心、鼓励、希望,还有爱。
高尔基说过,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而生活却是贯穿人们生活的一条线,我们庸庸碌碌一辈子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日子好过些,生活能多一点快乐吗?左拉有这样一句话,“爱是不会老的,他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爱的力量》《学习爱你自己》《教养之道》《学与教》《让梦想成真》《克服障碍》《处世的'智慧》《给为人父母》《死亡与濒死》《态度的问题》《活在你的梦中》《从逆境中奋起》,在每一卷中各式各样的小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书中用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个流浪老妇人在寒冷的夜晚拒绝了好心人想给食物的帮助,并请求把帮助留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感人吧,在这感人的故事里插入了戴尔·卡耐基的话,“人人都渴望得到幸福,但是追求幸福之路却只有一条。简单地说,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情。幸福与不幸福,并不是由个人财产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职业的贵贱决定”。爱,是伟大、无价的。爱,是不能随便、胡乱的放在不应该放的地方。从老妇人的角度,我能体会到她的自强不息与宽厚博大的爱,也觉得我们的爱不能滥施与,应该先给真正最有需要的人,绝对不能把它放在坏人身上。所以,我对好心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认同感,但对老妇则是无比的尊敬,让我想到汪国真先生《爱的诗歌》:爱从上帝而来,爱本来就是上帝……爱是永不止息,爱是心存圣洁……试问这样的爱又怎会是垂死世界的泥土和白垩呢?相信菲利普的话、相信你自己,你眼神里,心灵的太阳光辉灿烂。
有人说,星星不怕看起来像萤火。同样地,爱也不怕看起来显得微小。无论爱的分量是多还是少,它撞击在人的心中都会产生出巨大的光与石、火与花、味与情。我深信,爱是这天地间永恒的主旋律。为这一主旋律,我们加油。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二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狐妖描述了阿龙纳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达卡王子,然后跟着他的游艇经过海底,看到海底里面的各种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时也遇到海底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我被主人公在大海里的种种奇遇深深地吸引了,它让我对神奇的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国生物学家阿伦纳斯受邀参加追捕“独角鲸”,不幸落水,掉在了“独角鲸”的背上,发现这是一艘潜水艇――鹦鹉螺号,于是他带着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内德・兰德随着尼摩船长开始了九个月的海底旅行……想要明白这本书里别的故事,就请你自我来看这本书吧。
它的资料一波三折,跌宕起伏,随时会给你以紧张感,让你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松弛。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科幻小说,可是书里的知识让我觉得它更是一部科普小说。我想把它推荐给还没来得及读它的人们,因为它太值得一读了,你会从书中学到很多海洋知识的。
高中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三
为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工作之余,也和孩子一起捧起经典名著,一起认认真真的看起书来。通过这次的亲子读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们自身的素质有所提高,还让我和孩子贴得更近,彼此间没有隔阂,我们象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作为一位母亲,此时的我更多的是惭愧和内疚,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我们家邓琬淳喜爱阅读,感觉孩子平时爱看书就满足于现状,再加上自己平时工作和家里琐事烦多,很少和孩子一起阅读。但通过这次亲子阅读活动我才知道,原来陪孩子看书、阅读、讲故事是这般生动、有趣。
我们一起看《昆虫记》不仅让我们熟悉了昆虫的生活环境、昆虫的家、昆虫的食物;还让我了解了昆虫们的生活习性、本能、计谋手段等。法布尔用浅显易懂的故事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奇特、有趣的昆虫世界,从这本书中我们知道了蜣螂是怎样滚粪球,是草原上的“清洁工”;被管虫用极微小的圆球为宝宝制作美丽的衣服,是昆虫界“聪明的裁缝”;蝉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自从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后,女儿就对昆虫,小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仔细观察,有了探索的精神。我们还阅读了《海底两万里》,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此书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记得以前带孩子到海南旅行,让她了解大海,投入大海的怀抱,我以为就够了,通过读这本书我才感觉我们还差得远呢。我们还诵读了《惜时》、《长歌行》、《劝学》、《咏兰花》、《师恩》、《忆父》《忆母》等经典诗词,让孩子理解了时间的珍贵,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道理,该怎样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让我们再次经历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洗礼。
所以我们要多抽时间来陪孩子阅读,每天都坚持陪孩子读书,读经典名著更好!因为在经典名著的世界里,它打破时空限制,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范围,把孩子们引入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文化的宝库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经典名著犹如浩瀚大海,将带你在浩瀚的大海里自由的翱翔!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孩子也变了——孩子的思考力,想像力,审美力,创造力一一被开发出来了。
书是我们人类的高级营养品,书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各种不同的知识,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净化。让孩子多读书,多读好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体会读书的乐趣,和孩子一同读书,一同学习,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