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实用13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一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不幸与烦恼,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决定我们自身的烦恼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或者过去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打个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种不幸,会把这些都归结于自己出生在某种国家、某个时代、某个家庭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问题并不仅仅于此。因为问题不在于过去或者外部环境,而在于现在,在于你面对这些生活方式接下来自己所采取的行动。你可以选择继续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潜意识里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现状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条件或规则,意味着旧的问题或烦恼未必解决,新的问题或挑战的不断产生让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人们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比较容易的那条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变又害怕改变的死循环中,周而复始,烦恼不断。
阿德勒指出:这种矛盾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勇气,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选择了后者。归根结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会自卑,是我们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因此讨厌或者不喜欢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样说不定就可以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我们会孤独,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体会到人的孤独,如果一开始全宇宙就你一个人,孤独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会骄傲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是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习,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所以面对孩子不学习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己决定就行,并且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如果你不想被人讨厌,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显然,这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我们都想不被讨厌,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讨厌”是我自己的课题,我有权利自己选择;“别人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办法左右。即使有人讨厌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二
20xx年的第一天,我有幸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本勇气心理学,探讨自我的枷锁和解放。我们常常会迷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加幸福?读完后有种醐醍灌顶的感觉。
读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书,我们会认为一切不幸的源头来自于原生家庭,不幸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使我们失去了追求幸福的能力。但这本书告诉我们,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因为再怎么找原因,也无法改变一个人,而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你的人生应该取决于当下,而非过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追求优越性是人的天性,但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看待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所谓的自由,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健全的自卑感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做好人生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和爱的课题。
人生的课题,行为目标:
1、自立:我有能力、有价值,就有勇气。
2、与社会和谐共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找到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着伙伴,并从中感到“自己的位置”。意识上的平等,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把自己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表扬或批评,是有能力者对无能力者的评价。把所有人际关系看着“横向关系”,不是“纵向关系”。获得幸福的勇气是鼓励,不是批评或表扬。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才能不惧背叛的做到“他者信赖”;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做到“他者贡献”。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人生的意义,由你决定。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三
这几天读《被讨厌的勇气》,得以获知阿德勒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深以为然。
以下是我当前的理解,它并不是百分之百等同于阿德勒心理学。
对任何人物、事件,除因果论调之外,要以目的的眼光加以看待。
比如你想表白某个异性但却一直没有行动。常规的解释可能是因为你害羞,所以没有勇气表白。
那么如果从目的论来看呢?
你对异性表白是想与对方在一起,成为男女关系。而你还没有行动的原因是因为你害怕表白之后不能达成此目的,即被拒绝。所以为了避免被拒绝,你选择不去表白,而害羞则成为了不去表白的说辞。
当面对事件之时,要学会课题分离,关注并完成自己的课题。不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他人,进行干扰。
比如你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背叛了一段感情,既然你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就要对此负责。这是你的课题。
而你的另一半是否会选择原谅你,则是对方的课题。
你可能一哭二闹三上吊,争财产抢子女,但对方是否仍会选择与你在一起,都是他的课题。
如果他原谅了你,那么这其实是他内心的真实目的。可能由于各种原因。
并非是因为你采取了某种行动。毕竟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这部分也正对应了目的论。
每个人都有群体需求,都可以是某个组织中的一员。行为做事的出发点,是为身处的组织做出贡献。
这个时候你的行为不是为了满足某个人的期待或要求。
工作中的团队,是最恰当的例子。
共同体是一种需要慢慢体悟的感觉。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四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五
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怀疑自己,但你永远可以重读这本书找回自己。
一切都在于自己的心态的改变,及转变。
part1。
你之所以抑郁不开心,是因为没有脱离过去的自己。
即:如果青年鼓起勇气迈出家门,那他就不会再被“我会被欺负”这个自我意识所羁绊。
所以“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而我们自己赋予了它什么样的意义,则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选择跨过也就可以摆脱了过去对我们的影响,而一味关注过去只会一直给自己找理由,便会陷入:“与其陷入窘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与任何人有关联的逃避恶圈。”
part2。
做好人生的课题分离,建立横向关系,你就可脱离一切烦恼。
工作课题。
无形之中也在呼应: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决定了能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
交友课题。
爱的课题。
恋爱关系和与家人关系。
亲子关系。
小结。
part3。
自我接纳才能摆脱自卑感,才能开启幸福。
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怕不被认同,怕被排挤,不够优秀,所以产生自卑感。我们首要做的是先自我接纳,其实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是基于对无法实现目标或理想,就会越自卑,志向越远大就会越产生我还不熟练不熟悉,所以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学会逆向思考及利用,把它转化为动力然后去实现。
part4。
人生的终极目标:活在当下。
人生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的,所以永远是过程大于结果。
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就是组成整个人生与个人性格的碎片,一些暂时获得的成就也是碎片,不要把现在贬低成是实现未来的工具,因为你唯一能拥有的就是此刻,你想要成功也是要倚靠此时此刻,你会发现当实现了梦想后,生活其实还是原来那般!
最后,没有比你现在更年轻的时候了。
所以,让我们好好去享受任何事情的过程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六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是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阿德勒原来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拥趸,后面理念不合开创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派。
这本书从“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这个论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通过辩论介绍了阿德勒的基本心理学理念。比较有趣也比较有代入感。
针对“什么是幸福”这个永久的哲学追问,本书在提出独到见解的同时还给出了“如何获得幸福”的具体对策。阿德勒思想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并给出了“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大良方。
阿德勒断言“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心理上的烦恼?),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另外,弗洛伊德是原因论,这也是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疗方法,找到心理治疗的原因,比如原生家庭,幼时留下的心理阴影,好像找到原因心理治疗就成功了一半。而阿德勒是目的论,认为心理问题是为了达到个人某种更深层次的目的而有意无意出现的,认为人要接纳自己,之后拿出勇气正视自己,专注当下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让眼前的世界回到简单状态,让自己回到幸福状态。
不能说孰好孰坏,个人认为,原因论和目的论都是需要的,原因论利于自我了解,目的论利于自我突破,可以作为心理问题疗愈不同阶段的处方。阿德勒的处方更猛更残忍一点,让人在烈日下暴晒无所遁行罢了。另外推荐他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和《自卑与超越》。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七
去年九月份偶然遇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终于读完了。如果说一本书能够影响一个人,那《被讨厌的勇气》于我的意义应该就是如此。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低谷期,对自己失去信心、不想说话、不愿社交、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只想逃离外部世界。幸而读到这本书,让我逐渐打开自己,重新获得拥抱世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阐述阿德勒心理学的哲学课,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和哲学竟然还存在联系,属实有点震惊了。在本书中,阿德勒强调: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和自己、家人、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属于人际关系。努力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的色彩会更加丰富多样。
“现在的人生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确实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我似乎一直秉持的观点是:我现在还小,我的人生还没走入正轨。我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攀爬到山顶。殊不知,通往山顶的沿途风景,才是我真正经历和拥有的。假如无法攀顶,那我的人生就没有开始过吗,沿途的风光又算什么?摆正自己的态度,立足当下,珍惜眼前,活出风采,足矣!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我开始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总感觉有股阴影笼罩在头上挥之不去。直到拿起这本书,我才逐渐意识到,我缺少的只是正视自己的勇气。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普通,认真生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一种幸福。
感谢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重拾拥抱生活的勇气。天气渐暖,春暖花开,打开房门出去走一走吧,沐浴一下阳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八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九
今日读了一本很薄的书,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翻开书就看到这句话: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一句话。那么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你,就一定能获得幸福吗?你存在的价值、你的幸福还是无法用金钱买到。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阿德勒是这么认为的。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工作以及爱。这些就是烦恼的来源。那么,有解吗?不能够逃避,阿德勒说请直面“人生课题”吧。所有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不需要活在别人的人生中。但我们需要学会“课题分离”,不惧怕被任何人所讨厌,真是太需要勇气了。活在这个世界上,努力做到不被别人讨厌,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你只需要伪装自己,去妥协去放弃就可以了但是明知道会被人讨厌,还要坚持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是很难的。直面自己的内心,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绝不去编造谎言。
这样的生活,估计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阿德勒却告诉我们:必须要有实践这种人生的勇气!这也是让人获得幸福的勇气呀。
因为我们有这种力量,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而你需要的是“勇气”。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是“勇气心理学”。
勇气的作文素材。
有关勇气的高考写作素材。
如何让你的简历被搜索。
浅谈被话语的特征与成因。
手机被收的检讨书。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被各种朋友疯狂安利但迟迟没有去阅读的一本书,终于在十一月第二周的读书打卡中,我选择去读它。
之所以让它静静地躺在我的kindle中很久也没有去宠幸,是因为总觉得书名或多或少都有着“心灵鸡汤”文章的嫌疑。当然,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时,分分钟被打脸。毋庸置疑,这是一本会扭转很多思维困局的心理学佳作。
最近也在听乐嘉的性格心理学音频节目,大致可以判断自己为大部分红色和少部分绿色性格。而这少部分绿色性格也总是被我认为是自己性格中的诟病。比如,我会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做事情前甚至会先去考虑“如果我做了什么,他人会怎么看我”。如果不小心发生了争执,我一定会率先做出让步,在争吵之前就把火焰扑灭。从而导致二十年来我几乎没有怎么和除父母外的任何人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以前我把这看作是有着“讨好型人格”的老好人,直到接触到了阿德勒心理学我才惊觉,原来我这是过于“以个人为中心”的表现。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自闭”,尽管所有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想要拥有快乐的生活,我们就需要有能交心的朋友,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那么除了做到“课题分离”外,我们也要认清“共同体感觉”,即身边的人都是在一个共同体中的伙伴,我们不存在竞争关系。唯一的竞争只存在于“我”与“更好的我”之间的角逐。
这不禁让我想起,在高一时,我就太过于在意成绩排名,而总是自己闷头学习,与此同时也厌恶着那些比我成绩优异的同学,这种畸形的心理状态,导致我当时的成绩只是稍稍提高了一丢丢,但更糟糕的是,我的心情格外抑郁。当然很幸运,由于骨子里是开朗阳光的本性,加上老爸老妈的开放式教育,再多的阴霾也让我在逐渐给自己“解绑”中消散了。高一的那段灰暗的自我封闭时光,无疑我是太局限于“高中我们班”这个很小的共同体中,如若让现在的我来回头看那段时光,甚至是当时我特别在意的期末排名,简直就像是宇宙中的一粒芝麻。
我们一生中会容身于很多共同体中,先是做到“自我接纳”,即承认缺陷并且清楚如何更完善自我,再看到把身边的人当成伙伴,做到“他者贡献”,即“能帮人处且帮人”。这样就能怀着愉悦的心情完成一次次的自我超越。
着眼当下,再度剖析自我。我会发现我缺少实干精神。就比如说,面对时间规划,我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对于最终目标的能否实现有着诸多的自我怀疑。甚至是,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对能否达到满意结果”的怀疑,而轻易地更改与放弃原计划。这种心理状态最直接的影响是,耽误了我很多时间,错过很多机遇。也让我不断丧失自信,往深里说当然就是没能畅快的活出自己。
正是如此,书中有些观点让我产生醍醐灌顶之感。哲人说“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是理解为点的连续”。我们要活在当下,不要去过多的在意结果。让此时此刻足够充实,把过程当成结果的运动。好比登山,我们要做到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的过程本身。并且在遭遇困难时,一定要“向前看”,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纠结于原因。
最后引用哲人精炼的语言来结束我的碎碎念吧。
哲人对青年说:“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一
《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经验、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太害怕被他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看到身边的人活跃幸福的姿态,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选择缩在自己的壳里,避免与人发生关联。适度的自卑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追求优越性,并非是要尽力超越他人甚至通过排挤他人来取得晋升,而是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接纳自己的不足,利用自己的长处,与"理想的自己"相比较,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
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常常见到年轻人怨天尤人,用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或者儿时的经历作为自己糟糕境遇的借口,将自己当前的窘境归咎于他人。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却根本不考虑"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自卑感源于我们的竞争或胜负意识,因为常常拿自己跟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步入那个"之类的想法,自卑情结或优越感就会随之而生。竞争或胜负意识,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当成"敌人"。而因为这种竞争关系,人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就会步入权力之争,通过发怒、责难对方,试图让对方屈服,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夫妻关系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是如此,同事之间甚至上下级关系更是如此。如果遭人辱骂或者公然挑衅,我们不妨退一步想想对方的隐藏目的是什么。"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其实是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借此让对方屈服。一旦破除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就能克服自卑情结;直面人生课题,不给自己找借口,才能摆脱人际关系烦恼的摆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首先我们要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即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而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过分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常常会扼杀我们选择的自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这些代价,那就不能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在中日韩这几个推崇赏罚式教育的国家,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这一手段,来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获得表扬和奖赏。对于年轻人来说,父母的认可和希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身边有个朋友重点大学毕业,毕业后开了家餐馆,虽然工作辛苦,但干得特别充实,每个月也能净盈利两万。但朋友的家人对他开餐馆一事特别反对,认为餐饮是低级的工作,三天两头跑去店里找他吵架。朋友最后迫于压力,把餐馆转让了出去,去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企业干起了文员,每天郁郁寡欢,觉得相当痛苦。
第四夜。
如果说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共同体感觉"就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对于幸福的人际关系,获得共同体感觉极为重要,即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这也就要求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只有直面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参与和融入共同体,思考"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人们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以为看到了些什么。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尼布尔的祈祷文》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活在当下要求我们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做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更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赋予人生以意义。
阿德勒的心理学,通过对简单案例的讨论,把读者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而且让我们意识到,真正让自己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二
最近在读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深有体会,书中讲到了“自卑”,它说:自卑都是与别人比较产生的,一切烦恼均来源于人际关系,假使这个世界只存在你一个人,便不会有任何烦恼了,处在群居性的人类社会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成长不是成王败寇,不是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不是失败了就一无是处,而是一种与世无争、将世人都视为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努力向前进的过程。
人们往往是活在过去的影子里,无法从过去的影子里走出来,认为当下的处境都是因为过去的某种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过去的事情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了的,我们无法改变事情的结果,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别人课题看成自己的课题,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课题看成别人的课题,学会课题分离,“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应该有自己的预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应该活给自己看,而不是活给别人看。得不到别人认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等同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着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课题,那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文档为doc格式。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十三
《被讨厌的勇气》是我关注的一位穿搭博主推荐的,最开始看到书名你会觉得它应该是一本心灵鸡汤,于是我只是把它加入了购物车迟迟没有付款,后来陆续看到很多人说这本书不错,于是决定入手看看。
这是一本心理学书,是日本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整理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编撰的心理学书。它是通过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来逐渐解答青年对人生的种种疑惑,从中阐释阿德勒的思想。与弗洛伊德等传统心理学的观点不同,阿德勒心理学提出“目的论”,即人们所考虑的不应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原生家庭”这个词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有听过,曾经跟朋友也一直探讨过这个问题,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究竟是不是终其一生的,前几天微博热搜也出现过类似话题“原生家庭能不能决定一生”,20多万人的投票有15万人认为能决定一生。按照阿德勒的观点,一定不是,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一定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过去的经历的确会对我们的人格形成有一定影响,但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众所周知,今年赣榆有一名城头中学的高考生姜同学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考了368分本可以选择一所更好的本一院校,但他却毅然选择了盐城师范学院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的英语专业,选择四年后回到赣榆做一名乡村教师。说实话,刚开始看到新闻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他的做法,但后来想想,他的行为似乎可以理解。他父母年迈,从小家境贫困,母亲患有精神智力障碍,父亲患有肝病,按照原因论的观点,生在这样的家庭,他应该是抱怨父母,抱怨命运不公,堕落度日,觉得自己这辈子毫无出路。尤其在这样一个拼爹的时代,可是他没有。我不能肯定他私下里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事实证明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即便在仅有的一盏不知道几十瓦暗黄的灯光下依然努力奋斗,并最终取得了368的高分。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说他喜爱英语,希望做一个乡村教师,可以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农村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说实话,我不相信他那样的家庭环境及患病的父母能带给他什么样优质的甚至正常的家庭教育,但他很棒,他虽满脸成熟,没有看上去像18岁的同龄少年,但他没有被生活打垮,他有自己的追求和选择,我相信他的未来不会差。
书中还谈到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他认为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课题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出口而是入口。
其实我觉得不太能苟同。我认可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不认可父母及老师应该将课题分离出来,放任孩子的学习。我现在任教一年级,我们班有些孩子已经展现出不爱学习,不听课这一面。接照阿德勒的课题应该分离理论,此时的父母老师都不该干涉,任由孩子自行发展,告诉他你需要我帮助的时候你告诉我,我会伸出援手。我不认为是这样,这个年纪的孩子说实话还没有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理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现。他们还没有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甚至可以说许多孩子尤其是农村娃还没有从幼儿园那种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清醒过来,还没有“我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概念,没有我要“学习”的意识,如果此时老师和父母任由他发展,不进行干涉、放任自流。孩子可能就此毁掉,难道家长、老师这时候不该及时主动参与孩子的课题,与他进行有效沟通,帮助他树立学习的意识吗?我所谓的干涉不是要打要骂,只是因为孩子还不懂甚至不清楚“学习“这一行为的重要性,作为成人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其了解。
书中还有许多现点让人读来醒醐灌,阿德勒心理学是个人的心理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把握此时此刻,获得人生之自由与幸福。(朱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