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模板12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紧紧抓住这些线索引导学生自悟自得,会提高读书效率。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
2、会写“同、工”等6个字。
3、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1、联系实际,感悟矫正不良行为。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启发想象,积累语言。
1、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2、学生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示)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习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习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
(如果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示例句拓宽学生思路——“我准备送还鸟蛋”。另外特别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1、记字形。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学生观察练习描红,看谁写的最漂亮。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互相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1、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2、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继续学习5——8自然段。
1、学习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解疑。
(2)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指导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1、用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垃圾袋)让学生表演课文,。组内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生互相评议。
练习(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1、书后“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学生重点练写“木、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反思:
《失物招领》一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参观,在吃饭时乱扔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旨在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当讲到文中的小学生都把垃圾捡回垃圾箱去时,我环顾教室,说:“我们班也有很多失物需要招领,你们瞧,很多同学的桌子底下,脚底下就有很多垃圾……”正当我要进行一番长篇大论的教育告诉学生我们班级也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己的教室,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而大家也心情舒畅。可还没等我接下去说,只见我们两位小女孩不约而同地弯腰拾起旁边的废纸,走向了垃圾篓。全班同学看见了,大家都蹲下来把地上和抽屉里的垃圾捡起来,排起了长队,纷纷把废纸扔进垃圾篓。
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惊喜,脑海中闪现出一首古诗的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们在读文中感悟到乱扔垃圾的羞愧,爱护环境卫生的可贵,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他们都愿意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微小的力量。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认识“肃、索”等9个生字,会写“招、举”等8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1、理解失物的两种不同含义。
2、通过重点词句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二(1)班的同学们去植物园欣赏美景吧!
课件出示游园图,师:一天,二年级(1)班的同学们去参观植物园,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美丽极了。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乐得像一只只鸟儿!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发生了一件事。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发生了什么事?指名答。(师适时板书“丢”)。
2、课件播放录音,师:唐老师是怎样说这番话的?指名答。板书:严肃。师评:你真会读书,找出了文中这么重要的一个词。这个词中的两个字都是生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指导学生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说的话。
(1)师:你们平时见过老师严肃的样子吗?指名说,师适时评价。
(2)谁能用严肃的语气读一读唐老师说的话。指名读,师适时评价,男生读。
师小结:拾到了有用的东西,让主人来认领,这就是“失物招领”(教师手指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同学们与唐老师的对话,做上记号。
师:唐老师说了什么?“不!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指导朗读师生的对话)。
3、师:同学们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没丢东西?
课件出示句子,四十二双眼睛……(重复出现的地方加红线)。
4、师创设情境引读这一句。做动作理解“摸索”。
5、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肯定自己没丢东西,唐老师却肯定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
6同学们到底丢了什么东西呢?指名答,师引导学生了解引号的作用。
师引导学生想像塑料袋里还可能会有吸管,包装袋,等垃圾。师指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课件红线闪动相关词语)师总结:同学们随手丢了这么多垃圾,自己却还不知道,难怪唐老师会这么严肃。(擦掉“?”)。
6、齐读第5自然段。
(三)学习第6-7自然段,感受孩子们知错就改的品格。
1、指名读6、7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指名答。
2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师:孩子们为什么脸红?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问题。
3、于是,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失物”双引号闪烁,师:这里的“失物”是指什么?
回到前文第5自然段理解。师:原来唐老师说的“失物”不是同学们遗失的东西,而是他们随手丢掉的垃圾。难怪唐老师会坚定地说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
4、男女生合作读6、7自然段。
(四)学习第8自然段,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1师范读第8自然段,板书“会心的微笑”。
2同桌互动读,再演一演。
3指名上台表演。
4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5师总结4—8自然段。
三、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回放游园图,师:孩子们主动领回了自己随手丢掉的垃圾,大自然又回复了它的美丽,在这风景优美如画的环境里,孩子们度过了一次难忘的秋游!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举”字,观察字形。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3、师范写,生练写两个。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布置作业。
快乐二选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将原因说给父母听。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
区分易混的字。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失物”是什么意思?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标出段序。
2、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认()准()先()备()队()难()失()各()五、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六、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三、指导写字。
四、评析。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区分易混的字。
生字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复习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二、读课文,感悟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学生朗读,师读旁白。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课文的三个“体现”。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于乐,创设了符合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会学,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因此,可以说,这节课又是一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1、(课件出示):认读生字词。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书上“读读比比”中词语。(1、同桌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2、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生字词,发现规律,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学生自由朗读1-4自然段。
(1、你在这几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2、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师出示例句: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准备送她一件礼物。
你还能用“专心、参观、各自”进行说话吗?请试试。学生说话练习。
(3、唐老师请同学来认领的东西指什么?看图回答。(课件显示。)
(4、小组内合作朗读。集体汇报。齐读、轮读等,重点引导读出老师严肃的语气。
2、学习5-8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同学们丢东西了吗?(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他们丢了什么东西?学生朗读6自然段,讨论理解。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请试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又怎么样?请用这种心情读课文。
(3、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导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步骤:学生读7自然段。汇报。
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学生为什么脸红?
引发想想,指导朗读。
第一种想想:如果你是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试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
第二种想想: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承认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请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
(4、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学生练习说话)。
3、朗读全文
小结: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孩子呢?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如何?以后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应该爱护身边的环境,不乱扔垃圾。)
1、出示本课生字:级、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3、说说这两个字写的是时候应注意什么?“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字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练习设计:
1、练一练:完成《语文能力培养12课》
2、找一找: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身边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1:会认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
会认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字词卡片。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指名读课题,正音。
2;提问;‘失物’是什么意思,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叫‘失物’吗?
3;简介失物与拾物的意思及区别。
4;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读书,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略。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教师相应板书。
3;检查学习情况。
三;我会写。
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生字,注意写字的姿势要规范。
2;巡视。
四;教学效果测评。
1;检查学生读字词的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点。
五;拓展性学习。
小组讨论;你在游玩的时候有与遇到过失物吗,遇到失物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本课讲述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小生活,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学,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识字教学要结合课文阅读进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学习,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
2、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标出段序。
2、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请看课件)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
认( ) 准( ) 先( ) 备( )
队( )难( ) 失( )各( )
五、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请看课件)
六、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读课文,感悟。(请看课件)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学习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1、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教学生字“级观”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出示唐老师的话:
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4、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6、小组交流汇报: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8、自由读3—8自然段。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9、分小组读3—8自然段。
2、学生交流。
检查座位下有没有“失物”。爱护环境是一种好习惯,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养成这种好习惯。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教学分析:
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课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随手扔到地上很多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了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文章题目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短文构思精巧,内容简单,但意义深刻,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所以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事)。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画上记号,多读几遍。(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有:“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让学生树立“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自己预习的,家长领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学生多渠道识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到植物园参观,他们来到植物园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读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结合课件,指导读好“很多很多”,“可专心了”。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3~7自然段。
(2)谁来试着说一说。
(3)师:你说得很好!面对眼前这一群粗心的孩子,唐老师是怎么做的?
(4)重点指导读第4自然段。师: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严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运用、表达的方法来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是什么表现呢?教师引读:四十双眼睛________。四十张小嘴________。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又_______。指导朗读,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4.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请你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像,将学生引入文中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5.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2)自由朗读,思考:他们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像他们的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请你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6.指导学习第8自然段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像,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
1.落实课后的“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教学思路:
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紧紧抓住这些线索引导学生自悟自得,会提高读书效率。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
2、会写“同、工”等6个字。
3、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实际,感悟矫正不良行为。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启发想象,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2、学生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示)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三、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习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四、朗读(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习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五、练习(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
(如果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示例句拓宽学生思路——“我准备送还鸟蛋”。另外特别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六、写字(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写字质量。)。
1、记字形。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学生观察练习描红,看谁写的最漂亮。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互相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1、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2、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继续学习5——8自然段。
二、朗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想象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解疑。
(2)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指导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表演(这种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得以升华)。
1、用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垃圾袋)让学生表演课文,。组内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生互相评议。
练习(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1、书后“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四、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学生重点练写“木、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反思:
《失物招领》一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参观,在吃饭时乱扔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旨在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当讲到文中的小学生都把垃圾捡回垃圾箱去时,我环顾教室,说:“我们班也有很多失物需要招领,你们瞧,很多同学的桌子底下,脚底下就有很多垃圾……”正当我要进行一番长篇大论的教育告诉学生我们班级也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己的教室,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而大家也心情舒畅。可还没等我接下去说,只见我们两位小女孩不约而同地弯腰拾起旁边的废纸,走向了垃圾篓。全班同学看见了,大家都蹲下来把地上和抽屉里的垃圾捡起来,排起了长队,纷纷把废纸扔进垃圾篓。
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惊喜,脑海中闪现出一首古诗的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们在读文中感悟到乱扔垃圾的羞愧,爱护环境卫生的可贵,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他们都愿意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微小的力量。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3、反馈。老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出人物、事情等。
4、连起来说说,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
三、识记生字。
1、在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组成新词的把词划下来。
2、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3、出现无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指导读准字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5、开火车认读,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生字。
四、朗读感悟。
1、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
2、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五、思考练习。
1、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
2、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摘果子,巩固字词。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得最长。
二、感情朗读。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齐读、按自然段接读、男女生对读等。)。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用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袋,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可以自由组合。
2、以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赛,师生互评。
四、指导写字。
1、读读我会写中的6个字。
2、观察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觉得该提醒大家什么。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重点指导:专第三笔是竖折折;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六、拓展延伸。
1、展示学校在开展我不丢,但我捡的讲卫生活动中的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二
由于本课生字较多,识字又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学生自学困难的字,并进行重点突破。并将识字写字的任务分散到各课时中,用多种形式去完成。写字教学时,我将学生执笔姿势和坐姿作为重点来抓,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有让学生自己提问的环节。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学会提问题,所以我善待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种种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提问,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较浓的问题意识。
教学本课时,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随便扔“失物”,在校园或公共场所有没有看到别人乱扔“失物”,要在读文感悟中让学生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在朱慧老师的评课过程中,我对有一段讲解很有感触。识字教学有梯度,尤其在低段教学中,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是可以参插着进行的。可以先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解决音的学习,而字义就可以通过分散识字的方法,放在词语或者句子中取理解。本课识字教学的特点是具有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借助汉语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自主认读,然后再集中识字,最后回到文中再次认读。在集中识字时又从字音和字形上进行分辨:字音紧扣3组音(平翘、边鼻、前后鼻韵)进行分辨,字形上鼓励学生自创方法自主识字。低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最紧要的是让学生记住字音和字形。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得牢固,多次重现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多次重复,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所以重复中必须有所变化。多层次教学就是为了实现重复中的变化,这种教学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本课教学把语言训练列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而且,用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在引导孩子感受植物园的美丽时,让学生用“很——很——”说短语,说句子,让学生在运用中感悟偏正式形容词短语重叠后的表达效果——既表示强调,又增强了生动性。在理解“失物”在课文中的意义时,把词语和标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顺带领悟引号的一种用法。“会心”一词不仅放在句中,而且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去理解,这样显得更为亲切自然。发展思维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探究唐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会心微笑的原由,设想他们的谈话,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旨,也有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
本课中存在的问题也有许多。如,当我要求学生们再读一次课文,并理解“失物”的意思。孩子们说出的答案是:“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花生壳等。”《失物招领》这一课中的“失物”其实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要让学生明白“此失物”不是“彼失物”是本课的重难点。当揭示课题时,学生回答错了,明显的是把“失物”与“食物”混淆起来了,而物品在这里并没有及时纠错,把“食物”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朗读辨析。因为揭示课题时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失物”的意思,而“失物”的真正意思与课文中的“失物”更是有所不同。
本节课自始至终朗读占的比重太大了,这应该是过分尊重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但以读为本不是只以朗读为本,更不是以“大声朗读”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还是应该姓“语”、姓“文”,课文中如“植物园很大很大,花草树木很多很多”、“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等都是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可以让学生从中读出韵味、悟出方法、模仿说话、学着写话,从而让读为理解感悟、学以致用服务。朗读是必须的,但在以后的课堂上也应该定一个不变的练习环节,让孩子们更全面、实在地面对“语文”。
《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通过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垃圾,从文中受到启发,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在课文导入时,我拿出一支学生捡到的铅笔,然后询问是谁的笔,让笔的主人把笔领回去。最后,我告诉学生,这支笔就是失物,而把笔领回去的过程就是失物招领。通过事实,让学生能更清晰的明白“失物招领”的意思。
在讲读课文时,我先提出了一些问题:课文中的“失物”是什么东西?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又是怎样被主人领回去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让这些问题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线索,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学习本篇课文。学生在自主寻找问题答案的时候也完成了对课文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学习了课文还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习惯,还有利于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和学习能力。
当我讲到文中的小学生都把垃圾捡回垃圾箱去时,我环顾教室,说:“我们班也有很多的失物要招领,你们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说到这里,我就不再讲话。同学们看看我,再看看桌子下的垃圾,接着就弯腰拾起旁边的废纸走向了垃圾篓。
看到这种情况,我很高兴,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不但学到了新的知识,也感悟到了乱扔垃圾的不对,爱护环境卫生的可贵。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他们都愿意为保护环境卫生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样做的效果要远远比单纯的说教要来的实际,效果也更明显。
《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被称为是“失物”。课始,我拿出课间学生在教室里捡到的橡皮跟铅笔问:“这是谁掉的?请你来拿回去。”随即揭题,刚才的就叫“失物招领”。我从日常的班级生活入手,不但激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了题意。
在出示课题之后,我就问学生:“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想问的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他们的呢?这些都成为了孩子们质题的内容。于是,我让孩子自己带着提出的问题,在读中自主发现、自主感悟、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孩子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
当读到“那几位同学脸红了”的时候,我让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脸红?如果你就是那其中的一个,你又会怎么做呢?下次我们去春游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在拓展延伸时,我安排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如果有,该怎么做?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从课文再回到生活,让孩子们学会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对垃圾的处理问题上,认识很粗浅。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停留在把垃圾捡到垃圾箱,不随便扔的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