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优质1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一
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我读得不多,记得在20__年吧,我在自学中山大学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中,第一次读到《受戒》一文,一口气我接连读了三遍,感觉只有两个字:纯美!
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小和尚——明海和一个和尚庙——荸荠庵的零碎琐事,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平常之极。整篇文章没有深奥的人生哲理;没有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事件;没有高大光辉的人物形象,却处处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清新隽永、悠远绵长!
和尚出家不是因为贫穷、走投无路才遁入空门,当和尚也要有关系、要有必须的门槛:“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还要认得字读过书”,当和尚还能够赚钱,经营产业、娶老婆……。说白了当和尚其实就是一种职业,而且是好职业!
没有僧人的苦行修持,没有出家人的清心寡欲,“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三师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鲜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来”,“能够收租、放债”,“能够赌钱、能够有相好的,而且不止一个”,“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这三声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后,挑水,喂猪”。乍一看来有点离经叛道,有违清规,却是世俗人情,人间烟火,饮食男女。和尚们过的是一种慵懒闲适的生活,与世无争,率性随意,自给自足,不是世俗人家,胜似世俗人家!
“捆猪的时候,猪也是没命地叫。跟在家人不一样的,是多一道仪式,要给即将升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并且总是老师叔念,神情很庄重:“……一切胎生、卵生、息生,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南无阿弥陀佛!”令人忍俊不禁之余笑话和尚的迂腐!受戒烧戒疤太疼,山东和尚骂人了:“俺日你奶奶的,俺不烧了!”活脱脱的村野俗夫!这是真的吗?我想就应是真的,起码是存在这种生活方式的!和尚也是人啊。
小和尚明子英俊聪明,好学多才,又纯朴老实。“得了半套《芥子园》,照着描,画得跟活的一样”。而小英子则是一个美丽、伶俐、敢爱敢恨的农村小姑娘,“一天叽叽喳喳地不停,像个喜鹊”。不像情感小说中的男女主角,从头到尾爱得死去活来。故事中男女主角,对世事懵懂,却不无知!明子与小英子谈不上是恋人,最多是青梅竹马的邻居,孩童的纯真、两小无猜的玩伴,又蕴含着丝丝青春萌动的情愫,写小英子喜欢明子,“小英子爱采荸荠,拉了明子一齐去,老是故意用自我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而明子呢,“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一种朴素纯真、如诗如画的情感跃然纸上,令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叹!对于明子的受戒,善因寺要选他当沙弥尾,小英子怕失去心上人,毅然决然的要明子“不要当方丈”,“也不要当沙弥尾”,勇敢地表白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故事在真情流露中到达了文章的高潮。
我不明白这种情状是不是汪老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小说中没有如诗如画的情景描绘,没有千回百转的情感纠葛,更多的是人物细腻的语言、动作描述,但是我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同时又充满温馨宁静、乐天安命的生活境界。文章的末尾汪老写道“一九八〇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更感受到作者在那种战争动荡时代对完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对人性真善美的深刻感触。正如作者自我是这样说的,“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噢!原先文字是能够这样纯美的!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二
之前读过余华的《活着》,惊叹于作者冷静的笔触,像编年史般记录了那些贫困与苍凉,以至于后来没法看据说是张导最好的片子,同名的《活着》。余华的文字给予了我太多画面空间,张导只表现了他的理解,不是我的。《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三部曲中的青少年时代,出版于1991年,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此书在国际上声名斐然,我捧起来读,却没有一气读完的意愿,感觉不如《活着》。
全书以少年孙光林的视角展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依旧延续了作者不动声色的文字特点,看似平缓却又残忍的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悲怆的故事,是小碎片,通过孙光林的记忆不按时间顺序的被讲述。全书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说他的家庭,第二章是少年时代的友情,第三章是家族的过往历史,第四章是曾被送给养父母的那五年。
因为有着被送走的五年,孙光林再次回到血缘之处时,已经成为融入不了的外人。他本身也不曾有过积极的融入愿望,似乎在把这个家当成未成年人的饭碗,这种感觉让我觉得悲哀。他的父亲是那种农村里常见的泼皮,在苦难中迅速将自己活成一个无赖;他的母亲是传统而沉默的妇人,在家庭里没有太多的存在感;他的哥哥继承了父亲的大部分性格,暴躁,粗俗;他的弟弟尚且拥有一点儿天真烂漫,却在父亲的压制下日渐呆板;那个每隔一个月就出现在他家的祖父,是狡黠的,也是无情的,毕竟在祖父的人生里吃饭才是最大宗的事情。
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孙光林,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作者并没有给予正面的描述,只是一味的让孙光林的看见变成文字呈现给我们,其实,我更关心的是这个少年日后的性格。通常作者的第一本书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影子,我很担心这个少年就是余华的一部分。
不曾被温柔相待过的孙光林,对于弟弟的意外身亡,依然有着些许悲伤,他意识到“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人们同样“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比如蔬菜比如猪羊,而“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家族的历史是我最不忍心读下去的一章,需要掩卷回归到现实来片刻才有勇气继续读,那是比《活着》里更可怕的过往,是我们民族曾经的沧夷。孙光林说过“你凭什么要我接受已经逃离了的现实”,那是不忍翻开的一页,人们总在说牢记历史,历史有时候真的不能去回味,太疼。我只能庆幸我们的现在一天比一天更好,早已逃离了那样的苦难,而我们每天的努力,也是为了不再回到那样的苦难之中。
孙光林的少年与青年阶段也注定不会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所以,对于外部能够遇见的友情分外珍惜,也包括他在养父母那里的五年。他得到过的养父的疼爱,养母的信任,有过抱团取暖的小伙伴,还有彼此交心的苏宇。
这些孙光林被善待的时光,在作者笔下终于有了温度。孙光林后来常常想起苏宇,是有月光的夜晚,在河边,“苏宇的微笑和他羞怯的声音,在那个月光时隐时现的夜晚,给予了我长久的温暖”。他还多次想要回呆过五年的孙荡去看看,在那里他得到过的温暖已经成为他心底的一抹柔软。
我早先听到的时候很是震惊,完全不能相信,特意去搜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文字,包括若干位网友笔下的真实记录。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个自称“百善孝为先”的民族身上,不可思议,难以想像!
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够被温柔以待!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三
感觉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不会读余华的作品了。那种不同于悲伤的窒息感与绝望几乎难以忍受。
每个人都在不可阻挡地走向命运为自己规划好的结局,没有什么冒险,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英雄史诗般的波澜壮阔,只是平凡聒噪地活着。那种不管走到哪里,以何种方式,都逃离不开现实的无力,那种大大张开嘴巴却无法呐喊的悲哀,与每一个命运安排的交点重合,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苏宇之死是全篇最难受的地方,那样一个优雅文气的少年,活着时几乎在沉默中分裂,死时就像街边的一只蚂蚁,无人问津,无人留意。眼前只有黑暗,即便有过光,也都是转瞬即逝的火花,是不值得一个人为了体验而忍受无限黑暗的虚幻。那样美好的人仿佛不属于现实,他在这里就像误入沙漠的金鱼,色彩逐渐褪去,最后只剩下嘴巴一张一合拼命汲取氧气的单调动作。
余华这本书的拼图式叙述是一绝,你之前笑过的,忽视过的,到头来都会在你心上留下重重一击。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四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用记忆打乱叙述,在叙述中纷繁复杂的回忆往事。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到处暗藏伏笔和前后呼应。其实人的记忆不也是如此,下意识的留白,不自觉的跳跃,到最后都变成零零散散的碎片。
本书以一个少年的回忆视角开始,有着极其强烈的时代印记,七十年代生人表示非常有代入感。
谁不曾是那一无所知的少年,瞠目结舌地看着生活中最荒谬的真实,只有在长大成人后的蓦然回首中,留下一片唏嘘和无可奈何的释然。
相比于赤裸裸地对命运进行鞭笞的《活着》,本书的行文风格更加温和平实,死亡和背叛所表现出的哀恸和愤怒更偏向于黑色幽默。少年的视角也抹平了本来的沉重和压抑,但若有若无的疏离使得主角的回忆中有一丝冷静的客观。于是我们也随之体会到那可笑之后的可悲,可恨之后的可怜。
同时在读的白先勇先生的《孽子》,虽然社会背景不同,但和本文同是描写青春迷惘时期的少年,主角的弟弟都早夭而亡,和父亲都有着无法消除的隔阂,对照着看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拉扯感,很奇妙。同为第一人称描写,前者是残酷和阴冷的文字中看到温暖,而本文却是荒诞和幽默的描写下充斥着悲伤。
在细雨中呼喊,却没有人听到的孤独,何其悲凉。多年以后当细雨再次从天空中落下,你终于听到了少年时的内心独白,而这时的你,也许会觉得,其实,都不重要了。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最后引用余华老师的一段话:当一个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日落时让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孤独的形象似乎值得同情,然而谁又能体会到他此刻的美妙旅程?他正坐在回忆的马车里,他的生活重新开始了,而且这一次的生活是他自己精心挑选的。
这个人,可以是孙广林,可以是李青,也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五
不避讳人性,不求做圣人。
书中主人公孙光林,回忆了自己孩童时期的生活,在农村的家中度过了最初的童年,后被一位军人领养,在养父去世后又回到了曾经农村的家中。他的回忆主要分为了在农村家中生活和在城里养父家中生活两个时期的故事,其中自私、暴躁、下流的生父,家中卑微、无奈的爷爷,严厉、执着的养父,还有少数几位他曾经的朋友。
每一个人物都是饱满的,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好像自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些人,带给你愤懑或者温暖。
很喜欢余华的小说,在《兄弟》里面,也在这本书里面,都写到了钻厕所偷窥的人,也写到了出轨的丈夫,为了婚外情自杀式报复的军官,为了喜欢的人反目的兄弟。我们常常掩饰自己的欲望和诉求,以为自己可以突破人性的束缚称为圣人,但是余华毫不迟疑地帮我们揭示了出来,人性或许本就如此,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变得“高尚”。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六
小时候总绕不开一个问题:哪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正确的答案是明天,但儿时的我总回答昨天,那个年幼无知的孩子也许并未意识到回答背后的孤独。
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出发者与回归者,从小被漠视,他原本崎岖的内心被孤独放大了谷底与山峰的高度,大到足以容入太多太多生者与死者的记忆。于是他站在那架水泥桥前,用日光摧毁那层层钢筋,又铺出一架木桥,木桥的对面是一脸微笑的孙有元、细雨、火光怀抱里的孙家,身后是满脸憔悴的李秀英、夕阳、拉开手雷引信的王立强。手雷引爆的红光和孙家的大火贪婪地蚕食世界的颜色,让处于中央的孙光林只能抓住已降了八度音程的色彩,这种色彩确信是孤独。细雨从不会落在人身上,它只会抚摸人的呼吸,偷窃人的体温。细雨中的孙光林企图用呼喊挥去眼前的铅色,可回忆接连冲撞上身让一切又变为无声。
灰色是孤独的颜色,它位于黑与白的交界,正如生活在回忆里的人处于生与死的交界。余华极力用那些自然到不经意的手法让读者体味这些灰——这些孤独——到底分为哪些度数。
“人在回忆时是有选择的。”余华在序言中曾说。于是他在编排回忆时刻意将其打乱。全书共四章,每章分四节,但不管是每章中的节,还是全书的四章,都遵循着“平—起—落—平”的严格分形,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起承转合。这似乎对应着春夏秋冬。就比如孙光林在学校里从被孤立,到找到知音,再到知音之死,最后是鲁鲁的悲哀,标准的波形曲线,而这一切都不一定是按时间顺序的,仿佛人在临终前对一生的最后回顾。有趣的是,故事的出发是南门,结尾却是回到南门,仿佛疯人走入回忆的莫比乌斯环,又让我想起《s·忒修斯之船》里的“从水边开始,也从水边结束”。这层设计显然是刻意引导,好像要我们思考“人真的走得出回忆吗”或是“人是否活在回忆里”。但人是能从回忆里发现孤独的,在一次次回忆的循环中,人总能提炼出名为孤独的枷锁,套在身上,成为第无数个孙光林。这种回忆的孤独给人生活的环境,也把人推向生死之外。
与其控制全书,余华更愿意让人物自己行动,其中本书的叙述者孙光林似乎更喜欢联想。倒不是联想月影抚吴钩或是竹音倚秋雨,他更倾向于联想到死亡。当回忆自留地风波时,他竟会联想到弟弟之死,当回忆苏宇进化肥厂打工时,他竟又会联想到苏宇之死。这让我想到了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的笔法,但大有不同:马尔克斯一旦写到关于超脱时间的联想,那一定是以联想为主体,但余华则选择将联想的主体延后,好像只是个预告,而不会影响原部分的行文节奏。但这些联想又如脉冲一样一次次地冲击文体,让读者怀疑:他是如何漫不经心的产生这样悲怆的联想?每当这些死亡被具体呈现时,我们总找不到孙光林的痛苦,他似乎永远只是个外围者。但如果他真的不在乎,为何又会时时想起这一桩桩死亡呢?更何况原文甚至直接阐明了对苏宇的信任,对王立强的依赖,为何写到死亡时又可以隐藏“我”这个实在呢?也许,孙光林从一开始就刻意隐藏了自己的情感,或者从人物本身出发,他不敢直面自己的情感,直到回忆时,也是有选择地忽略,这是种孤僻,也是一种自围壁垒式的孤独。
如大多数作家,余华也选择用人名暗示人物命运。以孙家三兄弟为例,孙光平继承了孙广才的易怒,有过自留地的英勇,也有过报复父亲的激烈,但他还是平庸地度过了一生。孙光明则暗示他在生命的最后永远盯向了最大的光明——太阳。而孙光林,身处林中,却觅不得来时途去时路,他寻找家庭的意义却被当成怪物,他寻找友情的本质却过早经历了分分合合,甚至想理解社会都难,因为社会总是想方设法诬陷他。他迷路了,走在人生的巨木之森见不到光。他默念自己的名字,才发现自己是尘世的异乡人,才品出这种客居的孤独。
“这逐渐成为了我不安的开始,当我虚构的人物越来越真实时,我忍不住会去怀疑自己真正的现实是否正在被虚构”。这是余华先生在序言里的最后一句。如同作者,我也会怀疑孙光林是否是另一个自己,当我像他一样有选择地回忆一生时,才发现这些孤独原来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遗传病。面对孤独,余华先生选择回忆,因为人——用书里的话说——“站在生与死的交界,被两者同时抛弃”,于是只有时间之海能蜗居。
我便又想起了那个儿时的问题:哪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明天?昨天?当我回想到这个从南门开始又到南门结束的故事,那个昨天下着孤独的细雨,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人,只是拥抱共有的孤独,生活在时间里;明天,不过是更遥远的昨天。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七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余华作品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中学时做了无数遍阅读理解的《活着》。我知道那是取自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结尾。我没有读过完整的《活着》,但是结尾给人一种十分空旷,极力想要明白些什么的感觉。
余华写的是小说,也是文学。
我对《在细雨中呼喊》迫不及待地阅读完毕,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篇小说。可是我又惊异于小说写得如此的带有文学色彩。说它是美好的文学读本,可它的故事也一样令人清楚明白,引人入胜同时也发人深思;说它是有意思的小说,但是它的每一处描述都是真正文学般的精致。这本书带给我最初的震撼便是,一部小说竟然被写得具有如此浓厚的文学色彩。
国外的经典小说虽然故事也很精彩,揭示的现实或表达的道理也都十分的深刻,可是它们的文字却缺少一种厚重感。余华作品中的这种厚重感也许只有中国作者才写的出来。这种厚重感是来源于中国农村的,而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是无法写出来的,但是它带给的读者体验却又是那么的真实。现代中国的小说和它比起来就逊色多了,已经很少有作者能够沉得下心去思考,甚至思考每一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去思考那个社会该有的情境。
在泛泛阅读的空闲中,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每年高考完,总有一堆键盘侠在网络上各种喷,高呼着取消阅读理解。而他们的理由似乎都充分的很,“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文化的喷子甚至还会引经据典,他们叫嚣着阅读理解题目的存在的无意义性质,喷出恨不得烧尽一切阅读理解标准答案的怒火。想到这里,我内心突然颤抖了。我国是应试教育,取消了的高考题目意味着学生不再学习这方面知识。不学习阅读理解?对于近几年出版的书籍来看,似乎不需要什么理解,作者们的语言都千篇一律,实在是看不到什么需要动动脑子深思的东西了。
但是当我读到余华的作品时,我有点震惊这还不到半个世纪的作品。于我看来,这篇小说的每一章都适合做阅读理解。因为它太需要你动动脑子了。当然,像我这样第一遍粗读掠过,也是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是读完之后,你所阅读的终究还是个故事而非文学。
再说说我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余华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描述主角的童年时期,虽然一章章之间看似毫无衔接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本书从他曾祖父到他以及他的兄弟,以他父亲的和他自己的描述居多,刻画了当时农村的现状。相当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人(孙广才)是怎么一步步堕落成浑蛋的?(我)童年时期的孤独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不能说作者把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但也揭露的十分透彻。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一定要进行一遍精读。就像做阅读理解那样。或许有人会反对:把文章分开解剖,失去了整体的意义,味同嚼蜡。但是,这是文学。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八
我曾也看过余华的其它作品,如《活着》,这也是我的第一本书,他讲了一个苦难堆砌的悲剧故事,太过戏剧化,看似用力过猛,而实际上他是在讲一个成年人的寓言,他讲了一个我们都能懂的人生道理,也传递给了我们最朴实有用的生存态度。
相比《活着》,《在细雨中呼喊》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生动详实的描写了生活中的父子关系、朋友关系和社会关系,勾勒出了一幅上世纪中国农村生活的画卷。
作品的结构来自对时间的感受,确切的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描述着天马行空的在过去、现实和江南这三个维度里自由穿行,将记忆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余华说,这是一个充满快乐与痛苦的家庭,夹杂着叹息喊叫、哭泣之声和微笑去理解他们命运的权利,去理解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我们去理解那个叫做孙广才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他随时都在准备着踢开他们,他在妻子生前就已经和其他女人同居,可是现在妻子死后,在死亡逐渐靠近她时,她不断地被黑暗指引到亡妻的坟前不断哭泣。
孙广才的父亲孙有元,他的一生足够漫长,漫长到自己难以忍受,可是他的幽默总是大于悲伤。还有孙广平,孙广林和孙光明,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的有重叠,随即走向了各自的方向,孙广平以最平庸的方式长大成人,她让父亲孙广胆战心惊。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叙述的出发和回归者,他拥有了更多的经历,因此他的眼睛也记录了更多的命运。孙光明第一个走向了死亡,这个家庭中最小的成员最先完成了世间的使命,被河水淹没,当他最后一次挣扎着露出水面时,他睁大了眼睛,直视了耀眼的太阳。关于孙广才对待自己的父亲与儿子,就像当今社会家庭中对待老人的冷漠方式。到底是人与人的性格冲突与摩擦?还是血缘在某种程度上的联系?是一种牵连与羁绊留下的悲惨之链?一切都是未知,没有正确答案,每个家庭的各种动荡与变迁如何处理?其实都决定于人,人心于善。不论在什么时代,如何处理,都是人的良知在发挥作用。月有阴晴圆缺,孙光林的童年里多段短暂的友情占据很大比重,他有静静躲在一边羡慕着,猜测存在这一空间的人的交往。他也有跳入其中习惯所谓的学生长大进入成年人的圈子,他还有抽出身来,再次思索曾经羡慕的友情是否看得有所偏差?我们总是莫名其妙的弄丢了很多段曾经美好的友情。我觉得童年有些人的出现,也许不能定义为友情,而是童年的陪伴。小时候,每逢到外婆家去,我有一群和我相差不同年龄的小伙伴,常常聚在一起过家家,或是夏天坐在房间凉席上,看看电视吵吵闹闹就过去了半天。可现在这一切的人都已经不再联系了。甚至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过,哪怕见到,大家都已忘记曾经一起玩需要的时光,岁月或许不是忘记,而是他们陪伴你走过的路程。使命完成,一切都沉入记忆中,不再启封罢了。
这本书,真实让人震惊,因真切而让人思考,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那些记忆深刻的人,每一个都是有自己鲜明的形象。在主人翁的视线里实践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输出。
我不能说自己读懂了这篇文章,但至少知道了那个时代的背景和人文。有些时候也会联系到自己小时候对大人的盲目自信和崇拜。长大后的自以为是,甚至从那些只言片语里面不小心窥探到自己的从前,觉得把人心分析得如此透彻又毫不避讳,可怕又心酸。可怕在于原来人们所作为都不是意思为而是长久各方面的积累,潜意识也是总在潜移默化的随着环境改变。
看完余华的《细雨中呼喊》,小说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而我认为他们属于心中有强大力量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赋予人物有力的人生。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九
余华总是非常擅长描写一个时代普通农民的喜怒哀乐。爸爸的无知和无赖,想要改变命运,出人头地,却愚昧的不得其法。哥哥曾有青春期的辉煌,却最终仍然难以逃离父辈的宿命。弟弟在十岁的时候走出了时间,得一停留在原地,不必继续遭受命运的捉弄。母亲任劳任怨,一直忍耐,在临死之际才敢于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不满。而“我”这个旁观者,却走出了南门。
苏家的兄弟童年的快乐如此鲜活,让人羡慕,却在苏家兄弟进入青春期后幸福破碎。母亲,寡妇,王跃进,苏宇…寥寥几笔却如此鲜活。青春期的懵懂,男孩之间的友情,家人之间的亲情都细腻又生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局限和宿命,生命可以荒诞可笑也沉重可悲。生命可以很脆弱却又可以很坚韧。他太擅长描写苦难,却让人看过了这么多苦难之后,更加热爱生活。
余华也有他的套路,比如青春期的男孩必然性欲高涨自己无法控制,总有一些人物粗俗卑鄙,男孩子喜欢的女性总是大胸大屁股,很有性张力,小人物们总是以为自己有改变的空间,为了这些机会徒劳的挣扎,却最终被宿命操控。也总有一些人物孤独清醒善良,最后也被宿命所控制。粗俗的人总是容易死在粪坑之类的地方,而孤独清醒的人的死亡总是更干净一点。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十
其实全文读下来,最让我感动且为之流泪的只有一处,就是王立强在对“我”施暴后,为自己当晚狠下重手而无比后悔的一些挽救行为。
“我忘不了他当初看着我的眼神,我一生都忘不了,在他死后那么多年,我一想他当初的眼神就会心里发酸。他是那样惭愧和疼爱地望着我,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父亲。”
至少不论是在孙光林本人眼中,还是这个收养了他的父亲眼中,他们曾经都视彼此为亲人,且爱着对方。比起孙广才来,王立强所给予他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父爱,即使这可怜的父爱是那么短暂且不禁回忆,就这样随着王立强本人一同消逝了。
前半生生活波折动荡的孙光林,在童年时期经受了各种各样的无视,鄙夷,嘲讽与折磨。很难想象这些压力全都一股脑儿的涌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一种怎样的无助。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十一
如果说余华写《活着》是眼含泪水,《细》中则变得保持一小段距离冷酷地看着生活,在《兄弟》中,余华笑了。如他在序言中引用贺拉斯的话“我们的财产,一件件被流失的岁月抢走。”
那些人们经历过的苦痛和遗憾,在回忆时终于不再带来伤害,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微笑呢?生活算得了什么?余华的语言没有牵强的假幽默,没有自我感动的煽情,总是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如“他的喊叫像破碎的玻璃片一样纷纷扬扬。”比如,“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整篇作品一如题目《细雨中呼喊》,成人世界是阴天的灰,而少年与朋友间短暂的友谊和童年游戏是其中白,间或的阳光是那个晦色年代人性的呼喊和渴望。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十二
这次出差的带上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最早读余华的书是在大学时候了,《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书中的语言平淡地讲述,如同讲述一件完全与自己无关、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但读完以后,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凉却能让我的内心震撼。
《在细雨中呼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段:“现在眼前经常会出现模糊的幻觉,我似乎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孙光明将会看着时间带走了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景色。我看到了这样的真实场景: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这一段关于时间和人生的思考,出现于弟弟孙光明死时。
时间裹挟着一切向前流去,人世在变,沧海也能变桑田,唯一不变的,只有时间。也可以说,世事未变,唯一变的,只有时间。
余华在书中这段关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也带给我很多启示,书中对回忆的描写让人叫绝。回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决然不可能是整个事件的再现,我们只能记得带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比如,某个场景,某种味道、某种心情,通过这些,我们渐渐回忆起事件的全貌。这本书就通过这样一些线索,叙述了主人公对童年的回忆,看起来特别真实。
余华的书有个特点,不对个人感受进行描写,但却能让人回味无穷,悲剧到最后剩下的不再是愤怒、悲伤这些情绪,只有深入骨髓的无奈,对世事的索然无味和麻木。这样的书让我看了比看耽美的虐文难受一百倍,耽美的虐文看了只让我心中一时纠结、难受,但这样的书看过一遍,不管时隔多久,回想起来那种深刻的无奈仍能准确无误地击中我,无法动弹。
那么下一部余华的书《兄弟》,我看我还是等等再看吧。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十三
孙光林在南门的前六年总使我觉着悲哀,他上有被寄予厚望的哥哥,下有被万般宠爱的弟弟,他作为中间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和这个家有着距离,因此,这也是后来当孙家日渐破落时他被选中卖给别人的原因。我想起一些老人曾说,老二总是最可怜的。老大自古以来都有个长子的美名,他承担着家里的事务,是在父母倒下去之后最有话语权的人。老幺作为最小的孩子,总是会受到更多的宠爱。我一直都不理解这种留传千年的被默认的规律到底是为什么,都是同样的出生和同样的爹妈,为什么小的总是更被偏爱。后来我想了个道理,也许是因为在老幺身上注入的婴孩般的关怀最晚,双方之间的依恋更强,所以就更受宠吧。
可见孙广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义的无赖,他是如此可恶又可怜的人,这是他自己结下的恶果,他用自己的后半生去品尝,被人远离被人唾弃却又浑然不觉,直至在那个醉醺醺的夜晚失足跌落粪坑中,自以为安享晚年后合上了眼。
而孙光林的两个兄弟也总是有恃无恐,合伙一起玩弄他,哥哥孙光平又是坚定地站在父亲一方的人,这样的情况直到弟弟死去之后才逐渐开始改变。余华说:“生者埋葬死者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是,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孙光林就在这个嘈杂的家庭中长到上小学前,后来他被卖给了一户城镇里的人家。这个家庭里的父亲比孙广才来的更像个父亲,他让孙光林第一次感觉到父亲应该是怎样的,第一次体会到家人的关怀,但这却是来自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可以说在孙荡的这六年孙光林显得更像是一个家庭的孩子,有宠爱,有责骂,有一起玩耍的朋友,直到这个家庭出现了变故,孙光林还有可以为他出船票钱为他回到南门送行的小伙伴们,相较来说这里更像是他的家乡。
如此辗转在两个家庭的孙光林比同龄人要多出一些敏感和成熟,但也同样具备同龄人的懵懂与无知。又重新回到南门的孙光林和哥哥孙光平的关系,与邻居苏杭苏宇两兄弟的关系,以及孙光林和苏宇的友谊,这三者显得相似却又不同。但是归根究底,终究是有血缘关系的手足,幼时的玩闹相较于懂事之后相互疏远却默默关心来说,总是显得遥远。而孙光林与大他几岁的苏宇的友谊更显得珍贵,青少年时代的几岁之差总显得天差地别,但他们俩却能够走到一起,显示出了初中的孙光林的沉默内敛和与众不同,这不仅是他天生的性格,这也是孙广才棍棒下的结果,这更是他在孙荡镇上的收获和在前途未卜的路途中的思索。
《在细雨中呼喊》里还有许多不起眼的可悲孩子,比如孙荡镇上被父亲抛弃的孩子国庆,小小年纪就必须学着自己干活养活自己,他在上初中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位女孩,便像模像样的提着礼品上门提婚约。在我看来,这个男孩比孙广才要有责任心得多,懂礼数,愿吃苦,胆大心细敢于付出,虽然结局很可悲,但如果不是年龄的限制,我想国庆定能如愿以偿,然后出人头地并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物。
但是,细雨又是什么呢?是每一个普通人家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还是这些不平凡的经历呢?我想,更珍贵的,是细雨过后天朗气清的庆幸与享受吧。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十四
多少孤独,才能造就一颗洞察一切的心。
我在想,是需要多孤独,才能给作者那么多时间观察人心。人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时十岁左右的作者虽身在故事中,但是却能以上帝视角写出每个人的内心,语言平静、细腻又客观,这是多少冷遇才能赋予的才华。就像他写的,在家中遭遇倒霉的时候,本以为父亲又要借着这件事来加罪于他了,可是没有,父亲甚至忘了还有他这个人,原来能加罪于他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作者的语言是不带感情色彩的、平静的叙述,但已经让人难以喘息。上一次这样还是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时候,那时候是把自己当成了被迫害的女主角,难以喘息。这一次,就光是站在作者那个局外人视角,就已经难以喘息了。
我在思考,为什么要叫《在细雨中呼喊》,也许“细雨”代替的是作者平静的叙述,而“呼喊”蕴藏于平静的叙述之中,因为书中描写的事件,本身已经够呼喊的程度,不用作者再用情绪“画蛇添足”。
我尝试回想,关于“性”的启蒙,我的父母、老师似乎都没有跟我提到过这些,一些关于“性”最初的猜测依据是街边保亭卖的盗版玄幻小说。性教育的缺失,不仅仅在那个年代,也不止于乡村,在21世纪初的城市依旧存在。但这不是父亲糟糕的性观念的借口,他烂在人性的根本上,无法挽救。我只是在想,如果能接受及时的性教育,作者会不会还在看戏时趁人不备猥亵那个姑娘,他的同学还会不会因摸了少妇而被唾弃。
关于时间的重叠交错,我觉得是作者偷懒的一种叙述方法。因为要在同一个时间段,写不同的事情,同时在下一个时间段对各个事情进行推进,其中还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这相比于作者的写法难度大得多。
总之,某一段故事之下,都把作者想要表现主题体现的淋漓尽致,多个故事之间又相互印证、相互丰富,我更愿意将这本书看作是一系列的小故事,那时间的穿插重叠就更好理解了。
在细雨中呼喊读后感篇十五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看的第四本(《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依然是熟悉的荒诞故事,不一样的是非线性的叙事结构-零散的少年的回忆。这本书从头到尾的氛围都是压抑的,冷漠的,虽然是第一视角,但主角孙光林不管在南门还是孙荡,都是被排斥的,是游离在外的,因此读的时候,我也跟着孙光林一起,对发生的故事冷眼旁观。
故事发生在1965年前后的农村。孙光林的一家真的很有毒。父亲低俗不堪,把小儿子的死亡当成光宗耀祖的机会,四处吹嘘自己家出了个英雄,还因为迷信对祖父很恶劣,不给他饭吃;母亲顺从隐忍;祖父寄人篱下,还算计自己的亲孙子。
孙光林的少年时代是被排斥的:7岁离开南门,12岁回南门,五年的时间里在养父母家他才感受到父爱,心中有了父亲的形象,但是养父王立强的惨烈死法,和死后养母对孙光林的抛弃,导致他无依无靠,只能回南门;回到南门之后,一家人都排斥他,认为是他和祖父带来了火灾;不管在南门还是在孙荡,学校里的他都是外地人,无法融入。整本书里唯一的光明是苏宇,一个和孙光林一样安静忧郁的少年,甚至连他的死亡都是安静的。
书的结尾是戛然而止的,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但是真的看到结尾,还是觉得太快了。孙光林离开南门去北京之后的故事,也无从得知了。这个故事是灰蒙蒙的,就像电影里的回忆一样,黑白的,没有色彩。对我来说,跟《兄弟》那种荒唐到荒诞的痛比起来,这种钝刀子割肉的虐,更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