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导游词分钟 明孝陵导游词(优质1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一
明孝陵坐落于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明孝陵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二员,四十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石像翁仲、御河桥、陵门、碑亭、孝陵殿、大石桥、宝城、墓及清末所建碑亭、享殿等。
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坊高约9米、中间宽约6米、额枋长约6米、高1.28米、厚约0.32米,曾毁坏成数块,倒置路旁,后来修复。坊旁有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立的禁约碑,重申严格保护孝陵的条例,违者立即处死。过孝陵正门大金门,到四方城,四周围墙形如壁垒。城内有一大石兽,昂首曳尾,宛然若生,背上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正楷,长达2746字,字大如拳,历述了明太祖一生的功德,是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碑通高8.84米,碑身高4.78米,宽2.24米,厚0.83米,是南京地区地面现存石碑中最大的一个。
在四方城的西北,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
是神道,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狮、獬豸、驼、象、麒麟、马,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之后,神道又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继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对,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石刻线条粗率,简约生动,是明初石刻的重要作品。在神道的尽头处再向北18米是棂星门遗址,现仅存石雕柱础六个。由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是御河桥,桥南向,原为五孔,已改为三孔。
孝陵殿位于御碑亭的后面,原来是重檐九楹,左右有庑,另有神宫监和具服殿、宰牲亭、燎炉、水井等设施,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存的享殿为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但其规模大为缩小,殿中挂有明太祖的遗像。
明楼又称“方城”,是明孝陵最后的一重建筑,全部是用巨型的条石堆砌而成的。城上明楼的楼顶已塌毁,现仅存四壁。其后为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土丘,上植松柏,下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穴。周围筑有高墙,条石基础,砖砌墙身,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二
各位游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3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在漫长的23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各位游客:过了御河桥,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传舜帝时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豢养獬豸,如果遇到两人争斗,它能用角抵触无理有罪的人,后人奉它为公正的神兽,在这里用来标榜皇帝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骆驼象征着沙漠与热带,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性格温良,寓有“顺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常常立下汗马功劳,它具有“老马识途”的智慧,“马不停蹄”的能耐,“一马当先”的奉献精神和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钟爱。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都取材于江苏大连山。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用让众人一路上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根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华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其实原先的华表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它是一根木柱,后来演变为在靠近木柱顶部安上短的横木或木板,把它竖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让人书写谏言,或是起到表识作用。这种表柱也叫柜表,因为远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时候花与华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华表。墓前立华表始于战国时的燕昭王,到西汉时已很盛行,但当时也都是木制的。用石柱作华表,直到东汉才盛行,东汉时的石柱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还题刻着“某官职某某神道”的字样。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现了莲花纹因盖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础、柱顶出现了卷草纹雕饰。宋陵石柱通体都刻有龙纹。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柱顶端也逐渐演变成承露盘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华表上的犼头朝外,表示望君归;华表上的犼头朝里,表示望君出。由于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华表又称“望柱”。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明孝陵神道到这对华表为止改变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线排列。据说这是为了绕开孙权陵墓,遵守朱元津不迁孙陵,让他为朱元津看守大门的诺言,所以使神道呈弯月形,环抱着梅花山。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艳,宛如一片“香雪海”。
过了华表,这由南往北排列着的是8个石人,其中4个文臣,4个武将,人们也把它们叫做石翁仲,因此这段路又叫翁仲路。传说翁件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元比,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镇服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铸了阮翁仲铜像,立在咸阳官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远看见这尊铜像,都畏惧不敢靠近。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了。这些翁仲全部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文臣身穿朝服,端庄肃穆;武将披甲戴盔,威武雄壮。这些石人像和前面的石兽同为明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明孝陵主体建筑:金水桥—文武坊门—碑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
走完3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接着请大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参观明孝陵的主体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水桥前,金水桥为三孔石桥,桥面设有栏杆。从金水桥直到方城、宝顶,方向为正南北,建筑按中轴线对称配置。
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名叫文武坊门。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宽1.99米,高1.07米,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宇,为曾国藩所题,边饰云龙花纹。现在的大门等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的。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高1.05米,宽0.63米,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告示。这块碑是清宣统元年(19)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会衔竖立的。
进人文武坊正门,是一座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的碑殿。碑殿正中竖立着高大的石碑5块,中间一块最为醒目,上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这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三十八年(16)第三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写的。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过了唐宗家祖。这块碑高3.85米,宽1.42米,碑下有座。碑的两侧,还有两块立碑,分别刻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的两首题诗。
由碑殿向北55米,是享殿。从正门到享殿,地上用巨石铺成一条宽1.6米的御道。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享殿,殿为3间,檐高3.11米,长11米,进深7米,规模比原来的孝陵殿小得多。殿内挂着的是朱元津与马皇后画像的复制品。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这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称“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
穿过内红门,走过大石桥,一座全部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筑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方城。它前高16.25米,后高民13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1米,东西两侧有八字墙。方城正中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条深长的隧道,由54级石阶组成,出隧道分左右二石阶,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楼所在。
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东西长39.15米,南北宽18.40米。南面开拱门3个,东、西、北三面各开拱门一个,楼内地面用方砖铺地。明楼原来是有顶的,现仅存四壁。方城和明楼是明代的创新,明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这样的建筑。在宝顶前面建造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其中又夹以深送的隧道,更增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显示出帝王的无比威严。
方城之后就是宝顶,也叫宝城,只见正面的石壁上横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楷书大字。据说,它刻于民国初年,用以回答游人的提问。宝城是一座近似圆形的小丘,直径约325米到400米,四周围有砖墙,墙以条石作基础,依山就势而筑,高约7米,墙顶厚度2.i米。宝顶之上,树木参天,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据说,这地宫完全按南京明故宫前朝后寝形式建造。根据专家考证,据陵墓地面建筑的规模估计,这座地下宫殿必定大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中已发掘的第十个陵墓“定陵”。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曾得到发掘,一旦发掘,必将又是一大奇观。
各位游客:明孝陵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将尽量满足你们。现在清随我一起上车,去游览下一个景点。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三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陵之一,也是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381年孝陵正式动工修建,第二年,马皇后病逝,先于朱元璋葬入地宫,因朱元璋以孝治天下,又因马皇后谥号“孝慈”,故将陵墓命名为“孝陵”,1398年朱元璋驾崩,同年葬入孝陵。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1328年出生于安徽濠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父母双亡,他做过乞丐,也当过和尚。1352年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红巾军,1368年平定了天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1398年朱元璋逝世,享年71岁。现在,明孝陵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并于20xx年7月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比于明朝之前的一些帝王陵墓,明孝陵有它的神秘之处,一般陵寝的神道都是直的,而唯独它却是弯曲的,绕过了梅花山,体现了因地制宜,但这其中的典故我会在稍后为大家揭晓。明孝陵另一个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开创了明清陵寝的格局——前朝后寝。这种建筑布局反映了封建礼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权。(449)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呢是大金门,又称大红门,它是明孝陵的正门,也是正门进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门有三券,中门较大,两侧稍矮稍低。大金门原为单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用绿色琉璃椽子,朱红双扉,庄严华丽,可惜已毁于战火。
在大金门北约70米处便是碑楼,他原来为黄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红墙每边长26.86米,现亭顶已坍塌,碑楼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民间俗称“四方城。”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块石碑,那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也是南京地区最大的功德碑,这驮碑的龟趺呢叫做赑屃,传说赑屃是龙的九子之一,外形似龟喜欢负重,故常用作石碑的基座。
整块石碑高8.78米,这是朱棣为颂扬朱元璋功德所建,由他亲自撰写,共2746个字,分为七个方面,一是叙述家平,二是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是定都分封,四是废中书,开六部,五是选人才,抓教育,六是生活简朴,嘱咐死后与马皇后合葬,七是刻有皇族子女57人名号以及144句四言颂词。这块碑的建成标志着明孝陵的完全竣工。
石像路是孝陵神道的第一段,路两侧分别竖立着六种十二对二十四只石兽,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分别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要求,各有寓意。狮子是皇权的象征,也镇魔辟邪,为帝王陵道专用。獬豸代表公平正义,作为神兽呢表明帝王执法如山,非常正直;骆驼为沙漠之舟,代表国力强盛;大象表明江山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祥瑞之兽,马是供人驱使的重要动物。神兽寓意一是为纪念朱元璋功德,使后人感受死者威严和国家太平富强,二是祈望镇魔辟邪,保护孝陵。
望柱是神道第二段的起点,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过了第二段便是翁仲路,主要由四对武将和文臣石雕像组成,先武将后文臣,文臣身穿朝服,手持朝笏,端庄肃穆;武将身披甲胄,手持金吾,威武雄壮。如果仔细看便会发现,这里面既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并且年轻的在前,年长在后,表明大明江山后继有人,千秋后代。
棂星门是明孝陵引导部分的结束,棂星门被广泛运用于宫室,坛庙之前,是象征王制的尊者之门,是礼制意义极强的标志性建筑。20xx年在遗存的基础上恢复了当年的原貌。大家还记得我之前说明孝陵建陵的一大特色吗?明孝陵的神道是弯曲的,就是为了绕过这片梅花山。梅花山原为孙陵岗,又称吴王坟,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及步夫人的合葬墓。当初有人对朱元璋提议搬迁孙权墓,而朱元璋却坚持保留此地,并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为我守门吧。”
1929年这里种植梅花,1943年改名梅花山,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初春,梅花山上的万株梅花次第开放,宛如一片香雪海。到梅花山踏青赏梅已成为南京市民的习俗,每年春季在梅花山举办的“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已成为南京旅游节庆活动的著名品牌。(635)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桥叫做金水桥,原有5拱,象征孔子提出的礼义仁智信,现为三孔石桥,桥基和两岸石堤仍是明代的原物。金水桥以北便是孝陵主体建筑陵宫区的正门,因从前看守孝陵的陵户分为文孝卫和武孝卫,文东武西,陵宫门左右两侧门恰是“方门”之制,所以称为文武房门。它黄瓦单檐,正门开三券拱门,东西两侧各开一个侧门,原来门上嵌有青石碑一块,阴刻有镏金“明孝陵”3个大字,为曾国藩所题。现门是1998年修复的,20xx年改为文武方门。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用英法俄德意日六国文字晓刊刻了保护明孝陵的告示,但由于碑上没有中文,周围百姓看不懂,并没有达到保护明孝陵的初衷。
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是康熙三十八年南巡谒陵后所书,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朱元璋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清朝皇帝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现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二是为了笼络人心。“治隆唐宋”碑的两侧分别是乾隆南巡谒陵二十三年和三十八年时题的诗,“治隆唐宋”碑侧后是两块记事卧碑,分别记录了康熙两次谒陵时的盛况,西边这一块刻有《红楼梦》原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题名。
享殿位于碑殿后50多米处,是陵宫内的主体建筑和最重要的祭享殿堂,也是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享殿规模很大,建成于洪武十六年,毁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战火,根据现存遗址判断,当年的享殿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建在三层是须弥座台基上的巨大建筑。现在还保存三层石须弥座三层石栏杆三层龙吐水三层石丹陛的建筑。现在的建筑建于清同治年间,为单檐歇山顶,规模要比原来小很多,仅有三间。现存的建筑有56块巨大石柱础和台基。现在,享殿内放着朱元璋的画像,目前明孝陵享殿内常年举办与明孝陵相关的史料展览。
再往后便是内红门,又称阴阳门,过了这道门,就意味着阴阳两界相隔,这道门同时将陵寝分为前朝和后寝,朱元璋所开创的前朝后寝也在此得以体现。我们现在走过的这座桥为升仙桥,桥下便为明孝陵的第三道御河。
方城位于升仙桥后,方城上为明楼。方城明楼是明孝陵的创新建筑。方城为宝顶上的一座大型建筑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1米,正面高16.25米,下部为石须弥座,在束腰部分刻有绶带纹和方胜纹,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方城外墙已十分斑驳,,雨水冲刷后形成的石灰浆布满墙体,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方城两侧有八字墙,琉璃瓦屋顶,两层须弥座,墙面四角有砖雕花纹,墙脊为琉璃瓦。四周装饰砖雕花纹,内容有石榴,万年青,牡丹等,象征子孙繁衍江山永固和幸福美满等,这些砖雕是明初的艺术杰作,经过600多年,花纹仍清晰完整,因而十分珍贵。
方城正中开拱门式隧道,有台阶可步入,台阶有54级,拾级而上,出了甬道各有石级可登上明楼,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正面向南开三孔券门,东西北三面中部各开一券门,楼内用方砖铺地。方城、明楼及隧道,增添了孝陵庄严神秘的气氛,显示了帝王的无比威严和至高无上。
最后我们来到了宝城宝顶,宝城指环绕宝顶的封闭性城垣建筑,平面为不规则圆形,四周砖墙长1000多米,墙壁高约7米,墙顶厚约2.1米,以条石做基础。宝顶即独龙阜。是直径约325米至400米的圆形大土丘,下面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地宫。坟丘上面加筑了卵石层,既可以防止雨水冲刷,也可以防盗。宝顶外侧开有排水用的沟渠。原始社会的墓而不坟,商周时期是封土坟,秦汉时期为方上,唐朝以山为陵,宋代是小方上,元代是墓而不坟,而明清时期是宝城宝顶。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年帝王陵墓的先河。
今天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四
各位游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3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在漫长的23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各位游客:过了御河桥,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传舜帝时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豢养獬豸,如果遇到两人争斗,它能用角抵触无理有罪的人,后人奉它为公正的神兽,在这里用来标榜皇帝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骆驼象征着沙漠与热带,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性格温良,寓有“顺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五
各位游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引导建筑:下马坊—大金门—神动圣德碑—御河桥—神道—石象路—华表—翁仲路,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华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其实原先的华表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它是一根木柱,后来演变为在靠近木柱顶部安上短的横木或木板,把它竖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让人书写谏言,或是起到表识作用。这种表柱也叫柜表,因为远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时候花与华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华表。墓前立华表始于战国时的燕昭王,到西汉时已很盛行,但当时也都是木制的。用石柱作华表,直到东汉才盛行,东汉时的石柱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还题刻着“某官职某某神道”的字样。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现了莲花纹因盖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础、柱顶出现了卷草纹雕饰。宋陵石柱通体都刻有龙纹。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柱顶端也逐渐演变成承露盘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华表上的犼头朝外,表示望君归;华表上的犼头朝里,表示望君出。由于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华表又称“望柱”。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明孝陵神道到这对华表为止改变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线排列。据说这是为了绕开孙权陵墓,遵守朱元津不迁孙陵,让他为朱元津看守大门的诺言,所以使神道呈弯月形,环抱着梅花山。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艳,宛如一片“香雪海”。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六
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占地面积约170公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因马皇后谥“孝慈”,故陵名称“孝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20_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明孝陵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内红门、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楼下部等砖石建筑。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22.5公里。
初南京市文物局组织对明孝陵进行了调查勘探,用高科技精密磁测技术探明,朱元璋的地下玄宫(墓室)就在明孝陵玩珠峰地下数十米处,且保存完好,并未被盗掘过,还探明了玄宫的基本布局。这一工作,科学地破译了历来众说纷纭的不解之谜。
明孝陵建成至今已有600多年,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到此谒陵。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明孝陵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朋友,明初有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个皇帝定都在南京,前后经历50多年,至今留有南京城墙、明故宫遗址、瞻园、莫愁湖胜棋楼、阳山碑材、郑和墓等明代胜迹。欢迎有兴趣的游客参加明初遗迹专线游览,我将十分乐意再次陪同大家。谢谢各位的合作!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七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3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在漫长的23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各位游客:过了御河桥,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传舜帝时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豢养獬豸,如果遇到两人争斗,它能用角抵触无理有罪的人,后人奉它为公正的神兽,在这里用来标榜皇帝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骆驼象征着沙漠与热带,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性格温良,寓有“顺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常常立下汗马功劳,它具有“老马识途”的智慧,“马不停蹄”的能耐,“一马当先”的奉献精神和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钟爱。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都取材于江苏大连山。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用让众人一路上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根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华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其实原先的华表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它是一根木柱,后来演变为在靠近木柱顶部安上短的横木或木板,把它竖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让人书写谏言,或是起到表识作用。这种表柱也叫柜表,因为远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时候花与华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华表。墓前立华表始于战国时的燕昭王,到西汉时已很盛行,但当时也都是木制的。用石柱作华表,直到东汉才盛行,东汉时的石柱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还题刻着“某官职某某神道”的字样。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现了莲花纹因盖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础、柱顶出现了卷草纹雕饰。宋陵石柱通体都刻有龙纹。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柱顶端也逐渐演变成承露盘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华表上的犼头朝外,表示望君归;华表上的犼头朝里,表示望君出。由于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华表又称“望柱”。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明孝陵神道到这对华表为止改变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线排列。据说这是为了绕开孙权陵墓,遵守朱元津不迁孙陵,让他为朱元津看守大门的诺言,所以使神道呈弯月形,环抱着梅花山。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艳,宛如一片“香雪海”。
过了华表,这由南往北排列着的是8个石人,其中4个文臣,4个武将,人们也把它们叫做石翁仲,因此这段路又叫翁仲路。传说翁件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元比,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镇服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铸了阮翁仲铜像,立在咸阳官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远看见这尊铜像,都畏惧不敢靠近。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了。这些翁仲全部用整块石料雕凿而成,文臣身穿朝服,端庄肃穆;武将披甲戴盔,威武雄壮。这些石人像和前面的石兽同为明代石雕艺术的珍品。
走完3里神道,明孝陵的引导建筑便参观完毕了。接着请大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参观明孝陵的主体建筑。
首先我们来到了金水桥前,金水桥为三孔石桥,桥面设有栏杆。从金水桥直到方城、宝顶,方向为正南北,建筑按中轴线对称配置。
从金水桥向北200米,顺坡而上,这就是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名叫文武坊门。门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宽1.99米,高1.07米,阴刻馏金“明孝陵”3个大宇,为曾国藩所题,边饰云龙花纹。现在的大门等建筑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的。门外东侧墙下,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高1.05米,宽0.63米,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镌刻,内容是保护明孝陵的告示。这块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知府会衔竖立的。
进人文武坊正门,是一座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的碑殿。碑殿正中竖立着高大的石碑5块,中间一块最为醒目,上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这是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南巡拜谒明孝陵时题写的。意思是赞扬明太祖的功绩胜过了唐宗家祖。这块碑高3.85米,宽1.42米,碑下有座。碑的两侧,还有两块立碑,分别刻有乾隆巡谒明孝陵时的两首题诗。
由碑殿向北55米,是享殿。从正门到享殿,地上用巨石铺成一条宽1.6米的御道。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享殿,殿为3间,檐高3.11米,长11米,进深7米,规模比原来的孝陵殿小得多。殿内挂着的是朱元津与马皇后画像的复制品。殿的前后各有踏垛三道,这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称“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浮雕图案。
穿过内红门,走过大石桥,一座全部用大条石筑成的大型建筑便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方城。它前高16.25米,后高民13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1米,东西两侧有八字墙。方城正中是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内是一条深长的隧道,由54级石阶组成,出隧道分左右二石阶,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楼所在。
明楼俗称“马娘娘梳妆台”,东西长39.15米,南北宽18.40米。南面开拱门3个,东、西、北三面各开拱门一个,楼内地面用方砖铺地。明楼原来是有顶的,现仅存四壁。方城和明楼是明代的创新,明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没有这样的建筑。在宝顶前面建造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楼,其中又夹以深送的隧道,更增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显示出帝王的无比威严。
方城之后就是宝顶,也叫宝城,只见正面的石壁上横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楷书大字。据说,它刻于民国初年,用以回答游人的提问。宝城是一座近似圆形的小丘,直径约325米到400米,四周围有砖墙,墙以条石作基础,依山就势而筑,高约7米,墙顶厚度2。i米。宝顶之上,树木参天,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据说,这地宫完全按南京明故宫前朝后寝形式建造。根据专家考证,据陵墓地面建筑的规模估计,这座地下宫殿必定大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中已发掘的第十个陵墓“定陵”。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曾得到发掘,一旦发掘,必将又是一大奇观。
各位游客:明孝陵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将尽量满足你们。现在清随我一起上车,去游览下一个景点。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八
各位游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
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
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3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可谓规模恢宏。
在漫长的23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九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中国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旧址,可以看到原有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处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20xx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已修复上午明楼于20xx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325——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今天在明孝陵的东侧还保存有明太子朱标的东陵遗址,在当年明孝陵陵区钟山之阴还建有数座明代功臣墓。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为秦汉时的方上,代表陵墓为陕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为依山为陵,代表陵墓有陕西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为规模比较小的方上,明代朱元璋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式。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灭亡,前后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余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没有陵墓。诸多的明代陵墓遗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观赏之处。
中国古代陵墓作为中国文化的遗存,为后人研究与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参观就要这里结束,感谢大家对我的导游工作的配合,欢迎您再次游览明孝陵!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十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陵之一,也是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381年孝陵正式动工修建,第二年,马皇后病逝,先于朱元璋葬入地宫,因朱元璋以孝治天下,又因马皇后谥号“孝慈”,故将陵墓命名为“孝陵”,13朱元璋驾崩,同年葬入孝陵。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1320_年出生于安徽濠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父母双亡,他做过乞丐,也当过和尚。1352年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郭子兴部红巾军,1368年平定了天下,在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1398年朱元璋逝世,享年71岁。
现在,明孝陵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并于20_年7月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比于明朝之前的一些帝王陵墓,明孝陵有它的神秘之处,一般陵寝的神道都是直的,而唯独它却是弯曲的,绕过了梅花山,体现了因地制宜,但这其中的典故我会在稍后为大家揭晓。明孝陵另一个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开创了明清陵寝的格局——前朝后寝。这种建筑布局反映了封建礼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权。
石像路是孝陵神道的第一段,路两侧分别竖立着六种十二对二十四只石兽,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分别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要求,各有寓意。
狮子是皇权的象征,也镇魔辟邪,为帝王陵道专用。獬豸代表公平正义,作为神兽呢表明帝王执法如山,非常正直;骆驼为沙漠之舟,代表国力强盛;大象表明江山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祥瑞之兽,马是供人驱使的重要动物。神兽寓意一是为纪念朱元璋功德,使后人感受死者威严和国家太平富强,二是祈望镇魔辟邪,保护孝陵。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十一
各位游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3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在漫长的23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十二
各位游客,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的明孝陵。明孝陵始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0__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马氏,13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工程直到1420__年才完工。取名孝陵,一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另一说是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故此陵明代称“孝陵”,到清代始称“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区别。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
原大金门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城内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称??,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一、叙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平定天下,登基称帝、册中宫、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废中书、设六部,亲掌兵权;五、重人才、建国学;六、生活简朴,嘱死后与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号及144句四言颂词一篇,碑文是对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评价。“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20__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朱棣在大书特书朱元璋功绩的背后其实是在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继承皇位的正统。他原本在南京东郊的阳山派上万民工凿了一块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达72米,因为过于巨大无法搬运因而弃之未用。
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__年修复的。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中国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旧址,可以看到原有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处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20__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已修复上午明楼于20__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325---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今天在明孝陵的东侧还保存有明太子朱标的东陵遗址,在当年明孝陵陵区钟山之阴还建有数座明代功臣墓。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为秦汉时的方上,代表陵墓为陕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为依山为陵,代表陵墓有陕西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为规模比较小的方上,明代朱元璋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式。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灭亡,前后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余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没有陵墓。诸多的明代陵墓遗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观赏之处。
中国古代陵墓作为中国文化的遗存,为后人研究与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参观就要这里结束,感谢大家对我的导游工作的配合,欢迎您再次游览明孝陵!
明孝陵导游词分钟篇十三
明孝陵坐落于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明孝陵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
拨给司香田若干。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石像翁仲、御河桥、陵门、碑亭、孝陵殿、大石桥、宝城、墓及清末所建碑亭、享殿等。
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坊高约9米、中间宽约6米、额枋长约6米、高1.28米、厚约0.32米,曾毁坏成数块,倒置路旁,后来修复。坊旁有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立的禁约碑,重申严格保护孝陵的条例,违者立即处死。过孝陵正门大金门,到四方城,四周围墙形如壁垒。城内有一大石兽,昂首曳尾,宛然若生,背上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正楷,长达2746字,字大如拳,历述了明太祖一生的功德,是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碑通高8.84米,碑身高4.78米,宽2.24米,厚0.83米,是南京地区地面现存石碑中最大的一个。
在四方城的西北,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
是神道,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狮、獬豸、驼、象、麒麟、马,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之后,神道又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继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对,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石刻线条粗率,简约生动,是明初石刻的重要作品。在神道的尽头处再向北18米是棂星门遗址,现仅存石雕柱础六个。由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是御河桥,桥南向,原为五孔,已改为三孔。
孝陵殿位于御碑亭的后面,原来是重檐九楹,左右有庑,另有神宫监和具服殿、宰牲亭、燎炉、水井等设施,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存的享殿为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但其规模大为缩小,殿中挂有明太祖的遗像。
明楼又称“方城”,是明孝陵最后的一重建筑,全部是用巨型的条石堆砌而成的。城上明楼的楼顶已塌毁,现仅存四壁。其后为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土丘,上植松柏,下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穴。周围筑有高墙,条石基础,砖砌墙身,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